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时间:2022-01-26 20:30:18 寒假作业 我要投稿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诗词赏析

  1.赏析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2分)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有关问题。(6分)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3分)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以观沧海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对下列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4.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面的题目。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

  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②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直的升起,一条宽广的大河映照着夕阳,空旷的大漠,孤零零的炊烟与大河,

  使人倍感孤独.

  5.古诗文阅读(17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吸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提”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③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②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共4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①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10.诗歌鉴赏。(共4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多余的,没有写的价答:满,压

  11.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

  ③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

  12.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下题(10分)

  秋思张籍(唐)

  ②“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120字以内)(5分)他嘴角动了动,往前走了一步,又好像突然发觉似乎有些不当,踟躇了片刻,秋天的风凉凉的吹在背上,归雁从北方回来,斜斜的飞在深蓝的天空上,蓝蓝的天下面是碧绿的草地,那些草仿佛比盛夏时更绿了,然而13.读下边一首词,完成4—5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试题】相关文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试题08-24

苏教版小学语文《海底世界》说课稿11-13

苏教版初中语文《故乡》说课稿12-01

苏教版高中语文《登高》说课稿模板12-0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08-29

苏教版初中语文《我的老师》说课稿11-07

苏教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易错字12-06

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06-21

寒假作业03-13

苏教版初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愚公移山》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