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受难记》观后感5500字

时间:2020-10-05 11:11:1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耶稣受难记》观后感5500字

  《耶稣受难记》被梅尔·吉布森通过电影语言将宗教史乃至人类史上两千年前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重新还原在当代人面前,"耶稣受难"或者"基督受难"无论对基督教世界与非基督教世界、有宗教感或无宗教感的人,都有种最基本的表征意义,即"受难".圣经乃至历史上的耶稣受难,都是有信仰和世俗、还有人心本身上的苦难与救赎的现实与精神意指,显露在"神迹",也显露在人之命运里。但这次时隔两千年后电子传媒时代的电影语言里的"耶稣受难",是否让信天主教的导演梅尔·吉布森在尼采宣告"上帝之死"后,又一次完成了电影时代的信仰的现时拯救?源自《圣经》的"耶稣受难"叙事及其背后,也掩藏了我们普通人生存及人性的秘密,甚至更多的和"人"的时代有关的内容。

《耶稣受难记》观后感5500字

  (一)

  "耶稣受难"主要源于《圣经新约》四福音书的叙述,即《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这是影响世界宗教史和信仰史的大事之一,我认为它的复杂在于:1.耶稣基督"人"的一生的缩影;2.耶稣基督的受难;3.基督教的信仰来源之一;4.耶稣为

  何受难;5.耶稣的受难之后的复活;6.谁"杀"死了耶稣;7.作为人子和圣子的耶稣之死的意义;8.两千年前耶稣受难之于之后两千年的意义;9.作为先知的耶稣和作为人子的耶稣受难时的心境;10.作为犹太人的耶稣受难对基督教、犹太教、犹太人的影响……这样的思索在神学或者基督神学里有比比皆是的研究和阐述,但当梅尔·吉布森把已经形成两千年的"耶稣受难"事件用电影语言搬到人们眼前,《耶稣受难记》的视界已经不只是仿照《圣经》叙事本身,而且还是在当下的时代语境里让人们一眼看到了两千年的人性及信仰的脊梁,"耶稣受难"也有了除宗教以外的人间意义。

  电影《耶稣受难记》真实地记录了耶稣基督(詹姆斯·卡维泽饰)一生中最后的12个小时,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难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类所遭受到的最残酷、最痛苦的折磨,被捕、被鞭打、被钉十字架,直至死去的过程。诺贝尔奖获得者凯尔泰斯曾有一句话:用处理表层的方法潜入人物与概念的深层。《耶稣受难记》就是这样的。整部电影都是在处理耶稣受难中怎样被捕,怎样遭鞭打,怎样被钉上十字架,怎样死去这些表层的细节,但是这些细节产生的震撼力,早已潜入我们的内心,深入到我们对有关耶稣受难的深层次思考。也有的人说《耶稣受难记》有过多的暴力细节,是部"暴力美学"电影。但此时的"暴力"也许根本就不是无缘无故吸引眼球满足暴力欲的"类型电影暴力","耶稣受难"的"暴力"其实反映的是命运以及人类人性之恶本身,是与"受难"与赴难本身相对应的过程本身,也是此时的耶稣作为人和我们作为人所受的痛苦与苦难本身。

  戴锦华说,电影的叙事是运用语言完成的,电影语言/视听语言——其中文字和口语是电影叙事语言中极小、极不重要的一部分。梅尔·吉布森在《耶稣受难记》中的电影语言极力还原了耶稣受难时现场的真实,他没用国际通行的英语,而用的是久已失传了的拉丁语与亚拉姆语,并且最主要的是通过整部电影的视觉语言来刻画《圣经》中耶稣受难时的时空与生活背景质素,无疑他做到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圣经》里所没有的刻画正是作为电影的效果或者信息所传达出来的震撼与深思所在,也寄托着电影者的深刻寓意。

  (二)

  梅尔·吉布森截取了有名的"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稣生命最后12个小时来叙述,整部《耶稣受难记》可以简单分为两个层面:世俗层面与神圣层面。耶稣受难分三个层次:1.作为玛利亚之子即人子的耶稣的受刑与受难;2.作为预言中上帝之子即圣子的耶稣的受难;3.作为有限者的耶稣向无限者的上帝之子即圣子位格的赴难。而上述世俗层面既包括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记载的古地中海地区的赎罪仪式,也是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从丑到美的一个价值与信仰转换的世俗仪式;还包括作为犹太教或《旧约》教义中罪人的耶稣受罚受刑受难被钉十字架的宗教仪式;更包括禀有人性的耶稣作为人而甘愿为信仰而受难的牺牲仪式。

  《耶稣受难记》选择了三个自然时间和两个宗教时间,自然时间即"最后的晚餐"之后客西马尼园的晚祷与被出卖而被捕并在耶路撒冷城里法利赛祭司大堂里受辱的时间——黑夜、在彼拉多总督府审讯受刑与扛着十字架到被钉十字架的时间——白天、三天后耶稣在金黄明亮的阳光下复活的时间。宗教时间即是受难日与复活日。

  但在这两个层面、两种时间里的"耶稣受难",几乎是天衣无缝地直接和耶稣生前的历史、宗教、文化和世俗背景融合在一起,而直接展开在观众面前的是耶稣如何被捕、受辱、受刑、被钉十字架,这是个无限感性的过程。每个细节几乎呼吸可触,紧贴着我们作为人的内心的担惊受怕、怜悯悲伤、痛苦愤怒、沉郁深思的种种情绪,以及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电影"耶稣受难"的过程几乎可以和宗教无关,观众即使不理解宗教情怀,也能在关于耶稣受难的'叙事里,"看"出和感觉出耶稣是为了证明——不只证明自己是先知、是犹太人之王、是神、是圣子,更是为了证明他心中作为圣父的上帝的存在及伟大,以及爱,而勇于甘于献出自己。这个过程是作为观众的我感到无比痛苦的,每一次鞭子、皮钩抽到耶稣身上、十字架上的铁钉钉在耶稣的手上脚上时,我的心都会抽搐痛楚为证。但耶稣在唾沫、皮鞭、鲜血中、十字架上都是以一个坚定而虔心、即使痛入骨髓也未改其志的坚韧而静穆的形象,在隐隐陈述着弥漫于他心中和任何人周围的那个上帝的存在。而关键的是,耶稣作为彼时的"凡人",一次次地在某种动摇面前感到了祝祷保佑似的坚定,将他身上和心中所负的责任、神圣和爱与救赎真真地带到十字架上,带到无数观众面前,在人类的现实中,也带到了历史和人类面前。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的"意义"不止在于将两千年的耶稣与上帝以"受难"的方式带到这个现代世界,还在于,它让卡维泽的"耶稣"以受难的方式重现了一个恶与救赎、爱与拯救的信仰之境、希望之根。这个跟随着耶稣受难及复活的电影画面感弥漫在观众的个人体验里,延伸在他们个人所处苦难与爱的语境里。而我最感到神奇的是,我觉得电影里的"耶稣受难"时的表情和动作以及信仰和复活,与圣母玛利亚痛苦剜心的表情与心境,深深地掩藏了几千年,穿越每个时代里的疯狂与苦难、人性的恶与乖张,真实地熨帖人心那哪怕最无可告慰的苦难——奇怪的是,它是以电影画面上"耶稣受难"的方式来告慰,无助的是,我真的似乎感觉到了耶稣是为我们所受的一切悲惨与苦难而承受痛苦去受难。在一个即使自称现代文明与政治技术的世界和国家,也无法真正理解耶稣为标志的"爱和救赎"的献身与受难里,人性一如千年的痛苦与乖张,但爱意却似乎被"理性人""政治人""经济人""消费人""单面人"……所埋藏。但是,"耶稣受难"的另一层话语却是"有人对你说:要爱你的朋友,恨你的仇敌。但是我告诉你,要爱你的仇敌,为那些逼迫你的人祷告。如果你只爱那些爱你的人,那你会得到什么回报呢".

  也许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但在《耶稣受难记》里,我似乎理解了,同样是死,为国家、为民族、为信仰、为爱、为情、为义、为仁……而死的那么多人里,为什么作为基督的耶稣会变成一种宗教一样遍及世界。这里不得不除却后来基督教本身的某些暴虐与助纣为虐的意识形态霸权帮谋,还原到受难时的耶稣,是因为他不但将圣童降临与受难的叙说变成有限者通往无限者的自由与信仰的无限广阔,更将恶与救赎之中的爱的教义带入到每个人的存在可能之中,或者说,在耶稣的叙事里,智慧不是人类最高的权能,而是爱。爱是人类最高的哲学和人性,假如有最高;而且这爱,超越了所谓的文化、语言、民族、肤色、种族、性别、地位、社会属性……以至宇宙万物、物种、生存乃至命运,是拯救恶的救赎的神启,更是直面人性与恶的爱,是从自我内心通往无限的爱的每一个阶梯,是每个人最无告的苦难里那份最深的告慰。

  (三)

  《耶稣受难记》采用的是平铺直叙和少数插叙结合的直线叙述,除了撒旦的出现和片尾的"上帝的眼泪"、"地震"、"风云变幻"等具"魔幻"效果的场景外,几乎都是耶稣受难的写实过程。梅尔?吉布森除了将耶稣受难的基本经过进行了《圣经》及宗教史上的如实表现,更重要的是加入了几部分的叙事质素:撒旦的出现、圣母玛利亚、犹大之死的细节、耶稣赴难途中献水的女子、耶稣受刑的细节等等。因此,电影中的耶稣要面对其中比较重要的关系:

  耶稣与圣父上帝

  电影从一开始就是在客西马尼园耶稣对圣父上帝的祷告,此时的耶稣知道自己将会被犹大出卖,被法利赛兵丁逮捕而受难,内心不住地悲伤痛苦。但作为肉身的耶稣在极度的痛苦与悲伤中,坚定下来,决心践行自己的神启与信仰而赴难。天父上帝是耶稣受难的神启,也是耶稣自愿受难到耶路撒冷去的内在原因。或者说,耶稣受难在神圣层面,就是耶稣离开人之子的传道,而到上帝圣子的位格去的一次神圣的兑现,但却是在人性罪恶深渊的边缘完成对上帝创造物的爱和救赎。

  耶稣与撒旦

  撒旦在《耶稣受难记》中几次出现,不但贴合剧情合情合理,还更多地隐藏了文化与宗教内涵,或者撒旦的出现本身就是对恶的集中符号表征。在客西马尼耶稣祷告时,撒旦出现,并似乎是与上帝赌博一样,说作为肉身的耶稣自愿赴难的担子太沉重:"你真的相信……他能承受……所有罪的重担?""没有人能承担这个重担?这担子太沉重了,拯救所有人的灵魂代价太高了,没有人能做到。没有!绝对不可能。"撒旦不相信耶稣能完成受难的使命,后来撒旦在耶稣受刑时两次出现,出现在犹太人群中,一次是还抱着一个怪胎,一次是在诱惑耶稣的同时,隐隐表现那些把耶稣钉上十字架的人内心的撒旦式的罪与恶,人性在没有爱的信靠时的那种扭曲。

  而影片中鼻孔生蛆的撒旦在耶稣趴在地上祷告时放出的蛇,却意味深刻。蛇诱惑亚当和夏娃的时候是智慧的借口,此时在耶稣面前的蛇暗示着撒旦对耶稣对上帝信仰的试探。但耶稣后来清醒地站起来,用脚踩碎了蛇头,不仅是摆脱了撒旦的诱惑和戕害,表明了耶稣内心的爱的信靠和对上帝的信仰的坚定,并且还拒绝了人类智慧的方式,而是用爱和牺牲的信仰来为人类赎罪。

  耶稣与圣母玛利亚

  玛利亚在《耶稣受难记》中出现,直接将作为人子的耶稣与作为人母的玛利亚的脆弱与坚强,在受难的主题或背景下,尖锐地推到观众乃至电影创作者面前,其实这也是有些没有宗教背景的观众看到《耶稣受难记》而被深刻震撼的原因之一。玛利亚对儿子耶稣的爱,和耶稣对母亲的爱,与耶稣对上帝的信靠和对恶的受难救赎一道,构成这部为人而拍摄的电影最大的结构和主题所在之一。

  以上的这些关系,既有世俗存在的,也有神圣存在的,但这些关系在《耶稣受难记》中成为耶稣受难中的不同的导向,这些关系直接面向受难的耶稣本身,也就是说耶稣受难最后面对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本身,或者是作为人子的自己与作为圣子的自己关系本身。因此耶稣受难,就如前面说的,是个世俗的赎罪事件,是个神圣的救赎事件,是个以圣血为代价的旧约向新约转变的宗教事件,是个恶与罪的爱的拯救事件。

  在《耶稣受难记》诸多的内涵里,其实就是一种,为什么恶、痛苦与善、爱同时并存,尤其到了现代文明的世界,人类除了拥有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技术,贪婪与恶还有罪却没有真正得到救赎,人类的贪欲早已超过了上帝的造物,人类之间的争夺与戕害也慢慢激化成人性更深的暗殇,现代人的痛苦已经蔓延到整个星球的时候,电影上的"耶稣受难"还有更深的意义么?

  也许真正的爱与自由,就在于将自己的自我存在彻底面向神创世界的万物的奇迹与荣宠,在"你"身上,我仿佛看清了另一个"我".爱一个人,也许就是爱他/她背后的神的虔诚本身。通过对所爱者外表(肉体的和精神的)的爱,我们就深入到由这个外表所"体现"的本质,尽管是不完美的本质——深入到他/她的个性中去,犹如深入到个人精神之神秘本原,单个具体的形形色色的体现中去一样。不管人类实际命运怎样艰难、忧郁和悲观,人从今以后明白了:他生活的真正目的就是爱;关于这个目的的梦想必定会神秘地激荡他的心扉。它有时会被虚假的和有害的理想给遮盖住,被挤到灵魂下意识层中去,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从人的心灵中除掉。

  (四)

  这是个电子传媒时代,电影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而张兴成总结电子传媒时代的人类心灵说:

  1.人类的"感觉都一样".报纸、电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类语言的不断标准化、程式化与流行化,结果是"中介"代替了我们的感觉。

  2 .电子传媒时代就是"他人统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总是认同"一般"、"大多数",害怕自己独立思考跨出大家共识的界限而进入未定论的冒险,一切东西都在一夜之间被磨平,任何秘密都失去了它的力量。

  3.信息化让人觉得生活在飞奔,我们的内心被一些无形而杂乱的东西塞满,少了起码的纯粹、宁静和从容。

  在这样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也是通过电子媒介看到了《耶稣受难记》,在观看的那一刻的震撼与眼泪里,我似乎找到属实的内心的感觉,为什么是爱而不是罪让耶稣受难。我似乎也看到了,在滚滚的资讯与汹涌的电视电影世界中,梅尔·吉布森为何通过电子媒介让"耶稣受难",也许几千年的痛苦与戕害乃至渎神的罪恶,让梅尔·吉布森通过耶稣的被鞭打、被钉十字架的点点深入骨髓的痛苦与批判,通过电影屏幕抽打在观众与人类的人性拷问上。在那一刻,我虽悲痛却那么宁静,仿佛耶稣受刑前在广场上空看到的鸽子,见到了内心的永恒的光。也许在一个普遍的电子传媒时代,人类似乎终要失去自己最真最美最善的某些东西,也许在这些汹涌的电影大潮中,让"受难的耶稣"终在人类短视、盲目、迷失、争夺、暴虐与贪婪的有限世界,看到无限者的至爱之光,哪怕只有一点。或者这个世界本不那么糟糕,但我们必须让它更美好。

【《耶稣受难记》观后感5500字】相关文章:

耶稣复活节是哪一天04-30

2018耶稣受难节是哪一天?12-15

《伤逝》观后感01-31

搜索观后感01-31

绽放观后感01-30

2012观后感01-23

《南京》观后感01-23

暖情观后感01-21

《归来》观后感01-20

北爱观后感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