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资讯

时间:2022-05-28 11:17:10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心理问题的资讯

  跑步有助治疗轻度抑郁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精神病学家约翰·H·格雷斯特随意选择了28位轻、中度忧郁症病人,并将他们分成三组:一组作慢跑锻炼,一组作短期精神疗法,一组进行不限时间的精神疗法。一周内,大多数慢跑病人开始感到好转,在三星期内全都说:“差不多好了。”格雷斯特由此得出结论,跑步在消除轻度忧郁症方面不仅可与短期精神疗法媲美,而且比不限时间的长期精神疗法更有效。他随访两年,发现大多数病人仍在坚持跑步。

  由于忧郁症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有下降趋势,而锻炼能像抗忧郁药一样升高该类物质至正常水平,因此通过跑步锻炼可以治疗忧郁症。

  体味可决定爱情感受

  “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离开伴侣时,都会像歌中所唱的,思念对方身体散发出来的独特味道。据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味道是决定人们爱情和性爱感受的主要因素。

  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两位研究员做了一个试验。他们找到20位热恋中的年轻女性及其爱侣和朋友。按要求,情侣和朋友各穿一件棉T恤睡觉,连续7晚。然后,每个女孩被要求从3件衣服中,挑出爱人或朋友穿过的那件。结果表明,受试女性都能一下子就找出爱侣的衣服。

  1月12日,美国赖斯大学最新研究发现也证明:女性只需要闻一下男性的味道,就能知道对方对自己是否“有感觉”。比起视觉和听觉,嗅觉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欲。专家认为,这也许是因为嗅球和大脑边缘系统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气味吸引是人体自觉而迅速显现的一种生理反应。”

  女性更易把焦虑带入梦

  做噩梦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的体验。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噩梦困扰。

  西英格兰大学研究人员用5年时间跟踪调查193名志愿者。调查结果显示,19%男性表示近期做过噩梦,而有过这一经历的女性高达30%。

  参与这一调查的西英格兰大学心理学讲师珍妮弗·帕克说:“从结果来看,男性与女性在做噩梦频率上有明显差异——女性做噩梦更多,并且女性对噩梦的感觉更为强烈。”帕克分析说,女性更易把日常焦虑等情绪带入睡梦中,“我认为女性的梦是她们与现实对抗的一种潜意识”,与男性相比,她们更难关闭焦虑的“开关”。研究还发现,女性在月经前较容易做噩梦或内容比较“激烈”的梦,而且更容易记住这些梦。

  但也有相关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结果也许并不准确。爱丁堡睡眠中心主任克里斯·伊迪科华斯基表示,女性说自己做噩梦多,可能仅仅因为她们对梦记得更清楚。美国拉什大学心理学专家罗莎琳德·卡特赖特认为,女性“擅长”在梦里“回忆”往事,“这说明女性更容易为情绪所左右,更重视自己的感觉,同时也更自律”。

  婚礼可助女性一生好梦

  一场记忆犹新的好婚礼,也许会给女人带来一辈子的美梦。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女人们对自己的婚礼可以说是铭记在心,而由此带来的幸福感,不仅让她们白天过得开心,晚上睡眠质量也更高。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行为睡眠科学》杂志上。

  这项研究是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病学系的温迪·特劳克赛尔博士的带领下进行的。她和同事们分析了1938位年龄在42-52岁之间已婚女性的有关数据。在充分考虑了可能影响睡眠的其他因素,如社交网络、经济困境、抑郁症状、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年龄、性活动等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拥有一个平平淡淡婚礼的女性相比,拥有一场美好婚礼的女性,婚姻幸福指数更高,从而她们睡眠甜美的指数要高得多。特劳克赛尔博士指出:“这表明婚姻中的幸福感,以及一场美好婚礼给女人带来的幸福感,对提高睡眠质量来说有独特作用。”

  容易被忽视但超实用的5个心理学常识

  细节一:

  很多男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想获得一个原本不怎么爱他的女人的爱,也是分时间分场合的。在这几个时刻里,女人对爱的抵抗力,是最低的。比如,幽闭的环境里。日落黄昏时。约会结束后。等等。

  很多男人在掌握了这些科学真相之后,开始有步骤有准备的击破女人心了。作为女人,实在有必要比男人先一步掌握这些信息。如果,你真的没有想好要跟一个男人开始一段恋情,那么最好不要把约会定在这几个时间。

  细节二:

  心理学上有专门的两套受人欢迎和不受欢迎的词汇列表。受欢迎的词汇比如:爱,幸福,快乐,舒服,金钱,安全,新鲜,容易,利益,值得,真实,健康,漂亮,活泼……不受欢迎的词汇比如:悲伤,困难,成本,辛苦,损害,死亡,破坏,合约,责任,义务,失败,压力,价格……

  从这两组词汇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你想去说服一个人喜欢你、接纳你、赞同你,那你就该学着用积极的方式去感染他。古人讲:投其所好。今人讲究,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打通人际脉络。

  细节三:

  上班族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周一至周三,人的心情都很差,看着繁重的工作,一眼望不到尽头,痛苦!周三一过完,立马是周四,眼看就到胜利星期五了,心情立马开始阴转多云再转晴!

  利用这种“周末效应”,建议白领一族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周的工作时间:把简单轻松的工作尽量往周三之前排,越是繁复厌恶的工作越要往周三之后排,压力最重的工作最好排在周五。这样一来,一周的时间里,你的工作心情都不会有太多的起起落落,会维持在一个比较平均良好的状态上。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应用于此。如果你够聪明,可以把它应用到每一个人生重要关口!

  细节四: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与一位陌生女性初次见面,如果夸赞她身上的服装饰物,那她会迅速对你展露出真诚甜美的笑容,接下来的谈话也会融洽很多。

  曾经听到过这样的话:“但凡女人愿意穿戴出来的衣服饰品,无不是她精挑细选过的。”所以啊,贬低一个女人的衣服鞋帽整套行头,无疑是把她之前所有的工作全盘的加以了否定。谁都不喜欢被否定感,尤其是女人。如果你不能肯定她,至少不要否定她。

  细节五:

  一个人的花心,从童年起,便已注定。一个家庭中,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所有直系的旁系的亲属都会向“小皇帝”“小公主”轮流争宠:“宝贝,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乖乖,爷爷奶奶谁更疼你?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惯性规律:越是那些童年时被父母争宠的孩子,婚后的出轨几率越高。父母亲友向她争宠,也是一场三角乃至多角暗战,被宠坏了的孩子,都是自负的。自负的男人女人,注定了的起伏难定。

  橙味能缓解女性心理压力

  此前,澳大利亚几位科学家在对橙的气味进行研究之后曾指出,橙发出的气味有利于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但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却发现上述结论并不完全正确,该小组负责人乔安纳-列尔纳教授表示,橙的气味仅仅有助于女性克服紧张情绪,对男性的作用却不大。

  列尔纳教授称,他在得知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发现之后决定对橙油的上述功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他说:“考虑到人们在受到牙病困扰并到牙医那里看病时往往会感到明显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的实验就从牙医的等候室里开始。”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请一批牙病患者填写心理测试的问卷,就他们在等待接受牙病治疗前那一段时间的情绪状况做出如实回答。列尔纳教授称:“所有闻了橙油味的女患者均表示不再那么害怕看病了,而那些没有闻到这种气味的女患者则并未表现出这种迹象。而且,我们在测试的过程中仅释放了少量的气体,因此这些女性一般不会注意到与普通的牙医等候室的空气有什么不同。但是,男性患者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吸了这种气体的患者与没有吸到这种气体的患者在心情的焦急程度上没有显著区别。”

  列尔纳教授表示:“我们尚不知道男性的情绪不受橙气味影响的原因,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女性对于气味的敏感程度显然强于男性。”

  据称,上述研究最近在德国几家杂志上刊载之后,德国很多牙医诊所都开始在患者等候室里喷撒橙油,以便至少女性患者能够因此而减缓心理压力。

  学会支配自己的“心理脚本”

  一个心理学家说过:有些人像蔬菜一样只不过有生命,但他的心理却不是实际地活着。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脚本,他的生活形态起初都是由自己设定的脚本决定的。一个人的一生,就像生命的戏剧一样,在他出生时就开演了。当他长大成人,就会以生活范围中的社会背景为基准,演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脚本。莎士比亚说过:整个世界就是个舞台,每个个体、家庭、国家都照着脚本演戏。拜恩也说:“几乎所有人类的活动自童年期开始就被脚本限定。因此自主的感觉几乎是种幻想———这种幻想是人类赛程中最大的悲哀,因为自主虽可使人自觉、诚实、有创造力和表现亲密的能力,但却仅限于几个幸运者拥有。其他的人则把别人视为操纵的目标。他们利用各种方式操纵别人———煽动、劝告、诱惑、贿赂或强迫别人扮演某种角色,强化自己的心理地位,完成自己的脚本。”

  每个人的生活是一出独特的戏剧———包括家庭和文化脚本的成分。脚本间的相互作用将影响着每个人的人生剧情,并构成人类历史的宏大戏剧。

  小越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做事总是畏畏缩缩,说话总是躲躲闪闪,还特别害怕被别人取笑。因此,她从小就封闭自己,不与人交往。她的父母亲也都是很老实、很软弱的人,都不善交际。小越认为她这种心理与父母有着血缘关系,她总觉得别人不对劲,不可理喻。其实她不知道不对劲和不可理喻的正是自己。

  这是心理学所说的一种失去人格尊严的劣等感。劣等感不是来自“骨头”,而是来自层次低下的“家庭脚本”。心理学家们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心理脚本”,其家庭成员如同演员都是按照某种既定心理模式生活而不自知、不自觉。孩子从家庭里首先得到一种自我身份认定,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必定出自一个代代落魄的家庭。

  心理脚本和戏剧脚本有极显著的相似处。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如果我们只给别人看到其中的一面,那么别人就会认为这面就是硬币,时间长了,我们也会认为硬币就是这一面。如果我们将另一面翻过来,别人首先可能惊奇、抗拒,然后才接受,并最终认同。每个人的人生就如同硬币,哪一面都是我们活出来的,哪一面都代表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要有勇气改写自己的心理脚本,让自己的人生朝着积极、热闹的剧情推进!

  人类饮食与心理有着密切关系

  有的人心情沮丧的时候喜欢大吃大嚼,就像《瘦身男女》中的那对痴男怨女,把失恋的打击化作一团团肉蛋、一张张肉饼、一块块肥肉塞进了自己的胃里,然后胖得连门都出不去了。而有的人在心情不好时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只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什么会这样呢?秘密就在于饮食同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心理有着必然的关系。

  就拿“泼辣”这个词来说吧。观察一下你身边的人,如果他(她)是一个嗜辣如命的人,那他(她)一定比较“泼”。嗜辣的人脾气通常比较火暴,这类人在性格上多属于“多血质”型。他们待人往往热情大方,但发起脾气来也很吓人,就像长老了的朝天椒,嚼一个在嘴里耳朵都会辣得嗡嗡作响。在地域上,四川、湖南、贵州、云南这些个地方的人比较嗜辣,而这几个地方的人的脾气也和这里的辣椒一样火暴。

  而另外有些人呢,他们比较喜欢吃甜食。这些人的性格往往比较温和,在性格上多属于“黏液质”型。他们为人谨慎,在处世上比较保守,不愿意冒险。在地域上,上海、江浙地区的人比较嗜好甜食。甜食滋养出的“上海好男人”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女人若要嫁个“上海郎”那就里里外外都不用操心了。上海男人既会挣钱又精于家务,不足之处就是缺少那么一些男子气概。

  饮食与心理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行为心理学家最近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表明人的性格与口味有着密切的关联。

  喜欢吃大米的人,经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处理得体,比较通融,但互助精神差;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考虑后果及影响,但意志不坚定,做事容易丧失信心;而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则勇于冒险,有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受到挫折即灰心丧气;喜欢吃清淡食品的人则注重交际,善于接近他人,希望广交朋友,不愿单枪匹马。

  如果把饮食和民族联系起来,那你就会发现另一番有趣的现象。举个例子就拿面包来说吧,俄罗斯有种著名的面包叫作“大列巴”,其个头和分量就如同俄罗斯人一般“够劲”;而法国的面包通常做成一个个外形精致的面包圈、面包条。俄罗斯人粗犷豪爽,不拘小节,法兰西人浪漫柔情,情感丰富,这一点从他们制作的面包上就能清清楚楚看出来。美国饮食以快餐居多,尤其是像炸鸡一类的快餐更被美国人所钟爱。前文说过喜食油炸食品的人勇于冒险,这一点在美国人身上体现得很好。美利坚人喜欢刺激冒险的性格,同他们的饮食习惯看来确有关联。

  食物和心理其实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关系,这一点从我们的平常生活就能看出来:形容女人埋怨男人对别的女人眉来眼去叫“吃醋”;我们心情愉快的时候总觉得心里“甜甜”的;我们伤心的时候流下的是“苦涩”的泪水。酸甜苦辣咸,这五种味道都能找到相应的心情对应词。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看来一种饮食习惯也造就一类人。这话是不是多少有些道理?愿我们每天都能“吃”出好心情。

  这些心理常识你知道多少?

  1、人在饿的时候爱乱花钱

  在你感到饥饿时,最好不要轻易上街购物,因为饥饿会让你更爱花钱!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饥饿时人的购物欲望会大大增加,不仅觉得食物更加诱人,对其他商品也更容易动心。 研究人员发现,人在饥饿时会分泌一“饥饿激素”,这种激素会提高我们对食物的注意力,同时会对大脑施加影响,让我们对货架上的食物垂涎欲滴。

  2、自言自语有益健康

  和亲朋好友说说自己的近况与烦恼,能舒缓压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对健康大有好处。但亲友们却不一定总是有时间和耐心洗耳恭听,弄不好反而伤害感情。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其实没有必要非找个人听你唠叨,自言自语或许更有益健康。 研究人员发现让倾诉者尝试将烦恼自言自语,同样能起到减轻压力,有利健康的作用。对此,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你的唠叨让朋友觉得不耐烦,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倾听者,不如自言自语。与自己说说你的烦恼与不满,一来可以调节自身情绪,二来能够理清头绪,帮助自己更理智地看待事情。而且不会耽误别人的时间,更不会泄露自己的隐私。

  3、“出点丑”心情更开朗

  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发明了一种“打击羞耻”的练习方法:让人在公交车上大声地报站名,或是跟陌生人借一块钱等等。做完这些“蠢事”后,人们觉得很多担心的事“不过如此”,从而心情大好。如果你怕出丑,没有勇气去追求心爱的姑娘,那么穿一件滑稽的衣服让同事们尽情嘲笑一天后,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会大大提高你的被人嘲笑的“免疫力”,从而把自认为很困难的事情就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心理问题的资讯】相关文章:

心理资讯:奇怪冷门的心理病症03-23

心理资讯:和坏情绪做朋友09-23

创业资讯02-16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1-01

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04-13

春季常见的心理问题03-10

儿童的心理问题测试05-08

心理问题的缓解方法09-05

孕中期的心理问题03-29

不愿结婚是心理问题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