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

时间:2020-12-23 18:56:33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他用13年时间扫描了1800名青少年的大脑,结果表明,孩子们大脑中负责组织想法、权衡行动的前额叶皮质区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许多青少年无法预见行为的后果,如无法明白今天的好成绩对未来有什么帮助。于是,由于缺乏内在激励机制,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就变弱了。自然,为人父母者不能替孩子读书,惟一能做的就是教导他们把学习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连接起来,学会从内心寻找激励自我的动机。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

  让孩子自订目标及达成目标的方法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米歇尔·惠特尼在《孩子,你开窍了》中建议,让孩子想想长期和短期目标,试着让他们自己订计划。不过,惠特尼建议,孩子可决定什么时候执行或终止计划。当然,父母要对孩子的计划进行约束,添加上一些条款,如每天按时回家、先做功课、学习时不得分神等。“计划本身不是一定让孩子达到某个目标,而是看能否成功遵守计划,坚持到底。”惠特尼说,如果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感受到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让他们看到了自己有能力和信心达成目标,会激发出自发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兴趣,建立好习惯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工作到忘我,时间过得飞快而愉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文化研究小组负责人米哈里提到,如果人从小就体会过为兴趣而忘我的滋味,就会感到快乐,并一直主动寻找这种乐趣。因此,让孩子从爱好出发,如让喜欢解数学题的孩子多做有挑战性的问题,能激发他们的忘我精神和征服欲。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主动去体味这种感觉了。

  理解孩子的强项和弱项

  如果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但英文成绩优秀,家长不要强求他们把两门功课都学好,而应该抱着“优势更优,弱势成绩平平就好”的想法。正像有位老师为了鼓励那些有美术特长的孩子,让他们正面感受到被喜爱、被信赖,于是就在家中挂满了这些孩子的图画,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同时,这位老师还经常赞赏这些孩子将来一定会在绘画上取得成功。这样就会让孩子们更主动地去发挥优势,此外,他们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弱项太差,同样会拼命学习。

  心理健康是一笔经济账

  6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国家卫计委等十部委联合制订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全面部署未来5年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具体要求。自2013年开始施行的《精神卫生法》以来,精神卫生再一次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2009年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中国已有1.7亿人患某一种精神疾病。当然,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在人群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精神障碍隐患,才是很多国家精神卫生最大的负担所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表现尤其明显。大众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和认识,国家对心理健康服务也难言重视,心理健康成为悬在我国面前的一块顽石,看的到,却推不动……健康时报记者近日专访全球健康经济学专家卢春玲,让她为我们算一笔心理健康的明白账。

  发展中国家的心理疾病负担更重

  健康时报记者:就您的观察和研究来看,国民心理状况是否因经济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卢春玲:我们讲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障碍,还包括人们能够应付正常的生活压力,有效地从事工作,能够对其社区作贡献。

  事实上,有严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人在总人口中只占少数。从整体来看,心理障碍在世界上的所有地区都很常见,不论贫富,不论男女老幼。但大多数心理疾患者在中低收入国家。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文化传统等不同,都会对精神障碍的流行分布和发病原因产生影响。

  健康时报记者: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否特点更鲜明?

  卢春玲:发展中国家心理疾患流行分布情况以前通常以发达国家的数据为参考。

  近年来,中国、印度等国家开始公布并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这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发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精神障碍流行趋势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发达国家,男性较女性的自杀比例较高,而在印度和中国的研究结果显示,男女间的差距不大。但农村妇女的自杀率比较高。印度和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地区的两倍以上,而在发达国家,城乡间的差距较小。

  还有个重要差别是,发达国家自杀人群中有精神障碍的比例比较高,比如忧郁症得了很久。中国自杀人群患心理疾病的比例比发达国家低。例如,中国农村妇女的自杀,常常是一时生气,之前没有任何的精神疾病。也许,这和中国文化中有以自杀来表明心志的影响有关系。

  这些现象说明,心理疾病在各国的流行分布是有较大差距的,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对策。

  心理状况影响收入及就业

  健康时报记者:相对于这些引起自杀的精神障碍来说,更普遍存在的或许是个体的日常心理状态是否良好。有国内某权威机构曾对国企员工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此您如何看,这种心理状态会带来哪些影响?

  卢春玲:的确,在总人口中,患精神分裂,忧虑,焦虑等疾病的人比例很小。更多的是一般大众如何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心理压力。我们的研究显示,对于没有患精神障碍的普通大众来说,他们日常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和收入。

  我们曾对中国9个省份的非农业人口的成年人(18到55岁的男性和18到50岁的女性)数据进行过分析。对于他们自我报告的调查前的六个月中的心理状态(如是否常常感到疲劳、失眠、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有时会想到自杀等情况)分析后,我们发现,自我报告心理状况差的人群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都较低。

  对于普遍的上班族、劳动力市场,心理状态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这个发现提示我们,改善促进大众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健康时报记者:这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状况是否与社会转型期相关?比如9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国人普遍出现一种彷徨的心理,无所适从。而当下又面临经济转型与改革,所谓新时期新常态,这是否是由于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一些心理变化?

  卢春玲: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往往伴随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例如,荷兰与德国的研究人员对本国人群的研究显示,城市化程度越高,各类主要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越高,其中低收入者尤为明显,而工作压力、失业、都市化带来的心理孤独往往是导致心理疾患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就中国来看,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层次最深的社会变革,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很快。在这样一个急速转型的社会里,个人与所属组织的关系定位和家庭文化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感到压力和缺乏稳定与保障。从整体人口来看,中国精神疾病患者约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急需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重视。

  低收入国家人均心理健康服务年花费不足1美元

  健康时报记者:但这似乎并未得到个人及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卢春玲:没错。对心理健康的忽视是个全球现象。这存在多方面问题。

  一是认知不足。心情不好,常人都有,但如果持续很长时间还是不能从中走出来就需要提高警惕。但很多人由于知识缺陷,抓不住这个信号。二是讳疾忌医。很多人一听说精神上有问题,就会觉得自卑而回避,不愿意去医院看。第三,即便民众想去看了,没有相关服务。第四,服务的质量不高,看了没有效果,或者状况更差。

  健康时报记者:国外是否也如此?

  卢春玲:这种情况在国外也较普遍。例如,美国保险公司中长期存在的对心理患者医疗保险收费和服务方面的歧视。同样的门诊,精神疾病的门诊费用会高出一倍,住院天数也有所限制。社会歧视更显而易见。政府对心理疾病的投入不仅少,而且常常削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有40%的严重精神障碍成年患者在2011年没有得到任何治疗。

  健康时报记者:如此看来,尽管普遍存在又影响甚大,但并不受重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国家在此方面的经济投入?

  卢春玲:是的。据估测,全球因为精神疾患和物质滥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2010年就达到2.5万亿美元。

  就心理卫生服务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服务不足、投入不足问题。当然,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例如,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人均心理健康服务年花费仅为0.2美元,而发达国家则是45美元(虽然相对其约5000美元的人均健康支出仍然很少)。

  中国对精神卫生服务投入令人担忧。虽然精神障碍和自杀占中国疾病总负担的20%,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数据显示,精神卫生投入只占总卫生投入的2.4%。从资源分配来看,这些有限的资金也大都用于对少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专门治疗和护理,较少用于预防心理疾患和促进心理健康。

  发展心理健康服务需沉到基层

  健康时报记者:就中国来看,尽管经济投入上差强人意,但是也做出了很多积极改进。比如2013年,精神卫生法出台实施后,对促进心理健康、规范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等方面作出了立法保护。但是,如何真正履行相关的法规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长期的挑战。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做好心理健康服务,您有何建议?

  卢春玲:精神卫生法的出台的确是中国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国家精神卫生政策不应仅涉及精神障碍的治疗,还应该在各个方面和层面预防心理疾患、促进民众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关注弱势群体。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推出了2013~2020年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建议将精神卫生服务纳入初级卫生保健,其中一个主要想法是通过社区的支持来促进大众心理健康。社区在预防和长期护理方面发挥主战场的地位。

  健康时报记者:也就是重心下沉,强化基层。但这就又涉及一个问题,医务人员力量不足。之前哈佛大学医学院曾在一篇研究报告中中国现有专业心理医生的数量,大约为9,200名。这样的擎肘之下,如何解决好服务下沉的问题?

  卢春玲: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个通盘的大工程,涉及人力物力财力,每方面都不可少。但即使在资源有限的中低收入国家,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例如,在卢旺达,人均收入600多美元,但他们农村的一些医务室会设有独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还有类似于中国的乡村医生一样的社区卫生工作者做心理服务。

  柳叶刀最近发布的论文显示,在印度贫困的乡村地区,通过训练当地青年成为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走家串户支持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心理疾病障碍的隐患,提前进行一些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状况,大大减轻家人的经济和照看负担。

  即使在发达国家,有较多的精神疾病医生和心理医生,在社区层次进行预防、早期干预和长期护理也是其降低成本、满足大众和患者需要的一个有效办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虽然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力及其他方面会有不足,但还是可以参考印度在贫困地区的`做法,训练出更多的社区工作者做心理服务。

  健康时报记者: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通盘布局与考量。您对此是否持有信心?对未来的有何展望?

  卢春玲:最近,各国政府都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了承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世界卫生组织为低成本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了一系列指导,使得提供足够的心理健康服务成为可能。从中国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卫生投入也在加大,合理地去分配医疗资源,统筹教育、劳动、司法、住房、福利等多部门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帮助,在社区和工作单位增强心理干预等等,相信通过这些办法,中国的心理健康问题会有显著的改善。

  校园绿化多 孩子学习好

  西班牙巴塞罗那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者发现:在学校接触绿色空间与小学生的大脑功能发育之间存在关联;孩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绿色空间(如森林、草地和公园),他们的思维能力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研究团队在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每3个月对西班牙巴塞罗那的2593名年龄在7~10岁之间的小学生的认知功能发育状况(包括记忆力和注意力)进行了追踪调查。在这项研究中,这小学生所接触到的绿色空间包括学校、家里和上学路上。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绿色空间较多的学生记忆力提高了5%~6%,注意力提高了1%。记忆力(对信息进行分类和保留短期信息的能力)对于学习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在学校中所接触的绿色空间越多,这种相关性就越强。此外,大脑发育速度最快的儿童所接触到的空气污染最轻。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绿色空间能减轻压力,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大脑功能发育。因此,研究人员建议扩展学校中的绿色空间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

  会导致孩子心理异常的育儿行为

  养育者(通常指父母)的行为特点和个性,也会成为孩子发生问题的原因。比如养育者酗酒、犯罪,父母不和、父母有精神障碍(不安、不满、精神病质等等)、智力低下、乱搞两性关系等都会给孩子的异常行为带来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在实际上,很少能象表中那样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各项之间都互相交织在一起,在考虑原因时也要充分考虑进去。

  下面就各种教育方法再稍加详细说明。

  拒绝

  这就是对孩子的推卸和排斥的态度。

  (1)拒绝孩子的父母在下面的父母中比较多见。

  ①在社会看来结合得不般配的人;

  ②夫妇总吵架的人;

  ③婆媳不和的人;

  ④丈夫不关心妻子的家庭;

  ⑤讨厌妊娠的人;

  ⑥担心对孩子有恶性遗传的人;

  ⑦受强制而结合的人;

  ⑧遭到亲戚的反对而结婚的人;

  ⑨作为一个女性参加社会话动但并不顺利的人。

  (2)拒绝的原因据说属于下面①④项的较多。

  ①当父母有心理上的问题时——父母有精神病,不安,经济上的问题等前面所提到的各种问题时,就会把其不安和敌意发泄到孩子身上,拒绝和刁难孩子。父母的一方为了讨好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就会与另一方一起虐待孩子。孩子虽然是自己亲生的,但也有采取这种态度的人。

  ②当孩子成为拖累时——私生子对于母亲来说也有成为累赘的,还有出去工作时因要照顾孩子,于是就厌烦了而拒绝孩子。

  ③孩子不能象父母所期待的那样而使父母失望的时候——指望生了孩子以后,丈夫能恢复对自己的爱情。但事实却相反,因而感到受骗而失望肘,就会虐待孩子。另外,本想按自己的要求去养育孩子,但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粗野而灰心丧气时,父母就会把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

  心理专家:珍惜打小报告孩子的善意 但不能鼓励

  孩子爱打小报告 不能鼓励

  经常听到有人感叹,自己家的小孩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向老师告状,一方面担心这样会不会造成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一方面也担心这样会不会对孩子性格养成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担心归担心,又不能强行的要求孩子不能跟老师“告状”,讲道理孩子太小又不能明白。“看到小朋友做了坏事,不该告诉老师帮助他改正吗?”被孩子这样反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过不知道怎么回答的窘况呢?

  有些孩子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尤其是幼儿,譬如同学上了厕所不洗手、蛀牙了还吃糖,这些行为对幼儿心理会有什么影响?家长应该如何指导、纠正孩子?我们今天邀请到广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高级心理治疗督导师沈家宏老师,来为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打小报告”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支支招。

  案例:

  宝宝在幼儿园一直都很乖,能唱能跳,还会画画,和小朋友们也相处的很好,放学前还会帮老师整理玩具,一直以来老师总是跟宝宝妈夸奖宝宝。

  但是,最近宝宝妈妈却很困扰,因为幼儿园老师告诉宝宝妈,宝宝爱上了“打小报告”,有小朋友打架了;有小朋友跟别人抢玩具;有小朋友把不爱吃的东西偷偷丢掉了……每天,宝宝都会跟老师报告。回到家也是,会跟宝宝妈说幼儿园里这些不乖的小朋友。

  宝宝妈很担心宝宝在幼儿园会不会被小朋友们讨厌,但是每次宝宝向她“告状”的时候,语气和样子都很期待,似乎是想得到她的夸奖。该怎样告诉宝宝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呢?宝宝妈很头痛。

  网友热议:

  网友小小宝:我家宝宝的小报告内容,从无足轻重的小事到真正的大问题都有,而且经常有一些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比如“他故意对我喷气!”。这是小孩性格的问题,等他大点了,再教他那些该说那些不该说。

  网友HZY:偶尔报告一下是可以的,具体要看是什么事。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跳来跳去,那就是小报告。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玩火,那么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网友lancoo:要慢慢让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可以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要总麻烦他人。你只需要分析情况,给出一个大概的建议,并鼓励他自己解决。

  网友夏禾:孩子来告状的时候,我一般是先跟她说:“妈妈知道了,等一下妈妈来处理,我们先来吃饭……”。等到孩子情绪平复的差不多了,再跟她好好讲道理,譬如她说哥哥抢了她的玩具,我会跟她说哥哥只是拿去玩,等下会还给她的,如果她也想玩,可以去跟哥哥商量,大家一起玩。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

  孩子们打小报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孩子抱有想把他人从道德和行为的错误中拯救出来的心态,有些孩子认为父母的惩罚是对付犯错误的人最有效的方式,而有些则希望在别的孩子表现很差的时候,为自己贴上好孩子的标签。

  沈家宏:打小报告的孩子常常都带有好的动机,他们通常只是想帮助那个违反规定或有不好习惯的孩子改掉那个不好的东西,想把他也变成一个好孩子或老师希望看到的那样的孩子。他不仅想帮助被揭发的那个人,也想帮助老师。像案例中提到的宝宝就是这样,只是想替老师来尽一些责任,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要理解孩子的善意,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了解,那个被打小报告的孩子,则可能会感觉到被人在背后打了一枪,他可能从此会嫉恨那个打报告的人,也可能从此不再信任那个同学,甚至可能从此不再相信其他的人。

  对于小孩子爱打小报告的行为,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控制。

  打小报告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有何影响?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家时,父母长辈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于是孩子会同样想借助老师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很多时候,孩子打小报告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惩罚其他人,只不过是想借机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罢了。

  沈家宏:打报告的孩子很可能会受到老师的鼓励,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羡慕,可能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行列,于是更多的孩子成了老师的耳目,于是更多的孩子成了另外一些孩子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的来源。

  再则,打报告的孩子会以揭发别人的缺陷或污点为乐,看到他人被批评或被惩罚时更会觉得是罪有应得,在内心里有感受到一种平衡或释放,由此会升起一种快感,从此这些孩子内心就失去了同情,失去了接纳,失去了宽容,失去了温情。

  应该怎样引导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沈家宏建议:对于打小报告的孩子,要保护孩子的帮人之心,告诉孩子这种方法可能会帮不到对方,可以用尊重对方的方式来直接表达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如:“上厕所不洗手会生病”或“糖吃多了牙会长虫”等尊重的方式直接向对方表达,而不是采用向老师打报告的方式来间接或借助第三方来表达。

  对于被打报告的孩子,要告诉他打他报告的那个同伴是想帮助他改掉不好的习惯,是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同伴看到对方的爱,这样他的心中也会充满爱。

  正确引导孩子的小Tips:

  1、用简洁的话语对孩子表示肯定。“我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会满足孩子想要获得注意的需要,既肯定了他,也不是在表扬那种打小报告的行为

  2、别太以孩子为中心。从出生起,孩子俨然就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依赖思想。要教育他们:宝宝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有啊,如果宝宝只顾自己,那爸爸妈妈的事情就没法做了。

  3、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在家里一起玩模拟告状游戏:比如爸爸把图贴反了,可以引导孩子帮爸爸正过来;爸爸把桌子弄脏了,告诉孩子,可以提醒爸爸注意,并跟爸爸一起把桌子擦干净,而不是向妈妈告状。这样,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这样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于打小报告。

  4、给孩子一点小挫折。有些孩子在同龄小朋友中很强势,他们像“小大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秀,做什么事都喜欢指挥别的小朋友,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骄傲心理。可以有意的给他们安排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让小困难不时挫一挫他们的傲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其实跟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有做不来的事情。

  5、用幽默来将大事化小。用一种生动而夸张的方式来回答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哦,不!你是认真的吗?他真的那样做了?他可能在和你开玩笑!”通常,这种回答会让他们的冲突变得微不足道,而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会感到跟你说这件事情很愚蠢

  6、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于爱打小报告的孩子,家长要告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优点,应该多学习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对于小朋友的缺点也要尽量包容,要学会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不能只知告状。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统计,在2000年至2006年间,医院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每年都在成倍数增长,在这些患者中有60%的人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被迫退学、下岗、退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他们患病的原因则以家庭、社会影响和心理暗示为主。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不久前有关单位进行的一项联合量化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专家张一介绍,这项研究以哈市9所小学五、六年级191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情商测量表,设计了情绪稳定程度、情绪紧张程度、恐惧情绪程度、敌意情绪程度、羞怯情绪程度等10个问卷项目;同时对被测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家庭结构分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四个类型。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前三类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

  统计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儿童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的儿童精神紧张,有56.8%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儿童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同样,单亲家庭儿童中有严重情绪忧虑的人数高达21.1%,这与他们经历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时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关。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的情绪异常。”张一说。

  不要轻易在乎别人的评价

  张一告诉记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好坏自己不能够做主,决定权交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很多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百般挑剔,如:个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头发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生在了农村,怨家里太穷等等,他们妄自菲薄,陷入无尽的痛苦烦恼和孤独之中。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种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给自己设下种种障碍,不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会严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许多心理疾病来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张一说。

  据张一介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

  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与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对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结果也就不相同。人从气质上来分,有胆液质、神经质、多血质和黏液质4种,大多数人又同时具备这4种气质类型中的几种类型。胆液质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质型的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较慢。大多数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儿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虽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方法】相关文章:

让孩子爱上英语的方法11-04

2016让孩子爱上音乐的方法09-15

让孩子爱上音乐的好方法10-07

最新让孩子爱上小提琴的方法09-16

观《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有感06-11

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01-28

关于让小孩子爱上学习的文章09-18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02-27

《让每个孩子爱上学习》观后感12-28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讲座的观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