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方法

时间:2023-04-22 08:23:56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中学生学习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大家都离不开学习,对于学习的人来说,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生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学习方法

  中学生学习方法1

  1.认真背单词。

  背单词有很多方法,联想记忆,死记硬背各有其好处;我建议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用电脑记忆单词也是个很好的方法,这样既能掌握单词正确的读音,对听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 如果你想在英语能力上有提高。

  以下几点应注意,A多读,有时间和毅力的话,多记些常用语;B多听,可以听广播,听英语的有声读物,有一个好办法也很有效果,就是多看英语电影,可以先从简单的看起,慢慢来,一般故事类电影的语言和语速非常适合。C多写,可以用英文记日记,结交英文笔友,可以结交很多朋友。D多说,有条件的话,认识一个外国朋友,不仅可以和他们练习口语,还可以了解外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没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在脑子里模拟情景自己和自己练习,多学电影中的说法;也可以找英语好的人一起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其实我自己悟出的一个道理:学习英语不是一个脑力劳动,而是一个体力劳动的过程。只要刻苦没有办不到的。方法只能自己悟出来,只有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希望我的建议能给帮助。

  3. 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有的同学说:“我一看到英语就头疼,怎么能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呢?”还有的同学说:“英语单词我今天记了明天忘,我太笨了,唉,我算没治了。”这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初学英语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树立必胜的信心,缺乏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丧失了上进的动力,稍遇失败,就会向挫折缴枪,向困难低头。你就会感到英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自然也就不会取得好成绩。但是,只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到学英语的必要性,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开始时多参加一些英语方面的活动,比如 ,唱英文歌、做英语游戏、读英语幽默短文、练习口头对话等。时间长了,懂得多了,就有了兴趣,当然,学习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欲望。然后,就要像农民一样勤勤恳恳,不辞辛苦,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一定会取得成功,收获丰硕的成果。毕竟是No pains, no gains吗。

  练好基本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到以下“五到”:

  一、“心到”。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脑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思维要活跃、思路要开阔,心随老师走,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二、“手到”。学英语,一定要做课堂笔记。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过目不忘,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老师讲的知 识 可能在课堂上记住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所以,做好笔记很有必要。英语 知识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到的每一个单词、词组以及句型结构,都记在笔记本上, 甚至是书的空白处或字里行间,这对以后的复习巩固都是非常方便的。

  三、“耳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专心听老师对知识的讲解,而且要认真听老师说英语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失去爆破、断句等发音要领,以便培养自己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听见听懂老师传授的每一个知识点,在头脑里形成反馈以帮助记忆;理解领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以便迅速作答,对比同学对问题的回答,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四、“眼到”。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双眼紧随老师观察老师的动作、口形、表情、板书、绘图、教具展示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相结合,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五、“口到”。学习语言,不张嘴不动口是学不好的,同学们最大的毛病是读书不出声,害羞不敢张嘴。尤其是早读课,同学们只是用眼看或默读,这样就只有视觉信息,而没有听觉信息在大脑里的反馈,当然记忆也不会太深刻,口部肌肉也得不到锻炼,也就很难练就一口纯正的英语。所以,要充分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间,大声朗读;课堂上要勇跃回答老师提问、积极参与同学间讨论和辩论,课下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提出,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耻下问。对学过的课文要多读、勤读、苦读,可以跟录音机读,竭力模仿其语音语调以纠正发音,要读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一些精典文章最好能背得滚爪烂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练习英语口语,比如,与外教交流、参加“英语角”活动、与同学进行对话、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演英语短剧、进行诗歌朗诵等。除了对课本中的范文要细读精读之外,还要多看些适合我们中学生的课外读物,既可增长知识,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水平。

  4. 学英语,词汇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

  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没有了词汇,也就谈不上句子,更谈不上文章,所以记单词对我们就显得极其重要。记忆单词关键有二:

  一是持之以恒:每天坚持记忆一定量的词汇,过几天再回头复习一次,这样周期循环,反复记忆,经常使用,就会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并牢固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来,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是良好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的方法很多,学无定法,但学有良法。我认为,张思中的“集中识词,分类记忆”不失为一种适合中学生的好方法。把中学生应掌握的3500个 单词集中汇总,分门别类,先过单词关,然后再学教材,在课本中使用和巩固它们的用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同一元音或元音字母组合发音相同的单词归为一类;根据词形词性、同义词反义词等集中记忆;把相同词根、前缀、后缀、合成、转化、派生等构词法相同的单词或词组列在一起集中识记印象比较深刻,记忆效果也比较明显。这样每天记40-80个单词,坚持不懈,多联想,多思考,多使用,词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注视单词的用法和词组的搭配,牢记老师讲过的单词惯用法和句型,这样不仅有助于我们解题,而且在写作时也会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把单词记住,了解词性、词义,掌握其固定搭配与习惯用法,背会时态、从句的各种用法,工作只是完成了一半,我们还得将它们应用到实践中去。就像学游泳,光学理论,不下水应用,不等于掌握了这门技术。不必要搞题海战术,但一定量的典型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先重视基础练习,如课后习题,单元同步练习,这些是针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性练习,不能好高骛远,光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基础知识掌握后,有的放失地做一些语法方面的专项练习和考试题型的专题练习。特别提倡同学们准备一本“错题集”,把平时做错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题或语言点记录下来,以备将来查漏补缺,这样对知识的掌握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英语是一种语言。

  不是记住了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项目就是把它学好了,关键在于使用语言,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英语学习首先是一个记忆过程,然后才是实践过程。学习英语,无论如何,勤奋是不可少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也没有所谓“速成”的灵丹妙方,急于求成,不做踏实工作,是学不好英语的。任何成功的获得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丧失信心而一蹶不振。对考试的失败,冷静分析,认真思考,只要对胜利充满信心,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胜利一定是属于你们的。

  中学生学习方法2

  一、调查概况

  通过教师教学效果反馈分析,虽然初一初二生物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于xx年4月份,对我校的学生就生物课学习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发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初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预习复习情况;

  2、学生上课情况;

  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一、初二共6个班进行调查共有310名学生进行了这次调查,接近理想的随机样本数量,使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可靠。调查内容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这三个时候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并包括学生对现今生物课的看法和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学生在生物的学习方法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一)课前预习情况

  1、上课的预习情况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自觉预习,但是19%的学生则是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而13%的学生是想起来就预习,1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最后剩下4%的学生上课前不预习。

  2、预习方法

  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会出现一个概念老师要重复几次讲解学生才能理解接受。

  (二)上课情况

  调查显示,少部分学生觉得生物并不是主科就忽略,甚至在课堂上采取放任的态度。

  1、上课听课情况

  大部分学生都是认为上课认真听课是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90%的学生都认真听课;但是也有5%的学生是喜欢生物就听;而还有4.5%的学生则是听一下就不听,剩下0.5%的学生则是从来不听。

  2、上课做笔记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表明了一半的学生不会做笔记和不知道如何做笔记。其中46%的学生是老师所写的全部记下来,笔记没有分重点和非重点,如果课后没有及时复习,笔记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学习过程中老师所讲的难点和考点,复习时就会感觉比较吃力且学习效果不好;而3.5%的学生则是不记讲的和书上一样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再强调书上的重点内容,但是学生听老师讲的内容跟书上讲的一样就没有抄下笔记,甚至没有将书上相关的内容划下来,有时老师会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总结性归纳(如列表等方式)使学生复习起来更明了,可是学生就觉得跟书上一样没必要记,导致时间一久学生就把知识遗忘掉,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剩下的0.5%学生则以怕影响听课为由,不记笔记。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效果不如其他同学,就是他们不了解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的道理,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大脑能记住这节课老师讲的内容,但是下课后就很容易忘掉,这也是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原因之一。

  3、课堂小结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35%的学生会听老师的小结,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最后的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就本节课的思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系统地梳理,同时教师可以小结过程补充讲课过程遗漏的地方,也相对学生做了一个小复习,让学生有了知识的巩固,教师适当指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复习的时候就有轻重之分。

  (三)课后复习情况

  1、作业情况

  94%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有4%的学生会视作业的难度、多少来完成作业,还有2%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虽然只有6%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这种情况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要适当的注意具体的班的总情况来布置相应的作业,并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2、做作业的方式

  据统计

  3、课后复习情况

  结果表明61%的学生经常复习;13%的学生平时不复习,考前复习;9%的学生是老师要求就复习;15%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复习;2%的学生都不复习。

  复习方法方面:看一遍课本的学生占6%,按老师要求复习的.学生占13%,复习有关内容后做习题的占31%,看主要内容,抓疑难点的占50%。

  复习过程参考课外资料的情况:不看参考书的学生占25%,而参考教学参考书的占30%,参考生物期刊的占14%,参考生物习题集的占31%。

  从复习方面综合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自觉复习的习惯,而他们大部分不知道如何复习,教师应该如上述所提的要在本节课教学任务结束后做一个小结,小结既起到梳理学生学习的思路的作用,而且还起到复习知识巩固的作用。而且教师可以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小测,随时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复习过程都比较少看课外资料,教师可以上课穿插一些课外小知识,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又可以激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上最好的导师。

  (四)学生对生物的看法及建议

  在调查中,68%的学生认为只要认真听讲、讨论及时复习就能学好;19%的学生认为只要感兴趣就能学好;9%的学生认为多做一些习题就能学好;2%的学生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剩下的2%学生认为生物比较难学,他们认为生物比较难学所以他们都不喜欢生物。大部分学生认为生物比较有趣,内容新颖,而且学了生物之后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学生建议多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显得更具体,抽象的概念都相对容易了解,而且播放相关视频可以加深印象。而且学生认为生物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多动手。通过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贯穿新课改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穿插些有趣的生物知识,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野外调查,让学生能将在课堂上学会的探究性实验的过程运用到生活中,一方面加强了对探究性实验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起他们的学习的激情,而且教学内容要学生当场消化(但是教学过程要避免出现满堂灌的情况),教学中穿插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任务完成后,还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小结,而且不定时对学生进行小测,以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适时地可以进行野外调查,或组织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并懂得灵活运用于生活中。

  中学生学习方法3

  中学生学习方法系列谈

  一、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延伸内容:

  三种学习习惯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

  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三个学习要点

  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谈很多,但重要的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多读书,注意基础

  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同学们一定清楚。但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因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

  二、多思考、注重理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对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多重复,温故而知新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我们主张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三种学习精神

  一、不唯书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们的学习中,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材料,学好课本基础知识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里应当明确两个问题;一、科学总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我们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无缺陷的。这就需要我们多动脑筋,在思考的基础上敢于怀疑,大胆探索,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也许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我们提出的观点和见解是不正确的,但正是从这种错误与正确的交锋中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一味死记硬背,即便把课本背熟了,也难以灵活运用。所以,我们提倡不唯书,并不是为了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二、不唯师

  在中学生的学习中,很多同学上课时只会认真听讲;把老师的板书一字不差地抄录下来,课后进行消化吸收,但却很少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讲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把什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知识容器”。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所以,我们主张同学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有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甚至与老师争论,在争论中我们失去的只是错误,而得到的除了正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发展,还有勇气和信心的提高,最终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必然。

  三、不唯一

  对于一个知识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对于一道题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可以从不同学科去分析解决。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我们学习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具备这种“不唯一”的意识和精神,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的习惯,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三条学习原则

  学习的具体方法,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但也需要我们严格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它们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一、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们应当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二、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要求中学生的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三、独立性原则

  独立性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 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很多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正是他们这种学习的独立性,造就了他们的出类拔萃。我们认为,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种学习技能

  一、学会快速阅读

  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二、学会快速书写

  中学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没有掌握快速书写的技能,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比如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记录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用时过多,考试因书写太慢而答不完试卷等,这些现象都与书写技能有关。可以说书写技能是我们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所处的状态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那些书写速度慢的同学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当然,快速书写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的清楚与规范。

  三、学会做笔记

  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三种学习能力

  一、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这种能力也可以叫自学能力,在外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所取得的学习成绩是不同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自学能力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那些优秀的同学往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他们不仅仅满足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更注重独立探求知识。他们注重对书本的自学理解,遇到问题,并不急于求教,而是首先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学习,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在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中,独立探求的比例越大,那么知识掌握的就越好,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加强自学精神和独立意识。

  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所以我们在主张独立探求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老师讲,学生听,只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掌握需要双向、多向交流,所以,我们不仅要主动与老师多交流,而且要与同学进行积极的讨论。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我们还是拥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交换以后,我们就会拥有两种思想。”

  三、流畅的表达能力

  一些同学认为,好象只有文科要求有较好的写作表达能力,实际上理科所要求的解答过程也是一种表达能力。我们这里所说的表达能力不仅包括文字表达,还包括口头表达。在很多学习活动中,善于演讲,能够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语言是与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不注意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影响与他人的交往,而且会影响思维的发展,进而影响学习。所以,同学们应有意识地加强表达能力的自我训练。

  四种思维品质

  通俗地讲,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育高品质的思维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

  一、敏捷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应注意:

  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

  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

  3、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二、深刻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注意;

  1、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摈弃死记硬背。

  2、积极开展问题研究,按写小论文,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

  二、整体性

  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总是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应注意:

  1、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

  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

  3、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道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四、创造性

  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应注意:1、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

  2、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四位良师益友

  在我们的学习中,除了代课教师,个少还有三位特殊的“老师”,它们的作用和老师一样重要,也是我们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一、自信

  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同学总认为自己比别人笨,小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敢碰难题,即便做出答案也总怀疑不正确,更不敢向学习好的同学挑战。这种自信缺乏,严重地阻碍了学习的进步。如果说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那么,自信就是开发巨大潜能的金钥匙。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每个人可供开发的潜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可限量的。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永不服输,就一定能不可阻挡地走向成功。自信是学习中的第一位老师。

  二、课本

  课本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二位老师。课本知识是最基本的知识,它随时伴随在我们身边,每有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应当是查阅课本。不仅如此,课本还起着训练同学自学能力的作用,那些平时不重视阅读课本,只把课本当做课后练习的习题本的同学是很难学好知识的。

  三、同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三位老师。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传递,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同学之间的协作更方便。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争辩,有助于开拓思路,激发思维,互相促进。

  四、教师

  我们的任课教师是我们学习中的第四位老师。这并不是轻视教师的作用,只是指教师没有课本和同学更易接近、更方便。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对知识的关键进行点拨,是学生学习的外围推动力,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学生学习方法4

  一、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

  基本要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都是为了达到他的学习目的服务的。正确的学习目的,是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反映,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第二,计划内容一般分三个部分

  ①全学期学习的总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②分科学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优秀中学生的学习经验表明,在制定分科学习计划时要注意两点:要特别重视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学习。学好这三门学科,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要有重点,但不能偏废某些学科。

  ③系统自学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

  自学内容大致有三方面:

  ①自学缺漏知识,以便打好扎实的知识基础,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能跟上和适应新教材的学习。

  ②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学习而系统自学有关的某种读物。

  ③不受老师的教学进度的限制提前系统自学新教材。

  第三,要从实际出发。一个中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上述每个部分的计划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每个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在订计划时,每个人的计划重点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在任何情况下制定学习计划都必须包括以上每个部分。有的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差,就不必急于去系统自学课外读物,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学缺漏知识和弄懂课本内容上。总之,要制定一个对学习有指导意义的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自己实际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

  第四,在执行总的学习计划过程中,还要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以高度的学习热情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保证总计划的完成。有的优秀中学生每天还有一个学习小计划,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二、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老师灌,自己吞,消极被动,食而不化。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弄不懂,主要精力应集中在解决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上。对新教材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新课的重点和自己弄不懂的难点,配合老师授课,及时消化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基本要点:

  第一,根据老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课前自学的内容和时间。

  第二,课前自学不要走过场,要讲究质量,不要有依赖老师的思想,要力争在老师讲课以前把教材弄懂。

  第三,反复阅读新教材,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包括工具书),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

  第四,将新教材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和词语用笔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上记号,积极思考,为接受新知识作好思想上的准备。

  第五,不懂的问题,经过独立思考(包括运用参考资料)后,仍然得不到解决时,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同学或其他人。

  第六,结合课前自学,做一些自选的练习题,或进行一些必要而又可能做到的某种实际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以丰富感性知识,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

  第七,新教材与学过的教材是连续的,新知识是建立在对旧知识的深透理解的基础上的,课前自学若发现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掌握不牢时,一定要回过头去把有关的旧课弄懂。

  第八,做好自学笔记。

  三、专心上课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知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按上面要求做好课前自学,学生就能更专心地上课。“学然后知不足”,往往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能更为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授课。

  基本要点:

  第一,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实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力争把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消化。

  第二,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加以比较,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原先自己理解上的错误。

  第三,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第四,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提问,并将课堂上没有机会得到解决的问题,用笔记下来,以便课后解决。

  四、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复习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教材难易和自己理解的程度而定。

  基本要点:

  第一,反复阅读教材,反复独立思考,多方查阅参考资料和请教老师与同学,使通过课堂教学仍然弄不懂的问题尽可能得到解决,达到完全理解新教材的目的,以便用所学的新知识准确地指导并独立完成作业。

  第二,抓住新教材的.中心问题,对照课本和听讲笔记,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弄懂新课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巩固对新教材的理解。

  第三,在复习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又需要记住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应尽可能通过理解加以记忆。

  第四,一边复习,一边将自己的复习成果写在复习笔记本上。勤动脑与勤动手相结合。

  五、独立作业

  独立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如果按要求抓好以上几个环节,独立完成作业是不困难的。

  基本要点:

  第一,解答每一个问题和做每一个实验,都应该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结果。

  第二,克服做作业的盲目性。做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适当地选做一些难度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练习题,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技能。

  第四,对于难题,要反复阅读教材(包括与解题有联系的旧教材)和听讲笔记,认真钻研参考资料,加深难题的理解,促成问题的解决。经过独立思考后,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可请教老师和同学。与老师和同学开展问题讨论,是打开思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六、解决疑难

  在独立作业的过程中,有时自以为做对了,但经老师的批改后,发现实际上是做错了。为什么会做错呢?有的是疏忽大意造成的;有的是由于对新知识和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的错误理解。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纠正在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对知识的错误理解的过程,就是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这种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所获得的一知半解的知识,就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结果必将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继续进行下去。

  基本要点:

  第一, 认真分析作业做错的原因。

  第二, 将做错了的作业重新做一遍。

  第三,经过反复独立思考,如果还弄不清做错作业的原因可请教老师和同学,直至弄懂为止。

  七、系统小结

  对学习进行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做好系统小结的基本要点,除前面所述做好课后及时复习的要点适用于本环节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系统小结是在系统复习基础上进行的。

  第二,以教材为依据,参照课堂笔记、作业和有关学习资料,对要进行小结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第三,抓住一个和几个重要问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综合、对比分类、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具体化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揭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将大量的知识归纳为几条基本理论),用一个简明的表格或提纲,或几句精炼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第四,在小结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五,在小结基础上,检查学习计划执行的情况,进一步修订或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八、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活动,(包括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科技活动和科学竞赛等)是学生通过课内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学习兴趣,很希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课外学习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需要。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学习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

  基本要点:

  第一,要尽可能与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

  第二,课外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要适当,不要影响正常的课堂学习、身体锻炼和社会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

  第三, 在课外学习活动中,要尽力做到学练结合,手脑并用,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第四, 要争取老师的指导,提高课外学习活动的效果。

  在运用上述学习方法的时候,应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要扎扎实实地按每个学习环节的要求去进行学习实践

  第二,开始运用时,不要要求过高、过急。

  方法是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时间所总结出来的,问题是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一点。我们需要通过一些训练和教导去帮助孩子们明白学习是什么,为什么学习,学习有什么用,学习对自己的影响。如果孩子不名字这些问题,那么他将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专业的学习者。

  答题实用技巧:审题时用笔画出关键词

  审题时用笔画出关键词

  审好题是做对的第一步,应尽量避免审题粗心导致失误。每道题的中心词就几个字,要用笔画出,避免看错、想错。

  填空题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例如化学的填空题一定要看清括号里的说明,弄清是填序号、字母、化学式、元素符号还是名称。

  选择题做完后专门涂卡

  选择题建议不要做一题涂一题,可以在本大题做完后,集中精力,专门涂卡。

  政治历史的单选题很容易就能看出答案,建议费时不能超15分钟;超过半分钟不会,在书上也找不到的,不要沮丧,也不要多想,建议回头再做,实在不行就蒙一个。

  政治历史的非选择题都是情景材料加问题,一般不直接出现书上的问题。这时需要回归课本,把卷面上的问题转换成课本上的知识。转换的技巧之一就是在情景材料或问题中找“关键词”。

  不要刻意留复查时间

  做卷子时,要紧绷着一根“时间弦”,最后能留出半小时的时间检查固然好,但是留不出也不要刻意赶时间,应按照正常的速度去做。如果时间实在紧张,留出几分钟时间通览整个答卷情况,检查纠正也就足够。

  中学生学习方法5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教育学家们一致认为先进学生和后进同学的差异,重要的一点是先进学生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计划,而后进学生大多是学到哪里算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或教师指向哪里,自己也到不了那里,自己又管不住自己,每天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因此每位学生在开学伊始,必须制定自己的计划。

  1、 制定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条件,即个人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已经具备的条件;第二步,是确定目标。它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不是空中楼阁。第三步是选用措施。它是实现目标执行计划的保证,包括作息时间的调整,各学科之间的调换和搭配,文体活动的安排等。第四步,也是最后一个步骤,是安排步骤,它要求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2、 计划制定要遵循的原则:

  (1)、确立明确的目标任何计划的制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灯塔,它是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作为中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提出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对自己的学习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有个大致的设想,对自己要发展那种兴趣有个打算。同时,对于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也要有正确的认识,以便确立改进的目标。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凡事预则立、奋则进,所以学习的目的越明确,学习行动的意志也就越坚决,尤其是在高尚学习动机支配下的行动目的,更能使我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辛,不顾各种内部和外部困难,全力以赴来搞好自己的学习。

  (2)、参照生物钟原则。 “生物钟周期律”对人起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因势利导,在高潮时,增加任务量,提高效率。在低潮时,保持正常的任务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防患于未然。人由于心理和生理条件的不同,其最佳的“生物钟周期”也不尽相同,即其学习的最佳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正确利用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才能更好地制定一套完美的计划,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难易适度性原则。计划的制定是以实现为目的的,不能过易或过难,只有基于一定基础之上,遵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最终作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人应该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目标的选定应据有适当的难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发现问题,以满足自己的学习动机,完成自主性学习,使之有所进步。

  二、科学预习

  所谓科学预习就是要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发现疑问,以做到心中有数,为进行新一轮的学习而进行准备,预习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预习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只有站在主动进攻位置上的人才容易打胜仗。可见,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

  1、 预习方法:

  (1)、要认真读书。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2)、要认真思考。预习时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有关参考材料,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内容中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公式等。若有初步的体会和感受,也可适当地作点批注。

  (3)、要虚心请教。在预改头换面过程中,有些问题虽经过 立的思考(包括查资料),但仍得不到解决,可与同学讨论,必要时要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人请教,尽量将总是解决在课前,以便课上集中精力思考些新问题。

  (4)、要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预惮,可适当地做些处选习题,以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和巩固、深化知识系统。如有可能,还可做些必要的操作,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等,从而为上新课作些必要的准备。

  (5)、要认真做好笔记。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

  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秘括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

  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

  五是主要心得体会。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2、预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要全面铺开。预的好处固然很多,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训了保证预习的质量,我们最好先从基础学科(语文、数学、理化、外语)或个人感到困难的学科中选出一两面门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对于个人的优势学科或较易掌握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二)、时间的安排要服从整体计划。预习的时间要根据实际可能来安排,不要因预习占用过多的时间而打乱了学习的整体计划。时间多时,可多预习一点;时间少时,可少预习一点,钻得浅一点。有些疑难问题解决不了是正常现象,预习不可能将全部新内容能钻透。

  (三)、要有计划地逐步提高。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预习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却应该是循着事物的内部规律有计划地进行预习。从横的方面说,要由一种学科到多种学科;从纵的方面说,要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如从课前预习到单元预习再到整册预习等。

  三、专心听课

  听课法即怎样听好教师讲课的方法。听课对学生来说,其基本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无数事实表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在课堂学习中学到和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认真对待上课并学会如何听课。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集中注意,专心听讲。有人说,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集中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来。这形象地说明了专心听讲在课堂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作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必须将获取知识的主要希望寄予课堂。前面已经说过,由于课堂学习在中学阶段具有时间长、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上课才能做到全神贯注而不至走神。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于课上解决问题,而是专靠课下加班加点,自然就很难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了。

  2、积极思考,努力把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课堂是一具积极思考的王国。能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是课堂学习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张着嘴巴等老师“喂”知识,而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瓿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苏联当代著名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得:“你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长思考者,你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

  3、要理清教师的讲课思路,抓住学科特点和教师的讲课特点来学。思路就是思考线索步骤。是否把握教师的思路,是检验一个学生听课水平高低的标尺。一般来说,教师常用的方法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等,常用的思维规律有形式逻辑学中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辩证逻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思维规律、量变到质变的思维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从一定意义上讲掌握了科学的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最根本的学习方法。为此,要认真学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有关思维的科学知识,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听课水平。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讲课特点不同,我们的听课方式也应灵活机动。,如有的教师语言简练、重点突出、,很少重复,这就要求我们听课时要特别集中;有的教师板书整齐条理,这就应将教师的板书及时记下来;有的教师课堂上的导语和下课前的小结往往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就应对他的导语和小结予以高度的重视。总之,吸有把握住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和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功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4、不钻牛角尖,做好课堂笔记,争取当堂掌握所学内容。课堂上,教师总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往上讲。有时,我们会遇到些听不懂的问题,这时,也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课堂笔记就是对老师的讲课内容所作的书面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说明,做好课堂笔记,是记忆和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一条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坚持做课堂笔记,可以促使我们思想集中,及时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重点和难点,便于课后查阅、复习和巩固;同时,由于听课做笔记需要眼、耳、手、脑并用,因此可使大脑接受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加深对老师讲授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课堂笔记呢?

  第一,做笔记时要记下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便课后复习和指导作业。具体来说,就是要记下老师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在黑板上画的图形、表格、文字说明、关键词语、有说服力的数据、典型事例和老师在解题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或规范化示例等;同时还要记下自己在听讲过程中迸射出来的对解决某个问题有启发意义的思想火花或殊途同归的解题思路,尤其是最佳方案。

  第二,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重点、难点、疑点要记全,但不必照抄老师的原话,否则会因忙于笔记而顾不上听下面的内容。记录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或 “关键词”概括老师讲授内容。这样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积极思考,抓住重点,重新归纳,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高听课效果。当然,对老师所讲的有关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论点、论据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记录则要准确无误,不能马虎。另外,对尚未完全理解的内容,最好也可简要地记下来并加上记号或批注,以便课后复习时予以解决。

  第三,笔记不要写得太密,要留有空白,以便课后补充和修正。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只把记课堂笔记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技巧,实际上它是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过程。记和听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只有听好,才能记好;反过来,只有记好,才能检查和提高听课效果。因此,一定要正确处理听与记的辩证关系,使课堂笔记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要想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课上认真观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要将重点放在认识事物的思考过程上,千万不要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结论。因为概念、定理、规则的表述只是末,而其形成过程才是本。抓住根本,才能学到根本的学问;否则,舍本求末,学到的只是些 “死”的知识,这种知识不能转变为能力和智力,在实践中毫无用处。

  四、学会自己留作业

  作业内容因人而异,作业量有时也因人而异,特别是学生毕业前的那一年,自己有了较好的习惯,一部分同学基础已较牢固,就没有必要非写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但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任何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依据科学的学习方法,去为自己布置作业,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情况。

  2、以课堂学习为主原则。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都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工作,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课堂优势,才能取得更好成绩。

  五、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指紧随课堂教学,天天都采用的复习方法。复习贵在及时。这是由“先快后慢”的贵忘规律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复习;第三组问事处六天复习。凛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第一组学生平均需复习四次;第二组平均需用要复习六次;第三组平均需要复习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越短,复习的次数越少。实验结果表明:复习能做到及时,可以提高熟记的结果。然而,学生常出现情况是:课上听课,课下做作业,复习环节省略。这样致使所学的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时间一长所学的知识就会模糊、忘却,不系统,不理解的知识是最容易忘记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需重视复习。及时复习的程序:

  (一)尝试回忆。回忆又称重现,指以前识记过的事物不在目前,在其刺激的影响下,或在主观意识的引动下,报导旧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所谓尝试回忆,简单地说,就是独立地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己考自己,是逼上梁山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进行思考的一种方法。其好处有以下三点:

  1、能及时检查听课效果,以促使自己积极进取、聚精会神地把课听好。

  2、有得于动脑习惯的养成,并能增强、提高个人的记忆效果。

  3、能更明确复习的针对性。

  (二)阅读教科书。教科书是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按照知识的科学体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社会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内容上系统、严谨,深刻,是一般参考书无法代替的。复习时若不认真钻研教科书,则难以达到教科书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系统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因为教科书是教与学的唯一凭据。为达到质量较高的阅读,在方法上需用注意到以下几点:

  1、圈点勾划。阅读时,把新出现的概念、定义、定理、结论等重点部分,或容易忽略的要点部分,用红色笔勾划出来。

  2、提要。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少量文字,把书的重要内容简单地概括出来。

  3、思录。在书页的空白处,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读者通过思维,从书中发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讲的“从文字里行间读出的学问”。

  (三)整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详略人各有异,但记好听课的重点、难点是学生所共取的。刘笔记在复习中是尝试回忆、阅读教材的线索和纲目,又要通过阅读教材来整理课堂笔记,使用权其达到知识深化、简化、系统化。整理笔记的任务有:

  1、补。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2、正。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用词不当,深度不够的地方。

  3、添。添上个人学习的心得、见解、评价等。

  (四)看参考书。适当地扑克点参考书是有必要的,但要摆正教材与参考主从关系。阅读参考书仅是做为学习课本的补充。目的是加宽知识面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只选择个别章节或个别知识点做参考性阅读为好。阅读参考书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要围绕课本的内容和教师讲课的中心去阅读。

  2、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好的参考书。

  3、要千克 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后看参考书。读时,心里要有个目的:要么加深理解;要么解疑;要么加宽知识面;要么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4、读有所得,适当记录。在听课笔记的相应章节或记参考书的书名、页码,或记参考要点,或记个人的有关思路等。

  六、从容考试

  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结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反馈作用。

  1、考试前不易开夜车。心理学已证实,记忆在醒着的时候,其减少、消失是有相当差异的。用功后立刻睡觉,两小时内有记忆的退减,但以后则末见减少。相反地,一直醒着时,用功后八小时记忆仍有显著的减少。也就是说,用功后可以用睡眠来阻止记忆的减少及消失。那么为代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是:只要你醒着,无论维持多安静的状态,人地头脑里都或多或少会有多种干扰情报闯进来。这种情报越来越多,刚刚记忆的事物,便被新涌进的情报所埋没,就显得不鲜明、不醒目。显然考前开夜车当天起得太早,都有不得于考试。

  2、进考场莫患得患难失。每年中考、高考,都有有个别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超常发挥,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根子成绩。本来一般学校都难以考取,发榜时却进了重点线。也有的同学,事先大家都觉得他能进重点,成绩一公布,却边一般学校都考不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超常发挥的同学,峭包袱,没有心理压力。反正大家都觉得自己考不上,社会、家长、朋友熟人都有不对自己抱太大的希望,自然也不施加压力。这样走进考场,轻轻松松,从从容容,既没想考上重点如何高人一头,也没想考不上一般学校便怎么矮人一截。不患得患失,进人考场,心无杂念,只有试题,自然心静。守住心灵的一片宁静了;自然生长出智慧,答起题来,平是所学,尽现于心,当然容易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发挥不好的同学,重要原因之一是包袱太重。教师同学、家长、亲人都知道自己学习好,能考上重点,考不上怎么办?如何见江东父老?如何面对老师的惋惜,同学的同情,家长的伤心,个别人的白眼。考上了怎么荣耀,怎么请亲友吃饭庆祝,登台领奖……患得患失之情绪,搅得心潮翻滚,波澜起伏,难以静心面对考题,当然难以正常发挥,容易招致失败。

  3、答题前纵览全卷。有的同学进和入考场拿到试题后,不看全卷,从第一页,第一题开始答,他们害怕看到后面不会的难题,干扰了前面答题的情绪。这样做的坏处是,前面遇到难题,可能以为后面也全是难题,同样答卷情绪不佳,还完全可能因过多用时答前面的难题,到快交卷时,后面容易的、会答的题却没有看到,没有时间答了。大部分同学领到试卷后,先用几分钟时间浏览一两遍,做到胸中有全局,特别对经常研究考试题,经常自己出题的同学,拿到试卷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绝大部分类型题都做过,绝大部分题自己都会做,浏览全卷起到了稳定情绪,坚定信心的作用。

  4、怎样编排解题顺序拿来到试卷,总体浏览之后,就开始答题了。先答哪些,后答哪些,顺序安排得当,才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不致于答完题后产生过多的遗憾。常见的解题顺序一般有六种:从头到尾法,先易后难法,先高分后低分法,客观性题目入手法,先难后易法。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就产生一定的弊端,自然也就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考生。具体地选择哪种答题顺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5、考场运筹时间的方法。考生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按照时间的多安排,步步为营、稳扎稳进。如果因意外,出现时间少、试题多、无法正常解题的情况,不妨采用以下应急的方法:不作详细阐述,也决不留下一些题目空着。这是因为一道题的答案不管你答得如何完善,得分也仅是一道题的分数。而解答了两道题虽然只有一半,然而是答案的主要内容。一般说分数相加比只答其中一道题分数要高。如果是理解分析性的题目,可以采用只列要点、简例,不作具体分析的方法。要点、简例用提纲表述,不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不考虑语言组织。这类题目一般按要点、简例分析几方面评分,答了要点便有要点分,如再加一具简例,则丰富了内容,分数就更高。同时,应养成复查的习惯,复查是大战后打扫战场。解题犹如战斗,讲究紧张,速战速决;复查是打扫战场,要求冷静,所谓冷静就是从原有的思路中解脱出来,从当事者变为旁观者,对试卷做仔细审查、无情挑剔。要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应试者只有头脑清醒时,才能避免种种可以避免的遗憾。

  中学生学习方法6

  同学们,你可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聪明、善良的孩子,在山里遇到一位能够点石成金的老人。老人把一块石头化成金送给她,他摇摇头不要。老人索性把一座小山化成金送给她,他仍然摇头不要。老人生气了,大声训责到:"一座金山还不要,你到底要什么?",孩子回答:"我要学你点石成金的方法"。这个故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若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就犹如获得点石成金的本领。下面我们来一起谈谈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

  一、抓好预习环节预习,即课前的自学。这是上课前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显得呆板被动。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却似走马观花,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

  二、注重听课环节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重点要听例题解法的思路,抓住重点、难点,以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课堂中千万别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别用MP3等工具全听全录;也别边听边记,把教师讲的所有的内容都记下来。

  三、紧抓复习环节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程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总结主要知识和一些重要方法,明确重难点。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复习体系。

  四、重视作业环节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个环节,一下课就抢着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或者课上根本没听懂,下课后也不问,作业抄袭后向老师交差完事,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五、做好课堂笔记环节记笔记是为了学,为了用。记笔记的原则是以简练明白,提纲挈领;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同时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

  希望通过以上几点的概述,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搭建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

  中学生学习方法7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 首先要孩子从观念上改变,学习绝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学习真正的功夫不是靠毅力,而是靠兴趣。

  2、 让孩子从简单的地方学起,使孩子自己找到胜任感,找到自信心。

  3、 寻找学习方法,增长学习能力;

  4、 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这是关键);

  二、理科的学习方法

  1、步步为营,旧的知识没学会,不学新知识。

  2、循序渐进,不能跳跃。

  3、重点突破“三定”即定义、定理、定律,要理解其实际意义。

  (1)定义:要理解其实际意义。

  (2)定理:要理解其实际意义,知道其证明过程;

  (3)定律:要理解其实际意义,要知道其说明的什么过程。

  4、反复练习,增长能力。

  三、数学学习方法

  1、把定义搞懂;

  2、把定理搞懂;

  3、把定理的证明过程搞懂;

  4、在证明这个定理的过程中,它用到了那些学过的定理。

  5、适当的做习题用于消化定义和定理。

  如: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度。

  四、物理的学习方法

  1、把定义搞懂;

  2、把定理搞懂;

  3、是谁发现了这个定理;

  4、他看到什么现象发现了这个定理。

  5、他用什么方法发现了这个定理。

  6、适当的做习题用于消化定义和定理。如:

  五、化学的.学习方法

  1、把元素符号背下来。(常用36个)

  2、把元素的原子量背下来。

  3、把元素的基本物理性质背下来。

  4、把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背下来。

  5、学会画原子核外层电子图。(一般来讲:5 个外层电子以上的原子或原子团呈氧化性;3个外层电子以下的原子呈还原性)

  6、适当的做习题用于消化。

  六、文科的学习方法

  1、鬼子扫荡。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中学生一般以一章以单位)

  2、大面积反复,温故而知新。

  3、充分联想,掌握真知。

  4、整体把握,悟透道理。

  中学生学习方法8

  为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我们对我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学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开设学习方法课。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正在处于发展智力,增长 知识阶段,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学校有用,对于他们离开学校后,刻苦地进行学习,充实自己, 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了研究中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 调查目的

  1、 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 分析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 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二 调查对象

  从高中三个年级中各抽3个班,共452名学生。

  三 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 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

  四 调查结果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4 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 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高三年级学科易学,从小学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 小学水平。调查表明,高一年级多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高三年级各科基本都要预习,而且预习物理、化学 的比率高于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的比率随年级增长。

  “看一遍”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极低,它反映出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 种任务去完成,反而浪费了大好时光,这也是造成学习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难点”和“找出 重点”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一般很高,但这类学生很少。所以从中学生整体来看,他们缺乏自学能力 ,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

  我还发现,“对照参考资料”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随年级的升高由负高相关转为正高相关 ,这一变化反映出预习方法。

  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原因是高三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于高一年级,而且由于临近中 考,复习参考资料是高三学生的主要方法。

  我们对24名优秀学生预习方法的调查表明,其中18名学生采取“找出难点”、“找出重点”等方法, 只有6名学生采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 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 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统计表明,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学生较多,高一年级高于高三年级;采取第二种方式的学生,高三年级较多 ,高二年级次之;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学生,高二年级较多,高一年级次之;采取第四、五种方式的学生极少。 这说明听课方式与年龄特点有关,高一学生惯于全记,高二学生因课程加多加深多注意听,高三学生重点坚持 有选择地记。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统计表明,高一学生采取第一种方式与学生成绩相关较高;高二年级学生采取第二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 关较高;高三年级学生采用第四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而且数学和物理采用第三种方式也相关较高, 其它基本处于负相关状态。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方法。

  在抽样谈话的24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采用二、三、四种方法。仅有8名学生采用第一种方法。所以 上课时提倡学生讨论和议论,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重点的能力,发现和鼓励学生独立创见,是提 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学生记笔记方法的调查情况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的。高一学生习惯于抄板书,高二和高三学生开始转向记 重点,但采取全记的比率还较高。

  统计表明,抄板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低,甚至出现了负相关,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书,影响了课堂 学习效果。高二学生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关较高,高三数学、物理课学生记笔记少或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 关也较高,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 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4、课堂小结情况和方法

  课堂小结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学生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结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师 ,他们基本采取讲完课就叫学生做练习的教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这种习惯。 这种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如何呢? 调查表明,采取急于在课堂上做练习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都很低,甚至出现高负相关。这因为以做练习 代替课堂小结,使学生失去了课堂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所以,单靠练习来提高成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 做好充分的课堂小结,使课堂知识得到消化整理,然后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做练习,才会收到良好的 学习效果。

  相关统计还表明,课堂小结的方法随年级不同而异。高一学生采取老师小结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较高 ,说明高一学生还没有自我小结能力,需要老师多做小结。高二学生采取讨论和重温课本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 关较高,这是因为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并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小结来提高学习效果。 高三学生采用课堂小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为高三学生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差异较大,学习成绩的分化也 较大,所以必须根据本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我们从24名优秀学生的调查中看到,有16名同学采取重温课本或讨论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结,其余8名 学生虽然采用了做练习的方法,而他们是在听懂学会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巩固和记忆的。

  5、做作业的情况和方法

  课外作业是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和训练技能的一种手段,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对作业的认识不尽相 同,有的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学习的需要,也有的当成一种负担;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较快,也有的做作 业的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作业产生一种愉快的内心体验,也有的完不成作业心理出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 ,学生都在寻求做作业的窍门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学生当前做作业方法的现状:

  “先做后看书”的方法比率较高,“有问题问别人”的方式比率也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 作业和完不成作业的现象。

  统计表明,“先做作业后看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高。原因是学生先做后看书能够发挥学生独立思 考、自检学习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当学生遇到难解题时,还可引起学生对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针对性地去看 书,一旦从书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 学会应用知识的方法。

  统计表明,学生抄作业或完不成作业与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状态,这种情况大都属于差生。

  我们从24名优秀学生谈话中发现,他们多数都采用“先做后看书”的方法。他们说:“当我们做不来时 再看书印象深”。还有一部分较好的学生边复习边做作业,他们说:“我先看懂书,弄明白道理后再做作业, 这样速度快。”他们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根本的一条是必须独立完成作业。

  7、复习方法的情况

  学生对复习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复习方法和安排,统计表明,各年级学生经常复习者较多,都占半数以上;考试前复习的,其比率较其它方法相对要高。复 习方法随年级的不同而有变化。高一学生多是按老师布置的提纲进行复习,高二学生侧重在背重点,高三学生 侧重在抓难点。原因是高一学生依赖性较强和缺乏独立归纳能力,希望老师列出提纲要点,给明确复习的主要 内容。高二学生面对加重的作业负担,必须进行重点复习;同时由于难度的增大,难点较多,抓难点的复习方 法比率也较高;高三学生面临毕业与中考,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解决疑难。

  8、课外参考情况

  学生能否主动有目的地参考课外资料,是促进所学知识深化和培养自学能力的因素之一。而会不会有选择 地进行参考资料的学习,则反映了学生素质的差异。调查了解中发现学生的课外参考资料很多,有北京的、有 上海的、有天津的、有太原的,种类多达10几种,但哪种资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呢?统计数据反映出学生对参考资料的选择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高一学生主要参考一些杂志,高二学生开始转向 参考复习资料,高三学生以参考复习资料为主。随年级的升高,学生学参考书的比率也在提高,而学参考杂志 的比率则呈下降之势,说明高一学生对参考资料的选择不定性和高三学生对参考资料的目的性有着明显的差异 。

  统计表明,凡是参考试题解一类资料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并不一定好,所以,杜绝社会上滥出题解一类书 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为这类书往往容易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忽视双基的训练,特别是其中一些难题 和怪题,抑制了学生大脑皮层多通路的联系,造成了思维的混乱。

  统计表明,学生不参考任何书籍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也很低,甚至出现负相关。因为完全靠书本是开阔 不了学生的眼界,而是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阻碍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所以合理地选择参考资料,独立自学一些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自学的 能力。对此,我们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参考书。

  五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多数中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 动性较强,他们主动学习和探求知识很不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的被动性,表现 在学习方法上主要是死记硬背。他们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背课本和笔记,还有许 多学生大量地看各类题解,这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发展,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棍” ;而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中考指挥棒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三,学生被 迫在课上课下大量做练习,重复性的无效劳动占去了很多学习时间,负担过重,这就显得学习被动和方法过死 ,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中教师中的强制性措施过多,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的培养,这不能不是个重要原因。它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使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

  中学生学习方法9

  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的天堂。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是自主和自信,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竞争与合作。为了确保同学们以极度的热情,全力以赴,如痴如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此我对同学们提出几点要求和希望。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1.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完成预习任务。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预习,明确哪些内容已经学过,哪些内容是新添加的,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做导学案,要独立完成,不商量、不抄袭,认真审题,规范作答,导学案上不会做的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记下来,以准备课堂上进一步讨论探究。

  2.小组长要当好老师助教。要及时向教师汇报自学情况, 反馈自学的盲点、疑点、难点,希望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实现课堂高效。

  3. 积极参加课前培训。每一个同学要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每一个同学都要以学习主人的身份积极投入其中,因此,课前培训要认真听从老师安排,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有组织、指导、帮助、监督其他同学学习的机会,增强学习的自豪感和主动性。

  4.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课前培训。教师课前培训后,小组长要对小组成员阐述学习任务、形式和分工, 对如何讨论、如何展示、如何点评,每一个人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如何检测目标达成都要有明确要求,确保课堂学习目标明确、行动迅速、课堂高效。

  5.小组成员要做好课前准备。每个同学要提前准备下一节课用到的教材、导学案、必需的文具,回顾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做好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大胆展示、踊跃点评的准备,争当最佳学习个人,为小组争光。

  二、优化课堂学习过程

  积极讨论。一是带着问题参加讨论;二是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小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学习;三是小组长要具体布置每层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分层讨论、分层达标;四是小组长要控制讨论节奏,安排好组内“兵教兵”,安排好谁展示、谁点评、谁拓展;五是讨论要积极表述自己的观点,杜绝不参与讨论的现象,讨论完后立即坐下,迅速巩固落实。

  2.认真展示。根据老师安排的'任务,展示小组要迅速派出展示同学到黑板板书;展示脱稿,板书工整、迅速,抓住要点;展示不仅展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也可展示问题、疑难;既不展示又不点评的同学马上落实当堂内容。小组长搞好控制,确保效果。

  3.踊跃点评。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点评是课堂画龙点晴的关键环节,集中精力,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分析,善于借鉴他人或老师的点评,对点评中新生成的疑难要善于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点评、拓展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非点评的同学迅速记录问题要点,注重问题总结,学会质疑、补充,点评人搞好主持,灵活调控课堂节奏。

  4.认真进行小组总结。学习小组长在每节课结束前,要对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目标达成率进行量化、打分、排队、公布,并对每个成员的学习过程、学习表现进行总结,搞好记录,对本节课表现不足的地方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以利于不断改进。

  中学生学习方法10

  一、预习

  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需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 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

  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试

  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

  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

  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

  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

  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中学生学习方法11

  一、初中的学习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经常有学生家长抱怨,说自已的子女在小学读书时是一个优等生,科科成绩很好,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以来,越读越差,越读越不想读,你说他不用功吗?不是!他仍象小学时一样,对学习十分用功,就是成绩上不去,这怎么得了啊!

  学生本人亦觉得冤枉,在学习上自问并没有偷赖,甚至比读小学时还要用功,不知为什么成绩就是不如小学时好。

  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不但学习环境变了,更主要是学习内容变了,科目多了,各科的深难度亦增大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再是象小学那样抱着走,而是采取比较放手的教法。教学要求小学注意背诵,中学重视理解、运用,形成技能,把知识系统化。每堂课学习的内容多了,老师讲课时间也多了,有些内容不易听懂,课内和课外作业量不但多了,而且都比较难,做得对不对,不能当即知道,要隔天甚至隔几天才知道,如果错了,要改正就不那么容易了。刚上了初中的学生,仍沿用对付小学学习的方法,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所以出现成绩上不去,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因此要做一个好的初中学生,必须掌握好适宜初中的学习方法。它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课外作业、学业考试”几个部分。重点是掌握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这是今后一生的学习基础,十分重要。

  二、如何制订学习计划?

  要给自已制定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计划必须全面具体。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既要安排好学习时间,又要安排好身体锻炼和娱乐时间;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长计划就是说比如对这个星期、这个月或这个学期,要做好哪几件事情,怎样做,预先有个大概的打算。短安排是指具体到一天或近几天的做法。既有各科的统筹兼顾,也有某科的详细安排。在一天的自修时间里,课后复习占多少时间、课外作业占多少时间、第二天即将上课的课前预习又要占多少时间,都有大体的预算。这样才能防止顾此失彼,不但保证能以充沛的精力及较高的效率进行学习,又可以保证睡眠、娱乐和锻炼的时间,这样就可以避免学习生活单调乏味,从而顺利地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

  2、学习计划必须切实可行。就是说,要从实际出发来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计划要易于执行落实,具有可行性。有的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时,满怀信心,满腔热情,把计划想得很美,把每天的学习时间都排得满满的,但往往脱离实际,结果执行起来行不通,写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这样制定计划就失去意义了。怎样从实际出发制定计划呢?一是要从自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出发。二是要从时间的实际出发,看自已有多少学习时间,才安排多少份量的学习内容,有多少自由时间才安排多少娱乐和锻炼活动。三是要结合老师的.教学进度来安排复习、预习等学习时间。四是要针对自已的薄弱环节。

  3、注意检验和调整。制定好学习计划之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因为计划的可行性有待实践的检验。在计划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回过头来检查一下,看效果如何。如果发现学习计划难以付诸行动或收效甚微,就要查找原因,及时作出调整,使计划不断得到完善,直到自已满为止。

  三、如何作好课前预习?

  1、课前预习有什么好处?

  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有利于课堂的学习。

  首先,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水平。由于预习扫除了新课中的障碍,听课时就感到轻松,有可能把精力放在理解和思考问题上。

  其次,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做笔记的水平。由于预习时阅读了课文,所以老师讲的内容,黑板上的板书,书本上的内容,心里一清二楚。做课堂笔记时就可只着重记下课文上所没有的或者自已不理解、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强调的有关内容。做到听得主动、学得也主动。有的中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满足于做“录音机”式的笔记,这不仅无益于独立思考,影响课上听课,也无助于课后的复习,实不可取。可以说,课前预习是把学生从盲目做笔记中“解放”出来的好办法。

  再次,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已独立阅读课本的新课文或老师发下的新教材,有时要查阅字典或参考书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有时还要写笔记提纲或记下弄不懂的问题,以便带回学校上课时搞清楚。这种学习方法如能长期坚持,就能不断提高自已的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它将受益终生。

  2、如何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由学生自已看书的学习。预习时先估计老师将会讲多少内容的新课,再对这些内容认真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熟悉课文的内容大意。要边看书、边想,想想新的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与旧知识有关?如果这些旧知识忘记了,就要去查看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弄懂。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再查看有关的参考书,把尚未弄明白的地方记下来,到上课时听老师讲,并在老师指导下来解决。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合上课本,回想一遍,看书上讲了哪几个问题?主要思路是什么?或者把有关的定理、公式试证明、推导一下。还可以试着做一点课后的练习题。这样做,不但加深了对新课的理解,还可以检验预习的效果。

  四、课堂学习有哪些要求?

  课堂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质量的高低。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既当好观众的角色,认真听老师讲课,又要当好演员的角色,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首先,每堂课都要安定学习情绪。在课堂学习中要做好知识上、物质上、思想上和身体上的准备,以保证上课的顺利进行。经过课前预习的中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已经心中有数,摆好课本和学习用具,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精神饱满的学习状态等都将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其次,要带着问题上课。在听课时,还要把自已在预习中找到的重要问题和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上来,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把这些问题逐个解决。具体要做到“五勤”:用耳朵听老师讲课,用眼睛看老师板书,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带启发性的问题,用口回答老师的提问或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用手记录老师讲课中那些课本中没有的重点内容。

  可以把自已在预习中对新课的认识与老师的解释作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有些地方没听懂,应当先把这个问题放下,在课本上做上记号,当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讲解或联系到后一个问题时,可能豁然明白,或者留待课后向老师、同学请教,直至弄通为止。这样就不会影响听老师继续讲课了。

  在课堂学习上,应正确处理好听课与做笔记的关系:听课为主,笔记为辅。

  五、如何做好课后复习?

  不少学生抱怨:我堂上明明听懂了,但往往作业不会做!这些学生放学回来,就忙于做作业,由于当天上课的内容尚未复习,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哪些内容记住了,哪些内容还没有记住,对老师讲过的新课仍是模模糊糊。在这种情况之下做作业,只能是一边翻书,一边做作业。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在脑中留下的印象不深刻,作业的质量一定不高。这种做法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急于做作业,而是先复习。重温当天老师上课的内容,方法是:一边看书,把新学的课文仔细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可能不止一遍,一边看笔记,一边回忆老师讲课的情景,搞清楚课堂上尚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把书合起来,看能否把内容记住?对于数学、物理的概念的定义,着重于理解要能够用自已的语言表达出来,不能只满足于会背诵;对于定理不但要记住已知、求证的内容,而且要不看书会证明;对公式不但要会背,而且要不看书会推导;对例题要不看书会解答。这样就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已成为自已知识宝库的部分。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着手做作业。

  六、如何做好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指通过独立思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做作业时一定要坚持做到:“看书时不做作业,做作业时不看书”。这种做作业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考试了。习惯了这种要求的学生,到真正考试时,他一点都不会紧张,一定会得到好成绩。

  做作业时,要象考试那样,字斟句酌地审清题目,看清楚题目的要求,然后作出全盘考虑,理清头绪。下笔前要考虑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遇到较难的题目,还必须反复思考,在草稿纸上列出解答的步骤,最后有把握了,才下笔做在作业本上。这样做出的作业才有条理性,质量才高。

  对发回来的作业本,要认真阅读,对那些错误的地方一定要改正。并要好好保存,以备以后复习用。

  中学生学习方法12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 首先要孩子从观念上改变,学习绝不是痛苦的,而是快乐的。学习真正的功夫不是靠毅力,而是靠兴趣。

  2、 让孩子从简单的地方学起,使孩子自己找到胜任感,找到自信心。

  3、 寻找学习方法,增长学习能力;

  4、 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这是关键);

  二、理科的学习方法

  1、步步为营,旧的知识没学会,不学新知识。

  2、循序渐进,不能跳跃。

  3、重点突破“三定”即定义、定理、定律,要理解其实际意义。

  (1)定义:要理解其实际意义。

  (2)定理:要理解其实际意义,知道其证明过程;

  (3)定律:要理解其实际意义,要知道其说明的什么过程。

  4、反复练习,增长能力。

  三、数学学习方法

  1、把定义搞懂;

  2、把定理搞懂;

  3、把定理的证明过程搞懂;

  4、在证明这个定理的过程中,它用到了那些学过的定理。

  5、适当的.做习题用于消化定义和定理。

  如: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度。

  四、物理的学习方法

  1、把定义搞懂;

  2、把定理搞懂;

  3、是谁发现了这个定理;

  4、他看到什么现象发现了这个定理。

  5、他用什么方法发现了这个定理。

  6、适当的做习题用于消化定义和定理。如:

  五、化学的学习方法

  1、把元素符号背下来。(常用36个)

  2、把元素的原子量背下来。

  3、把元素的基本物理性质背下来。

  4、把元素的基本化学性质背下来。

  5、学会画原子核外层电子图。(一般来讲:5 个外层电子以上的原子或原子团呈氧化性;3个外层电子以下的原子呈还原性)

  6、适当的做习题用于消化。

  六、文科的学习方法

  1、鬼子扫荡。不要在不懂的地方停下来。(中学生一般以一章以单位)

  2、大面积反复,温故而知新。

  3、充分联想,掌握真知。

  4、整体把握,悟透道理。

  中学生学习方法13

  四大要素的学习方法

  把数学知识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数学知识结构具有四大要素,即事实、事理、事用、事体。具体来讲这四大要素具有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⑴感知(事实):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开始、是基础,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只有知道了“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地探索“为什么”从而才能理解和应用知识。⑵理解(事理):为了对一个数学结论能够理解,必须明确它的原理,它的来龙去脉。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结论的解释等,都要弄懂搞明白,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事实的原理。⑶应用(事用):数学教材当中,对例题的总结,练习题的解答,及课外作业的完成过程,都是“事用”掌握的过程。⑷系统化(事体): “事体”指的就是“知识体系”。数学学习材料之间具有种种联系,如果学生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就能达到由此及彼的作用。掌握“事体”有以下几个作用:知识结构严密化,记忆牢固,思维灵活多样,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因此通过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是十分重要的。

  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应该做的10件事

  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的困难,有的时候会让你无法进行下去,如果一味的苦学,并不是好的办法,这里教你十种方法,来解决它:

  1、放下手上的事情,彻底地休息。

  2、试想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你是怎么做的。

  3、制作思维导图或列表来概括你的选择。

  4、告诉朋友,并请教他们会怎么做。

  5、查阅书籍来寻找解决途径。

  6、使用因特网来寻找答案。

  7、进行一些体育锻炼,看看是否会想出解决办法。

  8、搁置下来,上床睡觉。在睡前告诉自己你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9、换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再试试做。

  10、尽可能多想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找出解决办法。

  中学生提高成绩必须坚持九法则

  1.课前预习

  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课后复习

  “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3.认真观察、思索

  进人中学后,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图形关系与自然界数量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更离不开精确的观察 课前预习;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语文的写作训练自是不用说。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还需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可以先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经常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孩子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偏科学生要如何学习

  就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也不可能每门功课都是第一。这不叫偏科。真正的偏科是指某几门科目掌握得很好,甚至在全班或全校都是名列前茅,但某几门科目却处于中下水平或更低。由此可以看出,偏科首先是一个心态问题,有些同学对某几门科目不感兴趣,用在上边的时间不多,而在那几门感兴趣的科目上肯于下工夫,结果就出现了成绩不平均的现象。还有的同学某个科目总是学不好 学习方法指导,久而久之就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恐惧心理和排斥心理,成绩也就越来越下降。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只有先解决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偏科问题。

  那么,在克服了偏科的认识问题之后,在学习方法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时间上从短到长。凡是不擅长的学科,大都是不感兴趣的。因此,如果一开始你便在差的科目上投入大量时间,必然会倍增烦躁与厌倦。正确的方法是按照学习目的制定出一份时间表来。比如你今天只复习某一科的某一小节,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踏踏实实地把这一小节搞定了,就改学别的科目。时间一长,对差科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培养起来了。还可以将差的科目夹在强的科目中学,时间同样不要太长,以避免枯燥无味的学习。

  二、做题从简单的入手。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科目,不要一上去就选那些太难的习题做。因为你在这个科目上基础差,所以做难题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对你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只能摧毁你的自信心。正确的方法是从简单一些的习题入手,牢牢掌握课本上最基础的知识,在确保自己对简单的题目已完全掌握后,再适当提高题目难度。

  三、找出差中之差。即使是对于差的学科,你也并不是所有问题都一无所知,有些问题还是略知一二的,真正拖累你的是这个科目中某一点或两点。如果你能把这个差中之差找出来,来一个强化或突击性的训练,就可以在短时间里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到了那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你的差科并不那么差呀!

  四、自我摸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你觉得对差的科目仍然心里没底,不知学得如何,这时候你可以找一份试卷来,像真正考试那样做一遍,做完后对着答案自己打分,这就像彩排一样,如果彩排的效果很好,正式演出也不会差。你也可以请一个家庭教师来,让他帮助你把这段时间的所学加以整理,然后考一考你学得怎么样。如果你考得不差,那么你就应该有信心了,你的差科现在已经不差了。

  如何使孩子安心地做暑假功课

  孩子进入学校以后,一些家长开始头痛起来:许多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课。有的孩子虽然看似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做功课,但实际上却在神游四方,心不在焉;还有的孩子做功课就像是在无休止的长跑,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可是作业仍然质量低下、漏洞多多、错误百出。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能不担忧了。

  于是,他们想出种种对策来改变这种现象。比如,采取严加"管教"的方法:不好好完成作业,就不准吃饭,不准睡觉,不准看电视,不准……有的父母索性坐在孩子旁边加以监督,甚至采用体罚手段。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收效甚微。

  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的处理孩子的这种情况呢?这就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而不能方式粗暴急于求成。其中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

  要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首先自己安下心来,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些不出声,不惹孩子发生兴趣的事。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学习气氛良好的空间,远比坐在孩子身边加以监督有效得多。家长应明白这样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学习为了什么,他们只会仿效父母,从父母那里知道应该怎样学习。

  2、 不要跟孩子唠叨

  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不愿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感觉被忽略,所以他们总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问这问那。"做几道了?还有几道?"看起来似乎是关心了孩子,殊不知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是总被打断。因此提醒各位家长注意:不要在孩子学习时跟孩子唠唠叨叨。

  3、 接待客人注意不影响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邻居串门,好友来访,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房内做功课。大人聊天最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学习肯定会受影响。因此,父母应尽量地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地方或孩子的娱乐时间里接待客人。而亲朋好友也最好在孩子的休息日去登门拜访,如果有事急需登门,应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些,以免影响主人家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总之,孩子做不好功课不能只从孩子那里找原因。身为父母,也应时时考虑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周的地方 学习方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如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一听就会却一做就错

  很多同学考试发下卷子后,总是难免要一声叹息或者几声叹息。“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想到?!”,“这么简单的计算我怎么居然算错了?!”,“我怎么草稿纸上算对了,卷子上却写错了?!”……很多同学都把正确率的欠缺归结为考试时自己的不小心、粗心, 并且还在心里有意无意地把因为这种原因被扣掉的分加上去,心里想着我的水平应该是多少多少分。如果你常常这样做,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会发现,等到下次考试,你努力地想要细心仔细地做每一道题时,发下卷子,还是会出现本该会做的题做错了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你还存在一个学习上的缺点或弱点:正确率没有保证!这不是仅仅靠考试时的极力小心所能解决的。

  下面我们就对解题错误率高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现象一:一听就会 复习方法,一做就错,总是在看到答案后恍然大悟。

  很多学生在看到题目时觉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过原题或类似的题目,但就是想不起来该怎么做,越是回忆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越是没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声,哇,原来是这样的啊。于是再做,发现还是不能独立的把题目完整的做出来,于是再看答案,再做......

  原因:原来在做题目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解法,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把题目抄下来,没有自己动手整理,导致自己觉得会做了,其实只是在当时把题目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只记得题目不记得解法了。所以,“背题”是万万要不得的,考试的题目千千万,背的过来么?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

  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学习方法和调控自己的学习心态,并能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为什么有相同的学习条件、智力水平,可是学习成绩却有天壤之别?凡学有所成者,无不使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只有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因此,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如果知识是金子,那么学习方法就是点金术,掌握了它就能获得更多的金子。

  学业成功不仅需要解决自我观念,如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不息,还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勤奋、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已经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情感智力方面的因素,而且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关研究指出,学业水平与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国内调查研究指出,在影响中小学学生学习的二十个因素中,学习方法处在第三位,学习优秀生与后进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非常明显。国外的研究也发现,超常儿童和年龄较大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方面之所以优于其他儿童,主要是由于他们更善于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由此看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有助于学习潜能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达尔文说: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 一切知识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所谓学会学习就是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调控自我学习心态和监控自我学习过程以及思想学习目标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方法,摈弃失败的、无效的学习策略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

  有很多同学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感兴趣,进而厌烦学习,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没有领会知识,没有学懂,没有学会,成绩差。实质上是这些学生不会学习,不会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造成的。由于缺乏学习方法,越到高年级,知识越多,这些学生就越学越难。因此,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地垮下去,最后导致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厌恶学习,逃避学习。

  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一门或者一套课程可以供你在可见的未来使用,或者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

  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一乘 一除,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呀!希望你做个既讲究方法,又勤奋的学习成功者。

  学习有法,而无定法

  许多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学科内容变化很大,而许多同学却不知道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去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因此学习很吃力,甚至学不下去。

  在学习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时,要纠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对一个已经形成死记硬背习惯的学生来说,要他学会思考和理解,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行。法国大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总之,通过方法学习和反复运用,使自己形成一套正确有效的现行方法,它是你不断成功的基石,将使你受益终身。而错误的学习方法,一旦形成,需要花费更大的努力才能纠正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

  中学生学习方法14

  很多学生学习方法欠缺,很用功的学习,成绩平平,甚至沦落为差生,很是苦恼。究其原因--没有方法。好比伐木,一个人是用斧子砍树,一个人是用电锯伐木,谁的效率快呢?所以,我们总结了三套简单易学、轻松操作的方法,助各位学子一臂之力。

  单词卡记忆法:

  1、制作单词卡;

  2、每天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各背2-3个单词,不允许积累,不背不允许吃饭;

  3、当天晚上复习一次;

  4、周三和周六在作业吧找老师考核单词卡;

  5、准备“易错单词本”,考核时单词出错直接抄写上去,然后强化记忆三遍,回去再复习;

  6、半个月在作业吧考试一次单词;

  7、一个月考试一次单词;

  8、月考后如果还有单词没掌握好,写到纸条上,贴在课桌和床头等明显的地方,通过经常观察达到掌握的目的。

  朗读计划:

  1、朗读与学生学习阶段相适应的满分作文;

  2、一天只允许朗读一篇;

  3、有感情的朗读,声情并茂,加入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

  4、一篇作文通过三遍朗读达到最好的`效果,朗读文章是为了减轻压力、陶冶情操、欣赏美文、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用心朗读;

  5、朗读环境可以在自己的房间内进行,最好是当着父母的面朗读,父母是评委,可以为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6、用心体会文章的意思,达到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的效果。

  理科学习方法:

  1.预习→做课后练习题→带着问题去上课→做笔记(一定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写在笔记本上)→问老师(注意说话技巧,礼貌、谦虚,让所有老师都喜欢你,都来帮助你的学习)→写作业前复习刚学过的内容→写作业(写作业不看书,看书不写作业,不会写就把作业放在一旁,复习会了再写)→作业批改→错题本

  2.多做练习题→错题也会随之增多;

  3.整理到错题本上→定期复习。

【中学生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中学生学习方法05-27

中学生学习方法07-27

中学生的学习方法08-05

中学生学习方法总结12-04

中学生学习方法总结01-10

重庆中学生学习方法03-05

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总结12-09

中学生学习方法总结11-28

中学生最佳的学习方法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