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时间:2024-10-17 10:45:16 海洁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通用8篇)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通用8篇)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1

  “遇到灾难,我们可以质问上帝在哪里吗?可那些曾经祈祷的人只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皮乔夫斯基这样回忆说。集中营是战争与政治结合的产物,像是魔鬼的孩子,将那些持不同政见的人或某一特定种族置于股掌之间,试图用不可见光的黑暗隐藏一切邪恶与病态。侵略者就这样掌控着受难者的自由,消磨着他们的意志,并毫不留情地夺走他们的生命与信仰,但集中营试图掩盖的那些罪恶扭曲人性,在善良与正义的人性光辉照耀下,仍无可逃遁。

  军国主义与人心善恶 人性的光辉在集中营闪亮

  托尔斯泰说,“人都有两面性,一个我和一个人性的我”。人性本善,没有谁生来就是魔鬼,或许是瘟疫般的战争与直面死亡的恐惧唤起了人内心邪恶的正如日本军残暴的侵略。《终极胜利》并没有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将侵略者的暴行与受难者的痛苦赤裸裸地剖开示人,而是像《美丽人生》与《币制造者》一样,集中了人性的反思与美好的希冀。

  军国主义的灌输,使日本军人在踏进中华大地之前就已经忘却了自我。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趾高气昂地冲进教堂,打断了药商与护士的婚礼,无视祷告,将所有侨民押进潍县集中营。分配居所时,日军指挥官再次将相爱的药商与护士拆开,并用高于一切的思想痛击每一位质疑的侨民。此时此刻,人性中善的一面已经麻木。得知奥运冠军李爱锐身在营中,日军司令想用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来证明自己的民族优越感。有侨民禁不住日军的折磨求徐牛帮忙逃跑,然而受牵连的营中其他侨民,则被关押在地笼,任风吹雨淋太阳晒,直至奄奄一息。就在最后日本投降时刻,潍县集中营的日军还在逃避现实,将撞钟的孩子击毙,残存的一点人性,也在这一刻消散了。

  《终极胜利》集中展现了潍县集中营内日军与侨民间的对峙,这些留在中华大地上的侨民已经做过人生的选择,像李爱锐一样在民族正义面前,舍弃了家庭与财产。李爱锐的崇高信仰体现在天津这20年的`教书育人,无论贫穷与富贵家庭中的孩子,都是渴望知识与教育的孩子。遇到受伤的中国人时,李爱锐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闯过战场去拿救命的药品。在租界工作的护士,会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病人舍弃珍贵的爱情,因为在她看来拯救生命是比享受爱情更重要的事情。这些生活在中国租界的华侨们,他们尊重珍惜这里的每一个生命,或许这就是托尔斯泰说的“人性的我”吧。

  《终极胜利》塑造全新国民“人性符号”

  影片《终极胜利》里面的中国人也一改[拉贝日记]与[南京南京]中的麻木形象,转变了在战争中的角色与态度,不再是一味的等待救援,而是主动寻求机会去拯救华人华侨。不只是徐牛一人,像徐牛一样心中有义的游击队员和村民,也参与到了这场跨越民族的救援之中,为集中营内的被困华侨偷送食物的药品,帮助侨民脱离日本人的暴虐。风筝在潍县集中营的上空盘旋,像一只雄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而集中营则成为一个符号,人性的符号。拯救他人生命,其实是在拯救自己的人性,不要让自己人性中兽的一面将自己吞噬掉,而变成一具行尸走肉,这便是《终极胜利》对人性的终极拷问。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2

  红色题材的影片总是带给人一种沉重感,而这一次,《终极胜利》这样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却反其道而行,讲述了一个跑男的故事。

  Eric Liddell(中文译名:李爱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跑男,一个用生命捍卫尊严和信仰的跑男。

  他生于中国,曾是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的世界纪录创造者,也曾是天津的一名传道士,更是一名为中国抗日尽过力却死于日军集中营的国际友人。他为英国用速度拼搏了一块奥运金牌,但却在中国,用生命奔跑于日军的炮火中,救护了抗日的战士以及集中营中的各国战俘。

  《终极胜利》这部片子,讲述的就是残酷战争中李爱锐作为跑男的终极胜利。

  其实,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国际友人,很多人往往先想到了白求恩。因为白求恩一直被宣传。但事实上,在那艰苦的岁月,不少外籍友人在为我们的国家默默奉献着自己力量。

  《终极胜利》即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最大集中营为背景,讲述了苏格兰人、奥运冠军李爱锐在中国经历的传奇故事。他出生在天津,其夺得奥运会金牌的经历曾被拍成电影《烈火战车》。热爱中国的李爱锐,甘愿放弃因奥运夺冠赢取回来的优质生活,回到正遭受日本残酷侵略的中国,在这段苦难日子中结识了徐牛,二人共同忍辱坚毅地对抗凶残毒辣的侵略者,救护了一大批被日本人关押在潍县集中营里的各国战俘。

  它或许不是一个讲求视听效果的大片,因为红色题材的影片从来不是以此为吸引点。它讲述的是一个人用奔跑完成生命中最重要任务的故事。在这里,跑男李爱锐要完成的任务,不是简单的指压板奔跑或者撕名牌,而是拯救生命。

  是的,人需要有尊严,但有时,生命比尊严更重要。

  泰戈尔曾说过,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而影片中,李爱锐正是用生命去诠释了这句话。

  当受伤的抗日战士被送上家门,他跟徐牛冒着炮火,在枪林弹雨中奔跑,只为能拿到救治的药品;当他被逮捕却因为日军头领想要与他赛跑而获得优待时,他又将优待的食物分给了其他挨饿的战俘。

  生命的'伟大之处,不是在于获得比别人多,而是给予的更多。

  作为一名牧师,李爱锐自始至终贯彻着这样的信仰。

  人需要有信仰,是因为,信仰让生命有意义。

  奥运会的赛场很大,那条跑道也很长,但对于李爱锐来说,奔跑不止于此。他将那条赛道,从巴黎延伸到了中国,从赛场延伸到了战场。一直到因病去世,他都用他的方式,在奔跑着。因为他坚信,生命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他人而拼尽全力。而他的信仰也成为了鼓励所有战俘的重要希望。

  在乐道院集中营,他与日军头领进行了两次比赛。第一次他输了,那是因为他饥饿,因为他把食物都分给了集中营的儿童们。第二次,他赢了,在冰天雪地中,光着脚,忍受着脑瘤引发的头疼,忍受着饥饿,忍受着礼拜日比赛的羞辱,那是因为他心里有信仰,他把所有的苦难当做了人生赛道中必须要跨越的障碍。

  当他最后弹起曾给女儿弹过的音节,倒在修道院里的钢琴上的时候,他终于到达了人生赛道上的那个终极胜利点。

  生命总是匆忙的,来不及告别,来不及嘱托。但《终极胜利》却用跑男李爱锐的故事,告诉我们,用生命传递给别人的信仰,就是最好的告别与嘱托。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3

  朋友最近在做抗战老兵的采访笔录,所以一直在看一些抗战时期的老资料。这部电影上映,这几天又正值七一节。于是我们一起去了影院,我算是作陪一起受教育。

  去之前我稍稍查阅了一下故事的背景。讲的就是英国运动员李爱锐在取得1924年奥运会400米比赛冠军后来到中国传教20年。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关押在山东潍坊的集中营直到去世的一个故事。

  其实这样看简介故事剧情构造确实不算复杂。我自己确实也没有抱着多大的期待去看。但是在看的时候,几次都随着剧情落泪。我觉得这算是在主旋律下非常良心的一部作品了。

  没有狼烟滚滚的战争场面,没有教科书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灌注式输出。也没有强烈的民族主义仇恨感。

  可能你会问,以上都没有红色影片,它还有什么在撑起它的“好看”?我觉得是电影中抛开这些结构框架后,留下的真正的情感是好看的。

  有人性,还有正义,还有希望。故事情节我不在去做复述,但我想讲一些让我落泪的点。

  细节里的人性

  故事的开始先讲述的是一段情侣,女的在天津英租界的修道院做护士,帮着收留照顾受伤的士兵还有附近的老百姓。但因为药品紧张,所有的伤员都在等待着一位护士的未婚夫的药。隔天药送来的时候刚好也是最后一班回英国的渡轮起航的时候。原本的打算来说,女护士的未婚夫卖完这批药他们就有钱买票回到英国。

  但因为教战地环境的窘困,谁也掏不出钱。女护士站了出来,掏出了她的婚介。那个小细节推了一个镜头。她将握在手心的戒指亲亲的擦拭了一下。然后放在了未婚夫的手心。她告诉她说“这颗戒指可能值一点点钱,我想看看是否值得换药”

  身后做护士的姑娘们都站了出来,他们掏出了自己的戒指,镯子…当女护士的未婚夫也决定放弃回程归国的邮轮一起留下的时候,我看到姑娘眼中的感动和坚定。

  隔着白色的带有红十字标的床单,男的抱起女护士旋转。这个镜头是我看过的战争片里最美的一个镜头。如果大家去到影院一定要留意这里。

  我们也顺带说回男主李爱锐。在准备让妻子和女儿离开的前一天夜里,她的妻子想要劝他一起走。妻子其实深明大义。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做的事是对的,但是又顾及到自己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她在犹豫中的时候,窦骁背着伤员过来敲门。

  李爱锐的妻子,一点点都没有犹豫,直接将浑身是血的伤员接过来一起抬着放在了客厅的.地坛上。当我以为这个桥段要结束的时候,李爱锐和窦骁出门去借药。逆着人流走,窦骁的腿受伤了。李爱锐第一个反应是捡了一辆黄包车去让窦骁上车拉他一起走。

  而后面的细节就更为让人感动。珍珠港事件以后,天津的外籍人士都被关押到了山东潍坊的集中营里。有一对情侣他们正在举行婚礼的时候被抓,都来不及交换戒指。但是到了集中营的时候,男的将捡来的铁丝扭成了环。自己带着一只,送给了自己的妻子一只。

  不管在怎样的时刻,坚守自己的爱人,坚定自己的信仰,即使是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他们也有一颗自由的心。

  还有镜头里那些飘扬的风筝。是这部深色影片里的一个亮点。只有风筝飘荡起来的时候,拉远的镜头里才有了一点点彩色。这一点彩色越飞越高。我也深知那是那个处境下,所有在困境中的人的对自由的对正义的向往。

  等等很多细节,都是对人性的展示。他们没有国界,不分彼此。当窦骁带着小石头翻过集中营的电网送吃的时候,残暴的日本兵也悄悄的掐断了电网。就在最后一次日本的军官想要合闸,而士兵知道孩子正在翻阅电网的时候,他们用力的拦下他们的长官。

  我想这一刻他们只是关心这个孩子的生命,而从没有去区分这个孩子是不是中国人。这是残酷的战争里存留的人性。他远凌驾于国籍、战争之上。

  永生的信仰

  如果说人性是所有战争影片中最展示和诠释的一个角度,那么这部电影另一个让人感动的点就在于它所展示的希望。

  当李爱锐他们进入集中营的时候,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孩子们。都穿的整齐划一。他们每一天早上都要祷告,他们忠于主,爱与爱。其实说到这里,李爱锐的前本身如果大家有去了解的话,他年轻的时候退出过奥运会,就是因为他的宗教信仰不允许他在周日进行比赛。

  但是这一年,他在中国山东,遥远的大洋彼岸。他为了给同伴争取到药品。答应和日本军官在周日比赛。

  他说信仰在心头,为了救赎而去做的事情。主也会原谅他。大雪的早上。他赤着脚拖着虚弱的身子跑赢了比赛。这一刻他就是所有关押在一起的同伴的上帝。

  除了李爱锐,还有个小姑娘也极其让我震撼。破败的教堂里,角落里有一架钢琴。小姑娘小中国小男孩小石头一起玩耍的时候,想要弹响它。但是她害怕日本兵的管制。一直没有弹响。但是在小石头被竖起的电网墙电死时,她自己一个人,来到了钢琴前。她弹响了它。她要为自己的朋友送别。叹气的颂歌也是教堂里举行丧礼的肃歌。

  她用她的信仰在送别中国的小伙伴。这一刻,我觉得已经不在于形式上的信仰的派别。这一刻,爱融通了所有。

  最后,我还是想说,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宏达的战争场面。但却无比震撼的明白战争带来的伤害。讲述的是我们国家的抗日战场,但我觉看到的都是国籍友人间的无国界的帮助。现在也正值七一了,我想如果想想要从一个微观的平凡的角度去了解我们历史上的二战,我们的抗战史,这一部电影我觉得值得一看。

  所有温情的人性的伟大的一面。都藏在这个电影的每个镜头里了。借用《纸牌屋》里的一句话说就是,一个人的品行,不取决于这个人如何享受胜利,而在于这个人如何忍受失败,没有什么比信仰更能支撑我们度过艰难时光了。

  灰色的世界,闪亮的人格。请我们每个人都记得他叫李爱锐。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4

  看完《终极胜利》,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想去潍坊,想去李爱锐的纪念碑前献上一束鲜花,作为国际友人的他以爱制暴彰显了人性的伟大光辉。相信当你看完电影后,你也会对李爱锐充满着敬意。人性的力量高尚而伟大,集中营里的人性光辉更加耀眼。

  电影《终极胜利》以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最大集中营为背景,讲述了苏格兰人、奥运冠军李爱锐在抗日战争时期主动回到中国的传奇故事。导演冼杞然十年前获悉奥运短跑冠军李爱锐的故事,就对这个电影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花费了十年时间来精心打磨,搜集资料、创作剧本,几易其稿,把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对人性的偏爱都倾注到了电影故事中,每一个角色,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极为精细,最终为观众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质和人性拷问并充满正能量的影片。

  李爱锐身上的很多品质都值得我们反省和学习,对照他的那些选择和那些付出,我们也许会很羞愧。真诚是李爱锐做人的道德准则,并为此长期的坚守,更为可贵。放弃奥运冠军的光环和衣食无忧的生活,来到偏远的出生地天津宣教,这是李爱锐对信仰的坚守。潍县集中营内,身心饱受摧残的李爱锐拒绝了首相丘吉尔的特别照顾,将离开集中营的宝贵名额让给了一位怀孕的妇女。或许这对李爱锐来说是爱与关怀的自然流露,但在他人看来却是高尚情操的展现,充满了人性光辉。

  当他送走妻子和孩子,他已经放弃了小爱,选择了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的大爱,这种爱没有国界,只涉及人性。奥斯卡著名演员《莎翁情史》扮演者约瑟夫·费因斯饰演李爱锐,他在一个陌生的国家付出着,在枪林弹雨中奔跑着,他的身上带着神性坚持和人性光辉,为了集中营的.人们奋力奔跑。

  对窦骁的印象还停留在《山楂树之恋》,此番跟奥斯卡著名演员合作显的更加成熟,从李爱锐的司机开始,徐牛慢慢变成最其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集中营那段黑暗的岁月。当徐牛腿部受伤时,李爱锐的脑海中没有丝毫优越地位的意识闪过,而是顺手拉过黄包车将徐牛带离危险的战争废墟。徐牛与李爱锐,在战火硝烟中诠释了生死与共的友情,这份兄弟情义,跨越战争的围栏,感动众生并成为永恒。

  电影中不断有风筝在天空中飞舞,这一元素笔者私以为一方面集中营在潍坊,而潍坊又是风筝之乡;另一方面风筝象征着自由,相信导演冼杞然也是有意为之,战争年代日本侵略者横行霸道,无数的国人都生活在战火之中,自由何等的可贵。

  像李爱锐、白求恩这样的国际友人我们都值得永远铭记,是他们的无私、大无畏、大爱无疆,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伟大光辉。当下浮躁的电影市场,真的需要更多这样有涵养、有内涵的正能量影片让观众看到。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5

  由冼杞然执导,窦骁、约瑟夫费因斯等联袂主演的国际级史诗影片《终极胜利》距7月1日上映日期越来越近。今日,影片首发制作特辑,枪林弹雨中的逃亡、紧张激烈的奔跑,以及战火熊熊的爆破场面等,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与此同时,制作特辑还将镜头瞄准影片之外的拍摄花絮,从道具制作到拍摄搭景再到作曲配乐,《终极胜利》都有着许多让人着迷的惊喜。

  制作特辑首曝大教堂搭景 战火中的暴力美学非常震撼

  2分30秒的制作特辑中,这部充满战争暴力、烈火硝烟和熊熊荷尔蒙的热血男人戏,用大时代的情怀支撑起了故事的走势,把残阳、炮火、尘土、硝烟等沙场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

  从《西楚霸王》开始,冼杞然导演一向以动作场面的成熟大气而饱受赞誉。为了营造战争中的'暴力美学,还原那个时代的天津大教堂,冼杞然亲自参与设计,“一个多月的赶工,安装了5天,拍多久啊?1场戏!”。但当大教堂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难民们蜂拥着进来,影迷们的情绪会随着它不用自主的被感染、被震撼。

  独特的战争风格 著名音乐人鲍比达谱写灵魂配乐

  从风格上来说,《终极胜利》有着浓郁的暴力美学倾向以及感人至深的人性光辉。导演在许多镜头技法的探究,让本片完全成了新类型战争电影。

  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为了充分调度影片宏大的情绪,渲染战火中的人间大爱,冼杞然导演特意请来香港著名音乐人鲍比达参与作词作曲,《上海滩》歌后叶丽仪倾情献声。

  鲍比达是90年代滚石唱片的金牌制作人,曾为多部影视剧作创作词曲。在《终极胜利》的创作过程中,鲍比达坦言,影片中独特的战争风格给了他很多的创作灵感。之所以采用交响乐,因为它最能展现一种时代的情怀和人间大爱,而大提琴的沉郁则是暴力、战火、人性最直接的渲染。

  电影《终极胜利》即将7月1日全国上映,以爱制暴,战火中的荷尔蒙一触即燃!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6

  由“莎翁”约瑟夫·费因斯和窦骁领衔主演,香港老牌导演冼杞然执导、集结世界各国优秀演员,共同打造的的国际级史诗电影《终极胜利》,日前(7月31日)在北京王佐举行媒体探班。电影已于今年2月开机,并在加拿大及美国拍摄,近几个月转战中国天津、潍坊及北京实地拍摄。当天,窦骁、约瑟夫·费因斯顶高温拉粪车、洗茅厕。当窦骁出现在媒体面前时,很多人都没认出来。因为他在片中饰演热血英勇的农民徐牛,经常在恶劣环境中偷运食品、药品给集中营里的外籍战俘。所以他当天衣衫破旧、灰头土脸,还笑称自己为“农民版霸道总裁”。

  老牌导演冼杞然十年磨一剑

  《终极胜利》以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的最大集中营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名叫徐牛的中国人顽强对抗侵略者,救护被日军关押在集中营的各国侨民战俘的故事。关于集中营的题材屡见不鲜,关于外籍侨民战俘集中营的题材则极为少见,该片由两位分别来自好莱坞和中国的男星联袂演绎一段不为人知的国际级史诗。

  冼杞然导演是香港影坛的一员名将,代表作品有《西楚霸王》、《三人世界》、《黑猫》等。十年前,冼杞然接触到英国奥运短跑冠军李爱锐的故事,他发现“这不仅是很好的.电影剧本,也对逐渐遗忘历史的现代年轻人有着特殊的警醒意义。”于是,他决心拍一部与此相关的电影。

  十年来,冼导埋首于《终极胜利》的资料搜集、剧本构思和创作中。他多次前往加拿大、英国等地寻访生还者并搜集相关资料,拜访主人公李爱锐的两位女儿和他当年的学生、朋友,从中获得珍贵的第一手素材。为写出真实动人的剧本,冼导亲自执笔,精益求精几易其稿。他认为,真实性是这部电影的最大亮点,为此不惜花重金采用CG特技,比照历史数据图片用特效再现了70年前的日军集中营场景。

  冼导对本次拍摄要求极高,影片有众多戏份都在夜间拍摄,长期晨昏颠倒的冼导却对每个细节都不放松要求,连每件小道具的摆放都会推敲再三、仔细检查。影片《终极胜利》的拍摄现场复原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置身其中不免让大家对影片充满想象和期待。 小演员受伤,窦骁亲自为其包扎

  探班当天的第一场戏,是窦骁和片中小演员“小石头”拉粪车的戏份。虽然天气很热,穿着很厚的戏服,脸上也有一层厚厚黄黄的脏泥妆,但是拍摄过程中,窦骁和“小石头”毫无怨言,还在间隙耍起了宝,玩得特别开心。窦骁大展拳脚,给小演员扮起武功盖世的“黄飞鸿”。他们一会儿拿狗尾巴草玩游戏,一会儿碰拳击掌,“小石头”笑得特别开心。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还并向媒体爆料称,他们拉的粪车里面装的其实是“粮食”:“里面的粪都是黄豆、芝麻、燕麦和植物油混合而成,不仅不臭,还很香。”工作人员也开玩笑说,这一桶“黄金”确实价值不菲。

  因为导演冼杞然拍戏态度一向认真严谨、精益求精,然只有短短几十米距离,两人却反复跑了四五次。最后,小演员突然停了下来,表情痛苦。窦骁关切地问了他几句,马上蹲下去查看小石头的脚后跟。他解释说:“草鞋太磨脚,破了。”工作人员拿来酒精创可贴后,窦骁亲自给小朋友包扎伤口。

  窦骁“莎翁”戏外曾一起喝酒

  在《终极胜利》中,冼导特邀“莎翁”约瑟夫·费因斯扮演主人公李爱锐。比起哥哥拉尔夫·费因斯(《辛德勒的名单》《英国病人》男主角)的深沉,约瑟夫多了几分贵族气质,他几乎演遍了莎翁所有的名剧,从《莎翁情史》、《伊莉莎白》,到《兵临城下》,约瑟夫·费因斯都在其中有出色表现,被誉为“血液里都是莎士比亚的演员”。约瑟夫·费因斯比此前消瘦了许多。据悉他为了真实再现当年李爱锐在集中营里的状态,在拍摄过程中持续自虐式减肥。

  探班第二场戏描写了被关入集中营的约瑟夫·费因斯和各国难民一起清洗衣物,窦骁借给集中营运送物资之机接近约瑟夫,趁机悄悄耳语,似乎是在商议下一步的营救计划。从现场看,两人合作顺畅默契,只靠几个眼神就已传情达意。

  据了解,窦骁和约瑟夫·费因斯两人合作顺畅默契。在影片中两人是生死兄弟,在戏外两人关系也很亲密。因为窦骁英文流利,和约瑟夫·费因斯沟通毫无障碍。电影刚刚拍摄的时候,他们还出去喝过一次威士忌。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7

  这部《终极胜利》是曾执导过《西楚霸王》的香港导演冼杞然执导的,根据真人真事改变,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战火纷飞,枪林弹雨冲淡了很多情感。但苏格兰人、奥运冠军李爱锐在回国的船票和此生挚爱的妻儿面前,选择了大义,坚守在被苦难浸湿的土地上。在这苦难的日子里,结识了徐牛(窦骁 饰),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对抗琴萝这,救护了被关押的战俘。

  炮火照亮了城市的夜空,也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火焰。《终极胜利》中的爱情和兄弟情,是人类心底最真挚的情感。尤其是李爱锐和窦骁之间的兄弟情,他们可以为了兄弟的性命而暂时不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这展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辉,这也是全片最为催泪的一幕。

  苏格兰奥运冠军李爱锐的事迹是永远值得歌颂的,同样这个中国兄弟徐牛也是值得被世人世代赞颂的。窦骁饰演的这个耿直而重情重义的黄包车夫,因为一直是李爱锐的专职司机,后来在种种事件中李爱锐教会了他做人要勇敢,要坚强,突然仿佛是找到了人生真谛的徐牛对于李爱锐的.指点非常感恩。他迫切希望自己成为跟李爱锐一样的有情有义之人,为拯救国人他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妻儿,就是这样的民族精神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陷入险境之中。

  可以说窦骁在这部《终极胜利》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看点,饰演中国硬汉游刃有余。自《山楂树之恋》后一举成名后,窦骁就在不断尝试新的角色类型,从去年的《狼图腾》和《破风》开始,可以看到窦骁在尝试慢慢转型,从一个文艺男转型成一个硬汉,这是一个很大的跨度。

  上一次看窦骁的作品是《破风》,窦骁作为一个破风手为队友保驾护航,那个时候就能够看到窦骁这个演员的实力,如果非要用两个字形容这个演员的话,我觉得是 “韧劲”,他身上总是有一种力量。从出演《破风》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他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花费了不少精力,因为破风手是一个他从未涉及的领域,是从零开始,一方面他要学习好专业的骑车技能;另一方面,他还要驾驭好自己的破风手角色。

  再次看到窦骁就是这部《终极胜利》了,与《破风》类似的依然是与兄弟队友间的相处,但很大的不同在于能看到窦骁明显的成长,片中他驾车、枪战的激烈镜头无一不显示了这个看似“文艺”的大男孩这一次真是拼了。早在去年看到采访窦骁,他说自己是文艺男,但偶尔也想挑战一下“霸道总裁”。这一次他还没演成“霸道总裁”直接跨越到了更高维度的“铁血硬汉”,可以说是转型成功之作。

  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并不需要屡次的历练,可能只需要给他一个角色机会,给他一个他想要踏上去的舞台,就已足够。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 8

  整个放映厅里只有我一个人,头一次自己非常讨厌这样的环境,因为故事里沉重的苦难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却没有其他人和我一同背负这压抑的氛围。我经不住问自己一个问题:上帝在哪里?他的公义又在哪里呢?

  在这部名叫《终极胜利》的电影里,我看不到胜利。在集中营里,因为缺少必要物资生病的米大卫得不到必须的药物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为了战俘营里的战俘,李爱锐要求和指挥官进行一场公平的比赛,条件是如果李爱锐赢了,就允许村民送物资进入集中营,李爱锐在比赛中赢了日军指挥官,但是日军指挥官却反悔电死了送物资的小石头,为了保护弹钢琴送小石头上路的小女孩,米大卫被日军活活打死,李爱锐为了他刚刚怀孕的妻子放弃了回国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死在了集中营里。战争结束后,为了保护战俘不受日军的报复,徐牛被日军指挥官打死。

  他就在苦难中和集中营的大家同在。李爱锐牧师和日军指挥官比赛时已经得了极其严重的疾病,身体也处在长期的营养不良中;比赛当天,日军指挥官把所有的`战俘赶回营房禁止他们为李爱锐牧师加油,他们只好在营房里为李爱锐牧师祷告和唱赞美诗《奇异恩典》,就在这种不公平的状态下比赛开始了,神与李牧师同在,仿佛又让他回到1924年夏季的那场400米奥运会,极不寻常的打败了日军指挥官。

  这部影片聚焦的绝不是地上的比赛,而是天上的比赛。1945年2月21日,43岁的李牧师在集中营里病逝归家,他打赢了在地上的战争,返回天家享受他主人的欢乐去了。地上的一切总有一天都会消逝,谁还记得1924年其他项目的奥运冠军呢?但是,当圣徒回到家乡,他在地上走过的路程将会被铭记在生命册上永远不会消失。

  苦难是通往胜利的唯一途径,中国有一句古话:天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每个圣徒在地上都要遭受苦难的磨炼,被神打磨成精美的瓷器,没有人可以不经过苦难就听到胜利的号角回归天家的,这是上帝至高的奥秘主权。

  此时,我想起了《约伯记》的故事,义人约伯受到上帝的试炼,家产儿女都被上帝收回,也得了麻风,被世人耻笑,神来到他的面前,并没有回到他这是为什么而是告诉他这是神的主权,约伯就顺服了。面对苦难,有时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就像李牧师也不会想到他会遭受到这么多苦难一样,因为这是上帝的主权,他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因着上帝的爱和救赎,我们只能选择顺服。

【电影终极胜利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经典台词04-02

电影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经典台词04-02

动作电影《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经典台词04-02

电影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经典台词赏析04-02

终极成功法则03-24

职场终极电梯攻略11-06

业务终极面试11-20

终极面试与九生11-19

2016终极搞笑语录03-05

考研英语备考终极冲刺技巧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