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时间:2022-10-29 19:32:0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有关《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有关《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

  前天下午,由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去沙坪坝区凤天大道金阳时代汇博纳国际影城(凤天路店)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怕堵车迟到,去的早了些,便仔细观看大厅里的海报: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脑子里开始想象,三千个孤儿千里迢迢去内蒙,三千个家庭来接纳,该是多么宏大的场面?如此浩大的“工程”会怎样叙述?能打动观众吗?很是期待。

  三点正式开演,产生错觉,怎么是这样?原来是其它几部电影的宣传片。

  因为看了海报,知道主演是陈宝国,看到陈宝国突然被惊醒坐起,知道电影正式开始了。没想到开头这么平实、质朴,并没有我想象的宏大场面,而是从个体的小家庭视角切入,展开整个故事。

  陈宝国扮演的知识分子杜思瀚,被患阿尔兹海默症母亲的声音惊醒,走近母亲身边,医护人员也来到母亲病房,母亲把护士认做唯一记得的女儿,杜思瀚的双胞胎妹妹——杜思珩。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杜思瀚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将三千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交给了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一段历史佳话就此开启。

  60多年前,小男孩杜思瀚怕妈妈送他去“孤儿院”,故意跑到外面淋雨生病,无奈之举,妹妹被送去了“孤儿院”。就这样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获得了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与呵护。从小思珩不习惯“原生态”解手方式、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花了近一个小时来呈现。当然现实生活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十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不料被流沙淹没,以为就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观众无不为之惋惜。

  镜头切换到知情人的难以言说,杜思珩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为报答也为救赎。因为救她,哥哥那木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从此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面大段的平稳铺垫之后,电影最后却充满了意外。一位蒙古族老奶奶出现,说自己是那木汗,这一刻,简直惊呆了,杜思珩把自己活成了那木汗。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历史和个体经历过命运后的通透与释然。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那一刻,泪如泉涌,因为我真实地听到过这种来自内心的声音……

  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

  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

  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

  我想说的是,走进影院的我也是幸福的。

  一部将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紧密结合,遥相呼应,真实动人而不说教的,值得观看的充满爱和真情的好电影。

  最后要感谢小演员的表演,真挚、机灵、可爱;感谢陈宝国精准的演绎,质朴、内敛、节制;感谢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走心的小礼物!

  愿人间真情与大爱就像这卡片里包裹的种子,生生不息,永远繁衍。

有关《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2

  九月的一天,被电影院门前的一幅海报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牵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们眺望的远方,在草原的尽头,是一片蔚蓝,像天空的颜色,更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观影之前以为大概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纪录影片,观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带些淡淡忧伤、淡淡无奈、淡淡释怀,最终给人以深深感动的散文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灾祸、饥饿席卷全国,杜思珩的妈妈实在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将她送进孤儿院,并承诺“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此后的六十年,妈妈从未停止寻找,却在思珩与哥哥终于见面的前一天,遗憾离世。这种无奈与负疚,像极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当命运张着血盆大口让她必须做出选择时,她几近崩溃挤出“救弟弟”这几个字,余生便背负着对女儿无尽的歉疚,再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样经常被往事的梦境惊醒的,还有杜思珩的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即将做出的决定,于是跑到大雨里将自己淋病,如愿留在了妈妈身边。六十年后,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苍茫辽阔的草原怀抱里,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电影中就是以“寻亲”为线索,将一个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变成长历程,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杜思珩,是落户内蒙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小姑娘的任性、倔强,可真是令人皱眉;直到后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结在于生母给她的承诺,她精心计划的出走,只是想问清楚这承诺为什么没有实现?其实她早已融入了这片辽阔的草原,额吉对她无条件的疼爱与包容,阿爸陪她在那达慕的会场摔跤,哥哥们伴她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她的蒙语已经说得像汉语一样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们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长大的孤儿黄宝哥腿脚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儿时的玩伴马正元,让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寻找答案的火苗。

  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经从诸多细节告诉观众,草原会伴她成长,但绝不会将她禁锢。第一次见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针,并且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拿着指南针,带阿爸和额吉去上海。”当她任性出发,额吉对去追她的哥哥说:“如果她还是想去,就让她去吧。”广袤的草原从不会阻止儿女远走高飞,她们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将你扶上马背,再送你一程。

  辗转寻亲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见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带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妇女,她的汉语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继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续了哥哥的人生,当她成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有关《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3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在与亲生妹妹杜思珩分别60多年后,生活在上海的老年知识分子杜思瀚(陈宝国饰),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在上映前的一天、一周,甚至一年,我都以为这部根据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会像它的这个开头一样,平实、质朴,或者像陈宝国的表演一样,内敛、节制,但120分钟之后,我收获的是满满的意外,意外的尽头是大爱与感动。

  做旧的.光影里,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3000多名南方孤儿被送往物资相对有保障的大草原,与当地牧民组成了新的家庭。“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也就此开启。

  原以为,电影会是群像式的,像是徐徐展开的图卷,满满当当挤下大时代里的老老少少,毕竟三千个孩子背后是三千个家庭,是三千个故事。但,《海的尽头是草原》只讲述其中的一段离散,只讲述这样一个充满遗憾和疼痛的故事。可以说,擅长现实题材创作的导演尔冬升,这一次把他的镜头透过宏大的背景,对准了这卷史册中的平凡家庭和个体,细心勾勒出一幅感动人心的温情画卷。导演自己说,在影片创作期间,他和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真实的“国家孩子”。但他也说,无论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还是博纳影业,出品方一直都说只想要一个能令人感动的戏,“那我知道了,我尽量把所有人善良的一面拍出来。我也不敢用‘大爱’这种词,我觉得把真正人性里善良的方面呈现出来,就好。就用很简单的方法去做,没有想太多。”

  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收获了来自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和呵护,原以为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但朴素而深沉的善心会成为他们共通的交流方式,小女孩会很快适应草原,爱上那里的牛羊和天空,也爱上草原额吉、阿爸和兄长。但没想到,从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拉拉杂杂花了近一个小时,现实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10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但她失败了,她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电影的最后20分钟可以说充满了意外。但因为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最后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时代。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这一刻,叫人泪涌。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10-26

2022《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0-28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0-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10-01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通用9篇)10-10

小学生《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10-10

观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通用10-28

《时光尽头的恋人》观后感11-22

《小时代4 灵魂尽头》观后感1000字08-06

《老人与海》观后感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