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1
微课,教学改革中的新产物,以前我觉得微课由于时间太短学生学不了什么。通过这些天网上课程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其中对《微课程设计与应用》这一课程的学习感触很深,通过多次的学习,使我对微课程设计与应用有了更多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经过几天的研修学习,看了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它可以分: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
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必须心中有学生,根据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2
近日,受学校的委派,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参加第五期全国中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反转课堂教学实践高级研修班。现将如下心得与大家共分享。"翻转课堂"——这种能够凸显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呈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既定的思维方势。"翻转课堂"是什么,如何"翻转",通过这次的学习,经过一番搜索查阅,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定义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相关的测试并提出问题。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协作、完成作业及个性化指导,学生形成新知结构的一种教学形态。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但"翻转课堂"却几乎把传统教学翻转了过来,构建了学生晚上在家依据教师制作的1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并完成几个有针对性的测试;上课时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要求。
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或者叫反转。既改变了学习的顺序,又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实现学习的可复制性。老师不在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成为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教练。
二、如何开始"翻转课堂"
通过聆听学习胡教授的讲座,开始录制微课之前得做好以下几点:
1、绘制知识地图。
对即将进行翻转课堂制作的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2、列出知识清单。
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以及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
3、制定设计方案。
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发不同教师和班级的差异来制定教学步骤、安排教学内容,分配视频时间等等。个人认为微课中应只讲重点、不讲难点,将难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探讨,更能加深学生对难点的理解。
4、确定录制形式。
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5、组织课堂活动。
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为我们重构了教学的基本流程,他对传统课堂的颠覆性改变,既让我们疑惑顿生,也让我们眼界大开。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安排教学环境和妥善安排教学环节,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育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转"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而是重在转变新形势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堂观。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有针对的进行问题或学困生辅导。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学习者的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翻转课堂改变了我们与家长交流的内容。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4、学习后,对自己的几点反思
一是把导学案落实到位,每个学生必须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完成导学案的练习题,培养整体班级学生自学的能力;
二是让优秀学生更加优秀。可以让部分学生通过不断的自学,一直往前赶超,然后通过课堂的讲解不断自我完善。
三是带动后进生。每周抓一两个学科的最差生,通过课堂一些基础题的不断点名,并给以一定的奖惩措施,使这部分学生也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通过此次讲座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些传统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渐地被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实践形式。当然,要把他很快转化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行为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3
目前,微课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通过这次学习和体验,对微课有了一定的了解,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有很多重要意义:
一、微课程的含义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
二、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微课的“微资源构成”认识与实践阶段
(二)微课的“微教学活动”认识与实践阶段
(三)微课的“微网络课程”认识阶段
三、微课的制作
(1)硬件准备:电脑(内置摄像头和话筒笔记本电脑最好)、摄像头、话筒。
(2)软件准备:制作一个精美的PPT课件;下载并安装一个录屏软件(主要讲解CamtasiaStudio6)。
打开CamtasiaStudio6软件开始准备录制。
第一步:打开录屏软件界面。在界面中找到“录制屏幕”按钮。第二步:点击“录制屏幕”按钮打开界面,这个步骤中操作的要点是:
(1)打开最小化在任务栏的PPT课件并播放,在弹出的界面中用“选择区”去调整录屏大小刚好为PPT课件显示大小,这样可以避免后期制作时再去调整屏幕大小。
(2)点击软件上的“camera”按钮使摄像头处于打开状态,并调整屏幕中自己头像在画面的合适位置。
(3)点击软件上的“Audio”按钮,测试声音是否正常,并调整音量滑块条到95%左右最佳,目的是降低录音时产生较大的噪音。
(4)以上调整好后,点软件上“REC”开始录制按钮,当出现倒数数字3、2、1后便可开始录制了。
实践经验:录制过程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一个合适的背景,录音时尽量不要太靠近话筒,这样可以避免噪音和扑话筒现象。微课录制尽量一气合成,但在录制过程如果出现错误,需要重复一次出错的地方,以便后期制作更好剪辑。
录制结束。
方法一是当微课讲解完毕后,快速按下快捷键“F10”结束,在弹出的界面可以预览刚才录制好的微课。再点“Save”按键保存文件。
方法二是先关闭PPT课件,然后按下软件界面上的“Stop”按键结束,再点“Save”按键保存文件。实践经验:在这两种方法中,前一种方法更优,因为后一种方法把关闭PPT课件以及点“Stop”按键也被录制下来,这样在后期制作时要修剪,对于老师来说在后期制作时更麻烦,有时可能处理不好。
四、微课的后期制作
1、导入文件:打开录屏软件界面,选择左边“添加”栏里面的“导入媒体”,导入刚保存好的微课视频文件,这时导入的文件出现在“剪辑箱”里以图像的形式显示。
2、把文件添加到时间轴上:选择“剪辑箱”里的图像文件,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条中选择“添加到时间轴”,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以默认设置确定即可。这时文件被添加到时间轴上分别显示为“视频1”“变焦”“画中画”“画中画音频”。
3、调整视频大小:这一步骤关键是调整“变焦”轴,在“变焦”轴有许多小点,将最前面的小点拖到到时间轴最前面双击,这时界面左上角会出现“变焦属性面板”,只要拖动鼠标调整好视频显示的区域大小,点完成即可。后面的”变焦点”用键盘上的“”删除即可,这样后面的视频显示区域就和最前面的一样大小,不会出现预演时显示的区域大小不同了。
4、画中画的调整:双击画中画时间轴,这时界面左上角会出现“修改画中画”面板,可以调整画中画在视频1中的大小和位置。
5、视频前后需要剪辑则方法为:将时间轴上的滑块条拖动到相应位置,然后点击界面上剪辑按钮,这时视频将分为两段,选中不需要的那段,按键盘上的“”删除。
6、以上步骤都完成后,在右边的“预览”面板中预览没问题后便可生成视频。
实践经验:若生成的视频文件比上传网络的要求偏大时,我们可以用格式工厂软件压缩处理。上传到网上的封面图片可以先打开PPT课件封面,然后用QQ截图或屏幕捕捉软件处理。
总之,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的多种教学资源构成,并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生长”而成的一种微型网络学习课程,它是在web2.0时代随着新技术(主要是无线宽带技术、网络视频技术等)和新媒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智能化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用户对学习方式多样化(如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合作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泛在学习等)的迫切需求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4
《中国教师报》: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微课程是如何诞生的?
李玉平:这要从我的经历谈起。20xx年,我区成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当时遇到了很多细节性的难题,比如“课堂开放了,纪律不好管理”“总感觉教学时间不够”“合作中总产生矛盾”于是我们开始了“关注小现象、开发小策略、积累小故事”的研究,简称“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与教师很贴近,但后来发现其效果并不好。调查发现,问题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学校研究的内容以“教学设计”为主,“三小”不在其研究体系之中;其次,研究话语体系比较上位,不习惯“三小”。于是,我们又开始尝试教研方式的变革:比如加入“行为研究”“风险研究”“快乐研究”“主题研究”?
“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变化使学校的研究有了进展。不过后来,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根本顾不了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两个新话题出现了——成果的简单化处理和成果的多样性传播。这里的“简单”,不仅意味着“用时少”,更意味着将复杂内容简单化、将简单内容趣味化;这里的“传播”,不仅意味着方便学习,更意味着减少信息衰减。
微课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问题、微研究、微课程”,简称“三微研究”。
从“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视角的变化,更是一种成长方式的重建。刘静波:我从培训角度谈谈对微课程的认识过程。进修学校负责全区的培训,在“远程研修”中,我们遇到了一个困惑的问题:课程内容与形式陈旧、单一,效果不理想,教师们有意见。我们急切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微课程的出现,让我们耳目一新。
我们一边学习微课程,一边开始尝试开发微课程,组建微课程开发团队。
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开发起来并不容易:一开始感觉PPT技术不容易,但是后来发现,比技术更不容易的是内容的开发,是内容的梳理与提炼。这种情况下,我们成立了若干个研究团队——电影组、策略组、故事组、学科知识组、家校合作组等,并组织了专题培训,边讨论边实践,边研究边制作。
我们忽然意识到,表面上是在制作微课程,而事实上真正的收获是精细观察和深度思考。微课程,“将理论倒过来讲”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诞生时间不长,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师个人成长的方式,还是作为一种培训方式,为什么会受到众多一线教师和教研部门的热捧?它与之前传统的教研培训方式有何本质区别?
李玉平: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从教研员到教研室主任,再到现在的专业研究者,在“被培训者”与“培训者”的转换与循环中,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验:一般以为“理念”决定“行为”,只要理念转变了,行为自然会跟进。所以培训课程的结构大多是这样的:背景——现实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迫切性;理论——新课程的理论体系、结构等;操作——基于理论的案例、操作办法。
这从表面上看顺理成章,但现实却复杂得多:每位教师的头脑中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它从宏观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众多专家的理论,一下子进入教师头脑中,与原有的“系统”对接时,会经历一个选择、分析、淘汰、嵌入的过程。处理不好,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都“吸收”,于是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像无头苍蝇一样,撞来撞去,最终找不到自己;另一种是索性将自己屏蔽起来,“刀枪不入”。
其实,从理论到实践有着漫长的路。大家对“合作学习”都认同,但是合作学习中遇到的以下问题却不一定能处理好:课堂纪律不好管理、学生讨论没有深度、教学时间不够、学生矛盾与冲突增加?这些问题如小草一样不断生长,一个问题刚刚解决,另一个新问题又来了。当这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时,教师往往还会回到老路上。
微课程则换了一个角度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将理论暗含到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中,在对它们的'层层剖析、梳理中,将新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浸入教师已有的系统中,并不知不觉地开始影响其行为——所谓“将理论倒过来讲”。
刘静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习不再只是学生的任务,已成为每个人必须终身从事的事情,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人学习的特点,对培训者的培训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操作性强——成人更需要的是有效的、现实的操作方法;基于已有——嵌入成人已形成的风格或习惯,而不是覆盖,另起一套;选择性强——能有多元的自主选择权,而非强制性的灌输。用这样的标准来看,微课程显然更适合现在的学习。
微课程的新突破
《中国教师报》:“将理论倒过来讲”当然是比较理想的做法,但是不是很复杂?
李玉平:单从操作来看,难度并不大,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还以合作学习为例,现在有两个问题:怎么有效互动?怎么体现学习过程?这看起来很复杂,过去常常是请专家办讲座,现在用微课程则不同了,可播放一集《四色笔》,5分钟的学习也许就让教师有了思路。(《四色笔》简介:学生准备黑、绿、蓝三支笔:自己写作业用黑色笔,同伴互相修改使用绿色笔,自己再修改时用蓝色笔,最后教师使用红色笔点评或批改。)
因为字迹颜色不同,所以能看到互动的过程,也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在这个策略的实践过程中,合作理论不知不觉地嵌入了实践。
《中国教师报》:我们总是强调,要想办法让教师脱离“被动”,主动参与教研和培训,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微课程在这方面有什么突破?
李玉平:微课程只是在做一些尝试:
第一,主动嵌入。
微课程化整为零,每集虽然只一个小点,但结构完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选择学习,选择实践。
山东省临沂市实验小学的傅会然老师分享经验时曾这样说:“微课程《心情管理园》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过去我关注孩子能力的发展比较多,看了《心情管理园》后,我开始有意关注孩子的心情。半年下来,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对待不良情绪,情商得到了明显提升,自信心更强了。(《心情管理园》简介:选择“高兴”“孤独”“难过”“愉快”“想打人”等表示情绪的词汇,再准备一些袋子,将这些词分别贴在袋子上,将他们布置到“心情管理园”中,孩子们有什么心情,便将自己的姓名放到什么袋子中,这样教师、同学可以提前关注。)
第二,引领实践。
微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策略水到渠成,虽然只有5分钟,但引发的思考并不少。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校把它引入教研活动。比如学校组织“合作学习中,怎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大家提出的多是“奖励分数”“语言激励”“随机发言”等策略,思维局限在教师教的行为改善的层面。这时播放一集微课程《我能不合作吗》,就能给大家一个新的思维视角。于是,大家开始思考除了教师的教,还有同伴的作用、自我的调整等角度。视角宽了,研讨自然会深入。用微课程引领,简单方便,而且信息衰减少。(《我能不合作吗》简介:因为弱者跟不上的问题,教师收到小组组员的信,进而研究4种交流文化——话语霸权、冷嘲热讽、极端集体主义、畏惧害怕,进而研究安全的合作环境。)
微课程创造“5分钟学习”模式
《中国教师报》: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微”呢?比如说,强调5分钟?
刘静波: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微学习不期而至。微学习由“微”与“学习”两部分构成,微,即微小,碎片化。微学习其实就是碎片化学习,一次只学一点,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移动技术和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
李玉平:在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给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微课程创造了一种“5分钟学习”模式,所谓“5分钟学习,300秒思考”,“微”字优先,“微”中见大。
时间“微”——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会形成“1+1>2”的效应;内容“微”——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发质变。也正因为此,一些基于微课程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例会中的微课程——从例会中挤出5分钟,播放一集微课程;基于微课程的主题研讨会——选择一集微课程,组织主题研究活动;基于微课程的系列教研活动安排——基于微课程,安排系列研讨活动或教师学习;基于微课程的网站学习课程——选择微课程,嵌入学校的网站,教师自主随机学习。多样而简单的学习方式,正在成为学校教师成长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补充。
目前,微课程除PPT、视频以外,还有以下方式:微信——160字以内的,可以通过手机短信传播的小策略、小故事等;策略卡与口袋书——将小策略或故事制作成小卡片或小的口袋书,三五分钟便可读完;可汗学院(笔迹课程)——也属网络视频微课程,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一种电子黑板记录讲课者的声音与笔迹,学习者可以听到声音,并能完整地看到学习的笔迹记录,进而开始学习。
创造“右脑学习”的可能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与当今的诸多网络课程有什么不同?
李玉平:吉林一所希望小学的教学校长评价说:“与常见的网络相比,微课程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感觉:它调动人们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视觉、听觉、想象?精巧、短小、自由、实用、高效。随时随地播放,遇到问题马上就可以找到相关的微课程。时间上,随时随地,方便灵活;内容上,针对性强,富有启发性;形式上,生动活泼,极富吸引力。”
网络课程主要以录像为主,多是“画面+声音”——大家一边看录像画面,一边听录像声音。而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组成,它将录像中说话的声音转换为轻松的音乐,创造了一种轻松的气氛,能让人平静下来;阅读简洁的文字代替听解说,有利于人们集中注意力。不论是集体培训,还是个人自学,你都会看到一种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
研究表明,人左右脑的分工是不同的。有人这样比喻:“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擅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右脑就像个艺术家,擅长于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象力极强;不善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
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而“左脑人”将被电脑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程在创造一种“右脑学习”的可能——一种富有艺术感的学习。
微课程改变教师的成长方式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对学校或教师意味着什么?
刘静波: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教师们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5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教师爱上了微课程。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老师们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李玉平:刘校长的“四化”总结得非常好,微课程正改变着许多学校和地区的教师成长方式。学校一般都有固定的写作任务,但写的过程中有几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论文与故事:不论书写还是阅读,教师都更喜欢故事,但现实似乎在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要求教师写论文,背景、意义、价值、理论依据?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是用对专业工作者的要求来要求教师,是不是不太现实?
数量与质量:笔记、心得、论文、故事?类别不少,但质量关注不够,缺少引领、点评,更缺少课程化开发,所以故事写了不少,但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
成果与传播:教师的文章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因为缺少再开发的意识,最终成果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经验背后的策略、策略中的风险、经验推广的关键元素,研究得不够,所以最终“典型经验可以打动人,但很难复制”。
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基于自己已有的实践经验,尝试进行精细化加工:文章中发现经验——阅读文章,寻找出最有价值的经验;将经验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方法等;对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和“可视化”开发,变成微课程。
上面的三步表面上是对文章的精细加工,事实上是对成果的深度反思、梳理,是一种更具价值的研究。以湖北宜昌天问学校的教师为例,他们每周写一篇文章,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章。今年假期,他们开始对自己过去的“每周一得”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寻找真正的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师们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和开发,最终形成了“班级文化微课程系列”“学校管理微课程系列”,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微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师成长方式的变革。再举一个读书的例子:吉林希望小学以前鼓励教师读书、写心得体会,后来要求教师研发微课程,将书中作者的策略或好故事用微课程的方式梳理出来。这样一来,教师阅读的数量少了,但是深度却不一样了。比如他们把《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的策略开发成《阅读的策略》《教学的策略》等10集微课程,将雷夫的故事转化为策略,这样大家学起来就简单多了。这也实现了“教师由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的转变。
微课程如何嵌入学校现实需要
《中国教师报》: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确实有其独到的一面,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如何嵌入学校现有的实验项目?
李玉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想创造一种新的模式:不改动学校原有的架构或体系,将微课程嵌入学校发展需要之中,帮助学校把已有的做深做强。
比如“生本教育”遇到了困难,课堂上不知如何落实“生本”,于是推荐一组关于心灵感受的微课程《好学生的苦恼》《逃跑》《我上了老师的当》?
比如推进“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出现了“学生时间安排不合理,总完不成教学任务”“知识间缺少建构”的问题,这时推荐微课程《思维导图》《时间管理5招》等。
再比如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我们推荐《作者的策略》《思维导图》《风险》《书香自评表》等微课程。
其实,微课程是一种“基于研究的研究”,一旦学校有了浓郁的研究风气,做任何课题都有了方法与渠道,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微课程的起点可高可低,适用性非常强。即使偏远的学校,只要有网络,有电脑,都可以学习,可以说是“人人有起点、校校有起点、事事有起点、时时有起点”。
【微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相关文章:
微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5篇)12-18
课程学习自我总结范文(通用5篇)03-21
课程设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2-23
大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3篇)12-21
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12-23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通用15篇)12-23
校本项目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微探10-06
学习平面设计课程的心得体会07-22
新课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5篇12-23
体育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