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合集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昨天,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当时很感动,哭了很久。整部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很久以前的唐山市里,生活着两个可爱的姐弟(他们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是他们很知足。
这天晚上,姐弟俩在家睡觉,爸妈在外面上班,只听“轰隆”一声巨像,大地在颤抖着,夜晚的唐山城仿佛亮的像白昼一样,然后,大部分的建筑物都倒塌了,姐弟俩的爸爸因为保护妈妈而离开了人世。过了一会,地不震了,下起了倾盆大雨,生还人员开始了救人行动,妈妈在一块大石板洞外发现了她的孩子们,于是找人过来帮忙救人。救人人员告诉她:“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板下,如果敲左边,右边的孩子就会被压死,救右边的孩子左边的孩子又会被压死,你选哪个?”最后,妈妈选择了弟弟,把姐姐的尸体拉出来后,妈妈痛苦不已,有人告诉她:“我劝你去唐山机场吧,那里有刚来的红军救援队,先救活的吧。”
妈妈听了他的话,背着弟弟就去了唐山机场。“呜呜呜,呜呜呜”,不断有救援飞机从头顶划过,丢下展开降落伞的救援包裹,红军站在运输车上,赶向各个倒塌的建筑物里寻找没有被救出来的人。妈妈背着弟弟走着走着,由于太累了,所以晕了过去。幸好被两个红军救援队的成员看见,把他们都背了起来。与此同时,姐姐被大雨淋醒了,怎么回事?原来,姐姐并没有被压死,而是受了重伤。她被一个中年的红军看见了,把她背到了军队建立的住宅楼中,有两位红军认领了她,并把她养了起来,因为男红军姓王,所以方登从此就叫王登。弟弟被压断了一条手臂,和妈妈在唐山的一个地方住了下来。10年后,弟弟长大了,装上了一条假手就出去打工了。
一天,王某要去看望考上杭州最著名医学院的王登,正好遇上方达,于是方达就用三轮车把他搭了过去,由于王某是当初救援唐山的红军之一,所以方达没有收他的钱。到了杭州医学院之后,王某和王登谈起她的后妈病重的事,王登立刻随王某回到了后妈身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过来了十年,四川又发生了大地震,在汶川的上空,直升机中队的螺旋桨“哒哒哒”的响起,这一次,全世界可以尽力帮助患难的人都来了,不下十万人之多。当时,王登嫁给了一个加拿大的人,于是,她带女儿点点去了加拿大。当时,方达靠踩三轮车的钱做资本,建了自己的公司,还负责主管救援。当时,王登也回来帮忙救援了,到了晚上,方达和一个唐山人谈起了他小时候的经历,王登刚好就在旁边,姐弟两再次重聚,心花怒放。回到妈妈家的时候,妈妈看到姐姐再次出现,高兴万分。我觉得这部电开头其实不太恐怖,到了中间和后面,有好笑的情节和感人的情节。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看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今天有机会看了《唐山大地震》,不禁被几处感人的片段引得几次落泪。
影片一开始,无数只蜻蜓随着镜头、沿着铁路飞去。方大强以为是一场大雨即将到来的预兆,却不知那晚是他和家人来不及说再见的永别。哄完可爱的龙凤胎睡觉、干完活,大强和元妮在卡车里偷偷亲热——美好,羡煞旁人。一阵巨响,美好散去,悲剧到来。塌了,都塌了。死了,都死了。我不敢再看,于是闭上眼,随着倒塌的巨响和人们的惨叫,在脑海里放映记忆中叫做地震的东西。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觉得现实的悲惨程度绝对要比电影里强大得多。为了救元妮,大强死了。地震停止后,两个孩子分别被压在一块楼板的两端。时间紧迫、救援条件落后——元妮经历了人世间最残忍的抉择——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而在她说出救弟弟三个字后,女儿绝望了,元妮也给自己留下了人世间最最巨大的愧疚。欣慰的是,方登幸存。
灾区重建中,孩子的奶奶和姑姑怀着悲痛和对元妮的埋怨,来接小方达去济南。长途汽车开动时,孩子的姑姑对奶奶说,接走孩子就是要了元妮的命。停车,奔跑,“妈妈!”“达!”徐帆撕心裂肺的叫喊,整个影院万籁俱寂,我的视线突然模糊。眼泪决堤了。
时间一转,1986年。幸存的弟弟和姐姐都长大了。弟弟断了条胳膊跟着妈妈,过着拮据的日子。姐姐被军人干部家庭收养,生活条件宽裕,但方登时而会在梦中见到自己的亲人,哭喊,醒来,头痛。方达断了胳膊,妈妈认为他应该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方达没有。坚强的他和朋友一起踏上了证明自己的道路。关门,儿子离开了,元妮瘫软了。镜头一转,方登背着行李去大学报道,邂逅了负心汉。
几年过后,事业飞黄的方达开着Bmw,带着女友回家看望母亲,要把母亲接到杭州一起生活。元妮固执地要求一直住在老房子里,用她的话说,她怕大强和方登的魂回家时找不到路。她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镜头又转,方登怀孕、退学,离开了养父独自一个人生下孩子。
2008年,汶川地震。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姐弟俩不约而同地到灾区支援。无巧不成书,两人在偶然中相认,虽然影片没有描写,但是过程大家可想而知。收到女儿幸存的消息,元妮颤抖得连饺子皮都捏不上。我本以为方登进门的时候,元妮会跑出来跪在女儿面前忏悔。但是心情复杂的元妮却是异常平静地请女儿先进屋。下跪、忏悔、泣不成声。我再次投入剧情。又哭了。女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自己的绝望与憎恨,折磨了母亲32年。“亲人,终究是亲人!”方登在墓地抱着母亲痛苦时,我还是没有忍住泪水。
23秒,32年。苦,真苦。地震带走的不仅是人们的生命,也带走了幸存的人的思念。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暑假里,我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巨作《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主角——李元妮,23秒的地震,让一个幸福的女人瞬间失去了丈夫。之后,她还要被迫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女儿和儿子,只能救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该怎么办?最终,她选择了儿子,让这位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随着“轰隆隆”的一声,灾难降临了,唐山发生大地震了。方大强意识到危险正向他们靠近,连忙拉起妻子跳下大卡车,朝方登、方达熟睡的小屋跑去。正当快接近房子时,一辆大吊车压了下来,方大强推开李元妮,他们躲过了这一劫。这时年仅七岁的方登在窗口大声喊着:“妈,快来,妈,快救我……”元妮不顾一切地想冲进去救女儿和儿子,方大强把元妮往后一推,自己冲了进去。可是来不及了,房屋倒塌了下来,方大强被压在废墟下,再也没有醒过来。短暂的23秒,使唐山夷为平地,使24万人遇难,使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震后,元妮疯了似的在废墟中寻找她的两个孩子。可是,方登和方达同时被一块石板压在两边。撬这头,那头得压死,撬那头,这头得压死。救援队告诉元妮两个中只能救一个,可元妮始终坚持两个都得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救援队准备离开时,元妮无奈地说:“救弟弟。”当方登听到母亲说出这三个字时,她绝望了,心中的憎恨油然而生。李元妮悲痛欲绝地抱着方达向唐山医院跑去。突然,下起了磅礴大雨,大雨把在死亡边线的方登拉了回来,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了她。:
转眼间,32年过去了,汶川地震来袭,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地来到汶川救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石板下的女孩身边举着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被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的时候,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截肢。”方登猛然抬头看着那位母亲,救援人员加以劝说,可那位母亲说:“我知道,那是我女儿的腿,没腿咋样,我也知道。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当救援人员给女孩截完肢后,那位母亲发疯似的尖叫着:“腿!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死死地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母亲的痛苦,同时也想起了在唐山大地震时,母亲的抉择。终于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原谅了母亲。后来姐弟相认,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只要人间有爱,世界就有希望。只要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这个家园,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影片的开头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旧唐山的风景画:繁忙的人群,密集的楼房,飞扬的标语,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突然,天空中有成千上万的蜻蜓慌慌张张地从远处飞来,似乎要有什么灾难即将来临。
方大强是某工厂的工人,膝下有一对双胞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妻子叫李元妮。在1976年晚,方登和方达为争一个西红柿而吵架,妈妈对方登说明天再给她买,方登才消气,但是这一等却等了三十二年。
1976年7月12日晚,方大强家,方登和和方达正在睡觉。方大强和李元妮在离家不远的工地上。家里书桌上鱼缸里的鱼在不安地游来游去,越来越急躁,越来越急躁。工地里的工人们都要收工了,塔式吊车也已停止了工作。远方的地平线,毫无预兆地,突然闪起了紫色的骇人地光,紧接着一场灾难来临。裂纹突然爬满了房子,地面也变得起伏不平。方大强拉着李元妮跑,而方登和方达尚在屋内。刷着标语的墙在颤抖着,塔式吊车垮塌了下来,很多未能及时逃出的人们被急速落下的砖瓦无情地掩埋。方大强和李元妮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住的房子飞快地坍塌。23秒,地震将一座繁华的城市化为满目疮痍的废墟,使上万儿童失去了父母,上万父母失去了孩子。风平浪静后,幸存的人们开始清理遇难者的遗体,并寻找幸存者。方大强在地震中被掩埋,在余震中丧生。李元妮悲痛欲绝地咒骂着上天,同时又意外地发现方登和方达依然存活,却被同一块水泥板压住了,救一方的话水泥板就会向另一边倾斜,从而致使另一方被压死。于是李元妮面临着是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痛苦抉择。最后,从李元妮的口中无力地飘出了三个字:救弟弟。话轻飘飘地,仿佛是在喃喃自语......
数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缺了一条左臂的方达成为了一所公司的老总,并且娶了一位叫小河的妻子。方达曾多次劝母亲搬到新居去住,可是母亲怎么也不同意,因为她相信她丈夫和女儿的魂魄终有一天会回来看她的,怕他们找不到家。李元妮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失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失去。”汶川地震时,方达赶去救灾,意外地碰到了唐山宋志永救灾小分队和他的姐姐——方登。
方登还活着。
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被雨浇醒了,后来被一解放军家庭收养,后来搬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当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时,因为自己曾学过医,赶去汶川帮忙救灾,不想竟阴差阳错地碰见了方达,并通过他与宋志勇的谈话得知母亲一直为此事内疚后,认出了方达,并与他回到了家中。方登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早已为她洗好的,泡在水盆中红润润的西红柿。“我没有骗你。”母亲说着,已是泪流满面。这一家经过三十二年风雨后,终于重归团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
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把灾难减到最低。灾难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得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
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失去了丈夫的她,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难道你不会心碎吗?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他们回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毅然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正如徐帆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终身难忘。
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他们当初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亲情。
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情感。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今天,在电脑上把近段时间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唐山大地震》看了一遍,觉得这是一部感情细腻真挚,很能打动人的影片。真的不负众众望,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好片子。好久没有这样伤心过了,动情处,抽咽得声音都颤抖了,话都说不顺畅。
我觉得这部片子对女主角王登刻画得非常成功,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受地震伤害和亲人抛弃双重痛苦的女孩子的情感发展过程。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开掘得非常之深。
首先,在王登的母亲是救女儿还是救儿子的抉择过程中,观众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人所固有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会对母亲的抉择发生作用,并且在吃西红柿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我相信当一家人在看这部电影时,夫妻可能都会有此一问:要是你,会救谁?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脱胎于当年沙鸥所唱的一首歌里面的那个问题:当你母亲和妻子同时落水,你只能救一个,那么你救谁?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编剧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了那位母亲面前,也同时抛到了观众面前,非得要那位母亲和观众做一个决断。但是,现在距那场灾难已经有三十多年了,中国人的人口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女平等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当然,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现在的年轻观众肯定无法完全接受母亲在重男轻女思想下的选择。可在那个年代,那位母亲的抉择肯定会受重男轻女思想支配,于是,编剧就要平衡一下她的抉择在年轻观众中所引起的反感心理,所以,就要作一些技术性处理,让观众觉得那位母亲的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把王登写成是姐姐。即使在生死关头,大的让小的,这在中国人的思想感情中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再者,母亲首先看到的是儿子,而不是女儿,这一处理又让矛盾的激烈程度有所降低。
其次,就是王登对养母的感情,她在大学两年都没回家,不愿去看自己的养母,这是因为她对自己被生母亲抛弃让她对所有母亲都有一种不信任感,也就自然而然的不信任养母。这样的情节设计我觉得比较符合人性的发展。
再次,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怀孕后,一般都是惊惊慌慌的想办法去把孩子打掉,但她不管不顾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其行为说明在她的潜意识里有一种报复生母的欲望,当然,也是经历了这场灾难死里逃生后,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和尊重。
最后,王登嫁到了加拿大,真是知女莫如母。母亲的`一句话:你怎么躲我这样远呀!深刻的揭示女儿王登的这一选择的心理根源。
总之,这部电影的细节处理得非常成功,使得这部影片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而具有很好的催泪效果2016年防震减灾教育片观后感500字3篇读后感、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市桥文化中心看了许多场电影,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唐山大地震》这场电影。
这部影片使我获益匪浅。在这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生命诚可贵;在这部影片里,我感悟到了大爱人间;在这部影片里,我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时间飞逝,32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但令我极为震撼。
电影开始了,我的心中也与平日里看电影一样,平静而又好奇。1976年7月27日那天早上唐山非常闷热,许多蜻蜓满天飞。就在那个晚上,唐山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山崩地裂,整个唐山一瞬间变成废墟,这场地震夺去了二十四万条宝贵的生命,导致许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妈妈,成为了孤儿。
地震后,一位伤痕累累的妈妈,跌跌撞撞地到处去寻找她的一对双胞胎儿女。当她发现儿女的时候,一块大石头正压在姐弟的身上,奄奄一息,她求助了许多人,但当时只可以救一个人,她难以选择。最终,选择了救弟弟方达,放弃了姐姐方登。大石头压着方达的左手,让方达永远失去左手。人们都以为方登死了,把她遗弃在尸体堆里。但幸运之神眷顾她,她活下来了。后来被解放军送去安置区,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并帮她起了个名字,叫“丫丫”。到了方登上学的时候,她还是一直不说话。后来去报名处报名,养母说名字就叫“王登”时她才说出了“方登”这名字来。
过了10年,方达和方登都长大了,方登选择了读医学,而方达因为不想看到他妈妈这么辛苦,处处为他着想,他选择了去杭州工作,后来经过一番努力,开办了一家旅游公司。而方登怀了一个宝宝,就退学了,后来在国外生活,她的养母临终前,叫她回唐山找亲人,但她还是恨她妈妈偏心没救她而没回去。
到了2008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这时,方达和方登听到消息后,都赶去汶川救灾,在救灾的过程中,方达和方登相遇并相认了,知道妈妈为了让她和爸爸的灵魂可以回家,一直住在那贫穷的地方。方达带方登去找妈妈,妈妈深深地留下了眼泪,并下跪撕心肺裂地说:“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啊?32年了,你为什么不回来看看我,折磨了我32年。”顿时,整个电影院都是抽泣声。方登非常的后悔,我也感动得留下了眼泪。她妈妈带他们到墓地拜爸爸,方达打开方登的墓在里面拿出书包、书、衣服,告诉方登这是妈妈买给你的,只要我有的你也会有一份。这时,方登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从来没有放弃她!方登跪下大哭。
从这故事中我看见了唐山人的坚强,方登就算残疾也努力生活,实现自己的梦想值得我们学习。我也看到了爱,没有一个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千万不要因一些误会而伤害他们,要理解孝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子女的职责!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昨天是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全国公映日,我第一时间买到了票,在二十点三十分,我坐在了滨海新区塘沽大剧院的沙发上,在开场的一片蜻蜓中,被带入了1976年的唐山。
地震的特技效果在国产电影里还算的上不错,当然我们不去和好莱坞那些经典的灾难片去比拟,此片根据小说《余震》改编,其情节的曲折弥补了场面上的不足,片中众星云集,且演技一流,真实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烈以及震后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勇气和毅力,展现了三十二年的重建历程中,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无法愈合的内心伤痛,得到了观众的深切共鸣。
此片在前期宣传中着重强调的感情戏,在实际放映中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在真实的灾难面前体现的人性的光辉,母性的伟大,残忍的抉择以及命运的捉弄,让很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以及经历过地震的人们,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影片深深的敲击着我们每个国人的心灵,尤其是2008年刚刚过去的汶川地震以及后来的玉树地震,这些惨痛的画面犹然在目,这些救灾的经历就在眼前,每一个走进影院的人都怀着一份悲情,一份感动,一份怀念,一份沉思去观看这部影片。并不是因为它商业性的宣传,也并不是因为它吸引人的场景,而是那份感动影响着我们。当灯光伴着片尾结束曲亮起的时候,很多人的眼中泛着泪花,也许片子中主人公的相逢是一种缘,但这三十二年的伤痛,却永远无法弥补。
本片真实的反映了1976年唐山遭遇的罕见大地震,以及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唐山人民在废墟中抉择,从无奈中生存下来,体现了人性光辉和伟大,以历史的长镜头记录了唐山大地震所影响的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其中的感情描写生动深刻,真实感人,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令人感到,发人深思。我们不禁责怪大自然的无情,我们又不禁感叹人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和珍视所拥有的感情,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人生短短数十寒暑,当一切和生命的伟大与崇高比起来,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回到现实,当我们为了利益、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的时候,我们是否去体会了身边的那一份份情谊,那是一种真情,更是一种真爱。徐帆在影片中说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是用他的生命换回了我的生命,我永远是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男人能像他一样用生命来爱我!”听到这句话,我和在场的很多人一样湿润了眼眶,我想用生命去爱一个人,不仅是爱情的光辉,更是人性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泪水,更是心灵深处的触动。
希望大家有机会走进影院,去感受,去体会。希望大家能够从影片中有所收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上个星期回家了,这次还是一样的“忙碌”,一样在不停的赶场。很累!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挤出了一点时间去看电影。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同时也是一部我看了那么多大片最有感触的一部!看这部片子时,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的同时也是悲伤的。震撼着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是那么的大,同时悲伤着地震后的灾区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以及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看这部电影我不禁泪流满面,为那死去的同胞也为影片中人物所演绎出来的故事。
在这两个多小时里,我即害怕又感动,害怕地震时片中人们惨死的情景、小女孩在死人堆清醒的情景,画面的灰暗让我不禁想如果我在的地方也发生同样的事情的话,我会怎么样?影片刚开始时给我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我的神经是紧张的。但与此同时我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发生地震后,抢救被埋在地下的伤员时亲人们所做的决定,是那么的无奈和心痛!我想我会有段时间都忘不了当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时那绝望的眼神;忘不了李元妮背着儿子去医院时那麻木的眼神;忘不了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忘不了……
影片中的几句台词也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在李元妮吃饭时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那时元妮的表情是迷茫的,她在追忆也在回忆。我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很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依然觉得这句话很让人心痛,这里面蕴含的是怎样的含义和情感?!是怎样的情感让她说出这句话?内疚?还是思念?我不知道,但从她话语中我能再次体会到:人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王登在和大师兄谈堕胎时说:“牺牲,你哪知道什么叫牺牲”——在里面包含了多少对母亲元妮的嫉恨和自己受到的委屈,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到的情感;在方登回到唐山老家与分别三十年的母亲见面时,元妮跪着说:“你是从哪冒出来的,怎么不给我个信儿呢?!”——老母亲的意外和感动以及她内心情感的释放是那么让人揪心和高兴。还有很多经典的台词我忘记了,在看这部影片时,我想到了最近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很多事情我太过于执着!很多机会我放弃了!很多时候我错过了!所以我造就了现在的自己,让自己走进了一个胡同里,自己把自己困死!
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网上有褒也有贬,但我个人觉得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影片中所演绎出来的情感是让人寻味的,是让人深思的!没看过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下,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这也是我看了那么多的电影最想推荐的一部影片。
《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刚刚看完《唐山大地震》,有点后悔了,真应该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说从头哭到尾有点夸张,但感动确是无处不在,故事通过描述一家人的生活变迁,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
地震场面真实的让我心惊,记得冯小刚说这5分钟的场面花费了80多个人3个多月的时间制作而成的,相信在影院看会更加真实。故事中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动,方大强为了救孩子被倒塌的楼埋在了下面,面对两个可爱的儿女,元妮艰难的抉择,以及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姐的宽容和理解,当元妮的婆婆理解的留下了方达,元妮的一声“达”喊掉了多少观众的眼泪,也让我相信她的生命支柱回来了。
方登从地震逃出来后的32年的生命里伴随着对母亲的恨,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选择她,记得有次发布会,演方登的小女孩哭着说: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妈妈选择弟弟,而不是我?当时徐帆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说:当时听到了弟弟的声音,所以选择了弟弟。
如果可能,她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女儿的重生。我相信这是母亲的心声。
又一次感动是在看陈道明,很抱歉我忘记了这个角色的名字,年迈的陈道明看到女儿和外孙女后,那种动作和眼神很到位,那种又恨又爱的尺度拿捏的很准,冲女儿发了一通脾气,我感觉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对女儿发脾气,看到外孙女又充满了喜爱之情。我相信在陈道明的心中他从来都是把方登当做亲女儿一样的看待,所以才有了那样真情的流露,他对方登(王登)是没有任何芥蒂的。
转眼间32年过去了,又一个母亲要面临抉择了,这次是汶川大地震,方登拿着那个孩子的输液瓶,亲眼看到了母亲决择的过程,我想那一刻,她应该已经明白当年自己母亲的无奈了。看到弟弟时,她才充满了内疚之情。“看到弟弟活着,多好啊”我泪流满面。
很久没那么畅快淋漓的哭了,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其实冯小刚的“狂”是有道理的,我看过最近几年冯小刚的所有影片,《天下无贼》中那贯穿始终的“一丝未泯的良心”,最后让刘德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贺岁片《非诚勿扰》在笑声中,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历死亡的洗礼后才能获得新生。电影《集结号》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我也衷心的希望影片能达到冯导期望的票房,我也相信冯导发布会上说的那句“孤独求败”,想在中国找个电影人和自己一较高低,可是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比试。
看完影片最希望的是能留给自己一些东西,我不希望看完了,我的记忆和思想也随之结束了,所以我最近痴迷上了国际大片,那种或感动或让你深思的电影都有一种东西在里面,给我们乏味和没有方向感的人生点亮了点点星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带着一种感动和震撼的心境写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观后感,很多年没有再看过如此感人的电影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故事讲的是方大强的老家是山东青岛的,当兵复员后,留在了唐山,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家四口遭遇,方大强在地震中为搭救自己的龙凤胎儿女被压在了废墟中不幸遇难,妻子被丈夫方大强甩到了废墟之外得以生还,而一对儿女却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而女儿方登在这次灾难中幸运的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女儿随父姓叫王登,考上了杭州医学院,却因感情问题而怀孕无奈辍学,生下了女儿点点,靠家教度日,最后嫁到加拿大。儿子方达在地震中失去左臂,靠自己的勤劳智慧有了自己的公司,娶了自己的妻子小河生下可爱的儿子取名也叫点点,方达出息了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随处都想让母亲生活的更好点,无奈倔强的母亲依然惦记着地震中遇难的女儿和丈夫,以"你爸爸和姐姐会找不到家"为由不肯离开居住32年的"废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弟弟方达和姐姐方登都参加了抗震志愿者,在休息时弟弟方达和另一个年轻人闲聊时姐姐方登知道了对面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并随车来到了唐山,母亲下跪恳求女儿原谅,并带着全家去公墓看望父亲方大强,方登注意到父亲身边还有自己的墓,并说无论自己在哪生活,最终都要回来陪伴父亲。姐姐打开自己的墓地忽而发现了上学前父亲买的书包,弟弟方达把一大包书打开,原来母亲每年买书都买两份,一份给弟弟一份给姐姐,一直到高中毕业。姐姐终于知道了母亲这32年的不易,抱住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剧中张国强饰演的是徐帆的丈夫,在72年唐山大地震中,自己用身体救回了妻子,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有起来;徐帆扮演的母亲,在经受了失去丈夫和女儿的煎熬下,孤苦、自责的生活了32年,一直到女儿重返故里认亲,在张静初扮演的女儿'方登"面前跪下,向女儿忏悔般的祈求自己当年的艰难决定,看得我泪流满面。
方登也是在影片的最后祭奠父亲的墓场,看到母亲每年给她买的书本和书包才知道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和一个母亲的心,张静初抱着母亲忏悔的泪水彻底洗刷了当年自己的错误想法,还有陈道明扮演的一对军人夫妇,这对好心的养父母,把张静初视为亲生般的抚养了几十年,张静初怀孕后不想让养父担心,去国外留学,几年后,已经苍老的养父陈道明见到女儿后那种期待、激动之后禁不住用手掌狠狠地拍打凳子表达了一个父亲思女、忧女的慈父的心理。
我的心在演员演绎的真挚情感下禁不住一次次落泪。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母亲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也让压在楼板下的小女孩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亲32年。本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奇迹般的生还,并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已经记事的她,无法释怀母亲的做法,32年不回唐山认亲。
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惊寰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听说祖国有难,只身前往做志愿者参加救援,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也带领员工参加了唐山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弟相认,已经身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亲,不忍看到救援人员再次受伤,而忍痛锯断女儿双腿的一幕,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全剧的高潮,在结尾片段,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都被扮演母亲的徐帆演绎的出神入化,包饺子的双手,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从一开始,感动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
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全球通电影城看电影。我和妈妈早就打好主意,准备看——唐山大地震。我和妈妈买好票,就坐着电梯到了6楼。我们进了电影室,走到了第一排,一开始我有点害怕,毕竟是坐在第一排,感觉挺吓人的。
电影开始了,上面的一家四口人很幸福。开始,方大强(孩子们的爸爸)开着车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方大强给孩子们买了一台小风扇,方大强让方登和方达(他们的孩子)把风扇抱回家。到了楼下,方登对爸爸说要吃冰棍儿,方大强就给了方登6分钱,那时候的冰棍儿3分钱一根。方登(姐姐)和方达(弟弟)就去买冰棍儿。刚买完,方达的那根冰棍儿就被一个小男孩给抢去了,姐姐方登看见了,就跑过去,使劲推了一下那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就一下趴在地下了。然后那个小男孩就开始追方登。他们两个就一下跑到了家里去。到了下午,弟弟方达要吃一个西红柿,元妮(他们的妈妈)就去给他拿。当时就剩下一个西红柿了,可是方登也要吃,元妮就说先让着弟弟吃,就算欠方登一个西红柿。
到了晚上,元妮和方大强看方登和方达睡着了,就跑到楼下去干活了。过了一会儿,方大强觉着车在晃,就对元妮说地震来了!然后他们赶紧下了车,往空地上跑去。他们的孩子还在屋子里睡觉,那时房子已经塌了一半了,方登就一下醒来了,朝着窗户喊妈妈!妈妈!妈妈!元妮本来想去救方登和方达,方大强一把拽住元妮,自己闯就去了。那时房子已经倒塌了,方大强也被压在了废墟下,元妮就大声的叫喊:大强!大强!方登!方达!地震完以后,元妮就开始搬石头,找到方登和方达还有方大强。到了早上,大家都齐心协力的抛废墟。不管是谁家的人,只要一听到声音就立即去救人。
咚!咚!咚!有敲石头的声音,方达听到了以后用虚弱的声音一个劲的叫姐!姐!姐!大家听到了敲石头的声音以后,就说:这里有人!这里有人!元妮听见了以后,就跑过去对孩子们说:方登!方达!妈妈来救你们了!然后,大家问元妮:现在只能救一个孩子,你说救谁。元妮说:两个都救。可是只能救一个孩子。最后,元妮就说:救弟弟!方登听见了,就一下哭了,昏过去了。把方登救上来的时候,方登其实没死,大家都以为已经死了,就把方登放在了方大强的身边。过了一会儿,下起了雨,方登醒来了。其中有一只眼肿了,睁不开了。有一个解放军看见了方登,就把方登包起来,抱着她去……最后,有一个解放军收养了方登。方登改名叫王登。
看完了以后,我脸上流满泪水,实在是令我太感动。23秒,32年。我永远记着这句话。2010年7月27日这感动的一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刚刚上印的大片《唐山大地震》中女主角元妮经常念叨一句话,这会它又顽固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我又一次无意识的在手机里翻到了奶奶的照片,照片是在奶奶去世前四个月留的,当时只觉得没事做,逗她开心才拍的,奶奶总说,照相是要吸人的魂灵和精血的,就没敢多拍,怕她担心。那时候的她看上去就很虚弱了,我们也知道她的日子不长了,可是总觉得还有日子,好象这个不长的日子会很长一样的,至少,在拍照的那会我没有意识到还有四个月,这个跟我至亲至爱的生命会永远的消失,永远。
生活中的伤痛是没有彩排的,你觉得你是有准备的,但当它来临时,一样会仓促茫然,心痛不忍,就像大多数人都知道人生的尽头是死亡,却仍然痴心妄想自己会是个例外。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准备过了,不像大地震,成千上万的鲜活的生命,在刹那间凝固。那种“没了”的感觉,就像上天跟你开了个特大的玩笑,然后你突然间明白那玩笑是绝对的严肃与真实的一样,你没有办法跟人商讨,也不可能商讨。
七八年前,我的二伯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告别的,他被人骗了很多钱,这么聪明的要强的一个人,就想不开了,跳江自杀了。当是我正在上班的途中的公交车上,听人讲这个消息,大脑立刻一片空白,接着眼泪就无声的哗哗的流下来,车子乘过头了还呆坐在位置上。二伯的尸体到最后都没有捞到,他的坟是空的,所以到现在我都一直有个盼头,希望他还活着,像很多电影小说里那样,活在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很多年后突然醒悟了就回来了。以至在梦里老见到他回来,向我们说“对不起”。
“对不起”,有时侯听起来简单,说起来困难。就如影片《唐山大地震》中的方登,在经历了很多磨难之后终于明白,妈妈在当时有多么的难以抉择,妈妈也一样的爱她,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三十多年来,妈妈一直活在愧疚中,一直活在废墟上。“对不起,妈妈。妈妈,对不起。”多年来的恨在刹那间瓦解,取而代之的更多的是自责。
很多时候死去的人,对于活着亲人来说永远是种伤痛。所以,那些看上去非常大的“灾难”,可能对于我们的影响还不如那些无形的、不为人所知的“灾难”大。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体上的伤口愈合起来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摆脱心灵的情结与桎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任何一个人都会有面临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人能预料到,苦难或灾难会在何时何地发生。有时候,它往往在人们最无提防的时候,突然间来临,让你措手不及。影片描述的是大地震中的人和事,但那些情感何尝又不是最普通,最真实,最深刻的,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能在其中触及自己的一些隐痛。难怪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震的不是房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冯小刚会火,因为他懂。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但,没了,就是没了。让过去的过去吧,我们必须学会——忘却,咬牙,前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康泽建约我去全球通电影城去看《唐山大地震》吃完了晚饭我和爸爸去了商厦超市买了一些吃的零食和饮料。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可以边吃边看。
康泽建他妈和康泽建开着车来接我了,我告别了爸爸坐上了康泽建家的车,康泽建在车上用手机玩着游戏,一会儿的功夫我们就在银座的地下停车场放下了车,我们俩拿着食品袋进入了全球通电影城的标准厅,康泽建的妈妈给我们俩选择了一个比较靠后在中间的位置,坐在康泽建左边的是他妈妈单位的同事。整个电影大概要放2个多小时,这一次电影是张店交警大队组织的一次,我和康泽建的这两张电影票是康泽建的妈妈单位发的。我带了一个手表好看时间。我拿出了一个饮料给康泽建,康泽建在没放电影之前就已经喝得差不多了。电影准备放了,上来是一些张店交警大队开会的情景。
电影开始了,主人公是:方登、方达、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唐山1976年的晚上方达方登的爸爸妈妈在汽车上睡觉,方达和方登则在楼房上睡觉,在他们都睡着的时候忽然楼房和地面都震动了起来。方达方登的爸爸妈妈还以为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没过一会儿就觉得这是一次地震,方达方登在楼上睡得很香但一会儿也被震起来了,方达方登的爸爸去救方登方达,可是在救的时候因为被高空掉下来的建筑物砸死了方达和方登埋在了建筑物底下。救人的师傅们对方达方登的妈妈说:“孩子只能救一个,翘起方登的那一边放大就得死。”可是他们的妈妈却说两个都得救。最后他们的妈妈决定了就弟弟方达。方达救出来了可是断了一只胳膊,方达的妈妈认为他的姐姐方登已经死了。人民解放军的抗震救灾队来了,一对军人夫妇看见了方登还活着就把方登带回了自己的家。因为那对夫妇给她起名叫王登,把方登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供她读书上学,在方达上高中的时候他老是旷课跟同学打架,老师经常找他的妈妈。方达没有考上大学。但是,后来他安上了假肢当了一名企业家,方登考上了一所当医生的大学,后来当了医生。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方达跟着抗震救灾队到了汶川抗震救灾。方达在唐山找了一个女朋友结婚了,剩下了孩子。再一次偶然的机会,方登听到一个人在说他自己的经历,方登听见了很符合他们家的情况就和方达见了面跟着回了老家唐山,最后方登也剩下了孩子,方达和方登的孩子名字一样。方登找了一个外国人。23秒的灾难,32的悲痛。我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几乎把所有的零食全部吃光了。
看完电影 康泽建的爸爸妈妈来接我们俩,把我送回了家。这一部《唐山大地震》让我记忆忧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合集1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