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精选21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精选2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
每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都会让一个个好人好事家喻户晓。是一种叫做感动的力量,让他们的事迹显得伟大。感动过后,我们是否也应行动起来,把感动作为源头,让行动之流源源不绝。
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在“感动中国”颁奖仪式面前,是这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今年我们为歼-15总指挥罗阳感动,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感动,去年我们为“最美妈妈”吴菊萍感动,明年,我们依然会为这样一些人感动,感动过后,我们也应做点什么吧!
我们虽不能像罗阳那样,用生命捍卫中国航天事业,但我们可以用同样的精神,将学习和工作做到最好;我们虽然不能像何玥那样捐献器官,但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我们虽然不用“绑着”母亲上学上班,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方式尽孝心;我们虽然不用像高秉涵一样执着归乡,但我们至少应在祖国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像吴菊萍那样挺身而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并且应该做的事,是感动过后我们应该发出的呼吁,这些事,虽然有些微不足道,但依然可以将生活涂画得绚烂多彩,不要认为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离你遥不可及,他们或许有一天就出现在你的周围,甚至,你也可以成为他们的一员。
其实,并不是非要站上“感动中国”领奖台你的行为才会被社会认可,2008年那年的“感动中国”颁奖现场,有一个奖是颁给全体中国人的,颁奖理由是为了中华儿女这一年中付出的泪水与奉献,2008年奥运与地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勇敢、勤劳与付出,每个中国人都因在2008年中的痛心、捐助、兴奋、鼓舞而成为获奖者。因此,那一刻,你的行动得到了社会充分的的肯定和认可。
行动造就习惯,当你感动之后的行动成为习惯,当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习惯,“感动中国”的大奖将永远属于每个中国人。
面对“感动中国”,你依然还是电视机前热泪盈眶,过后无动于衷吗?那你的感动是否真实,是否长远?还是因为你的心已麻木,已对这社会失去希望?无论如何,有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做鼓舞,我们也应行动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2
在社会上我相信有许多社会败类,但我也相信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许多颗"闪闪发光的星星",他们身上具备着令人感动的闪光品质。
陈晓兰就是中国上海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她原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总过揭露的医疗器械达20种,有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在她与假劣医疗器械十年的斗争中,她曾冒着危险假扮病人,"以身试针"。在她的推动下,国家专门多次下发文件,取缔和查处了七种一度使用很广的伪劣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曾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肯定和奖励。现她已被上海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她,身上具有坚守医德,无私无谓闪光品质的她。对社会做出了这样巨大的贡献,却被那些昧着良心赚钱的同行视为"另类"。她在十年中经历过许多艰难险阻,但她那时从没想过要放弃。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每个医生都要对生命负责,要懂得良心比技巧要重要很多很多,然而像陈晓兰这样的医生真的很多吗?我可以非常坚决的回答:"不,不是的!",我个人认为有很多医生都以赚那些昧心钱为主,难道你们就不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身上的白大褂,和这个纯洁的行业吗?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钱财高于一切,因此违背职业道德,违背良心,这是一种自私自立的想法!
只要你是地球的一员,那就应该要为人民服务,不做自私自立的事。如果这个地球的居民,个个都为别人着想,为人民服务,那么这个地球的居民就会变得更加和睦相处,从此就不会再出现袅袅硝烟的战场。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极渺小的,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团结一致,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岂不是易如反掌?所以地球这个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要参加到这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中,把我们的力量聚集到一起,一同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啊!让我们一起努力,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冲去吧!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3
作为航母战斗力的刀锋,我们这支边组建、边试验、边训练,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舰载飞行训练之路,自主培养出我国第一批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要奋斗就会有牺牲。2016年4月27日,是一个无比悲痛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国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同志,因突发飞机电传故障,倒在了实现航母飞行梦想的最后一刻,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张超是我亲手挑选的飞行员,他阳光自信、热爱飞行,血气方刚、勇于担当,是这批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至今,我仍清晰记得2015年初,我带队到张超所在遴选飞行员时的情景。当时,他跑到我的住处,自报家门说:"我特别想成为你们飞鲨战队的一员。"我问:"你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吗?"他回答得斩钉截铁:"知道,但我就是想来!要干就干最难的,要飞就飞舰载机。"
加入"飞鲨"战队,直面全新的武器装备、全新的训练模式、全新的操纵习惯,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作为超常规培养的"插班生",张超不断自我加压,加班加点,补训苦训。
战友们都说,张超真是人如其名,他始终以赶超的姿态在奋力前行,以超多的汗水、超强的毅力收获了超常的成绩。
舰载战斗机飞行员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有人分析,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是一般战斗机飞行员的20倍。
以身许国,何惧生死?张超曾对妻子说:"如果有一天我牺牲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这种无惧无畏的英雄气概,始终砥砺着张超的战斗激情。海上超低空飞行,是歼-15舰载机战术训练中的难点。课目越难他越想飞,任务越险他越敢上。张超一再请战,最早完成了这个飞行课目。
最令人痛心的是张超的最后一次飞行,面对突发故障,他第一反应是挽救飞机。飞参数据显示,那种情况下,他的操纵近乎完美,壮举令人震撼。生死一瞬足以见证,他是当之无愧的"飞鲨"勇士!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4
4月27日,晴朗的天空高远透亮。对于飞行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当天,张超共有两个架次的飞行任务。第一架次是超低空掠海突防飞行,他的战术动作衔接流畅,非常好地完成了规定课目。
中午12点半左右,张超开始第二架次的飞行。按照训练计划,他需要在与辽宁舰甲板1∶1的着舰区,连续完成6次陆基模拟着舰。
"飞鲨"围绕模拟着舰区盘旋着,对中俯冲,后轮触地,前轮触地,拉升复飞......张超飞得很棒,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他叫好。
很快,他开始进行第6次陆基模拟着舰,这也是整个团队全天的最后一次着舰。张超的整个下滑过程精准稳定,自然流畅,近乎完美。12时59分10秒,飞机沿着标准下滑线从我眼前呼啸而过,后轮在理想的"落点"率先触地。我和指挥助理不约而同喊了声"漂亮",在记录板上打出本场次的最高分。
然而,就在这本该"落地为安"的瞬间,无线电耳麦突然传来急促的语音告警:电传故障......随即,飞机像一匹正在狂奔的烈马被勒紧缰绳一样,前轮猛地弹起,机头急促上仰。
按照特情处置规定,遭遇这样的故障,可以立即跳伞。然而,张超没有这么做。他第一时间将操纵杆猛推到底,牢牢把定,试图把上仰的机头强压下去,挽救这架造价数亿、朝夕相伴的战机。可是,飞机没有丝毫响应!
兄弟啊,真的不能再管了!我和塔台指挥员同时对着话筒大喊:"跳伞!跳伞!跳伞!"
12时59分16秒,机头还在上仰,飞机骤然离地20多米。无奈之下,张超终于拉动弹射手柄,"砰"的一声,连同座椅弹射出来。但是,高度太低,弹射角度太差,救生伞没来得及张开,就重重地摔向了地面......
救护车呼啸疾驰,我们不停地对他呼喊:"兄弟,坚持住,坚持住啊!"一路上,张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是不是再也飞不了了......"只言片语,流露出他对飞行事业的无限眷恋。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5
我和张超相识相爱6年,有一个宝贝女儿,有一个幸福而温馨的家,我们对未来的日子做过很多美好的规划。然而,他突然走了,带走了对我们的全部承诺,没有留下一句嘱托。
与张超相处这些年,我感觉他这个人,爱飞行真是爱到骨子里。因为爱他所爱,所以追求他所追求。在张超的影响下,2012年6月,我下定决心,辞去令人羡慕的航空乘务员工作,特招入伍到张超所在的,和他成了肩并肩的战友。
2015年初,海军选拔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知道消息后第一个报名。当时,我们刚把家安顿好,女儿还不满一岁,但我知道飞舰载机是他的梦想,我不能拖后腿。
张超调到舰载机后,我们又开始两地分居。我一直想去看看,他总说训练太忙,不让我过去。今年4月,我和他终于约好去过五一。我早早买好4月27日的火车票,收拾了一箱子漂亮衣服,还做了他喜欢的发型。上车那天,我特意穿上他最喜欢的那套连衣裙。一路上,我憧憬着见面时的情景:他带着我最喜欢的百合花,抱着我转圈,一遍一遍地叫我小名......
然而,我刚到北京,就意外地被的人接下车。我一看那么多人,吓坏了。我哭着不停地问,张超到底怎么了?他在哪里,我必须见到他!我一直相信,张超不会离开我。
到了殡仪馆,看到他静静地躺在那里,我的天塌了!遗体告别那天,看到灵堂上爸爸的照片,女儿突然哭了:"爸爸,我要找爸爸。"我把女儿抱到张超的遗体旁,对她说:"含含不哭,爸爸飞行太累了,不要打扰爸爸睡觉。"
张超走后,有段时间,女儿只要看到我闭眼睡觉,就使劲拍打我的脸:"爸爸睡觉了,妈妈别睡!含含怕,妈妈你起来。"
张超走了,他的爱永远伴随着我和女儿。如果有一天,祖国需要我上战场,我也会像他一样勇敢地冲锋陷阵!
超,你知道吗,你的同班战友们在航母上胜利着舰了!按照当初的约定,当你驾驶飞鲨在辽宁舰着舰后,我和女儿要捧着鲜花迎接你的凯旋!今天,我带着鲜花来了,来和你一起感受这份荣光!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6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家——刘盛兰。
刘盛兰住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村落,老爷爷每顿饭吃的都是清粥小菜,17年几乎没尝到过肉味。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他慷慨地将靠拾荒的所有钱捐给了各国各地的贫困学子。自己最大的花销也是订阅报纸的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哪些孩子能上学,但是没有资金,需要帮助。
他资助学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盛兰老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当他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7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而且,他为了多捐钱给学生,自己孤身一人也不去养老院,因为这样,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2000的生活补贴,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是啊,刘盛兰老人家用他的崇仁厚德,他的执着,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我的内心同样被深深打动了,看着电视画面上老人家对自己的极度“吝啬”,房子是破旧的,室内是极其简陋的,吃的也已不能再俭朴。可是他却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分一分,汇集成一片大爱的海洋,他将自己朴素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困难学子。多么华丽的辞藻在刘盛兰老人家的事迹面前也显得格外苍白。刘盛兰老人家那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7
奉献是“捧着一颗心来”的坚守,是“不带半颗草去”的纯粹,更是“你退后,让我来”的果敢,也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更是给我们树立起了标杆。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用实际行动向我们传递了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历史担当与责任意识,他奋不顾身的保全了战友的安全,也不负戎装的完成个人的使命。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去奉献,也没有谁会注定成为英雄,跟我们的大多数人一样,他也只是个普通人。在一次边境扫雷作业中,面对雷场复杂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在千钧一发之际,做出让自己的身躯挡在战友之前的行为,想必在那一瞬间,他的从容不迫都来自于个人的信仰、用凡人之躯扛起军人的使命感,他的事迹看得见、摸的着,而作为新时代的热血青年,只要向他看齐,像他一样坚持、奋斗、奉献,我们众多的一人也可以成为基层社区的不平凡之人,用心做事、甘心为人、坚守初心,始终如一。
“如果不是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他可能熬不过在医院治疗的那段时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地。面临生死攸关的时刻,能做到像他一样敢于牺牲的人寥寥可数,但作为普通人在这个和谐安康的社会,我们可能不需要随时成为壮烈牺牲的英雄,只要在日常的社区工作中,秉持为群众带来便利、为群众提供真诚服务的精神、在工作中尽职尽责、面对工作岗位上的艰难,不畏惧、不退缩、将微笑时常挂在心里、给需要我们帮助的群众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也许你我的一举一动还不足以改变整个环境,但却留有芳香,温暖他人,我们的形象会一直留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时代在变,感动不变,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永远不会变的,杜富国舍己为人的事迹不是嘴上说过的漂亮话,而是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干出的贴心事,应该将这种坚持、奋斗、奉献潜移默化的带到我们的工作岗位上,生活中,把这些精神发扬光大,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8
自从看了老师给我们放的《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心情一直平复不下来,影片的里故事主人公身上的精神让我不得不佩服她。
相比起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的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在五岁的那年就开始了她的苦难之旅,爸爸因为车祸去世,由于不能承担生活的重担,所以她的妈妈只能忍痛割爱把她送给了别人。
但本以为可以过上好生活的她却不得不面临命运跟她开的另一个玩笑。
她的养母因为身体的缘故一直卧病在床,养父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一走了之,母女只能相依为命。她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家庭,担当起重任。当别人家的孩子在撒娇,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早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
那时的她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未喊过疼,听着孟佩杰养母含着泪感激地回忆,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一个柔弱的小女孩站在板凳上,顶着脚尖吃力地拿起锅铲翻炒的情景,心里不由得阵阵酸痛。孟佩杰每天起早贪黑,帮养母穿衣、洗漱、换尿布、喂早饭,然后才安心地一路小跑着上学。晚上回家后,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她,服侍养母睡后,她才开始学习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就这样,孟佩杰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奋学习,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由于放心不下养母,她竟下定决心:带着养母上大学!
命运对待孟佩杰是残忍的,无情的,而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以灿烂如花的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面对逆境,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她的存在,成为养母生存的勇气。当人们对她惊叹不已时,她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而现在的我,有时还跟妈妈顶嘴,跟妈妈对着干,做作业时,还跟妈妈吵架,和孟佩杰比起来,我实在是太惭愧了。父母从小就为我做过许多事,在我生病的时候,是父母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是我的疾病快速康复;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父母和我一起攻克难题,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日常生活中,是父母从小一直给我做饭,洗衣,是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变成现在的高大阳光少年。我暗下决心:要向这位小女孩学习,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感激父母,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9
陈睿澜的偶像是小鹿纯子,这是《排球女将》中的角色,由日本女演员荒木由美子扮演。这部电视剧在80年代曾经在中国带来巨大的反响。
80年代也是中国女排的黄金时期之一,1981年的世界杯冠军开启了中国女排辉煌的“五连冠”时期,“女排精神”在这一时期逐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波荡开来,它跨越的行业分割,成为了当时中国女性的一面精神旗帜。
而现在,在40年过后,“女排精神”又跨越了代际的'隔阂,涌向了00后的陈睿澜。
前不久,陈睿澜看了即将上映的电影《中国女排》的预告片,感动之余一种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因为她也是一名女排队员,她相信自己也会是“女排精神”的传承者。
在国青集训时,陈睿澜更近更深刻的了解了郎导(中国国家女排教练郎平)她们那一代中国女排如何在简陋的竹棚馆里摸爬滚打、艰苦磨炼的。老一辈女排运动员在那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五连冠,成就了中国女排自强不息、永不放弃,敢于拼搏的“女排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陈睿澜在代表国青比赛时,每当穿上印着中国两个字的队服,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登场时,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就让她浑身充满了坚定的力量。
她非常重视现在的每一次训练,她会因为持续练习的一个动作有突破高兴地张开双臂在场地奔跑,她觉得当下更加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陈睿澜未来希望自己可以快快的成长,除了作为场上自由人应该掌握的各项技能,更要提高自己全面综合能力,与团队一起走向更高的领奖台。同时作为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训练之外还会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中,完成大学所有的课程,顺利的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做一名排球场上的智者。
陈睿澜觉得女排这种团队运动对她心智的磨炼很有帮助,虽然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个性,团队运动的魅力就在于可以把一群性格各异的人融合在一起大家都相互取长补短,团队协作,不断磨合成为更加优秀强大的团体。
采访结束后,陈睿澜立刻回到队伍中认真训练,开始她每天的训练,在训练场地上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格外认真。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0
生活处处都有感动,也许那感动与世长存的,也许那感动只是一瞬间,或者那感动是平凡的小事。感动带给人们一次次心灵的深触。《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感触最深的是陶艳波母亲。她那一抹感动深深触及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陶艳波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她本应该和丈夫儿子幸福安康的度过下半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儿子被查出先天性的失聪,这给还沉浸在幸福中的陶艳波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她坚信的,她的儿子一定能开创辉煌。于是,她每天跟儿子一起上学,成了儿子一生的同桌。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陶艳波辞掉了工作,就这么,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陶艳波每天做随堂笔记,遇到听不懂,不理解的题便追着老师,一直追到了办公室,请求老师给她再次讲解一遍。晚上,陶艳波便细心地翻开笔记,给儿子讲题,有时甚至要讲好几次才能让儿子听懂。三十多岁的她,鬓发已经泛白,皱纹悄然爬上了她的脸颊。因为过度的操劳,导致陶艳波的秀发变得脆弱,最后一块块的脱落,使得陶艳波不得不戴上假发。身体也未老先衰。现在,儿子在她的坚持之下,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陶艳波,她只是一个母亲,却有如此强大的毅力的,也是因为爱子心切。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哪怕放弃一切,放弃了容颜,健康。就手把青春埋葬在这里的,但是陶艳波认为是值得的。她不问前方是否如履薄冰,是否将她百般摧残,她所顾虑的,所希望的的,就是儿子将来的幸福与健康。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母亲也许没有这么让人感动,我们自己也许也不会那么命运多舛。但是请不要忘记,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是生活中积累的一点点小事开始,那一抹感动,虽然清淡,但在纸上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浓厚的。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1
今天一段视频在排球迷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了过亿的浏览量,视频的内容是:在世界杯前夕,80岁高龄的老爷子宋世雄老师到女排探班慰问,并向女排的队员鞠躬代表球迷表示对女排的感谢。老人家的这一躬让许多网友感慨万千,让许多人的记忆回到了那个用声音传递比赛的年代,许多网友表示了对老爷子的敬意之心,通过这一躬让人们看到了老人家对于女排的感情有多深,敬意有多浓。他的这一躬体现的是老一辈媒体人对于排球的热爱,对于女排精神的尊重,对于新一代女排的期望。
在过去那个平面媒体的年代,宋世雄老师用自己慷慨激昂的声音将女排比赛送到了千家万户,他用自己独特的解说将女排比赛的画面描绘得有声有色,绘声绘色的语言将收音机前面的听众带到了激烈的赛场,将人们的心紧紧地拴在了赛场上,让所有听众的观众的心跳和赛场上的每一个回合紧密结合在一起。
随着赛场的起起伏伏而激动紧张,有欢笑也有泪水。一言一语的描述像一只彩笔将女排的拼搏精神画成了参天大树,一场场解说让这棵大树成长在全国球迷的心里长盛不衰。正是宋世雄老师的解说让女排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延续至今面向未来!
在一档节目里宋世雄老师曾说过他和郎平指导有着39年的交情,其实这是他与中国女排39年的风雨同舟,老爷子的这一躬体现的不仅是他老人家的谦谦君子之风,更体现的是作为媒体人的职业素养,尊重的是女排的精神,敬畏的是自己的职业。让人们看到了老一辈的媒体人有着怎样的觉悟和领悟。,他们更尊重这些努力拼搏的人。有着一如既往的热情和热爱。
这些才是现在有些媒体人应该学习的东西。现如今许多媒体人脚底无根高高在上,总是用一直俯视的眼光看待他人,要不就是语言尖酸刻薄、大肆批评,要不就是卑躬屈膝、阿谀奉承。根本就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正如有些网友说的那样:有些主持人媒体人才更应该看看这样的视频!与老爷子的这一躬让人泪目不同,他们才是真的让人辣眼睛!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2
漆黑的夜晚,需要光去照亮;积雪,需要用阳光去融化;陌生人需要爱心去呵护。再者伟大而又璀璨的中国当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颂的人物。他们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抛开了与父母团聚的日子让大家佩服不已,非常感动。可以说这些人是俯首甘为孺子牛。顿时我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人就是谢晓君阿姨。
她在一个很贫穷的福利学校来教学生,不管路途多遥远环境多恶劣,他们依然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教书。在这海拔3800米的地区因不熟悉地区,才来几个月的时候,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阿姨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这句话永远在我的心中刻下了印,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从哪里跌到就从哪里站起来。
我们支持你谢晓君阿姨,你永远是高原的并蒂雪莲...
看了《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之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胡忠,谢晓君夫妇。
胡忠老师,是在西康福利学校当老师的,他收了一百多名孤儿,免费教书,这种精神真让人感动,他对孩子们都是很负责任的,而那些学生也很听话。都把他当成爸爸了。
谢晓君老师是在木雅祖庆学校当老师的,她同样是一名志愿者,虽然自己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但是他们仍然不放弃,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们才是最重要的。
让我最感动的是:由于他们不适应高原上的空气,所以谢晓君老师的背很疼,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不让他出院的,但是她跪求医生让她出院,因为他此时此刻想的是她的那些学生怎么办呢?
一个那么优秀,那么崇高的老师,总是心想着帮助他人,从不顾着自己,因为她只想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快乐成长。希望他们吃得好,穿得好,过得好。
那些孩子比起我们,我们真的不如他们,因为他们从不放弃学习,每一秒钟都在珍惜,也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那么好的老师!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3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住在山东烟台的一个村落,老爷爷每顿饭吃的都是清粥小菜,17年几乎没尝到过肉味。在贫苦交加的17年里,他慷慨地将靠拾荒的所有钱捐给了各国各地的贫困学子。自己最大的花销也是订阅报纸的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哪些孩子能上学,但是没有资金,需要帮助。
他资助学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盛兰老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当他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原本就非常节俭的刘盛兰只能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将近17年。“那些东西其实都能吃;要是看到有被丢了的鞋子,我就捡来缝缝再穿。”
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工资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300块钱的工资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而且,他为了多捐钱给学生,自己孤身一人也不去养老院,因为这样,他每年可以拿到1800-2000的生活补贴,前不久,烟台一家公司的老总了解到刘盛兰的情况后,直接派人给他送了六千块钱,“推不掉,我收了,但在收条上按了手印,然后就全捐出去了。”
是啊,刘盛兰老人用他的崇仁厚德,他的执着,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我的内心同样被深深打动了,看着电视画面上老人对自己的极度“吝啬”,房子是破旧的,室内是极其简陋的,吃的也已不能再俭朴。可是他却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一分一分,汇集成一片大爱的海洋,他将自己朴素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那么多素不相识的困难学子。多么华丽的辞藻在刘盛兰老人的事迹面前也显得格外苍白。刘盛兰老人那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风烛残年,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4
今天这个学期的第一次“新民学社”的学习,帧乐老师给我们放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极其坚硬的情怀。人间有真情,有真爱。情感更是无处不在,仿佛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一丝真情的气息。深深呼吸一下,似乎它就能深入到每个人心坎里,沁入心脾,久久回荡着。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双隐形的翅膀,发挥出自己的努力,创造奇迹。
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
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5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有放弃安逸生活坚持在贵州山区义务支教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有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赵久富等等。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炎黄”张纪清。
朱敏才,是中国外交官一位风度翩翩的一位官员,他在地球奔波,工作期间到了不少的城市。等到他退休后,人们以为朱敏才会回到北京,像老人一样与老伴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在一个特殊的机遇后,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与老伴孙丽娜一起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这个岗位坚持了十年,期间帮助了许多孩子,他们的出现,使许多孩子改变了命运。但是,在这个时候,朱敏才老师因劳累过度而倒下了??他得了脑出血,倒在了教学的路上。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死神,可他清醒后,却还惦记着上课。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老师和孙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
在某个城市里,“炎黄”是大家熟悉的一个人的名称,但大家却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常常出钱资助幼儿园、敬老院等机构。他使用“炎黄”这个名称来掩盖自己,自己却默默地资助他人。他的真名叫张纪涛。他与妻子住在一栋普通的房子中,他在暗地默默将自己的钱毫不吝啬地捐出,张老人一生也不知道捐赠多少人,多少个机构了。感动中国给予了他五个字:涓涓见沧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6
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究竟是谁?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见到“炎黄”本人,可惜却总是因“地址不存在”或“查无此人”而大失所望。直到2014年11月20日,张纪清在银行向鲁甸灾区汇款后,突发脑梗晕倒,身上三张署名为“炎黄”的汇款单暴露了这个善意的“秘密”,也让这个百姓感动和牵挂了27年的好心人第一次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炎黄”张纪清的颁奖词。
或许对于今天大多数习惯于功利、擅长于钻营的我们来说,张纪清很傻,傻到放弃自己致富的机会,把财富用来资助素不相识的人们。在这个文化越来越丰富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张纪清是凡人善举的少数,所以他能够感动中国。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改善世界的努力,哪怕力量微小,但坚守了27年。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发牢骚、对他人抱怨、也常常在对国家的指手画脚中和面对社会事件时那犀利的言辞中寻找存在感,但其实,社会不会因此而变得美好,它更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最近柴静自己出资拍摄的雾霾纪录片关注度很高,她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做到了让大家关注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也是改变世界的实际行动。如果我们还没有张纪清心中那样的大爱,也没有柴静的职业和知名度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并不需要气馁。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主动行善、去改变世界,那么我们可以从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的行动开始,先做一个温暖的人。不要害怕被看做傻瓜,有时撇开功利和现实做一回傻瓜,心里会洒进更多阳光。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7
1、誓言无声:黄旭华
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崇仁厚德:刘盛兰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3、心比金坚:陈俊贵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4、一秉至公:段爱平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5、梦想天开:沈克泉、沈昌健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6、格桑花开:格桑德吉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7、秋兰为佩:胡佩兰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8、寸草春晖:姚厚枝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9、克明俊德:方俊明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10、松筠之节:龚全珍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8
一阵掌声之后,整个会场始终洋溢着浓郁的温情与感动。从个个英雄的故事的过后,我总会不自禁的流出眼泪,我想,那也是我对他们由衷地发自内心的敬意与尊重吧。
胡忠,一名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与他的妻子原本能够轻松的过着日子,而他们却要与那些孤儿打交道,给孤儿温暖,成他们最好的父母。我相信,是他们爱与信念的坚持,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让孤儿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孤儿们将来能够幸福。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不正是这首歌蕴藏的道理吗?
刘伟,他从小失去了双臂,或许他曾抱怨过上帝残忍,或许他曾留过无数次的泪,但至少现在的他,有谁会在意他曾经呢?他虽然是残疾人,但他的心一定坚信:上帝在为你关闭一扇窗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观后感《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 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证明那正是他飞翔的轨迹!也只有这样的信念才能有他现在的成就。一双脚竟能弹出那么美妙的音乐,其实这就是他的精神,不为叹息的目光而放弃的精神,他为上帝而活,为信念而活,为梦想而活!
她,一名母亲,最美的母亲。她,就是——吴菊平,她用她的手接住了一个从10楼坠下的孩子,虽然她的左手以多处骨折,但她在从来都不吝啬在镜头下的微笑。是啊,只有这样的奋不顾身,这样的瞬间才能体会到人间是有爱的。即使我们做不到吴菊平女士那样的行动,那么你就去为身边的人好吧。当你的同学向你借一只笔时,你能够微笑着递给他,当你的母亲叫你为他扫一下地,你能够很情愿的拿起扫把认真的扫,当你的老师为你布置下的作业,你能够从不抱怨的完成时,你其实就已经做到了。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了中国,更为中国添了彩,所以不要忘记他们的每一个举动的代表着国家的荣誉都是全中国的骄傲!我们感动,我们为这十大人物感动!我们用感动彰显一个人物的高尚,我们用感动彰显一个国家的精神,我们用感动考验一个民族的素质!此刻,我们因为是中国人而骄傲!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19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往往在感动的瞬间,总能体会到感动背后的辛酸,单说“感动”二词,感觉这是非常的笼统,具体的说,“感动”就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妈妈在夜深人静时候为你织衣服的瞬间……总有太多太多的事让我们感动,感动辛酸,感动幸福,感动情感……
只要学会发现,善于发现,我们就可以拥有许多感动。
那是一次夜晚,夜深了,星星回了家,月亮也躲进了温暖的被窝,而我却还在灯下奋战,我在书海里遨游,题海里挣扎……突然,一阵敲门声打乱了我的思绪,我很不耐烦地打开了门,一见门口妈妈正端着一杯热茶愣愣地站着,“干嘛?没事就不要来打乱我的思绪。”“哦,我是看你这么晚还没睡,肯定累了吧!帮你泡了一杯茶,那你自己早点休息吧!”看着妈妈渐渐远去的身影,我落泪了,这么多年来,妈妈为了让我和弟弟吃好穿好,她和爸爸省吃俭用,纤纤细手不知从何时起,爬满了皱纹,长出了老茧,想到这里,不争气的泪水再一次涌满了眼眶。
原来我发现在感动的瞬间,还蕴含着情感的积聚,还有着幸福的感觉,那一次,我真正地体会到了感动二字的含义。
这一次的感动是我偶然从一本杂志上发现的,它表现的是一位长辈对晚辈的感动,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位已成家的儿子接父亲到家去住,因父亲是一名农民分子,所以儿媳表现出一种爱理不理的神气,这也不让父亲碰,那也不让父亲挨,生怕父亲把他们盗走了似的,一次,父亲冒着雨去为儿子一家买补品,回来时,一身都已被雨水浸湿,而那些补品则还是完好无损的,临走时,父亲还将自己辛辛苦苦挣的血汗钱留给了儿子,儿子也担心父亲,就叫了一辆出租车送父亲回家,老父亲是生平第一次坐这种车,东摸西找,总找不出车门,儿子见状,连忙亲自为父亲打开车门,弯一弯腰将父亲请了进去,父亲哭了,那是感动的泪,儿子这一辈子不知为多少人弯过腰,但为父亲却还是第一次,这看似平平常常的一次弯腰,却给了父亲一份感动。
是啊!感动的瞬间是精彩的瞬间,瞬间创造历史,瞬间凝聚永恒,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20
生活处处都有感动,也许那感动与世长存,也许那感动只是一瞬间,或者那感动是平凡的小事。感动带给人们一次次心灵的深触。《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感触最深的是陶艳波母亲。她那一抹感动深深触及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陶艳波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她本应该和丈夫儿子幸福安康的度过下半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的儿子被查出先天性的失聪,这给还沉浸在幸福中的陶艳波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是,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她坚信,她的儿子一定能开创辉煌。于是,她每天跟儿子一起上学,成了儿子一辈子的同桌。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陶艳波辞掉了工作,就这么,好像回到了那个时代。陶艳波每天做随堂笔记,遇到听不懂,不理解的题便追着老师,一直追到了办公室,请求老师给她再次讲解一遍。晚上,陶艳波便细心地翻开笔记,给儿子讲题,有时甚至要讲好几次才能让儿子听懂。三十多岁的她,鬓发已经泛白,皱纹悄然爬上了她的脸颊。因为过度的操劳,导致陶艳波的秀发变得脆弱,最后一块块的脱落,使得陶艳波不得不戴上假发。身体也未老先衰。现在,儿子在她的坚持之下,不负众望,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陶艳波,她只是一个母亲,却有如此强大的毅力,也是因为爱子心切。为了自己的儿子,她哪怕放弃一切,放弃了容颜,健康。就手把青春埋葬在这里,但是陶艳波认为是值得的。她不问前方是否如履薄冰,是否将她百般摧残,她所顾虑的,所希望的,就是儿子将来的幸福与健康。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我们的母亲也许没有这么让人感动,我们自己也许也不会那么命运多舛。但是请不要忘记,感动不需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也许是生活中积累的一点点小事开始,那一抹感动,虽然清淡,但在纸上一点点积累起来,也是浓厚的。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21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内涵,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精选21篇)】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9篇)03-02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8篇)01-28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范文(通用6篇)02-09
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01-14
感动中国观后感11-13
《感动中国》观后感07-30
《感动中国2021颁奖典礼》学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03-02
感动中国刘伟观后感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