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讯: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时间:2022-12-03 19:13:23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资讯: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心理资讯: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由YJBYS小编为大家倾情打造,欢迎阅读!

心理资讯: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心理资讯: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新闻事件

  2016年5月16日上午,李小鹏在微博晒出自己怀抱二胎的背影照片,并配以文字:“新的开始。”照片中李小鹏身穿休闲帽衫背对镜头,抱着孩子站在大大的窗户前,整幅画面内敛深沉,又温馨甜蜜,充满父爱,随后其妻李安琪也转发了该微博。5月14日,大S徐熙媛在老公汪小菲的陪伴下顺利产下二胎男宝宝。汪小菲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喜讯,称自己对生命的交替有了深刻的认识,感恩身边的家人朋友们。

  生育的幸福效应对他们的影响不言而喻。那么,对于还在犹豫要不要生孩子的你来说,是不是也心动了?生育作为个人生命历程中最为重大的经历之一,是如何影响父母的主观幸福感呢?

  心理解读

  Myrskylä等人利用英国和德国的家庭调查纵向数据,分析了孩子出生前后夫妻双方主观幸福感的发展轨迹。研究表明,夫妻双方整体的主观幸福感在孩子出生前两年就开始显著上升,到一定水平后保持一年左右,直到孩子出生,在孩子出生后幸福感逐渐回归到生育前的常规水平,但是幸福感的发展轨迹在不同的人口学变量,比如生育孩子个数、生育年龄上,有不同表现。

  多生孩子更幸福?

  多子多福向来是中国人秉持的一个传统观点,但是该研究却得出了与之不同的结果。在控制了前一个孩子的出生,父母年龄等因素对幸福感影响的情况下,数据结果显示,第一胎与第二胎对父母幸福感的增加都有贡献并且均会持续一年之久,但第二个孩子给父母带来的幸福感水平要比第一个来得低并且第三个孩子的出生并不会显著增加父母的幸福感(画外音:你们竟然不会因为我感到幸福,难道我是计划之外的么?)研究者认为,虽然第三个孩子与父母幸福感的增加没有关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父母不爱第三个孩子(画外音:宝贝别瞎想,爸妈对你们的爱都是一样的。)这一结果表明也许第三个孩子出生而引发的新鲜感和激动人心的趣味性没有前两个多。因为伴随着前两个孩子的育儿经验,父母一般都会认为第三个孩子的种种表现都在自己的意料之内。同时,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多,这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物质经济条件,因此增加了他们的育儿压力。这也许也是解释第三个孩子不会显著增加幸福感的原因。

  趁早生孩子更幸福?

  生育第一个孩子时,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父母体验到的幸福感存在差异。研究者根据受调查者生育第一胎时的年龄,将他们分成低龄组(18-22岁)、中龄组(23-34岁)和高龄组(35-49岁)三个组。在排除其他混淆因素的影响后,低领组父母的幸福感水平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并且一直处于3-5年前的幸福感基线的水平以下,即便是生育期间的幸福感增长也没有超过基线水平。幸福感水平最高的是高龄组父母。在孩子出生前,他们的幸福感就逐步上升,虽然幸福感在生育后1-2年内有所下降,但其幸福感水平始终位于基线水平以上。这说明,初为父母所增加的幸福感对高龄的父母来说是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的。虽然高龄生育十分不利于女性的身体健康,但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高龄的父母们在生育之前就已经对生育可能给自身带来的影响进行过细致考虑,并根据自己的各方面情况作出相关的生育决定。(我们想要宝宝很久啦,这次终于如愿咯,再辛苦咱都不怕!)

  生孩子老公更幸福?

  生孩子是个苦力活。妻子在这当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那么是不是女性在这当中体验到的幸福感会比低,甚至还会感到不幸呢?不要被小编引偏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还是在上述研究中,虽然妻子和丈夫拥有相似的幸福增长趋势,但是妻子在产前一年左右增加的幸福感要比丈夫的多(不亲自怀孕果然不知道其中的真乐趣,怀孕期间丈夫鞍前马后很听话呢),可是遗憾的是在产后,妻子的幸福感水平降得也越快。对这一现象虽然研究的作者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但是大众很好理解啊。读者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怀孕期间,自己丈夫鞍前马后的伺候,天上星星都想给你摘,一不小心就会被宠坏了。怎料到好景不长,由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皇角色一下子转变成要哺乳换尿布的家庭主妇,落差如此之大,想想都难过啊(恨不得想把孩子在塞回去)。

  对人生或者婚姻幸福而言,生,还是不生、现在生,还是以后生、生一个,还是生两个,这些问题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争论不休,在学术上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但是保守地来说,在一些情况下,拥有孩子并非一定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幸福,孩子也很难成为感情和婚姻的粘合剂。而选择丁克的人也并非都像大众想象的那样孤单和悲惨——也许恰恰相反,他们会过着自由、愉快和有价值方向的生活。

  【拓展阅读】

  我们为什么那么迷恋空调?

  夏天又到了。星巴克里空调开得那么大,窗上凝着一层白雾,你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名字;人们穿着风衣去看电影,据说有的法官因为太冷而休庭,让法警护送陪审员出去暖和一会儿。

  在一年中最热的日子里,办公室职员们却在隔间里裹着羊毛毯。Twitter上,大家都在抱怨室内太冷,诸如“我们办公室冷得像太平间。”时装与时尚博客写手们纷纷传授层叠搭配的办法,好让大家应对出入温差。

  美国人为什么那么迷恋空调?这看上去很荒唐,而且要浪费那么多金钱和能源,实在太不理性——还不算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建筑师、工程师、大厦业主和能源专家都会愤愤不平地叹息。他们会列举很多原因,或许最让人恼火的就是文化。

  “能让人在夏天觉得凉快是权力与特权的象征,”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室内环境质量实验室主任理查德·德·迪尔(Richard de Dear)说,在澳大利亚,过度使用空调也像美国一样普遍。他说问题在中东与亚洲更加严重。

  商用建筑地产商和建筑管理者说,精明的房客会特意在租约中列好所谓的制冷能力条款,确保得到冷气待遇。在零售界,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尼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和萨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等奢侈品商店都会把冷气开得比Target、沃尔玛或者Old Navy这些平价商场要大。健康食品(Whole Foods)比克洛格(Kroger)冷,克洛格又比Piggly Wiggly冷。

  还有一种广泛的误解,认为较低的温度能让工作者更敏捷,更有效率,事实上,研究表明正相反。若干研究结果显示,相比74至76华氏度(约24-26摄氏度),人们在68至72华氏度(约20-22摄氏度)时工作效率更低,更容易犯错误。此外,有些研究表明寒冷会增加心理负担,令人们倾向于缺乏信任、不愿沟通、不友善。

  我们从婴儿时期便会把“温暖”同父母安全的怀抱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的潜意识则把“寒冷”等同于脆弱,这也部分解释了人们何以在受冻时就显得惨兮兮的。

  人类大脑内名叫下丘脑的区域负责体温调节,人体寒冷时便收缩血管,温暖时则扩张血管,保证核心体温处于安全状态。如果身体觉得不舒服,其实是下丘脑在提醒你,“冷了,快套件卫衣吧”,或者“热了,赶紧凉快一下”。

  在炎热的夏日突然走进让人打冷战的空调大厅,这种急骤的温度变化可能一开始让人觉得舒服,但却会让下丘脑抓狂。等最初的快感一过,它就会加强你身心的不适感,好像在对你说:“暴风雪就要来了!赶快采取措施呀!”

  “这是从过去那种温度骤然变化会带来危险的时代遗留下来的本能,”马萨诸塞州内蒂克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的心理研究员妮莎·卡库迪安(Nisha Charkoudian)说。

  此外研究还显示,在夏天,大厦管理员一般不会把温度调高,而人们在夏天穿得比冬天轻便、暴露,也令问题变得更复杂。因为你的皮肤上有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温度变化的神经细胞),你穿得愈暴露,就愈容易感受到寒冷。穿着羊毛高领衫、长裤和长靴呆在68°的环境里是一回事,穿着府绸太阳裙和凉鞋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你能理解大厦管理员们倾向于为大厦保持冬天般的低温,因为他们大都是男人,一年四季都得西装革履。如果他们身材魁梧,那可能就更不嫌冷了,因为体脂肪是人体最好的隔热器。

  而且,空调系统通常是为最糟的情况而设计的,就是说,要能应对这个空间里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为了这个目的,设计师或许需要考虑各种发热的因素,诸如过去使用的老式电脑,以及不够高效,会散热的照明系统。

  而且,工程师们说他们在设计时为安全起见,还会增加20%的校正值。于是系统的制冷能力就极度过剩,在低设定的环境下会运行不良。

  “有点像高性能的车子,你得把脚放在油门上,才能不让它失速,”建筑学教授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环境中心主任爱德华·阿伦斯(Edward Arens)说。

  矛盾的是,节能建筑也会导致空调开得过大。这样的建筑有着更好的密封与隔热性,可以让空调冷风不散漏出去,但也阻挡了新鲜空气进来。所以外面的空气进不来,但是为了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的二氧化碳含量标准,室内的空调冷气就得一直猛吹。冷空气还会影响湿度,造成了所有大厦管理人员的噩梦:发霉。

  不过,根据阿伦斯和同事们的试验,夏天在某些办公楼内降低空气流动(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桑尼维尔雅虎园区内的若干大楼),空气质量不会下降,雇员对空调太冷的抱怨减少了一半,能源方面也节省了30%的开支。

  阿伦斯等建筑师们指责工程师把空调性能设计得太高,而工程师们也有理由指出,建筑师们通常是从美学角度出发,对恒温器抱有厌恶之情。

  “建筑师们总是劝机械工程师把传感器藏起来,这样就不会破坏他们的美丽设计,所以它们都藏在边边角角的位置”——比如天花板上的通气口之类的,而温度上升的时候,这样的位置往往不能准确地读数, Optegy的主管乔恩·塞勒(Jon Seller)说,这是一家香港的能源管理咨询公司,专长是空调系统的自动化,并将其效率最大化。

  有些电脑专家开发了智能手机应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原理是把人们自己变成温度传感器。使用者可以告诉这个名叫“Comfy”的手机应用,自己觉得太热、太冷还是刚好。过一段时间,这个应用便会了解人们的趋势和偏好,告诉空调系统,该在哪里开大冷风,该在哪里关小冷风,何时开大,何时关小。目前已经有十几栋建筑使用了这种应用,包括谷歌的一些办公室,还有若干政府建筑,它的覆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英尺。开发者说有了Comfy的建筑能够在制冷方面节省25%的费用。

  “我们有很多数据,表明人们如果有一定的控制能力的时候,会觉得最舒服,”加利福尼亚州阿卡塔的建筑系统工程师格维伦·帕里亚加(Gwelen Paliaga)说,他还是美国制热、冷藏与空调工程协会(Ashrae)一个下属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专门制定人体舒适温度的标准。

  当然,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和舒适考虑,工程师和建筑师们都同意,最有效的办法还是通过开窗关窗,这可用不着什么手机应用。

【心理资讯:生育对父母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相关文章:

论消费主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1-22

关于组织公平对员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论文02-26

影响个人幸福感的6种心理10-13

影响高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析的高等教育论文06-03

音乐对幸福感的影响10-20

《城市问题》科技人员工作薪酬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论文02-26

中职学生提升主观幸福感方法初探05-09

关于心理问题的资讯05-28

心理幸福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影响及对策05-14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因素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