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时间:2022-03-10 11:58:46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初三的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心理是指人类在符号活动梳理的过程和结果。具体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欢迎阅读。

初三的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21世纪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21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中国社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初三毕业生而言,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是尽全力拼博的阶段;同时,中考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验,于是他们立刻成为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关注点。在这个阶段,家长、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绪影响心智。要及时把握学生情绪的脉搏,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初三毕业生心理问题及疏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初三学生的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集体效应,现在都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的努力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痛苦、不愉快的感受,它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会妨碍智力的开发。学习效率低下,对困难的心理承受力较差,当无法承载生活、学习竟争带来的打击时,往往容易消沉或怨恨人世的不公。时间一长,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感悟灰暗的思维习惯。否定的情绪,如不满意、憎恶、悲哀等,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消极心境,如怨忧、烦燥、闷闷不乐等,具有减力作用,可以减弱人的活动能力,使人意志消沉、注意力分散、思维迟缓,从而降低人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只有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一)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过高的目标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过低的目标容易使自己失去动力。

  (二)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告诉自己将来的事情或许自己无法决定,但现在只要努力、尽力去做结果怎样,都将无愧于自己的心。

  (三)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放松。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去战胜困难,必要时给予孩子适当帮助。列如:第一次月考前一周我与班上的几个成绩中等孩子制定了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并给以鼓励和支持,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上课变的很积极,遇到不懂的题就问,在月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完成了目标,在以后的时间里大多数的孩子能按当初的计划学习。

  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目标很低或根本就没有目标,有时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又不能坚持,导致烦躁,厌学,学习的动力就更不足。

  二、使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对一个人能否做好事情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有无自信心直接决定个人的精神面貌。小月同学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各科成绩连续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导致自信心缺失。走路时低着头不敢正眼看人,对学习完全失去信心。厌学、早恋现象严重。虽然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对这部分学生可采取如下策略:

  1、激活学生学习情绪。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喜欢老师而喜欢这一门功课。课堂上多搞活动让学生整堂课都充满兴趣。

  2、巧用夸奖,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适当的夸奖学生,就是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自信心和意志力去获得又一个成功。及时有效的夸奖会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和自信心。例如:万超同学物理成绩差,厌学情绪严重,上课除了睡觉就是讲话,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在一次课堂上我请他回答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他回答正确,我在全班给予了表扬,并让学生给以热烈的掌声。这次后,课堂上打晃的现象有所减少。物理测试从以前的30多分上升到40多分。

  3、制定阶段性目标。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阶段制定目标,指导学生把眼前的事做好,从而让学生更多地感受成功的乐趣。有了阶段的目标,就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阶段的目标往往难度小,易成功,而这些小小的目标,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就是森林中的一棵树,汇聚多了自然就成了汪洋大海、茂密森林。

  三、让学生学会调节,缓解怯场

  许多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可一到考试就考不好,为止非常苦闷,这叫怯场。怯场是一种常见的考试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苦恼烦躁、肌肉紧张、心跳加快、头晕眼花等。这些情况会直接影响发挥,可让学生用以下的方法调节:

  1、深呼吸法。闭上眼睛,把手臂悬于体侧,平静而缓慢的将气流吸入,你想象着温热的血流从你的心脏带着紧张流入四肢。在慢慢将气呼出,就像是这些紧张也随呼吸流了出去。

  2、运动法。在考试前或考试期间紧张时,可舒展你的双臂、双腿和腰背,反复数次屈伸手指、揉搓自己的上手,或者变换一下自己的坐姿,一便使充足的血液流到全身各处。这些机体的运动可以使精神放松。

  3、倾述法。在考试前可找自己同考室的同学以及周围的同学聊聊天,说出自己的压力。你会发现,或许别人有类似的.烦恼:或者别人经历过这种情况,有办法帮助你;或者说一说你就会觉得轻松许多。

  4远眺法。可以透过考场的窗户远眺,定睛看着远处的物体,你会慢慢忘掉心中的杂念。这样紧张的情绪会逐渐消失。

  5、暗示法。暗示自己:我很优秀,考试不过就是做做课堂练习而以。我能做好的,别人不一定能做好,我做不好的别人也不一定会做。学校录取又不一定科科要满分,一两道题不会做,也没有关系,我已经把我掌握的都做好了。

  6、压穴法。用拇指用力压住太阳穴或手腕处的内关穴,轻轻的揉,反复进行几次可使人清醒镇定。

  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紧张也看成怯场。考场有点紧张时必然的,不必过分担心。当考试影响到考试发挥时,才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排解方式,把坏情绪全部释放。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再次,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中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教师和家长都应及时发现初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们能以一种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复习备考,迎接中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对北京市两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王教授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对学习影响非常大。如,有的学生患有强迫症状,明知自己不该做的事也不由自主地去做;明知自己一道题已经作过,还是一次次去做或检查,这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严重的只能退学。他同时指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学生家长也应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孩子发烧了,父母着急地带孩子去医院,而当孩子情绪不好,脾气暴躁时,却很少有人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及早治疗纠正,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精神分析是一个比较新而且具有革命性的心理学分支。弗洛伊德发现它的基本原理还不到70年。它的理论核心是:我们本身的事情,有许多是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

  比方说,一般人大都相信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那样想,那样感觉和那样做,精神分析却认为个体实际并不知道。它认为我们所想的、所感觉的和所做的事情,都受心理某一部分的指挥,而这一部分又是我们无法控制的。精神分析称这个控制的机构为潜意识。尽管它对我们生活影响很大,但大多数人却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和力量。

  以潜意识的理论做基点,精神分析想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这样子的真正原因。应用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陆续发展的特殊技巧和理论,它设法让个人意识地知道他曾经有过什么属于潜意识的心理。然后个人的自我认识才能获得充分发展。通过这种自我认识,心理分析家相信一个人有摆脱各种广泛的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的可能。

  弗洛伊德派精神分析提出下列6个问题作为了解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基础。

  1.性是决定我们思想、感觉与行动的唯一具有威力的力量。不仅个人如此。我们生活的社会也是这样。

  2.性的感觉可以追溯到摇篮时代,即使最幼小的婴儿也有。任何人看着婴儿玩的时候,都可以注意到他从身体得到快乐。婴儿对于从自己口腔、眼睛、双手、皮肤以及身上每一个部分得到的感觉表示非常地好奇。

  3.情绪问题仍是由于潜意识抑制的影响引起的。这些抑制是个人和团体的禁忌造成的。它成为性感觉的负担。这些禁忌通常还在我们必须接受照顾时,便由父母实施于我们身上了——象不要做那件事!不要那样做!

  4.即使在一般人身上,也有些不正常的因素以及性道德堕落的倾向。

  5.在每个人身上,所有被潜意识压抑的性欲、性记忆和性偏爱都被保留和隐藏在潜意识里。

  6.潜意识压抑的性感觉以社会允许的伪装形式反抗着、并想要挣到生活的表面来。它们借助许多方式进行;梦、神话、艺术、文学、语误、穿着,甚至玩笑和俏皮话都是例子。

  时下正值盛夏高温酷暑之际,是肠胃病高发季节,每日肠道门诊和消化科的病人络绎不绝。几天前,张大夫接待了一位自称患了不治之症又求医无门的病人。患者是位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士,这位李先生在某外资公司从事销售工作,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天南地北地跑,生活和饮食都很不规律。三个月前,李先生经常感觉没有食欲,饭后感觉腹中胀气,还经常出现腹泻。起初,李先生以为是一般的胃肠问题或脾胃不和,随便吃了些助消化的药物,很多天后,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李先生去了很多家医院,腹部b超、纤维胃镜、消化道造影等检查都做遍了,未见异常,但不舒服的感觉像恶魔一样始终纠缠着他,李先生总觉得自己是得了胃癌一类的恶疾。

  张大夫初步了解了他的病情,又向李先生询问了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原来,已近不惑之年的李先生每天至少要工作10个小时,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辅导儿子功课,经常是一边为孩子做听写练习,一边打瞌睡。工作和生活压力时常使李先生觉得喘不过气来,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脑子里的弦绷得紧紧的,时间一长,他经常感到腰背酸痛、周身乏力,有时还会失眠。前一段时间,工作更加繁忙,竟又添了肠胃不适的新毛病。

  张大夫聆听完李先生诉苦,又仔细分析了他的各项检查结果,最终将其诊断为:功能性胃肠功能障碍伴发抑郁症。李先生对诊断结果吃惊不已,原以为自己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怎么会是抑郁症呢?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对情绪波动对人体胃肠运动的影响做过研究。研究显示,当患者情绪忧郁、恐惧或易怒时,可显著延缓胃的消化与排空,结肠运动也明显受到抑制。据统计,功能性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占30%以上,结肠功能紊乱患者中50%以上伴有抑郁。

  由于人们对心理、精神障碍可以引起诸多的躯体症状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想到这些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会是由心理、精神障碍引起的,其实如果能及时到医院就诊,经医生鉴别,如果消化道症状是由于抑郁引起的而非躯体器质性疾病所致,这些症状的消除就需要抗抑郁的治疗。抗抑郁治疗一般常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患者可以从医生那里得到真诚的解释、劝告、建议和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当心理治疗效果不理想时,经医生诊断后可遵医嘱服用抗抑郁药物,如百优解等,一般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情感障碍的纠正,因它引起的身体的各种不适症状也会随之好转。

【初三的学生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相关文章: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09-01

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疏导策略09-13

高职学校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对策08-01

如何疏导考生心理问题08-23

考生心理问题及时疏导排解07-24

高考后心理问题的疏导方法07-26

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07-24

如何正确疏导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07-27

儿童心理及正确疏导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