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知青》有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知青》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知青》有感1
虽说是在那么苦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始终还是有很多真挚的感情的,这是最让人高兴的。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终归还是有许多纯洁的'。人们之间的善良本性始终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不管条件多艰苦,生活多不易,社会多不正常,但他们始终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变好,人心是善良的。
一个时代的大环境主要是政治决定的,所以人们很少能够离开政治而独立存在。但无论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在小环境下,人们身上最美最真最善良的东西始终会还是会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表现主要归功于其独立思考后的价值判断。要想准确的看清现实某些问题,需要从更高层面看,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保持思考。
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代人们都怀着希望,都坚定不移的相信爱情,相信可以改变命运,相信人们的善良。而在这个和平安稳繁华的年代,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真心呢,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自己的感觉呢,有什么理由去违背自己的良心呢,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活得人模人样呢?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人们整天虚无、堕落、虚伪……让他们成为房子车子的奴隶,让他们毫无廉耻?也许是贪婪吧,也许是过去贫穷给他们留下深深的恐惧吧,也许是文化缺失,他们无所事事吧。
观《知青》有感2
至中央,天津各主管部门的一封信
目前天津知青面临的困境需中央及有关部门予以酌情解决,特汇报申述如下:
当时下乡的大背景。6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从当时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考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随后,毛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为执行中央指令,天津市委下令,全市老三届学生在69年春节前必须到陕北、山西、内蒙山区插队和到东北、云南等建设兵团去。知识青年坚定不移的执行了党中央、天津市委的指令,毅然决然的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展开,知识青年也为国家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由于知识青年在兵团、农村存在诸多问题,兵团等地掀起了知青大返城。下乡插队的知青基本上就地安置在了工厂和其他部门,有的上了大学和当了兵。由于他们插队所在地域分散,消息蔽塞,插队返京知青都是自己找渠道,找关系陆续返回。我父亲就是当时参加上山下乡的知青。1976选调参加了工作。可是1992年的时候单位利用手段让我父亲和他们的同事都签署了一份单位员工内部退休协议,说到了退休的年龄给办理正式退休,可是到了1996年的时候单位却给办理了退职手续,这些事我们当时都不知情,是事后才发现的。现在我父亲的'工资要比别人少比人少很多。最近找到过武清商业局、劳动局、信访办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办法解决,商业局说知道当初办错了。但是现在国家没有文件没有办法纠正。现在像我父亲这种问题的人有几百人。这些人为了祖国的建设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党和国家,为什么到老还不能有一个好的安置呢。退休,退休金拿不到。子女没有被安置。难道咱们的党把这些人都给忘记了吗?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国家权益之计,知青返城后应享受本城市待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妥否,盼复!!
观《知青》有感3
知青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奉献着自己,这群人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他们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次的影片主要关注的是50年前上海的学生们积极扎根在东北建设兵团工作的故事。他们放弃了条件稍好的生活,积极奔赴到最艰苦的地方最苦难的.岗位上去,他们的故事是蹉跎的,人生是坎坷的。
50年前去到最前线的都是最最普通的人们,他们是最朴素的人也是最善良最可爱的人。
这部纪录片中的几位8连知青的真实故事深深的感动了我,那个时代的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无私啊。跟现在这个社会的风气是形成强烈对比的,那时候的知青们,哪里需要就去到哪里,心里想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定要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留给我们现代人的思考有很多。
我记得在整个影片放映的过程之中,整个影院的气氛都是很安静的没有一丝丝的吵杂。大家都投入进去,用心去体会那个年代的知青们的生活,在场的人们都眼含泪花。可能大家都深深的进入了那一段生活吧。回想起自己那时候的生活,真的是好多回忆和心酸吧。
我们新时代的人们回首那段难忘的知青生活的时候,应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去体会呢?我们为什么要去接近那段时光呢?因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得故事去激励,需要这样的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奉献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是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的,这是我这一次看了我是知青这部纪录片最深的体会,相信也是大家的感受吧!
观《知青》有感4
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知青网合拍的纪录片《知青岁月》,昨天在北京四惠附近的国粹苑首播。这是一部北京知青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历50年岁月,讲述年过花甲的知青沉淀记忆后的真人真事。由知青本人亲口讲述那些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再现当年那激情豪壮的岁月,也是深重苦难又艰辛挣扎的青春岁月。没有任何改编加工和演技,但真实的重锤,声声击打观众心扉,感人至深。放声大笑,感动落泪,鼓掌悲叹,知青观众的情感投入,心神倾注,与屏幕上的讲述人声情交汇了。
这次纪录片《知青岁月》首播的是《贺兰山下的记忆》,65年下到宁夏的北京知青集体口述,在贺兰山下农建13师难忘的人生历程。中国传媒大学的郭振元教授是总编导,北京知青网的千秋缘站长是这次知青聚会主持。
播映前宁夏知青代表何君倬的发言依然豪迈,令人难忘:
“我们是拼搏的.一代!我们是忍辱负重的一代!我们1700万知青,手挽手,就是一座三峡大坝!我们站起来,就是一座喜马拉雅!
一位69届的知青代表,已经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了,走上台,对着台下的65届老知青们依然动情地说:“我们69届下乡的毕业生,是你们牵着我们的手,一步步长大的!”
片头曲是一代知青们都喜欢都唱过的《边疆处处赛江南》。这支美妙婉转的歌曲,承载了知青们太多的豪情,太多的苦难艰辛,太多难忘的记忆!歌声一起,我的思绪就回到了那一眼望不尽头的北大荒,面对一根直通到山脚下的垄,边锄玉米地,我们边唱的就是这支歌。
屏幕上的知青在口述,台下的知青记忆闸门就打开了!浸润着悲与欢,浮现着血和泪。
贺兰山下,腾格里大沙漠边就是我们的家。刚到几天,沙尘暴袭来,面对面几米看不见人,昏天黑地,女生们夜里用纱巾包住脸,睡着又让沙子呛醒,抖抖纱巾,一捧土!被子上身上脸上全黄的!第二天每个知青干的活就是都拿一个脸盆,到麦田里捧沙土,把沙土埋住的麦苗露出来。
最让人感动的是屏幕上一个叫潘永仪的知青,讲当年主动参与挖大沟的劳动竞赛:
“那天早上,我提着10个馒头,一大桶水,就上阵了。到地就全脱了,只穿一条短裤叉,挖一米五深沟,有人丈量,大太阳底下,汗不停流着,铁锹不停,中午饿了,吃了5个馒头,不歇,接着挖,要创纪录。最后那天我一人挖了32方土!”
他还讲了如何教几个同伴一起跳下火车,追赶连队汽车的趣事,也令人捧腹。
还有一个割麦子的经历:“我割不快,就想镰刀一定要快!头天晚上提前磨了5把锋利的镰刀,就用草绳子系住腰,后背插上锋利的5把镰刀,一溜儿,闪闪的,第二天大猫腰割麦子,用钝了一把,一扔,再从后背抄一把,接着割!”
当年全国一千多万知青,兵团工资全国几乎一样,无非24元,25元,28元上下。
我想,当年这些吃苦拼命的事,如今似乎听着很新奇,其实很多,正如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山的石头上,硬是凿出来一条盘山的红旗渠!全县几万农民,每天就供一斤粮食一斤半菜,自带工具,实际就是义务劳动啊!没有当年不计报酬的几亿人的奉献,哪有共和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原始积累!
昨天整看了一上午一下午,很真实很全貌很震撼很简洁很值得。比某些耗资上亿的烂片子有意思。
参加这次知青口述历史的,有当年北京各个中学毕业生,仅仅记下了几个学校:三十中,二十七中,四十一中,十中,二十三中,五十六中,国子监中学及钢院附中等,当年来到贺兰山下战天斗地的是大批初中生也有高中生,还有个别大学生知青。最小的才13岁,妹妹参加兵团时才未满15周岁,还带着红领巾呢!
约200名北京老知青在5月29号欢聚一堂。聚会间知青网代表,天津知青网代表,重庆知青网代表,廊坊知青网代表等上台接受了北京知青网赠送的大钟表并合影。
据说《知青岁月》计划要拍52集,期盼再现北京知青真实历史,了解在全国各地的北京知青那段难忘的辉煌,无论是黑龙江陕北山西内蒙还是新疆云南!
观《知青》有感5
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知青这两个字是一个很遥远的记忆,但是它确实许许多多人一辈子的记忆,大概有过类似的经历的人生总回事感同身受,纪录片《我是知青》就向我们讲述了那个年代的故事,或许在这之中你也看到了你自己。
没有抽象地去说什么知青的有悔和无悔,公平或不公平,只是很平静地叙述着她那平淡而又琐碎的人生过往,点点滴滴的经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随意,时间上是跳跃性的,并不是有序的,也不是全部人生。
文章短小精悍,不是冗长、拖沓,有时说到兴头上,戛然而止、欲说还休,让人带着悬念等待下一集。
我很欣赏她的是,无论命运给了她什么境遇,好与坏,她都一如即往,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每一天。从铁姑娘排的战士到九年的会计工作,农场的结婚生子,礼堂之死,命运多舛;回城后的工作,以及遭遇企业倒闭下岗……人生一路走来,坎坷,曲折,甜酸苦辣,她都坦然面对,毫无怨言、荣辱不惊。
正因为平淡琐碎,才让人觉得故事的真实,可信、可亲,她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知青的缩影,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她经历过的,我们大都经历过,在她的故事中,读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有了共鸣和同感。
我们是七O年一月去的江心沙农场,比老三届晚去了一年。去的第一年,就有少数知青,离开了农场,调往兵团所属厂,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是有门路,这让大部份知青,对自己的前途很迷茫,看不见未来。
探亲回家时,我对父亲抱怨过此事。父亲对我说:“向你四姐学学。”
我的四姐,当时并不被父亲看好,因为六三年四姐高中毕业,没有考取大学,这让父亲很失望。她只能和表哥王仁近,表姐曹明琴结伴去了洪泽湖农场务农。
刚到农场时,天寒地冻。有一天,他们要过一条冰河去干活。四姐是第一个下河,趟过冰河到对岸的。六个月后,她被抽调到泗洪县水利局集中培训水利员。不巧的是,她感冒发烧了,晚上,其他学员都去看电影逛县城了,她只能留在招待所,披衣看书。培训结束,其他学员以水利员身份分配到各个农场工作,而她则以考试第一名成绩,留在了县水利局工作。
以后父亲再说起她时,称她为鸡中的凤凰。父亲对我说,人无论处于逆境或者顺境,都要以认真踏实地态度去工作,努力表现自已,不甘平庸。
后来,我和大部分知青一样,一直待到七九年才返城,没有上调、招工、读书的机会眷顾我。
和李新一样,只能在农场适时地改善一下现状而已。调到农化厂当化验员。就是当了化验员,也不能安于现状,要学习,不然的话,会有更优秀的.人可以取代自己。要虚心地向师傅学习,跟他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专业业务。师傅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比我多读了六年书。跟随他一起研发新的产品,建立新的车间。
回城后,一切从零开始,从头学起,当过生产一线的操作工,操作一台新的机器,当了生产小组长。从完全不熟悉的工作,到慢慢地钻进去,逐步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能熟练地驾驭着这台机器,同时也感受到了工作着并快乐着。半年后,让我担任了车间的质量管理工作,继而又从事了专业的经济工作。
工厂由于连年亏损,从一千三百多人精简到三百多人时,我没有遭遇下岗,反而留用了一年。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作为一代知青,人生一路走来,本来就不按常规出牌,顺序乱了套,结果怎样,从不敢有太多的奢望,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没有轰轰烈烈的精彩人生,平平淡淡地一生,就是知青们的写照。无论命运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境遇,只能照单全收,都要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走好当下每一步。快乐的心态下保证健康的身体最为重要。
观《知青》有感6
观电视剧《知青家庭》,感慨良多。此中印象最深的是,宋大江为了挽救儿子搞假破产。
宋大江是当地著名的企业家,他和老婆一心扑在事业上,儿子乔生由外公外婆带。外公外婆分外是外婆对乔生娇生惯养,有求必应,言听计从。先生家访,说,乔生在学校里,小错天天有,大错三六九。先生把乔生写的作文《我最亲爱的人》读给外公外婆听:“外婆对我很好,从小她就听我的话。我在外婆面前便是总司令,我让她朝东,她不敢朝西。我到游戏厅打游戏,外婆还帮我打保护,跟我爸爸妈妈说我在阅览室里观书。”
乔生吸毒,从家里偷钱,外婆发明了,竟然伪装没观见,更没有奉告任何人。
易中天说:人一辈子最紧张的事不过就两件,第一是照顾好本身;第二是养育好后代。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固然在政治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在小孩教导上异常失败。她有一对龙凤胎,儿子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还介入赤道几内亚的政变,被判刑4年。女儿不喜欢妈妈,她说撒切尔夫人是个极糟糕的妈妈,曾表达“永不会忘记在活动日得奖,但没父母在场观的感想感染”。在撒切尔夫人大哥多病时,儿后代儿都不陪护。甚至在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他们也不乐意在第一光阴赶回来。撒切尔夫人晚年反思道:“如果时光可以或许倒流,我毫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支付了过高的价值。”
人真正必要的不是事业的胜利,而是人生的胜利。
一个人不管事业做得再大,如果没有养育好子女,人生都不能算胜利。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紧张的先生,父母的陪伴不仅是对孩子的.爱,而且有利于孩子的教导。
宋大江蓝本早就明白这些事理,在乔生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妻子做全职太太,在家带小孩。妻子,尤其是丈母娘不合意,说什么“相夫教子”是封建社会的糟粕,还说女人必须在经济上自力,否则在家里没有位置。其实,不管是干事业,照样带孩子,都是在为家庭做供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乔生越长越大,在差错的途径上也越走越远。宋大江用尽了各类法子,想转变乔生,可没有后果。最后,他搞了个假破产,谎称败尽家业、身无分文了。他本身一个人跑去深圳,没留一分钱给妻子孩子。乔生和妈妈相依为命,度过了四年困难的生活。可喜的是,乔生脱胎换骨,由“问题少年”蜕酿成了“有志青年”。
现实中,有太多像乔生一样被宠坏的孩子。希望他们的父母可以或许早一点醒悟,像宋大江一样,真正看重起子女的教导,采取有效的步伐,把后代引导到正确的发展途径上。
观《知青》有感7
据报道,电视连续剧《知青》即将正式播出。《知青》的编剧是梁晓声,梁晓声本人曾经就是知青,以前也出版过不少关于知青的作品,因此,由梁晓声担任编剧,我认为在具体细节的历史真实方面,应该问题不大。关键在于如何看待那段历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那段历史的确真实地发生过,至今还有很多亲历者健在。当事情正在发生时,当事情刚刚结束时,亲历者和旁观者都会有各自的感受。到今天,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已经过将近半个世纪,大多数经历者已经垂垂老矣,步入耄耋之年。穿过时间的尘埃、历史的风云,再回首看那段历史,会给亲历者怎样的感受?还有很多年轻人,没有那段经历,甚至没有听说那段历史。当他们在父辈、祖辈的叙述中拾起那个被时间过滤的“传说”,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我看了《知青》的前20集,边看边想起那时候广为传播的一段名言。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本很著名的小说,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不是一本科普书,而是关于一个名叫保尔·柯察金的年轻人的人生故事,其原型就是作家本人。这本前苏联小说很早就被翻译到中国,当年有小说、有电影,还有连环画,其中有一段话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时,可以说:我整个生命和精力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
我没有当过知青,因为那个时候我还小,但我确实感到,当年很多离开城市、上山下乡,到高山、到草原、到边疆,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年轻人,时代赋予他们知识青年的称号,的确是怀抱着建设国家的理想。《知青》剧中不管是到兵团的知青还是到农村插队的知青,很多人的确也是这么想的。时隔多年,我接触过不少已经回到城市的当年的亲历者,其中依然有很多人对当年自己火热的青春怀抱着复杂的感情。虽然在后来的反思中对那段历史有各种看法、说法,然而,无数的亲历者仍然没有否定它所体现的理想和实际的价值。也许,经时间的打磨,人们对“最壮丽的事业”会有不同的解释——什么才是“最壮丽的事业”?如何才能建设和实现“最壮丽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有失误或偏差,但是,无数人都不否认,当初无怨无悔地投入火热的青春,的确是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是当年的理想主义至今尚存的重要原因。
穿过岁月的尘埃,如今人们可以反思为“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最壮丽的事业”是否在实践中有不切合实际的做法,这一点在电视连续剧《知青》中也有所体现。在电影、电视、小说之外,人们在思想界、学术界对此展开深入探讨也是必然的,这涉及到更深入、全面的思想理论研究。我认为,思想理论上全面肯定、彻底否定,都失之偏颇。而小说或影视等艺术,更多关注的人们的经历和情感,它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能够给人们更多的理解角度。这也是我对梁晓声担任编剧的一个肯定,因为,他能保证再现那段历史时情感上的相对真实,这非常重要。有些人为了彻底否定那段历史,经常把那时的每个细节都描述得极为黑暗。事实上,在《知青》剧中我们能够看到,那时也有欢乐,也有阳光,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关爱与温情依然牢固广泛地存在。我们今天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那些永远不会失的人性,与为了“人类的自由与解放”的“最壮丽的事业”究竟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很多时候,脱离实际的书本理论知识常常是造成事与愿违的.重要原因。这一现象在当年上山下乡中能够看到,在今天的改革开放中,依然没有改变。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最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古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管是过还是现在,正在经历和挥霍青春的人们也许难以就近看清自己行为的价值。然而,跳开当下的漩涡,参照别人的青春,再来审视自己的青春,也许,当今的年轻人能够对父辈、祖辈以及自己,有更多、更清醒的认识。今天,在“蜗居”和“职场”中打拼的杜拉拉们,也把自己的青春称为“奋斗”。与当年上山下乡、战天斗地的“奋斗”相比,我不愿给出孰高孰低的价值标准,但我认为,通过《知青》了解历史,对于当今年轻人了解自己也是有益的。
我比较惊讶在《知青》一片中出演的年轻演员,他们大多没什么名气,不算大牌,但他们较好地演绎了那段历史的真实。这一现象也让我相信,不同时代的年轻人,在为理想或自己奋斗时,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因此,不管是过来人还是年轻人,如果面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多困惑,我认为,看看历史,看看别人的青春和生活,哪怕只是隔着时间的纱窗,也能产生新的启发和认识。对于中国来说,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涉及整整一代人。虽然它已成为历史往事,但它对当今中国的影响依然存在。通过思想,通过反思,通过活生生的人,它的后续影响究竟有多么深刻?是积极的意义,还是负面的价值?我认为,未来的中国社会还将继续为此而深思。电视连续剧《知青》某种程度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切入点。
观《知青》有感8
九团三营聚会后的一天,接到电视台阿罗的电话,说要挑选几个老知青采访一下,谈谈《知青大返城》的感想和体会,以后作为一档电视节目,会在《上海故事》里播放。
上山下乡有43年了,回城也有34年了,本已淡忘的历史,那些过往的故事,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已60岁了,到了谈出的岁数,那些催人泪下的往事,本该随着我们的老化,一并带进坟墓,葬身于无人知晓的记忆。而今天,给了我们说话的机会,打开记忆的闸门,还是让我激动了一把。
采访的那天,天下着小雨,我一早赶往老娘独居的、有点潮湿、有点阴暗的老城厢石库门的房子,我是刻意的。 在那风雨飘渺的日子里,最受伤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我们可亲可爱的父母,他们拼命的工作,背负着家庭的重担,还清上山下乡带来的债务,还时刻耽惊受怕、关心着出门在外的儿女们生活、改造和成长。而且,我们大都也是从石库门走向农村的。
也许,阿罗没想到,下雨天的石库门是那样的昏暗,只能再到车上去搬来灯光照明。帮我和我母亲衣服上别上录音话筒,准备工作就绪,这时的母亲,浑身来劲,抢着发言,其实我知道,她是惧怕闪光灯的,只是上山下乡带给她的伤痛,一直索绕在她的心灵深处,她才是那场轰轰烈烈运动的最受害者。
母亲的叙述,把我带到那荒唐的年代。哥走的那天,正好是68、12、21,老人家最新指示发表的日子,理由是:你姐68届中专,以后一定是上海。于是,67届的初中生,他去了崇明。接下来的一片红,姐于69、10去了大兴安岭,我70、4去了鲤鱼洲。一年半的时间,家里出去了三个初长成的孩子,留下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对父母的打击不言而谕。钱、布票、棉花票成了燃眉之急。
轮到我走时,我一生中第一次看见父亲的哭泣,看见母亲为了我,一夜之间脱光了头发,为此,母亲不能送我,至今还是遗憾。
鲤鱼洲,我的表现只能算中下游吧。干活没别人力气大,读书也不可能轮到,浑浑沉沉地度过了九年。志已去、心已冷,终于碰到了大返城。
78年,家里矛盾凸显,母亲正好退休,给谁顶替?手心手背都是肉,难煞了父母大人,家庭会议隔三差五的开,意见一直不能统一。姐那年30岁,男朋友在大兴安岭教育局,如果放弃这次机会,以后不可能返城。何况,姐对我特别好,在鲤鱼洲的`日子里,她对我的资助超过父母。我是极力同意让姐先回城的一方。 可是,我的女朋友---鲤鱼洲独苗回上海的她,嘴上不说,心里很难过的:我回上海,等你三年了,现在有这机会,你却发扬风格。会议持续了有半年,意见始终不能统一,
最后,父亲不顾母亲的反对,(因为父亲是八级裁缝,当时工资是98.64元,属高薪)到工厂搞病退,提早三年退休,平息了家中矛盾,我和姐姐如愿以偿,各自顶替了冠生园食品厂和上海一0一工厂。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父母才是上山下乡的最大受害者,不该忘记的历史,现在父亲走了,母亲,我会好好侍奉你的。你们的儿子。
观《知青》有感9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知青》在央视热播已落下帷幕。使曾经的知青人与关注知青历史现象的人们,重温了那段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牵动几千万人与其家庭命运的苦涩历史。它是至今为止反映知青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中的大手笔。
说其大手笔,是指作品对知青历史在时空上多视角多方位的充分展示。首先时间跨度大,从知青运动初期到一九七九年,几乎囊括了知青现象存在的主要历史阶段。其次空间跨度大,作品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地为基地,同时展示了黑龙江山东屯插队知青、山西窑洞插队知青、山东沿海返乡知青、内蒙古兵团知青的生活情形(还有新疆兵团)。再次,内容涵盖广,收割、排水、播种、农机、夏锄、饲养、编草帘、采石、野营拉练、巡逻站岗、教书、遭遇狼与自然灾害的伤害、政治歧视甚至迫害、性侵犯、劳动与恋爱、扑灭荒火、黄土高原地质灾害、伤亡与疾病、读小说、极左思潮式人物肆孽、复习功课上大学、返城。涉及知青生活与工作的广泛内容。雪原、白桦、黄土高原、大海、草原等知青人熟悉的自然环境重新再现眼前。场面之大,内容之丰,让人从更高与更开阔的层面视角来纵情地俯视整个知青历史,深切地感受到波澜壮阔的知青运动历史画卷的强烈震撼。许许多多知青生活的细节描写与刻画,无不引起知青人的共鸣;鲜有暴露的知青经历,无不触动着知青人与其亲人最敏感与最脆弱的神经。
写多地知青生活与劳作,人物众多,情况各异,谋篇布局,驾驭难度大。但是作者巧妙地将他们连接到了一起。“哥俩”将京城家庭与黑龙江兵团、陕西插队三地联系起来;资本家女儿被歧视的经历将山东屯插队与兵团联系在一起;治疗雪原雀盲千里寻求海带将兵团与山东沿海返乡知青联系在一起;知青探家换乘将哈尔滨与兵团联系起来;兵团买马与学习驯马把龙、蒙兵团两地联系到一起;襁褓婴儿将黑龙江与新疆兵团联系到一起。正是这种极具内在联系的`巧妙构建,使整个作品主线突出,视野开阔,大而不散,并具有比较连贯的故事性与欣赏性。
把握主流,是客观反映与评价知青历史的关键。应当承认,知青运动中有许多的阴暗面。这也是人们对知青历史诟病的原因之一。这些阴暗面,主要反映在丑恶权势对女知青的性侵犯、推荐上大学与走后门返城中滋生的腐败、各种灾害吞噬知青的生命,家庭出身株连的政治歧视与迫害,返城过程中情侣的情感决裂,等。尤其是知青运动末期,由于上大学、返城给知青、家庭、社会造成严重的混乱,猜疑、抱怨、仇视。对此,作品既承认历史,又点到为止,不做刻意渲染。作品几近结尾时车站站长的话:“这帮孩子来的时侯热热闹闹,走的时侯乱乱哄哄”,一言以蔽之,既简洁、精当,又绕开知青运动的软肋,在大规模的知青现象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之前,留给人们与社会充分的想象空间;对作品中诸多人物未来的命运,留给观看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不可否认,对于电视剧《知青》存有不的意见,尤其是在知青人中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有认为作品反映的历史不够真实,过大地渲染了“再教育”的作用,无视知青运动给一代人与人才发展的贻误,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的多种伤害与灾难,加剧了文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社会矛盾。而这些,都离不开对知青历史发生原因的认知不同。
是什么原因导致知青历史现象的发生呢?作为一个亲历者认为:其社会背景包括:
1、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巨大压力与生产力吸纳劳动力能力低下的矛盾;
2、对文革前十七年教育的全盘否定;
3、应对国际关系紧张局势;
4、历史上屯垦戍边治国国策的影响;
5、对当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判断;
6、担忧和平演变发生。于是,上山下乡,屯垦戍边顺理成章地成为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宣泄的出口。
观《知青》有感10
一直很欣赏凤凰对知青群体的情怀,这部纪录片是对既往纪录片的一个集体回顾。很多内容都已经是第二次观看,即便如此很多细节还是很感动。
1比如知青离别的车站,从此十年生死两茫茫,无数青年个人的命运,对高层来说就像儿戏。所以难怪老毕云。骂他这话,都算轻的。
2以前觉得去农村还是挺好的,但是上周夜晚在农村骑行迷路的.时候,那种十里八香黑黢黢的,没有光亮的感觉。才觉得农村的安恬才是绝望。
3看到同伴知青离去知青绝望的留下泪水,剩下的知青的那种妒忌和绝望,大概和博士看到别的博士发出文章一样。
4比如上海知青好不容易从农村回乡,妈妈见到回来的孩子,泪流满面。这种伤痛,就让我想到了大舅舅,这种迫害延续到今日,就因为当时领导人瞎几把一拍脑袋,就毁了一个家族几代人。
5有的知青几十年还老梦见户口作废,永远回不了城,就像高考后多年,还是梦见大学文凭作废,回去上高中。
6回到城市的知青,已经不再年轻,面对时过境迁的社会和城市手足无措。是的,的确有的人像我妈一样,再奋起去高考上大学。但那是少数的少数,更多人茫然无助,而十年后,等待他们的是下岗潮。就像许巍说的——有些伤痛总无法化解
【观《知青》有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我是知青观后感11-08
我的知青岁月征文600字11-29
上海知青退休回沪补贴怎么申请10-09
天津知青返津落户办理咨询电话11-28
上海知青退休回沪补贴标准是多少07-25
在上海知青新春联谊会上的讲话01-31
观《南京》有感09-29
观《夺冠》有感10-16
观《情书》有感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