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单亲家庭孩子的7个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单亲家庭孩子的7个心理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情绪情感
由于长期生活不和睦的家庭中,他们亲眼目睹了父母之间的争吵及敌对情景,缺乏家庭原有的温馨和关爱,使孩子极易出现了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情感反应,具体表现为情感脆弱,易激动,没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严重者可能会表现出病态的人格特点,如敏感多疑,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等。
角色行为的诱导
儿童周围的榜样及对成人的模仿对儿童性格行为发展的影响尤其为重要。家庭的离异,造成孩子被迫与父母一人生活。如果男孩与母亲生活一起,那么他们接触更多的是女性的角色行为,生活里缺少了具有阳刚之气的父亲的榜样,性格中也就缺少这方面的素质;相反,如果女孩与父亲生活在一起,那么她们接触更多的是男性的角色行为,生活里又可能缺少具有阴柔之美的母亲的榜样,性格中也就缺少这方面的素质,变得大大咧咧,这对其成年以后的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
由于家庭的破裂,周围人对这些儿童的过度关注、同情和溺爱,会使他们形成对他人冷漠、自私等缺点,再加上他们很少得到有效的管教,使他们处于行为无约束,自我调节及适应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更有甚至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单亲是孩子惧怕面对的事情,没有了爸爸或者妈妈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带有伤害性的。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单亲的影响是一生的,我们作为外界必须了解他们遇到怎样的情况。以下是单亲家庭孩子最常见的7大心理问题。
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时刻担心、害怕家庭战争的爆发,会使自己体无完肤。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同伴永远保持距离,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妒忌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足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僧恨。在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逆反
由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车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关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焦躁加上外在调节不利,比双亲家庭孩子更容易激发不良情绪,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
家庭的缺损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影响。美国一份对15个州2.4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孩子比那些有双亲家庭的孩子麻烦更多。他们进步慢,缺点多,违反纪律的行为也多。进入中学后,这些身心不良的状况较之那些家庭完整的孩子更为明显。
毋庸置疑,单亲家庭的家长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可是,父母离婚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破碎,不仅仅造成当事者本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思想道德人格学业上的深深影响,而后者又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成败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抚养人的基本素质、抚养人的责任感、抚养人的教育思想。调查研究表明,单亲家庭教育如果具备了这三个基本条件,还需克服四个不利因素,即
心理压力及精力、财力、能力的不足。但同时,也可发挥四个有利因素:爱的给予和教育的投入都十分强烈和专一、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更有保证、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更加突出、自立教育更易取得成效。这还不够,还要更加关注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成败的五个特有因素
1、家长是否有良好的心态,
2、是否首先考虑了子女教育,
3、是否善于处理好亲子关系,
4、是否重视和善于解决单亲家庭中缺少一方的缺陷,
5、是否正确对待子女与对方的联系。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1、抑郁孤独逆反粗暴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特别是重新组建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在校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或心理抑郁,或行为粗暴。
2、怯懦自卑,狭隘自私
由于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感到让人瞧不起。他们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认为命运对他们不公平,致使他们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生活中充满了迷茫和悲伤。
3、心理偏位,放任对抗
由于家庭的缺损,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产生一些心理偏位。既然父母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关心,那么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了。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慰藉,经常进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场所。在校表现为: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不思进取,扰乱班级等等。
4、情绪不稳,厌学严重
单亲家庭孩子中的学困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厌恶学习等。其外部表现为:行为懒散、放任;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回避老师,不主动向老师请教;严重的会干扰课堂纪律,甚至缺课等。
二、单亲家庭教育主要方式
1、专制式
专制式教育使家庭缺乏温馨,使孩子易变得自卑、腼腆、孤独、内向,以女生为多。
2、放任式
放任式教育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无着落,孩子在校表现有行为习惯极差,且难于管教。
3、溺爱式
溺爱式教育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处处迁就以弥补其感情上的缺损,而忽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等坏习惯,使孩子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单亲家庭孩子的7个心理问题】相关文章:
关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05-06
单亲家庭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04-20
单亲家庭孩子常见的9大心理问题06-05
单亲家庭孩子最易出现的七大心理问题04-16
重视孩子心理问题03-31
孩子的后高考心理问题03-08
关于孩子心理营养的问题05-28
再婚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03-22
关于暑期孩子心理问题增多问题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