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佰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八佰观后感1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的生命如稻草般脆弱,可一旦做了平常人做不到的事,那就不再平凡,不再平庸,变得坚不可摧。我们存在于这个时代,就必须肩负起这个时代的命运,无论是鼎盛还是衰败,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做这个国家的支柱,一个人或许是渺小的,但所有人都是同一条心,那一定是不可摧折的!
回顾历史,显得的当下存在太美好,与那时的人们比起来,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幸运?
革命烈士用满腔热血谱写着这个民族的魂魄,可一旦这个民族病了,只凭屈指可数勇敢的、无畏的人民是不够的,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能留给外人的!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遭受危难时是不容易被打败的,从古至今,顽强的精神一直流淌在革命的路上。
1937年10月,上海沦陷,遍地狼藉。从影片中看到,一江之隔一面的大地上富丽堂皇,灯红酒绿,河水上映着对岸台子上的戏子,满脸洋溢着笑容,台下人在喧闹中有说有笑,孩子们在宽阔的街道上轻盈的跑着,时不时回回头看看自己的父母有没有跟上来,路边卖糖葫芦的专心收着钱。这边没有硝烟,这里是租界。
一面的大地上,千疮百孔,肮脏的水潭里沉寂着泥土和血迹。仓库的楼被摧残的奄奄一息,楼内壮士满身伤痕,一个又一个生命在支撑着这片土地。第二日,日本人向四行仓库攻击我们没有足够先进的武器,即使日本人即将炸破楼梯,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用一个又一个生命背着炸弹去破坏日本人的进攻,壮士们连续的把自己投入敌群,就是这样才阻止了日本人进一步攻击。可上海四万万同胞呢?去哪里了?还是在租界里面贪生怕死,每天一推开窗子,听见的就是枪声、炮声,就看见四行仓库的人拼命与敌人抗争。每个人都是血肉之躯,谁又不怕死呢?还是眼睁睁的看着这片土地被各国列强瓜分,还是看着同胞们白白地失去生命,上海之所以沦陷,并非中国人少,而是我们不够团结,如果同一条心,我们或许不会让壮士们用身体当炸药,活生生的被炸死。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民族正是有这些精忠报国的人,这个民族才没有亡!追溯历史,这个民族有过兴盛,有过衰败,却从未惧怕过!
拯救中国并非是靠四行仓库内的800人,壮士们的牺牲,只是为了点醒这个民族,点醒我们的魂魄,抗日的精神在于顽强,在于活着,生命给予这个民族最纯真的感情,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家。
八佰观后感2
八月份,电影大作《八佰》即将上映的消息纷纷刷爆朋友圈,可以看出各位观众们还是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的。有人预测,《八佰》上映后,其票房很有可能会超过20xx年的票房冠军《战狼2》。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本应该于20xx年7月5日全国上映,最后却搁置了。
想必大家和我一样都很清楚,《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而这起历史事件,便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自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
18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后来,谢晋元与全体官兵一起齐心协力,多次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余名,伤敌更多,日本侵略者受到中国人民的严厉惩罚,"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又一次被打破了。其实,坚守四行仓库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该营士兵陈德松在《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一文详细记述道:"以该团第一营为基干,组成加强营,仍用团番号。全团410人左右,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排。"为迷惑敌人,在记者采访时,谢晋元假告800人。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
八佰观后感3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题记
南面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北边灰暗残破,尸横遍野。一条不算宽的苏州河隔开了天堂和地狱。
如今,那座满目疮痍的四行仓库依旧伫立在那里,像一颗顽固的钉子,将那段凶险荒诞的岁月与繁华锦绣钉在一起。
不知在座诸君是否想过,如果我们置身于那个山河飘零破碎的年代,会作何选择是独善其身,还是舍身为国?故事的主人公其实是一群逃兵,是农民,开始也只是想着打扫战场,不会有性命之忧。所以当他们面对残暴的日本军队时,本能地选择了逃避。但就是这群小人物,将国人在面对生死,面对国家存亡的抉择与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端午,一个连枪都不敢开的新兵,一个想逃离战火的农民,一个想回家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无数战友倒在血泊之中,眼睁睁地看着叔叔被日军凌迟处死,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小伙子绑着炸弹跳楼自爆。一次次残暴的现实捶打着他稚嫩的心,端午的抗争意识也逐渐觉醒,终为护旗而献身。我在老家读过私塾,没去过县城,我就想看下上海长什么样子。我娘还在家里等我,你放了我吧,我想回家。很难想象,一个如此单纯甚至有些懦弱的孩子最后面对死亡时竟不再恐惧,只有平静。七月哥,团座的亲信,在对小湖北说我死了之后,你补上的时候是那样的从容淡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将士们面对日军铁甲无力击破,只得靠士兵用身体绑上大量手榴弹,瓦解敌人的铜墙铁壁时,他们没有害怕,没有退缩,有的,只是对敌人无尽的愤怒!那句绑紧点,直戳我们内心。那自爆前的声声怒吼穿破长空,震撼着租界中的同胞,也穿越时空,深深震撼着荧屏前的我们!
彼时,四行仓库的处境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时的中国。半壁江山倾颓,中华存亡旦夕,可谓百事休敝,大厦将倾。中华民族到底是浴血反抗,还是做个所谓的顺民?《八佰》提醒着你我,和平盛世的美好,皆是前人苦难英雄血泪铺就。
白马舞翩跹,梦回银枪雕鞍。壮士去兮难再返,且把青天白日还!
当全人类的灾难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其不能违抗的强势难以言说。好在中国人信命,却不服命,若天地无眼,不见人间疾苦,便教人为改命,即便拼个身亡形销,也总会有人为中华民族之存续而战斗。古岳飞于谦如是,今八百壮士如是,明日你我,亦当如是!
八佰观后感4
看头条、抖音还要彭水推荐刷爆了话题,昨天晚上观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电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部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昼夜可歌可泣的战场故事。战事的发生地在苏州河边,一边炮火连天,一边灯红酒绿,在故事的推进中,人性不断的升华:有人在慷慨赴死,有人在醉生梦死;有人胆小懦弱,心中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也有人将民族大义置于个人之上,不畏生死;当然所有人都是在战争中发生蜕变,与众人产生共鸣,形成“蝴蝶效应”将剧情推向高潮。
剧中两个剧情给自己感慨良多:
1、升旗事件,明知升旗是一种挑衅,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但还是坚定的举行了升旗仪式,因为旗子代表着一种“舍我其谁,我们一直还在”的精神,代表着一种团队凝聚力、感染力的呈现。
其实我们在生产管理中也是同样如此,当我们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时候结果不如意,不是我们的团队能力不强,而是我们缺少一个“举旗手”、缺少一面旗帜,没有它们团队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就没有使命必达的决心了;因为“旗帜”很多时候就是团队的一支强心剂,不是说它的本身有多强,而是在乎让团队每个人发挥出最强;旗帜就是一个风向标,代表着团队奋斗的目标一直都在,我们不迷茫;旗帜是一种呐喊,让别人都知道我们一直在努力。旗帜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
2、小人物们的成长:电影中基本让每个人都在快速成长,小到怕死的小湖北,大到老兵油子“羊拐”,包括事不关己、开赌场的“容姐”,其实这些人快速成长(电影虽然有些夸张),离不开把自己当成事情的主角,避无所避之时,自然成长就快了。容姐因为小刀的死而改变;小湖北因为自己在乎的人不断离去而快速成长;羊拐因为看不懂的几封信而刺痛自己的内心,有了先大家后小家的概念。
在我们在做团队管理和激励也是一样,战火和责任不是我们某个人的,而是我们团队每个人的,只是个人的能力大小、职位高低不一样,所处的“战斗”环境、所担的责任大小不一样而已,但所有人的行为一定是为团队目标而战斗,也只有在各自岗位上的战斗,才能真正洗礼出我们需要的战士,真正的战斗才能快速提升我们每个人的能力。
一个时代需要英雄、举旗人,一个团队也需要英雄、举旗人,因为有了他们,时代和团队才能看到希望,在“战火”中才能淬炼出我们的钢铁意志。
八佰观后感5
战火绵延,硝烟弥漫,人仰马翻,血染中华大地······
“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老鸹在尸横遍野的土地上凄惨地叫着,阵阵喘息声在四行仓库蔓延·······从而四行仓库成了最后的希望······
对面是天堂,而我们这儿是地狱,对面租界歌楼的商女在唱戏,对面租界的富家太太在打麻将,对面租界的叫卖声彻夜未宁·······“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狱唱后庭花。”所有人都迷住了,“快,快,加固南墙防御·······”对面的光照亮这里的夜,相顾无言,却胜似万语千言,他们不得不被拉回现实,“我在老家读过私塾,没出过县城,就想看一眼上海长什么样。”“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了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很多人害怕着,但山河破碎,男儿许国,日本人宣言称三小时内完胜仓库,可他们奋不顾身绑着炸药,用自身的重量砸进日方钢板阵来阻止形成,看到这儿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想到现在我们的小康社会都是他们先前在负重前行,他们肩上不止有家庭还有身后几十万百姓同胞们。
“明天,我们将接受更猛烈的攻击”他们决定在第二日一早升上国旗,背水一战!“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国旗不倒,只要人在,国旗就不能倒!中华人民就不屈服!“国人皆此,倭寇何敢?”
记得,有一个片段,租界为仓库送来物资,当时女记者问:“再这样抵抗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意义?这里是我们的家!”
“委员长之所以让你们留守至今,本来就是给西方诸国看的 !”洋人们知道这次战斗中国人根本不可能赢,但他们依旧被国人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所打动。
他的名字叫“端午”,家人一定有个让他安康的祈愿,家乡的晚稻还没收,他却永远留在四行仓库。家书会泛黄,相片会暗淡,唯有那些曾用生命守护过去,会誓守在时光中,始终荣耀········英雄不死,祖国无殇,故土燃烧,战士誓卫家园。手足同心,共享和平之梦!
勿忘国耻,为国所用!
八佰观后感6
最近上映的电影《八佰》票房已经突破20亿,点燃了刚刚重启的国内电影市场,同样也收获了许多好评。电影的上映也引发了网络上关于那段惨痛历史的热议,故事原型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遗址纪念馆也随着电影的上映引来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
《八佰》是什么?
电影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开始,讲述在谢晋元团长的指挥下,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日军进攻达四天四夜的英勇事迹,呈现出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八百壮士的英勇形象。《八佰》是这群勇士共同的名字;是一条河间隔出天堂与地狱的战争史奇观;更是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英雄缩影。
电影里中国军人坚守仓库英勇抵抗与一河之隔的租界里的歌舞升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1937年的大部分国人并没有觉醒,他们不认为这个国家的战争跟他们有任何关系。很多人认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那是军人的事情,就算日本人已经轰炸了上海,摧毁了这个城市,也依旧炸不醒租界里的人们。在他们看来,日本人是不敢进入英国租界的,生意继续做,大戏继续听,日子一切如常。就连支援淞沪会战的地方保安团的民兵,都琢磨着赶紧溜号回家,好把家里的那几亩麦子给收了。
四行仓库保卫战让租界的国人看到了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舍生取义,仓库对岸的芸芸众生也最终完成了从麻木到奋起抗争的转变。
在收获好评的同时,电影《八佰》的热映也引来了网络上的不同看法,认为影片夸大了真实的战况,美化了国民革命军队,掩盖了主力军队溃败撤退的事实。这些批评大多是基于对抗战初期国民革命军抵抗不利的不满情绪。不过,也许对于这部电影大可不必如此苛刻,以电影的形式还原历史,本身就需要不少的艺术加工。更何况在《八佰》之前,许多人并不了解淞沪会战这段惨烈的历史,这部电影起码让人们知道了四行仓库,也知道了上海晋元中学是为了纪念哪位民族英雄。这难道不是《八佰》最大的意义么?
八佰观后感7
以一条苏州河为界,一边是天堂,另一边便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高喊出自己的名字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不仅喊醒了河对麻木的民众更是炸醒了民族的热血。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抗战情绪才被真正的唤醒了。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孔祥卿
中国军人誓死捍卫上海四行仓库的的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四行会战在历史战争的长河中算不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战役,甚至在淞沪战役中并不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但该战役在民众的心中却是意义重大的,是人民抗战意识空前高涨的引线,在四行仓库房顶上他们升起的不仅仅是旗帜,更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国家的希望和人民抗战必胜的决心,作为一颗种子,去叫醒更多的国人。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范弘芳
八佰壮士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可能是家里的父亲、丈夫、儿子,可恰恰是这样一群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猛烈的进攻时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宁死也要坚守阵地。在国家大义面前再普通的人都可能成为民族英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八百壮士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感动,牺牲精神让我们敬畏,抗战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愿所有人牢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作为金隅太行人,我们也应以史为鉴,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在工作中做努力奋斗,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刘涵
影片的最后战士们撤退到了租界,被租界军队缴械并集中看押到了兵营,无法撤离上海,直到最后被日军俘获。归根结底还是那时的中国不够强大,上海流离的百姓竟要靠租界保护,撤离的国军被羁押,强如日军面对租界时还是要看各国脸色给几分面子。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只有让人民群众觉醒来使我们的祖国的国力越来越强盛,才会有如今天这般的话语权。
邯郸金隅太行团支部李天龙
赵云七进七出,以一敌百。而八百壮士们面对的浩浩荡荡的日本军队,同是毫不退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片中多次出现了白马,一开始白马受惊四处逃窜,如同刚刚入驻四行仓库时惊魂未定的守军战士,胆怯畏战;而后白马重新出现来到四行仓库就好比国军战士坚定信心,誓死守卫;最后出现的白马则或许意味着新的民族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片中直接同白马产生交流的小七月和小湖北是八百壮士中年纪几乎最小的,汉室中兴待后生国家的复兴与民族的希望正是寄托在这些具有民族热血的晚辈的身上。
八佰观后感8
当我成尘时,你必能看见我的微笑。——题记
有句话说得好:“天堂离地狱只有一步之距。”电影里的800壮士也正是如此。在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听说过一些关于800壮士的故事,但看完电影之后还是会忍不住落泪。1937年,抗日时期,中国在淞沪战争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师的军力去打后卫,抵抗上海日军,最后却零零散散只剩了几百人。他们只有400多人,对外却宣称有800人,而他们的勇气和力量也远远不止800人。日军用尽了一切非人的手段,但他们一次次的扛了下来,用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还没有放弃!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的一岸,而另一岸是租界。开头,我看到了那些租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租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赌博,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电影中,端午和小湖北都是孩子,他们在影片的最后都“醒了”,成了当时的勇士,他们的举动与影片中的老算盘和一个老头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心中刚开始还在各种纠结,最后也为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后者为了自己活命,想尽办法逃离战场。最后一战时老算盘看到对岸的战况,他下了车,也去岸边望着,虽然只有一个镜头,但忍不住让我产生遐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他是不是也想回到对岸,帮助他们去击退日军?他是不是也“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日本人准备摆好钢板阵,向四行仓库进行攻击,于是那里的战士个个都绑上炸弹,跳到日本人的阵形里,才使日本人撤退,爆炸声响彻天际,对岸租借的人也是十分惊讶,日本人说好的三小时攻下四行仓库也不了了之。
他们跳下楼时我十分惊叹,世界上真的有不怕死的吗?没有,他们也怕但他们却有舍己为人、前仆后继、奔赴战场的精神,这是最可贵的。
前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了上海旅游,自然也去到了四行仓库的遗址。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很清晰破烂不堪的墙体,上面有一堆又一堆被于弹打了凹陷的印子,黑一块白一块完全无法想象当时战况究竟有多激烈。
狼烟四起,枪声余音缭绕;待到破晓,奔赴战场怀抱,挚友已故,精神终究未倒;故土燃烧,保卫者奔向风暴:无憾与你相遥,幸而留下微笑!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八佰观后感9
八佰是什么,是八佰块钱?是八佰建房屋?然而都不是,是八佰名壮士。这部影片,细致地刻画了战争的独特环境和身处其中的中国军人的成长历程以及中国各界的反应和转变。影片以一匹被束缚着象征民主和自由的白马为线索,深刻地暗喻了战争的本质和普通人民对光明的渴望。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与天堂,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也使我们的心情沉重,久久不能自拔。
再绑紧点
随着日军的火力加重,国军越来越抵挡不住了。随着一声巨响,四行仓库被砸出一个大洞。日军马上就要攻进来了。在这关键时刻,一位英雄站了出来,他叫陈树生。他在全身绑了许多炸药,说了一句:娘,孩儿不孝了。便跳了下去。接着,有许多英雄也跳了下去,临走前还不忘说说绑紧点。这一下,使电影院的人热泪盈眶,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不禁想:如果我在那个年代,我会不会像老算盘一样苟且偷生。会不会从苏州河游到租借。想到这儿,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守护军旗
军旗,代表着尊严,但是,四行仓库,没有 军旗。于是,一位伟大的女子,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决然的带着一面旗帜,顺着苏州河,从租借游到了四行仓库。好比从天堂游到了地狱。她来后,整个四行仓库的官兵敬礼。团长谢晋元把 军旗升在四行仓库顶上,日军觉得这是对他们赤裸裸地挑衅,于是,使用飞机,对旗帜进行扫射。一人到了,下个人补上,坚持了很久,旗帜屹然不倒,说明中华民族没有被打倒。
全体冲桥
当上级对谢晋元宣布全体撤退的时候,他懵了。为什么会撤退?其实,这场战争只不过是国军做给国际看到,想让国际上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同情中国,以求国际支援,其实,那场会开不开没有什么意义,看似推迟了,其实已经结束了,他们能做的,只是冲桥,用血与泪,唤醒华夏四万万同胞,他们最后死的很壮烈,故事也就结束了。当你问他们为什么拼命守护上海的时候,他们会回答,因为,那是我们的家!
弹指一挥间,中国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华为已成为了中国科技制造业的旗帜。这面旗帜,就是信心,不仅挺起了中国脊梁,鼓舞着无数中国企业与国人,也为中国科技业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就像《八佰》一样。这面旗,就像上海四行仓库楼顶的国旗,纵有千疮百孔,我辈也必须前赴后继,护其迎风飘扬,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
八佰观后感10
四行仓库。
经历了两昼夜的战事,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开始了。
仓库之外,就是数十倍于我的日寇。一旦升起旗帜,日寇将不惜一切代价对四行仓库发起冲击。
旗,还升不升了?
升!一定得升!
几分钟后,日寇的飞机像闻见了血腥味的饿狗般向那面旗发起冲击,战士们一个个倒下……
但,旗不能倒!旗架垮塌了,战士们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护住旗帜;飞机袭来了,一个又一个战士举起钢枪,瞄准、射击……
旗,不能倒。
四行仓库与英租界之间只有一河之隔。一岸,租界极尽喧嚣繁华;另一岸,却是血肉横飞、硝烟弥漫。西方的记者、观察家为战士们的惨烈英勇而叹息;租界里的国人从麻木不仁到群情激愤,不断有学生、记者游过河来参与这场战斗……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牺牲,告诉了河那岸的繁华人世:
不要对战争无动于衷。
当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于清帝国的海岸线上时,道光帝却满心都是朝廷内外的点滴得失。老皇帝选择了无动于衷。
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风波终于波及到慈禧女士的八抬大轿时,一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只能救得她自己一条命。慈禧女士选择了无动于衷。
当日本人以一名士兵走丢为由,对东北三省展开侵略时,数十万东北军人却不开一枪、撤往关内。蒋介石选择了无动于衷。
可是,当日寇染血的刺刀刺向我们的胸膛,当亡国灭种的危机真正来临时,当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这场战争休戚相关时,又有谁还能选择无动于衷?
《八佰》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意象。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那匹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清矍白马。
“白马非马”,这句话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它高傲,美丽,也温顺通灵。它在战场的各个角落中穿梭,却仍不显狼狈。它是黯淡战场中的亮色,也是战士们战斗精神的象征。
在幻想中,死去的小战士化身赵云,身骑白马,在长坂坡前斜眼冷对百万雄军。
白马非马。
电影结尾,团长谢晋元为留存革命火种,下令全体战士从桥上撤至英租界。他说,“仅仅只靠我们四百多人扛是扛不住的,需要外面四万万人来扛。”
是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兴盛与衰亡,始终是由这个民族的绝大多数所决定的。保卫四行仓库的英雄们撤退了,但是他们为中国留下的宁死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火种却迅速地在大江南北上蔓延开来……
正如毛主席那句广为流传的箴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先烈们致敬!
八佰观后感11
这部电影给我的触动是很大的,主要讲述了几百名官兵的故事,其中大部分还是刚补充过来的湖北保安团新兵,加上少部分从淞沪战场下来的老官兵,他们被安排到四行仓库,电影开篇他们士气低落,面对战争惶恐不安。一开始只是被动进行防御作战,当中甚至有人想要逃跑,但是经过了几场战争,却发现日本军队正在图谋准备偷袭自己的同胞,也看到对岸人民对他们期盼的目光,爱国之心越来越被唤醒,这让官兵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最后光荣地完成使命被载入史册。
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河两岸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一边是衣着光鲜亮丽一边是荷枪实弹。
天堂这边的人想到地狱去。感触最深的是一位大学教授把妻子的项链丢下楼捐献出去,最后拿出柜子里的枪,朝着日军的方向开火;赌场的人看似放浪不羁,关键时刻也会拼了命的冲过桥,给对岸的战士送去电话线;在看到一场战争胜利的鼓舞下,决心加入抗战队伍的青年学生,虽然三个中已有两个为战争献出了生命,但剩下的那一个也从不后悔加入抗战。
地狱这边的人也想去天堂,端午、老算盘、小湖北从最初的胆怯想逃跑,到最后的克服恐惧奋勇杀敌,这些都源于他们对河对岸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行仓库保卫战之所以能够震惊中外永垂史册,除了战斗本身的英勇和壮烈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这是一场被全世界围观的战斗!地面上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而空中各国的观察员们则拿着望远镜悠闲的观望,正如黄晓明饰演者所说战争的背后可能都是政治,战场戏台,这种事儿全世界绝无仅有!极大的讽刺着这些英雄们这几天的艰辛抗战与无畏牺牲。在这些政治者眼里生命不算什么,谢晋元团长说过他们没有退路,因为他们在上海就还在。这个民族还没觉醒,一旦觉醒将无人战胜。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一起合力将日本赶出中国,将中国解放出来。这一过程中少不了各方势力的团结。
2020年,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经历了疫情。在疫情中,我们中国也表现出了其他国家不曾有的团结一致的举动,我想这就是我们胜利的原因。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将铭记先辈们为了今天美好的生活而流下的血液和付出的艰辛,不忘国耻,在我们心中四行仓库里的八百壮士们无疑都是英雄!
八佰观后感12
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八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让学生铭记民族的苦难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xx年9月18日晚上7点30分,电影开播。断壁残垣、战火连天的场景一下子就让全场静悄悄的,瞬间安静下来。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导演管虎将视角聚焦在战争中底层小人物身上——他们都是有父母子女,有兄弟姐妹的芸芸众生,这些普通士兵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展现出一幅英勇顽强的抗战群像。在观影过程中,同学们一次次被影片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一次次被影片中的情节感动落泪,一次次被中国军人和人民群众为了抵抗外敌侵略、拯救民族危难而不惧牺牲的精神所震撼。
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守家卫国的故事深深感动和震撼了学生。“老师,你哭了吗?”走出电影院,这是学生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普通士兵挥洒民族气概,小人物舍生取义哭倒学生是我真实的感受!”这就是老师的答案。到了泪点,整个影院抽泣声一片,中华民族的无畏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看完电影后的学生被片中平民英雄的坚守感动,也被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振奋,有学生真挚表达:“电影《八佰》,特别棒特别感人的一部电影。这些感动,来自民族苦难的共情,也来自同胞向死而生的义气,小人物在家国大义面前,舍生取义。他们大多数没有名字,但他们真实地活过。”一位学生在返回的路上说:“看到那么多战士壮烈牺牲前喊娘,忍不住流泪,愿世界和平,永不再战。”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饥饿,我们很多同学却不好好读书,沉迷手机,活在网络世界;也有同学在学校不想努力学习,只图安逸享受;更有同学在教室不认真学习,不尊重老师……我们不指望一部电影能够改变什么,我们只愿大家有所触动即可,哪怕是一丁点的都不枉费13元的电影票钱。
电影中,一条苏州河分隔了仓库与租界,地狱天堂,形成强烈对比,给予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我不由感叹:南岸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北岸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这种直观视觉冲击太过于震撼,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一定铭记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生活,立足学习,锤炼本领,奋发有为,以千万个“小我”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佰观后感13
热播电影《八佰》中,炮火中战士们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壮烈场景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久久难以释怀。
伴随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对革命年代战火纷飞的惦念。今年我有幸参观了上海四行仓库,我觉得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体会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的豪迈,感受华夏千年承先烈,八百壮士耀日月的光辉,对于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八佰壮士们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其中的一个桥段让我记忆犹新。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10月28日,日军用坦克掩护步兵进攻四行仓库。危急时刻,国民革命军战士陈树生在自己身上捆满手榴弹,从六楼窗口跃入敌人小分队,与多名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年仅21岁。看到这一幕,我就在想,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战士不怕牺牲?我想这就是军人的神圣的使命与责任,一种深沉而绵长的爱国情怀。
有人说什么是爱国,我想对于作为一名关院学子来说,爱国就是将自己的奋斗历程足迹与关院的发展,与祖国的腾飞紧密地相结合在一起,不断在关院修炼自己的素质以及才能,陶冶自己的情操,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海关接班人。
一座仓库因为有了英雄们的坚守,才最终成为我们国家永恒的丰碑;一场战斗因为有了先辈们的热血,才最终成为我们民族刻骨的记忆。丰碑和记忆给世人展示的是中国军人可贵的国家信念和民族精神。
战士们把自我的价值和国家存亡民族荣辱有机融合,才能够击退强敌,最终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不忘历史,珍爱和平,铭记英雄;将自我的志向与奋斗融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才能一展人生壮丽多姿的画卷。
有人说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去爱我们的国家,去让我们的国家不断地强大,我认为我们就是独立地个体,在不断地奋斗中去实现我们自己地价值与担当,我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终将会有所回报的,希望我们都能够拼尽全力为了我们的梦想不断地努力与坚持,因为我依然相信我们所谓那种坚持地价值与意义,我依然为了我们最好地时间去奋斗,我们就是未来地书写者,我们就是未来地担当与自强地代表领袖,我们就是未来地骄傲!
八佰观后感14
这个周末我看了《八佰》这部影片,让所有人都铭记了四行仓库的历史。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整部电影就讲了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场由谢晋元带领的432名战士在四行仓库与日本人对抗的故事,但他们却向外宣称八百壮士,这就是为什么叫《八佰》的原因了。
影片开头,大部队进了四行仓库住了一道道防御工事,埋了许多地雷。小湖北是被收留的,在这里他结交了一个伙伴小七月。第二天早上日本大军攻来了,许多人冲进仓库,但他们中计了,全部身亡。门外还有很多的日本人,他们停下进攻商量对策,仓库内战士们把日本人的武器装备全部收集起来开始训练,突然无数个介子毒气弹砸进仓库,大家手忙脚乱带上防毒面具,没有的就尿湿毛巾捂住口鼻,整个仓库叫声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橙色毒气。团长大喊:“打开排风扇!快!”毒气从仓库南面散了出去,而南面就是租界是英国人的地盘,租借的人纷纷向中心跑去,河边空无一人。过了半天,好多日本人从水道溜进仓库,嘴里衔着刀,就这样一场在仓库内的战争开始。一个小时后,我方损失好多士兵,但获取大量刀器,这么一场一场的战斗打了四天,最后所有士兵在英国的帮助下快速过桥,影片结束。
整部影片里有许多令人震撼又感动的片段。我对陈树生烈士身捆手榴弹跳楼,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片段最有感触。当日本人用钢板顶在头顶时,大家朝下扔手榴弹,可总会被弹开,于是一名叫陈树生的烈士把十几个手榴弹用线串起,捆在自己身上,走到墙边缺口,英勇地拉下了所有引线,跳了下去,嘴里还喊着:“娘,是孩儿不孝了!”说完,纵身一跃,用身体砸开了日本鬼子的盾阵,手榴弹爆炸了,顿时破坏了鬼子的阵型。陈树生舍身杀敌令我感慨万千,他只有21岁却能做出这么英勇的决定,我想一定是因为他心中想着国家,不顾个人安危。而且他肯定想着如果我不跟着跳下去就没办法阻止日本人,就会让他们把墙打穿,我们也就失败了。这正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所说的一样,我们都要有陈树生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
《八佰》是一部令人震撼,又令人感触的影片,我真心推荐大家去看看,牢记历史不忘历史!
八佰观后感15
《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个加强营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的英勇故事。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八佰》里既有战士们的热血精魂也有小人物的挣扎坚守,既有真实的人性弱点也有令人动容的人性闪光点,既有战争的残酷无情也有抗战者的血色浪漫。电影里展示了战士们身为儿子、丈夫、父亲在国家和亲情之间做出的选择,呈现出平凡的中国军民共同奋勇抗战的英勇情怀。希望与绝望并存,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震撼着我们每个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的三个细节令我热血沸腾。
第一个细节是国旗,谢晋元团长最后决定在仓库楼顶升起国旗,这无疑是激怒具有绝对优势的日军。谢团长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任务,但他不仅要在楼顶升起国旗,他还要在人民心中升起希望的旗帜。在炮火连天中,染血的国旗无数次倒下又重新升起,直到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基石,国旗在人民的心中就再也倒不下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真正被唤醒了。
第二个细节是电话线,为了将送电话线送入战场连线起前方和后方,战士们一个又一个的牺牲,电话线却始终在桥中央不能移动半步。在租界帮“蓉姐”管理赌场的“小刀”,一身狠戾之气但身手不凡,他是一个在乱世中只为谋生的人,但是在看到对岸军人的壮举时,他扎起头发,飞奔到青帮大佬面前,在投名状上义无反顾地按下血手印,用生命完成了他的承诺——送电话线过桥。
最后一个小细节是白马。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邪恶与正义、绝望和希望,对比十分震撼。奔驰在残垣断壁中的白马,影片最后从废墟中带着血红色的伤口踏出,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白马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了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从电影院出来,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激发每一位中国人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
【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相关文章:
八佰观后感集锦15篇02-25
【荐】《八佰》观后感03-09
电影八佰观后感15篇02-17
《八佰》观后感汇编15篇03-08
《八佰》观后感(合集15篇)03-07
电影八佰观后感10篇02-21
八佰观后感合集15篇02-21
电影八佰观后感9篇02-20
八佰观后感(精选15篇)02-20
观《八佰》有感(集锦15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