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书籍能帮到我吗?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就是都说看心理书籍,心理书籍真的能帮助我吗?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心理书籍能帮到我吗?
潜入自己的内心
读《生命的不可思议》是因为朋友的推荐。郑琼对心理书籍的阅读经历,盛于2003年夏,身为制片人的郑琼因为工作机缘在一周之内接触了7位心理学家,那是一些有关心灵的对话,让郑琼在瞬间打开一扇巨大的窗。从那之后,郑琼把目光收回,开始看向自己内心,心理图书是她选择的途径。
郑琼曾充满自卑感,这强烈影响她对自我的评价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你会一直去找,然后发现很多问题并不来自你自身。”
发现始于一些阅读经验:萨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海灵格的《谁在我家》;布瑞克的《谁在操纵你》。最近,郑琼在看加里·斯莫利的《婚姻密码》,这是一本关于两性沟通的图书。
“这些书让你知道,问题来自哪里。”郑琼说。
郑琼认为自己的症结与父亲有关:“他从来没有夸过我。无论我想做什么,只要一动就会被百般挑剔,我曾经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烂的人。”郑琼的父亲是一名警察,他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操纵着家里所有的成员,哪怕女儿一个人到北京发展也如是——“刚来时我养了一只狗,妹妹在电话里说父亲因此很不高兴,我只好把狗送了出去。”
阅读心理图书促成她对父亲的分析:“他在两岁之前被送了人,那是一个孩子建立对外界信任最重要的阶段。他的内心极其自卑,表面却极其自负。”
看清真相让郑琼对自己释然,甚至尝试对父亲进行谅解:“阅读让你看到问题,找到根源,这样才容易穿过去,否则还呆在原地。”郑琼讲述心理图书的阅读感受,它们进一步促使她对自己内心的关怀,并教给她方法:“心理学就像一个工具箱,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中都需要使用。它就像一个个探针,在你的大脑沟回中挑了一下,然后视角发生变化。”
郑琼说,在这之前,她的世界里只有工作,没有自己。现在看来不大同了,这个“女强人”今年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四处游历上,工作不再像以往那样充塞于生活:“你开始关注你的感受,你的身体,看它们在跟你说什么”,郑琼提示注意她的变化:“以前我是窝着的,现在,我的身体是打开的.”,郑琼指着自己的双肩。
书是最好的药
心理类图书的风生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李征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心理学编辑室主任。在她的印象中,2006年末,大部分图书种类在走低,少数提升的品类中,心理类图书增幅明显。与此相应的是一些图书销售网站上心理类图书的增加。
以当当网为例,两年前心理类图书约为500余种,但现在我们用鼠标点击它时,发现数字已经变成1600余种。
对心理图书的需求一直存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升国留意到,从1980年代开始,国内便存在对心灵阅读类图书的需求,但当时读者更多的是从宗教、哲学类阅读获得满足。
2003年以后,对心理类图书的需求开始升温:“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提高使大家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心理困境越来越多,社会提供不了答案,精神压抑现象普遍存在。”徐升国说。
“最近两三年,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阅读心理自助图书,并向别人推荐。”京师锐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毕方芳说。京师锐文专注于与心理学有关的心理自助图书的出版,这也是目前图书市场读者需求最多的类型。这些书相对浅显易读,通常关注两性关系、亲子教育、个人成长等,突出实用性。
“我们更关注大中城市里,25岁到40岁的白领的精神状态。他们工作和生活压力是非常大的,面对的冲突也多:家庭、事业、情感、朋友……”毕方芳介绍京师锐文的目标读者群,也是目前心理图书阅读的主要群体。
李玲平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她喜欢阅读,作为卡夫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在大中华区的高管,两三年前,她与许多精英女性一样,更关注自己在职场上的成长。那时躺在她膝上的读物通常是时尚杂志或者励志书籍。
“当时觉得有用,现在回头看,它们对人性的观照太少,太功利,目标直指成功。那些书也尝试告诉你如何保持平常心,但它们强调结果,容易忽略过程,而过程通常是痛苦的。”李玲平现在的阅读更多涉猎生命、哲学,她认为自己以往是在按成功人士塑造自己,现在则是做成功的自己。
这是遭遇冲突后的转变。这种冲突有情感纠葛,也有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当李玲平发现自己在职场已经走到一定高度时,她自身的综合状态却并不好——个人生活遭遇困境、事业发展与个人能力的匹配、家庭生活矛盾冲突。“我希望有家庭、孩子,除了工作之外还要有其他角色。”这种矛盾引起李玲平的反思,她开始放弃公司不好、男人不对、父母不理解等抱怨:“我开始看自己的内心。”
每到夜深人静,宝贝入睡的时候,或者周末下午的闲暇,独处咖啡馆时,李玲平阅读图书的同时,也在阅读心灵。这是一个追求悟性的女人,有些书,她会一个字一个字去品读,一天只一章,如她所喜欢的《与无常共处》。
“自己更容易接受自己了,没有那么多的自卫,心态更加开放,选择变得更多,一个人的潜力更大了。”她说。
英文有个单词——Bibliotherapy,中文译为“阅读疗法”。中德心理医院李孟潮主任介绍,biblio在希腊语中意为“图书”,古希腊人相信阅读可以慰藉灵魂,因此底比斯图书馆的门上就写着一句话——“the healing place of the soul(灵魂疗伤的地方)” 。
“读书能建立人生的正确见地,自然有疗愈的作用。我认识个哲学家,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读《庄子·逍遥游》,这就是自发的阅读治疗。书可以提供信息,产生领悟,激发讨论,提高自我察觉的能力,提供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李孟潮说。
如何看待心理类书籍的阅读
这是10多年前的一件小事——
张宏有个学心理学的女友不喜欢别人抽烟。一次,还在读大学的她见到张宏的男友正在吸烟,口吻立刻变了,快速且连续地问:“你都什么时候抽烟啊?”“你打电话时也吸烟吗?”“你是不是一接电话就想拿烟?”“你这是口唇期焦虑症的表现”……这让张宏和她的男友感到不快。“她在对一门知识了解得还不够深入的时候就把它拿出来,把精神分析的术语变成日常交往的语言,这让人不容易接受。”张宏说。
如今,那个“学心理学的女友”已经成为一个资深的心理学相关从业者,当初的鲁莽自然不会再犯。但随着心理类图书阅读热的升温,很多人期望通过阅读来点亮内心时,类似这样的问题不断产生。
如今,张宏是That's CHINA的出版人兼主编,实际上,她是一个从少女时代便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对兴趣的满足方式她选择了阅读。事实上,张宏在上高中时就开始读《自卑与超越》,这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著作,他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
上大学后,对心理学著作,张宏读得更加广泛。同时,读文学的她还选修了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希望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帮助他人,甚至想在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儿童心理辅导师。
但近些年来,张宏对心理学有些新的认识,对心理类图书的兴趣也不复以往那样热衷。
“心理学是解决人的问题的知识,但实际上它解决不了人的根本问题,只是让你发现自我和了解自我。”张宏现在觉得,她现有的认知能力是建立于她所有知识基础之上形成的,而心理学只是这些知识的一小部分。
认识的变化跟张宏的经历有关。在一个刚刚做了妈妈的好朋友家,张宏发现,这位对心理学没有任何接触的朋友对待孩子的养育远比张宏自己在行。
但并非所有人都这样看待心理书籍阅读。一种糟糕的情况开始出现。部分人在阅读心理类读物后,产生了一些问题——他们书读得越多,内心对自己的怀疑就越多。
“我有一些朋友,她们在看了很多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籍后,反而变得不知所措。无论她们怎么做,都觉得自己是错的。”李玲平说。
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事情确实如此。为了更好的爱自己也爱别人,人们希望心理类书籍可以充当明灯,但当一些人把灯拎到眼前时,炫目的光让他们看不清前方的路,以至于邯郸学步,忘却了如何去爱。
“他们把书中所写当真理,用所谓的‘真理’建构自己与他人情感交流的屏障,同时也建构跟自己情感保持接触的屏障。”心理学家、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办人曾奇峰说。
同样是心理书籍的阅读,一些人却泥足深陷,是心理书籍本身的问题?
“任何东西的本质都可能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对其有不同的用法。心理书籍也是如此。有些人可以通过心理书籍获取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知识,还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人格力量,但另一些人则不同。”曾奇峰说。
这个不同的人群,指的便是这些深陷心理阅读泥潭的人。以曾奇峰的分析,这些人将心理书籍作为一种冠冕堂皇的自我封闭的工具。他们以为自己通过阅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其实却在吸收书中自己预设的部分,滤掉不想吸收的部分;反正书是死的,怎么做都没人可以干预。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这些人,心理书籍是陷害他们的毒药。“我们可以在身边看见不少这样的人,书越读越多,人变得越来越偏执,越来越远离人群。”
对此,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首席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说得更为直接:“我见的最多的来访者是看了许多书后,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在阅读心理书籍时,他们倾向吸收负面信息,从而引发自身很多问题。”
对阅读心理图书,荣伟玲表示,阅读是可以的,但读者不要把书中的讲述往自己身上生搬硬套。荣伟玲说,心理学与成功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成功学可以面对大众,激起成功的欲望;而心理学是讲求个性的,每个人都不相同,我们要认识到这样的差异。
看来,对心理书籍,阅读并非那样简单。
【心理书籍能帮到我吗?】相关文章:
心理书籍推荐:《心理罪画像》05-12
优秀心理书籍推荐06-19
心理书籍有那些06-17
值得看的心理书籍12-14
心理学书籍介绍07-24
说话心理学书籍05-24
心理学书籍之《心理学精要》06-02
色彩心理学书籍:《绘画心理学》07-14
心理学书籍之《教育心理学》06-10
心理学书籍之《心理催眠术》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