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亲人说对不起那么难?
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却在对亲人说对不起时难以启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为什么对亲人说对不起那么难?
「爱」,不是一个字
爱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爱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被我们感知。
爱的行动,有成人对孩子的,譬如所罗门王的故事。
所罗门王想要解决城里的弃婴问题,于是把弃婴集中起来,用最好的食物和环境养育他们,但婴儿还是相继死亡。他非常苦恼,后来才明白如果没有爱,把孩子当牲畜养,无法满足孩子心理的需要。
爱的行动,也有晚辈对长辈的,中国人最明白这一点,早在先秦时代,孔子就告诉我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给爸妈饭吃,如果不是出于对父母的敬爱,那跟养宠物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在爱的行动方面是含蓄的,并不善于将爱挂在口上。前些日子网社群有人举行活动,连续三十天跟父母说「我爱你」,但最后能够完成任务的屈指可数。
前两年,台湾曾做过一个调查,16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不说「我爱你」。有两成的孩子,从来没说过「我爱你」三个字。
对不起,也是一种爱的行动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May)曾说过:「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
这句话对,也不对。
不对的地方在于,有时人们表现恨的方式就是冷漠。对的地方在于,如果冷漠是表达恨的一种方式,那么冷漠有时也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对不起」其实正是一种爱的表现。
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布鲁斯.法勒(BruceFeiler)所说:「争吵,每个家庭都有,因为争吵也是亲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但『聪明的』争吵,才能让互动升华为『良性』互动。」
咨询中,我也发现:亲人之间很难说对不起歉,并非一方真的不知道自己错了,或者一方不愿道歉,而是「不懂如何表达爱」的结果。
看见爱,还要看见「人」
家庭作为一个承载人建立自身人格的堡垒,我们通过与亲人之间的相处,第一次体会什么是爱。
但爱如果不表现出来,真的那么容易被亲人认知到吗?
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没有学过如何表达爱,就像学习其他事物,难免显得笨拙。这种笨拙在亲人之间,有时会以一些摩擦的方式出现。
家庭给予的温暖,让我们相信亲人不会因为我们的任性离开,我们能够在家中卸下面具。就像不敢在电梯放的屁,全部都在家里放个彻底。
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所谓「明哲保身」,就是通过双方之间拉起明确的人际界线,井水不犯河水。
亲人之间,这条人际界线变得不明显,这本是一种亲密的`表现,但当我们的亲密不够「友善」,反而会伤害我们的关系。
底下提供一些方法,让我们更能友善的表达爱,好比真诚的说出对不起:
1.用「耳朵」说话
当我们急于表现我们的想法,我们会发现情绪总是走在想法之前,造成我们本想理性的讲道理,却可能因为情绪用语而激化冲突。
当我们和亲人之间有了争执的念头,不要急着说话,那时的我们并不理性,不能真正的理解彼此要说的内容。
这时,我们需要的是「倾听」,而不是表达。让对方先说,听清楚对方要表达的话,也是给自己时间消化情绪,避免说出伤人的话。
当我们的情绪缓和下来,我们更容易说话得体,更容易接纳自己的错误,把对不起说出口。
2.换个方式表达
某些人表达歉意的方式,粗暴而欠缺修饰,听起来不像道歉,反倒像是在吵架。
而当原本意在道歉,却得不到正面响应,一时间百口莫辩,便容易因为情绪激动,让本可以避免的争吵成真。
道歉就像写情书,能通过学习而进步。如果我们拙于言词,那么至少平时我们可以将那些伤人的词汇,替换不同的表达方式。
好比有位来谈者,他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他会说一个小故事,避免刺激双方。
3.学会说「我爱你」
争吵是关系的一部分,说对不起其实也是表达爱的方式之一。归根究底,当我们更愿意说出爱,等于我们更愿意敞开内心,自然让我们更容易表达歉意。
道歉并不等于软弱,因为家庭之所以让我们放肆,正因为亲人能彼此包容对方的软弱。
毋宁说,学会说对不起,正是学会说爱的方式之一。
【为什么对亲人说对不起那么难?】相关文章:
OA系统项目实施为什么那么难11-13
日语对不起怎么说05-13
为什么心理测试那么准07-16
CAD工资为什么那么低11-11
为什么Offer难选?12-25
中国流通成本为什么那么高08-18
为什么中国女人那么怕离婚?11-27
浅谈为什么初中物理那么难学10-29
学音标为什么这么难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