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1
学习了《初中数学高端备课》,个人倍受鼓舞,高兴之余简录如下,与同行们共享。发现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很多东西说出了我们的心声,颇有感触。几乎有了课堂教学,就有了“备课”,但现在备课这个概念已经逐渐“破茧而出”为另一个新概念——“教学设计”,之所以怎样,是因为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及其复杂、充满变数、呈现生命活力的庞大系统,对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的预设,只用简单的备课就显得有些缺乏理性思考。因此,“教学设计”这个具有系统论特色的新概念就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使用。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下我的认识,希望能和大家产生一点共鸣。
1、有效备课。
提到了一些怎么样备课才实用的一些意见,在我看来,我觉得很有道理, 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教案的准备非常重要,但因为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教师大部分时间,实际上的备课就等同于写教案了。这样的备课便成了一种摆设,这样的备课便是徒劳的、无效的。对于“有效备课”的理念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
2、有效指导。
想当然的认为这绝非难事,应该容易做到。新授课中,注意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在复习课中,也是从方法入手,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复习,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感觉自己做的还算不错。
3、有效讲授。
这一点,一直以来,自己所提倡的就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可有时候却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有效讲授,中间提到了一条就是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
4、课后反思。
这一条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应该是非常关键的。早在学习之前,自己就明白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可很多时候,自己往往会因为懒惰或者文采的限制,而只是去简单回顾自己近期内的教学情况,没有进行系统的书面整理,所以这也是自己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改进方面。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科学日益发达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东西。新课程提倡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交流合作,教师要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工作,增加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用集体的智慧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才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也才是一个对学生帮助很大的老师。以上教学设计的定义都反映了教学设计某些方面的本质特征,包括教学的系统和系统方法的运用、以心理学和教学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问题的解决等,可见其定义不宜过于微观,不应偏向某种特定的理论应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包容性。因此,教学设计概念的内涵是为了解决某种教学问题而进行的教学问题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对教学方案的评价和修改等操作的总和。然而这些具体的问题会根据教学设计的理念的不同而不同。
“成功缘于一种态度”。教师只有认真熟练的把握新课程理念,一丝不苟的钻研新课程资源,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给自己定一些目标,便一定能够收获更多更好的教育果实!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2
5月10日,县教研室在兴福镇中学举行了博兴县初中数学教师培训会议,会议非常得务实,也非常得成功。多位教师的发言,思维火化的碰撞,使参会教师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对今后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引导作用。现把感受、心得总结如下:培训会上,听了两节数学课,一节是兴福镇中学韩翠华老师讲的试卷讲评课,另一节是县实验中学韩冰老师讲的专题复习课。
我觉得两位讲课老师的课有如下特点:
一是小组教学。把全班同学分成了若干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学生在讨论后还把他们讨论明确或未能明确的问题在老师巡视时进行解决。分组分出了竞争,分出了凝聚力,分出了互帮互助和互相激励。
二是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高声讨论,每位学生都是在围绕问题研究,在这里,学生的学习天性和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成为学生群体自学和团结协作的一个舞台,成为所有学生充分互动相互感召的学习共同体。
三是教师讲解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让学生进行反悟简记。四是这两节课都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五是分层次讲解和归类讲解,把同一问题归类,是学生认识充分,便于知识的拓展与延伸。通过听课、评课,对讲评课的授课环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讲评的目的更加明确。学生做题不是为做题而做题,讲评也不是为讲评而讲评,都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
因此学生做题不在多,讲评要瞄准知识的生长点,注意归纳出每个题目中蕴含的基本知识点,注意归纳出每个题目中蕴含的基本方法、基本思想。愿有机会更多参与这样有意义的会议!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3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将学生作为一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从“书本”到“书本”,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没有体现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没有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缺乏应用意识,缺乏体验性的学习。通过课题研究学习深刻清楚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遵循“捕捉生活素材——源于生活——数学内容生活化”的原则,设计数学教学活动。
(1)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数学教学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把干枯的数字、数学计算放到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共鸣,从而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讲授平移的内容时,我提供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大量实例。
(3)让学生在体验中活跃思维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如在讲授几何中旋转的性质时,我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又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4)让学生在实践中激活思维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精心设计课堂的每一环节、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知道怎么样?为什么?用活生生的身边的数学事实,引导学生去发现、掌握生活中的数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培养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5)用平等对话构建师生关系,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告诉学生:“我非常愿意做同学们的朋友,我愿意帮助你们解决学习上的、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和困难”。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明显的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从被逼学习到自觉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将继续改进我的教学方法,争取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4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千万所中小学有计划地推进,课改的幸福曾给我们带来不少新鲜与激动。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很荣幸参加了几次新教材的培训,在06年的新学期,我又教上了新课改的数学教材,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新旧教材的对比:从教材与以往教材对比来说,有以下几点:
(1)新旧课本内容上,新教材较以往更广泛,它涉及到了概率,视图与投影,专门增设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数据的处理等内容.从内容体系上来看,编排顺序与以往也有较大差别,比如在几何证明中,把学生学会证明书写格式及要求放在全等三角形,四边形内容之后学习。
(2)新旧课本在知识深度上相比,新教材有一定程度下降,例如删掉繁杂的分母有理化运算,立方差,立方和公式.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进行因式分解时,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在初二上学期前对几何证明基本上不作要求,对数学用表的要求取消,删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
(3)新课本较旧课本知识理解程度要求进一步加强.例如:课本中专门设计了100万有多大,公园有多长、多宽(即估算面积有多大),多边形外角和的理解等以往的学生来不及或几乎从未思考过的深度.比如:学生体会百万分之一有多大本教材就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描述,学生就会对百万分之一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教材也更贴近生活。例如课本设计了图形的密铺,以及各种各样图案设计,利用对称,中心对称,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等进行图案设计的作业共有六套.学生对此能有许多创意进而激发出其学习热情。
(4)新教材更注重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及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例如课本在设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时,注重了从几何图形方面对公式的理解,利用面积相等的原理进行拼图。学习勾股定理时,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关系来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用拼图来引导学生证明勾股定理,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证明勾股定理的多种方式,使认知更符合学生实际.又比如在无理数教材编排中,先通过学生认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及非整数又非分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而后通过该对角线究竟有多长,利用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来理解有多大,并最后引入无理数的概念。
(5)新教材的练习量较以往大幅减少。阅读材料更丰富,涵盖数学趣题,例如柳卡趣题.博奕问题,数学史,数学方法,计算机解方程组的原理,WORD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诸多方面。
(二)教师教法的转变:在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讲课追求讲深讲透,一步到位。对精讲多练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编拟出很多题目要求学生做,大搞题海战术,从而使学生理解为学数学就是做题,而做题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学生学到的不是数学,而只是解题技巧。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过程中,要学生自己动手,从一个条件(即已知一角或一边)能否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开始,逐渐增加条件,并由学生回答哪些肯定不可以,哪些暂时无法确定,在此应到学生适当的分类,再进行讲解。在学生探索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所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时,学生很难举出反例,此时应及时帮助学生出示反例。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这一知识。在探索《轴对称》中角的对称轴时注意纠正学生对称轴是直线等都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应该去做的。在《镜子改变了什么》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探索实践,教师只需适时纠正就可以了!
(2)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②零的绝对值是零 ③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①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②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③若a>0,则a =________; 若a=0, 则 a =________; 若a<0, 则 a =________ ④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3)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一些图片、实物,用硬纸片制作柱体、锥体等模型。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立体模型,然后再按每两人一组把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选派一些代表作总结发言,老师点评,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通过这样教学,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5)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例如对“图案设计”的教学,我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①我喜欢的数学图形②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③为我们班设计班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网上找到了相当丰富的素材,上课前我先把每个学生搜集到的材料加以整理,教学中再进行分类展示。这样做可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单一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而新课标要求“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三)学生学法的转变: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的地位如何确定?传统的提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施中不尽人意,教师主导,导得过多,导得过细,学生总是在教师铺设好的平坦道路上接受教育,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而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要过多地考虑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而是要考虑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传统的学习方式单一,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即:老师讲,学生听,靠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当收音机全神贯注地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时就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缺乏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因此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总之,本次课程改革与以前的七次课程改革不同,不只是课程内容的加减调整和教科书的替换,而是牵涉到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牵涉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评价方式的转变等诸多方面。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5
每次培训都感慨很多,收获很多。但都如刘老师所讲的,只是当时一热,一耽搁就什么都忘了。
昨天讲的人很多,讲的也很好,觉得自己要说的别人基本都讲到了,所以也就一直没说话。现在把昨天听课后的感受借这个机会谈谈我的看法。
听了两位韩老师的课后,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感觉如进了幸福中学校园的感觉,清爽、自然、流畅,总之很舒服。我个人认为这种上课节奏学生可能更能够消化得了,吃得透。我们课堂的高效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题,而是学生真正消化了几道题。既要照顾个体又要顾及全面,我觉得乐安学校在谈经验时这方面的做法就很好。
另外,我想就韩翠华老师的课,提几点自己的看法。韩老师在一开始,展现了班级成绩统计图,但一闪而过,我觉得不妥,既然花时间和精力做了,就应该让他发挥其作用,比如作为激励学生的依据,及时鼓励表扬优秀,鞭策后进生。有必要可以做成复式统计图将平行班级成绩展现给大家,激励效果会更好。恕我直言,我估计可能韩老师的统计图不真实,才这样做的吧。这也是一种技巧啊。
另外一点就是韩老师在每道题结束时,少了教师的点拨或者说是必要的总结,老师虽尽可能少说,但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学生做第3题时,没有注意到通过图像可以得出b的值为1,老师就应该启发或点出,这样再判断就简单多了。
对于韩冰老师选的滨州中考题,我个人感觉很有刘老师出题思路。所以在这里冒然提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那道命题选粹的第(3)问可否再增加一个难度,根据以上两问试得出求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距离公式呢?
由于时间关系,先谈到这里吧,望刘老师批评指正。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6
数学是一们基础学科,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到它。初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不适应这种变化,数学成绩总是不如人意。其实,学习是一个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正是由于你在进入初中后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影响,才会成绩不理想。那么,究竟该如何学好初中数学呢?下面我谈谈初中数学学习心得。
一、认清学习的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能力状态关键因素之一,心理素质的良与差也就是是否具有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的办法。当学生面对困难时不产生畏惧感,面对失败时不灰心丧气,而是寻找原因,作出总结。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性,主动预习,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主动复习。
(2)学习的条理性。对老师所讲课的内容进行分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难点,这样有助于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打好学习的“基础”。常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课本,而是偏重于对难题的攻解,好高骛远,重“量”而轻“质”,陷入题海,往往在考试中不是演算错误就是中途“卡壳”。
(4)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卷面书写不工整,格式不规范,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于老师解说的心理,做作业不讲究效率,心思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1、抓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1)抓教材处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终是我们学习的根本依据。教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学习能力是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同时形成的。我们要通过老师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并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性。
(2)抓问题暴露。对于那些典型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而不能把问题遗留下来,而要对遗留的问题及时、有针对地起来,注重实效。
(3)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要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运算过程,抓住问题的关键突破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抓思维训练。数学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一个思维的过程,学习能力是在不断运用中才能培养出来的。
(5)抓45分钟课堂效率。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课堂时间,而寄希望于课下去补,则会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强平时的训练强度。在平时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度,适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题目,弄懂吃透。
3、及时的巩固、复习。在每学完一课内容时,可抽出5-10分钟在课后回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细划分类,抓住概念及其注释,串联前后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最后我对学习如何数学提出几点建议:
1、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贪多求快,囫囵吞枣。
2、学习知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华罗庚提倡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进行加强,从长远出发,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收获,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7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生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通过教学,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中的“双基”与传统教学的“双基”的区别传统教学的“双基”是以知识为本的。
老师传授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接受、存储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近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强调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过分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内容庞杂、专业性强,而且脱离生活,就像搞专门研究似的。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新课程理念下“双基”学习本身决不是单纯的学知识和练技能
任何一个学习过程总会有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价值观这些因素,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总伴随着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监控等学习策略。因此,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双基”学习是不存在的。过去,我们也强调思想教育,但是往往把思想教育游离于双基的学习之外,一说到学习情感就会把它狭窄地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处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总是从怎么“渗透”来考虑,岂不知教学本身就包含着思想教育,一个“渗透”怎能包含得住?结果是学生学了数学不爱数学。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学习过程和方法之类的学习策略。所以,过去的“双基”把学习的内容窄化了,只剩下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新课程是一种全面的学习。
总而言之,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8
5月10号,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参加了在幸福中学举办的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培训,上午听了两节课,一节试卷讲评课,一节专题课。下午,乐安的老师讲了复习方法,部分教师发表了学习体会,刘老师做了总结,并为大家设计了一个出题模板。
很多老师侃侃而谈,很是羡慕,我却象一个想不出问题的学生。但静下来想一想,还是有话要说的.
这两节课,都很棒。教师素质都很好。韩翠华老师的放手学生,放的自然,彻底,效果好。韩冰老师的课堂设计大胆,新颖,有特色,思路明确,有条不紊。
同时也有疑惑:
第一节课,以学生自己思考为主。普遍出错的题,既然考了,学生不会,改了,还不会,再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一节课只能重点处理3到5道题,那么别的错题什么时间处理?难道,大家的试卷讲评课真的都是这样上的吗?老师点一下,就会有三分之一的会了,再让这些人教会别的学生,效果也不错。
第二节课,求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这种问题,可以放在“直角三角形”这一专题里,学生理解求两点间的距离即勾股定理的又一应用,不过在原有的知识网络添上一个知识点而已。放在“阅读理解”专题里,知识点有些孤立,学生不易深刻把握。
我们很希望了解那些成绩好的学校是怎么提高成绩的,我们这儿的老师也都很敬业,也有很多课上的好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任务,为什么会有几十分的差距?
在饥饿的时候,人们需要是馒头,而不是一杯咖啡。
刘老师说的“温故生新”,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一直对我们的课堂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位老师说每节课的开始,检查学生背公式定理,可让他们默写在纸上,收上来检查。这样避免出现偷懒的,检查不到的,课堂纪律也好,学新知识也容易进入状态。这一点虽说朴实,但很实用,效果也好。
我们就想了解大家平时上课的真实状况,这些对我们才会有实际意义的帮助。本来,通过一节课看到的东西就不多,一堂普通的课被涂脂抹粉打扮的“很漂亮”,看的眼花缭乱,华丽的东西多了,实实在在的对我们有帮助的东西就少了。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9
本次培训安排了多位教授、研究员给我们做精彩的讲座。各位专家的讲座,阐述了他们对学生以及初中数学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听了他们的讲解,我的思想深深受到震撼: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我思考的太少。如何来定位自己的职业,自己的教学学生喜欢吗?自己的工作家长满意吗?我一定要这样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努力前行。下面谈谈我学习的一些感受:
一、课堂上要让学生学得“快”又要学得“乐”
做一个动脑的教师,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孩子们减负了,教师心情也好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促进学生一时的发展,不只是以学生暂时取得的好成绩为依据,更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自主。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其间大量的素材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学生应用的材料。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数学变成生活的“动态”数学。要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的,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注重课堂评价来促进有效教学
数学课程设置多以游戏为载体,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目的。我们老师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通过课堂把孩子们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良好兴趣。对孩子们课堂上学习行为过程作为评价重点,孩子们在课堂上每一个好奇的行为,“分神”的表现,老师都应正确对待,不能用批评的语气、蔑视的眼神,过激的行为扼杀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
记得有人说过“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的教师不是圣人,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10
本周,我认真学习了永城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周学良老师所写的文章《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教育学》,其中对教师在课堂上做什么?学生如何做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首先要实现“两个转变”,其次要做到“一讲、一写、两听、两看、三引、四评、四不教”,对于学生的学要做到“听、说、读、写、画、划、问”,这些建议对我以后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其中,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两听”。即听学生的口头展示,听小组讨论及评价。
在这一点上,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知识倾听学生的口头展示,听学生展示时表达的结果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表达是否清晰。而对小组讨论这方面关注似乎不够只是在看小组是否讨论了,但对问题解决情况听得不够认真细致,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轻易插话,不要轻易打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确定,哪些问题需要在全班进行讨论?那些小组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更清晰更有新意?在学生展示时要通过倾听及时作出合理准确的评价,教学时做到有的放实。
二、“三引”即在听课开始时引,在学生争论不休时引,在学生哑口无言时引。
现在的课堂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的获取知识。而我自己目前在教学时,当学生争论不休或遇到较难的问题哑口无言,无从下手时,自己还总是迫不及待地忍不住想一讲为快,所以,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每教一节课,都要认真反复地问问自己:“学生的知识是你直接给的,还是经过你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
三、学生:听、说、读、写、画、划、问。
语文老师经常会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我觉得,与其说是培养能力,不如说是培养习惯。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才能熟练的驾御语文知识,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我们的学生仍有多数自制力比较差,所以在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我们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11
学习方法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具体说来,是理解知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解决学习实践问题的手段。实施学法指导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以科学方法高效地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给我印象非常深刻,课上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概况全面、简洁,分析透彻,对我的教学有很大帮助。,在系统讲授教材的时候,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还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率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全面开拓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古人云“学贵有方,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均可看出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而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小学升入初中,因课程门类增多,教学内容加大,学生适应不了快节奏、大容量的初中学习生活,更是迫切需要教师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学会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课堂上只有45分中,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课前预习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确预习目标及要求,重点和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认真思考,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标记,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其次课上专心听讲,“看”、“听”、“思”、“记”。看老师的板书的过程、内容、理解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听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听新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教师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问.听老师讲解解题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思:多思多想察去联想、猜想、归纳,记笔记一定要服从听讲,要结合教材,记要点、记疑问、记易错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老师所补充的内容.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质疑问难及时反馈,最后要定期做好系统总结,达到温故而知新。
【学习初中数学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国培学习总结08-08
初中奥数学习方法11-08
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12-22
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心得体会06-26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探讨论文08-26
关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4篇08-04
关于学习初中数学的方法之做好复习10-14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集锦15篇)11-19
初中数学学习计划通用15篇11-19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1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