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疲劳
由于长时间地持续进行学习,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了怠倦,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到了不能继续学习的状况。疲劳现象有各种形态,主要可分为生理的(或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的疲劳。学习既包括身体的活动,也包括精神的活动,但主要的是精神活动。因而学习疲劳既受身体疲劳的影响,又受心理疲劳的影响。学习疲劳的原因学习疲劳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习疲劳的出现不仅取决于所从事的学习的性质和数量,也和一个人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个人的特点以及环境的条件有关。一般地说,儿童的身体作业比精神作业更容易疲劳,特别是容易发生高度的疲劳。儿童往往无视自己的能力的界限,而从事于过份激烈的活动,结果造成高度的疲劳。这是应当引起教师和家长注意的。心理的疲劳一般不象身体的疲劳发生的那样迅速,所以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能够较长时间地持续学习而不感到十分疲劳。但是,集中精力持续学习时间过长,就会产生疲劳,使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许多研究指出:需要紧张的注意、积极的思维和记忆的学习活动,都容易发生疲劳。不愉快的作业较愉快的作业更容易疲劳,学习内容的单调也会引起心理的疲劳。另外,在异常的气温、湿度、缺氧、噪音、光线不良等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学习,也容易疲劳。疲劳的引起是有个别差异的。由于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不同,如身体的强弱、能力、气质、兴趣、习惯的不同,都能影响疲劳的发生。在教育上,应特别注意身心发展迟缓的和早熟的儿童,也要注意在急速发育期和青春期的学生,因为他们容易陷入于高度疲劳的状态。学习疲劳的调节和恢复因为疲劳能降低学习效率,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教育、教学上应注意学习疲劳的调节和恢复。一般措施如下:1、合理安排学习首先要注意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问题。学习材料过难或过多,学生的负担过重,容易引起高度的疲劳,有害于身心的发育。因此学习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要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程度。其次要注意各科学习时间的排列要做适宜的分配。如果学科时间的分配不当,相继排列困难的学科,也容易使儿童陷于高度的疲劳。2、适当休息疲劳可以由休息而得到恢复。
其原因是:由于身体的活动而消耗了的有机物质可以由呼吸和营养物质等得到补充,疲劳物质被体内所吸收。休息和恢复之间的时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不过,日本心理学家田中宽一的实验表明,如果作业时间以算术级数增加的话,恢复所需要的休息时间则以几何级数增加。关于休息时间的效果,有各种研究。由于学习的性质不同,疲劳的程度不同,学习后恢复的程度也不一致。不过,一致的结论是,休息有恢复疲劳的效果,大体上疲劳的.恢复先快后慢。但在学习上,休息也能减退注意的顺应而影响学习效率,尤其以长时间的休息最明显。所以关于休息时间的长短方面,以短时间的休息为宜;而且多次的短时休息,比一次长时间的休息效果要好。
在学校中休息时间的安排,大概可分为三种形式:①按儿童的年龄分配。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30分钟,休息20分钟,出入管理10分钟;二年级学生,学习35分钟,休息10分钟,出入管理10分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45分钟,休息10分钟,出入管理5分钟,等等。②按学习的顺序分配休息时间,即不采取均一的休息时间的方法,而是因学习的顺序,适应学生活动能力的程度,逐渐增加休息时间。例如每节课后依次增加5分钟的休息。这种方法虽较理想,但实际运用起来不如均一休息那样便利。休息不一定是消极的不活动,也可以是积极的,如课间操就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法,但间歇休息应避免激烈的活动,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学习疲劳】相关文章:
孩子学习疲劳的原因及措施10-04
如何走出理财规划师学习的“疲劳期”10-04
国际法课程教学中的学习主体疲劳论文08-02
怎样消除心理疲劳08-22
夏季吃什么提神抗疲劳-抗疲劳提神的食物08-07
学会用热情打败疲劳09-02
工作疲劳怎么办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