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1
经过学习,我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能更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本学期我想从以下方面入手做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
第一、学会倾听。“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合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的提问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俗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二、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时候,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想到了同学们没想到的,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于生机。
第三、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课堂教学的许多时候,经常只有那么几个学生举手,一些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时发言很有价值,等到全班交流时却没有了声音,也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楚。为此,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能够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第四、学会遵守组织纪律。合作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空。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又是直接参与者,出示了讨论题后,组织学生合作研讨时要科学的调控时间。
第一、独立思考的时空。出示讨论题后,要留给学生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看清讨论题、明白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功能,诱发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和思想准备。
第二、合作研讨的空间。这一环节应发挥组长的职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有序的讨论,合作实践、合作操作。教师这时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要行间巡视,及时地给学生诱导、解难释疑、把握航向,及时地了解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控。
第三、组织交流的空间。各小组讨论后,由组长向全班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本组的组员及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大胆发表补充意见或不同见解,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应常用鼓励性的语言,如:“你别急,慢慢计划”,“你能代表你们小组谈谈看法吗?”,“你的见解真巧妙啊”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期望,增强自信心。
三、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物理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一个重量方面。
第一、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学习。一个物理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物理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得到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是一个特别难的问题,讨论很长时间也得不出结论,这样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到这种顺从欲望的驱动,学生的学习
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有生机。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第二、设计问题应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是唯一的,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考虑的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会发生一定困难,急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四、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相机设置合作学习。
五、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小组合作成功发展的关键。良好的评价机制,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为有效的开展下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第一、小组合作的评价要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
价。每次都要以充满期待的心理来评价学生,根据好、中、差三种学生的发展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达标者同样给予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自己与自己比较,从中找出个人的进步,消除学困生的自卑感,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第二、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其中以小组合作的整体表现为主要标志,要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因为合作学习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的。
第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机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充分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动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另外,小组合作,应使学生在比较自主、和谐和宽松的气氛中互相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组际竞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在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相信一定会逐步走向成功的。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2
最新整理《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每个学生的特别发展都有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别发展的需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特别发展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见解。
一、合作学习应正确处理好组内优生和学困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从而优生更优,差生更差。为此,可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首先,要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其次,在组内安排他们优先发言,让学困生先说出最容易想到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再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取别人意见,听完再动手操作,细致分析一下过程;最后,教师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
二、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友善互助。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多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容入小组讨论中,同时,既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机会发挥潜能,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合作技能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善于接受异质的组员,能够接受不同特别、不同水平的`组员在一起合作;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的意见,并积极思考;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建议,能围绕发表意见同学的思路积极思考;乐于帮助其他,共同进步等。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合作伙伴要友善。学会赞美别人,对同学的精彩发要学会给予鼓励,在互相赞美和鼓励中激发自信心。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要以朋友式的关爱去帮助他们。要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相的关系。互助、互帮、团结、协作,共同提高,这也正是合作学习的本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加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动,有效的合作学习能挖掘学生合作的潜能。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3
小组合作学习是创建高校课堂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我校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理论指导之一。聆听了温思涵教授小组合作学习的培训,我受益匪浅,确实有一种感觉小组合作学习与以前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培训后的体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2、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3、全班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学生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小组中学习没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操作学具,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己学习,互助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听”地位的被动状况,为各层次学生的普遍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合作小组中,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见,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学习结果的相互评价,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它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更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合作,合作学习是培养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为达成小组的预期目标,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同伴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伙伴关系,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如何有效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优良作风。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但在探索尝试过程中,有许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学的慢的学生需要得到学得快的学生的帮助才会进步,那么对学得快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放慢学习进度,影响自身的发展。但我们在实验中尝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小点甜头,它不失为一种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4
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呢?通过开学这一个月的年组教师研究学习,实践操作,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的要求交待清楚
为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之前,要研究教材,确定学习提示,学习提示中要有学什么?怎样学的内容,便于学生在学习时有抓手。学生了解了学习要求之后,必须先独立学习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开始时学生不知道如何根据要求交流,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合作方法进行指导,转变角色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这样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关注学生小组学习时学会倾听
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而且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为学生之间的质疑解疑做准备。
3.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
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
4.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关键
除了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积极协作之外,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互动交流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暴发,与讲台上汇报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对汇报小组的`方法进行质疑补充或展示自己比他们做得更好,想得更深入的地方,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5.激励表扬,共同进步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所以,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一段时间后,要从各个方面去评比表扬孩子的进步。如:积极参与的;积极思考的;组织好的;认真落实的……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积极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我们相信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一定会逐步走向成功的。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5
俗话说“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蚂蚁之所以能把米搬进洞里,是因为团队合作的力量,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
并且团结说明在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团队具有目标一致性,从而产生了一种整体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使得每个成员感到在为团队努力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实现目标,以此同时也有其他成员在一起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从而激起更强的工作动机,所以对于目标贡献的积极性也就随自己油然而生,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比个人单独时要高。材料中的三个和尚正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想让这个寺庙变得香火鼎盛。于是他们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寺庙变得香火鼎盛。
可是在三个人的争功下,都各自觉得是自己的努力是使寺庙变得香火鼎盛的原因,各不相让。于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他们所在的寺庙又变得和以前一样了——没有香客了。这是为何呢?他们造成这样的原因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很相似,因为“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这个寺庙的三个和尚在自己各自的努力下使寺庙变得香火鼎盛,可是在这个情景下他们却在各自争功,并没有看到其实对方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是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得到的。一个团体,如果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甚至搞“窝里斗”,何来生机与活力?又何谈干事创业?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这三个和尚最终会失败。
这三个和尚的团队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算是个团体,因为真正的团体应当具有这些:共同的`目标、很强的凝聚力。而这三个和尚团队的关键在与他们各自为政,缺乏凝聚力,根本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在一个团队里应当合作,扬长避短。到达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样的团队就会是成功的团队。他们应当有合作,而并不是一味的争辩各自的功劳和贡献。并且他们应当明白这个寺庙变得香火鼎盛的原因不是仅有一个人的功劳,他们应当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应当好好的沟通,因为沟通对于团队之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团队中进行沟通,才能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由此可见团队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构成很强大的额团队就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良好的沟通。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6
俗话说“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蚂蚁之所以能把米搬进洞里,是因为团队合作的力量,谓“团结就正所是力量” 。
并且团结说明在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团队具有目标一致性,从而产生了一种整体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使得每个成员感到在为团队努力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实现目标,以此同时也有其他成员在一起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从而激起更强的工作动机,所以对于目标贡献的积极性也就随自己油然而生,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比个人单独时要高。材料中的三个和尚正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他们想让这个寺庙变得香火鼎盛。于是他们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寺庙变得香火鼎盛。
可是在三个人的争功下,都各自觉得是自己的努力是使寺庙变得香火鼎盛的原因,各不相让。于是在这样的情景下,他们所在的寺庙又变得和以前一样了一一没有香客了。这是为何呢?他们造成这样的原因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因很相似,的原因为“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这个寺庙的三个和尚在自己各自的努力下使寺庙变得香火鼎盛,可是在这个情景下他们却在各自争功,并没有看到其实对方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是在团队共同的努力下得到的。一个团体,如果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甚至搞“窝里斗”生机与活力?又何谈干事创业?在何来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这三个和尚最终会失败。
这三个和尚的团队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算是个团体,因为真正的团体应当具有这些:共同的目标、很强的凝聚力。而这三个和尚团队的关键在与他们各自为政,缺乏凝聚力,根本不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在有合作,而并不是一味的争辩各自的功劳和贡献,这样的人心浮动,只会使原本很好的团队变得分裂。并且他们应当明白这个寺庙变得香火鼎盛的原因不是仅有一个人的功劳,他们应当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应当好好的沟通,因为沟通对于团队之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团队中进行沟通,才能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由此可见团队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构成很强大的额团队就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良好的沟通。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7
团队合作包含两部分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团队”,即队员之间要自发自愿性地展开工作;另一个是“合作”,即队员之间要协同工作,互补互助。
关于团队合作的一些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精神,并更好地用行动诠释这种团队合作理念。
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不合作的后果。
一只蚂蚁搬大米够呛,三只蚂蚁轻轻松松进洞。这是协同合作的成果。
说到团队合作,我本人最崇拜的就是狼群。它们集体猎物,所向披靡,事半功倍。正好顾组长也说到了这个,那我们把狼群作为团队合作的代名词也不为过。
以上简述的都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在队员之间建立稳固的团队合作精神呢?
首先,站在团队领导者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和团队。团队队员之间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冲突,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工作意见不一致;团队队员之间也会出现1+1<2的情况,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队员之间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有些施展不开;团队队员也都有自己的特别,只是有的'人特别太过张扬等等。这些都是一个领导者将会面临的考验,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要敢于面对这些考验,积极地把不良冲突转化成有利企业发展的良性冲突,积极地调配队员的各项能力以建立相辅相成的高效机制,积极地
发掘并鼓励队员身上有益企业发展的才华和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帮助团队做出睿智的决策。
其次,团队合作不只是领导者的事,它还是队员的事。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每一个队员都要在尽到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地帮助他人并配合整个团队的工作。我们要把其他队员看作自己的家人一样,凡是多包容和多理解,时刻做到资源共享,营造一个和谐稳固向上的大家庭,这样做起事来才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最后,不管是领导者还是队员,我们都要经常反问自己一些问题,时刻保持思路清醒,不迷失方向。作为领导者最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怎么样去引导队员?做到正确引导,让大家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怎么样去批评队员?做到以鼓励代替批评,多一些耐心和帮助。作为队员最该反省的问题是,怎么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怎么样与人有效交流?怎么样高效地完成手上的工作任务?多问自己才会更快地进步。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遇见,望不吝赐教。谢谢!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8
要成功完成每一个项目,就离不开团队协作——这应该是取得结果的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多年来,我看到团队应对这些挑战有三种基本方式(其中只有一种才是真正的协作)。
第一种我称之为服从。每个团队成员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采取行动应对挑战。换言之,每个成员服从做事情的需要,但避免一起工作。比如,我曾与一个事业部领导团队合作,公司要求他们裁员10%,以实现公司的目标。没有经过什么讨论,每个人都同意在各自部门裁员10%,然后把这些数字报给事业部主管。尽管这种“均摊痛苦”的做法确实达到了公司的要求,但很可能还有更好的方法。
第二种反应是合作。每个人还是各自制定和实施自己的计划,但会与团队分享自己所做的事。虽然有些共同的讨论,但关注点仍在于个人行动而不是共同战略。比如,某家技术公司为了增加销售业绩,大幅提高了所有区域的销售目标。于是,区域经理各显神通去完成这些指标。有的全面提高了销售人员的销售指标,有的把资源重新分配给了高潜力客户,还有的用服务合同来弥补差距。他们在每周电话例会上分享各自的做法,并相互做出反馈。但他们从未制定一个共同战略,以综合利用资源、想法和人才。最后,虽然有些区域完成了指标,但总体数字还是令人失望。
有效的团队合作!
在上述两种情况中如果有真正的协作,那么取得的.结果应该更加稳健、更有成效。在第一个例子中,领导团队应该确定可以裁员10%以上的特定领域,考虑将相似的活动合并成共享的服务中心,或采取其他可能的做法。在第二个例子中,区域经理可以在不同区域之间重新配置资源,为某些产品开展联合宣传活动,或通过集思广益获得其他更多能快速验证并推广的想法。
有意思的是,两个团队都不是有意不想协作。他们这样做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要么完全靠自己,要么部分靠自己。现实情况是真正的协作并不容易。在进行协作时,个人目标要服从集体目标,要与同事就战略和想法展开激烈讨论和情感交流,而且新的工作方式常常会让人感到不适应或不自在。正因为存在这些困难,多数团队都觉得协作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其实不一定要这样。团队可以通过真正的协作去应对挑战,而且可以取得出色的结果。而起点就在于有意识地做出一个共同的决定:超越服从和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9
听了几位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以后,我受益匪浅,这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讲解的时间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学生上课的参与程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认为以下这几点很重要。
鼓励学生多思考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
教师要多引导。
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仍然在讲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比如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板书等,那么,是不是教师真的不应该介入合作学习的进程呢?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我认为: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活动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过程的把握,除此之外,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教师要多用激励的言语。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当学生不愿参加小组活动时,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经常鼓励和帮助这些学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被人尊重的滋味,慢慢引导他们加入小组学习。
总之,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多创设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10
小组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有利于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活动,进行互帮互学,这有利于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有利于建立全面完整的教学交往结构,并将生生互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在我校新课改的指引下,我校教师都为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着探索,同样我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尝试过程中,我感到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编对话、作调查、记者采访等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上学生同伴群体的资源得到了充分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积极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积极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己价值的自信,经过每节课反复多次的内心积极体验,唤醒并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我真行!”“我并不比别人差!”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自始至终都充满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以前教学的覆盖率不高、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多、训练不够充分的缺点,逐步改变了学生惰性较强、懒于开口、过分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素质等方面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助于因材施教。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继往的发扬小组合作精神,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11
xx县xx乡中心小学内容提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换角色,当好”导演”,让学生当好”演员”。同教师要注意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
19世纪早期,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合作学习并运用于实践,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就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但是,许多的'教师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用到实处,只局限于在形式上的模仿,从而导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无效性。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就结合平的听课情况3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语文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间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更高级的行为。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都能从中受益。可见小组合作通常采用异质分组是有着它的科学性的。在实践教学中,我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原则下,尽量使各组的成员在性别、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或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一名或二名)、中等生(二名)、和学困生(一名或二名)组成,让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另外,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并要求各小组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明确任务,运用”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呈现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我与学生共整合出了三个问题:”蔺相如捧着和氏璧撞柱子是真还是假?”“蔺相如与秦王拼命是真还是假?”“蔺相如怕廉颇是真还是假?”然后,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然后请选择相同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到指定地点,选出一位临组长。这样,既给了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又给了他们自由的内容选择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明白如何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机,体验”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例如简单的学习内容,4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快速解决问题;而复杂的知识内容,则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慎重考虑。一般来说,重点的问题,应多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重点的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如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文,当学习了文中形态各异的狮子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句式”动物园里的小猴子真有意思,它们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好像……。有的……好像……。还有的……好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最会想象,最有创造性。小朋友经过合作讨论,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想象:”有的小猴子抓耳挠腮,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有的小猴子眼珠滴溜溜地转,好像在想怎样逗游人开心。还有的小猴子跪在猴妈妈面前,好像是在承认自己的错误”。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四、适扶放、充盈”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深刻转变,是对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的认识过程,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摆正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创新潜能,发挥”主体”作用。而如何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扶”和”放”。
“扶”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适地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放”是指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针对一些一般性的问题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12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开始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却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才是好课堂。于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课堂上必要的“形式”,许多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也成了“伪合作”,这必然暴露出许多问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真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呢?下面就本人的认识谈些浅显的看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也“合作学习”。有些问题没有开放性,教师也没有设置巧妙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无从下手。如必修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和“认识”决定了这部分内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教师只对概念进行简单解释,学生是无法形成深层认识的,那么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评价就会无从思考和合作,何况宗法制的内容相当复杂和深奥,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就算靠集体智慧也未必能“合作”出成效来。
2、分组的`现成化。所谓分组的现成化,是指把全班分成小组时,按照原来座位的编排,前后两桌分成4人一小组或者按纵队分为2至4大组。众所周知,班级座位基本上是按照身高、性别而不是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编排的,这种分组的现成化导致有的组沉默寡言,有的组异常热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内部应该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相当,从而与他组进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
3、小组内部缺少应有的纪律和组织原则。教师布置完合作学习的课题后,小组内有些同学积极参与,埋头“钻研”教材,积极讨论,而有些小组成员则无动于衷,甚至趴着睡觉,好像这事与他没关系,小组内部缺少对这类学生的约束。另外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时候,总是小组里的一个或者两个学生展示,其他同学则“洗耳恭听”,小组内部缺乏应有的组织原则。甚至小组的所有成员都不愿展示成果,造成课堂上的“冷场”,也让教师很尴尬。
4、小组之间缺少必要的竞争。合作学习时,有些小组很积极活跃,有些很冷淡,这样的课堂就不是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
5、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时间把握不到位,造成或紧或松的现象。时间紧了,学生合作的不充分,合作学习成果也不完整,在展示时,甚至应付老师;时间松了,会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也容易造成课堂进度完成不了。
二、对策
1、在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确定哪些内容适宜合作学习。高中历史较适宜采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有:
(1)拓展性的思考题,需要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的。如:“不同阶层的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抗争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比较性的分析题,如“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
(3)教学重难点,像“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这种重点问题。
(4)开放性问题,如“经济全球化的利弊问题”。另外,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时时观察小组成员:为什么这个组毫无动静、鸦雀无声?那个组是否已经完成了任务?
2、教师对分组应下一番功夫。要按照全班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等重新编排,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内部应该具有互补性,小组之间整体水平应相当,从而与他组进行“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成员的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成员应有纪律要求。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四是小组的发言人不能固定,要经常更换或者轮流,这样教师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
4、适当引入竞争奖励机制,优化合作探究。要加强小组评比,其表现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评价,让小组成员能肩负一定的责任,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不可替代的感觉。这样每个小组成员为了让小组获得好的成绩,都必须进行个人的努力,否则就会拖小组的后腿。同时,学得快或好的学生也会从小组和自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去积极帮助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而学得慢或不好的学生也自然更开放地接受帮助,积极地寻求组员的帮助,这就加大了组员间的相互依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让组员各自承担总体任务的一部分,并对这部分工作负责,这样就使个人贡献在组中真正不可替代。
【小组合作学习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合作学习小组口号04-18
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01-13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5-15
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12-29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0-29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05-08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体会作文06-05
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