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时间:2022-11-23 12:05:1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通用13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通用13篇)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1

  不同于印象中清丽悠扬的音色,当五个血红的大字闪现在银幕,接触耳膜的悲怆苍凉的男声和拖曳的音长仿佛在预示:这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有太多人向着希望出发,走过的却只能是不满荆棘的险路,胸中交融着喜悦与辛酸,微笑嘴角滴下的是眼泪。

  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一段满门忠烈的悲壮往事,一幅展现沂蒙精神的不朽画卷,淳朴善良勇敢的沂蒙女性,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新中国的希望。

  这不是一部战争片,它不像情节惊险的《飞夺泸定桥》,也不像有着神奇地道的《地道战》,甚至没有太多的战争场面;这又是一部战争片,它发生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英雄的沂蒙土地,描写的是经历战争的女人和为了赢得和平做出牺牲的女人,体现的是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影片以新娘子“月芬”为主线铺陈开来。她从一个贫苦的村庄嫁到另一个贫苦的村庄。这位美丽的新娘眨着清澈的眼睛和公鸡拜天地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她会与她日夜企盼的丈夫一次次的错过,终其一生也没能见到丈夫一面,却用她的一辈子等待爱人的归来。

  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六姐妹带头毫不迟疑地跳入冰凉的河水中,细瘦的肩膀托起布满木茬的木板,一双双奔跑的脚、一个个杀敌心切的战士从她们的头顶掠过,新娘子抬头看着,镜头也跟随着新娘的目光扫过战士们的腰间,看看那里是否会出现眼熟的手绣荷包。

  那个时代的女子真是伟大。善良、朴实、任劳任怨的大嫂李春英,干练泼辣的妇女救助会会长王兰花,心直口快、天真活泼的乐观女孩秀儿,一根肠子通到底的“假小子”小女曼小鹤,她们用坚强美丽的心灵浇灌胜利的果实,像男人一样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铺设通往幸福的路。这条路是红色的,不只是因为战士们的热血,更有他们和她们一路走过播撒的希望。

  大音无声,大爱无边。沂蒙人民用“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精神,支持革命。沂蒙六姐妹更不是单单的六个人,是所有的沂蒙女子,是所有的沂蒙人,代表着红红的沂蒙精神。

  迟浩田上将曾深情地说:“孟良崮战役取得了巨大胜利,这和沂蒙人民的倾力支援是分不开的。我在沂蒙山区五次负伤,是沂蒙红嫂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陈毅元帅高度称赞沂蒙人民:“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沂蒙六姐妹是值得颂扬的,她们大爱无私,用自己能献出的一切支援中国革命。让我们记住她们原型的名字: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已病故)、伊淑英、姬贞兰、公方莲(已病故)。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2

  影片主要以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沂蒙六位姐妹带领全村人民支援革命前线的感人事迹;影片描绘的“月芬与公鸡拜堂”,终身未见丈夫一面的真实故事,其实所有拥军的女性都是六姐妹,她们传递着六姐妹的精神,传递着沂蒙的精神。作为一个90后的现代人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战争已经遥远,虽然对六姐妹的故事只是耳闻。但那种精神却深印在我的心里当看完这部影片后给我的第一感触是她们六姐妹去参加担架队的时候,月芬喊出的那句“俺们沂蒙山的男人都在前线呢!”还有黑燕为“偷粮”烧草棚,兰花哭找有情人,沂蒙女子肩扛门板搭成人桥·等等一幕幕的场景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那一刻,我内心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些场面在我心里久久回荡。

  一、要学习沂蒙老区人民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沂蒙山人的信仰是“跟着共产党,过上人民翻身做主的好日子”。为了过上“人不能欺负人,也不能被人欺负”的“咱穷人的好日子”,沂蒙山(烟庄)的老少妇幼可以在2天内不眠不休准备5千斤粮食(全部磨成煎饼)、5千斤草料、赶制出2百双布鞋。他们把粮食甚至自己的口粮全都给解放军吃;丈夫牺牲了又把儿子送上前线;男人们都上战场了

  女人们就上阵支前,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浮桥,让战士们踩着木板及时奔赴战场。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人民和这种信仰的支持下,我党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当代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要学习沂蒙山妇女勇敢、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我在为每天焦急的等待丈夫回家的月芬感到无限的痛苦和悲伤的同时,也不禁为沂蒙山妇女的坚毅和勇敢喝彩。就是她们在背负着巨大的悲伤和痛苦的情况下,既要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还要替男人们上战场支前照顾伤病员,甚至用身体架“火线桥”。这样的负荷是许多男人都难以承受的,但是我们勇敢的中国妇女却做到了。这种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是年轻一辈必须有责任继承和发扬的。

  三、要学习沂蒙山人团结协作、舍小家为国家的可贵精神。当部队要求支援时,沂蒙山人不管时间有多紧,不管任务有多重,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借来的都会保证部队的供给,超额完成任务。80多岁的老奶奶两夜不合眼摊煎饼,眼睛都熏得睁不开了还在坚持;为了搓做鞋用的线绳,几乎把腿肚都磨坏了的小鹤;还有为了偷粮食给部队连自家的草棚子都点着的黑燕。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不分你我,才使得紧迫的任务一次次圆满完成,部队也因此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3

  影片的开头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忙碌的情景: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粮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看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到这里为止我们就已经看到沂蒙山上的百姓们为支援前线战争力所能及的努力着,沂蒙山上的女人们将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送上战场,让男人们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而她们也不甘于落后,通过为部队提供粮食,草鞋来奉献自己的力量。她们一方面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一方面宁可自己挨饿也要保证完成粮食指标。部队里的每一个战士对她们而言都是自己的亲人,都是自己要保护的对象。她们也有过犹豫,有过动摇,有过自私的时候,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平安,幸福,但是沂蒙山上的百姓们明白没有国哪来的家。这也正是她们的伟大之处。

  影片继续着它的讲述,故事有徐徐地展开。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不得不承认当我看到月芬满怀希望地推来房门却只看到空空如也的屋子时,我也为之而落泪。等待,期盼,不安,憧憬,幻想换来的却只是一次插肩而过,从此以后就是天人永隔,穷其一生她都未曾看到过自己丈夫的容貌。紧接着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战役在沂蒙山百姓的鼎力相助下取得了成功。正当沂蒙山六姐妹欢欣鼓舞的回到山村时,迎接她们的却是亲人们牺牲的噩耗。影片在全村人们都深切悼念逝去的英雄时达到了高潮,烟庄人们的那一跪是替全中国人们而跪,也是替生活在太平年代,忘却先人的鲜血的我们而跪。

  《沂蒙山六姐妹》想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先人为祖国的稳定、繁荣昌盛所做的牺牲,所奉献的汗水,它更多地是想警示我们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在我们抱怨现在的不如意,在我们为游戏、电影而荒废时光的时候,想想先人们所付出的努力、鲜血,想想沂蒙山的人们,希望《沂蒙山六姐妹》能让我们有所触动,有所改变。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4

  忙里偷闲看了部电影《沂蒙六姐妹》,感动的难以形容。故事围绕解放战争时沂蒙山区一个村里的六个女性而展开。月芬嫁入一个拥军模范家庭,公公为了解放军工作牺牲了,丈夫和丈夫的哥哥都参军了,因此月芬没见过丈夫的面,家里剩下婆婆、嫂子和小侄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正值华东野战军和王牌军即将会战,各家各户响应号召为解放军准备煎饼、布鞋、粮草,月芬家把自己留用的粮食都用上了,没有了粮,月芬只好去向富农黑燕家借,可黑燕是个童养媳,做不了主,但她思想进步,乐于助人,想了个办法,把自家草棚烧了,趁乱偷出袋粮食给月芬。之后月芬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妇救会主任兰花。没想到黑燕严厉吝啬的婆婆,在黑燕即将上前线支援的时刻说,烧草棚的事就不追究了。六姐妹都满怀爱国热情上了前线,做担架队员,炮火隆隆,硝烟弥漫中,她们目睹了解放军舍生杀敌的壮烈场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一个寒冷的夜晚,一段木桥被炸断,姐妹们扛着木板,跳到冷水中,用柔弱身躯搭起了浮桥。解放军没有飞机大炮,却有一往无前的勇敢,有广大人民的支持,孟良崮战役,我军最后取胜,当漫山遍野的解放军挥舞着红旗,喊声震天的一刻,我激动的落泪了。

  影片很多地方都很感人,当部队经过村子,可月芬却外出没看到丈夫,她难过极了,回到家,看到枕头上有丈夫躺过的压痕,忍不住抱着枕头失声痛哭,谁想到,这一次错过竟是永别,丈夫和哥哥都在战斗中牺牲了。还有一个叫四喜的比较胆小的男生,一向很喜爱兰花。为了向兰花证明自己也学兰花那样进步,他参加了担架队。搭完浮桥,兰花发现四喜不见了,以为被水冲走了,兰花大喊他的名字,急的直哭,忽然,一身泥的四喜从水中爬上来,兰花喜悦心疼的和四喜拥抱在一起。

  本来是想看《十分完美》的,期望平淡的生活多点笑料来调剂,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灵魂都被洗礼了,这个真实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正面战场表现,而是通过后方百姓的朴实奉献,侧面表现解放军爱民,勇敢,奋不顾身。我一向在想,如果此刻发生了战争,我们这一代能不能也如此无私无畏的冲向前线,我自己就应是能够的。正因我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也有着深沉的爱。以后真的不就应总沉迷在美国大片中,多看看这些真实的历史,我必须会更珍惜拥有的一切。不再无病呻吟。

  和平真好,生在这个时代,我们不知道饥饿,动荡为何物,却滋长了很多被溺爱养成的毛病。我只能独善其身,做好自己的本分,期望其他人也能收到这样的触动,变得坚强,节俭,关注国家的发展变化。几十年后,我们也用自己的发奋写出一部动人的历史!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5

  今天晚上看了影片《沂蒙六姐妹》,小时候听过故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除了感动的哭过几次,心里面还一直被一种悲伤与愤怒交织的情绪塞满着。电影情节朴实的不能再朴实,因为他描写的就是沂蒙山区曾经发生在战争年代的朴实的故事。但就是这经过导演精心还原的情节使我的眼睛在整部影片观看过程中几乎没有干过。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有现实中的原形,相信导演在情节的真实度上下足了功夫,以至于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观众都可能会相信那些情节都是过去历史片段的再现。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才会有情感的真诚投入,才会被真的打动。

  影片开场是一个妇女追一只公鸡,着实让观众们一头雾水,后来才明白,这是导演的有意铺垫,影片的女主角——月芬就是和这只公鸡拜堂成亲的。这是沂蒙山区的一个风俗,如果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确实有事赶不回来成亲的话,可以由嫂子抱着公鸡代为拜堂。月芬的未婚夫当了兵,仗打得热火朝天,自然是回不来的。也就有了月芬和公鸡拜堂成亲的一场戏,也注定了她绵绵无期的守候。

  悲伤是因为那些因为战争给朴实淳厚的农民带来的丧夫失子之痛,给那些仍然花样年纪的少妇带来的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毁灭,给那些本来其乐融融的家庭带来的灭顶之灾。这些在社会最低层默默的,任劳任怨的给整个国家带来财富和贡献的人民却为这个国家中的灾难所伤害着,他们没做错任何事情,可他们却要承受最大的苦难。

  月芬,一个美丽贤惠的姑娘从过门后直到丈夫牺牲都没有见过丈夫一面。自己的一辈子都托付给了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丈夫,还有比这更另女人悲伤的事情吗?拿着油灯看着据嫂子说和自己丈夫相像的侄子,她心里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啊,如果说哪个时候她心里还有希望,还有憧憬,可当她支前回来看到灵堂里自己丈夫的牌位呢,她的下半辈子已经在那一刻结束了,她会这么想的,或者那时的悲痛让她什么都想不动了。

  而月芬的嫂子春英则更是一个伟大的女人,知道自己的丈夫牺牲了,却对妇救会长说了一句“不要告诉我的婆婆和月芬”,就人性来讲,“伟大”真的不会选择身份、地位和阶层。是什么让他如此的伟大呢?是朴实、是淳厚、是信任。朴实、淳厚是民风,可信任来自哪里呢,来自告她牺牲是值得的政府!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有良知的人怕是要为她痛断肝肠。

  支前行动中,后面的部队马上要过河了,桥却不能及时修好,妇女们(包括小姑娘)竟然跳入冰冷的河中搭起浮桥,抗着门板的月芬不停在用眼睛扫着他肩膀上跑过的士兵,她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他多么期待在其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丈夫啊,尽管她两丈夫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想,她的勇敢更多是来自于同样穿那身军装的丈夫,而不是伟大的理想吧?

  月芬的婆婆为了给前线打仗的战士准备干粮连熬几昼夜不停的烙煎饼,最后把自己家的口粮都搭.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6

  电影《沂蒙六姐妹》是公司开展执政为民、廉洁高效教育活动期间组织观看的,它是沂蒙山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一个缩影和写照。观后,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说过去看过的许多电影、电视剧都曾让我感动,那么看完《沂蒙六姐妹》,我的心酸楚不已。山东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为中国革命解放事业作出的无私而巨大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关于沂蒙山的故事,自上小学那时起,许多我就相当的熟悉了。数次去沂蒙,都曾找寻过她的足迹。这天,当视线通过电影再次嵌入这片红色土地时,那些泪水和硝烟大写的岁月尽管走过了60多个春秋,但是,你仍能呼吸着它的气息,抚摩着它的脉搏,那种博大、那种厚重、那种凄怆总是一次次使我的眸子发酸。(veryok)沂蒙人民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是血、粮食、煎饼、布鞋、和千万个战士。电影演到一半,一旁的同事突然说了一声:这就是六姐妹。其实,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这样残酷的战争,妇孺都深陷其中,所有拥军的女性都是六姐妹,她们传递着六姐妹的精神,传递着沂蒙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虽然战争已经遥远,对六姐妹的故事记忆也是慢慢变淡,而现实社会,耳闻目睹的只有对金钱和欲望的追求。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来洗礼我们早已麻木和迷茫的信念。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生活是艺术的本源,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源于深厚的生活积淀。电影的原型是真实的,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中国女性的坚韧、活泼、勇敢、和深厚的感情。塑造了一群生活在战争年代,最贫困、最落后、最底层的山区群众形象,编剧及导演在刻画这些形象时,避免了以往一些影片惯用的空洞的说教及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只是撷取了她们生活中的一些境界。整部作品以艺术真实还原历史真实,以艺术化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在艺术的享受中真切感受到伟大的沂蒙精神的本源和内涵,它独辟蹊径,通过细小而彰显伟大,通过画面和细节展示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突破了传统的创作手法和观念,因而兼具了强大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功能。电影还是不错的,能体现出一些东西,个性有几个情节,能触及到我们的心灵深处,六姐妹中有四位老人如今仍健在。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悠扬的《沂蒙山小调》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独具匠心的将二胡的演奏贯穿于其中,使其厚重深沉,到达了一种特殊的效果。当月芬知道自己未曾谋面的丈夫在战场上牺牲,她回到家后才清楚在自己的家中,这已是第三位献身于疆场上的烈士,在雪白的挽联中,在众多乡亲的跪拜中,低沉的二胡声奏起,悲凉凄楚,我的泪水忍不住,又一次夺眶而出。

  看完电影后,感触颇深,这既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又是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我们要以沂蒙精神为鼓舞,学习六姐妹立场坚定、追求信念的崇高政治信仰;学习她们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学习她们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执政为民,廉洁高效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爱国热情和工作干劲,把沂蒙精神与工作相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一己之力。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7

  影片以为孟良崮战争支前、完成补给任务为主线,以一对从未谋面的新人结婚为辅线,矛盾找得看似小却很巧,整片的铺垫就此展开。从影视工作者的角度看,此片颇费心思,影片刻画之细腻,镜头运用之娴熟,堪称唯美,特别是对六姐妹的刻画细如发丝,把六姐妹的情感性格完全地展现出来,六姐妹的心理世界就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令你在震撼之余发出无限感慨。

  那瘦小的身躯是多么的坚强,那看似柔弱的肩膀却撑起一座通往胜利的桥梁。无论怎样绝望的境况在她们的内心深处永远都有希望,那是一种震撼欣慰的力量,所以她们可以很坚强。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能让你掉泪,能让观众黯然神伤,就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这种力量让观众产生共鸣,让你为她们的快乐而感到欣慰,也为她们的悲痛而心如刀绞。

  她们并没有一身戎装,但依旧用身体架起了通往胜利的桥梁,那些看似柔弱的本应被呵护的臂膀,支撑着舢板为她们的至亲指引战场的方向,或许这一去便永别阴阳,或许这一扇薄板就了断今生最后的因缘,而那急行的脚步是在肩头上落下今生唯一的印记。没有人阻止这样的急行,也没有人在决绝前退缩,她们就用这种如此令人痛心的方式送走了挚爱。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你也和我们大家一样,感到原来坚强会如此残忍,需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看到最后,我再也无法控制我的泪水,只能让它尽情地在我脸颊上流淌。

  她们期盼亲人归来,却等来了噩耗。可面对噩耗,她们仍就选择了担当与坚强,因为那个时候她们是一个家庭脊梁,她们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一个小家,同时也用青春和幸福去奠基一个民族兴盛的希望。她们的笑是那么的美丽,而她们的泪依旧凝结了我们今日幸福的宝藏。

  当我走出电影院,我的内心许久不能平静,我们的先辈为我们付出得太多,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人好好去理解、去感悟。

  现在的生活没有战争,和平幸福,这是无数的英雄先烈们用鲜血进行革命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包括默默无闻的千万个像沂蒙六姐妹式的支前拥军模范。我们要学习她们那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立足自己的实际,扎扎实实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勤勉敬业的奉献意识、恪尽职守的责任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扎扎实实、尽职尽责地完成好每一项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8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今天,我有幸与全体同学一起观看了《沂蒙六姐妹》这部影片。的带给我的是心灵的感动、是精神的震撼。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

  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她们并没有一身戎装,那瘦小的身躯是多么的坚强,那看似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座通往胜利的桥梁。那些看似柔弱的本应被呵护的臂膀,支撑着舢板为她们的至亲指引战场的方向,或许这一去便永别阴阳,或许这一扇薄板就了断今生最后的因缘,而那急行的脚步是在肩头上落下今生唯一的印记。没有人阻止这样的急行,也没有人在决绝前退缩,她们就用这种如此令人痛心的方式送走了挚爱。

  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她们坚持的精神、坚强的品格、坚韧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要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我们要做的不是自暴自弃,不是当缩头乌龟,而是用沂蒙六姐妹坚强乐观的精神去克服,不怕困难的精神去奋斗。只要心存希望,就不怕被困难打败。

  光阴荏苒,星移斗转,孟良崮上空曾轰鸣的炮火已不再相闻,曾弥漫着的浓浓硝烟一化为霓虹,随着着岁月的流逝而飘散。毅力的巨石早已布满青苔,然而革命精神用不会消失。它时刻在心里跳动着,生长、发芽,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电影结束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沉陈毅那句话仍在耳边响起:“我就是躺倒棺材里也不能忘记沂蒙人民……”这是对他们无私奉献最高的褒奖!不忘记沂蒙六姐妹,不忘记沂蒙精神!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9

  2009年12月3日下午,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集体观看了影片《沂蒙六姐妹》,看完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影片以孟良崮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做出的不屑努力。在这片追求自由民主的沂蒙大地上,她们无私的奉献着,默默的承担着。她们的故事催人泪下,她们的精神让人振奋。

  影片刚开始,当看到月芬与替代丈夫的公鸡拜堂时,让我们觉得她是那么的令人怜惜。自从嫁入这家门的那天起,能够看上丈夫一眼就成了她的一个心愿,一种期盼。而这个心愿,她期盼了一生,终究没有实现。这个从未谋面而以传统拜堂方式结亲的小夫妻是62年前发生的真人真事,这名美丽的小媳妇隐忍悲痛继续支前且终生没有再婚。

  月芬的大嫂春英同样是位伟大的女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她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她用笑容去面对着一切辛劳。然而命运就是那么的残酷,战争让她参军的丈夫无法归来,当把烈士证捧在手心的时候,这个坚强的女人哭的心都碎了,沉重的打击把她击倒在地,生活就是那么的不公平,但是她还要撑起这个家,坚强的她把眼泪咽下去,一个人来承受无比的痛苦,只在无人的夜里伤心地哭着。是战争让她失去了亲人,但是她却始终如一地支持着这场革命,因为她知道,只有革命胜利了,所有的人才不会再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最让人敬佩的是月芬与春英的'婆婆,一位伟大的妻子,一个伟大的母亲!整部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她的名字,但是她那种无言的伟大,无时无刻地贯穿于整部影片。作为一个妻子,她在背后支持自己的丈夫参军,而丈夫牺牲后,她没有后悔,又将两个儿子送入部队,当一家只剩下几个女人的时候,她依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战士纳草鞋、烙煎饼,把自己家里本来就不多的粮食也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解放军。她默默无声地支持着革命,用所拥有的一切去支持,这种无言的伟大是成千上万沂蒙百姓支持革命的缩影。正是因为无数人用这种无言的爱做后盾,我们才过上了今天这和平宁静的新生活!

  电影的另一个高潮是沂蒙姐妹和无数红嫂组成的担架队,在桥梁被炸毁而部队急需强渡时,红嫂搬来了自家门板,手拉着手用肩膀抗着门板组成人桥,再现了那场战争中的真实故事。

  电影虽然结束了,但是它所诉说的沂蒙精神没有结束,因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将要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10

  《沂蒙六姐妹》影片以为孟良崮战争支前、完成补给任务为主线,以一对从未谋面的新人结婚为辅线,矛盾找得看似小却很巧,整片的铺垫就此展开。从影视工作者的角度看,此片颇费心思,影片刻画之细腻,镜头运用之娴熟,堪称唯美,尤其是对六姐妹的刻画细如发丝,把六姐妹的情感性格完全地展现出来,六姐妹的心理世界就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令你在震撼之余发出无限感慨。

  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能让你掉泪,能让观众黯然神伤,就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这种力量让观众产生共鸣,让你为她们的欢乐而感到欣慰,也为她们的悲痛而心如刀绞。

  她们并没有一身戎装,那瘦小的身躯是多么的坚强,那看似柔弱的肩膀却撑起一座通往胜利的桥梁。无论怎样绝望的境况在她们的内心深处永远都有期望,那是一种震撼欣慰的力量,所以她们能够很坚强。她们的爱也能够使她们的亲人更坚定、更勇敢。

  影片的高潮是她们用身体、用臂膀,在齐肩的河水中,在敌机的轰炸中,坚定地支撑着门板为战士搭起了通向战场的坦途,或许这一去便永别阴阳,或许这一扇薄板就了断今生最终的姻缘,而那急行的脚步是在肩头上落下今生唯一的印记。没有人在这样的急行中犹豫,也没有人在这样的决绝前退缩,她们就用这种如此令人感动的坚强的方式送走了挚爱。战后她们的母亲失去了儿子,她们当妻子的失去了丈夫,当妹妹的失去了哥哥。她们期盼亲人归来,却等来了噩耗。可应对噩耗,她们仍就选择了担当与坚强,因为那个时候她们是一个家庭的脊梁,她们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一个小家,同时也用青春和幸福去奠基一个民族兴盛的期望。

  看到那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你也和我们大家一样,感到原先坚强会如此残忍,需要付出这样大的代价。

  看到最终,我再也无法控制我的泪水,只能让它尽情地在我脸颊上流淌。她们的笑是那么的美丽,而她们的泪依旧凝结了我们今日幸福的宝藏。

  当我走出电影院,我的内心许久不能平静,我们的先辈为我们付出得太多,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去理解、去感悟。

  我们要学习她们那无私奉献、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立足自我的实际,扎扎实实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勤勉敬业的奉献意识、恪尽职守的职责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扎扎实实、尽职尽责地完成好每一项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11

  月芬与公鸡拜堂成亲、春英的满怀期盼换来的只是丈夫的骨灰、黑燕为“偷粮”烧草棚、兰花哭找有情人、沂蒙女子肩扛门板搭成人桥······这一幕幕的场景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每一个细节和故事都激荡起我内心深处的感动和震撼,感动和震憾的不单是那未尽的姻缘、满门忠烈,还有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国难当头时的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战争将临时争相支前、舍小家顾大家、为党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沂蒙人民用自己宽如大海的胸襟和柔弱的臂膀,担起了革命。虽然没有一身戎装,但却用柔弱的身躯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当镜头出现战争胜利后一门三烈士的灵堂、满门忠烈的匾牌与齐刷刷跪倒哭泣的父老乡亲时,那渗透在沂蒙人血液中的精神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冲击和洗礼。陈毅元帅深情的说:“我就是躺到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民……”,这是对他们无私奉献最高的褒奖,不忘记沂蒙六姐妹,不忘记沂蒙精神。

  沂蒙人民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所在,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人民不一样的美丽人生。沂蒙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是信念的力量。坚定的信念是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这种信念是引领人民前进的火炬,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深知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翻身得解放,这样的信念引领着沂蒙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构成了璀璨的沂蒙精神之花。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我坚定的认为:只有树立像沂蒙人民一样的崇高信念,拥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的大爱和追求,这样才会让你的心灵更加充实,让你的人生更加美丽。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远离了硝烟战场,生活在她们为之牺牲的新中国的和煦阳光下,在缅怀她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审视一下自己,作为担当重任的我们,做得怎样样?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时常有玩忽职守、贪污腐化、欺上瞒下的害群之马,他们一味地追逐个人利益,对理想和信念持藐视和不坚信的态度,背离了群众路线,损害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比较沂蒙六姐妹,他们就应感到羞愧。信念的缺失已经摧毁了他们美丽人生的构建。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12

  蒙山巍巍,钟灵毓秀,孕育了多少豪杰。战争年代,多少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而今天我想说的是六个女人,她们就是沂蒙六姐妹。

  向来的我不喜欢看战争片,血腥的场面,打打杀杀很是残忍,可是《沂蒙六姐妹》这部电影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这是一部有情感有血肉的电影,能给人带来内心深处的思索和感慨。

  影片以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讲述了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支持革命的感人事迹。她们褪去了女子的柔弱,勇敢地站在了前排,像年轻漂亮的女班长梁怀玉在全村动员大会上说:“谁第一个报名,我就嫁给他!”她将自己的婚姻奉献,将青春挥洒。记得影片开头一位妇女在追着公鸡,看我的一头雾水,后来才知道她的丈夫上了战场,自己连丈夫的脸都没见过,便和这只公鸡拜堂,这也注定了这是一场绵绵无期的等待,最浪漫最美好的守候。

  沂蒙六姐妹只是万千红嫂的一个缩影,我们战火纷飞的年代,千千万万的红嫂在为和平年代而努力着。用乳汁喂养伤员的明德英,保护党机密文件的王换于......诅让我动容的是李桂芳等人站在冰冷的河水中搭起了一座人桥,军人们跑过木板过河,女人们的身躯就颤抖一下,她们咬牙坚持,子弹打在水里,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她们的脸,早已分不清是泪水还是河水。即便这样她们也从没想过退缩。终于,她们的双脚被冻僵,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脚,她们哭,但是泪水里更多的是对战争胜利的期待和希望。

  高潮时分,听见邻座传来的啜泣声,我的心也无法平静,如鲠在喉,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直呛得人眼泪直流。对于现在的我们,战争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但无论如何不该忘了曾为我们和平年代奋斗的人。

  作为一个临沂人,我很骄傲和沂蒙六姐妹生于一片土地。现在的年代,人们追求物欲和金钱,失去了最纯真的美好,沂蒙六姐妹的沂蒙精神更应该代代传承,用它来涤荡人们日渐空虚的心灵。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为了革命、为了我们和平年代而奋斗的先人,今天的幸福是他们一步一步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该珍惜现在的生活,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对前人的承诺。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 篇13

  在看《沂蒙六姐妹》,哭了许久。

  影片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也没有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但是每个镜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里面的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但他们的每个人的感情都让人感觉到温暖。在这里面,我看到的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父母对儿女无私的亲情,朋友之间纯洁的友情,还有他们每个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参战的决心,都深深的感动了我。

  此时影片中的插曲仍在我耳边萦绕春风吹,柳叶青,我送哥哥去当兵。哥哥你参军去前方,我在后方生产忙,冬有棉衣夏有粮,请你把心放。

  月芬,刚入门的时候他的丈夫郝南城在外参军,她的大嫂抱着一只公鸡和月芬拜堂。这就算是成亲了。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新房里。当郝南城终于有机会回家看看的时候,月芬却一大早回娘家借粮食去了。她大嫂跑着去半路迎月芬。然后就是月芬穿着红色的棉袄奔跑的画面。会让人心痛的场景。等到家以后,未曾见面的丈夫还是离开了。月芬抱着南城枕过的枕头痛苦,我的心都碎了。最后,郝南城牺牲了。月芬都没有见过他。为了打胜仗,他们放弃了爱情,放弃了生命。

  黑燕,7岁的时候被卖到了婆家做童养媳,当时她的丈夫只有一岁。在婆家做牛做妈,还总是挨婆婆的打。但是这个倔犟的小姑娘,永不屈服。从她的脸上可以看到她刚毅的性格,让人佩服。冒着挨打的危险,偷偷的给解放军做鞋垫,做鞋子,还偷婆家的粮食借给月芬,给解放军摊煎饼。有主见,有毅力,坚强的姑娘。

  兰花,13岁的时候父亲被日本人杀害,不久母亲就去世了。长大以后,参加了革命。积极组织群众支援前方。

  春英,月芬的大嫂。当得到丈夫牺牲的消息的时候,摊到在地,但没有掉一滴眼泪。没有把这个噩耗告诉婆婆和月芬,自己默默承担着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

  左边的是小鹤,右边的是秀。两个柔弱的小姑娘,同样的用她们的肩膀为解放军架起浮桥,用纤细的臂膀抬起一个又一个伤员。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2-20

电影《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2-20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900字01-30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400字11-14

沂蒙六姐妹的观后感800字01-08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精选12篇)08-25

电影《沂蒙六姐妹》观后感1000字12-20

沂蒙六姐妹读后感800字01-28

《沂蒙》观后感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