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时间:2024-10-29 05:13:46 炜玲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大家学习更有效率!想知道要如何正确的学习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欢迎大家分享。

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不要训斥、发火、惩罚

  条件反射原理:如果学习经常与不愉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被打骂、强迫、惩罚、指责,那么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孩子一学习就会想起这些不愉快的体验,逐渐就厌恶学习了。

  急于高标准严要求的后果

  有些人恨不得让孩子马上优秀,所以在兴趣、信心、能力、习惯还没有培养好的时候,就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勉强为之,这样容易破坏兴趣。

  比如,孩子写字不认真或不美观,就要求擦掉重写或惩罚写几遍,本意是为了让孩子认真,但是增加了作业量,又让孩子厌烦,从而讨厌写字。

  背诵课文,要求没有瑕疵。这就需要多背几遍,而且总背不好孩子也会烦躁,讨厌背诵。实事求是地讲,背得一字不差对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都没多大作用。

  默写,错一个罚写十遍;口算,错一道,罚写十道,这就是让孩子反感的节奏啊!其实学习是一个反复巩固的过程,当时全对,也会遗忘;当时有些瑕疵,以后也有机会巩固,并不需要每次都全对。

  孩子写作业已经烦躁了,不想写了,还让孩子善始善终、坚持到底。这会使孩子越来越烦躁,讨厌写作业。而停下来,让孩子看一集的蜡笔小新,七分钟后哈哈一笑,烦躁烟消云散,再平静地写作业不是更好吗?或者早些睡觉,第二天早起写也可以啊。

  有的孩子基础和能力一般,父母就急着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不去帮助孩子,生怕形成依赖性。写作文,字不会写,让孩子自己查字典,查十几次,既花时间又烦躁;作文怎么写自己想去,但是孩子不会写,自然畏难,不喜欢作文;题目不会做,让孩子自己思考,结果想来想去不会做,就不爱做题了。

  有一次,孩子数学有三道题自己不会做,爸爸让他自己思考怎么做,过了好长时间,他自己还是不得法,爸爸才给他讲解,直到10 点整,才做完作业。孩子本来成绩就差,这样对数学越来越没信心、兴趣。后来维尼老师建议及时讲解,把题目的解答分成几步,每一步都引导孩子能够自己想出来,这样一来,孩子不那么畏难了,自己想出来也很高兴。

  学习总与这些不愉快的感觉相伴,那么兴趣自然碎了一地。

  我儿子就是这样的情况。特别是作文,他有困难,我们又不想每次都帮他导致依赖,所以让他自己完成,结果他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吗?

  孩子有时不想写作业,父母会和孩子说:我也不想去上班,但是能不去吗?言下之意,学习虽然你不喜欢,但是不得不去做。如果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只能坚持、忍耐,那么自然无法产生兴趣。

  别盯着孩子的不足

  有人用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去找孩子的不足。做题,总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达不到要求就批评孩子;讲解题目,总觉得这么简单,讲了几遍还不懂,就火了,怎么这么笨啊?分数考得不低,但如果成绩达不到要求,在父母看来也是失败;学得好的学科视而不见,学得差的总盯着……不足要找总是有的,但这会给孩子带来源源不断的挫折体验,兴趣还能在吗?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父母期望过高,总给孩子施加压力,过多地关注学习,会把学习变成沉重的事情,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压力变成动力的,有的会厌学,甚至被压垮了。

  维尼老师,我真的觉得自己快有神经病了。我是一个高三的学生,家人总是认为我能够考一所好大学,但事实真的是与愿相违,我跟家里人说过了复读的事,开始他们还有些商量的余地,但就在前不久他们说给我算过命了,我复读考不上。我现在是真的绝望了,一边是自己的在学校的各种压力,一边是家里的压力,我真的快崩溃了,我不想读书了,我想放弃……

  可以先关注孩子的快乐,再关注学习。

  以前上学之前我都是一句话:“在学校要认真听课。现在我不说这话了,改成了:“宝贝,在学校一定要高高兴兴的哦!以前下班第一件事就是问她作业做完没,现在问:“宝贝今天在学校里有些什么开心的事,给妈妈讲讲。让她觉得妈妈更多关心的是她快不快乐,而不是只关心学习。当然学习也要过问,只是放在后面。关注点不同,效果就不一样了,宝贝现在开心多了,学习也有了兴趣,喜欢和我分享,不大和我顶嘴,我能和孩子轻松地沟通了。

  怎么样才能保护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是要帮助孩子寻找积极的情绪体验

  情感是滋生兴趣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体验会使人将一种行为进行下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调节自己的情感,不要抱着消极的或应付的态度去学习,努力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满足,还可以寻找课本中对自己成长的种种帮助和好处,这些都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孩子从小养成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做手工,对科学这个科目也会感兴趣。

  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过多的干预。

  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缺乏耐心,看不得孩子写错字,做错题。

  比如写字本,写的不工整,声音立马就高了起来“你看看,你这是写什么呢,歪歪扭扭的,这撇都出格了,就不能好好写吗?”一边说,一边把自认为是孩子写的不好檫掉,然后冷冰冰的两个字“重写”。

  要不就是看到错题,火更来了,声音又高了八度,对孩子说:“跟你说认真点,加法要进位,说过多少遍了,进位的点,要点在横线上,十位数相加的时候再把这个点加上去,才能保证是正确的,进位的点呢,你吃了?”

  本来孩子做题、写字就不是太熟练,晕晕的感觉,家长的声音一提高就更蒙圈了。

  像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等到孩子把这项作业做完之后,在检查这个环节,问孩子,有几道错题,有几个错字或者是不工整的字。

  孩子在自己检查后发现并改正,既能保证孩子的学习情绪不被破坏,又能锻炼出孩子检查的能力。

  三是不要用分数压榨孩子的学习兴趣

  有个小故事,内容大致是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踢易拉罐玩,孩子们玩的很高兴。但也干扰了人们的休息。一天,老人来到这群孩子面前,给了每个孩子2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踢易拉罐的声音非常美妙,像动听的旋律,我非常喜欢这种‘音乐’。这点钱表示谢意,希望以后你们每天都来为我踢。”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踢易拉罐玩。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孩子们虽有些不高兴,但还是接受了。

  第四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发誓再也不会为老人玩了!

  开始是孩子们以踢易拉罐为乐趣,是一种自我激励,后来老人决定给他们报酬,使自我激励的行为受到了外部力量的控制,使踢易拉罐的行为失去了本能的乐趣,而越来越少的报酬奖励最后变得无法维持这种乐趣了。

  激发动力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自我激励,一种是外部激励。

  两者一般组合使用,但是,真正的动力在本质上是来自于内部的,自我激励才是真正的动力。好的激励,都以建立一种有利于实现高水平自我激励的环境为目标。

  所有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我激励能力,比如婴儿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不断地学习,并不需要外部的激励。

  相比之下,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为什么展现出来的自我激励大为减少?因为随着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外部激励,天生的自我激励就会削减。

  上面的那个经典的小故事已经说明这个问题。

  那么学习也是如此,家长经常拿出奖励政策对孩子说,你这次考到85分,我给你买一套蜘蛛侠的衣服。

  等考到85分了,家长又说,你考到95分,我就……

  孩子直接说:“爸爸,我不要那个礼物了,”因为他知道达不到家长给制定的目标。

  所以家长多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激励,学习成绩的提高,本身就是对自己努力的一个回报,让孩子更加地肯定自己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细心地去发现孩子对哪个领域感兴趣,也要在孩子兴趣正浓的时候保护好这种快乐的学习感觉。

  如何保持孩子学习兴趣?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对外界很多事物感兴趣,但又有时候也会感到疲倦。特别是他们在对学习的态度,有时候并不能保持很久。那么,在早期教育中如何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呢? 孩子天生具有求知欲,他们对外界事物总保持着探索的欲望。如果保持下去,孩子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可是据我们的调查,孩子的学习兴趣却随着年级的逐渐增高呈递减趋势。我也常收到家长的邮件,询问如何提高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学英语的兴趣等等。

  在网上的咨询中,也经常有面临高考的学生的咨询:为什么想学习,就是学不进去?我有一位同事,她对孩子的教育煞费苦心:怀孕期进行“胎教”;孩子刚学会叫妈妈时教她背唐诗,读数字;上幼儿园时还给女儿报了英语班、绘画班等等;上小学后又给孩子报了舞蹈班、电子班、书法班等等一系列的辅导班。

  现在孩子上初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有一天,这位同事愁眉苦脸地来找我:“我女儿说,她不想上高中。”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栽培下,竟然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不能不令人扼腕。要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需要做父母的动动脑筋,想出一些办法来。华罗庚从小家境不好,在父亲的杂货店当伙计,可是,华罗庚对数学的兴趣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有时甚至耽误了做生意。这让父亲很是光火,一气之下,他将华罗庚的书一把火烧了。这让华罗庚很心疼,但父亲的行为并没有让他死心,他想尽一切办法学习数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父亲不经意地“中断”华罗庚的学习,让他对数学有了更加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不妨试试“中断”效应。所谓“中断”效应,就是在孩子痴迷看书、学习的时候,中断他的行为,让他对学习产生不满足感和期待感,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越发浓厚了。父母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可以利用“中断”效应,人为地增大孩子在乎的价值,让孩子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我们都曾经见识过“中断”效应。

  我小时候喜欢评书,《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夜幕下的哈尔滨》等名著都是在收音机里听来的。那时候不知道几个电影明星却知道很多著名的评书家,如刘兰芳、单田芳,后来的田连元、王刚等。每天半个小时的评书时间,到快结束的时候,评书家一拍醒木: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那时候,每到中午12点半就雷打不动地守在收音机旁,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文如何。这就是著名的“中断”效应,因为中断了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对它充满了期待和渴望。在孩子学得投入的时候,我们告诉孩子:“今天先学到这里吧!”父母暂时“中断”孩子的学习,暗示给孩子的信息是: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值得期待。孩子带着这种期待感会将学习的兴趣放大好多倍,自然就不用父母督促,主动学习了。“中断”效应还迎合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在父母的暗示下就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不让我学习,我偏要学。恰当地采用“中断”效应,让孩子对学习保有持久的兴趣,我们就不会为孩子不爱学习发愁了。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率同人的感官功能、学习方式和所运用的媒体有关。可见,多元化的音像媒体在学习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而音乐的恰当运用可以激发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引导示范,让孩子仿读

  在语文学习中播放范文朗读,不仅可以使孩子受到情绪的感染,而且会使孩子抱着仿效的心理去尝试朗读。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以哀乐为主题背景的课文配乐朗读录音,低沉哀婉的音乐,如泣如诉的朗读,创设一种天地同悲的氛围。在学习中,孩子可以用规范的录音纠正自己在朗读中的缺点,充分发挥了录音的示范作用。

  渲染气氛,让孩子品读

  古诗词语言简洁,画面丰富,只有孩子进入情境之中,才能读出感情。比如学习《枫桥夜泊》一诗,可以录制一段低沉的音乐,在范读时播放。残月、鸟啼、寒霜等景物,随着音乐在孩子脑海中闪过。孩子如同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作者沉郁的心情。因此,播放不同格调的音乐,可以达到烘托气氛,进入情境的目的。

  启发想像,让孩子美读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根据这一特点,在朗读中,家长和老师可以让他们放飞想像的翅膀,去享受鲜活生动的画面。如学习《草原》第一自然段时,可先播放配有草原风光的《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乐曲,在乐曲的进行、画面的转换中进行范读,学生在优美的旋律、生动的画面与课本内容的和谐共鸣中欣赏,全身心融于其中,乐于其中,朗读和学习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

  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师生相互认知和了解为基础,了解和认识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已有的事实表明,对学生了如指掌,是教师施教成功、与学生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之一。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和了解,则往往是学生对教师施教信任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学生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同时带有较强的“亲师性”。如果他们比较喜欢哪个老师,他们就会比较喜欢该老师所任教的课目,会花力气、花功夫去学,成绩自然就比较好,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个教师,那么他们就会不喜欢学该老师所任教的课,甚至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成绩自然一落千丈。因此,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不能靠一时的“做秀”是来打动学生,要真正的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流,用真诚赢得学生。把自己塑造成学生心目中一个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同时,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在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要在不伤他们自尊心,不侮辱他们人格的同时,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是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会真正的从心里接纳你,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挫折、失败带来的心理压力。人们从事任何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取得成功,愿望达到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产生一种追求,想继续取得成功的需要,产生了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学习也是如此,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上便很少取得成功。如果我们帮助他取得一点成绩,并给以鼓励和支持,使他转苦为乐,这就会造成他们学习转变的开始。

  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好与坏将会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思路,有利于更好的掌握下一知识;评价不得体,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失去信心,对于积极性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直接的否定评价,应采取得体、鼓励性的评价。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如“你真棒”“very good”;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如“你思维很敏捷,再想一想?能否说得更完美些。”“很好!你有动脑筋,下次再接再厉”“大家起来帮助他。”等。

  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法国的雕塑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的“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从一个方面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这种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而是应该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当学生有达到目标时,教师应当不吝啬表扬,在不同的场合给予鼓励和赞赏;对于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学生,我们应该帮助其分析原因,如一张考卷;我们可以根据上面的失分情况,帮助其分析哪些是他不应该失分的题,哪些是他由于知识掌握缺漏造成的失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其重新建立自信心。同时,对于考试成绩没有达标的同学,我们可以采用“借贷”制,比如:某个学生的目标是定80分,结果只考了79分,那么我们可以先“贷”给他1分,但是要求他在下一次考试的时候,除了要达到80分的目标外,还要“还”上1分,这样即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更进一步的动机和兴趣。

  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呆板,黑板加粉笔,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的地位消极被动,教学氛围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感到有趣和新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来丰富课堂教学。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海战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甲午中日海战的录像,这样就使学生对这场战争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在讲到为什么中国会失败时,再让学生观看截取的有关的录像片段后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抽象的、不易理解的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变抽象为具体,从而使教学活动教得生动、学得活泼、练得扎实。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综上,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首先要采用吸引孩子的有效方法,才能引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建议一:用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学习兴趣

  人做完某一件事后,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孩子的自我意识不强,更需要来自父母的表扬和鼓励。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使孩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学习的情绪才会高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韦本文是美国著名的画家。他能够成为画家,与妈妈对他的表扬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有一次,妈妈把韦本文和妹妹莎莉留在家里,他发现家里有几桶颜料,便突发奇想地想为妹妹画肖像,为此弄得客厅乱七八糟的,沙发上摆着纸,地板上也沾满了颜料。

  妈妈回来后,看到屋里的一切,又看看孩子骄傲的眼神,顿时觉得孩子的“破坏”很有价值,所以她没有说客厅里有多么乱,而是很真诚地对他赞扬道:“哇,这是莎莉啊,你画得像极了!”她热情地拥抱韦本文并给了他一个吻。

  正是妈妈的鼓励,激发了韦本文对绘画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后来,韦本文说,是妈妈的吻让他成为了一名画家。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最具权威的评价者,孩子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可是很多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地摧毁了孩子的兴趣。其实,当孩子做得好时,父母应该适时表扬;当孩子做得不好时,也要先发现孩子努力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用表扬和鼓励为孩子扬起兴趣的风帆。

  建议二:用榜样激励孩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父母要利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孩子,用名人的榜样激励孩子,使孩子学有榜样,奋斗有目标,这样孩子才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父母还应该认识到,最有力的榜样是自己。没必要花许多钱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而只要让孩子看到自己时刻在读书,在学习,就会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议三: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新鲜感

  每天都重复一样的学习模式,是孩子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要在孩子的学习之外适当地增加一些新鲜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对学习充满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

  张可人的妈妈知道张可人喜欢学语文,就不断地给她买一些喜欢看的书籍,周末经常带她去图书馆,并不时把她的文章传到网上。这样做既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又激发了她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这样,张可人始终保持着对语文学习的新鲜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父母要抓住孩子喜欢尝试的心理,给孩子增加有新鲜感的学习内容,适时扩大孩子的视野,是有效地激起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

  建议四: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天生爱玩,只要父母加以正确引导,玩就会变成好事。

  王文斌是一位四年级的小男孩,他从小就特别痴迷玩木偶游戏。每天放学回到家,也不急着写作业,而是跑到房间里和他的小木偶先玩会儿游戏。很显然,他对木偶的痴迷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妈妈知道如果横加干涉,儿子一定会强烈抗议,于是她决定采取“非常之道”。在每次儿子玩木偶时,她会兴奋地参与进来,为每个木偶分配一个寓言故事里的角色,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让文斌了解到很多的寓言和神话故事,文斌听得津津有味。他好奇地问妈妈这些故事从哪里来的,妈妈告诉他有些就是他们课本里的,有些是课外书上的。在妈妈的指引下,文斌对文学和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爱玩游戏,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孩子痴迷一种游戏,必然会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上面,这样将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此时,父母应该从游戏出发,巧妙地引导孩子向知识领域发展,以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的方法】相关文章: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方法探究08-21

激发兴趣,快乐学习06-28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7-19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09-12

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09-15

激发学习兴趣 快乐学习数学07-06

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06-08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09-08

激发英语学习中的兴趣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