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
“你听,在门口叫‘妈妈’的孩子就是我的宝贝女儿。你别不信,即使她没出声,我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她。”21日,今年51岁的高源笑着对记者说,然后起身来到走廊里,这屋门口听一听,那屋门口转一转,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一间音乐教室门口。他推开门,教室里昏昏欲睡的7岁小紫含一看爸爸来了,眼睛一亮,咧着小嘴伸出了小手,紧紧地握住了爸爸的手。“你看,她在教室里确实没出声,可我就是能感觉到她在这,或许只能用‘爱’来解释。”高源一边说着,一边低头给女儿擦汗,幸福地笑了。
为救女儿花光积蓄卖了房子
“就算卖房卖地,我也一定要治好她!”
高源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放在自己嘴边呵着热气,给她取暖。记者有些困惑,屋里采光很好,暖气也很烫手,并不冷啊。“我女儿只要离开我,小手就会冰凉。我觉得,这可能是神经系统给她的‘信号’,爸爸不在身边,她会本能的害怕。”尽管紫含不会像正常孩子一样哄父亲开心,可她表现出的这种依赖,让高源放不下,更舍不得放开手。
高源44岁时和小自己15岁的爱人生下了紫含。等长到3岁左右,高源就发现紫含发育迟缓,后确诊为自闭症。他疯了一样跑遍全国各大医院。“那时听说有种一万多元的针剂能够营养脑细胞,我就给孩子连打6针。为了她,我花再多的钱都舍得,当时真像是着了魔。”高源说,家中所有的积蓄都搭进去了,前后花了40多万元,还卖了仅有的一套房。
即使困难重重,高源仍不放弃,“卖房卖地,我都不能放弃女儿,我暗自发誓,一定要治好她。”
学带孩子变身“全能奶爸”
“她是来自外星球的宝贝,要用心沟通!”
去年年末,高源和爱人和平分手,完全没有带孩子经验的他开始独自照顾紫含。“以前工作时,总觉得带孩子特别简单,这次轮到我一个大老爷们照顾孩子,真是啥都做不好,手忙脚乱的就别提了。”高源说,紫含不会用我们熟知的方式表达感情,更得时刻呵护她。
“紫含对某种物质反应剧烈,比如水和强烈的声响就是她的‘天敌’,碰上这两样,她一定会哭得昏天黑地。”高源正向记者说着,门突然被风吹得“哐”一声,紫含当即小脸发白,不受控制地哇哇大哭。高源一把抱紧女儿,拍打她的后背,“宝贝别怕,爸爸在这呢。”或许是感受到了父爱,紫含慢慢地改为抽泣,最后在父亲怀里恢复平静。抚摸着紫含的短发,高源说,他曾经笨拙地给女儿编小辫,让他非常骄傲,可因为紫含怕水,现在只能剃短发。
紫含所有的`衣服都是高源买的,亲自给穿上的,而做饭更不在话下,高源笑称自己成了“全能奶爸”。通过用心感受和体会,高源已能基本判断出女儿所表达的意思,“这些孩子都是来自外星球的宝贝,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用心体会,总能找到规律,她一定能感受到我的爱,才不会孤单和恐惧。”
为接触外界带女儿逛遍冰城
“即使老得走不动了,我也要陪她开心地玩!”
为了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和自然,高源不顾外人的眼光,带着紫含走遍了哈市的景点。“在我眼中只有女儿的笑脸,我不在乎别人的眼神,只想让她开心地玩。”高原说,每个周末都是他们父女的狂欢节,紫含兴奋地到处疯跑,一旦看不到女儿的身影,高源就担惊受怕,“看着她祈求的眼神,我舍不得一直牵她的手,让她不能尽情地玩。后来,我买来气球挂在她胳膊上,这样她自由自在,我也能一眼就在人群中找到她。”
紫含越来越爱笑了,康复训练时更有活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紫含又哼唱起喜欢的儿歌了,节奏和音调都非常准确。在她眯起的有些游离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纯净的心灵。高源极为认真地说,即使有一天,他已经老得走不动了,也要多带女儿出去玩,让她不再害怕社会。为了女儿单纯的快乐,他愿意用一生守护,永远站在她一回头就能看见的地方。
采访结束时,紫含像是听懂了父亲的话,捧着脸亲了一口,高源激动地红了眼圈。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2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患者从小开始便表现出语言理解及表达困难、难以与身旁的人建立感情、对各种感官刺激的异常反应及一成不变固定的玩法与行为等与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
如果把一个人孤零零的放到一个荒岛上,就像《鲁滨逊漂流记》里的那个鲁滨逊一样,只要他还能够生活自理,即使得了自闭症也是无所谓的。所以自闭症被人注意的病症其实是体现在人和他人的关系里的,正常的社会下作为群体的人要求他人适应社会,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类社会生活里顺理成章的事了,所以对他们来说要对自闭症患者进行救助也成了一种责任,但同时这是否也意味着这是对自闭症患者的一种侵害呢?毕竟在客观上他们干扰了自闭症者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不应该是他的生活。但如果他们无法救助或者救助没有成功又该如何解释呢?
为什么自闭症患者,更确切点说有自闭症倾向的人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呢?爱因斯坦是荣幸的,他遇到了好的环境,自己也找到了抵御干扰的方法,但更多的人却是没有这种荣幸的,那么是否可以说有些可以成为爱因斯坦的人就是因为别人的干扰才没有发出自己的光彩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未能成才是因了社会的干扰;另一方面则是自闭症者无法抗拒干扰不能专心致志。
而这种状况其实不仅存在于自闭症者这里,在大多数人那里也都程度不同的普遍存在着,也不仅仅限于自闭症这一种类型。
曾经听一位知名作家说过,当他听说爱尔兰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非常着名,已经被奉为二十世纪文学经典之后,就找来读,当然之前他已经听说这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但他还是想看看怎么个难读,毕竟算是知名作家,又大学中文系毕业,这样的经典怎么也该拿来看看——但结果是他怎么也看不懂看不下去。最后他把这本书拿给了妻子看,他妻子是精神病院的大夫,大夫看了以后说怎么这个经典的东西和我们精神病院里的那些病人写的有点像啊,他们也是这样自言自语语无伦次的。
作家不明白了,难道大家都看走眼了?还是自己的欣赏水平实在太差,竟郁闷了很长时间。那么乔伊斯本人是有精神疾患呢,还是在超越了那种病症之后写出的《尤利西斯》呢?没有答案。后来他想明白了,不管这是不是经典,他也只能是“这一部。”了。相信以后也不会也不敢有人这样写了,好在文学的路有很多很多,不一定非学乔伊斯吗。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3
电视台曾经播过一个关于自闭症的节目,说真的以前还真不太清楚什么自闭症。其中的一些内容吸引了我,比如说到米开郎琪罗、牛顿、爱因斯坦、凡高都有自闭症的倾向,或者说也正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倾向才成为天才,但大多数的自闭症患者就没有他们这种荣幸了,更多的却成了别人的累赘和笑柄。
症状:
1、人际关系有所障碍,对人欠缺反应。
自闭症患者缺乏学习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基本社交应对的能力,因此表现出不理人、不看人、对人缺少反应,无法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难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不会以一般人能接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难。
2、语言和沟通有所障碍。
约有50%自闭症儿童没有沟通性的语言;有语言沟通的自闭症儿童,也常表现出鹦鹉式的仿说、代名词反转、声调缺乏变化、答非所问的情形。
3、对于非口语的肢体语言的理解,同样有程度不同的困难。
4、行为同一性。
自闭症的儿童常有一些奇特的固定习惯或玩法,如出门走一定的路线,走路时手摸墙壁前进、玩法单调、反复缺乏变化,抗拒任何改变。
这可以算是对自闭症的.专业描述,刻板了些,与我看过节目之后想到的并不一样。在我看来像爱因斯坦这种天才的自闭症完全就是给他们量身定做的,因为自闭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专心致志,极端的回避开外界的干扰,仅此一点就是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我甚至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一个自闭症患者,但我又怕自闭症是有了,成就却没有,那还是不要想入非非吧。毕竟自闭症是一种疾患,轻度还可以,重了就不叫回事了,否则人们都争当自闭症了。
但如果把这种轻度自闭症症状引申一下,我想还是能从这里感觉到一点什么的。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与了一场关于关爱自闭症青年的公益活动,感触颇深。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他们和平常人一样追求美好,向往光明。他们的心里,一定都编织着一个色彩斑斓的梦。尽管上帝对他们有些残忍,但换个角度,他们对人生不需要透彻,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被世事所扰,这是生活给予最好的安慰吧。
在地铁上,他们似乎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窗外茫茫飞雪,比如极速后退的铁轨……他们欢呼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这一幕,我不禁被感动了,似乎有种强烈的情感牵动了我的神经。尽管地铁上其他乘客对他们投来惊异的.目光,他们不为所动,依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们呢,生活中不论做什么都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总是要受到他人的困扰呢?这是我从这些特殊朋友这里所学到的。我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应该多多参与这种公益活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首先要做的就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去关爱那些有需要的人,生活本不该那么功利,唯有爱是拯救人类唤醒人性的良药。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年暑假期间,作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宣传部的一名成员,我有幸参加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星星点灯"团队开展的关爱自闭症青年服务活动。
当初选择爱弥尔,虽然不知道会遇到一群什么样的孩子,但是依然充满了期待和自信,格外地珍惜这一次与"星星的孩子"接触的机会。虽然这一次的活动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留在我的记忆中却很长很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很清楚地了解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也更了解了自己。或许在我们短短的这段时间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我们不敢奢求通过我们这一次的到来能彻底改变一个孩子,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的爱。这一次的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值得珍藏的的`一份记忆。
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来到了湖南爱弥尔。爱弥儿的老师十分欢迎我们的到来,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时我才了解到,原来爱弥儿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批志愿者过来帮忙,走了一批又来一批,就这样传承着他们的爱与责任,我希望我也能把这份爱与责任传承下去而且传承得很好很好。
随后,我们就进入了课堂一起和孩子们上课。我们上的第一堂课是游戏课,都说孩子是爱玩游戏的,可这群孩子却表现得不一样,没有表现出小孩子爱玩的天性,只是在老师和志愿者们地手把手的教导下才勉强将游戏"玩"下去。 。在这个过程,有些家长因为孩子所谓的"表现不好",打骂孩子。当时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只是为他们感到心疼,心疼他们为什么受到老天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哪怕连好好玩耍的权利都不给他们,我只是希望家长们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为他们打开属于自己的那一扇窗。
接下来一节是识字课,在这节课中我发现一个事实,其实在这些自闭症青年中有许多孩子一点都不笨,他能听懂老师和家长说的话,能根据不同的问题识别出不同的汉字,只是不愿意用语言表达出他们的思想,可能他们需要的只是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相信只要有了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终究成为那一刻最耀眼的明星。
再在这里上完两节清洁课,我们就要离开了。刚才和上游戏课坐在我旁边的那一位小朋友看到了我,一直看着我——没有说话。我知道他还是记得我的,那一刻我的眼睛湿了,是感动,还是高兴,我清晰地感觉到这一次的活动真的没有白来,付出的爱得到了收获。
就要离开了,或许以后和这群孩子相见的几率很小,但他们依然存在于我的记忆深处,祝福他们,希望他们都好好的。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点点滴滴,我相信有了我们的关爱和期盼,他们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终有一天他们也会像正常孩子一样在蓝天下放着风筝、唱着歌。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6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拉拉手自闭症青年志愿活动,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时候,其实内心非常紧张,担心他们会不理我们,担心他们会很敏感,担心会吓着他们……但是后来发现,他们并非那么难接触,总之他们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很多。这次的地铁三号线活动更是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他们。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纯真顽皮,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我不禁有些心疼。
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犹如星星一般,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他们不盲,却视而不见,不聋,却充耳不闻,有语言却很难交流,有行为却总是与愿望相违。他们也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玩的特性,这次的雪地活动,他们也很开心的玩着,在雪上画画、写字……他们也有自己的脾气和烦恼,只是他们将所有的欢乐和痛楚都锁在心里,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他们也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在地铁三号线"上天"的那一刻,看着窗外的雪景,他们笑了,我们都跟着笑了,因为他们很开心,所以每个人的心也为之而感动。
临别之际,我们送了他们每人一张卡片,上面有我们想对他们说的'话,虽然很简单的几句话,制作也很简单,但寄托着我们对他们浓浓的感情。或许他们会不理解。
因为爱,所以我们在努力,因为爱的传递,所以构成了爱的世界。这群"星星的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依然光芒闪耀,他们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只是交流障碍,无法表达自己,使他们与同龄的孩子不太一样。然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这些是他们的天赋,也许是他们训练了很久的成果,我相信命运给这些"星星的孩子"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开启一扇窗,这些小天使们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7
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有些人在职场上常常表现出不合群,这就是一种职场自闭症。职场自闭症会严重影响到自我,让他人排斥、忽视自己。
自我封闭的人,总是习惯性地回避跟周围人的关系,即使是善意的表达,也做不到畅快的接受。实际上,这种职场中的感受是可以慢慢调节的。
怎么才能改变职场自闭症?
1、修改关系模式。很多人的负面标签是在自己的成长环境中被贴上的,久之也会被认为就是真实的。修改被贴上的标签和早年关系模式有关,要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适当地向同事求助,在接受帮助后,要让对方了解到自己的`感激,如果还有余力,更可以让同事们知道他们对于你很重要。没有人会觉得一种真心的信任是麻烦。关系模式修改后,自信的能力会慢慢建立起来。
2、自信成习惯。归根结底,很多的封闭恰恰是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人不可能在职业中对自己完全定性,如果一份工作不适合自己,那么可以去寻找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如果认识到哪一方面欠缺的,就努力补充。不要回避自己的欠缺,也不要敏感定位自己的弱势。职场也没有严格的交往标准,一个自信的人,是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别人的。
3、放松身心。找个安静的地方,调整好呼吸及坐姿,慢慢地平静下来。然后采用渐进式放松方式,从头至脚全面放松。彻底放松,能打开潜意识,使自己的心身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仔细体验心灵宁静、安详以及放下所有的羁绊后的轻松感觉,保持这种感觉。
4、审视自己,寻找原因。当发觉自己开始有“自闭症”倾向时,首先是要仔细看看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审视一下自己,是自己压力太大,还是内心里有自卑的情结?抑或是对于工作有一些不满?然后针对性地做一些处理和调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在目标模糊的状态下,很难说出具体的内心需求,有些人就在“推着走”、“顺其自然”的观念下终其一生,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所以辨清自己的愿望是极其重要的功课。从心理学角度说,外界环境不是压力的来源,真正的压力源是个体不合理愿望与外界互动的结果。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8
今天是第二次去小小家,还没到就想着小小还会记得陈老师吗?(因为他给我叫陈老师)第一次被叫作老师,很是开心。带着一种迫切的心想见到我的这位小可爱学生,尽管有时跟他说话他会注意力不集中。但我相信他会逐渐好起来的在我们不断的和他交流。做游戏中。
由于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就去超市买了小礼物给小小。买了一个小圣诞帽和一盒水彩笔,心想着希望他会喜欢。坐了好久车终于到了!一进门小小就对我们望着,但并没有主动和我们说话。我们三就问他还记得给我们叫什么吗,小小就叫了辛老师。我相信他应该都记得我们的,只不过不愿意叫。于是伤心的我和小彭就拿出带来的水彩笔和帽子,要求他叫我俩。小小马上叫了我俩,我俩很是开心。接着我们三就开始进行阳光计划了。首先我和小彭教小小用水彩笔画一些简单的形状,小辛负责看小小奶奶拿来的数学题并和他奶奶交流进一步了解小小的情况。开始时小小注意力并不集中,我们就和他交流引导他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他画了一些圆与三角形,在我们的鼓励中他越画越开心。
不一会他不想画了,我们几个和小小玩了他平时最爱玩的游戏(仍气球)。我们几个围成一个圆圈,让小小仍给我们。在游戏的过程他开朗了许多,听着他清脆的笑声我们都很开心。我们都被小小的笑声感染了,他是那么的可爱。但是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小“你。我。他”分不清,我们就故意和他交流来纠正这三个字。不过效果并不是很好,下次去还要想一些方法继续帮他纠正。玩完游戏我们三开始教小小作数学题。他运算能力很强,问他时都能够一一答对。但在老师发的作业本上并不好好写,我们就慢慢的劝说。劝说了好久,香香终于被劝说动了。他认真的写完一面,但第二面又不认真写了。他的注意力又转移了,要回他外婆家。我们都劝说他等一回吃完饭就去,不听我们的劝说他哭了。这时我们该回学校了,香香的奶奶。爷爷都和我们道别,可是香香还是在哭。真的很心痛,怎么劝还是不听。
看到香香哭真的想到好多在回来的路上。希望每一个家长在忙工作之余要多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同时,很期待和香香的下一次见面,那时他又长大一岁了。相信香香会逐渐好起来的,至少他后来还是都叫了我们,都记得我们。香香加油!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9
对于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来说,TA独自享有整个世界,过着同样的日子,却像生活在不同的时间;你觉得TA怪吗?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孤独感、没有人际问题的人又有几个?
“总有人比你更强大或者更微不足道”,当我们是那个被嘲笑和打击的“非主流”时,我们也会需要自己的特殊机器吗?
Temple是幸运的,有始终爱她帮助她并且尊重她的家人,在上大学之前,她就找到了自己的治愈力量,一个是那台原本为牲口设计的一开始让人觉得荒谬可笑的“榨汁机”,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她的恩师。卡洛克博士在过道跟temple的'妈妈一起讨论temple的那段,differen tbut noless,这句话非常出彩——首先,没有无视她的缺陷和与众不同,人无完人,爱孩子也好爱学生也罢,都不应否认她本身的缺陷,也没有必要,只是,你要对所爱的人有信心——纵使她有许多“不同之处”,她一点也不比别人差。重要的是挖掘她的优点和长处,让她的生活在离开亲人和老师的爱护之后仍然能活出价值。卡洛克博士做到了,用心良苦的老师不仅仅拯救了一个有缺陷的女孩,更重要的是,他使她成为了一个miracle,超越了“自闭症”这个听上去像是悲剧的描述词语。
当然,更无法忽视母亲的作用。different but noless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是出自她的口中是多么艰难,实际上,她比谁都了解养大一个如此不同常人的孩子有多艰难,而正是她坚持告诉别人她的女儿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她的这种信心和爱护一直陪伴temple一生,如果没有她,temple会是怎样呢?——去看看成千上万活在痛苦中的泛泛之辈,谁敢说他们都不如一个终身患自闭症、到四岁才学会说话的人呢?换一个母亲,也许temple一辈子都不会开口,一辈子都会拒绝他人的拥抱。
母亲和老师,很重要,但他们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就好像我们无法改变自己已走过的轨迹。成人之后,我们只能学会自我塑造;别说自己已经定型了无可改变了——你会比一个自闭症患者还难对付?看看她发脾气失控的疯狂,看看她逃避到“榨汁机”时从痛苦到舒缓的过程,你会发现,所有的痛苦只要你去寻找,都有出口。就算旁人不接受,你至少要像temple一样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哪怕是一台可笑的机器。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0
以前只是听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但从未跟他们有过接触。这次志愿活动给了我一次直接接触这群孩子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第一次跟他们接触,开始时还担心自己会和他们相处不来,怕吓着他们,接触了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的纯真顽皮。看着他们那可爱的脸,我不禁有些心疼。其实他们跟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爱玩的特性,但他们却只将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的心中,他们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原本美好灿烂的孩提时光因为自闭症而失了色。
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伴来的,有个小女孩,只要我们一接近,她就立刻跑开,完全抗拒外人。还有个小男孩,他要玩秋千,他妈妈要帮他换,他不让,非得自己换,结果自己又不会,结果他妈被烦怒了,打了他一巴掌。但他并未像其他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尽管眼泪湿了眼眶,他也只是轻轻抹去,继续他的玩耍,其实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更强。他虽然不肯与人交流,但他也有着自己的倔强,自己的坚持。
这次志愿活动中,我相处的是一个自闭症相对较轻的孩子,他是由老师带来玩耍的,他不排斥与陌生人的接触。在玩的过程中,我不断露出甜甜的笑容来表达他心中的欢愉,期间我很多次主动逗他说话,问他叫什么名字,他都只是微笑,却不与我交流。或许长时间的自闭已经让他形成了不说话的习惯,作为一个志愿者,我觉得我们不仅应该要陪他们玩耍,更关键的是要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我为他们心疼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他们的自闭?答案有很多,但我觉得父母为我们创设的环境很多时候对我们的影响很深,所以在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同时,更应开设对父母的教育课。特别不能像之前的那个母亲一样,一不耐心就打自己的孩子,而应不断给他们鼓励,因为鼓励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只有两者同心协力才能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大环境中来。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在实验楼101听了由E区心理素质拓展部承办心里访谈节目,主要邀请了常老师给我讲解一些关于自闭症的知识,让大学生对自闭症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并对自闭症患者给予一点温暖。自闭症,到现在为止,医学界也都束手无错,自闭症患者完全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言他们的父母也会相应的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自闭症患者有着一个浪漫的名字,星星的孩子,就像星星一样与这个世界像个遥远,他们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与这个世界不搭边。通过这个讲座让我们了解到自闭症的一些特征,重复刻板行为,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自闭症患者,缺乏正常的语言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行为,却总与安排相悖;有语言,却很难与他人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听完这个讲座让人感到心酸,世界上有那么的新生儿一出生就患有自闭症,他们的世界很冰冷,他们没有自理能力,很多地方需要依赖别人,我们也需要多给与他们一点温暖。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虽没有患有自闭症,但我们应该多与人沟通交流,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发展,不管是身心健康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我们不要整天宅在寝室,做所谓的宅男宅女。相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我们
有着健康的身体,心理,我们就应该系那个正常人一样多与人交流。同时,我们也应多关注那些自闭症患儿,在遇到这些人时能给予帮助就给予帮助,多一点爱心,耐心,用爱温暖他们的心,他们的世界,使他们和我们的世界真正的在一起,使世界充满欢声笑语。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2
在大雪纷飞的隆冬时节,捧上一本书细细品读似乎是最惬意的。在书店里,一本《从外星球来的孩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封面上,一个小男孩坐在一个星球上,背靠一棵银杏树,还有一只小猫给他鲜花。 这一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是杨红樱的著作品。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小男孩,和虎皮猫的孩子胖头。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一个这样美妙又温馨的'故事:春天就快到来的时候,球球老老鼠和笑猫陪着整日无所事事、无比懊丧的胖头,它们希望胖头在这里找到自信与心中的光亮。胖头在特技学校选了钻圈,可因为那个老师太严格,胖头不喜欢他,所以放弃了。第二天球球老老鼠经过千挑万选为胖头选了一位既温柔,又漂亮的钢琴老师,可是,胖头一 点都没有音乐细胞,音乐细胞,不过胖头愿意试试看,这一试,试出了胖头的认真,专注,也试出了胖头的音乐细胞,连老师都说,胖头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它是最认真的。在 刻苦学习钢琴的那些日子里, 胖头在银杏林里发现了个怪孩子,那个人就是宝宝,宝宝把手举得很高,围着一棵银杏 转呀转呀。胖头对这个孩子很好奇,也很想当它的朋友,就 决定跟它爸爸学微笑。在不久之后,胖头学会了微笑。渐渐地,胖头走近了这个小男孩,踏上了一段神奇而温暖的成长之旅。胖头和小男孩在一起的每一天,总是会有不可思议的 事情发生。后来,小猫发现宝宝(小男孩)不是从外星球来的孩子,而是患有孤独症的孩子。
这是一个多么动人而又温馨美妙的故事。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们呀,需要有人理解他(她)们,也必须打开自己内心那扇美好的窗。而我们必须要向胖头学习它那善良的品格。打开自己的心灵吧,孩子们,善待每一个 人,善待生活中每一件事,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过的富有诗意、和谐美好。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3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义工活动,也是第一次接触自闭症的孩子们。此前,我只看过李连杰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对自闭症儿童有一点点了解。这部影片是我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推荐给同学们看的,看完影片,我的心情很沉重,很希望自己可以有机会去帮助他们,所以当老师说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是去自闭症康复中心做志愿者时,我的心里很是开心,很期待见到他们,期待可以为他们的治疗出一份微薄之力。
周二中午,我们出发了,因为不熟悉道路情况,我们绕了好大一圈,终于找到了隐在一个巷子里的康复中心。在稍稍等了一会儿后,我们见到了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有着天真的笑容,甚至比普通孩子更加漂亮。在简单的分组后,我们陪着他们上体能课,陪他们做手工画,陪他们一起玩游戏。虽然他们不会主动和你交流,不会回应你,有着他们自己的世界,但他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一项项地完成任务:兔子跳、贴纸、唱歌跳舞,又让人觉得他们是那么听话,那么聪明。
快结束时,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提醒下,一一和我们说谢谢,我们也微笑着和他们说再见。记得有一个很帅气的叫钟浩天的小朋友,在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提醒下,叫了我们其中一个同学阿姨,虽然是叫的阿姨,我们仍然激动不已,我们知道这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已是非常不容易了。很多自闭症孩子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都不一定能将爸爸、妈妈清晰地叫出来。最后,他在他奶奶的'提醒下,还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糖果。
其实,在他们上课期间,我们只是在旁边看着,在家长离开时,帮他们照料一下孩子。而老师则要亲自示范,比如兔子跳,从教室这边跳到那边,家长要教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动作,真的特别辛苦。家长们从早到晚,天天陪孩子来做治疗,这样的康复训练又不知道一直要持续到孩子几岁才能结束,更重要的是自闭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病,孩子的未来的路还这样长,没有人知道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艰难,而家长又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家长们的痛苦可想而知。
一个下午的志愿活动结束后,尽管大家觉得有些累,但在见面时,给对方的都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大家都知道这一个下午的帮助或许对孩子的治疗来说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正是这样微小的帮助,渐渐积累才会产生效果。
回到学校后,我再看了一遍《海洋天堂》,才发现文章扮演的患有自闭症的大福是这样的到位,李连杰扮演的这位戴眼镜、身患绝症的父亲,虽然没有黄飞鸿的民族大义,却依然感人至深。影片最后,父亲离开后,大福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可现实中,全国千分之六的的自闭症孩子们,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这些人,是那么的需要我们去关注。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4
有一段话,这样描述“星星的孩子”: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和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也许,称他们为星星的孩子,是因为,他们不知该如何走进社会,变得社会化,单纯无暇的生活在自己的美好世界中。
这些孩子总是过分的专注于令人愉悦的感官体验当中,喜欢举高高,喜欢荡秋千,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看着他们单纯可爱的笑容,我总是会有怔怔愣神,该如何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最起码的生存技能,能生活下去。有些孩子听觉敏感,在我们听来正常不过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就是过激的刺激,所以我们在接触孩子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孩子细小的举动,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他们难以融入社会性的游戏活动中去,所以,我们要用游戏带给他们愉悦的体验,让他们先参与到游戏中来,然后学会安坐,学会等待,学会分享,最终成为游戏的主人。
对细节的过分关注也是这些孩子的一大特点,而且,他们容易专注在情景的某个方面,在感知和行为之间,更易于产生很局限的,单线条的关联关系。有些孩子有刻板的行为,比如说,他们有严格的时间表,到了几点,他们必须做什么事情;穿上某件衣服就是要做某件事情;如果事情没有按照他们每天的表执行,他们会发狂,会不知所措。他们更容易处理不是快速变化的视觉信息,并且习惯于具象思维。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我们的孩子,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为他们设计课题,在能力提高上有所帮助。
人的社会性能力通常用独自玩耍的能力以及和同伴间社会性游戏的能力、社会性情感的关系的发展来定义。然而,这些孩子,他们不能理解游戏规则,不能主动发起游戏,不会等待,不能主导游戏,他们会用严格一致的方式来发起一个社会性交互过程,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个训,通过游戏课,来将生活中的各项技能穿插进去,让孩子们学会玩耍,发展孩子们玩肢体游戏,玩电脑,看录像带,看书,玩拼图的能力。集体活动有着不同的规模和可预测性,所以,有些孩子就能很好的适应集体活动,一旦活动的可预测性发生改变,孩子们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因为活动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有组织可预测的,按照顺序进行下去。我们作为老师所能做的,就是考虑每个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训练方法,提高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少遇到麻烦,这样,他们的生活就会多许多美好。
希望每个星星的孩子都不孤单,因为,你们有我们,我们现在就是你们的守护人,我们会用我们的力量来为你们撑起一片天空,让你们尽快的融入这个社会,融入这个大家庭,去体验你们本该体验到的快乐。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5
当下社会的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自闭症”这个词语不知道或者是不了解,甚至有人认为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孩子内向不爱说话、比一般的孩子要调皮捣蛋,在过几年就好了;也有的孩子幼儿时期不说话,家长只是误以为孩子说话晚,当他们意识到的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
“自闭症”的外在表现情况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家长们往往会存有侥幸心理,当确认之后又错误的估计了自己孩子的能力,导致在训练学习时和老师的教法做法不一致,致使孩子在训练学习时没有进步甚至会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倒退。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和家长及时的沟通交流,制定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案,而且要在方案进行的时候和家长多沟通,明确当下训练方案在家和在学校的进度以及表现是否一致,在此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泛化,不要让孩子认为只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景下、有特定的提示或暗示才应该这样做。
教师以及家长作为主要的教导者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给孩子及时适当的泛化。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有些家长会有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孩子太小了、怕孩子受到伤害,不能让他自己做,从而包办过多,其实恰恰相反,很多事情只有让孩子自己做、自己亲身去体验,家长再旁边适时的防护与指导,孩子才会知道事情的内在含义,以及对与错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生活中家长的过多包办,只会使孩子的能力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
自闭症儿童在认知以及理解和表达抽象性的事物或情感时能力较差,教导者一定要细心的发现孩子的能力是卡在了哪些细节上,从而制定相对应的适合孩子的方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承受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无作为或者错误的作为;还要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的来教导孩子做同一件事。
自闭症儿童的专注力一般在某一件固定的事情上或者是某一个物体的某一细节上,作为孩子的教导者,老师和家长应该慢慢的引导孩子,观察事情或事物的其他细节、直至观察整个事情或事物的整体。
大部分的自闭症儿童都多多少少的存在着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当孩子的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出现时,一定要分清楚孩子是单纯的问题出现还是要借着这个问题来逃避某些事情,如果是单纯的问题出现一定要及时的制止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是为了要逃避某些事情或课题则教导着一定要坚持原则,完成当下的事情或课题再让孩子休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也会通过孩子学习到很多东西,我们要与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6
今天看了一部纪录片《自闭症少年的内心世界》,看完的时候已是凌晨,感慨万千,必须马上写下来。
以往的我其实并不会太在意这类型的纪录片,毕竟自己身边并没有接触过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对自闭症的印象还停留在“雨人”这类型的天才身上。
但是近两年我真的有关注过,因为有了娃。我家宝宝语迟,到2周岁半的时候还只能简单的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啊啊或是嗯嗯嗯的表达,或是用手指代替说话,很胆小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再看到其他同年龄的小宝贝都可以很流利的表达自己时,我真的焦虑,就担心因为我的不重视导致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在自己查询网络与相关书籍之后,我在小宝2周8个月的时候带他去儿保做了检查。在经过一系列的问卷及儿童游戏之后,医生的结果是:语言发展迟疑,平时要多和他说话,带他多和小伙伴玩耍,鼓励他说话而不直接代替他行动。
说行动立刻行动,为了能让小朋友尽早适应集体环境,决定接下来送他去早教班。在考察了几家之后,与老师表达了我们的'诉求与要求后(多点耐心),在他2周9个月的时候正式上了托班。老师都很NICE,适应的还不错,也没有太多的分离焦虑,再加上每天每天都和他读书,终于,在3个月之后,3周岁的时候他终于能跟着我一起一个词一个词的学着说了,虽然说的不太标准,但我已经感激涕零。至此,我才真正的放下心。
再回到这部纪录片,看的时候真是眼泪汪汪,可能带入了一点我家娃如果也这样的情感。现在的人,在遇到困难或是失落的时候,都会调侃自己“我自闭了”。或是和我之前一样,用一种“自闭症的人一般都是天才吧”这样的眼光去看他们,但真正去了解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每个自闭症都是天才啊,绝大部分患者都无法正常沟通,主人公直树已经非常幸运了,作为一个自闭症患者,他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他的想法真的是靠着极大的努力才能写完啊,那么努力的用食指敲打键盘,不停的用手按着自己的耳朵提醒自己不要走神,用2天才能写完800字的文章。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用怜悯的眼神看待他们,但看完这部纪录片,才明白,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正常的对待,不要对着他们哭泣,不想用异常的眼光看他们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对于一个孩子,都需要给于他们足够的耐心,孩子们都是一只只的小蜗牛,需要大家等一等,更何况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呢,正如那位医生而言,对于他们来说,不要只关注着大脑语言缺失的地方,那些大脑补偿特别发达的地方才是更应该关注去发扬的。
最近在等一个OFFER,心态都快崩掉,真是觉得自己快抑郁了,不想出门,不想社交,不想见人,想着去禅修。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紧张焦虑,老公看我心情不好他的心情也不好了,这肯定也会影响到小朋友的心情吧。
晚上看着这个纪录片,都觉得我这都是什么事啊,好好活着才最重要啊,开心的活着吧,自由自在的活着吧。像自由女神一样,面朝天空,真诚的活下去吧。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7
天都变,让他无规律可循,这样我发现他的专注度提高不少,因为他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接着几乎每天上课我都故意“大声的骂”他,为的就是要他爆发情绪,变成小恐龙,但是我会立刻安抚他的情绪,并引导他说说发生什么事了,经过两个多月的重复,他已经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从一开始的乱叫接着惊恐一会,再到只是拍腿,到最后是发出寻求原因的眼神。
而在课后,以前我会见到他就跟他打招呼,后来我故意忽略他,但在经过他身边是给他一块饼干,睨一下他的反应,开始是他从老远看到我就跑,后来会狐疑我为什么不看他,又为什么给他饼干,慢慢地他就不再一看到我就跑,有时我跟他打招呼他也会向我打招呼,到现在他会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了。
同时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也说明他的接受能力提高不少四,不足回顾来到小海龟的`一年多,发现自己除了不断地努力着,还是有不少不足的地方要努力改善:
1、没能及时写教学反馈。
就是自己的拖拉懒散导致的,有意识没行动,等过了一个月才写,按照记忆曲线,有些亮点也被自己遗忘,效果也不大了。
2、专业知识不足。
尽管阅读了不少书籍,但上课操作起来,还是会有不确定性,经验也是很重要很薄弱的一环。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积极汲取养分,也感谢中心给予了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我受益颇多。
总之,我还很年轻,需要不断的磨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自闭症教师,为此,我将一如既往,努力早日达到目标。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篇18
我在让孩子走进社会,融合教育是必须的!这篇文章中,分享了关于融合教育的优势,以及对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必要性、然而,不得不承认,融合教育在当下,是很难实施的。
这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原因,让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一、来自校方
众所周知,我们讲〝融合教育〞,所在的场所就是幼儿园、学校等、但是,能够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场所,少之又少、只有观念特别包容的学校,才会接受〝特殊〞的孩子,但这样的学校十分稀缺。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里面的普通老师居多,专业单一,对特殊教育经验甚少,也许无法成功面对孤独症儿童、而特殊教育教师一来稀缺,学校中不一定配备,二来特教老师虽然有着专业的干预技巧,但相对的面对正常孩子的发展规律也许缺乏足够的认识,这在他们的工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于有着特殊教育的场所,通常成本较高、教育经费的不足,也是融合场所难以开设的原因之一。
二、来自专业普及和认知
即便有了融合场所——幼儿园或学校接受了孤独症儿童,但,要清楚的是,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孩子依旧是两个群体、而融合,并不只是单纯地、物理的将两个群体的孩子放在一个教室里那么简单、对于正常孩子的教育,和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干预,如何在教育内容上、教育形式上、教育方法上融合,从而不会让两个群体产生互相制约(不让正常孩子教育速度放缓,也不让孤独症儿童干预受限),这其实颇有难度、我所知道接受孤独症儿童的幼儿园,采用的是〝蒙氏教育〞,里面的内容相对有融合的特质。
三、来自教师
普通幼教和教师,处于对工作的责任感,通常是不会完全接纳孤独症儿童、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够专业,耽误孩子的干预最佳时间。
而特教老师,特别是成熟的收过职业培训的特教,他们通常对融合抱有异议、我所认识的特教老师通常不推荐融合教育,他们认为密集的干预训练才能有一定成就,在基于一定这一基础再送入幼儿园进行融合才是、对于这一点,我认同一半、特教老师的想法是让孩子有了完备的技能后再去融合,而我认为孩子只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即可进行融合,在融合中继续增长,并在课后继续干预训练。
目前,国内融合幼儿园和融合学校十分少,在融合领域中也没有形成一套专业并可复制的教学体系、普通教师很难接触到融合的专业培训,而特教老师则难以进入幼儿园或学校。
四、来自同学和家长
社会公众对于孤独症的看法,即便到了现在也是十分不统一,不理解者居多、孩子们天生善良,也许对于接纳孤独症儿童没有太多想法,最多只是感觉这个孩子很奇怪,或是小小的欺负她一下、但是,对于大量的正常孩子的家长,则并不看好融合教育。
正常孩子的家长不会对孤独症有深入了解,凭借他们在网上看到的`片面知识,他们会本能的保护自己的孩子,认为有孤独症儿童加入自己孩子的群体,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安全隐患,并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倘若孤独症儿童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不可控行为,例如伤人,那么我想如果面对正常儿童,大家的态度应该是包容和理解的,但面对孤独症儿童,则是严厉的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全体家长一直要求孤独症儿童退学或转班、这也是现实。
五、来自自身
我们讲融合教育,家长应该付出更多、然而,很多家长则是把孩子直接就放进幼儿园,不管不顾、融合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并非是单纯的〝托管〞、如果家长不能够及时发现融合教育过程中孤独症儿童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而加以迅速干预,那么,融合教育是失败的也不乏家长虽然与校方沟通良好,但缺乏与其他家长沟通交流、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带着有色眼光看自己的孩子、但是,当出现一定问题,其他家长察觉出来并频频反应的时候,我们不禁需要考虑:是否提前沟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由此可见,融合教育能够有效地,成系统的进行下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我们需要国家对社会进行孤独症的知识普及,需要社会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与资助,需要足够的师资力量,需要社会人士的宽容、理解和帮助、我期待会有这么一天,孤独症儿童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快乐的上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顺利的接受义务教育,长大成人!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总结04-30
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总结范文07-30
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策划书11-30
关爱自闭症儿童横幅标语240句04-03
关爱自闭症儿童倡议书(精选7篇)04-15
儿童自闭症11-22
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总结(通用14篇)03-31
关爱自闭症青年心得体会范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