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英雄》观后感(通用1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道英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铁道英雄》观后感 1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山东铁路工厂中一个由中国铁路工人组成的抗日队伍——山东铁道大队的真实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洪海是铁道队的队长。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劫军粮。劫时很顺利,但帮忙搬运的三个兄弟不幸被日本鬼子发现抓了起来,并在大庭广众之下施以酷刑。包括洪海在内的.所有工人被召集到一起围观。刽子手抽出修长的日本军刀,撒上酒,转身刺向搬运工,然后慢慢地转动刀刃。空旷的刑场上,只回荡着搬运工兄弟们的惨叫,铁道队的亓鲁看着日本人如此残暴的行径,怒不可遏。他一把抽出怀中的小刀,就准备冲上前去杀敌。洪海一下抓住了亓鲁的刀,手被刀刃割破了,仍死死抓住,他知道,为了前线部队的后续支援,整个铁道队的安危,还有党的秘密与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在敌人面前暴露身份。
第二个任务是劫药品。卧底老王帮他们悄悄进入了日本货车的车箱。谁知道狡猾的敌人早就设下了埋伏,一只枪口对准了正在寻找药箱、忙得不可开交的他们。机枪开始扫射,亓鲁等三名队员英勇牺牲,洪海也受了重伤。幸亏护士小庄及时抢救,洪海才活了下来。此时,亓鲁的弟弟亓顺也加入了铁道队。洪海取岀了队员们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李教导员,队员们入了党,又特追认三位牺牲的兄弟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炸掉一列日军从连云港开往前线,给部队运送武器的重要列车。这次的任务至关重要,李教导员也加入一起战斗。两个人负责劫车头,两个人负责劫车尾,洪海负责安放炸药。此时,被抓起来的老王正在与日本军官藤原弘一对峙,藤原气急败坏地将匕首捅到了老王的手里,老王的手被狠狠地钉在桌上,全身瘫软。洪海解决了藤原,为自己和老王点上一根烟,引燃身上的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电影结束了,我的眼睛不知不觉中湿润了。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之大,生活在强盛而和平的祖国,真是天大的福份啊!
《铁道英雄》观后感 2
带着老爸去看了久违的《铁道英雄》。不得不说再一次受到深深地教育。老爸也是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
影片是根据发生在抗战时期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在鲁南铁道的历史真实事迹改编。影片阵容从张涵予、范伟到周也,全明星的阵容保持着演技在线,无论是带着兄弟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由张涵予饰演的老洪,还是在敌后卧底为了民族大义忍辱负重、卑躬屈膝的由范伟所饰演的老王,还是魏晨、周也、俞灏明等年轻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铁路英雄》从剧作上深刻体现了敌人的凶残与险恶,正是因为敌人“魔高一尺”才更加深刻刻画了“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在如此艰苦危险的情况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勇气与智慧,而森博之饰演的藤原,作为敌方首脑,在计谋方面和铁道英雄打的有来有回不相上下,甚至有机会生擒老洪,敲山震虎,散布假消息,观察老王行动推断对方下一步行动,每一个镜头都充分的体现出他缜密的思维能力,给故事的紧张感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片中的智斗环节令人叫绝,反派并不是脸谱化的降智纸老虎,而是真正有威胁的敌人,可以说好的反派在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由反派衬托出主角一行人的坚毅和不屈,他之所以是反派,在于他足够独特,异于常人。他解决问题的手段也足够令人胆寒,让他有自傲的资本。在强大阴险的反派角色衬托下,几位演员把我党战士敢打敢拼,不畏牺牲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指导员带领大家宣读共产党员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浑身感到了力量,同时在思考为什么如今的我们在入党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力量呢?
英雄们是用生命来换取抗日战争每一步的胜利,同时也在用生命换取了他们的信仰,那就是共产主义事业。
我们没见过真正的英雄,可是我们的家长,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见过的英雄,他们用他们教会我们的毅力来面对这个世界,面对我们的人生。
《铁道英雄》观后感 3
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肆虐横行的鲁南地区,临城枣庄英勇的“铁道队”穿铁轨、扒火车,截取武器和物资,用胆识和智慧与敌人斗争到底,殊死捍卫国家,为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铁道英雄》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最大限度的还原“铁道队”的英雄故事。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间,中国一半国土被日本侵略者践踏,超3500万同胞伤亡……旧时山河破碎,同胞逝去之殇不能忘。“血泪成就历史,热血曾洒沙场”记住的是历史带给我们的伤痛,记住的是那些为胜利勇敢抗战的革命先烈。
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有志之士勇敢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电影里的雪从头下到尾,漫天的大雪给残酷现实带来一丝浪漫,肃杀和悬疑氛围拉满,张涵予、范伟两位影帝的演绎十分出色。张涵予在影片中饰演老洪,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形象,令人想到了《独行杀手》中的阿兰·德龙,即使内心有这波澜壮阔的起伏,从外部看来,却总是被包裹在黑衣和檐帽之中,沉默寡言,冷静凝重。范伟出彩的演绎甚至超越了《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丁务源。没有儿女情长,只有战友情谊、对侵略者的恨、对人民的爱、对崇高信仰的追求。
当那首经典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响起时,诠释了本片向经典作品和抗日先烈的致敬,虽然电影的形式一直在进步,但一代代观众对历史的记忆和传承则是永远不变的。从紧张严肃的电影,到紧张严肃的现实,形式依然严峻,英雄步履不停。
《铁道英雄》观后感 4
老剧翻拍贵在出新以当下的眼光来看,著名作家刘知侠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应该算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超级文本”。自诞生以来,影视、戏剧、小人书等各种形式的改编层出不穷,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当下,如何另辟蹊径,深入挖掘和重新解读这部经典?刚刚上映的电影《铁道英雄》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虽然票房较《长津湖》等热片尚有差距,但为老剧翻拍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山东枣庄可以说是一座铁道上的城市,在它近代以来的发展进程中,煤炭、铁道和火车一直相依相随。但真正使其名扬天下的还是因为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于1956年的黑白故事影片——《铁道游击队》。“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了动人的歌谣……”那动人的旋律穿越时空,弹拨起几代中国人记忆中的“土琵琶”。
不过,看完电影《铁道英雄》,感觉这并不是老版《铁道游击队》的翻拍,而是一个新的故事。虽然保留了铁道大队刺杀日寇、劫取物资、助力抗日大业的基本故事框架,但却挖掘出铁路工人这个不同的`英雄群体,在人物和故事上都重新做了架构。实际上,这段根植于严肃考证、翔实史料之上的传奇故事,来源于集编导于一身的杨枫历时5年对“八路军115师鲁南铁道大队”英雄事迹的重新挖掘、精心打磨,并添加了隐蔽战线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时代流行因素。特别是片中教导员在冰冷的窗户上,用手画出一个清晰可见的“党徽”,并带领众人宣读入党誓词的桥段,非常新颖,极具创意,也一语双关地隐喻着寒冬即将过去,当前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张涵予、范伟在片中一张一弛地对飚演技,是《铁道英雄》中最大的看点,也是最亮的燃点。其实,剧本中的铁道大队队长“老洪”和火车站卧底“老王”,就是杨枫根据张涵予、范伟的表演风格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相比张涵予驾轻就熟的“硬汉”形象,范伟一改以往夸张、滑稽的搞笑风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最不像英雄”的英雄形象。从委曲求全地向日本人作出各种谄媚之笑到“逢人就掏花生”的卑微讨好,从自知同志即将遭到伏击却又无法告知时的焦急悲伤到识破汉奸跟踪并顺手锄奸时的淋漓快意,从几次三番地让安子“叫爹”的市井温情到明知必死却怒斥日寇的大义凛然,范伟将不同时段的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铁道游击队》之所以能够在不同年代经过一次次成功的影视改编,常播常新,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超级文本”效应,更因它蕴含着永不退色的革命理想主义光彩和英雄主义的浩然正气。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威武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是红色经典的永恒内核,也是进行改编再创作的精神依循。正如刘德华在《铁道英雄》片尾主题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中唱的那样:
“一首歌,多悠长/传几代心膛/回声里,遥相望/英雄好儿郎……”
《铁道英雄》观后感 5
如果你近期想去看电影,我推荐你去看《铁道英雄》,这又是一部深情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又时值建党100周年,献礼主旋律片的标志性意义明显,无论是历史情怀还是爱国情绪,都足以让影片引起强烈共鸣。
《铁道英雄》的故事背景设定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临城。一支地下秘密组织为了抵御外敌保护家国,丝毫不在意个人得失荣辱,与侵略者斗智斗勇。他们克服了艰苦卓绝的地理环境,也战胜了敌我悬殊的装备差异,最终发挥铁道兵精神,保卫了家园。
范伟饰演的老王尤其让我动容,老王与日本军官藤原在火车上对峙,面对道貌岸然的敌人,老王毫不留情地揭穿了对方的狼子野心,“明明是畜生,装什么人”,“看谁喝了这杯见阎王酒”,一正言辞的怒怼宣泄出对日寇的痛恨,精彩的表演把平凡而伟大的“小人物大英雄”诠释得尤为立体。镜头里的老王明明在笑,却能让你看哭了,范伟把老王所代表的中国精神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的结尾打出字幕,这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将最大限度地还原“铁道队”的英雄故事。
片尾主题曲《又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刘德华深情献唱,重绎经典金曲,悠扬歌声让我眼前又一次浮现,“铁道小队”胸怀大义、保卫家国的英雄故事……
《铁道英雄》观后感 6
《铁道英雄》的故事背景定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临城。一支地下秘密组织为了抵御外敌保护家国,丝毫不在意个人得失荣辱,与敌人智斗勇。他们克服了艰苦卓绝的地理环境,也战胜了敌我悬殊的装备差异,最终发挥铁道兵精神,保卫了家园。本片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最大限度地还原“铁道队”的英雄故事。
看电影的过程中,只是震撼于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还能有如此顽强的意志,如此炽热的爱国心,但是在看完后,慢慢的'回味,才明白,他们的存在的意义是如此巨大。铁道是重要的物流补给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铁道就像一条循环的血液,早期没有像现在高铁这样快速的交通工具,铁道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物流,如果不去作战,我们就不能获得极度匮乏的物资,如果不作战,我们就不能让炸毁敌方的物资,就不能以悬殊的实力获得胜利!
通过电影,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铁道英雄,还有更多的铁道英雄,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是真英雄,真汉子!就像范伟说的:“这部影片最大的共鸣就是这些铁道英雄们,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如果到了特殊时期,像老洪老王这样的人大有人在。这就是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民族精神!”
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这些英雄,我们要铭记。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仍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铁道英雄》观后感 7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每次只要《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熟悉的旋律一响起,眼前仿佛就出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的铁道游击队在铁路沿线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场景,心头的感动在瞬间生成,音乐有时候就是有这么大的魔力。
这一次,由张涵予和范伟两位影帝领衔主演全新演绎的《铁道英雄》将再次讲述那个年代的这一段往事,会呈现怎样的效果呢?心中着实颇为期待!
剧中,张涵予饰演的是老洪,游击队的队长,带头大哥,范伟饰演的是老王,潜伏在日本人身边的中共特工,从人物形象的设定上来说,显然老王的角色更容易出彩,给演员的发挥空间更大。据说杨枫导演刚开始联系张涵予的时候,张涵予极力争取的是老王这个角色,但是老洪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杨枫导演按照张涵予量身打造的,所以非他莫属。老洪这个角色我感觉对张涵予来说依旧是以往荧幕上硬汉形象的延续,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地方,略微有些泛善可陈。唯一诟病的地方就是剧中老洪抽烟的镜头实在太多了,对未成年观众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但是考虑到剧中老王从日军那里获得的情报都是通过香烟作为载体传递给老洪的,从整个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来说无可厚非。
整部电影看下来,印象最深的有三个人,下面具体说一说。
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整部影片中日军最高指挥官,日军特高课高级主管,由日本演员森博之出演。表面上看起来,藤野一点都不凶残,对待所有人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态度,可是,在他谦逊的态度背后,却隐藏着野心勃勃的计划。专业的训练赋予他灵敏的嗅觉,他的直觉告诉他,游击队肯定就潜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他准备将计就计,引诱他们暴露身份,然后一网打尽。这样的敌人委实很可怕,他不是那种毫无头脑的打打杀杀,他有着严密的推理,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找到蛛丝马迹,直至锁定目标。他的一个阴冷的笑容,一股凉气迅速从心头升起,让人不寒而栗。森博之通过他精湛的演技把这样一种变态的、歇斯底里的气质演绎得活灵活现,让人叹为观止。
老王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贪酒,没有什么追求,但是对日军非常忠诚的单身老头形象,获得日本人的信任是站稳脚跟的关键。藤野没有到来之前,老王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日本人丝毫没有怀疑他,然而,藤野是一个非常狡猾的对手,他的出现让老王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正是通过藤野的侦查,开始怀疑老王就是潜伏在身边的内鬼。
某一天,藤野突击搜查了老王的住所,正是在那里,两人有了第一次正面的'较量,对话内容暗伏杀机。藤野离去后,一个特写镜头对准了老王:点烟的火柴划了几次都没有划着,点着烟以后,夹烟的手指不停地抖动。范伟通过这样的演绎把老王此刻内心的波涛汹涌完美地表现出来了,他已经预感到,日本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以后的日子必将凶多吉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周也饰演的护士庄研。
庄研在荧幕上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日本人,从日本国内招募来的护士。随着剧情的发展才明白,原来她是中国人,被日本人征召来做护士的。影片中,庄研以她的聪明机智两次搭救了老洪,并受到游击队员的感召,毅然决定离开日本人的控制,投入到中国共产党的怀抱。
片尾阶段,当庄研对老洪说出“我们都要好好活着”这句话时,以我多年的观影经验,我知道,担任爆破重任的老洪此去恐怕凶多吉少了。
不出所料,影片最后,老洪非常镇定地用香烟点燃导火索引爆了捆绑在自己身上的炸药,火车上、日本人还有老洪自己都随着一阵巨大的爆炸声而烟消云散......
《铁道英雄》观后感 8
影片看下来之后,说实话摄影还是有点意思的,有几个镜头在模仿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把抗战拍的有点像武侠片,这其实是优点,但重要的是前后整体要一致。
说回重点,我很想看到这部片子不一样的东西,也就是铁道英雄的“铁道”。因为你看地道战肯定也想要知道英雄们是怎么利用地道的。
然而铁道英雄并没有讲好铁道这个元素,从头到尾扒火车扒的没有任何新意,商业主旋律中不去展现有特点的奇观,观众不会买账,单纯靠喊爱国口号,立爱党誓言,在主旋律遍地的电影市场上根本激不起观众的热血,如何在同质化题材中找到自己的特色买点是以后主旋律电影需要做的。
把人物设置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这个场景应该和人物相辅相成。最基本的就是从熟悉场景的“语言”,最基本的缺点无疑是张涵予并不熟悉山东的语言,那他是否熟悉铁道的语言呢?只在零件画图的时候草草几笔带过,根本不够,这是他赖以生存或者说作为武器的符号和工具,铁道应该和他融为一体。
另外故事讲的也不够流畅,东讲西讲缺乏主线叙事,许多的.支线问题也解决不清楚,看过以后没有印象深刻的戏份。
角色上面,太多的多余角色,和没有特色的角色,他们单薄到一句老洪和他的工友就能概括。但其中老王和日本“掌柜的”的人物关系上有一点小小的突破,两个人的敌对在影片开始时并不突出,与生活中上下级关系一样,但阵营的不同又使得他们的心态又无法一致,那种“暧昧”更显真实,是大多数抗战题材不具备的,但这种真实也并没有坚持到最后,仿佛一切都只是老王迷惑敌人的手段。所以在人物塑造上一但打破了这种矛盾,人物就不饱满了。
最后想说希望接下来的主旋律电影一定要认真准备,毕竟观众们真的已经审主疲劳了,留给主旋律的市场不多了!
《铁道英雄》观后感 9
这部电影讲述了作为一支潜伏在日军掌控下的工厂的铁道游击队执行共产党任务,抢夺日军军备物资的故事。整部电影的氛围很不错,但是故事太过平淡,缺陷也很多,作为一部抗日片,敌人印象刻板且普通,主题太过单薄,没有体现出电影应有的深度。
电影以鲁南第一游击队作为原型,故事地点在枣庄临城,一开始就是一片的白雪皑皑,画面非常美丽,很有质感,但是可能和实际情况不太符合,一开始会下意识地认为在东北,但是定下了比较萧瑟的电影基调,为之后的各种秘密行动作铺垫。整部电影一共有四次行动,前两次行动是在没有日军防备的情况下,因此较为轻易,这两次行动前后,也将行动队的整体情况解释清楚了。老徐是队长,也是工厂工头,比较有威信,但队伍里其他的角色在电影里面并没有介绍清楚,这是在人物塑造上的遗憾,只刻画出了亓鲁,勇猛且莽撞的老徐“跟班”。
但在第二次的活动后,对于游击队搜寻更为严格了,但这部分剧情显得缓慢且拖沓,并没有什么起伏,实际上将这部分删去对于电影整体也没有什么影响。后面是第三次,遭遇到埋伏,队伍死伤惨重,这时老徐处于逃亡状态。后面就是队伍修整,情节上也没有什么特色,只是装备改进,新添成员,还有一场意料之中但在情理之中的戏份——入党仪式。
整部电影塑造最好的角色就是范伟饰演的老王,在日军和游击队中来回周旋,表面上嘻嘻哈哈,对日军点头哈腰,背地里转送信息,无法外出传送消息时的焦急,信息错误害了游击队时在站台上的那份无奈,在意识到被日军侦查到后,那份决绝与不屑,还有他对于火车上小六如同儿子般的感情,虽然有些突兀,但是表现得没问题,主要还是要归功于演员的演绎。
电影里面的镜头运用还是有些新意的,就比如有一场主角老洪与日本军官相遇的戏份,老洪在屋外,军官在里面。先拍摄落下的冰锥,慢放,在调回正常,以冰锥掉落的声音制造出紧张的气氛。再迅速切到老洪的脸色,后面再切到里面的军官,两相对比,两人射出子弹,再是慢放,展现子弹的轨迹,皆射穿房门,之后再迅速切回房内,展现房门弹孔,但不展现出老洪的情况,使得观众担忧,最后军官出门,老洪不见了。这样子的'镜头将打戏拍成了动作戏,有些武侠的风范,像黑客帝国的感觉。
还有,电影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让观众共情,不管是行动队失败死伤惨重时,还是老徐倒在路上雪地里时,亦或是即将被军官发现传送纸条,这些没有让观众代入,没有沉浸在电影里,只是在了解故事,没有对任何角色共情,这就是细节的问题,没有把小人物塑造好。就比如老徐受伤倒在雪地里,用了一个全景,老徐只是画面里的一部分,连一个关于伤势以及脸色的画面都没有。这就是可以追求电影质感的后果。画面美,但是故事不具体。而且节奏问题也很大,起起伏伏起,故事前面很顺利,中间整体都处于低潮,并没有变好后再变化,只是最后结尾实现了结果,了结了日本军官以及军队,导致观众的情感并没有跟随电影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拖沓的节奏,只在最后被释放,就只为了电影结尾的炸毁火车,而且结尾缺陷也很多,没有为电影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
整部电影里面抗日显得很轻松,没有带来新意,敌人显得十分容易被消灭,因此故事没有讲好,电影显得很平淡,过分追求质感,而丧失了对于剧情的把握,有些单薄。
《铁道英雄》观后感 10
电影《铁道英雄》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鲁南铁道队”抗战英雄的真实事迹改编,将于2021年国庆正式上映。
“鲁南铁道队”是抗战时期活跃在鲁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武装力量,他们面对压迫,与侵略者浴血奋战。为了更好的展现这支在枪火中前行的队伍,电影《铁道英雄》在筹备时,导演杨枫便长途跋涉,多次参观铁道相关博物馆和查证相关资料,同时采访相关人员了解队员们日常细节。影片在美术方面则有着独特的创新,将依据历史资料为蓝本,结合三十年代的中国北方工业风格,还原一个工业气质厚重的旧时代工业小城画卷,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电影《铁道英雄》故事围绕着“运输生命线”火车展开,有一群人,面对侵略者的压迫他们没有选择沉默下去,而是选择挺身而出,正面硬“刚”。在这群人中,老洪(张涵予饰)沉着冷静,运筹帷幄间行动果决,飞扒火车来去自如;老王(范伟饰)行走在敌人内部,暗流涌动中传递出情报;“枪械达人”亓顺(魏晨饰)血气方刚,百步之外面对敌人手起枪落弹无虚发;卫生员庄妍(周也饰)柔中带刚,她用瘦弱的身躯担负起救援重任;游击队员林栋(俞灏明饰)匍匐在车顶身手矫健。他们一次次瓦解敌人的诡计,一次次破坏敌人的行动,一次次摧毁敌人的阵地。
电影希望借此用全新方式重塑这群平凡英雄。“硬菜,就得硬着吃”代表了他们“强硬”的反击态度,面对拷打问询毫不畏缩“刚硬”回复“讲你奶奶个腿”。跳火车、雪中卧轨、正面狙击,戒备森严的城中炸毁目标则展露了他们惊人的.英勇作战能力。此外,他们的身份更加贴近老百姓生活,他们都是在车站、在货场、在车间工作的普通平民,他们从群众中来,毅然选择为保卫国家而战,也为保护自己而战。
被问及出演《铁道英雄》的感受时,张涵予坦言作为演员能够出演这部电影是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梦。范伟则表露这个故事一直鼓励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能够出演这个电影感到十分自豪。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将这一事迹再次搬上大银幕是对抗战精神的一种纪念,也是一种传承,希望这种不惧危险,抗击敌人的精神能永远流传下去。
《铁道英雄》观后感 11
首先,从演员的角度来讲,每一位都是很敬业,很有实力的演员。演出来的作品当然没话讲,把每个角色都塑造得淋漓尽致;其次,从剧情的角度上来说,其实剧本编得不是特别符合大众的口味,这估计就是票房高不起来的原因,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有点乱,转场、人物切换得太频繁了,让人觉得看不懂,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感觉的,可能是总时长的原因,要把时间均匀地分配到每位主演身上,所以不得不加特别多的转场,这点我感觉做得不大好,会让人觉得剧情怎么这么碎,不过还好,最后打斗的那段戏把碎片全拼起来了;接着就是对电影的总体感觉:《铁道英雄》和其它抗日题材的'电影有些许不同,不同在于老王和庄妍这两个人物,老王看似好像跟打胜仗这件事没什么关系,但其实中间有不可忽视的关系,老王是游击队安排在鬼子身边的卧底。面对鬼子,他一直满脸堆笑。卧底这活儿太难做,老王这么多年没有被鬼子识破,还得到他们的信任,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说得直白点就是卧底,为前线夺得情报的人。
老洪呢,作为一名游击队的队长,光身手好是不够的。老洪的大局意识非常强,在鬼子杀戮我们的工人的时候,有的队员已经忍不住了,要出来拼命。老洪愣是把他压住了。毕竟在当时的情景下,冲出来只能是白白送命。该隐忍的时候就要隐忍,小不发忍则乱大谋,再等一段时间,新仇旧恨一起算。他很会保持冷静,等时机到了再出手,而且出手时干净利落,不给敌人一点时间反击。在这部英雄的戏中,庄研似乎是个不太重要的角色。但其实,她和老王一样,也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她也是英雄。庄研在鬼子的卫生队工作,她可以拿到更加重要的情报。
然后就说说那些打动我的点吧,第一是老洪搂着他兄弟尸体的那段,我眼泪水止不住,那种不是同父同母却能比亲兄弟还亲的情感太动人了;第二就是老王和他的“儿子”分别的那段,和老洪那段一样,也是被这种感情所打动;第三就是最后老洪自爆的那段了,什么样的人能做到视死如归啊!这太悲壮了!我眼睛快哭肿了!
最后,发表一下我自己对抗日战争的看法,抗日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奇迹,和抗美援朝一样,中国人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还能英勇杀敌,靠得就是对中国的那份执着,那份love,我们必须为这些保卫国家的战士们鞠个躬,敬个礼,谢谢你们,感谢为中国拼过命!现在的中国如你们所愿,已经变得富强起来了!
《铁道英雄》观后感 12
今天我们观看了学校推荐的红色电影《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山庄的铁道游击队智斗日本鬼子的故事。
这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大队长刘洪登上火车取弹药。当时火车正在铁路上飞弛,刘洪猛地一跳,惊险地跳上了火车。他用力抓住火车凸起的边框,一步一步往弹药仓的门边爬。他在高速运行的火车上动作敏捷,行走自如。虽然如此,但他每走一步我都十分为他担心。终于,他走到了弹药仓的大门旁。他拿出扳手和其它工具,灵巧地开始拆门锁。“哗啦”一声,门上的零件都掉在了地上。门“啪”的一下弹开了。只见门内散落着一地大小不一
代入感极强飘雪的深冬里,结冰的绳索,老式提手灯,在整个昏暗的色调下却又尤其明亮。影片的一草一木都真实地还原了当年抗日战争时的艰难困苦。而一盏明灯也是暗喻不管前进的道路多黑暗多困难,总有明灯迎来希望。如今我们进入电影院,只能从电影的真实刻画中了解当年先辈们的不易,感谢如今的美好生活。该部电影幸运地凑齐了范伟和张涵予两位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影片中的每一个分钟都值得回味推敲。尤其是无冕之王范伟,更是在影片中贡献“千面影帝”的实力,将一位不被家人理解,被同胞唾弃的卧底演得刻骨铭心。
他饰演的老王可以为了收集情报,对着日寇低头哈腰;可以为了守住秘密,麻痹敌人,被同胞指着头破骂;可以为了守护国家,而孤身一人,直到为国捐躯。作为一个卧底,他无疑是优秀的,面对日寇的逼问,甚至把刀插进他的手里,他也选择沉默不答。
但作为一个人,他也有情感。虽然没有家人朋友,但他把他所有的爱都寄托在了列车上的烧煤少年身上。将所有获得的宝贝小玩意总要留下一份给烧煤的少年。就是这样的刻画,让范伟的形象生动起来,血肉之躯下拥有着我们相同的情感。然而面对民族大义,他们决然赴死,只为了国家的明天和将来。同样令人敬佩的还有张涵予。可能很多人会怀疑,老是以硬汉形象出现在镜头前的张涵予,会不会演戏模式化?在这部戏中,会不会无法贡献有新意的表演?
走进这部电影,就会感觉到全剧组上下,对整个创作过程的用心。以及全剧组人员,对在抗战这段艰苦卓绝历史里,拼尽全力前辈们的尊重。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如今的美满幸福生活,是当年黑暗岁月里的英雄们,用生命点灯换来的.。用演员张涵予的话来说:就是在那样的拍摄环境里,作为演员他更能体会到角色为国付出的真心和艰难。自己的小伤和先辈的付出比起来太九牛一毛了。只能用更精湛的演技和真诚的心来回报给观众和保家卫国的先烈们。而且,对于这部电影倾情付出的不光有老戏骨们。年轻一代的演员也不甘示弱,以同样精益求精的精神要求自己,力图达到最好的电影效果。比如说为了演好一场泡澡的戏,俞灏明在水里泡了整整八个小时,直到身体出现低血糖反应才结束拍摄。演员魏晨,更是趴在结冰的草地上一动不动,只为留下最好的镜头。
其实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只有赤壁之战,《铁道英雄》也是由真实历史改编而来。在抗战时期,为了防止日寇掠夺煤炭资源,一群山东汉子,在铁路上跟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并最终以不足百人的队伍,将日军的千人部队击溃。这支队伍,并不是什么训练有素的军人,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但为了国,为了家,他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脊梁,和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
所以,我们需要走进这部电影。
用这样一部优秀的抗日战争片去感受战争的残酷,去体会胜利的来之不易,去铭记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们。
《铁道英雄》观后感 13
不得不说再一次受到深深地教育,影片《铁道英雄》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临城一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地下武装力量抗日救国的故事,临城枣庄英勇的“铁道队”与敌人斗智斗勇,殊死捍卫家园的故事。本片是根据发生在1935年-1945年间,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等“铁道队”队员的真实事迹改编。影片中各个角色的扮演,非常值得品味。张涵予老师展现的是硬汉本色,很帅气。范伟老师临危不乱,善于伪装,是一位笑面卧底,他的.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让我十分敬佩。魏晨扮演武器专家,他的出现是志气方刚,而且是枪已上膛,精准出击,百步穿杨,一打一个准。
电影有几个情节让我倍受感动:①在列车上的入党宣誓②范伟老师饰演的老王与小石头的“另类”父子情③老洪与老王牺牲时的情景。体现了敌人的凶残与险恶,正是因为敌人“魔高一尺”才更加深刻刻画了“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在如此艰苦危险的情况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勇气与智慧,而森博之饰演的藤原,作为敌方首脑,在计谋方面和铁道英雄打的有来有回不相上下,甚至有机会生擒老洪,敲山震虎,散布假消息,观察老王行动推断对方下一步行动,每一个镜头都充分的体现出他缜密的思维能力,给故事的紧张感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每一个人物都在尽自己所能地为自己的信仰而努力和奋斗,一幕幕都是经典,每个人物都是灵魂或许他们就只是平凡的,可一群看似平凡的人在一起就会不平凡,就会拧成一股绳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而这份能量,足以抵挡所有。
《铁道英雄》观后感 14
《铁道英雄》根据八路军第115师“鲁南铁道队”的抗战事迹改编。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沿着津浦铁路进犯山东,在铁路有一个铁道大队,专门以铁道和火车作为战场,搜集情报,刺杀日寇,截取武器和物资,给敌人错不及防和沉痛打击。
一群在铁路工作的维修工正在密谋如何铲除日寇,一天他们按照计划杀死了日军的三名情报员,这样他们的上司很是恼火,于是亲自出马找出隐藏的地下工作者,这个日本军官很是狡猾,他发现了一直在铁路工作的老王有些问题,老王在铁路上工作很多年,在日军占领之前就在铁路工作,无父无母,独身一人,嗜好喝酒,兼职当翻译,于是他们设计让老王传递假消息,致使铁道队员死伤惨重,老王知道中计了,他想着这最后一仗如何收场。于是在第二次日军想继续设计让他传递假消息的时候,他知道了默默的铲除了一个奸细,日本军官很是恼火将他逮捕,利用他引铁道队员上钩。
老洪是铁道队长,精通车辆零件组装,在铁道部维修组装车辆,暗地里和山里的同志接头完成任务,他们拦截火车,将物资转运山里,刺杀日寇浇灭日军气焰,他们有勇有谋,但是势单力薄,只能凭经验和运气完成任务,一失手就是献出生命,由于老王的错误消息导致失去了很多兄弟,他也差点没命,幸好有从杭州来的小护士相救,小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和铁道队员联系,让老洪交给她的'任务完成,却被日军盯上,无奈只好将她转移去了山里,老王知道消息是日军放出的假消息,也知道无能为力去拦截,很是痛苦,于是他觉得以死来报复日军。
故事从一开始就很紧张,抓住人心,让人看得心情很压抑,可想而知这些真实事件,洪振海,王志胜,杜季伟,刘金山…这些英雄们,当时是如何出生入死的完成这一个又一个任务啊,没有他们的牺牲如何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看到那一刻我的心变沉重了。他们都是用真刀真枪去拼杀,用鲜血去换取,那些真刀真枪也划伤他们自己,是多么的疼痛啊,无法用言语形容。一个苹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稀罕物,在我们现在的生活,苹果是多么普通啊。糖炒栗子都可以让孩子们笑开了花,如果换成现在我们愿意奉献出我们的糖炒栗子,我们的苹果,让他们可以吃个够,让他们开心,可恨了那些嘴里说着要过更好生活的贼子,去别人家偷东西的贼子还让人家讲故事,他们真的是没有良心,不做善举。
最后在火车上,日本军官利用老王引出了老洪,三个人在车厢内扭打厮杀,最后老王牺牲了,老洪打死了日本军官,火车还在行进,那个叫老王爹的孩子,为了给老王报仇也牺牲了,最终老王送给他的折叠刀没有继续使用。这一点太让人心疼了。一个无家的孩子,老王给了他温暖,也是欣慰了。
老洪坐在老王身旁,战争还在继续,后继还需有人,直到胜利。
《铁道英雄》观后感 15
电影《铁道英雄》是一部让人意外的作品,虽然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该片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独辟蹊径,拍出了难得的新意。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疯狂肆虐的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有志之士勇敢站出来保卫祖国,隶属于八路军第一一师的鲁南铁道队亦是其中一股强大的抗日力量,他们以铁道和火车为主要阵地,机智灵活地打击日寇,屡建奇功,铁道队的英雄事迹,早已在民间口口相传,并在大小银幕之上经过多次演绎,而变得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电影《铁道英雄》便是在他们故事基础上全新创作而成。
所谓“全新创作”,就是不但要拍出新意,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且还不能乱拍,要尊重史料。简言之,在传统的版本上,寻找新的突破。电影《铁道英雄》,在这一点上完成得相当出色。
首先来说,就是呈现方式,比起传统抗战题材的战争片,本片内容交错连环。既有着骑劫列车的紧张刺激、短兵相接的火爆动作戏,也有着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暗线对决,从铁道队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险象环生,到反派阴险狡诈的成功刻画,正反双方线索交织缠绕在一起,动作、悬疑每条线索开枝散叶,各有特色,都呈现出别样的色彩,也为电影塑造了强大的戏剧张力。
历史上铁道队的事迹属于敌后,斗智谍战和隐藏身份是队员们的日常,所以,电影《铁道英雄》给观众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动作大戏的火爆刺激与斗智大戏的斗智斗勇,电影在动作格局下,使用了很多动与静的'对比,凸显了气氛的紧张和危机。
比如开场迎面而来的火车上大战,从快速移动的镜头语言和张弛有度的剪辑手法,将铁道队敏捷身手和果敢一面刻画出来,代入感极强而随后的故事,就转入敌后与地下活动,而相比于枪战和列车大战的大场面,这种谍战片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肃杀对撞,这是“静”。白雪皑皑的平原地区,严酷肃杀的氛围,而两种风格的切换,好似在广袤的雪原中燃起一团火焰,需要极高的导演调度能力,而片中角色的行动也会在观众心中制造紧张的气氛,也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戏剧张力。导演之所以敢这样拍,就是因为本片有着张涵予、范伟这样超级实力派演员存在。
毕竟在渲染敌我双方角力的一张一弛中,展示冲突是影像所长,但刻画氛围、描写心理却是软肋,所以这类故事很考验演员,如何展现人物的所思所想,演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
比如范伟,作为列车站调度员,他每日笑盈盈地与敌人周旋,尤其是在敌人眼皮底下外出传递情报那场戏,面对敌人的盘问,他饰演的老王表情平静没有任何的变化,是一副镇定的样子,完全可以逃过敌人的目光,但眼神严肃神情迅速划过,则让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能够察觉角色内心忍不住的焦急一面。而随后他明知道被人盯上,干脆将计就计,用一颗手榴弹不但声东击西,还消灭了汉奸,可谓一举两得,这场戏的波澜不惊,但平淡中紧张的肃杀氛围,完全是在范伟影帝级的表演下带动起来的。
所以说,展现动作戏的火爆,可以用特效、烟火等技术手段完成,展现敌我冲突的场面,可以用摄影、剪辑等烘托气氛。但对于角色内心戏的刻画,在紧张氛围中角色状态的呈现,只能由演员的表演来完成。
又比如张涵予饰演的老洪,还是他与范伟通过递烟交接暗号,随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了尾随而来的汉奸,彰显硬汉的特色,两场戏接连而来,一静一动,平静中暗藏生死攸关的较量,动与静之间的对比,更加体现了一种对峙气氛。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中的大反派藤原,则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他集智谋与狠辣于一身,成为老洪、老王不得不共同面对的“狼一样的对手”电影通过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不但增强了电影的对决氛围,也更能显示出战士们的英勇。在这样的情节处理下,敌我人士互相试探,台词之中的针锋相对,暗含杀机,这就是明线。而暗线就相当于悬疑小说中“炸弹引信”,依靠突如其来的动作戏成为爆点,并通过故事推进和情节设定来将观众引入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电影依靠明线的“静”情节推进,暗线“动”的特点来烘托气氛、增强观感,从而极大增强故事张力。但也只有以静制动的拍摄技法,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对内心戏份的完美展示,能帮助导演把这个看上去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篇章整合起来,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当时角色所处的环境和氛围,更容易能够get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到此我才发现,《铁道英雄》,这个我们原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样的全新的拍摄手法呈现下,变得非常具有新意。尤其是从导演到演员,把角色的心理揣度到了极致。他们面对敌人的暴行,会压抑住本能的情感,也会在敌人的控制区内伪装到滴水不漏,更会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从老洪、老王,到亓顺、亓鲁兄弟,乃至周也饰演的护士庄妍,让我突然发现,他们也是鲜活普通人,在敌后那些孤军奋战的时刻,谁也体会不到他们内心的煎熬,结尾大家在工厂相聚的魔幻时刻,那才是胜利之后,来自真心的笑容。
《铁道英雄》观后感 16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英雄书写始终是贯穿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宏大叙事和经典叙事的体系之下,主旋律电影中英雄形象的主体是根植于红色文化的革命英雄。近期上映的《铁道英雄》仍能看到人民英雄的形象脉络,重写英雄故事成为了主流大片的重要题材。
中国电影中的人民英雄
我们一般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电影称为人民电影,这一时期英雄叙事的主体是工农兵。以工农兵为主体的电影创作响应了“新英雄主义”理论,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革命的英雄主义。
所谓群众英雄或人民英雄,具有着历史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双重特殊性。区别于传统历史中的民族英雄,红色电影中的群众虽然是来自于各行各业,但他们的行动中却贯穿着不可或缺的革命信仰。人民英雄沉稳刚毅、智慧勇敢的精神品格与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崇高理想皆来自于其政治选择与信仰所带来的精神力量,这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电影中的英雄特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式的人民英雄与西方电影塑造的英雄也有很大不同。无论是西部片中在荒野决斗的牛仔,还是漫威宇宙中的超级英雄,西方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大多是流浪的孤胆英雄或依靠个体力量拯救世界的个人英雄主义叙事,但中国电影中的英雄往往是在集体中完成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实现,只有将个体融入到集体之中并为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这样的英雄形象才能够成立。
上世纪1956年上映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赵明执导的《铁道游击队》正是50年代到70年代人民电影中典型的以群众英雄为主体的影片。《铁道游击队》以1940年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斗争的故事。电影的原型1939年成立的鲁南铁道大队由洪振海和王志胜组建,队员主要由铁路工人和矿工组成,在敌后斗争八年。铁道队依托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津浦铁路线上展开游击战,药品等物资。“铁道游击队”正是典型的集体性的英雄形象,他们的身份是普通的铁路工人,但在革命精神的引领下团结一致,运用人民的智慧开展斗争,并最终获得胜利,体现了当时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群众英雄书写。
《铁道英雄》同样取材于鲁南铁道大队,其中的教导员正如《铁道游击队》中的政委李正,为铁道队带来上级的指示与思想的引领。当铁道队的斗争陷入低谷,在废旧的列车车厢中,教导员为牺牲的队员追授党员身份并在车窗上画下党旗,带领青年队员集体入党宣誓。可以看到,在新时代重写英雄故事中仍然强调一种英雄的集体性与革命信仰。
小人物的立体刻画
在新中国成立前期,人民电影中的抗日英雄或革命英雄形象往往是比较统一的,电影情节大多只展现他们在与敌斗争的过程中勇敢坚定、沉稳冷静的性格以及浴血奋战的宏大场景。在《铁道英雄》这一新时期的英雄书写中,我们能够看到电影对群体中的个体以及边缘人物立体化的刻画。
范伟所饰演的调度员老王可以说是本片最为成功的角色塑造。他身材臃肿,腿一瘸一拐,嘴里时常哼着小曲儿,时不时爱抽上两根喝上几口,喜欢逗添煤的少年叫他爹,经常给车站的日本人抓一把花生,点头哈腰、笑容憨厚。但同时他也是为铁道队运送情报的卧底,面对日军的盘问他神色如常,却在日军走后流露出严肃的神情。老王这一人物身上还承载着悬念,当他与添煤少年分吃苹果时,少年想要他的折叠小刀,老王却说“还没到时候”。在老王确知自己已经暴露,准备孤注一掷炸死汉奸时,他将小刀给了少年并说“是时候了”。
影片的后段,老王被抓捕上车,少年恍然大悟,在汽笛的轰鸣声中大喊老王“爹”的时刻,影片被烘托向高潮。除此之外,老王在上车的那一刻与濒死之时哼唱的小曲儿“太阳出来”,也暗示着长夜已尽、黎明将至。电影对老王外貌特征以及性格、习惯的细节刻画,和在其身上所安排的悬念和隐喻,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以及英雄性在平凡人物中的升华更为真实。
在《铁道英雄》中,小人物或者边缘人物有多样、立体的呈现。护士小庄起初在日军的医疗队工作,胆小寡言,但在日军盘查铁道队长老洪时,她将装有情报的烟藏在绷带中,最后参与支援了山区部队;添煤少年的父亲下矿后生死不明,以往他面对日军的催促打骂一直唯唯诺诺,但在老王被抓后他奋起反抗,与日军殊死搏斗;亓顺原本在兵工厂验枪,哥哥亓鲁牺牲后,他也投身到斗争中,为铁道队升级和改造武器……
在新时代的英雄书写中,日常生活的经验更加被强调,人物塑造更加注重其内心世界与情感流动。不是神化的英雄而是人化的英雄重新走向荧幕,现实性的刻画为早已远去的、耳熟能详的历史提供了可接近的途径和全新的理解角度。这些小人物、老百姓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是当他们汇入到革命和历史的'洪流当中时,他们又展现出了英雄的品格。当下的红色电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完成了日常生活的小切口与宏大叙事之间价值鸿沟的弥合。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突围
近些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始终面临着代际叙事的挑战,也就是传统的红色叙事如何与年轻一代达成有效的沟通,在重写英雄故事的过程中也呼唤着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新建构。在这个意义上,《铁道英雄》通过商业叙事逻辑的嫁接进行主旋律电影的突围。
影片的开篇即是惊险刺激的商行刺杀与劫车场面,快节奏的剪辑与激昂的配乐,列车在茫茫雪原疾驰的宏大场景,迅速将观众带入影片讲述的时空场域。影片通过铁道队的三次劫车划分叙事段落,第一次成功劫获药品后,藤原开始对老洪等人的身份产生怀疑,第二次劫武器的铁道队员遭到埋伏,老王的卧底身份也被发现,第三次劫车则是老洪与藤原的最后决战。通过成功、被怀疑、失败到英雄之死,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走向和多线交错的叙事模式,影片表现出较强的戏剧张力。
整体来看,《铁道英雄》存在着明暗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铁道队员骑劫列车的枪战动作戏,暗线则是在敌军监视下老王和老洪用烟传递情报的悬疑对决。在动作戏的部分,影片通过特效以及剪辑技术,在流动的列车空间中营造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在谍战悬疑的部分,情节则更多发生在静止的车站,从而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敌我双方的相互试探与言语交锋,烘托暗流涌动的对峙气氛。除了言语上的交锋,一些肢体语言的细节也推动了紧张气氛的形成。例如,老王经常给古本站长送花生和酒,但最后一次古本向他交代列车进站时间时却没有接过老王的花生,暗示着老王的卧底身份已经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运用较大篇幅刻画反派人物藤原,通过对其智谋与残忍的展现,强化敌我双方之间的对立冲突。铁道队与日军的斗争被具像化为老洪、老王等人与藤原的交锋,藤原使用望远镜监视车站的一举一动也表现了铁道队员始终处于被观看地位的紧张与压抑。为勇毅智慧的主角设置一个强大的对手并通过二者此消彼长的互动来推动情节发展,这符合基本的商业片叙事逻辑,也符合观众基本的观看习惯。影片的最后,老洪在列车上用烟点燃身上炸弹的引线,与藤原同归于尽,远处的山坡上,教导员和其他的铁道队员凝视着这一幕的发生,预示着惨烈的斗争过后,希望的火种仍然留存。
从《铁道游击队》到《铁道英雄》,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在英雄书写中呈现出了与人民电影时期群众英雄和人民英雄形象塑造的呼应,集体主义与革命信仰是中国式英雄的形象特质。我们还应注意到新时期英雄电影中对群体中的个体、小人物的挖掘,将神化的英雄复归为人化的英雄。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对商业化逻辑的嫁接,也体现出在面临着代际更迭以及市场挑战的当下,红色叙事的突围路径。
【《铁道英雄》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影《铁道英雄》有感1000字08-08
铁道运营管理就业方向11-20
铁道机车专业就业方向11-21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致谢11-19
铁道飞虎经典语录01-11
《铁道飞虎》经典台词03-19
铁道专业求职简历模板11-25
铁道飞虎经典台词03-31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