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
开学来,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孟二冬同志的事迹,全体教师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礼,他高尚的师德,乐于奉献的精神震撼了我们每一位教职工。
我们作为孟老师的同行,感到鼓舞和骄傲。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平凡与崇高。他是广大教师群体的一个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高尚的品格。
世界上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听不着,却可以打动人心,感化世界。这是一种师道的力量,是我们这个社会传承已久的精神血脉。
孟二冬教授是一个为人师表、道德高尚的人。“斯文有传,学者有师。”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他又是一位甘为人梯的教学者。“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在他痴情的讲坛上,孟二冬教授为学生尽心尽力,不知疲倦。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斗志昂扬的勇士。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而又恬静之气。孟二冬花费了7年时间写就的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令人深有感触。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还有人踏踏实实的花时间去做这种扎实的学问,实在是令人钦佩的,即使他不去支教石河子,即使他没有病倒在讲台上,他也是一个用人格感动社会的高尚的人。联想到今天一些教师不能安心做研究,不能将心思放在讲台上,再对比孟二冬同志高尚的人格,让人感到如此的震撼。
我们都知道孟二冬老师为人师表,恪尽职守,教学中有高度的责任感。这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是爱心,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这是当教师的最可贵的品质。
20xx年3月,孟二冬教授从日本教书回来不久,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边”。到那里大约2个星期,就感到嗓子严重不适,平时他的嗓门很大,这时不得不使用麦克风了。后来医生要他“禁声”,但他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还是要坚持,每周10课时。他已经很痛苦了,但考虑的是到新疆一趟不容易,不能让学生拉下课。他的心始终放在学生身上!4月26日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孟老师在学生的掌声中踉跄走下讲台,咳出血来了。诊断后让医生大吃一惊。孟老师为什么坚持?也不是知道得了癌症还不理会,大概他以为是比较严重的炎症,所以还是教学重要,坚持下来了。这主要是出于教师的责任感,里边又含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有对学生的关爱之心,才有这种高尚的责任感。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2个月,但和学生的关系就非常融洽,报上登有学生对他的那种关切与爱戴,是对孟老师爱心的回报,很是感人。
孟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他指导研究生的学习非常有耐心,每次给学生评阅论文,都会提出大量具体的修改意见。甚至指导本科学生做学年论文,也一丝不苟,认真辅导,连一条注释也要推敲,甚至还亲自为学生找资料。更感人的是,就在他第二次手术的前一天,还把新入学的研究生叫来,在病床上为他们上课。这些尽责敬业的行为,都体现着一种难得的爱心,一种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
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相比之下,孟老师这种克尽职守、为人师表的精神以及支撑这些行为的爱心就特别可贵,也特别值得提倡和学习。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金钱,有汽车、房子等等,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无味的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可贵,他的确是我们的楷模。
孟二冬的事迹让我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一定要用孟二冬同志的精神,时时鞭策自我,升华自我,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学习北大教授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大学教授学习心得体会01-10
大学教授学习心得体会6篇01-10
北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12-23
学习劳模事迹心得体会4篇01-19
教授谈GRE考试学习方法09-27
学习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9篇01-24
学习先进优秀教师事迹心得体会01-21
学习莫振高事迹心得体会(7篇)01-20
学习莫振高事迹心得体会7篇01-19
学习黄永腾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