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孤僻心理行为问题:案例反思

时间:2020-08-30 20:38:11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小学生孤僻心理行为问题:案例反思

  音乐具有潜在的特性,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音乐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情感;音乐能使一个人得到对“美”的满足感;音乐能诱发一个人的活动力;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工具;音乐活动能促进一个人统合运动机能;音乐活动能帮助一个人宣泄情绪;团体音乐活动能帮助促进人际关系;乐曲的不同节奏、旋律、速度、响度、音调和音色,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因此,音乐被作为一种深具潜力的治疗工具——音乐治疗。

小学生孤僻心理行为问题:案例反思

  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是音乐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音乐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其适应范围甚广。凡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或者由于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而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都可运用音乐治疗来取得疗效。在国外,音乐治疗被应用在很多方面,如用于对精神病、老年痴呆症、儿童痴呆症、生理或智力残疾、发展障碍、妇女分娩、手术减痛、体育以及艺术表演者的临床紧张等心理问题的治疗。美国著名的音乐家Whe eler(1983)将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分为三个层次:

  (1)支持性音乐治疗,这是较浅层次的治疗,但在各个医疗机构中应用最广泛,其活动的目标是增强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促进正确的行为控制能力,支持健康的情感和思想,打破社会性孤立状态,提供安全感和现实社会的信息刺激,把病人置于集体的动力影响之下,并对紧张焦虑的病人起到安抚作用。

  (2)内省的音乐治疗,比支持性音乐治疗更深层次一些。

  (3)心理分析的音乐治疗,这是最高层次的音乐心理治疗,其主要目标是针对深层次潜意识活动。我们重点选择了较浅层次的支持性音乐治疗,依据其原理指导教育实践,试图通过音乐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灵,让音乐驱走孩子们的灰色情绪,让孩子们焦躁的心灵得以平息。

  在学校的支持下,笔者成立了由十五人组成的声乐兴趣小组,这十五名学生是在全校筛选出的声乐尖子生和心理发展有偏差的(如多动、孤僻、易怒、父母离异和单亲家庭等)学生。然后,借助于声乐学习,选择不同内容、速度和情绪的声乐作品,通过欣赏、演唱等方式来达到应用支持性音乐治疗的心理辅导目的。整个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为进一步运用支持性音乐治疗奠定基础;以支持性音乐治疗为主,在声乐兴趣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第一阶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为进一步运用支持性音乐治疗奠定基础。音乐治疗是一种过程,它以治疗者和来访者的关系为桥梁,由治疗者运用有关心理治疗理论对来访者进行帮助,以消除和缓解来访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按学生的心理表现,把学生分成三个组:A组为胆小、孤僻型的学生;B组为父母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心理发展有偏差的学生;C组为多动、狂燥、易怒的学生。主要通过课余时间或在声乐兴趣组活动课上和学生们共同歌唱,欣赏音乐。当学生进入音乐境界产生情感效应,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或者在无音乐,但彼此心情比较愉悦的宽松环境下,和学生集体谈心、分组谈心、个别交流。通过初步的心理咨询与学生交朋友,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为进一步运用支持性音乐治疗的心理辅导活动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以支持性音乐治疗为主,在声乐兴趣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开始阶段,采取集体欣赏、集体演唱、集体发声训练,然后请个别声乐和心理素质尚可的学生接受个别示范训练,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习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将十五名学生分三组进行训练,在每个小组中,让心理健康、各方面正常的声乐尖子生和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三个组的学生混在一起训练。当三个小组有一定的进步时,就不断减少小组的人数进行训练,胆小孤僻的学生分在演唱能力较强的学生组里,让其他同学的大胆表演和对音乐的表现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对音乐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音乐中忘记自我,放松自己,在放松中树立自信。多动的学生和健康的学生在一起训练,训练他们上声乐课的站姿、歌唱的表情、表演、发声方法,给他们讲解歌唱中怎样保持歌唱状态,怎样保持歌唱中的.良好气质等,结合所选音乐产生的情感效应,让他们理解在心里,表现到行动上。每次训练结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磨砺意志、克服多动的信心,让他们在声乐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制调控能力。单亲和父母离异家庭的心理发展有偏差的学生和健康学生在一起训练,让后者的深情演唱和大胆表演感染、带动前者,让他们在音乐中忘记痛苦,弥合创伤,在音乐中找回快乐的童年。当学生适应了这种训练后,便开始将五人一组的训练改为三人一组的训练。

  心理辅导活动除了在声乐兴趣课进行,还经常延伸到课外,有时找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有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团体辅导,每次辅导中所演唱或欣赏的音乐都是根据不同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有目的、有区别的选择。例如,多动、狂燥、易怒的学生欣赏、演唱的歌曲,通常选择旋律优美、恬静悦耳、节奏婉转、音调柔和的歌曲(如《摇篮曲》),当达到平稳呼吸,镇静安神的效果时再对其穿插正面引导。胆小、孤僻的学生性格较内向、抑郁,根据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情调欢乐的歌曲能降低神经张力,令人轻松愉快的特点,通常选择如《金孔雀轻轻跳》、《春天在哪里》等,让他们欣赏声乐尖子生们的精彩演唱或自己演唱,达到在音乐中缓解紧张、放松自己,然后再加以表扬鼓励,培养其自信心。父母离异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有孤僻内向或者狂噪易怒、多动两个极端的性格,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将其分别列入前两个组,只是对他们多给了一些母爱般的温暖。经过几年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辅导,对有些组的辅导取得较好效果,绝大多数同学爱上了音乐,还参加了校合唱团。

【小学生孤僻心理行为问题:案例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生孤僻心理行为问题案例叙述01-12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09-01

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12-28

有关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人案例分析04-27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案例分析01-11

关于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10-14

属于儿童心理问题的行为10-05

宝宝这10种行为属于心理问题11-12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存在问题分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