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0-09-03 17:38:47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小孩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敢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沮丧、灰心,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甚至逃避。

  培养学生从根本上树立自信心,作为老师,首先自己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学生的信心与教师的关心、尊重和爱是离不开的。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满爱心,要用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最大的耐心和爱心对待学生的不足,并以多种途径进行引导,促进其不断地进步。只有教师充满爱心,并且把这种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爱润物无声的播撒到平时的教学中,并且辅以一定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那么应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环境造就人的心灵

  要想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地发展,使孩子充满自信心,温馨、和谐、典雅的外部育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莱伯特所说:“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而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人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中。”为此,学校为学生营造了幽雅、整洁、富有教育性的校园环境。教室中也注意了文化氛围的建设,既保持了良好的教室卫生,还在墙壁四周张贴名人名言和一些学生的优秀作业、书法作品等,并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激励,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如在班里的墙壁上总是有几块固定不变的专栏,这些专栏的最前面,是班里优秀学生的大照片,显而易见,他们是班里的骄傲,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但在这些优秀学生专栏的旁边,也会及时出现一些在各项活动中为班级取得荣誉的学生的照片。使他们不断扬起自信的风帆。

  二、表扬代替批评

  1.表扬的魅力。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我国当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也指出:“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思想和行为做出肯定的评价,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受到鼓舞,激起更大的自信心,学生尤其如此。当学生受到表扬时,他会感到老师和同学都很器重他,爱护他。一些后进生正是通过老师适当的表扬,燃起了自信的火花,从感情上信赖老师,接近集体,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2.发现闪光点

  在学习上每个学生的智商相差不大,学生成功的关键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阻碍,如果简单粗暴的指责,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心,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成功体验对于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说非常重要。

  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三、适当的挫折教育

  在当今的一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形式但本质相同的现象,一种是家庭中为数不少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代替包办一切,对孩子惟命是从,这种教育的后果只能使孩子变得懒惰、软弱、任性固执、娇气,遇到事情束手无策,向家长求救;而另一种现象在学校表现尤为突出,在班里有几位学生,因为学习纪律等各项活动表现都不错,老师和同学对他们另眼相看,“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荣誉总是光顾他们,他们看到的是别人的笑脸,听到的是老师家长的赞扬。久而久之,他们变得傲气十足,目中无人,一点小小的挫折也经受不住,听到一点批评就忍受不了,想到的是“老师是不是故意给我闹难看,这点小事值得说吗?”

  自信心是成功的力量源泉,它能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勇气,激励人发挥最大的潜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帮助其乐观地面对生活,勇于承受生活中的挫折,乐于向困难挑战。

  (二)小学生的橡皮综合症

  橡皮是一种很常见的文具。所谓“橡皮综合症”,是指现代小学生的一种坏毛病。有这种毛病的小学生,喜欢不停地使用橡皮擦,直至将作业本擦破为止。还有的孩子离开了橡皮就无法做作业。据了解,这一被心理学专家称为“橡皮综合征”的现象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比较普遍。

  心理医生认为,橡皮综合征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行为,是学习习惯不良的表现。与小学生心理压力太大有关。患有此症的孩子智力没有问题,有些孩子还很聪明,但往往精力过剩、坐立不安、做事分神、经常写错别字。如“手拉手”写成“毛拉毛”,拼音中“P”写成“q”,家长、老师指出后,一下子又改不了,需要多次用橡皮擦掉重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顽固的坏习惯。

  这种“橡皮综合征”其实是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反映,其原因是小学生心理压力太大。尤其在城市,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学业负担过重。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认为,最高兴的事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好,而最恼火的事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差。现在的一些家长只有当孩子在做功课时,才最放心。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总是一顿训斥。有时还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在孩子的心理压力上加码。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异常心理。

  另一方面,现在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呵护有加,为孩子尽可能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孩子的任何要求都很容易得到满足。在舒适、方便的环境中,孩子的某些生理、心理功能退化。如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大,做事被动、胆怯,显得十分幼稚,甚至出现心理倒退现象,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等。“橡皮综合征”仅仅是他们心理问题的一种表象。

  对“橡皮综合症”,关键是预防。家长在平时要注意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对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应该大骂,而应该与孩子一道找出原因。如果孩子的“橡皮综合症”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地步,应该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同时家长对孩子也要多加鼓励,这样才能有效缓解这种症状。

  (三)孩子好动贪玩家长该怎么办?

  在咨询中,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很好动,总怀疑孩子是“多动症”,看着孩子总是坐不住,静不下心来,心里很担忧。其实在知心老师接触的很多孩子当中,孩子好动其实是很正常。为何出于这样的理论呢?主要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好动,相对以前的孩子来说,明显的活泼和可爱。只要不是太过于多动,一般是正常的。

  如何去判断好动的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

  (一)好动贪玩的孩子有兴趣爱好,但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就注意力很集中的。但是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儿童几乎没有兴趣爱好,无论对待任何事情几乎不能注意力集中,坐不住,静不下来。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一般的孩子都是喜欢看动画片 玩游戏,平时很贪玩的孩子,一看见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就认认真真的观看,大人在旁边干扰他,他还讨厌你,完全的沉入欣赏动画片之中。这说明孩子不是多动症,因为多动症的孩子几乎无法认真做任何事情,都是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二)贪玩的儿童做事经常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比如回家后先看动画片,然后做作业,虽然他看电视很认真,但只要动画片播完,他还是会有意识想做作业,但有时对学习兴趣的孩子不想做作业,但家长督促,他还是会做作业的。而多动症的孩子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常是冲动式,杂乱的。他们看动画片好动,做作业好动。

  (三)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能遵守纪律不再胡乱吵闹;比如我曾经接待一位好动孩子的咨询,他的妈妈带他到我的咨询中心,他对于这个陌生的环境,加上我又是严肃的男老师,所以他表现的很乖,安静的很,但是后来几天后,他熟悉了这个环境和老师,就调皮了。而多动症儿童则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经常在一些陌生和严肃的场合做出越轨的事情来。他到陌生的地方去,不是不会安静下来的。

  (四)好玩的孩子喜欢玩耍,好奇心强,头脑灵活,反映快,做事很快速,大家觉得好玩的孩子聪明。但是少数具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动作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比如扣纽扣、系鞋带动作缓馒,跑步常摔跤,写字、用剪刀动作慢;顽皮的孩子却没有这些运动缺陷。

  好动的孩子由于好动,对于单调的学习没有兴趣,坐不住,静不下心,老师是不喜欢的,经常向家长告状,家长就为孩子感到担忧,毕竟影晌学习,一般的好玩的孩子学习成绩还是可以的,但就是老师认为他做小动作,如果改掉这些毛病,学习就大有进步。其实儿童的时期是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好奇心很强,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玩耍中逐渐获得新知识,他们渐渐聪明起来,这也就是说,好动、顽皮是儿童的特点。

  如果家里有个好动的孩子怎么办呢?首先要从观念来改变自己:

  (一)大多好动的孩子只是好奇心很强,对什么事感兴趣,思维敏捷,头脑灵活,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大多是比较不错的,根据教育专家调查,现在的成功人士和政治家,在小时侯大多也是比较淘气的,性格活泼,敢想敢做,好胜心强。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好动、活泼应视为好现象,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正确引导,不能厌烦阻止,否则将会影晌儿童智力及心理的正常发展。每一个家长,对于顽皮儿童,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毕竟儿童的心理特征,不像大人一样。

  (二)根据专家调查,在认为好动的100个孩子当中,只有5%的孩子转化为“多动症”,也就是说,只有5%的孩子具有“多动症”倾向,需要到医院去诊治,但大多的孩子是属于好奇心强,很外向性的。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就去买药吃,其实医生很喜欢你的到来,你就没病,也会说成有“多动症”,其药几百元一盒,医生的回扣大大的赚,虽然家长看见孩子好些,很安定了,可是这是药物的效能,但毕竟对孩子具有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吃了镇定药,对孩子是有负面影晌。

  (三)孩子好动,与性格、生理因素有关,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明性格给人的影晌。性格与遗传有关,孩子从父母的身上肯定会遗传一些特点,比如有些孩子好动,就是其父母的性格为外项,也开朗和好动,生理因素主要是现在的孩子都是剖腹产,早产等,孩子普遍好动起来。

  好动的孩子最直接的影晌就是上课坐不住,好动,老师最不喜欢,家长最担心,好动的孩子肯定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注意力其实跟好动和安静其实没有太多关联的,好动的学生坐不住,安静的学生爱走神和发呆,也就是说安静的学生,其注意力不集中也很多,主要是女生为主,她看着黑板,但大脑就幻想去,造成学习效率很低,成绩不好。

  孩子好动,首先父母要有正确态度,树立良好的教育态度,尽量的鼓励和肯定孩子,其次,让孩子制定规章制度,让孩子遵守制定,培养责任感。最后采用书法 下棋等方式来让孩子静心。

  (四)疏导孩子的报复心理

  小学阶段,孩子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矛盾,当孩子吃亏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对同学的报复心理。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当孩子受到欺负的时候,虽然不能即时予以反击,但他们会怀恨在心,计算着什么时候施以报复。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要及时予以化解。

  报复心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体验。

  报复心理对孩子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在小学阶段,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争端,事实上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孩子怀有报复心,不但会对报复对象造成伤害,同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害的。有报复心理的人,神经经常处于亢奋状态,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对别人怀有一种戒备和防范心理。发展下去,心胸会越来越狭窄,社交面缩小,很难与人相处,内心非常痛苦。

  孩子出现报复心理,家长该怎么办呢?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1、引导孩子学会宽容。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即别人可能的动机可能是善良的,但只是由于方法不当或者能力有限而给你带来了伤害,这时你就应该宽容对待。

  2、教会孩子换位思考。教会孩子在面对类似的事情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想象自己置身对方的境遇之中会怎么办。例如,孩子和班干部之间容易发生一些磨擦。孩子可能会认为,你班干部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管我,由此诱发报复心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把自己假设成班干部,看到违犯纪律、有损班集体的事应该不应该管呢?通过这样的心理换位,孩子也许就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挫折或不愉快,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3、告诉孩子报复的危害性。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当你从报复行为中体会到一时的“解恨”和给报复对象造成危害时,自己会不会得到对方更大的反报复?会不会受到老师同学的谴责?会不会触犯刑律?须知,欲加害于他人的人,最终多半是害了自己。

  报复心理容易导致孩子心胸狭窄,因此家长要及时化解孩子的报复心理。要让孩子知道,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摩擦和矛盾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双方都多一些宽容,那么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小孩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相关文章:

单亲孩子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01-18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10-1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12-16

国外留学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12-11

高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10-14

播音常见的问题及对策09-24

高一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付对策10-01

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对策05-11

高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对策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