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课”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春第一课”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
这个星期一,吴老师在学校给我们播放了今年的新春第一课,今年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传承家训家风 践行核心价值”。
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付生根和李元成。他们俩是战友,当年在军营的时候立下了一个约定:如果谁到前线去了,那另一个人就负责照顾另外一个人的父母。后来,李元成到了前线在一次战斗中侥幸生存下来,可是在后方的付生根却因公不幸牺牲。本来付生根的父母认为这只是他们平时说说并不认真。可是李元成每次回家乡以后首先去看望的就是付生根的父母。1954年李元成退伍成为毛松坪电力组组长这让付生根的父母十分高兴,因为他们的二儿子也在毛松坪电力组工作。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事故中,二儿子被“电老虎”夺去了生命。这对于两位老人家来说是一个噩耗,付先强考虑到两位老人的心情更加尽心尽力照顾老人。
李元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尽心尽力地照顾战友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给社会传递了更多的正能量,我长大以后也要象他一样,做一个践行诺言,说到做到的人!李元成孝敬四位老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我也要象他一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多关心父母,尊敬老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2
今天,同学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拥有家训家规,传承中华美德。这次开学第一课讲了许多小平凡,而大伟大的人物,如:年纪80岁的老人,还带着自己的家人完成画画梦想等等,而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为国捐躯的赵一曼。
赵一曼一生受尽屈凌,她的一生既平凡,又极其不平凡。从小赵一曼热爱读书,但在那时的封建社会,是不允许读书的,这时的赵一曼,明白了她的一生。等到赵一曼19岁时,她结识了刘达邦,两年后成为夫妻。在赵一曼22岁时,被党组织召回,要完成一项秘密的任务,有孕在身的赵一曼,只好与丈夫道别,她没想到这一走,便是永别······日军来了,那项秘密被发现,赵一曼被抓,将儿子托付给丈夫的哥哥抚养。自己被抓到监狱后,一声不吭,日军已不耐烦了,便施行酷刑,可赵一曼还是一声不吭。
日军知道从他口中是得不到任何消息,便下令处死了赵一曼,那时的她,年仅31岁。“誓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首《滨江怀述》,证明了赵一曼在历史文化上,在人民的心底里,是伟大的!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3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以“留守一份希望·共享一片蓝天”为主题的《新春第一课》。通过影片记录的三个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的点滴,反映我们宜昌市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展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典型事例,我被这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
留守儿童陈佳妮,她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地打工,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过她。佳妮爱好画画。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拿出画本画起画来。她的画本里只有花却没有爸爸妈妈,这是因为她和她的父母已经几年没有见过面了,她几乎记不清楚她父母的模样了。而我现在天天能与父母见面,天天能和他们一起幸福的生活。
15岁的留守儿童余立灏。他的生活来源是靠爷爷种柑橘赚来的钱维持的。他的愿望是想当一名主持人,虽然他因家庭条件问题不能及时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时常回家,可他依旧那么阳光、那么自信。可我们有父母的爱的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都会很自卑,变得不自信。记得有一次,我们上三年级时竟选班干部没选上,当时我灰心丧气,很自卑。我看玩他们的故事感觉我的生活像在天堂里,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许多。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一封信、一本书、一句问侯、一个眼神去关心你身边的留守儿童,传递爱的接力棒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4
今天我在学校里看了20xx年【新春第一课】让我最感动的就是袁振江,因为他只不过是一个骑着三轮车捡废铁的,一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但他不用这些钱,而是把这些钱捐给一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校长觉得很奇怪,信上面写的人不是校长的亲人,也不是校长的朋友而是一个叫高振宁的人,于是他就把这封信给了邮局查找这个人,邮局里的人苦苦寻找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人。让邮局里的人觉得奇怪的是在这个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当记者问老人的名字时,老人说:“自己其实不是高振宁而叫袁振江,高振宁是他的化名,因为他的女儿叫袁亚宁和他一位朋友姓高,所以他才叫高振宁。”然后记者又问:“为什么要给这所学校捐这么多钱?”老人回答道:“因为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后来老人又几次给这所学校捐钱,校长特别感谢他,于是校长就亲自去把老人接到这来。老人走进学校看到宽敞的操场和开心玩耍的同学们,老人心里高兴极了。这一天老人和孩子们共同上课,共同玩耍,当老人向同学们告别时,全校同学们都站着挥手告别。这个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动着,并告诉我做人要善良,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5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和同学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其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姐妹的事迹。
姐妹俩的爸爸长期在外打工,妈妈有精神疾病,仅靠长期在外的爸爸和种菜的奶奶来维持生活,十分清贫。姐妹俩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却十分热爱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看完姐妹俩的故事,我不禁感慨万分。想想自己的学习环境:明亮的灯光,干净舒适的桌椅,高级的文具;再想想她们:昏暗的灯光,陈旧的桌椅,更谈不上什么高级文具了。每天上学,我出了小区过了马路就能坐上校车,而她们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和她们相比,我觉得我真是太辛运了。我以后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习姐妹俩好学、不怕苦的精神。
我有时候学习还要妈妈坐在旁边陪同才肯写作业,有时候妈妈唠叨多了还感到厌烦。而她们没有家长督促就能自觉完成作业并且取得好成绩,我觉得我真应该学习她们的自觉性和意志力。
每次我取得好成绩,奶奶都会给我零花钱。但是姐妹俩呢?姐姐还攒了900元前给妹妹买文具和书。我认为好好学习是一个学生的职责,不应该因此接受奶奶的零花钱。
《新春第一课》看完了,我以后也要学习姐妹俩坚强独立、勤奋好学的精神。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6
今天,我冒着严寒快步地走到学校门口,学校里欢声笑语热火朝天,同学们“嗡嗡”的讨论着,发出响亮的叫声,我放下沉重的书包,开始观看《新春第一课》。
首先出场的是和蔼可亲的主持人-邓老师,她讲的第一个故事是:袁爷爷,他很贫穷,住在北京的郊区,在九几年时,他一家生活很艰难,他是位退休工人,因为那时他的儿女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最后开了一家简便的小卖部,每天都把20元钱放进爱心箱里, 每个月都有200多元,她们再邮寄到远安的一所教育培训学校,就这样坚持寄了12年,远安的一名记者到北京调查,问了千家万户,问的有清洁工、卖菜的等,都回答:不知道。最后,在北京的郊区的一个小镇上找到了他们的家,记者表达感谢后,在北京和远安等报纸上刊登了他的事迹。
第二个登场的是刘方英,她是一名老师,在江西一个县城教书,第一次上课时,她看到同学们的手脏兮兮的,她就不想在这教下去了,但同学们给了她力量,让她坚持;在二零零几年,她的丈夫手瘫废了,所以她在医院里照顾他,但她一直担心她的学生,所以最后在微博上发了一篇文章叫:英子姐姐,说她的学生让她懂得坚持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这两个人物事迹,让我觉得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学会坚持,不能放弃!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
轻轻的春天来了,正如轻轻的冬天走了。暖暖的阳光亲切地照耀在翠绿的草坪上,娇艳的鲜花上。春姑娘用动人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世界,也把我们带回到母校。
“丁零零,丁零零”上课了,开学伊始,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地心情共同观看了宜昌市《新春第一课》。
本次《新春第一课》以“家风、家训、家规”为主题,为我们介绍了中国秉承优良家风的诸多典型事例,一件件、一桩桩鲜活的事例让人看了不禁泪如泉涌的。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在被捕的时刻,不由地想到了她幼小的儿子,她要来纸笔,给儿子留下了最宝贵的遗言:“母亲没有尽到教育你的责任,希望你长大后不要忘记母亲是死在日本人手里,你一定要爱国,长大后来报答自己的国家。”赵一曼同志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向我们传达了热切的心声:热爱自己的祖国,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祖国增光添彩!
看到这里,我也想到了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做任何事情动讲求效率,专心致志地干好每件事;在家要勤俭节约,不浪费任何食物;勤劳工作,友善待人。我认为这些家风可以很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让我做到对自己负责,为别人奉献。
“治家风,居乡怒。”家风体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整体风貌,传承家风就是爱家的表现,我要为传承优良家风承担我应负的责任,尽到我应尽的义务。我相信,一个认真秉承家风的人才是祖国的栋梁之材,我会为之而努力奋斗!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8
今天我看了《新春第一课》,内容主要是“环保”和“生态好市民”,还有许多环保市民的片段。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环保达人”蔡一文。
蔡一文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告诉她,什么东西用完了不要着急扔掉,动动脑筋,也许还能把一些废品“变废为宝”呢!蔡一文的房间布置是与众不同的,书桌上、窗台上有不可计数的工艺品,而且这可是她用废品做出来的。比如用完的奶粉罐子可以种花;鸡蛋壳、小石头可以拼成小人;碎布加工一下就能做小人的衣服,墙角的小篮子里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废品,等着蔡一文把他们“变”成“宝贝”呢!蔡一文不仅会把废物再次利用,还能把水“再次利用”,刷牙洗脸的水还可以用来浇花呢!你瞧,蔡一文多节约啊!
我觉得蔡一文很爱动脑筋,一些废品都能如此巧妙地利用。其实我们也能“举一反三”,比如少点一些外卖减少包装;玩具用完的电池遥控器还能用;出门买东西自己带袋子等等。让我们向蔡一文学习,一起做“生态好市民”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9
今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一件件动人心弦的事例,让我们心潮起伏,感受颇深。
“宁儿:……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封感人肺腑的家书引出了这次的主题。赵一曼烈士用热血书写了他们的家风——爱国。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元成和付先根之间的那件信守承诺的事情。李元成和付先根既是同乡,又是一同在军营训练的战友,因此,他们成了一对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之间还有个协定:如果对方不幸为公捐躯的话,另一个人就要帮助照顾对方的父母。正当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尽享“兄弟”之情时,“天有不测风云”,付先根为公牺牲了。这个噩耗让李元成悲痛不已,整天沉浸于无限的悲伤之中。但,悲痛之余,他又想起了他们之间的约定——要替对方照顾对方的父母。于是,他立刻向伯父和刘妈写信……时光飞逝,他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照顾着他们,一直照顾了35年。他,无疑是辉煌地演绎出了“诚信”这个词……
这次的《新春第一课》,教育了我们许多、许多,告诉了我们家风的重要性,也用一个个事例震撼了我们……让我们再次呼吁这次的主题:“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0
今天,是我们四年级下册开学的的一天,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观看了乡村和农村一大群可怜的流水儿童。
今天我们大家到了学校,第二节课就开始看了。这一群留守儿童上下学的路,基本全部都是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都是孤单一人,没有人陪伴。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所以从小当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因为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所以他们都很自卑,总是觉得自己和别人或同学与众不同。
因为他们经常在学校不开朗、很郁闷,所以被教育局和直播宜昌发现了这些留守儿童,就给他们带去了阳光般的温暖。教育局给每个学校配备了电话工,每周电话工到校一次,免费让留守儿童用电话和他们的父母联系,可以让这些留守儿童们更开朗、更活泼、更自信。这样他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让他们知道朋友的帮助也很温暖。
直播宜昌还为这些留守儿童们捐赠了爱心书屋,给每个学校的图书室增加了三麻袋的书,让留守儿童们可以懂得更多课外知识,并对这些学校以二十八万助学资金,让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认真!
看完了《新春第一课》,我想对那些留守儿童们说:“你们所做的,我已经知道了,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是我们大家的偶像!”我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1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一起观看了《新春第一课》,主题是关于留守儿童的生活,看了他们的生活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他们的生活跟我们相比差的太远了。它也让我认识了燕爽姐妹、陈佳妮、余文灏等一些留守儿童,虽然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相差很远,但他们却比我们坚强多了。他们用坚强笑对生活,而我们却常用哭来表达各种不满,这是多么大的差别啊!
上学的交通工具也有很大的差别。陈佳妮平常上学都要坐40几分钟的车,还要走十几分钟的泥泞小路。而我们就住在学校四周,坐车就能到达校门口,或者是父母亲用车直接送到学校。她却一次都没有迟到过,而我们有的同学却是经常打了上课铃后才走进教室。与他们相比,真让我感觉到羞愧呀!
区里的宋书记经常去帮助那些留守儿童,无疑是帮助他们的一位爱心之士。我们也应该要像宋书记一样,时时去关心和帮助他们,给他们来自社会的一丝温暖!
当今社会,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的内心是伟大的,承受的痛苦也是巨大的,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2
快乐的寒假已经结束,一转眼我们的小学生活已经快要结束了,我们将走进初中的校园。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宜昌广电播出的.新春第一课。让我对宜昌我们这个美丽的家乡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今年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经过观看后我了解了三个主要的宜昌文化:
1.巴楚文化2.峡江文化3.三国文化。
巴楚文化的代表是:周立荣是生于宜昌市长阳县的人。俗话说得好:宜昌是楚文化的摇篮。周立荣作为宜昌巴楚文化重要的代表。作为土生土长的长阳人周立荣把巴楚文化带向全中国,并且歌曲《巴土恋歌》和《江河恋》并且周立荣还是宜昌市作协副主任了!峡江文化的代表是贵为峡江号子王的胡振浩,是他带动大家了解峡江号子的并且还把峡江号子这宜昌文化带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宜昌的文化,了解峡江号子。三国文化的画家,美术家的汪国新,最擅长的就是画关公——关羽。关羽是中国典型的美男子。他的著作有《朋友》,《桃园三结义》等。
为我们生活在宜昌这个城市中而自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3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以“心怀感恩·励志成才”为主题的“新春第一课”。
这部教育片主要讲述了独自一人支撑残缺家庭的当阳市慈化小学三年级学生徐梦婷、带着瘫痪妈妈上学的夷陵区三峡高中高三学生黄露露、靠打工资助甘肃留守儿童的三峡大学贫困女大学生曹浩、勇夺奥运羽毛球“双冠王”的中国羽毛球队宜昌籍运动员赵芸蕾等四个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徐梦婷和赵芸蕾的事迹。徐梦婷三岁时父母离异,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九岁时奶奶瘫痪在床,于是她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庭:她一大早起来就做早餐,先喂奶奶吃自己再吃,然后去上学。而赵芸蕾从小就热爱运动,她不因为自己有天赋而骄傲,不怕困难,刻苦勤练, 终于获得了奥运羽毛球“双冠王”的好成绩,让宜昌市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给家乡增光添彩。
徐梦婷面对生活困境,不退缩,也不抱怨命运的坎坷,反而懂得感恩,她的事迹让人感动和敬佩;而赵芸蕾为了追求梦想,迎难而上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由徐梦婷和赵芸蕾,我想到自己平时不但要父母照顾,而且不时地向父母撒娇,要这要那,不禁感到十分惭愧。
“新春第一课”中徐梦婷和赵芸蕾的事迹让我懂得:人既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也要有理想有追求,要有吃苦耐劳、不怕艰难的精神,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4
我看了新春第一课的时候是什么内容?当然是留守儿童。我想:他们在农村里,爸爸妈妈常年不回家,他们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再想我们,穿的那么好,吃喝方面也都很好,我觉得我们要关注他们,让他们多学点知识,最后长大了,让他们走出大山,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我看了他们都只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让爸爸妈妈从工作的困扰走出来,去陪孩子多一点时间,让他们健康成长。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他们不要任何东西,只要爸爸妈妈回来,给孩子们一丝的关爱,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我觉的留守儿童是最可怜的,因为他们没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和陪伴,上学要走很长的路,来回至少要一个小时,有可能要把鞋子走烂。要是冬天就不好了,因为踩到鞋子里面的雪会化成冷水,会把脚冻僵。第二可怜的是爷爷奶奶,因为爸爸妈妈把希望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压力也很重,有时候只要不注意,就会有问题。我更觉得农村的人都很可怜,因为几年才能买一次新衣服,在农村里买一件新衣服都非常好了。第三可怜的人就是爸爸妈妈,因为工人在工地上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更大的是会死。
我真想对他们的爸爸妈妈说:“你们回来是孩子们最美得心愿,孩子们都要您们的关爱,你们快回来吧!快回来吧!”小朋友们:“我祝你们爸爸妈妈万事如意,安康回家。祝你们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祝你们的梦想和心愿早日实现!再见!”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5
开学啦!今天下午在学校吴老师给我们观看了20xx新春第一课。
这次的新春第一课讲的是“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有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善良的中学生施楠,恪守诚信的李元成,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罗毕炎先生。
罗毕炎先生有八个父母,其中有他的亲生父母和他的继父母,还有他妻子的亲生父母和她妻子的继父母。罗毕炎对他的八个父母都尽到了赡养义务,而且都非常孝顺。老人想吃什么,罗毕炎不管刮风下雨,都骑着一辆摩托车把父母想吃的东西送到了他们的身边;罗毕炎也非常细心,父母想吃鱼,他就把鱼里面的刺挑的一干二净再给父母吃;他还经常给父母夹菜;母亲的老毛病犯了,罗毕炎就骑着摩托车把母亲送到了城里的医院,和他的妻子轮流照顾她,他趁妻子照顾母亲的时候给母亲买了一大筐水果,送到了医院,让母亲非常感动。母亲的骨质疏松稍稍好了一点,有记者采访他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说:“我很喜欢罗毕炎,他什么事都为我着想,他非常孝顺”
在新的学期里,我要孝顺父母,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爱国爱民,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相关文章:
最新春节联欢观后感01-09
最新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01-09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7-09
入团第一课观后感08-24
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09-25
入团第一课视频观后感08-24
入团第一课观后感范文08-24
观看入团第一课观后感08-24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08
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