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时间:2022-11-14 13:31:3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22《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0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20篇)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诠释。

  因为自然灾害严重,在上海福利院的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被送到内蒙古。这些“国家的孩子”被当地满足条件的牧民们收养,从电影描述的三个小孩杜思珩、马正元、黄宝哥等可以看出来,这些孩子都被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善待。

  电影的主线是小女孩杜思珩。为了让她有口饭吃,不至于被饿死,她被妈妈送到了福利院,分别的时候,妈妈给了她一条小毛巾,上面绣着她的名字,那是妈妈留给她唯一的东西。她一直记着妈妈对她说的会来接她的话。所以,她走到哪儿都带着她的小毛巾,一直抗拒着内蒙古的大草原,等待她的妈妈来接她。

  她和其他的孩子们不同,她一直认为内蒙古不过是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哪怕她最后选择了萨仁娜做自己的额吉,哪怕萨仁娜额吉全家都对她很好,他们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她吃,奶茶、奶豆腐,他们给她搭建专属的厕所,在草原上给她找遗失的小毛巾,教她学骑马,一点一点的治愈她。

  但这个女孩是任性的,任性到让人觉得不识好歹。直到那个夜晚,伊德尔和她坐在漫天星空的账外,教她识别北极星,送她指南针,让她学会在任何时候都能准确的辨认出南方,她问他,怎么才能回到上海,她说害怕自己长大,这样妈妈就认不出她。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潸然泪下。血缘关系是这么重要的,是一个人出生时便刻在基因里的烙印,就像内蒙古人吃不惯水煮鸡蛋,而汉族人吃不惯奶豆腐一样。

  然而,血缘关系又没有那么重要。

  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一直缺乏父爱,伊德尔教她骑马,告诉她怎样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保护自己,告诉她要勇敢,一点点的填补她父爱的缺失。

  她第一次打开自己的心房,应该是骑着马,在满天风沙中去找伊德尔的时候,她匍匐在地上,被伊德尔抱在怀里的时候,她说,爸爸不要离开我。伊德尔承诺她,永远不会抛弃她。自此,她喊伊德尔爸爸。

  随着她长大,她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可能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执着,为什么妈妈舍弃的是她。她只是想问个明白,这是她的心结。所以,她计划着和马天元私自离开。

  在离开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流沙,沉默寡言的哥哥那木汗,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她。哥哥给她的遗言是照顾好父母。为了不触景伤情,伊德尔和萨仁娜决定搬家。女孩落寞的跟着马车后面。伊德尔对她说,他会遵守承诺,永远不会抛弃她。以后她就叫做那木汗。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无论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最后,父母都会原谅和包容。

  其实,可能真正的家人,如果哥哥是因为妹妹而死去,父母也不一定会谅解的。更何况,还是为了守护养女,亲生儿子死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养父母心里,她真的如同亲生的女儿。

  从这一刻起,女孩真正的放下了原生家庭,她要为救了她性命的哥哥活着,她成了那木汗。她守护着善良的养父养母,守护着这片用无私的爱接纳她的大草原。

  接着我们说,黄宝哥,这也是“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他一瘸一拐的在草原里走,说自己要骑马。声音引起了当地老师的注意,老师知道他腿受伤后,主动给他做了拐杖,呵护他。老师问,愿不愿成为他的家人。瘸腿的小男孩点了头,于是他们的一生就是家人了。

  马正元是多年后,长大重逢的。但从长大后的情景来推测,他也被家人照顾的很好。比如,第一个发现他们要离开草原回上海的便是马正元的家人。如果不是关怀的,不会那么快就得到信息的。再者,当那木汗为了救他们而死去,马正元的家人打他的时候,也是一种保护和爱。

  从这三个孩子的身上,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血缘关系为根基的亲情固然是重要的,但因为缘分而走在一起的家人也是弥足珍贵的。

  在领养孩子的时候,牧民们说,他们是相信缘分的。有时候,一眼就注定了一生的缘分。所以他们会认为,孩子来到自己身边,就是神明赐予他们的礼物。

  在电影里多次隐晦的提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残酷,有突然刮起的沙尘暴,有虎视眈眈的狼群,有让老人痛失家人的恐怖大火,有夺去那木汗生命的流沙……伊德尔说,“大自然对我们很残酷啊”。也许正因为这样,牧民们更相信天意、命运、神明,他们对不懂的东西都存着敬畏之心,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守着为人善良的本分。

  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紧密,可为什么心灵的距离越来越疏远,感情的牵绊越来越淡漠,这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最后,以过了百年之岁的萨仁娜说的那句话作为结尾,这也是整部影片里最能触动我的话: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

  从这位内蒙古额吉的身上,我学会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除了爱和善良,没有任何值得炫耀的东西。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

  看电影之前,预期到了,草原的景色一定美的惊人,却没想到,草原上的少年,骑在马上的样子竟也帅的这样惊人。

  预期到了,电影一定有很多泪点,但没料到,几乎整个电影都让我沉浸在淡淡的难过与感动中。

  预期到了,杜思珩一定不会就那样被淹没在流沙中,却没有想到哥哥那木汗的结局,成了我的意难平。

  太喜欢这个几乎不讲话,却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温柔的眼神,默默守护着思珩的哥哥了。

  思珩刚刚从上海被送到内蒙古的时候,身体一直不好,高烧不退,是那木汗带着卫生员去卫生院拿药,萨仁娜对卫生员说,那木汗说不好话,但是他什么都懂。

  那木汗小的时候,发烧烧坏了嗓子,他会讲话,但是发音不标准,声音不好听,便也不爱讲,可是他很勇敢,去卫生院的路上,因为担心流沙,马儿怕了,卫生员也怕了,但那木汗不怕,他轻轻拍着马儿,用很难听的嗓音说,有我在,别怕。

  思珩被萨仁娜领养之后,萨仁娜教思珩在草原上方便,思珩不愿意,那木汗就给思珩做了一个厕所,三面用篱笆挡着,中间在草地上挖了一个小土坑,又有爱又好笑。

  思珩一个人跑出去,被群狼围追,是那木汗骑着马带着朋友们把狼赶跑,看着他骑马而来,就让人觉得,这个憨憨的少年,给出的守护,是那样的温柔又强大。

  思珩丢了亲妈妈给她的小毛巾,那木汗便和朋友们一起满草原的找,那是思珩第一次对他说:“谢谢哥哥。”那木汗高兴的满眼是光。

  后来妹妹长大了,在朋友的婚礼上,有个小子一直盯着妹妹看,那木汗奶凶奶凶的挡在了那小子前面。小子往左看他就往左挡,往右看他往右挡,实在挡不住,就拉着好朋友一起挡。

  但是依然没有挡住妹妹想离开的心。

  那个一直盯着妹妹看的男孩子,是妹妹小时候的玩伴,马正元,他们一起从上海被送来内蒙古,她发烧的时候,一直是马正元形影不离的陪着她。

  他们有10年没见,思珩说要马正元陪她一起扒火车回上海,她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当初妈妈把她而不是哥哥送去了孤儿院,难道因为她是女孩吗?她想回去找到妈妈问个明白。

  于是她和马正元偷偷的查路线,偷偷的攒粮食,在某一天,两个人骑着马“私奔”了。

  那木汗带着朋友们去追思珩,萨仁娜说,如果思珩真的想回上海,那就送她回去。可是那木汗找到思珩的时候,她和马正元都已经半截身子陷在流沙里了。

  那木汗慌了,他拿着木棍去救,但流沙的力量太大,思珩抓不住木棍,整个人还是被流沙吞没了,那一刻那木汗痛苦的喊声,简直是撕心裂肺了。

  看到妹妹被流沙吞没,那木汗不再顾忌自己的安危,他亲身踏入流沙去救妹妹,可是妹妹和马正元被救出来后,流沙却没有放过他。

  这个温柔美好的少年啊,就那样和大地融为一体了。

  思珩跪在萨仁娜面前哭着认错,萨仁娜只是仰天痛哭,却并没有对思珩有任何责骂。

  伊德尔放了那木汗最心爱的马儿,一家人离开了和那木汗共同生活的地方。

  伊德尔对思珩说,我说过,永远不会抛弃你,以后你就叫那木汗吧,那木汗死在了流沙里,你要替他活下去。

  再后来思珩就在大草原上真正的扎了根,结婚生子,子又生孙,到几十年后亲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时候,她的曾孙都已经出生了。

  她曾经因为被自己的亲妈妈抛弃而耿耿于怀,想要问个究竟,终于在萨仁娜、伊德尔和那木汗的守护和深爱下,得以治愈,度过了幸福而完满的一生。

  电影里有太多让我感动的场景。

  领养大会上,内蒙牧民为了能领养孩子,彼此之间据理力争。他们带着各种玩具和吃的,使劲浑身解数,哄孩子们开心,希望孩子能愿意成为他们的家人。那个因为自己长得太粗狂,导致没有孩子愿意被他收养,甚至想强行让思珩跟他叫爸爸的蒙古族大叔,真是可爱极了。

  伊德尔在部队带回来鸡蛋,那木汗和萨仁娜第一次尝到鸡蛋时那个嫌弃的眼神呀,简直把鸡蛋当做了世界上最难吃的食物。

  那木汗吃萨仁娜的醋,跟伊德尔告状说,妈妈对思珩比对他还好,可是他自己对思珩的爱,却一点也不输给妈妈,甚至最后豁出了自己的命。

  伊德尔补全了思珩一直缺失的父爱,他是全家唯一会讲汉语跟思珩交流的,他教思珩骑马,告诉思珩怎样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保护自己,告诉她要勇敢。

  电影最后,一百岁的萨仁娜、思珩,带着全家人,一起祭奠刚刚过世的思珩的亲妈妈,萨仁娜感谢思珩的亲妈妈给了她一个美丽的女儿,而我想,若是思珩的亲妈妈知道,自己女儿是被这样的一家人用一生来爱的,她也可以不带遗憾的瞑目了。

  以前不知道“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历史,因为这个电影,让我对那段历史,对当时所有为照顾这些孩子做出贡献的人,心生敬畏。

  尔导用一个普通家庭的寻亲故事,把这段历史呈现出来,又是这样的细腻深情,这样的温柔动人,给观众看到了草原的美景,内蒙牧民的热心温情,看到了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以及其他所有内蒙牧民对孩子们的民间小爱,也看到了贯穿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大爱。

  我被深深的打动了。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3

  这个故事是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而成,也恰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蒙汉一家亲的主题。是很合适与应景的。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彼此都是在那困难的年代,彼此扶持彼此帮助,撑过了艰难的年代,走向了如此幸福的当下。这段苦难中的每一份善意与爱都值得被记住,并感激。

  浅浅的写一下电影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恰逢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因为东西方世界的碰撞,我们可以说内忧外患。电影里从一个小家母女与兄妹分离故事,以小家反应出当时大时代背景下大家的困难,也反映出来了,内蒙人民的淳朴与善良,自己因为边界的缘故,本身也充满了危机,但是当决定收留这群孩子开始,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电影中,都是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三句话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可能很容易。但是放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是国家对于民族未来的考量,也是各民族间对于彼此的深爱。

  说回电影,个人浅谈一下,不是专业的,只是想把看完电影自己内心的感受好好写出来。

  一、叙事手法:

  电影的是分了三条时间线来叙述。一条是,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寻找妹妹的现代线。另一条是回忆线,哥哥回忆母亲把妹妹送走的过程,以及一条并行线,妹妹在被送入内蒙过程中在孤儿院与额吉一家相处长大的过程。

  三条线都是交替出现,这是非常考验导演功力的。我看完,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尔冬升导演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导演,成片剧情连贯性与叙事手法埋线布局收尾,都非常的合理与自然,不让人突兀与茫然不知所措。有很好的设置了一个小反转,这个反转也把电影最后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并且很好的点了电影的主题。让观众陷入演员带入的情绪里,久久难以平静而又震撼与感动这份无私里。

  二、电影主题:爱与无私

  这个主题,其实从知道电影开拍以后,有过担心,想着容易空洞乏味,容易令普通观众无法产生共鸣。但是当故事画卷完全展现在我面前,我却只能说一句,我能钦佩于当时他们无私,并且震撼于他们的选择

  说一个个人认为的隐线。爱与无私,不只是当时无私收养上海孤儿的内蒙人民。更在于那个年代,无数为了祖国建设奋斗无私隐姓埋名多年的无数科学家与普通人。

  杜思珩的父亲,一直是掩在这个电影大故事里,一个模糊的影子。但是,从她母亲收到父亲寄来的东西,确实转交给别人,以及母亲对话里,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家人的不知晓与无法知道在哪里,是否也是隐示着,这位父亲也是为了大爱,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即使心怀愧疚,也要为之奋斗。当然这条线是我个人理解,存在偏差我也希望记录下来。

  三、角色理解

  只写一下自己印象很深的几位角色:

  1、哥哥。

  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双胞胎哥哥,故事的主线一直是他的视角,也从他的口中知道,母亲已然重病,却还是对60年前的女儿念念不忘。以及,自身重病,却因为对妹妹的挂念,为了不失去记忆,不想做手术。当最后被告知妹妹已逝(为了推进剧情),母亲病逝,自己要离开时,把东西送给导游。我想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孤身一人的孤寂感与决然感,让人怅然。而当后面见到那木汗,那一刻知道那木汗就是杜思珩的那一刻,哥哥的眼神与妹妹对视那一段,我还是被陈宝国老师的演技折服。真的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2、额吉。

  这个角色,是杜思珩改变的开始,也是真心接受与爱着这个孩子。虽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但是到后面,独子逝去后,为了自己的承诺还是养大并照顾好杜思珩,我真的只能想到一句话,大爱无疆重信守诺。对于杜思珩亲生母亲的那句,虽然未能相见,但是感谢你生下她让我们都抚育过她。

  3、伊德尔。

  这个角色其实出现的并不多。但是确实这个电影里一份温暖的存在。他代表着更无私,额吉带着小私心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也觉得该遵从杜思珩自己的想法。和杜思珩的初次交谈,在漫天星光下,和杜思珩一起聊天,也是将自己的爱与温柔展露给这个略显局促的孩子。而当后面他要随军出发的时候,去沙暴里找到杜思珩的那一刻,不只是杜思珩我也是真的开始把他的当作杜思珩真正的父亲。而当后面因为那木汗的过世,最后的那段回忆中,也很好的将一个父亲的愤怒与矛盾以至于到后面因为责任与爱,选择了包容。我的描述有些苍白,但是电影里通过演员的演绎,将这个人物一开始出现的.温暖与父爱如山,到后面独子去世自己的内心矛盾与愤怒演绎的有层次而令人动容。也是将这段电影尾声的高潮部分,演绎的令人久久难以平静。

  四、写在最后:

  电影整体的运镜与色调,我个人是觉得非常喜欢的。对于苍茫草原与遍地牛羊的内蒙多了一丝憧憬。希望有机缘可以去这片土地感受上草原的魅力。

  这电影是近些年我有限观赏国产片里面,完整讲完一个故事,并没有太突兀的影片之一了。不知道如何描述这个感觉,用温暖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也许我们不会再在这个时代经历这些事,但是我们不该忘记那段历史,也不该忘记湮没在历史长河里,平凡但带着温度温暖着历史的每一位。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4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充满真情实感、让人潸然泪下的影片。影片中展现了内蒙古大草原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也展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通过一场寻亲之旅表达了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互助的情感内核,不得不说,这种民族情感是令人无比感动、无比自豪的,这是我们不能够忘记且要永远传承和发扬的。

  不得不说尔冬升导演拍的这部影片太有爱了,且每位演员都用他们最好的一面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后劲十足、充满温暖力量的表演,我旁边的小姐姐哭的都不行了。影片很好看,片中的配乐也很好听,推荐大家观看!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5

  九月的一天,被电影院门前的一幅海报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牵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们眺望的远方,在草原的尽头,是一片蔚蓝,像天空的颜色,更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观影之前以为大概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纪录影片,观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带些淡淡忧伤、淡淡无奈、淡淡释怀,最终给人以深深感动的散文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灾祸、饥饿席卷全国,杜思珩的妈妈实在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将她送进孤儿院,并承诺“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此后的六十年,妈妈从未停止寻找,却在思珩与哥哥终于见面的前一天,遗憾离世。这种无奈与负疚,像极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当命运张着血盆大口让她必须做出选择时,她几近崩溃挤出“救弟弟”这几个字,余生便背负着对女儿无尽的歉疚,再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样经常被往事的梦境惊醒的,还有杜思珩的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即将做出的决定,于是跑到大雨里将自己淋病,如愿留在了妈妈身边。六十年后,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苍茫辽阔的草原怀抱里,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电影中就是以“寻亲”为线索,将一个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变成长历程,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杜思珩,是落户内蒙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小姑娘的任性、倔强,可真是令人皱眉;直到后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结在于生母给她的承诺,她精心计划的出走,只是想问清楚这承诺为什么没有实现?其实她早已融入了这片辽阔的草原,额吉对她无条件的疼爱与包容,阿爸陪她在那达慕的会场摔跤,哥哥们伴她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她的蒙语已经说得像汉语一样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们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长大的孤儿黄宝哥腿脚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儿时的玩伴马正元,让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寻找答案的火苗。

  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经从诸多细节告诉观众,草原会伴她成长,但绝不会将她禁锢。第一次见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针,并且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拿着指南针,带阿爸和额吉去上海。”当她任性出发,额吉对去追她的哥哥说:“如果她还是想去,就让她去吧。”广袤的草原从不会阻止儿女远走高飞,她们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将你扶上马背,再送你一程。

  辗转寻亲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见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带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妇女,她的汉语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继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续了哥哥的人生,当她成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6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六十多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真实事件的电影,感谢尔冬升导演,将一段关于爱的尘封历史以这样鲜活动人的方式展现给2022年的观众,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得如此真挚动人。打动我的,不仅是片中辽阔壮美的内蒙古草原景色,无边的草原,奔驰的骏马,热闹的那达慕,更是片中草原牧民对孤儿们那无私的爱。“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多么朴实有多么有力的口号,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责任。

  陈宝国老师扮演的双胞胎哥哥是本片的线索人物,他对同胞亲生妹妹的寻找和追忆,一路带领着观众回顾那段动人往事。我们今天可能无法想象那个年代艰苦的生活条件,漫天风沙、豺狼出没、物资匮乏,对于当年草原牧民们来说,他们还是尽全力用最好的牛奶、粮食和爱哺育了这些新中国的孤儿们,让他们成为建设者和栋梁之才。

  影片中大部分对话都是蒙语,有很多蒙古族演员出演,但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汉族演员马苏扮演的萨仁娜额吉,全程几乎都说蒙语,无论造型、神态还是动作都非常贴近蒙古族妇女,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温柔无私奉献的母亲,特别令人惊艳。

  扮演她儿子那木汗的王锵,则将一个寡言沉默却勇敢有担当的哥哥演得非常动人,他为了救妹妹不幸被卷入流沙的情节非常催泪。再次感谢尔冬升导演,让我们了解到那段尘封已久却无比感人的历史往事,只有不忘记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7

  作为北影节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尔冬升导演《海的尽头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调之中,却有一股劲风吹过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怆与大爱,就在那沙尘暴起、流沙肆虐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出现了。

  这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来自南方的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主动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大草原,牧民们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这些孤儿。

  如何将这个辽阔的时空交代清晰,又让如此“巨大”的历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这很考验主创的功力,而《海的尽头是草原》还是用“人性”去牵动叙事,让观众在一对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无边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孩童,也原谅了他们的青涩幼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这恩情并没有断裂,而是变成了另一种联结,承诺以生命,流淌于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个化解不开的执念,她懵懂于自己的身世,从上海到内蒙的这段路途,在童年的记忆里要坐很长很长的火车,从此隔开了故土亲人,就算她来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额吉对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经有了离不开的”父亲“,就算她已经能够策马驰骋如履平地,她还是无法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际遇与时代的轨迹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儿中的一员,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有着脆弱孤独的共性,他们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远的乡愁也是无法割舍的。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爱登场的壮丽,这道伤痕,已经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亲生父母般的爱,就算持续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会被吞噬,也许只有一生那么漫长的不离不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能弥补。

  而这正是作品细腻扎实的地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爱与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了一个真相;草原额吉和杜思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然而,额吉也有着对于自己儿子那木汗未来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8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这批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化解。

  据悉,在影片创作期间,导演尔冬升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国家的孩子”,从他们孩童时期的片段式记忆里抽离、概括出真情实感,还请教了内蒙古牧民、民族学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与民俗,在电影中还原了诸多细节,例如当时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考虑等。通过电影画面,观众与角色们一同经历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见证草原人民如山海般辽阔的大爱以及中华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冬说:“这段历史佳话触动了我们所有主创的内心,也希望影片传递的精神力量能感染当下的年轻人。”

  影片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小家庭,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各自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孤儿们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贵的食物和无尽的呵护培养这些孩子长大,孩子们从吃不惯奶豆腐、没见过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经历长时间的磨合,逐渐与草原额吉、阿爸、兄长成为最亲近的家人。

  由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在与亲妹妹分离60多年后,终于踏上了寻找她的路途。关于这一角色的复杂心理,陈宝国表示:“他心中有对自己小时候装病导致母亲送走妹妹的忏悔,有他对亲情的留恋,有身患重病的他对生命的追寻,还有要完成母亲临终托付的坚定信念。”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逐渐揭晓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轨迹,犹如翻开一本贴满回忆的旧相册,背后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温情画卷,赋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诗意且富于神采的意境。影片的叙事结构也受到业内专家肯定,认为“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结尾的反转十分有力。导演认真地做了各种伏笔,才能形成最后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9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每一个空镜头,都仿佛是一幅风景画。在凝视着风景的过程里,我似乎是真实地置身于银幕里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当然,电影编导之所以不竭余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风景,其用意绝不是单纯地去制造视觉上的美学。

  致力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其著作《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里提到,“风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简单地当成视觉的、具体的对象”[1]。对于“三千孤儿”来说,当他们看到草原风光的时候,在震撼于其美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意识到要面对的水土不服。

  具体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对的水土不服不仅仅是饮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她对于“新家庭”的难以融入。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杜思珩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对于杜思珩来说,只有弄清楚她为何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她才能够真正地“走进”自己的新家庭。

  因为那场意外的悲剧的发生,一个新的身份重新给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时也彻底“阻断”了杜思珩内心深处的执念。紧接着,与杜思珩的“执念”形成遥相呼应的,是杜思珩亲生母亲的一次又一次寻找。这份“执念”于杜思珩亲生母亲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时候,随着真相的揭开,也就理解了为何杜思瀚以前从来不陪母亲寻找妹妹——因为不愿面对当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杜思瀚带着“赎罪”的心理踏上了这段寻亲之旅,无疑,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戏剧动作。正如导游最后鼓起勇气向哥哥说了“对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气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间形成的分形与镜像对照,丰富了电影文本的容量和层次。为了事业而不能经常在家的两个父亲,养育了一个女儿的两个母亲,这些角色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电影文本用叙事的逻辑将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完成电影编导对于人情的表达和塑造。

  当人物走进风景里以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里的一个角色。此时,风景“借景抒情”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还是弥漫了整个银幕的风沙,当角色置身其中的时候,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却成为了故事的焦点所在,能量所在。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能够散发着能量,或许正因为他们所秉持或者联结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0

  看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后,我觉得尔冬升导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观众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处理非常细腻,以至于恍惚间让我觉得不像中国电影。而镜头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和内蒙熟悉的场景和年代感,把中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体现的淋漓尽致,大环境下小人物的艰辛让当下的我们也同样感同身受。

  不管过了多少年,早已年迈的母亲临终时话不多,却句句离不开对失联多年的女儿的思念,以及对抛弃女儿的愧疚。“思念”这个词没有从任何一个人口中说出来,“杜思珩”这个名字却无时不在,“愧疚”这个词也同样没有从任何一个人的口中说出,但是每个人低头沉默时,眼眸中闪过的情绪都含有一丝愧疚。陈宝国饰演的杜思瀚童年时为了留在母亲身边,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后也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和母亲一起寻找妹妹,却在母亲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绝症时才敢踏出寻找妹妹的脚步,让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遗憾,而一段过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也即将慢慢展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内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个画风,虽然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杂拥挤的上海,中国的内蒙草原让人豁然开朗,来到这里的小杜思珩执拗的带着母亲给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觉得其实她早已对这里的额吉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虽然执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带着观众领略到了草原人的热情豪爽、宽容,对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顺应自然和命运的乐观精神。来到了辽阔的内蒙草原,尔冬升导演的镜头里即使没有万马奔腾,跟着那几个草原汉子在草原上骑着骏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潇洒。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一段不长的历史,人类却经历了一生,风云变换,时代和人的心境都发生了改变,新的牵挂不断出现,旧的事情就不得不一个接一个的放下,与大小无关,与血缘无关,或许这只是“命运的指引”。

  影片结尾那句“我们共同的女儿”让我热泪盈眶。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1

  首先抛开命题作业和时代大背景,我一直问自己就针对一个剧情片来说,它是一个合格的作品吗,算,但是实在是称不上优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龄的原因,尔冬升港片时代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温情煽情则都是套路感满满。而且我觉得一个电影切入的视角也决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视角是陈宝国扮演的杜思瀚,作为一个扯线头的人,由他的寻亲线扯出了整个故事当年的模样,但是他作为亲情线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亲历人,于是他还得听第三者讲述,这就导致这个故事太过拧巴,亲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观者视角。纪实?却又处处体现着主观的情感表达。所以视角主体转变成小杜思珩或者萨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陈宝国作为寻情线,最后出现一下即可,当然,你如果说是为了之后的反转和煽情做的铺垫,那当我没说。

  然后整个故事的设定,这个不得不说的时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每个人也都是时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时代会肆意碾压过每个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诗感(当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尔导并没有想过),光有美好是不够的,真善美每个人都爱看,真善美的背后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很多电影都喜欢放大个案,然后说这就是全部,但是这真的是全部吗,对那些默默付出,无处发声的人,公平吗?当然这是命题作业,不多评价。

  最后是人物的设定,是太过上帝视角下的产物,虽然看起来电影里每个人都淳朴友善,但是几个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拧巴!比如萨仁娜的为国养女的情愫,那木汗对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还有阿云嘎和那木汗说要悉心照顾妹妹让她忘记伤痛走出困境,然后扭头送她一个指南针,以及最后杜思珩的出走,作为一个十几岁父母又很开明的孩子,只是为了执念想搞清心里的疑问,还要回来的,没有道理一声不吭背着所有人出走啊!让那木汗的牺牲就很套路和难受。

  最后时代的创伤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但是创伤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体现的又是不一样的,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人们都没有选择,但是如何继续活下去,怎样活下去,我们有的选,但是导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2

  很久没有去过草原了,对草原连绵无尽一直是心心念念。今晚看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电影满足我心里对草原的无限憧憬!原汁原味的视觉享受。此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描述了一段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将上世纪五十年代情景展现在电影中,电影色调有浓厚的历史感,镜头通过不同视角进行拍摄。令人惊讶的是剧中的恶狼也是真的!在电影中有很多素人(当地居民),还有蒙古当地的演员,贴近实际。电影中草原是那样和谐美好,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远处牛羊成群结对,小孩子们在嘻戏,少年们赶马放羊。治愈观众的心灵。影片情绪饱满,在这里最要称赞的就是马苏的演技。汉族人马苏为了拍摄此部电影学习蒙古语数月,树立出良好的草原人民形象。马苏饰演的萨仁娜,从眼神中就透露出浓浓的牧民热情与淳朴。

  最后的哭戏,也哭在我的心坎里,崩溃就在那一瞬间我也不禁落泪。演员陈宝国,老戏骨,演技无可挑剔,真实动人,每一滴眼泪都是发自内心的悲伤。人性之美,都蕴含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娓娓道来。饰演草原阿爸(阿云嘎)演出草原人民宽广胸怀与善良的心灵,用无私的爱接纳了来自遥远南方的孩子。哥哥那木汗(王锵)演出草原人民有种骨子里的热情,他们会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一个素不相识识的南方孩子。是那么的真诚。

  电影从民族精神上、情怀上还原了当时那一代人。丁程鑫饰演少年马正元,首次登上大银幕便展现出不俗演技。一个实力与魅力兼具的演员,为观众奉上一个充满诚意又无比动人的故事。这是一部讴歌民族团结、传递人间真情与人间大爱的动人之作。展现出草原人民质朴善良的心灵如海般孕育出辽阔的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3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

  《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

  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喜欢内蒙文化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4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5

  《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始至终探讨的都是亲情,什么才是真正的亲情羁绊?

  是什么东西让亲情较之爱情友情成为人类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情感纽带,是血缘、道德责任、养育、陪伴、守护还是理解和付出?

  一边是血缘关系的带来的数十年的日夜思念,一边是汉蒙结合的新家庭长年累月的磨合、背叛、陪伴和守护,导演通过两个家庭在不同时空向观众多方位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牵绊,其中又以后者的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杜思珩一家为主要着眼点。

  导演想要展示的这种亲情是多层次的,非常丰富和立体,他很细心地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个两族组成的新家庭的磨合之路,几乎为每个人都安排高光时刻,比如那木汗骑马赶狼救妹、伊德尔沙尘暴营救女儿,虽然萨仁娜没有特别的泪点场面,但导演把细节都埋在了角色互动的一言一行上,比如萨仁娜为了能与杜思珩能够好好沟通,不停翻看汉语小册子,发现杜思珩尿床时的温柔体谅、为她搭建厕所……更是在杜思珩带着家里干粮出逃时,对那木汗千叮万嘱,如果她一定要回去上海,那就护送她回去。(这种爱到深处必须放手的亲情真的太戳我的泪点了)

  P.S. 汉蒙之间巨大的文化差距通过一些非常多的小细节表现出来,比如杜思珩的第一次尿床,不愿意在开阔的户外解手、脚不可以对着火、蒙古婚姻的祝福语、摔跤等,可以看得出来电影团队对内蒙文化进行过非常严谨的考究工作。

  那木汗和杜思珩的感情最为复杂,我还一度以为他们之间要发生点什么东西,他对马正元的敌意绝对不仅仅是出于兄长对妹妹的保护,应该也是有一种男女之间的感情在的,但此时杜思珩的心思早就已经被出逃计划牢牢占据着。

  从一开始的忌妒,到后来的对这个小妹妹的保护欲,再到长大之后的男女情愫,每一步的转变都被导演用不同的细节埋满,让这种细腻的情感转变不会显得太突兀,也为后面悲剧的发生做了很好的铺垫。

  另一方面,对杜思珩如何融入这个新家庭、从格格不入到慢慢意识到与这个家庭密不可分,导演同样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镜头去铺垫和呈现这种爱的变化过程,从杜思珩在育婴院和萨仁娜欲拒还迎的互动开始,到狼口逃生欢乐地叫那木汗哥哥,再至沙尘暴里感情大爆发发自内心地叫伊德尔爸爸,再到目睹那木汗悲剧发生时的愧疚和自责……每一步都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那木汗意外身亡之后,相对于温柔、对杜思珩宠溺有加的萨仁娜,更为理性的伊德尔的感情要更为复杂,但很好地得到了展现和处理,一方面要承受失子之痛,另一方面又要抑制自己不能过分责怪女儿,这种又爱又恼的饱满情绪让他对空开枪,也让他的最后决定被观众较好地接受和理解。

  那木汗的悲剧是全片人物情感的重要转折点,这件事最终促成了杜思珩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位,从此时开始,她不再是杜思瀚的妹妹,而是伊德尔和萨仁娜的那木汗,童年时的母亲慢慢淡化成一段引不起涟漪的记忆。

  杜思珩和那木汗身份的转化是全场的高潮所在,意味着这种亲情的爱真正地突破了血缘、民族的局限,成为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羁绊。

  所以,最后杜思珩/那木汗看着前来认亲的杜思瀚,脸部表情平静,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他对杜思珩来说,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这时候镜头给了她在内蒙古大家族一个镜头(都有曾孙了),但我觉得她所说的“新家庭”,不仅仅指的是自己结婚之后所组建的家庭,更是指伊德尔/萨仁娜/那木汗一家,当她真正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的时候,当她决定要遵守自己对那木汗死亡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这个汉蒙新家庭的责任和守护。

  全片中,老年萨仁娜说的那句话最能触动我: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把她抚养成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6

  《海的尽头是草原》本质上讲,它是一部讲述救赎的故事,看完整个故事你会发现,原来他们都不像是表面上那么温暖和善良。

  先说杜思珩的亲生哥哥杜思瀚,说他有爱是不错,但他也很自私。在当年,听到母亲说要把身子弱的留在身边,送走另一个身子好的。于是,他跑到雨中淋雨把自己弄生病了。顺理成章,他是那个留在母亲身边的人。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自责,他终身未娶,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并未主动去寻找亲生妹妹,只是在母亲即将离世,和自己身患绝症时日不多时才去往内蒙寻亲。 再说善良的养母,对于养女杜思珩百般疼爱,但是她终究有没有私信呢?在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据说影片有被剪辑掉关键信息。从故事中其实不难发现,她亲生儿子那木汗因为生病导致失声,因此一直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后面的剧情里也能看出,他是对杜思珩的情感不仅仅是兄妹之情。所以,养母也可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 这一点也能从养母亲生儿子因流沙意外身亡后也能看出来,养父养母原本计划丢弃掉杜思珩远赴他乡重新生活,但最后在杜思珩真情跪地后才得到谅解,最终更名为“那木汗”成为他们真正的“女儿”。

  人性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生中每个人都在自我救赎,都在寻求那份心底里的安宁。影片最后,亲兄妹杜思瀚和杜思珩相见,拥抱和解,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不过我倒希望结束停留在杜思珩被流沙吞没那段,但我更担心编剧或导演很难写出后面的剧情,因为那样的人性思考或许更为复杂。 影片是将主题升华到了大爱的高度,但在我看来能够治愈他们的不是爱,而是冗长的时间,只有时间才能做到如此宽容。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7

  电影从其中的一个家庭叙起,结束于角色们自我的救赎。母亲为了养活两个孩子,被迫将兄妹中的妹妹送走,妹妹因此被送入了内蒙古与额吉一家相处。伊德尔和萨仁娜,作为草原上的父亲母亲,便是朴实善良的蒙古族人的代表,在那个物质匮乏,极度困难的年代,用心底的大爱养活了家庭中的每一员。这份爱消解了这段苦难悲戚的历史,导演从以小见大的角度出发,擅长用微妙的情感和细节,将整个故事变得相对亲近,对于现代观众来说,能够更好的以家庭情感的角度去了解,去理解接纳这一事件。

  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痛彻骨髓的苦难,情感在循序渐进中抵达深处,牧民们与生俱来的纯朴温柔,印在了广阔的绿草与穹顶之间。被抛弃的女孩,在得到了草原的治愈的同时,又受到了这么多的关爱,母亲给予的是悲悯无奈的爱,萨仁娜给予的是无私包容的爱,那木汗给予的是默默守护的爱,伊德尔给予的是谆谆教诲的爱,同样是以小见大的爱,从家庭中的小爱,投射出民族间的大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女孩从遥远的沿海南方城市被送入辽辽无垠的草原,可草原却让这份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爱经久不息,在杜思瀚回忆妹妹被送走和去寻找妹妹的故事线里,悲怮,思念,叹息,都随草原的风而去,细微却又庞大,没有汹涌而来的泪点,激烈的情感碰撞,只有念念不忘的回响。已经变成老人的兄妹,哥哥找到了几十年不见的妹妹,妹妹看似平淡,在得知母亲刚刚去世后,是否心中仍会涌起一阵阵酸楚的波澜……对于她来说,哥哥只是个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她早已融入草原无穷无际的天穹之下,难以割舍。被这些细腻的情感浸润的观众,兴许会感觉与演员们一同沐浴在草原的清风中。

  影片是一首从草原飘出的诗谣,歌颂了家人和家庭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大爱,即便那个年代多灾多难,伤痕累累,但人们总能从苦难中创造出希望的曙光。当人们站在草原上,面对着草原的落日,看着他渐渐沉入天际线,殷红的余晖随着炎轮消失在尽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8

  观影过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尘暴中赶来把杜思珩紧紧抱入怀中永不言弃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看到那木汗为了救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没,孩子们哭了;

  看到阿爸对着长空明枪,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骑,白马长啸一声飞奔而去,孩子们哭了;

  看到杜思珩从此改名叫那木汗,为他续写生命,不是他甚是他,与亲哥哥相认、相互倾诉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看到额吉百岁生日,为思珩已经过世的母亲祝福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观看过后,同学们也各抒己见。通过观影,他们被辽阔的大草原所震撼,为可爱的小羊、骆驼而兴奋,为民族大团结而自豪。康龙兴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动,王伟丞为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黄诗淇深有感触地说:“我之前去过内蒙古、云南等地游学,亲身体验过内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今天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都团结友爱!“同样受到影片强烈震撼的颜梦霏同学表示:“我深深地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强明主、和平幸福的国家感到欣慰,作为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会更加努力,长大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虽已结束,但民族大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发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9

  “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一个重大决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化成一场场爱心接力行动。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一声郑重承诺在新中国史册书写出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

  连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无家可归的灾民,被抛弃的孩子,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新中国史册中凝重的一笔。

  上世纪六十年代,受灾害的影响,上海、江苏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儿,他们严重营养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胁。面对面黄肌瘦、哭闹不止的孩子们,奶粉短缺、保育员人手不够的现实困难,受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托,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的乌兰夫提出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让有条件、有能力的牧民们抚养孩子,周总理欣然答应并再三叮咛要照顾好这些“国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车,跨越大半个中国,运送三千孤儿进入内蒙,带去希望和未来。广袤无垠的蓝天,浩瀚无际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追逐的羊群,茁壮成长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靓丽的风景。原本相隔千里,毫无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入草原,演绎了一段跨越血缘、民族、地域的历史佳话。

  视觉总要比文字更给人震撼的冲击力,言语的记载也不能完全书写出现实的困难。我从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窥得一些历史往事,现实的无奈、亲情的羁绊,还有那些被隐藏的情感。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0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灾害,出现大饥荒。(之前,这一段饥荒的历史也听过父辈讲过,但第一次通过电影了解到这段历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从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内蒙古。六十年后,杜思翰去内蒙古寻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该影片采用寻亲作为主要叙事时间轴,也在寻亲过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忆。

  影片中,除了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外,还有各民族同心协力抗大灾,渡难关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一部反映“民族团结”主题,最好的影片。可以说通过一个寻亲故事,带出了一个大主题,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说,那木汗和他几个兄弟帮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开口叫哥哥那一段;还有杜思珩长大以后,在参加婚礼时,遇到小伙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体挡着妹妹杜思珩,不让其看自己的小伙伴那一段。总之,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节不算复杂,改编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记忆犹新。比如说,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情,不那么浪漫,却很动人。也有一些让意想不到的点。比如说,讲述杜思珩成长故事的几个老人,讲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泽地之后,我当时以为影片就这样讲完了,谁知道讲述故事的老人虽然把故事讲完了,但因为对杜思珩有承诺,所以他们故事只说了一半,没有彻底讲完,而是在帮着杜思珩彻彻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当然,他们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泽地被那木汗救出来,而那木汗自己牺牲的事情说出来,其实讲述的几个人老人也有一番争论,一番掂量,最后还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结尾,道出原委的不仅是讲述回忆的几个老人,还有寻妹的杜思翰,他最后也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来找妹妹?当年,他听要妈妈把他和妹妹,其中一个送到福利院,他为了不被妈妈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过了被送走的命运。说完这些之后,他问妹妹杜思珩,怪妈妈和自己吗?对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实和感人。小的时候是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她已经释怀了,不再责怪谁?

  最后,再说一下影片的泪点。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养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个湖边。马苏用普通话说的那句话,“阿爸、额吉、那木汗,我们爱你,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并没有刻意地去夸大各种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实,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给展现出来,不仅如此,片中的诸多转折,在夹杂人物宿命的同时,也足以让观众感动,“爱”这个主题始终被紧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内蒙古,参加了兴安盟那达慕,发现现在的草原已经没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爱,依然随处可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然后有机会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02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10-26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通用10-29

有关《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0-29

观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0-29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0-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10-01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通用19篇)11-10

小学生《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