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时间:2020-12-12 13:30:5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朗读者第五期的主题是第一次,第一次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你记得你很多的第一次,你是喜悦还是流泪。yjbys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一】

  朗读者:王学圻

  提到王学圻,大家首先会想到这位资深老戏骨塑造的军人、硬汉等形象。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他在1998年的时候还当过电影导演,拍的是舞蹈家杨丽萍的故事,名叫《太阳鸟》。时隔近20年,王学圻在《朗读者》与大家分享他第一次当导演的故事,现场他时而开怀大笑,时而神情凝重,时而滔滔不绝,时而陷入沉思。

  “这是自己第一次做导演,所以从前期筹备到最终成片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在这5年里,几乎放下了其它所有工作,期间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对于我来说是一段痛并快乐的经历,记得每次送审甚至连出租车都不敢打。”王学圻坦言道。

  朗读者:刘震云

  刘震云回忆起第一次给《安徽文学》投稿的情形,拿到了70多元稿费,被问到用在哪了,“请女朋友吃饭!”他风趣的答道。

  2016年,刘震云的两部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和《一句顶一万句》电影版上映,掀起热潮。《一句顶一万句》由他的女儿刘雨霖执导,这是父女两人的第一次合作。睿智又风趣的刘震云朗读了《一句顶一万句》选段,我们看到了这位中国优秀作家、编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朗读者:王珮瑜

  王佩瑜14岁时由票友舅舅领进京剧大门,初学老旦,短短几个月就以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王佩瑜小的时候,她就发现京剧受众大都是一些老观众,并深感京剧文化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于是后来王佩瑜开始走下舞台有意识地推广京剧,不仅在各地开办公开课、清音会,还走进大学、中学甚至小学校园里推广和普及京剧。前不久,因为在某档网络综艺上的惊艳表现,王佩瑜还曾引发过网友的热烈讨论,被称为“京剧推广第一人”。而谈及推广京剧过程中的艰难,王佩瑜则淡然表示:“做京剧演员的分内事,其他的委屈、艰苦都没什么。”

  朗读者:柯洁

  年仅19岁的柯洁从小学习围棋,现在是职业棋手,目前排名世界第一。今年1月,谷歌宣布推出真正2.0版本的阿尔法围棋。对人工智能来说,围棋一直是一个禁区,这位90后的世界围棋冠军将用实力证明,人与机器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遇强则强,直面挑战!

  朗读者:许镜清

  一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给大型电视连续剧作曲,第一次举办音乐会,第一次尝试把电音创新融入传统名著,他的众多第一次都与《西游记》有关。

  对于许镜清先生来说,人生最深刻的第一次莫过于举办音乐会,这也是他辗转了30年的心愿。此次,许镜清先生首次走上《朗读者》的舞台,与董卿讲述举办音乐会的“九九八十一难”,“资金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去年四月份的时候有公司老板说可以出资办这个音乐会,前前后后忙了两个月,但是人家最后跟我提各种要求,甚至要上台演唱,这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朗读者:杨利伟

  2003年的10月,38岁的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得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本期《朗读者》将邀请到航天英雄杨利伟分享他难忘的“第一次”飞行,“其实这个第一次绝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我们共同奋斗的航天人,属于在座的以及电视机前的每一位炎黄子孙,它属于我们深爱的国家和民族,甚至属于全人类。”

  当主持人董卿问到当时是否会担忧风险问题时,杨利伟坦言道:“我们身为军人,本身就准备风险和牺牲,存在风险是载人航天的正常现象,这不会动摇我。”同时,杨利伟表示特别想借《朗读者》的舞台,表达对于战友、同事以及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背后的每一个人的敬意。

  【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二】

  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到底如何才能够俘获观众心灵?《朗读者》的成功可谓一个标本,其实从2012年天津卫视开播的《爱情保卫战》也是一个成功案例。透过这些成功的综艺节目的例子,不难总结到其中的规律,即综艺节目唯有从观众的实际诉求出发,懂得观众的需求,才能够真正走进大众的心灵世界。尤其是像《朗读者》这样的创新的电视综艺节目,为综艺节目带来的启示更可以推而广之,成为众多综艺节目的示范者。

  其一,真实。像《朗读者》这样让名人名家朗读的方式,其实更像是《见字如面》的那种真实。人们缘何去观看一档电视节目呢?笔者以为,真实性应该是首要原因。如果没有真实在里面,只是纯粹空洞的娱乐,是不能直抵人们的内心深处的。《朗读者》切中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真实入手,懂得观众的真正诉求,这样的综艺节目才能够走得长远。

  其二,情怀。很多时候,我们谈及所谓的情怀,但未必了解其中的真正价值。笔者以为,所谓的情怀乃是一种深层次的关怀,比如对于人性的关照,对于所有的人生存状态的关照。这些关照其实就是最好的情怀表达。对于电视综艺节目来说,如果只是追求收视率,反而是舍本逐末。所以,《朗读者》做到了情怀。未来的综艺节目若想脱颖而出,需要的就是恪守情怀的底色,让观众能够体会到一档电视综艺节目的不变初心。

  其三,文化。如今我们进入到快节奏的时代,各种消费品都呈现碎片化。对于此,我们或许应该懂得,《朗读者》的出现其实是浸透着深层次的文化抚慰内涵的。名人眼中的.名篇,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种启迪,能够从中感受到无穷的魅力。如果一档综艺节目没有文化积淀,没有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入手,往往就会迅速腐朽,被人淡忘。所以,《朗读者》启示了我们综艺节目应当如何延续,如何才能够推陈出新,赢得观众的认可。

  不难发现,在消费者至上的年代里,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能够火起来,说明它抓住了人们内心的真正诉求。望电视综艺节目能够用好《朗读者》带来的“启示录”,从真实、情怀、文化等多元因素出发,获得真正成功也就现实可期。

  【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四】

  有人认为,其落入《感动中国》、《艺术人生》煽情窠臼,文学之美,文字之魅流于浅表,这档文化综艺清流其实走的还是“故事”的套路。

  有感动:那些“煽情故事”总会赚取大把眼泪

  在近期“选择”为主题的节目中,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朗诵了写给儿子麦恩的家书。这封信被观众和网友称作“2017最美家书”。曾经叛逆的麦家,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像麦家这样,在朗读之前分享过往故事,并深深打动观众的,还有很多很多。第一期节目第一位朗读嘉宾濮存昕,在节目中便自曝小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被同学起外号叫“濮瘸子”。濮存昕之所以要自揭“伤疤”,自然也与要朗读的内容有关——他要把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师》,朗读给帮他做了整形手术,使“濮瘸子”的命运得以改变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荣国威大夫。而《宗月大师》所描写的,也是老舍生命中遇到贵人相助的事情。

  有人认为《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无论是演员徐静蕾讲她奶奶疼她爱她的平凡故事,还是96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讲他年轻时暗恋过才女林徽因的“独家趣闻”等等,均以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观众,也带给了观众无限的思考。很多观众把聆听嘉宾讲故事,作为一件很有乐趣、很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看《星光大道》之类的选秀节目时,听到选手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及故事,很多观众总会被感染和打动,忍不住热泪盈眶;就像音乐选秀类栏目,总是需要一些听完歌感动到落泪的观众,这种情景交融的场面及其效果,已经成为节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有质疑:“故事”喧宾夺主,好文章成了点缀

  在另一档同类型文化综艺《见字如面》中,主要呈现方式是嘉宾演员演绎书信,穿越历史和时间的洪流,最终打动人心的是以书信为载体的文字的魅力。既有蔡春猪写给自闭症儿子的戏谑中藏着悲伤的信,也有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书信、莫言的家书等。

  但对《朗读者》来说,没那么简单。最终诉求是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三美并重,任重道远。在与董卿的访谈对话中,麦家畅谈他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阂乃至冲突,与观众分享他对儿子的教育心得以及与儿子之间的相处之道。提及这些伤感往事,固然与麦家在节目中朗读的是写给儿子的家书有关,但也引发不少观众评论诟病。与其说《朗读者》是文学类的节目,不如说它是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侧重的是“者”,挖掘名人或者普通人背后的故事。说它煽情,还是由于这样的新闻不断出现:郭小平登上央视《朗读者》,全场起立致敬,董卿数度落泪;柳传志做客央视《朗读者》,一席话让主持人落泪;董卿被斯琴高娃朗读感动到泪奔……节目真正感动到你的,是故事,不是文学。

  《朗读者》说故事有什么错?故事早就成了中国综艺的立身之本。但带着文化诉求来看节目的观众嗅出了问题。以“朗读”为卖点的节目中,好文章成了点缀,显然是“喧宾夺主”。有人甚至说,故事已经盖过了文学的风头,催人泪下也与其他节目里常见的“你的梦想是什么”没有区别。

  反思 爆红之后,考验的仍是文化综艺原创能力

  《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形式跟之前的选秀节目不同,在情感结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上与当下的普通观众更为贴近,成为文化综艺的“清流”,引发追捧。但短期爆红恐怕还不容乐观,盲目追捧也值得警惕。

  想在“速朽”的文化娱乐市场中生存下来,《朗读者》启动了央视最熟悉的《感动中国》和《艺术人生》“煽情”模式,并不奇怪,甚至还让人想起《开讲啦》等众多耳熟能详的节目样式。但在当前明星“天价薪酬”横行的现实语境下,文化原创综艺面临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说白了,文化综艺的门槛本来就高,要保持普通观众对一档文化综艺持续的热情,节目本身承载着认知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这对综艺制作的编剧、剪辑等关键环节提出了严格要求。包装过度、包装不足,都有可能为文化内涵“减分”。

  说到底,承载认知价值和文化传承,还是要多读书、觅真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朗读者第五期视频观后感

2.朗读者第五期视频【全程回放】

3.央视朗读者第五期视频

4.朗读者第五期主题词

5.朗读者第五期第一次视频观后感

6.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

7.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介绍

【观看朗读者第五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08-23

观看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08-24

观看朗读者观后感那一天08-28

朗读者开场白台词第五期01-15

观看cctv《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08-28

观看cctv《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08-28

朗读者观后感08-15

朗读者观后感勇气08-24

朗读者观后感80008-24

青春朗读者观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