给心理减压的建议与方法

时间:2020-10-14 14:48:08 心理学与生活 我要投稿

给心理减压的建议与方法

  你的心理压力大吗?你知道应该怎么给心理减压吗?下面给心理减压的建议与方法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我们身处在一个物质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满满的冰箱并不能让你更健康,一整柜衣服未必能提升你的品味,太多的熟人不见得都是真朋友,过量的信息只会让你无所适从……

  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经说过:“简单的就是正确的。”无论是扔掉一件不必要的东西,还是删掉通讯录上一个不再联系的人,在物质和欲望太多太满的今天,学会“减一减”和“简一简”,才是健康和快乐的不二法则。

  近日,美国“雕塑生活网”向广大网友征集了简化生活的妙招,而本报也采访了相关专家,请他们为国人提出30个办法,从健康、生活、工作、心态四方面给自己“松绑”。

  健康:清冰箱、穿得宽松点

  每周少吃一天肉。比利时根特市将每周的星期四定为“素食日”,鼓励居民们在那一天不要吃肉类而改吃素。“素食日”的目的是对抗肥胖和全球变暖,因为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温室气体中有18%来自肉制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比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还要大。

  外出就餐少点一个菜。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国人的饭局十之八九都会有剩菜。“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仅多花钱,也会祸害自己的胃。”自家人吃饭,少点一个菜节约环保;宴请他人,与其点一大桌,不如为客人点道家乡菜更贴心。

  逛超市,少买一种加工食品。何计国建议,尽量多购买水果、蔬菜、牛奶、鱼等天然食品,可以减少添加剂的摄入,减轻身体的代谢负担。

  少用一种护肤品。英国研究显示,女性平均每年通过皮肤吸收超过2公斤的护肤品和化妆品。这不仅对方寸之间的面部皮肤是巨大的负担,对于女性的钱包也是巨大挑战。尝试使用最简单的清洁、保湿、防晒产品即可。

  清理掉冰箱中久存的食物。《新简单主义》一书作者杰夫·戴维森指出,冰箱是家庭使用频率最高的家用电器,但不少人的冰箱里堆满了吃了一半或已经过期的食物。给冰箱来次大扫除,以后只购买一周的食物,这样你就不用强迫自己吃那些快过期的食物了。

  冬天穿轻一些的衣服。紧身的内衣、厚重的大衣,都是你禁锢自己的枷锁。在阴郁的冬季,不妨多选择轻快、宽松又保暖的衣物,尤其袖口、领口等部位,要做到贴身但不紧绷。

  每年做一次体检,看一次牙。体检的钱,远比看病少。每年洗一次牙,有龋齿要及时补,都会为你在将来省下大量的时间金钱。

  别因为无聊而吃东西。因为无聊、压力大而吃,会让你后悔不已。最好只在觉得饿时才吃东西。

  生活:用现金、捐掉旧衣服

  扔掉一件不穿的衣服。我们的衣柜也符合“20/80法则”:在80%的时间里,只会穿20%的`衣服。对于许多女性来说,很多衣服买回来根本从没穿过。超过6个月不穿的衣服,可以放入整理箱;如果有超过1年都不穿的衣服,就完全可以扔掉或捐给慈善机构了。

  出行前查好路线。90%的人都有为走错路烦躁不已的经历,出发前不妨了解好驾车或乘车路线,可以少走许多冤枉路。

  清理厨房的“三角区”。普通主妇一生会有15年的时间呆在厨房里。《小空间生活家》一书作者特伦斯·康伦更统计出,如果每天做2顿饭,相当于每年在厨房走75公里路程。水槽、冰箱和炉灶之间所形成的“神奇三角区”,是准备食物、清理和上菜的核心区域,除了每天必用的锅、勺、碗盘等,其他物品都不要放在这个区域内。

  桌面上少摆放东西。很多家庭中,餐桌、茶几上都摆满了杂物,这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视觉压力。把不常用的东西收进柜子,台面上只放水杯、钟、遥控器等必备品。

  不带钱包去逛街。杰夫·戴维森说,要让生活简单化,很高明的一招就是出门不要带钱——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从一排商店门口走过。不带钱包逛街,能够让你发现散步本该带来的简单快乐。

  准备好备用物品。配1把备用钥匙,放在亲戚或朋友家。电池、灯泡等易耗品,最好在家中备一些。此外,确保家里有至少100元零钱、电话边有可以写字的笔、药箱里有创可贴。

  行李越少越好。旅游或出差用轻一些的箱包,装尽量少的衣服,使用旅行装的化妆品。将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最上面。

  用现金买东西。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杨东说,刷卡时人们找不到花钱的感觉,很容易超支。除了大额支付,逛商场、超市最好统统用现金。

  学会记账。记下一个月内所有的开支,并学会根据预算来购物,可以帮你避免“富半月、穷半月”的尴尬。

【给心理减压的建议与方法】相关文章:

职业心理测试:哪种减压方法适合你01-12

职场减压方法12-26

GMAT考试不同阶段备考方法与建议09-06

心理测试方法07-29

心理问题的缓解方法08-20

实用的减压诀窍06-12

科学的减压方式06-09

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11-15

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