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如何控制情绪
课堂上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教师难免有时会对着学生大发雷霆,事后想想又后悔莫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如何控制情绪,欢迎参考。
1、要用宽容的心态来克制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错误举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足为怪。作为老师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处境着想,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思路也不同,站在学生的角度就会感受到当代学生所面临的成长的烦恼,学习的压力,甚至对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做法多一份理解,对他们多一份关爱,从而减少师生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要用新型的学生观来充实自己,要学会赏识学生。
很多时候,令我们大伤脑筋的常是调皮淘气的学生,一旦他们犯错,会使我们更生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多在印象中搜寻该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比如,有的孩子上课喜欢做小动作,但他思维很敏捷,我们就要巧妙地关注课堂细节,让师生共同赏识他。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发现、挖掘、放大、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到动物园去看孔雀,什么时候最好看,(开屏),孔雀开屏最好看,孔雀开屏过后你不看它的正面,你到它背后去看看,我们会发现一点都不好看。所以我们不能只抓住学生的缺点,而应创造条件让他们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3、要用转移的方法来控制自己,要学会制怒。
当人的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课堂上发生不良情绪,要及时把情绪转移到与学生的交流谈心上,转移到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话题上。冷一冷,下课后再慢慢解决。训练有素的教师总善于用冷处理的方法来解决突发问题,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我们在上课时常常会遇到某个学生不能专心听讲的情况,这时如果我们中断课堂进行批评教育,就会破坏了这节课的完整性,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导致教学的失败。面对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些巧办法,如眼神示意、适时沉默等等,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4、要有师爱。
师爱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的情感品质,爱儿童应该是幼儿教师的天性。在师幼交往中,教师对幼儿的爱会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情绪冲动,感受到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幸福的,同时将其积极情绪传授给幼儿,使幼儿在园里快乐成长。
5、要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师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即使身处困境,也能看到其光明的一面,始终保持愉快美好的心情。这样,在面对孩子间的纷争,在面对无理取闹的家长时,就会更坦然和淡定,不会使自己的情绪失控。
6、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
教师要善于看到自己职业幸福的一面,想想每天跟一群单纯、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不用考虑复杂的人际关系,心情就会舒畅很多;感受工作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如收到家长的一封感谢信,教会孩子穿衣服、叠被子等,使自己时时处处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7、形成情绪转变的心理机制。
教师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幼儿,积极的情绪会使幼儿放松、有安全感,消极的情绪会使幼儿紧张、害怕。因此,教师在面对幼儿时,要自觉规范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忘掉一切烦恼,以微笑的面容面对幼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情绪转变的心理机制,使自己在师幼互动中,自觉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实现情绪转变。
教师幸福指数与情绪管理
随着社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受的压力不断加码,水涨船高,教师在职场中呈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导致教师工作效率降低,工作状态低落,严重耗损和危害教师的心理、生理状态,给学校与教师都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学校也开始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学校都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到校培训上课,进行心理疏导。
学校教师的常见心理问题有:
1、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和工作要求过高,工作中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家庭与情感出现纠葛,自我内在认可度不高,都会给教师心理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大会引起很多生理、心理与行为的消极反应,比如容易疲劳,容易感冒,情绪低落,记忆力、创造性下降,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下降。
2、职业枯竭,也称职业枯竭综合症,职业枯竭的人对工作失去热忱,对自己职业缺乏基本兴趣,情绪低落,消极怠工,在生理与心理上出现精疲力竭和身心憔悴的症状。
3、突发性心理危机:由于绩效考核、家校矛盾、安全问题引起教师挨打等突发性灾难事件引起的心理危机问题,导致教师产生弥漫性的心理恐慌。
4、因情感与家庭导致的情绪问题。因感情、婚姻、家庭产生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张力迁移到日常工作中,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状态,是影响教师压力和情绪的重要因素。
5、因职业角色引发的心理问题。职业往往要求我们扮演一个固定或者相对稳定的角色,一提到教师,就会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等无私奉献的角色相联系,而长时间的职业角色扮演带来的心理问题,产生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转换困难,引发家庭矛盾或人际矛盾,或者产生角色挣扎,职业角色与内心自我的角色冲突不甘心扮演这个角色,而为了生存不得不扮演这个角色,产生自我认同危机,非常痛苦。
上述的这些问题往往具有显性与隐性的特点,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需要及时的发现处理,可以使教师与学校的损失减低到最少。如何作到及时有效的识别教师的心理问题:
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入职前或定期对教师进行一个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并评估教师的心理健康承受能力与水平。
二、管理人员或者负责人员也可以从一些指标与信号来识别,并同时及时反馈给相关的负责部门。
1、工作的指标:工作效率的持续下降,工作状态明显低落;
2、情绪的指标:冲动性,突然性的情绪爆发;长期低落阴沉的情绪,无精打采;
3、人际关系指标:人际关系持续恶化,易与人发生冲突,或者非常自闭;
4、身体指标:偏头痛,经常性的疲劳,经常性的身体不适等躯体化疾病频繁发生;
5、外在的习惯:连续迟到,独自相处,毫无节制的抽烟、喝酒等等。
通过前期的调查与识别指标,我们可以识别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对于有健康隐患的教师及时干预与帮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单一的原因产生的,因此,要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各个层面的努力与合作。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的表现,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营造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沟通机制和学校文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引进EAP模式,实行教师心理援助计划,可和外部专业结构合作,也可在学校内部建立心理咨询部门或场所,如设立压力发泄室、心理辅导办公室、咖啡厅等。
从宏观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度上和组织上的改革,减少教师心理问题的诱因;
同时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教师心理问题的敏感性因子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为教师组织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技巧的普及和宣传,从而提高教师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和认知调节能力,增强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微观上,主要针对教师个人,针对个体的具体问题,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对于超出援助范围的,可以推荐他们去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的帮助,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整。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心理健康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为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学会对自己进行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调节,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圈,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和放松方式,做一个相对健康的人!
【教师如何控制情绪】相关文章:
如何有效控制情绪03-14
如何学会控制情绪06-13
如何调整心态与控制情绪03-28
如何控制情绪化12-12
如何帮助幼儿控制情绪06-16
职场中人,如何控制情绪?11-19
如何教育孩子控制情绪02-24
职场中如何控制情绪03-28
销售员如何科学地控制情绪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