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通用7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1
心得说实在的,刚拿到《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这本书,潜意识有排斥感,觉得理论性太强,对我的吸引力不大。
等静下心来再读这本书的时候,才觉得此书如久旱之甘霖。纵观全书,觉得这本书很有新意,颇具特色。首先,作者在编写体例上以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为主线,从广义的角度讨论研究方法。其次,作者不仅对研究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而且有许多重要内容在以前我国有关书籍、资料中介绍得很少。再次,作者在书中突出说明了各种方法的设计步骤与实施程序。
对于课题研究,我不是行家,甚至是新手,想当初申报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也是费尽心思。抱着多学一些的态度研读了第二篇《课题选择与研究设计》,其中第四章《研究课题的选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章节主要讨论了研究课题选择的有关问题,介绍课题选择的有效策略,研究假设及提出方法,以及课题论证和评价的方法,读后觉得受益匪浅,此章节既具有较深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我们在实际研究工作中选择、使用恰当的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如何进行研究课题真是一问重要的学问,读了《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后我的收获很大,下面谈谈读书后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研究课题的类型
1、按照研究目的分,研究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事实上,二者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理论性课题的结论可用于指导实践,应用性课题的结果也可用于理论研究,这说明二者是相互联系的,难以截然分开。我研究的课题属于后者,所以需要更多的理论加以指导。
2、按照研究的深度分,研究课题可分为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是主要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例如,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水平调查、教师生活状况调查。因果性课题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例如,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各种主客观原因就属于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主要是回答“将来怎样”“将来应怎样”例如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就属于预测性课题。
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从我们遇到的困惑、困难转化而来的。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当做小课题研究,至少要从“价值度、可行性”两个方面做必要地分析论证。
我想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课题都要考虑是否有价值,特别是小课题的选择要强调直接服务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因为“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是小课题研究的目标。选择那些自己有能力驾驭,能搞得了、搞得好的具体实在的题目。所谓“搞得了”是指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所谓“搞得好”,就是注意选择自己有较多经验积累,或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选择的策略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解决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审时度势,根据社会的需要,看清时代的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课题选择的重要策略之一。
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由解释某些心理与教育现象的相互关联的若干陈述组成,它们需要检验,也可能需要完善,还可能被新的科学事实推翻,因此,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可以作为研究课题,在进行这方面的选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中选择课题
心理学课题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社会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应审时度势,根据社会的需要,看清时代的潮流,选择当前社会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如当前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教育;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儿童青少年思维能力发展与培养等等。通常,来自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课题大多属于应用性研究,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选题。
2、从理论观点中选择课题
第一,研究者可以是为证实他人或自己的某一理论观点而选择相应课题,比如,在社会学领域中,有人提出一个称之为“集体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其要点是:在一个有内聚力的团体中,团体的保持倾向将妨碍团体成员对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检验,不利于各种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和选择,要检验这一理论观点都正确,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课题进行验证研究。
第二,根据不同理论观点之争选择课题。例如,新行为主义者赫尔和托尔曼各自提出的学习理论,经常做出相反的预测。关于奖励对于学习发生的必要性,赫尔认为是必要的,而托尔曼认为不是必要的。正是这样相反的观点,极大地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促使大家去进行大量研究。
第三,通过对别人的观点、理论进行质疑而提出研究课题。在科学史上,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亚里士多德许多结论被驳倒,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科学家对看起来似乎无懈可击的大胆怀疑开始的。在争论中选择课题时,争论双方提出不同观点,只要我们留心分析,就能出研究成果。
3、从研究文献中选择课题
查阅和评价已有研究文献,是选择课题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策略之一。其重要目的就是明确哪些问题已经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了解已有研究的完成质量,如果已有研究质量不高,就说明值得研究者改进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体地说,应对以下几方面予以特别注意和思考:注意和思考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注意和发现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注意已有研究在方法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文献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2
这几年听过很多教育名家的授课以及讲座,感觉名家就是名家,他们一张嘴就能听出他们个个都是名副其实的高手。不禁想他们付出了多少,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前辈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多读书!我也曾下定决心要多读书,最起码每天都要坚持有读书的时间。
可一看到面前一大堆繁重的、作用不大的教学资料和作业,就把读书抛到后面去了。正巧这次申请、立项的个人课题需要写读书笔记,教科室又给了一本叫《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的书。这次我可是细细的通读了一遍,觉得书中讲的知识对我这个搞课题研究的新手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有了书中前辈们的专业知识的指导,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与孩子们的接触,我也有了自己的感觉和体会。
我们搞课题研究的对象是独立思想、情感、意志的人。特别是我的《关于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的课题,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孩子们都还很小,可大多又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从这些孩子们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又怎么能很好的解决存在于他们中间的问题呢?何况,人的心理还具有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心理是完全相同的,从某一个人身上获得的结论可能完全不适用于表面情况相似的另一人;
二是没有任何人的心理可以在任意两个时刻保持不变。人的心理和行为总是受所处环境中难以预料的变化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而随时发生变化。这种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学习心理和教育科学理论的必要性。
进行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最要紧的是做好选题工作。这不仅仅因为它是研究的起点,而且还因为它是决定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无数事实表明,要想取得科研工作的成功,除了人员素质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外,选题正确与否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课题选得好,方向适当,就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取得成果,或捷足先登,后来居上。反之,则可能久攻不克、事倍功半,或半途而废,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我的这个课题就是根据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选取的,我觉得很有研究价值。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3
最近读了董奇博士的著作《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该书是董奇博士多年来在从事研究工作和讲授研究方法课程的基础上精心撰写而成的。作为一个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新课标”下的教师不在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这样教师才具有创造型,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学会课题研究。而这本书中的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一、对本书的整体了解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方法、新特点;课题研究的选择、研究文献的查阅、研究的设计;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研究数据的手机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研究发、现场研究法、语义分析法、Q分类技术、内容分析法、口语报告法、社会测量法;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定性分析、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的解释、研究结果的撰写以及研究的评价等。
二、对课题选题的认识
读了此书,我知道了研究课题的选则就是一个问题聚焦的过程。以前我在课题选题的时候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考虑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课题选题的认识更全面了。我对自己也有了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确信通过持续的思考和学习过程,问题的本质会逐步显现。我会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提出具体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观察事物,把握客观对象的各种因素、各种关系和各种规定,如实地反映现实情况,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感情色彩。一个好的课题的特点是什么?选题的过程及方法是什么?没有好的选题,那么它的作用就不大,去研究这样的选题就是在浪费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感悟,不断深入。
三、对研究方法的认识
读了此书,我对研究方法的认识更全面,基本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原来教育研究方法也是一门科学,自己以前的工作就是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培优补差。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想法也就写在课后反思上。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自己在研究观念上有了极大的转变。以往在教育教学中也曾经对教学方法和教育流程有一些初浅的.研究。但研究的时候一般都是随心随性的去研究,没有特别用心的去关注研究的时间、地点和研究对象,更谈不上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而这样研究出来的结果必然就不具有完全的科学性。在读了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这本书后,我认识到教育研究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采用不同方式的研究对策,不但能节省研究的时间,而且也能得出科学而正确的论断。而且我对每种研究发法的认识也更加得透彻,例如访谈法,以前只知道访谈就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但对于访谈法的特点、访谈法的类型、访谈法的设计、访谈法的实施过程和技巧以及访谈法的评价等方面没有过多的关注。如果自己能早一点看到这本书,也就能早一些指导自己解决自己发现的一些问题,这里面就有科学的方法。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这都是跟每个教育工作者密切相关的问题。
四、对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和评价的认识
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对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和评价也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前研究某个课题的时候,我关注更多的是研究的过程,而在研究的结题阶段往往是不定性的,根据研究过程给出研究的结论,结论往往流于形式和套话。现在我认识到,研究结果是要依靠研究过程所得出的准确数据来表达的,必须要有理论和实验数据的双步支撑。同时研究结果也要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并且文字的表达也要结构严谨,完整论证深刻有力,这样才能对教育教学实践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另外对于研究结果的评价也很重要,以前课题结题就算了,没有认真地对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评价。只有对课题研究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正确认识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才能认识自己研究过程中的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力。
在各种活动中探索,反思,总结研究中的收获,寻找不足,以进一步推进研究工作这一环节也很重要。心理与教育科学领域的研究所获得的原始资料、数据无法在研究报告中全部呈现,因此,研究者必须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利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评价与汇总,从而使资料、数据完整地、真实可靠地反映事实。在此基础上,对经过整理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才能从中抽取或推论出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正确的研究结论。因此,董奇教授在书中讲授的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与评价的相关知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走出了迷惘,眼前豁然开朗。我想,有了董奇教授这部书的引领,我一定会圆满地完成我的课题研究,并把我的研究成果长期更好地实施下去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4
一、今年的辨析题每道是15分,在三道辨析题中的两道考题都曾作为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讲义中的重点去强调。
在辨析题的第二道题是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注重学生学科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是教育学中一个重点,也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点,这在教育心理学的强化班和冲刺班中都作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了强调。
辨析题的第三题是有关样本容量的,这在冲刺班的讲义中也重点强调了有关样本取样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有关样本容量的。
二、今年的简答题五道中有关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各一道,每一道题是10分。
在教育心理学中,其中建构主义虽然去年考过,但建构主义是当今的热点思潮,所以依旧要给予重视。在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强化班和冲刺班的时候都把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强调过。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三种量数是最为基本的概念,这是需要考生在第一遍复习时就需要掌握的,并且在强化班的讲义里也讲的很具体。
三、论述题
论述题共三道,每道题30分。
其中选做题之一是用几种动机理论来分析学生的厌学行为,而在文都的'强化班和冲刺班中都把动机理论最为重点理论来讲,并且对动机理论进行了整合。
其中选做题之一是有关实验设计的。关于实验设计这一直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心理学冲刺班和强化班中都把这作为重点去强调。
建议:考生在不同的阶段,复习重点有所不同,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基本概念是要在第一轮复习中就需要牢牢掌握的,这是强化班的重点。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则要把知识进行系统化和条理化,建立属于自己的良好的知识结构。
第三轮的复习中,则应该能把一个知识点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把知识融会贯通,把重点知识进行提炼,能把重要的内容系统的压缩到一张纸上,并且要进行理解的记忆。
此外,重要的知识点在每年都会是重点,可以通过不同的题型来考察,所以掌握好重要内容的知识点是最关键的。现在的考试越来越灵活,有关教育学的知识可以糅合在一起考,因此一些重要内容一定要从多方面来理解,知识要融会贯通。
还有,出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和教育的实践结合的紧密,所以要求考生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结合教育的实际,与教育现实有关的考点都会是考试的重点。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5
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个多月来细细研读了董奇博士的著作《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觉得本书,很有新意,颇具特色。让我对于课题的选择、研究过程方法、研究结果分析和总结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课题的选择
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因此,掌握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首先就要学会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1、需要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课题。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研究课题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学生思想方面的研究。根据此原则选择研究课题时,应注意处理好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
2、创造性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者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必须要求要创新,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研。可以说,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的本质就在于新颖性、独特性和先进性。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大量阅读先进的期刊杂志,平时多注意思考、积累。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研究选题应在一定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如果课题的选择直接违背了被反复实践证明的有关科学理论,如:数学课题研究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或者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样肯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4、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根据研究者具备的主观条件和从事研究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选择研究课题,以保证所选课题保质保量的完成。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为研究课题所具备的科学知识、研究能力和工作经验。客观条件是指完成某项课题所必须具备人力、物力、财力、设备等等。
上述四条原则是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只要全面、综合地运用这四条原则,才能正确地选择好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运用合理、有效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
1、观察法。观察法是课题研究最基本、最普通的方法,是收集心理活动、教育活动数据、资料的基本途径。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动手操作、问题思考等各种情况下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2、访谈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在数学教学研究中,通过访谈法,可以了解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态度、思想观念和主观感受,从而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过谈话法要注意谈话的技巧。
3、问卷法。问卷法是指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法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标准化程度一般较高,是严格按照统一设计和固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研究。问卷的设计、问题的选择、问卷法的实施以及问卷结果的处理和分析是问卷法的几个步骤。它有助于研究者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数据。
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究心理、教育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例如:对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可以用平时的常态课、校内公开课、县级(以上)公开课进行分析研究。
还有其它很多数据的方法,我们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合理选择,综合应用。为得出正确的研究成果打下基础。
三、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
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原始的资料、数据往往数量巨大,杂乱无章、难以说明问题,无法在研究报告中体现出来。因此,研究者必须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利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评价、汇总,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才能从中抽取或推论出有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正确的研究结论。
1、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
对研究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首先,通过数据、资料整理使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其次,通过研究数据、资料的真理保证材料的可靠性。最后,通过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形成可进行深入分析的材料,初步把握数据的整体情况。
2、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与其它文章不同,有气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报告有较严格的格式要求。为了便于表达和阅读,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要符合一定的格式。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标题、作者、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二,研究报告所表达的内容是研究的新成果。
第三,研究报告具有客观性。研究报告要有真实的数据支持,解释、推论要合乎逻辑。研究报告的内容不可主观臆造,更不可捏造事实,在数据上弄虚作假。
今后,继续认真阅读该书,为提高课题研究能力打下基础。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6
近来,读了市教科所赠送的董奇博士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一书,感受颇多,让我对课题的研究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前虽然也主持过一个市级和三个县级课题,但是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这样的书籍。读了此书,我认为写的很有创意,让我大受启发。通过学习本人科研素养又得以提升,使我对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有了更多的认识。选题正确与否,决定了研究方向是否恰当,决定了研究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以及成果的科学、社会、经济价值。
该书共分四篇共十九章,系统介绍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从广义的角度讨论研究方法,将研究方法视为包括提出研究问题与假设、查阅研究文献、进行研究设计、收集数据资料、定性定量分析数据资料以及解释与研究结果等方法在内的完整统一体。
其中,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任何一项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如何选好研究课题不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而且也是一门重要的做学问的艺术。因此,掌握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做科学研究,首先要学会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的选择首先应从研究问题开始,因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度自觉、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未知的活动,需要我们积极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探求问题的答案。作为一名基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把这些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不断进行探索、思考、反思。日积月累,对我们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肯定有很大的提高。
“研究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又引出更加深入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我们会发现,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这些方法又会把我们引入到一个甚至几个更加深入的问题。
如在我的`个人课题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困生”应采取哪些评价方法,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运用了单一与多元相结合方法,所谓单一方法,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直接给予表扬、鼓励,或者纠正其错误。多元方法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评,班级同学予以评价和教师点评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小组成员的互评是否到位,评价是否得当,恰到好处,评价过后能否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还是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问题是研究者在对科学背景知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发现矛盾时产生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前人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到图书馆去检阅相关的材料加以借鉴,通过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输入我们需要的查看的问题,学习相关知识,以达到完善自己问题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走访一些对此方面具有一定研究的学者,综合他人的观点来解决自己的困惑,当然我们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从中提出问题,如若不能,就不会探索未知的研究活动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每天工作在教学的一线,发现问题或提出的途径和渠道有很多,如在课堂上一个教学方法、处理教学知识点的一个技巧、与学生相处的技巧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只要善于研究、积极思考,就一定能搞好科研,做好科研!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 7
一、相识《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以研促教”。在教学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教师也逐渐认识教师应该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参加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课题研究能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但到底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这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许多教师不断探索但收效甚微,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真正的苦恼就在于研究道路上的荆棘和迷茫。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查阅研究文献,如何收集研究数据,如何分析、呈现与评价研究结果等一系列问题,让教师们手足无措。欣喜的是市、县、学校教科室组织开展了学习《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组织教师交流心得体会。本人虽然多次参与、主持省、市、县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多项课题已经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但大多都在实践中困惑、摸索,这本书的潜心阅读,使我眼界大开,读后反思让我的课题研究能力快速得到提升。
二、相知《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记得江苏省教科院王一军教授给我们做讲座时,指出:教师要制定好专业发展规划,多去阅读高校教材。而董奇博士精心撰写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正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权威教材。书中既有较深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阅读董奇博士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能够点亮我们教师课题研究的天空。这本书能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为教师课题研究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支撑。书中很多内容如:操作定义的设计、现场研究、语义分析、口语报告法、观察代码系统的制定、跨文化研究思路、元分析等,都是原来本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这本书让我们对研究方法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懂得了研究方法是提出研究问题与假设、查阅研究文献、进行研究设计、收集数据资料、定性定量分析数据资料以及解释与呈现研究结果等方法在内的完整统一体。读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写的文献综述都不够规范,应该从序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改进建议、趋向预测和参考文献目录等方面完整撰写。
在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快乐体验很多,丰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课题研究的深度和高度。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让我在课题研究的眼界日渐开阔,让我把更多的创意付诸于教育研究实践。读董奇教授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使我对课题选择的意义与原则有了更多的认识。书中指出,从自己教学实践中发现、提出、筛选和最后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其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20xx年1月,本人参与了市级个人小课题研究。就是针对自己教育实践中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而确立的《低年级每天随堂练字10分钟的有效性实践研究》。本人的市级小课题通过对低年级每天随堂练字10分钟的有效性研究,在常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下,充分利用10分钟左右的的时间,通过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让学生学写规范的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掌握书写技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对汉字、书法的兴趣,使学生“爱写字,写好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教会我们,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就需要认真考虑如何设计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其中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变量与观测目标、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的指导下,本人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真正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在实践研究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这本书启迪本人懂得开展课题研究,首先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补充完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古代和现、当代的写字理论,指导课堂实践。对低年级学生写字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原始数据。从写字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写字课堂实例,考察学生在写字习惯、写字兴趣、写字姿势、写字技能等方面提高情况。运用真实验中的前测后测设计,研究学生写字能力的差异。大胆尝试运用表格和图形呈现研究结果。抓住每天10分钟随堂练字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分析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积极主动地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体会记录下来,撰写教学案例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对写字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日后的经验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相伴《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有思想、有学养、既有书卷味,又有文化品位,既与时俱进,又脚踏实地,既热爱教育科研,又拥有教学的智慧和追求的人。只有读书,课题研究才会有思想的力量。每每与《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相伴对话,总有触及心灵的震撼与喜出望外的收获。本人将继续认真钻研《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用书中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读书反思,从反思中收获经验,从反思中求得发展。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心理教育研究述评教育论文03-10
学生心理教育思考与研究12-12
幼儿角色游戏教育方法研究12-03
教育心理学中心理辅导的方法04-02
经典教育心理学中心理辅导的方法05-25
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研究11-14
武术教学贯彻武德教育方法研究11-28
教育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11-2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体会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