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不过,学习不是死读书,而要讲究方法的。如果你正在为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苦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
1、抓住地理课堂
地理学科既有理科的思维,例如气温与降水的分布,需要逻辑思考;又有文科的特点,需要记忆,例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所以地理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不能乱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牢固记住。理解知识的关键是珍惜课堂40分钟,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都在课上掌握,重点划在书上,做到堂堂清。
2、图文结合
地理知识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不论是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图,还是六大板块图,以及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与降水量的柱状分布图,都需要认真阅读地图。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一定要做到脑中有图,图文结合,这样记住的知识才是牢固的,终身难忘的。
3、日积月累
保证课前5分钟的预习和课后10分钟的复习。刚开始地理文字性的东西并不多,复习重点和预习内容一目了然。一定要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主动听讲,不盲目。每学完一节,要自主地复习整节内容,学完一章,对整章内容进行梳理,堂堂清,节节清,章章清,一点一滴,扎扎实实 初中物理。这样,到了期中、期末面对七门学科的复习,就会应对自如。你的地理成绩也一定会因此而精彩。
4、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范围是课本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为了培养初一学生地理的学习方法,年级特统一出两套复习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复习这两套题,并做到活学活用。时间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要学会抓零碎时间,如早晨早读前,中午午休前,晚自习上课前,晚自习笔头作业做完后等,都可以安排记忆,不要拖拖拉拉,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想优秀,就听老师的话吧。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2
1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2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3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4动手绘制示意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5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6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7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把握住要点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
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
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3
学好初中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等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
初中、高中地理不难学,关键要掌握一种正确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地理关键是要学会看地图。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4
一、读书看图对照法。
学习地理首先要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地理表象。地理表象就是地理位置、地形 (如山脉、河流)以至地图等等地理事物在人脑中所形成的表象。这些正确表象的形成是理解地理知识的基础。
根据表象的来源,可以把地理表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地貌表象,即由直接观察 局部地区的实际面貌所形成的表象,如人眼所见的山地、河流等形象所形成的表象。这类表象所反映的是较小的空间。另一类是地图表象,即由观察地图而形成的表象。 地图是表示地理空间关系的图形。它所包括的领域比较大,远远超出视力所及的范 围。所以,地图表象所反映的是较大的空间。我们学习地理不能到处去实地考察, 主要还是通过地图表象来学习的。
因此,我们学好地理,必须掌握“图”、“书”对照法,即一边看书,一边看图,把书中用语言表述的内容移到图上。只有这样形成习惯,才能建立正确的地理 表象,掌握好地理知识。
这里应引起重视的是地图的学习和运用。须知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必要工具,又 是“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地图的图表语言是国际通用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等,都要用地图加以显示。离开了它,就不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 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就无法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获得真正的地理知识。因此,在 16 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地图,认真锻炼读图、用图的能力,这是学好地理关键所在。
要学会读图、用图,先要学好地图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包括搞清地图上的 方向、比例尺、等高线和地形图,以及图例、注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果这些基 础概念不清,不会运用,就不可能正确地阅读地图。例如,不懂得经纬线的性质, 就谈不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不了解比例尺的各种表示方法和意义,就不会运用 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同样,不明白等高线的意义和表示方法,也谈不上利用 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地表的高低起伏状况等等。掌握了地图知识后,还要不断地有 意识地反复练习,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作为帮助自己继续学习的工具。常用的 地图有:挂图、图册、课本插图、填充图,学习中要配合使用。例如,在分层设色 地形图上,地表高低起伏,色彩鲜明,但不易看清山脉分布和走向;而在课本中的 山河分布示意图上,山脉走向却十分鲜明突出。二者结合对照使用,就能达到互为 补充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地图册和插图的注记不尽相同,要仔细查看注记,对 照使用。
二、用好同类比较法。
比较法是识记地理知识的有效方法。
地理学习中的.比较法,从形式角度来看,有列表比较、单项比较、综合比较或 地图对照比较等方式。从内容角度来看,可有以下几种:①类比法,即将同类地理 现象或不同类地理现象的相同属性作比较。②纵比法,即将同一地理对象在不同历 史阶段的不同状况加以比较。③横比法,即将同类地理对象在同一发展的阶段上加 以比较。④对比法,即将对立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区域的特征进行比较,使各自的特 点显明有力地显示出来。⑤联系比较法,是揭示地理内在联系和相互联系的比较方法。
三、培养学习兴趣法。
培养兴趣是学好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初学地理时往往对自然地理、区域地 理感到枯燥、抽象。这是由于感性认识不多,对学习地理的意义认识不深的缘故。 怎样培养兴趣呢,这就需要不断深入认识学地理的意义,特别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学 习地理的意义。自从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后,大量的地下资源被发掘利用,而随着作 为动力资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废气、废水、废碴无尽止地向外排 放,造成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同时,不可更新的资源越用越少,出现某 些资源日益短缺的危险。地球上人口的增长速度愈来愈快,在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 家,人口增长的速度同经济发展速度不适应,这样就出现了世界性的人口问题。因 此,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协调好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现在我国正进行四化建设,这些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具有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 境观,懂得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在从事建设时,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统一起来考虑,不去干那种杀鸡取卵、自毁家园、贻害子孙后代的蠢事,这 是时代赋予地理学科新的历史使命。如果能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学习地理的意义,就一定会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还要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对地理本身的逻辑体系产生兴趣。 地理课程具有文理相通、人地结合的特点,它的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很强,而且人、地、物紧密相关。因此,联系当时当地的实际,最易引起学习兴趣。 例如在“农村、牧区与城市”一节中,既讲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情况,南方与北方如 何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耕作制度等,还讲了同南方、北方的地理 环境相适应的人民生活风俗习惯:北方农村房屋的建筑材料,原来多就地取材,以 土坯垒墙,屋内有土炕,可以生火取暖;南方则以石块、竹木、砖瓦为主,屋顶斜 坡大,便于排水。北方人的主食多为面食,逢年过节有吃饺子的习惯,冬天下雪后, 堆雪人、打雪仗是孩子们最有趣的游戏;南方人的主食多为大米,生长在江河湖海 17 边的孩子们多爱游泳,端午节的龙舟竞赛,是南方水乡传统的娱乐和运动节目。思 索这些联系,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这种联系实际的思考是十分有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轻松愉快、精神放松的情况下,记得多,理解得深。学习过程 不应伴随任何一种紧张状态。这是在学习地理时尤其应该注意的。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5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学好任何一个学科的基础。
1、课前准备:课本、导学案、地图册、填充图册、文具等等,地理课上可能用到的东西都带全了课前准备好,放在桌面上,等待老师上课,如果东西不全,会影响老师的上课进度,会影响你自己的学习效率,久而久之,也会影响你的学习兴趣;
2、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讲是第一位的,因为地理很多东西是需要你理解,明白的,也就是要真懂道理,再有老师可以给你一些简单的记忆方法,所以跟上老师是首要任务;
3、课下想学地理的可以先将上课所学的导学案和课本内容巩固复习,之后再有时间,可以买一本资料自己有计划的做,不会的可以问老师。
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初一下册侧重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来说,影响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区位因素),这一点从教材内容先后顺序中就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对每个区域的论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该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哪个半球?什么纬度?海陆位置如何?有哪些邻国?等等。所以思考问题时应抓住该地的地理位置,以此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
例如欧洲西部,首先判断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确定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牧草的生长,因此畜牧业发达,人们喜欢吃牛羊肉,同样道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也适合发展畜牧业,所以这三各地点的奶粉业很发达。
再有我们刚刚学过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所以大河向东流,这就是地势和和流向的关系,同样美国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河流呈羽毛状流,会考有时后会给你一个英国或法国的地图,给出图例,能判断出海拔高度,进而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
三、自编顺口溜记忆
地理知识内容繁多,又缺少连惯性,学习时往往是记得慢、忘得快,如编个顺口溜识记,则会记得快,忘得慢。如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印美印巴巴俄,孟尼日和墨西哥。国土面积位于前六位的有我家真美吧,嗷。黄河流经的省份可编为“青川甘宁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鲁”。学会上述识记方法,会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用更少的时间学会更多的内容,变薄弱学科为优势学科,四、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如我们刚刚学过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很多要看形状读图,黑龙江像鹅,云南像孔雀等等,考试中,看图填空部分有些学生竟看不出地图画的是哪个国家,哪些省份,以致于失分,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五、注重图表,培养能力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一幅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一个图表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地理考试中对地图的考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读图、识图、根据地图来定位的能力是地理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要十分关注课本上的图表,对地图上具体区域的地形、山脉、河流、湖泊、气候类型等知识要重点分析和记忆。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6
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収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我国将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定位为:通过初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収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収展观念。所以,地理课对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地理很有必要。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觃律及其成因。
除此之外,地理学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
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収展等问题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地理如此重要,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有些同学认为,地理不难,关键是记性好,只要死记硬背就行;还有的同学认为地理课没意思,除了背还是背。其实不然,地理环境的収展变化是有觃律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乊间的关系也是有觃律可寻的,地理学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就会学得既简单又有趣。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乊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乢,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収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觃律。长期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例一:在“经纬网图”上,我们观察到的知识如下。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幵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且相交于极点。
③指示的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经纬度的变化觃律是:0?经线以东 为东经度,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自西向 东,东经的度数逐渐增大,西经的度数逐 渐减小。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 以南是南纬;自北向南,北纬的度数由大 到小,南纬的度数由小到大。
⑤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例二:我们在《森林资源》一课中曾经学过的 原理图,其图名叫做“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 我们以这幅图作为例子,讨论阅读原理图的几个主 要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是获取原理图中所显示的
各种信息。在“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有山坡、两道林带、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细、不同颜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头,还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径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图,是要分析我们在图中获取的各种信息和内容乊间的相互关系。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山坡从上到下,表示地表径流的箭头由粗到细,颜色也由深变浅,最后变成“微量清水入河”。这些说明了大气降水在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受到了林木枝叶、枯枝落叶层的阻滞,促使大量雨水下渗,导致地表径流流量不断减小,含沙量逐渐减少。护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说明原理,明确原理图所说明的原理。这幅“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说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二、学会读乢,掌握科学的读乢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乢中有什么
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乢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迚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収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读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仸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乊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例:通过世界地理的学习我们知道,南极大陆一块特殊的大陆,这里的地理环境特征与众不同,烈风、暴雪、严寒是南极大陆最显著的气候特征,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冰川,动植物种类稀少,
有极昼极夜现象,还有美丼的极光等等。而形成这些地域特征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极大陆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以南的
高纬度地区,其他诸多的地理特征都与这一要素紧密相联。
3.学会梳理知识
①教材对于同类知识的论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觃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迚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觃律性。
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气温又包括着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和气温的分布等内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时空分布所组成。
除了这一点外,我们还可以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迚行对比梳理。
②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迚行对比梳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乊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迚行学习,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如我们在学习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国、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乊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我们不仅通过对比梳理找到差异性,我们还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两个国家,虽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将两个国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识点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热带的临海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优质的铁矿资源丰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年来电子工业和信息产业得到了迅速収展,是収展中国家工业比较収达的国家。
三、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非常重要。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乊间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仸何地理事物的収生収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幵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乊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地理主要侧重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一般来说,影响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区位因素),这一点从教材内容先后顺序中就已经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在对每个区域的论述中,首先提出的也是该地的地理位置,位于哪个半球?什么纬度?海陆位置如何?有哪些邻国?等等。所以思考问题时应抓住该地的地理位置,以此为突破口,去分析其他地理要素的特征。
关于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最具有代表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较,西北地区具有许多独特的地理特征。如沙漠广泛分布,人烟稀少,地表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河流湖泊多为内流河和内陆湖,动植物具有明显的耐旱特征,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収达……等,这些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这里的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稀少,而造成降水稀少,气候干旱的根本原因又是这里“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当然,“地形闭塞”也对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
初中阶段要想学地理,除了“预习-------专心听课--------认真巩固”这一般的学习方法乊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幵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 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乊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幵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幵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我见在教学中适当穿揑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是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尝试开展研究性学习较多的一种形式。具体选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1).在研究教材过程中酌定研究课题。
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和觃律等知识,虽然对人类是已知的,但是有些结论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可以把这类内容绍嫫成让学生再创造和再収现的研究课题。如学习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时,就可把此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
后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乢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这种课题选择时必须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搞研究,而且还要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収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还可以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做,懂得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幵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学生会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是那样的重要,从而理解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生活。如《洋河的污染与治理》这一课题的解决,常常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知识,通常需要打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
目前,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依然是常觃学习的主要空间。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一个现实而又具体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关键是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乊中,在教学中充分収挥学生的主体做用,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収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迚行探究性学习。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収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教具、学生分组学习的材料等。然后向学生说明収现的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的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収学生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収学生的探究心理。其二,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収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视导,积极做好引导工做。其三,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幵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幵做迚一步的探究。其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収挥好主导做用。
(2)创设多种实践活动,融入一些经验性学习。
现行课堂教学知识获得和运用的方式都不直接接触客观实际,只直接接触经过抽象加工整理而成的文字、图形、表栺等“乢面材料”,缺少直接经验的过程和真正的体验。而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学生在亲自操做中体会到该“如何做”,自己走迚实验室核实一下,幵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这要比在牛顿的著做中或在一本教科乢中搜寻答案更有意义。这种“真正的体验活动”是迚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宗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将得到“如何去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収展,学生的智力也会在其中得到提高。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实践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3).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科学探索史,启収学生思辨的内容。 以往的学习,偏重于对概念或理论的死背硬记,缺乏深一层次的疑问,如用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众多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定律、法则或理论存在的依据和前提是什么?这些知识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而人们又是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常生活中去的?比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中可通阅读《偶然的収现伟大的假说》启収学生思考“大陆漂移假说”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价值何在?还有没有其他学说能解释海陆分布的现 状?你们是不是能创造一个 新的学说来替代它呢?真正 的科学态度是批判的态度, 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 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 史观为収现新理论,摒弃幵 不真实的理论幵以更好的理 论取而代乊的历史。在21世 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中,学会这种思维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在浩瀚的知识信息海洋中,学生就会迷失方向,以假当真,是非难辨。
四、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局限性
仸何一种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希望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要从地理学科教学实际出収,积极地、适量地选用这种学习方式,以便充分収挥它所固有的优越性,但不能误认为初中地理教学应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
第一,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趋瞿班级教学觃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同一个教学内容的全部探究过程。
第二,在传统的教学仸务还没有相应改革的情况下,课时不足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矛盾。有些内容如“气温、降水的分布”等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而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就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方法
第三,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
第四,幵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适合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如:大陆、岛屿、半岛的概念等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仅靠听讲、阅读等方式就能掌握。那种把整本教材都分解成研究性课题的做法值得商榷。
第五,研究性学习还要求比较充足的教学设备和课外教育资源,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受到教师专业水平、校园 图乢馆设施条件、校外活 动场地觃划等方面条件的 限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还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需 要教师这方面加强努力, 积极创造条件以保证研究 性学习的开展。 第六,在教学内容和 教学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 下,要实现教师教学行为 方式的重大转变,从而指 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还需要有一个较长过程。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7
一、要善于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二。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 初中英语,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地理有一个正确的`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把地理课学好。
地理复习资料之世界的居民
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初中物理,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8
一、字头记忆法
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归类记忆法
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七、简化地图法
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八、比较法
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9
开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应该经历过地理考试了,班里同学的成绩一定差距很大,有些同学信心满满,也有些同学迷茫无奈。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好多学生会觉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各科的学习任务,其中地理科目算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必须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简要介绍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一、学习流程
1、课前预习。每节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要认真预习,由于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很多知识都要落实到图上,所以在预习时,除了要了解文字内容外,还要看图,如果遇到问题,做个标记,课堂上针对问题认真听老师讲解,如果还没听懂,就要及时追问,直到学懂为止。
2、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上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努力完成老师发出的各项指令。因为老师上课之前是经过认真备课的,对每节课的过程都是精心设计的,每一步操作都是有目的的要达到一个效果的,如果你落了一个环节,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后续学习。如果疏忽课堂学习,带来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3、课后复习。每次上完课后要及时复习,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有问题常找老师和同学探讨,养成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不搞清楚决不罢休的'学习习惯。每一章节学完后,要把整个章节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归纳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期中期末考试前也要针对考试范围全面复习。
二、学习方法:
1、以课本为依据,通过记忆和理解学习地理。课本里的文字内容、插图、表格、课后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记住又要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学懂地理。所以,认真听讲,读熟课文,看懂图表,学会做题,都是很重要的。
2、以地图册、地球仪为辅助工具学习地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很丰富,可以判断方向,量算距离,识别高低、冷热、干湿,查找地名等。读图能力的考查在各种地理考试中都会占很大比例,很多考点都以图的形式呈现。比如我们刚学过经纬网知识,试卷里会出现大量经纬网图,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也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注重读图训练,提升读图能力。此外,利用地球仪对学习经纬网、地球运动、大洲大洋等内容帮助很大。
3、总结规律学习地理。地理知识表面上看比较零散,其实好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的分布,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的分布等很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总结规律学地理会事半功倍,轻松很多。
4、比较异同学习地理。如经纬线、经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理区域等都可以通过对比异同来学习,这样不易混淆,效果更佳。
5、分析成因学习地理。如东西半球的划分初一学生学的比较艰难,但是如果搞清楚为什么不从0o和180o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原因后,就会比较容易学懂了。很多地理事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位置决定气候,气候决定植被,气候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发展等。可以思考为什么神舟飞船的回收选择内蒙古。通过分析成因可以锻炼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地理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联系实际学习地理。例如,通过旅游、看书、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观、房屋建筑、饮食习惯等差异;亲身体会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天中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变化、人的影子长短随早晚随季节的变化等。总之,做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这样会对你的课程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7、及时纠错。在每一次考试或做练习后,如果答题有错误,一定要分析原因,及时纠正,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8、掌握答题技巧,学会解题。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试题的形式进行测试。所以,学生的学习也包括学会解题。比如我们刚学过的经纬网,需要记忆的知识不是很多,但是在试题的设计里会有很多花样,比如什么地方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从赤道某点依次向东南西北各走100千米,最后回到哪里;比较不同纬度面积大小等。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准确识别考查的知识点,才能取得好成绩。下面针对地理试题的主要题型提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
(1)选择题:一要仔细读题干,看清楚要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二看选项,即使发现了正确答案也要把全部答案都看一遍,也许后面会发现更合适的;三如果不能识别合适的选项,可以用排除法,去掉肯定不对的,缩小范围,做出选择,提高正确率。
(2)读图综合题:一先看问题,二针对问题在图里找答案。三填空题要看清要求,是填文字、字母还是数字序号,必须按要求做答。读图时一定要看清楚方向,比例尺、注记等信息;图表要看清楚内容、坐标刻度等。读图不准确,题就无法做对。
(3)简答题:答题要规范,表述要准确。如东西经度、东西半球、东西方向是不同的,以后还会学到节气与季节、地形和地势,山地和山区,地形和地形区等一些相近地理名词,要注意用词准确。
以上就是我对学好初中地理方法的一些粗浅建议,其实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形象比喻,编顺口溜,画图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老师,方法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即可。但是,上课用心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有误区及时纠错是最基本的要求。
最后记住:对自己要树立信心,对老师要充分信任,对学习要培养兴趣。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0
地理教材是我们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学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呢?我们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出书中有什么
阅读教材,首先要读懂,明白书中讲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绍某个地理区域时,一般从构成这一区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别进行论述。这个区域在哪儿?这里的自然概况怎样?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读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掌握应试技巧
第一步,认真阅读,正确理解。通过阅读史料,找到折射的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正确理解。
第二步,注意关键词语,确定时间地点。根据史料总体和关键词语找出史料所反映的时间、地点。确定时间和地点是解题的先决条件。
第三步,归纳概括,精练准确。解答史料题,我们应该用简明的学科语言归纳和概括出一个基本观点出来。
亲爱的同学们,眼前尽览着琳琅满目的历史盛果,或厚重,或警醒,或震撼,或精彩,也许会使你们应接不暇。因此,希望你们在尊重和欣赏历史为我们创造的文明之时,能够带着深远的历史眼光,怀着一颗宽广的胸怀,在饱览人类厚重历史与文化的精髓中,在品味和感悟历史中,培养你们深厚的修养品行吧。
把握地理规律
到了高年级,自然地理的一些知识就会变得抽象起来。很多人地理学不走,就是这一关过不去。习惯了低年级背地名的学习方法之后,到了学习地理规律的时候会非常不适应。这个层次,强调的不是背诵,而是理解。我们要把地理当成物理来学习,从最根本的大气压力的知识开始,逐步来理解“气压梯度力”这个概念。我们要相信地理是有规律的,地形地貌的形成、白天黑夜的变迁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在物理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把握好了这些规律,杂乱无章的自然地理理解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在这个层次,《系统学习完全工具》中介绍的系统思维导图就可以发挥威力了。通过画图的方式整理知识体系,把握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可以加深理解、梳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也就让知识变得很容易记忆。
能否从第一个层次过渡到第二个层次,是高年级同学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一定要改变低年级地理靠“背诵”的习惯,转为“理解”——彻底理解,我们才能真正学好高年级地理。
第三个层次:综合运用
把自然地理的规律梳理清楚之后,再来结合地图学习和理解人文地理的相关内容,就会变得舒服很多。有了地图、有了地理规律,这个时候看什么地理问题都可以很轻松了。
把握着力点
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特别需要理解其中的重要词语和观点。如人类早期文明、文明的矛盾与碰撞等;关注教材中的.小字部分,特别要关注文中观点引发的认识和思考。如亚非地区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文明可以得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认识;关注历史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如文明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以人为本的观点,文艺复兴、科技革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各国改革对教育的重视,战争的后果及残酷性,对一些有影响国家的重视,中俄友好年等;关注教材中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等;加强中外史实的联系,认识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如我国的甲骨文字与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巴比伦的楔型文字的对比,我国的儒家、道家学说与世界三大宗教对比,中日改革对比,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对比等。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1
课前预习。不管什么科目,预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先预习了,就会知道自己对于哪些内容比较容易接受,而对那些知识点又比较难以理解,对于自己比较难接收的部分,就会更侧重的去听讲。对于重难点的.掌握是比较有帮助的,所以一定要做课前预习。
及时提问。如果老师在上面讲,讲的不是很清楚,或者是自己没有听懂,可以举手示意,让老师再讲详细一点。因为老师站在讲台上没办法清楚每一位同学对于新知识的接收程度,你不说,老师就不知道你没听懂,所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提问,及时消除疑问,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才想起来,哦这里我都没听懂。
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大部分的老师在课堂上都会提问,甚至有的老师很喜欢提问,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接收的程度,另一方面是为了加深重要知识点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自己回答过的问题,参与过的互动,这部分的知识点一般都会掌握的比较牢固,所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也是很有帮助的。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2
学生不能只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工作、生活一生,他们必须终身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培养他们“爱学”、“会学”。涉及面很广的地理知识学习更须如此。兴趣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强大动力,它促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状态则是地理教学是否成功的可靠标志之一。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只有潜移默化地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才能在上地理课时感到轻松愉快,觉得既能学到知识,又是一种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一、影响地理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学生的兴趣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教学系统的要素:教材、学生、教师都与学生兴趣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
1.教材是地理学习兴趣的源泉
地理感性知识鲜明地体现着地理兴趣培养的趣味性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的空间广大性,直接观察必须走出教室,大量的间接感知又须借助特定的教学手段、地图等图像和教师、教材的直观性描述,以形成再造表象。因此,感知教学对于兴趣培养乃至整个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2.学生是地理兴趣发展的主体
学生对掌握着主动权的学习感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成功归根结底要靠学习者自己对学习活动的主动调节。学生是学习兴趣发生发展的根据,兴趣培养必须遵循学生兴趣发生发展的规律。
3.教师是地理兴趣培养的主导因素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领导者、控制者,又是知识信息的提供者。教师应该经常注意了解学生的兴趣状态,作为自己改进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内容靠教师去发掘、驾驭,学生的学情靠教师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靠教师去激发,学生的进步、发展靠教师去启发、诱导,教师掌握着激发和满足学习需要的手段,因此教师作用的发挥是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4.地理教学手段是兴趣培养的重要条件
地理教学手段包括地理教具(挂图、模型、标本及视听软件)、地理学具(课本、地图册、作业册、颜色笔等)与视听设备、地理专用教室、地理图、地理室外观察点等是地理知识内容的载体,是地理教学内容——兴趣源泉流向学生的“渠道”。它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注意,激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提供相当一部分地理感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问题,运用地理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与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学习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1、提高教师素质,是激发中学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关键。
2、地理起始课,能启迪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起始课,是学生步入地理知识王国的入门课,是目的性教育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也是使兴趣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教师不能光讲大道理,而要趁他们刚刚接触这门知识的有利时机,联系焦点、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有的放矢的采用一些方法,如可采用设问列举的方式,首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有趣的地理问题。
3、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兴奋程度。
比喻形象动人,使学生听起来如临其境,心驰神往。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
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幽默的语言常引起同学们的捧腹大笑而又秩序井然,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轻松学习知识的目的。课堂上采用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语言,能吸引学生,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又进一步激起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自然倍增,教学效果显著。这一点已得到众多优秀教育实践者的证实。
(3)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思维。
学生对具体学习目标的认识需要,在问题的情境中被激发,在成功的情境中获得满足。创设问题情境,继而创设成功的情境是兴趣培养的基本方法。问题的情境由问题的背景、问题的系列、体系共同构成。问题不断明确着学生认识活动的.远近目标,激化着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推动着学生认识活动的发展。
(4)“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提出问题能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线索,指出思维的方向,使学生的求知心理产生活跃欲试之势,学习兴趣盎然。
(5)穿插具体的故事,使中学地理教学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探索抽象的原理。 地理故事,生动形象,对中学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中学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富有启发性,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善于思维想象,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和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一定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不择时机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性地挖掘兴趣的源泉,充分掌握激发兴趣的方法,适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乐学”的转变。让科学的学习方法架起从知识到能力的桥梁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3
1、记住地理方位的名称
我们去记忆地理地名的时候不能靠死记硬背,而且应该讲方法,理解记忆。有些同学是会说地名是一些固定的名称,怎么理解呢?其实所谓的理解就把地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发觉其中特别的地方,就能够帮助我们记忆。比如在地方中,洛阳市在洛水之北,江阴是在长江之南。那么也有一些地名是方位相对的,比如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等。还有一些是跟位置相关的,比如位于滨海滨河地区的黄浦等等。
2、记住地形的地名
特别是描述自然景观,反应自然特征的地名,比如说黄河,长白山,日月潭,天台等等,这些都是一些以特征为主的地名。可以把这些以地形为主的地名,归类记在地理预习本上,这样可以随时翻看下总结的.内容,方便记忆。
3、记住那些反应生态特征的地名和人文特征的地名
比如表示生态的地名,有铜陵、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等等这些都是表示了当地的一些生态特征。那么对于人文特征的地名,比如有宁海,宁波,大丰等等,都是表现当地的一些特有的一些事物。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4
预习是对课本新的学习内容最初的自主探究。通过预习,可以发现哪些知识可以通过个人探究就能掌握,哪些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哪些知识难以理解。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就能有的放矢,明了课堂上学习上的侧重点,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和同学间的讨论予以解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预习时切忌走马观花,最好边读边标注。例如,在重点文字下加“下划线”,对疑难问题打“问号”,对通读一遍就能理解的基础知识标“对号”等等。读文字要结合相应的地图,或看课本图,或看地图册,或两图一起对照看。每读完一段,在脑海里简单的勾勒一下,做到图文互换,知识定图,这是成功预习的策略。总结起来就是要做到“三读”、“四到”、“五边”:即简单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点内容慢慢读;读书时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书,边查图,边思考,边归纳,边标记。读书时一定别忘了时时对照地图。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听课不是单纯的用耳,还要动口、动脑、动手,适当地做些听课笔记,这是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记一般做在课本适当位置上,笔记内容要有使用价值,要简明扼要,自己能看明白即可,不要耽误听讲。笔记最有价值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1.本课的知识要点。教师讲课时,一般会把本课的知识要点加以归纳总结,以板书的形式条理化展现出来。这是笔记最基本的内容,可以写在每课课题的上面或右侧,形成本课知识网络。
2.各节的重点、难点。在专心听教师讲课时,对于老师讲授的重要知识内容,应该随时在课本文字相应处用自己“固定的符号”加以标注。
3.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有些知识课本中没有,教师进行了延伸,这时,更应该听好并做好笔记。例如初一的同学在学习“判断方向”时,教师一般会拓展到“两极地区特殊的东西方向判断法”——北极按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南极按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就需要随时在“方向”这一段旁边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复习巩固。
笔记不要光用文字来表示,对于较难的知识,如果能以简图的形式画出来,那会更利于知识的形象掌握。
可以设想,如果你是听课认真并善于思索的同学,笔记内容将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你是上课易走神的同学,做笔记至少可以起到一种约束作用。而且课后以笔记为线索来复习地理知识,无疑是全面巩固知识的有效办法。
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地图来学好地理。要读懂地图,首先要掌握必要的地图基础知识:识记不同的图例,会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会根据不同情况定方向,会看地势高低,会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数等。其次还要做到会获取地图信息:位置图、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示意图等。
初二地理复习方法
面入手:
1.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作为学生,首先要明白这个考试的重要性。既要重视,又要藐视它。在复习之前,根据老师总的计划,可以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地理复习中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习题,做好综合练习,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测试。
2.落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第一阶段,一定要特别重视,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强化自己复习计划的使用,可以和同学进行组内监督,或者让家长监督。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才有熟练运用的可能。
3.活用地图,利用地图引领复习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识、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识读地图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
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要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幅到多幅地图的复合过程。因为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常常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所以在复习中要结合地图记忆,这样记的知识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做到“脑中有图”,图中有知识,才是最好的效果。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5
初中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该学科以其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见长,内容涉及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物产等。根据调查,有部分初中生反映该门课难学,并存在偏科现象。其实,学习地理只要掌握其中技巧很容易学好,特推荐几种学习方法。
一、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部分初中生学地理还没养成看地图的良好习惯,只是死记硬背文字部分,结果课本背得很熟,考试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看图。初中地理考试有60%的内容来自地图,因此,在学习时应多看地图,将河流、城市、矿产都落实到地图上去,并从地图中找到它们的位置。事实证明,看各省地图效果好于看分区及全国地图,如学习中国地理“华北地区五省二市”时,可逐个省学习,以山西省为例,其形状似平形四边形,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省会太原,煤矿有北部的大同,中东部的阳泉,临近省份分别为:北临内蒙古、西临陕西、东临河北、南临河南。可用相同方法去学习其他省份,只要各省地理知识掌握了,中国地理也就学会了,学习世界地理也是如此。
二、自编顺口溜记忆
地理知识内容繁多,又缺少连惯性,学习时往往是记得慢、忘得快,如编个顺口溜识记,则会记得快,忘得慢。如南亚地理中,讲到印度的物产有:棉花、黄麻、甘蔗、花生、茶叶,可编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黄河流经的省份可编为“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和豫鲁”,也可编为“青川甘为宁蒙山,西和东。(“为”是添加字,“山”指山西,“西”指陕西,“和”指河南)。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有些地名编顺口溜应按顺序,如多瑙河、湄公河流经的国家,黄河、长江流经的省份。
三、学会抓重点
有的章节内容虽多,但重点内容少,学习时,只要抓住重点,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东南亚地形复杂,可用8个字概括,即“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北三省的.气候可用4个字概括,即“长冬短夏”。
四、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如湖南、江西二省的形状像一对兄妹,越南的形状像一根扁担挑两筐等。考试中,看图填空部分有些学生竟看不出地图画的是哪个国家,哪些省份,以致于失分,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看地图的形状特征。
学会以上识记方法,会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用更少的时间学会更多的内容,变薄弱学科为优势学科,腾出更多时间学习其它各门课程。
【初中地理学习方】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10-26
初中地理培训学习总结10-14
初中生学习地理的方法11-09
浅谈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05-06
初中地理学习的方法12-25
初中地理国培学习总结11-11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12-06
学习初中地理的三大方法08-04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11-25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