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时间:2024-09-09 10:04:42 维泽 暑假作业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欢迎借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1

  一、基础部分

  1.选出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屏风(pínɡ)纳凉(nà)B.流莹(yínɡ)惟幕(wéi)

  C.伧俗(chèn)因地制宜(yì)D.造型(xínɡ)缓冲(huǎn)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2)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3)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9题。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给下面的字注音。

  忒 倚 膝

  5.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6.“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7.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8.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

  9.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我国有毛竹、苦竹、孝顺竹等六个属共250余种。因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的《竹谱》。这部书,现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著。

  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除了用竹纤维编成的“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说起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把用血汗换来的银元、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谚语的由来。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时用那根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竹杖长一丈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

  我国农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之说。“去四”,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发展;三年以下则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

  10.“敲竹杠”一词现在一般是指什么?它表达怎样的感情色彩?

  11.第三段中的“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是针对什么说的?

  12.“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什么?

  13.第一、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来说明什么?

  14.“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经验,请用两个单句表达。

  三、试一试

  15.下列句子因太长而不清晰,请修改。

  我们班的外语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号开始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参考答案:

  1.BC(C.cānɡ、yí;B.萤、帷)

  2.(1)粗俗鄙陋。

  (2)恰当,恰如其分。

  (3)果真像这样;无益地耗费劳力。

  (4)味道;休息,在此有让人觉得有趣、悠闲、似观光消遣的意思。

  3.(1)作比较(2)作诠释(3)分类别(4)引用

  4.tuīyǐxī

  5.举例子

  6.总领下文。是艺术点缀,又可以挡风。

  7.屏的分类及雅俗之别。

  8.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9.作者介绍了一些屏风知识,并提出了屏风要轻巧,要富有诗意,要有文化休闲作用。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和情思。

  二、10.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贬义。

  11.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

  12.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意识到“佛法无边”,丢下竹杖走了之后。

  13.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说明竹种类繁多,千姿百态。

  14.四年以上的竹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要保留。

  三、15.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日开始,我们班的外语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 2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胆(qi) 妖(ro) 稍风骚(xn) 佩(qīng)

  B.弱(chn) 恩(jun) 成吉思(hn) 镶(qin)

  C.火(yn) 蜒(wān) 事(y) 病(c)

  D.悬(y) 渡(hnɡ) 飞(cuān) 深(yuān)

  2.根据句子中的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2分)

  (1)刷,汗水立刻从他额头qn____出来。

  (2)终于,那纸烟燃出圆圆的深红的火头,火头上niǎo niǎo________地升起颤抖的青烟。

  (3)从这图像中去j______取启示吧。

  (4)狂风紧紧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fěi____翠摔成尘雾和水沫。

  3.按原文填写。(4分)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 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正应像你这样充满音响,波浪啊!

  4.下面对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河化险》写的是中央纵队在黄河岔化险为夷的经过,体现了毛泽东等人的伟大魄力与战略眼光。

  B.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揭示其精神品格。全词以梅言志,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C.《沁园春 雪》一词,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D.《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散文名篇,作者还著有小说《童年》《在人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5.根据具体语境改写句子。(4分)

  (1)把所给句子改写为反问句。

  这道题不能难住我。

  (2)改写下面的句子,必要时可适当添补,使句中景物能烘托出人物欢快愉悦的心情。

  早晨,太阳发出光,树上的鸟儿叫着,树下的河水流着。

  6.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的情境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4分)

  饭厅内,皮埃尔先生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皮大衣,于是就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先生舒了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沁园春 雪》选段,完成第7~10题。(11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望/长城内外 B.数/风流人物

  C.山/舞/银蛇 D.欲/与天公试/比高

  8.文中望和惜领起的诗句分别是什么?(3分)

  9.这首词分上下两阕,请分别写出两阕的主要内容。(3分)

  1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

  (二)(2011河北中考)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第11~14题。(15分)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学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善,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忠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他不知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⑥逐日淘沙定有金,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志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2.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4分)

  1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4分)

  14.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9题。(14分)

  我看到了一条河

  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比较模糊,但其中有几个片段却令我记忆犹新。我的父母总是不断让孩子接受挑战,想方设法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我4岁那年,有一次妈妈开车送我回家,路上她让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农田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虽然那次探险,以我彻底迷路而告终,但此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刚开始游泳时,我大概有四五岁。我们全家和朱迪斯姑姑一起在德文郡度假。我最喜欢朱迪斯姑姑,她在假期开始时和我打赌,如果我能在假期结束时学会游泳,就给我10先令。于是我每天泡在冰冷的海浪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但是直到最后一天,我仍然没有学会游泳。

  没关系,里克,朱迪斯姑姑说,明年再来。

  但是我决心不让她等到下一年,再说我也担心明年朱迪斯姑姑就会忘了我们打赌的事。从德文郡开车到家要12个小时,出发那天,我们很早就起程了。乡间的道路很窄,车里又挤又闷,大家都想快点儿到家。但是,这时我看到了一条河。

  爸爸,停一下车好吗?我说。这条河是我最后的机会,我坚信自己能赢到朱迪斯姑姑的10先令。请停车!我大叫起来。爸爸从倒车镜里看了看我,减慢速度,把车停在路边的草地上。

  里克看到了一条河,妈妈说,他想再最后试一次游泳。

  我脱下衣服,穿着短裤往河边跑去。但离河边越近,我越没信心,等我跑到河边时,自己也害怕极了。河面上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响声,河中央一团团泡沫迅速向下游奔去。我在灌木丛中找到一处被牛踏出的缺口,蹚水走到较深的地方。爸爸、妈妈、朱迪斯姑姑都站在河边看我的表演。爸爸叼着他的烟斗,看上去毫不担心。妈妈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我定下神来,迎着水流,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久,我感到自己在迅速下沉。慌乱中我的腿在水里无用地乱蹬,急流把我冲向相反的方向。我无法呼吸,呛了几口水。我想把头探出水面,但四周一片空虚,没有借力的地方。我又踢又扭,然而毫无进展。

  就在这时,我踩到了一块石头,用力一蹬,总算浮出了水面。我深吸了一口气,这口气让我镇定了下来,我一定能赢得那10先令。

  我慢慢地蹬腿,双臂划水,突然我发现自己正游过河面,我忽上忽下,姿势完全不对,但我意识到我成功了,我终于会游泳了!我不顾湍急的水流,骄傲地游到河中央。透过流水的怒吼声,我似乎听到了大家的拍手欢呼声。我终于游回岸边,在50米以外的地方爬上岸时,我看到朱迪斯姑姑正在大手提袋里找她的钱包。我拨开带刺的荨麻,向他们跑去。我也许很冷,也许浑身是泥,也许被荨麻扎得遍体鳞伤,但我会游泳了。

  给你,里克,朱迪斯姑姑说,干得好。我看着手里的10先令,棕色的纸币又大又新。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这可是一笔巨款。

  爸爸紧紧地抱住了我,然后说:好了,各位,我们上路吧!直到那个时候,我才发现爸爸浑身透湿,水珠正不断地从他的衣角上滴下来。原来他一直跟在我身后游。

  15.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主要通过我学游泳的事,表现了我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使我从小就乐于寻找挑战。

  B.第一段中的叙事,为下文写我敢于在湍急的河流中学游泳作了铺垫。

  C.文章重点刻画了我父亲的形象,突出了他对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叙述了我在回家途中学会游泳的事。

  16.对文中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打赌的10先令,说明我是个贪心的小男孩。

  B.母亲让四岁的我在离家几英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自己找路回家,刻画了母亲不溺爱孩子的性格。

  C.看着我走到水比较深的地方,爸爸看上去毫不担心,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漠不关心。

  D.朱迪斯姑姑见我到最后一天还没有学会游泳,说没关系,里克,明年再来,说明她对我失去了信心。

  17.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几个词语突出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18.请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我在下水前、游泳中及学会游泳后的心理状态。(3分)

  19.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你的家人说些什么?(不少于40字)(3分)

  三、写作(40分)

  20.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无不抒发着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它们或直抒胸臆,或借某一事物展现心底的情感波澜。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有哪一种情思牵动了你敏感的神经末梢,就此写一篇抒情性的文章,表现一种向往已久的情感、品质或精神。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钦应读qīnB项汗应读hnD项窜应读cun。

  2.答案:(1)沁 (2)袅袅 (3)汲 (4)翡

  3.答案:(1)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2)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对水藻是细语 对巨风是抗争

  4.答案:D 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答案:(1)解析:反问句中往往包含难道怎么怎能等标志性词语,答案蕴涵其中。

  参考答案:这道题怎能难住我?

  (2)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着上欢快的色彩才能烘托出人物的愉悦之情。

  参考答案:早晨,太阳发出金色的光芒,树上的鸟儿欢快地叫着,树下的河水欢腾地流着。

  6.解析:幽默是一种智慧,口语交际中经常会碰到需要缓和气氛,化解矛盾的时候,这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境来展现一个人的智慧和风度。

  答案示例:那我没有弄错,我就是他,您错穿了他的大衣。

  答案:7.D 解析: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中与天公是一层意思,试比高是一层意思,所以应在公和试之间划开。

  8.解析:这两个动词分别领起了所见景物和所抒情怀,阅读时要注意体会。

  参考答案: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9.解析:从表达方式上看,上阕写景,下阕发表议论抒发内心情怀,这样就找准了回答问题的方向。

  参考答案: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10.解析: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它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在内容上及上下文衔接方面的双重作用。

  参考答案:承上启下(或过渡作用)。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所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

  答案:11.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2.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结构的严谨。

  13.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为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14.示例:①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答案:15.C 解析:文章的主人公是我,对父亲的刻画是间接的。

  16.B 解析:A项我冒着危险一定要赢得赌注,表现了我不服输的韧劲。C项看上去毫不担心并非真的毫不担心,而是体现了父亲开明科学的教子之道。D项表现了朱迪斯姑姑对我的期待和关爱。

  17.解析:环境描写应该为刻画主人公服务,为表现主题服务,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

  参考答案:用急大迅速奔等词语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这句话表现了在此游泳的困难,衬托了我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18.参考答案:害怕、紧张、喜悦。

  19.解析:能围绕家庭教育问题谈,观点合理,语言得体即可。

  参考答案:我在一天天长大,但缺乏的是信任,请放手让我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吧,不要让我永远都是父母羽翼下被束缚了手脚的雏燕。

  20.写作提示:(1)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情感,不必寄托,无需遮掩,显得直率、真诚、饱满、热烈、质朴、自然。

  (2)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显得委婉、曲折、含蓄、深沉。

  (3)抒情的文章往往用夸张的言辞把感情强调到极致,或者带有明显的想象色彩,这是与其他文体相比较为独特的地方,要注意体会。

  参考题目:鹰的志愿鸽子的向往草和花的对话星星的歌等。

  参考例文:

  流星随想

  已记不得从何时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幸能看到流星,我会在心中许下一个愿望,因为我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好运。

  关于流星会实现愿望的说法,早已不再是什么秘密了,每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钻石般的星辰点缀在如墨般的天幕上,突然之间一道闪亮的光束划过天际,比任何一颗星星都要耀眼在夏天的夜里,流星尤其多,只要你一直注视着天空,就能捕捉到那动人的美丽,只是往往还来不及许下愿望,它就已经消失在了天际的尽头。有时候我常常这样问:它的逝去真会为我们带来好运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想要获得一份美好,岂不是必须要用它那美好的生命作为代价吗?那我还是情愿它们继续留在天空,永远地灿烂下去,让每个人分享它所带来的美丽,哪怕得不到它临走之前对我的允诺。

  其实,这仅仅是良好的祝愿罢了,该走的始终都会走的。不知道从何时起,我总喜欢望着夜空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总觉得它好像也在和我对望,甚至想要对我说些什么似的,思绪也被它牵引着,变得有些不切实际了。可是,就在那一瞬间,它携着最后的热情,划出一道靓丽的光线,在结束了最后的告别仪式之后,不知去向,我的心也随之一沉。虽然我非常赞赏它的辉煌,但它留给我更多的却是惋惜,我不禁要问: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不会长久呢?但是细细地想来,这似乎又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之所以我会这么想,是因为在流星消逝时,那场灿烂的光辉,已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中。大凡见过流星的人,不管事隔多久,都会记得那短短的几秒钟,极具震撼却又让人回味许久的场景。

  也不知流星会带来好运的说法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我想大概在很早以前人们就相信,只要把心中的愿望寄托在从天而降的精灵上,它就会为你把这个愿望带到人间到此刻我才明白,星星在人们心中不是陨落的光芒,而是一个神圣的希望。

  说实话,其实我对这个说法并不十分相信,但倘若我真的遇上流星时,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许下自己的愿望。因为我喜欢这个说法,我喜欢许愿时的那份心境,而且只要有心,我坚信愿望一定能够实现!其实在最后,我要告诉大家:让你实现愿望的,不是流星,而是你自己!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及答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08-08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02-17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02-09

2015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03-26

2014高二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12-12

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及答案07-06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08-20

七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北师大版03-01

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语文答案03-24

五年级下册暑假作业答案「语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