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

时间:2024-07-16 14:22:51 智聪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

  心理学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创立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2)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合。包括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调控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个性倾向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

  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元记忆(meta memory)现象。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内隐记忆。

  心理学分类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之间的生物行为。

  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他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抚养过程、教育、社会刻板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态度、说服、骚乱、顺从、领导行为、种族歧视、友谊、婚恋等问题。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不同影响和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医学方面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历史心理学: 研究历史人物的心理更好的了解社会发展背景。

  构造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

  精神分析: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

  性心理:性心理涉及性有关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性的认识、性的情绪体验、对性行为的控制等。

  心理健康介绍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老人标准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地了解自己。

  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⑤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⑨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中年人标准

  ①感觉、知觉良好。判定事物不发生错觉。

  ②记忆良好。能够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电话号码。

  ③逻辑思维健全。考虑问题和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明确。

  ④想象力丰富。善于联想和类比,但不是胡思乱想。

  ⑤情感反应适度。碰到突发事件时处理恰当,情绪稳定。

  ⑥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举妄动,不压抑伤悲,并能经得起悲痛和欢乐。

  ⑦态度和蔼,情绪乐观,能自得其乐,能自我消除怒气,注重自我修养。

  ⑧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⑨学习爱好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关心各方面的信息,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⑩保持某种业余爱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与大多数人的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伦理观念。

  保持正常的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青少年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儿童标准

  一 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 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尽管也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消极情绪出现,但不会持续长久,他们能够适当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相对稳定。

  三 能正确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四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五 稳定、协调的个性。

  人格亦称个性,人格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六 热爱生活。

  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的特征:

  1、智力正常。

  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

  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肌体功能的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

  3、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变化,都将能够适应。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5、内省能力。

  人生本复杂,只有一个平静的心,不断内省自己的心态、行为,不断改进自身缺点,以无尘之雨洗涤心中的黑暗,才能立足于世。

  个体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的含义: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映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体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1-3: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5:书面语言学习;0-4:形象视觉发展;5 左右:掌握数概念;10以前:外语学习;5 以前: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3.发展的关键期: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又一定的时间,如在此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进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能力的缺失。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的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4.成熟势力说的基本观点:格塞尔认为,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确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双生子实验。

  5.行为主义观的基本观点: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斯金纳用操作性调节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他认为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前者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刺激所引发的反应行为;后者是个体时不时放出来的行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三个人的要旨在于主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6.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弗洛伊德看来,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的发展。

  7.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皮亚杰认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即:成熟(机体),自然经验(与外界无力环境接触获得),社会经验(语言和教育,平衡化(思维的本质)来源于主题对客体的动作,是主题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思维的本质是适应,可以用图式,同化与顺应,平衡来说明适应的过程),其中平衡化起决定性因素。

  8.毕生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a 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b 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c 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9.埃里克的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婴儿期(0-1.5)此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儿童早期(1.5-3)……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学前期(3-6)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学龄期(6-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青春期(12-18)建立自我同一感混乱,防止同一感混乱;成人早期(18-25)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中期(25-50)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成年晚期(50-死亡)获得综合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

  10.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含义: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物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物,这时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他能将新刺激物与旧刺激物加以区别,这中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想象称为去习惯化。

  11. 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他认为,思维或智慧的发展使整个心理发展的核心,其发展阶段最主要的特点使: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使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他把个体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a 感知-动作阶段(0-2)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即思维与动作密切相连;

  b 前运算阶段(2-7) 由于符号功能与象征功能的出现,思维得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表象思维与直观思维称为该阶段的主导;

  c 具体运算阶段(7-12):此阶段个体的思维具有了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以及整体性等特征;

  d 形式运算阶段(12以后):其特点是儿童的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而着眼于抽象概念上。

  12. 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指哪些与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体内在因素,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它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13. 敏化效应与钢化效应的含义:前者指以前经常遇到的压力和逆境,会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产生更为脆弱的感受;后者则指先前的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更能成功的应对。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 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3、注意的品质

  (2)注意的稳定性:人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特性。

  (3)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和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4)注意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记忆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组成。相当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 形象记忆;② 逻辑记忆;③ 情绪记忆;④ 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 瞬时记忆;② 短时记忆;③ 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人脑中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2)表象与后象的关系: 一是直接还是间接,二是有无意识,三是时间的长短。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 直观形象性;② 形象概括性;③ 模糊片断性;④ 个别差异性。

  (二)遗忘

  1、什么是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回忆或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遗忘的种类

  ①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 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3、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三)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

  1、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敏感性:指识记的快慢;持久性:指记忆中内容保持的时间的长短;准确性:指能准确地提取记忆中的材料;准备性:指记忆内容的巩固程度,即提取利用的难易。

  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时间长,利用提取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织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

  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思维

  (一)思维及其类型

  1、什么是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发散(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1、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4)系统化与具体化

  2、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2)判断

  (3)推理

  3、科学概念的掌握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

  (3)注意“变式”的使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

  (三)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的阶段

  (1)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空间排列、空间集合、多余信息、心理概念的排列。

  (2)联想与原型启发

  (3)定势与功能固着: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固着是指只看到其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4)个体的经验水平:

  (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倒U曲线图

  (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

  (四)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广阔性和深刻性

  (2)独立性和批判性

  (3)逻辑性和严谨性

  (4)灵活性和敏捷性

  (5)创造性

  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3)加强言语的训练

  (4)发挥定势的作用

  (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技能

  (一)技能及其特点

  1、技能的概念:指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稳定而复杂的,并由若干动作组成的、确保某种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

  (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智力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 :操作的熟练指的是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了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其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

  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1)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练习过程中的高源现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技能形成中的个别差异。

  (2)有效练习的条件:目的和动机、练习的方法与知识、循序渐进、质与量的关系、时间安排、方式多样化、及时反馈。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1)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其教学要求是:了解动作结构、顺序和规定、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示范和讲解要明确和准确、对复述的要求。

  (2)原型操作:建立感性的动觉映象,它是智力技能开始形成和内化的基础。其教学要求是:把智力活动以展开的方式呈现、注意活动对象的更换、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注意动作与言语相结合。

  (3)原型内化:能利用表征进行加工。其教学要求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注意简缩、能迁移、掌握好转化时机。

  2、智力技能的培养要求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心理模拟法就是建立与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衡的物质系统。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④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能力

  (一)能力及其类型

  1、什么是能力:人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它直接影响人活动的效率。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② 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 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

  (二)智力及其测量

  1、什么是智力: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2、智力测验

  3、智力测验的质量标准

  信度、效度、标准化。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四)能力的发展变化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的团体差异

  (1)性别差异

  (2)职业差异

  (3)种族差异

  ●动机

  (一)需要与动机

  1、需要

  (1)什么是需要: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种类

  ①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动机

  (1)什么是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是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

  (2)动机产生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3)动机的功能

  ① 启动机能;② 维持功能;③ 导向功能。

  (4)动机的分类

  ①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②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③ 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④ 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

  (二)学习需要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

  (1)从直接发生途径考虑,应尽量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2)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应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其他各种需要和要求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2)作业越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作业越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1)理论基础:强化理论

  (2)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3)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1)成就结构理论:合作、竞争、个别化

  (2)学习竞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5、正确引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2)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6、提供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

  (1)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

  (2)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情绪

  (一)情绪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的分类

  (1)基本的情绪分类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2)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

  心境、激情、应激。

  3、情绪的性质

  (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3)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4)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

  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1)情绪与认知的联系

  ① 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② 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

  (2)情绪与认知的区别

  ① 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③ 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5、情绪的产生与表达

  (1)情绪的产生

  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

  (2)情绪的表达

  ① 面部表情;② 身段表情与手势;③ 言语表情。

  (二)压力、情绪与健康

  1、压力的性质与来源

  (1)压力的性质: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剌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形成的。

  (2)压力的来源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2、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心理学效应

  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首因效应

  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

  近因效应

  在多种刺激依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 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

  自验预言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仰巴脚效应

  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精明又有小缺点的人,心理学上称此现象为“仰巴脚效应”。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经心犯点小错误,不仅不影响他的优点,反而使人觉得他也和常人一样,会犯错误,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大的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牢固。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雁阵效应

  雁阵效应指靠着团结协作精神,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更加长远和有利的发展。

  蝴蝶效应

  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蘑菇效应

  蘑菇效应,指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鸵鸟心态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活在炎热的沙漠地带,那里阳光照射强烈,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同低空的冷空气相交,由于散射而出现闪闪发光的薄雾。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告诉大家: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作为管理者要重视组织中的细小变化,并及时想办法加以解决。

  暗示效应

  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名片效应

  由于接受名片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片效应。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望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己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如获珍宝,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 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为业务经理。这就是所谓的名片效应。也即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 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 介绍给对方。

  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 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制作”一张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你的“心理名片”,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心理名片”的应用艺术,对于人际交往记忆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

  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

  花盆效应

  又称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首先,它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于人为地创造出非常适宜的的环境条件,在一段时间内,作物和花卉可以长得很好。但一离开人的精心照料,经不起温度的变化,更经不起风吹雨打。

  手表效应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也就是说,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为精确,于是他也就无法确定精确的时间。这就是“手表效应”的原义。

  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旁观者效应

  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配套效应

  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的现象。

  詹森效应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造成。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赛场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份耕耘必定有一份收获。最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瓶颈效应

  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有的时候, “瓶颈效应”得到了克服,TOT (Tip Of the Tongue)状态很快从“几乎有了”转向“有了”,从“就在舌尖上”转为“完全说出来了”,问题获得解决,创造趋于成功。有的时候,听任“瓶颈效应”起作用,TOT状态得不到解除,时间一长,心理上松懈并产生一种惰性,那就会使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前功尽弃。

  月曜效应

  (休息使人后退)由于星期日的休息,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学习秩序,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外溢效应

  FDI(外资直接投资商)公司对东道国相关产业/企业的各方面的影响,东道国的各方面能力要足以与FDI公司进行竞争才能引起外溢效应。

  认知地图效应

  即老马识途,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棘轮效应

  也称制轮效应,指人们在消费时的一种习惯。当工资收入达到某个水平后,此时的消费习惯,如爱消费高档次的衣服和食品,会稳定在某一个水平;而当工资再一次提高时,消费习惯可能会上调,但是不会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低自己的消费水平。

  异常心理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异常心理区分标准

  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自我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

  心理测验标准: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尚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外部评价标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

  社会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

  成长中七种不健康心理

  1 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狭隘 表现为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4 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梦中惊叫等。

  5 残暴 有点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别人发泄,摔摔打打骂骂咧咧,有的则以戏弄别人为自己开心,对别人冷嘲热讽,没有温暖之心。

  6 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7 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都缺乏情趣,压抑感太强。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五个属于精神障碍;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在中国,据保守估计,大概有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据调查,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心理专家提醒您:当您遇到生活中的困扰,准备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走入咨询室时,应选择具有心理学、医学或教育学等相关教育背景、接受过专业训练,有长期丰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得到专业心理治疗协会或社会认可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流派,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现实疗法、行为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及“理性情绪疗法等。据美国心理咨询协会的统计,现已记录在册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疗法已有300种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 Landon)认为,所有这些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旨在通过改变提高人的认知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困惑和障碍。

  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 modification)疗法,旨在以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矫正人的不良行为方式。其实,在具体实践中,人们常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

  不健康类型

  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瞧不起自己,只知其短不知其长,甘居人下,缺乏应有的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自卑感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态如不改变,久而久之,有可能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辞令的人。怯懦会阻碍自己计划与设想的实现。怯懦心理是束缚思想行为的绳索,理应断之,弃之。

  猜疑心理

  有猜忌心理的人,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眼光去审视对方和看待外界事物,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

  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此表明自己的标新立异。对任何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偏偏说坏;你说一他偏说二,你说辣椒很辣,他偏说不辣。逆反心理容易模糊是非曲直的严格界限,常使人产生反感和厌恶。

  排他心理

  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思维方式等,需要不断地更新,否则就会失去活力,甚至产生副效应。排他心理恰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表现为抱残守缺,拒绝拓展思维,促使人们只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内兜圈子。

  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是逢场作戏,往往朝秦暮楚,见异思迁,且喜欢吹牛。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而常常得不到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而且常常是过河拆桥。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一概冷漠对待,甚至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自己的个性,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了更多的朋友。

  异常原因

  时效波在《需求斗争奖赏与精神疾病》一文中,从生物学、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科学地论述了正常心理转向异常心理的原因,摘录如下: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生命与环境长期进行矛盾斗争的产物,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斗争,形成了需求—斗争—奖赏这一人类特有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作为个体的人,其一切为满足需求的斗争活动和相应情绪,都是在脑的指挥、控制和感受下产生的,都遵循着需求斗争奖赏规律。

  1 需求斗争奖赏规律

  需求斗争奖赏规律是指具备不同现实条件的人,为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斗争,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长此以往,则会形成不同类型相对稳定的需求斗争方式和精神情感状态,进而影响着人的身心和生活。

  需求—斗争—奖赏是人类正常生存发展进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需求,没有斗争,没有奖赏,人类就不会进化和发展。同理,进化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如果迷失斗争方向,丧失了需求动机和斗争热情,不愿再进行斗争;或者违背规律,选错斗争对象,斗争了而毫无进展,不能获得愉悦奖赏,就必然要产生副面的消极情绪,乃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2 需求斗争奖赏与人类精神疾病

  ⑴有主导需求,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正常状态)

  ⑵无主导需求,进行着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抑郁症)

  无主导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患者没有了更高层次的能提起斗争兴趣和热情的主导性需求目标,迷失了斗争的方向;虽然患者也可能有必须斗争的心理和环境压力,但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解决对社会或个人具有的现实意义,产生不了斗争的动机、兴趣和热情,总提不起精神,缺乏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了主导需求,他们长期进行着一种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即便有时也有进展或成果,但患者却没有渴望进展或成果的需求心理,因此也体验不到应有的愉悦奖赏,形成不了“需求—斗争—奖赏”的良性循环。这种消极麻木、浑浑噩噩的斗争方式同样违背了需求斗争奖赏规律,因此,这种没有主导需求、没有动机兴趣的斗争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斗争。

  3 以消除身心的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神经质症:包括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和焦虑神经质症)

  神经质症患者是以消除主观放大了的身心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偏离了正常人的需求斗争方向,选错了斗争的对象,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神经质症的症状。如初次在众人面前演讲,会感到紧张;经过辛苦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会感到自卑;听说别人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后总觉得自家煤气阀口没关好,不反复检查就放心不下等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是生活中正常的、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事过之后就会消失。但是,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性格的人,则会主观上把那些正常的反应和感受视为逆端,会威胁到自我个体的成长发展,因此,总想拼命消除之,否则就会心理不安,就会有危机感;而这种无能为力、无进展奖赏的斗争,只能进一步产生焦虑和自卑,使人更加注意不适情感,更加过敏,从而形成精神交互作用,陷入恶性循环(恶智),使这种不安感被病态地固定下来,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形成神经质症。因此,神经质者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其结果却是不断地创造着神经质症状,并使其迁延不愈。

  4 虽有主导需求,却逃避斗争,奖赏自然也无从谈起(癔症)

  遇到所谓的危机或压力时,癔症患者也有趋利避害的主导需求,但他们却不自觉地采取了逃避斗争的方式,昏迷狂乱、神游物外、蒙蔽视听、痉挛痛苦。

  5 无法正常斗争(精神病)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出现了问题,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正常的认知、感受、思维,也就不存在遵循规律,因而也无法正常斗争。

【心理学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关于心理学的基础知识06-07

大一心理学基础知识点06-15

消防基础知识05-06

石油基础知识03-06

化妆基础知识03-12

面料的基础知识03-15

高尔夫的基础知识03-15

国画基础知识05-31

调色基础知识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