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成因、对策与预防

时间:2023-04-05 07:28:07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疾病的成因、对策与预防

  一

  有一个词汇,30年前完全没人提起,如今却频频亮相于媒体,并且进入了普通人的言语环境。这个词就是“心理疾病”。

  与当年相比,有关心理健康的舆论环境已经大大改变。很多城市人,特别是高知识阶层已经不讳言自己的心理疾病。戴着面具,甚至以真面目出现在镜头前,讲述自己心理疾病的勇士也涌现出不少。而大凡一个离奇社会事件发生,人们也往往会议论“当事人是否有心理疾病”?

  作为心理疾病的治疗机构,许多城市的综合医院都开设有心理科,非医学系统的心理咨询也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

  然而谈得多不等于谈得准。一些媒体语焉不详,一些商业机构故意夸大,搞得心理疾病这个词人们听得越多,越感觉神秘莫测。到底什么是心理疾病?它的成因是什么?未病时如何预防?已病时如何解决?

  目前列入心理疾病名单的现象已经有一百多种,笔者无法一一介绍,只是在本文里概括一下心理疾病的成因、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

  心理活动不管正常还是病态,必然有它的生理因和社会因。一般人感觉心理问题不可捉摸,往往就是找不到它的生理因和社会因。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平时常有人这么说:“我这几天不知为什么很烦”、“我莫名其妙就忧郁了”、“我压力很大,却想不出来为什么”。是的,察觉到心理问题并不难,难在知道它为什么会发生。

  从生理角度讲,心理活动就是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这两个系统健康,心理就健康,反之就产生疾病。比如,大部分心理疾病都与植物性神经活动紊乱有关。左脑分管语言活动,读书写字过多导致左脑过度兴奋,进而疲劳,便会产生神经衰弱、失眠之类的病症。过量使用烟、酒、麻醉品会导致药物依赖。血清素(5-羟色胺)代谢异常会导致抑郁症。

  生理病变是个硬指标。当我们说某人有心理疾病时,必须是他有某种生理病变才算数。在实践中,检查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病变往往不容易做到,所以心理工作者只好从行为上直接判断。但是否生理病变这个还是应该把握住的,因为它涉及到责任归属问题――如果一个人生理上产生病变,进而导致行为异常,这不是他的责任,至少他要负较少的责任。他应该被照顾,被治疗。反之,如果一个人生理上无问题,但却表现出行为异常,这是他的不良习惯,甚至是故意为之,他需要被批评、教育和改造。

  从社会角度来讲,心理活动是在一定情境下展开的。情境是个心理学上的概念,通俗讲就是一系列的场合――就餐、旅行、工作、娱乐、社交等。它们仿佛不停变换的舞台,供当事人去表演。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当前情境就正常,反之就异常。比如一个人穿着睡衣,这是一个行为。表现在居室这个情境里就算正常,表现在大街上就不正常。一个人站在过山车面前不敢坐上去,这是正常的。如果站在电梯前面也不敢上去,就是不正常的。

  任何情境都要求当事人与它适应,但这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于是就对当事人构成压力,进而影响他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心理疾病。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负荷大、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环境里长时间存在噪声等都会造成压力。持续处在这样的情境里无法摆脱,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将一种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疾病,必须要从这两方面来判断。首先它要有明确的生理病变,否则只能说是不良习惯、错误方式。其次,它针对某个情境(比如课堂、公众场所、工作要求)来说是不适合的。另外,这种异常心理活动还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比如一两次喝醉酒并非心理疾病,而如果长期不可遏止地饮酒,并由此导致行为退化,则要考虑是否产生酒精依赖。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疾病的生理因和社会因不分先后,并非哪个更重要,或者谁决定谁。比如一个人工作压力大,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产生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导致他的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压力会更大。如此循环不已。

  三

  知道了心理疾病的两个成因,也就找到了治疗心理疾病的对策。首先,生理病变可以通过药物来解决。20世纪中,医学界针对各种具体的心理疾病,已经开发出许多对症药物。比如针对抑郁症的百忧解、丙咪嗪;针对焦虑症的黛力新、氟苯哌苯醚;针对恐惧症的阿普性仑等。药物能够改变心理活动?这往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它们都作用于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缓解病情。

  从生理角度解决心理疾病,主要是医院心理科医生的职责。他们受过医学教育,有处方权。治疗心理疾病的另一个力量是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师。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必须通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这一行业。他们中大部分人未受过医学教育,没有处方权,也不能开药。咨询师主要是从情境角度来治疗心理疾病。他们要花时间倾听当事人讲述自己与心理疾病有关的生活事件,从中找到个体与情境不相适应的因素,帮助当事人进行改变。

  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咨询也是变相的心理教育。虽然心理学和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比起来与个人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但我们毕竟还处在一个心理学尚未普及的时代,仅靠自发摸索来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结果必然会养成许多错误活动方式。心理疾病往往就是这些错误方式的恶果。好的咨询师则会帮助你补上缺乏的那一课。

  这两种手段不能说哪个高明,哪个低下。有人质疑心理科医生,认为他们只能开开药。有人怀疑咨询师,认为他们只是“嘴把式”。其实他们中间存在着分工,一个从生理因入手,一个从社会因入手。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心理疾病患者最好同时寻求这两方面的帮助。

  四

  中医有个原则――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心理疾病来说更应该如此。实际上,目前的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咨询实践往往只能做到确诊和缓解,无法根治。心理疾病不同于生理疾病,不是一刀切下去,或者一针打下去就会治愈。它们多表现为一种模式化的活动,成为当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比如遇事控制不住地焦虑、药物或行为成瘾、负面的自我评价等,都是经年累月发展起来的。不仅当事人,周围的人也已经习惯他这样。把一种已经固定的活动从一个人身上“去掉”,就像从盖好的房屋上抽出一块坏砖那样困难。所以最好一开始就不让这块砖“砌”进来。

  知道心理疾病的两方面成因,就要从两方面入手预防心理疾病。首先要关注心理保健,即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方式,避免破坏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健康。比如,平时要注意回避充满噪声的环境,因为高分贝噪声会持续激发应激反应,导致植物神经紊乱。

  对产生高强度声光刺激的活动方式也要有节制。尤其要有节制地看电视和使用电脑。这两样东西是有史以来给予普通人视觉刺激最频繁的发明。当我们盯着电视或者电脑时,会令神经高度兴奋,过后神经系统就会用超量抑制来抵消兴奋,导致抑郁。

  一些生理疾病会附带导致心理疾病,形成“原发性焦虑”。高血压、心脏病几乎是和情绪最有关的生理疾病。甚至我们很难说清一个人是因为情绪不稳导致高血压,还是因高血压产生情绪不稳。

  缺乏睡眠也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一大成因。现代都市里夜生活成为时尚,人们下班后往往呼朋唤友去过夜生活。其代价就是使人的中枢神经高度兴奋,产生心理疲劳。

  另外平时要谨慎用药,避免药品对心理活动的副作用。药品都会有副作用,其中一些更会影响神经系统,如某些感冒药会引发抑郁情绪、嗜睡,有的药物还会导致兴奋。具体哪些药物对何种心理活动有影响,建议细看药品说明书。当然,烟、酒,甚至含咖啡因过量的东西也要少沾,以避免物质依赖。

  上面都是从消极角度提示我们避免什么。从积极角度讲,我们应该建立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按时睡眠,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得到充分休息。经常沐浴、泡温泉或游泳。当一个人感觉“心情紧张”时,他的肌肉一定是绷紧的,尤其是颈部、背部会僵直。反过来当我们把肌肉放松后,心情也就随之放松。水的浮力能抵消重力,让肌肉彻底松弛。

  倾听舒缓的音乐也是一种放松方式。音乐可以直接刺激内脏反应,进而影响情绪。只不过这种影响分激越和放松两种。年轻人往往追求用强烈的音乐让自己兴奋起来,但不擅于用舒缓的音乐让自己放松。

  人对某些香味会产生固定的良性情绪反应。如洋甘菊能改善睡眠品质、马鞭草可安抚情绪、迷迭香可增强记忆。除了安神的香味外,还有一些酊剂可以提神,令人兴奋起来。夏天人们用清凉油来驱除暑气便是一例。

  从情境角度预防心理疾病,最重要的就是学会适可而止。如果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就会发现,大部分压力是我们自找的。人作为一种生理存在,能力和精力必然有限。然而人们往往知道自己体力上有限度,不知道脑力也有限度。如果一种劳动不需要大量体力,他们就觉得没问题,应付得来。结果搞得自己头晕脑胀,最终引发心理疾病。

  其实,现代人越来越少会感觉到身体疲劳,而越来越多地感觉到心理疲劳。我们应该学会辨别心理疲劳的信号。如睡眠失常、食欲不振导致的口味变重、容易发脾气、注意力下降等。如果有这些现象发生,就不要再把自己当超人。

  五

  心理疾病虽然很普遍,但不能草木皆兵,把许多普通心理问题当成心理疾病,那样反而会加重自己的精神负担。

  首先,太多的人将主观感觉不愉快当成了心理疾病。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一样,不是必须愉快才算正常。饥饿的滋味不好受,腐烂的东西不好闻,手碰到开水会疼痛,这些感觉都不愉快,但都很正常。同理,受到挫折会抑郁,亲人亡故会悲伤,这些感觉也不愉快,但也都正常。

  其次,心理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不是心理疾病。人的一生分许多阶段,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会有段时间不适应。儿童进入学校会不习惯课堂纪律,青春期的孩子不适应生理变化,学生毕业后不适应工作环境,退休人员不适应闲暇生活。这些都只是对人生新阶段的适应问题。

  再次,与众不同不是心理疾病。人往往受到从众的压力,希望自己和同一群体的人表现得一样,如果有什么不同便会纳闷――我这样是不是变态?其实,如果一种心理活动不对他人和自己构成伤害,就不是心理疾病。

  最后,他人一时无法理解的行为不是心理疾病。当人们之间沟通发生困难时,往往会讽刺对方说:“神经病!”、“搭错线!”、“脑壳有包!”这些广泛流行的俗语说明,把自己不理解的行为视为“有病”早就是一种社会习惯。但它并非正确的认识。一种心理问题必须在生理上有实实在在的病变,并且与当前情境不适应,才能称为心理疾病。而我们往往并不清楚他人在这两方面是否有问题。

【心理疾病的成因、对策与预防】相关文章:

考试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对策04-29

员工跳槽成因及对策分析12-02

浅议集体违法的成因及对策06-04

浅谈审计失败的成因与对策03-24

审计失败成因及其对策03-28

民间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03-24

创业企业融资的现状、成因及对策11-21

试析审计风险的成因、防范及对策12-08

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对策03-21

效益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