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诈骗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06 12:22:28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园诈骗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1

  校园贷风险多发,一些学生络借贷导致背负“巨额债务”

  钱凌是江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大二学生,去年6月,他认识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兴。唐兴告诉钱凌,他们公司正与多个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合作,招聘学生做兼职,只要帮忙在平台上“刷单跑量”,学生就能轻松获得报酬。唐兴还表示,做兼职的学生事前可以签订一份免责协议,一旦还不起钱,兼职学生不承担责任。

  “赚钱快、收入高、无风险”钱凌便一口答应了这个“好差事”,和唐兴签订了免责协议,然后向平台提交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和入学年份等信息。没到两天,注册就审核通过了。钱凌立刻申请了12个月期贷款,金额1万元,月利率0.99%。

  提交申请后,钱凌很快接到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核实完信息后,半小时内,钱凌的银行卡就收到了1万元,他随即将借款转给唐兴,同时拿到1000元的兼职报酬,并被告知以后还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两个月后,当钱凌接到贷款平台催促还款的电话时,唐兴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

  钱凌的遭遇并非个案。据常州警方介绍,除钱凌外,还有常州工学院等高校的10名学生掉入唐兴的陷阱。

  曾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除了校园贷诈骗以外,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讲排场,不惜在络平台借贷来实现超前消费和高消费,有的明显超出了承受能力,背负“巨额债务”。

  消费观念不理性、个人信用保护意识淡薄、贷平台无序扩张等是主因

  近年来,互联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2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

  “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这可能是校园贷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州警方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的误区,也是络贷款案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认为,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也不足,这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邓建鹏还表示,很多校园贷款平台的无序扩张,也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他们在广告中常常使用‘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等诱人的贷款和消费讯息吸引客户,同时给校园代理人很高的佣金,助长了代理人盲目扩张业务的冲动。这不仅对大学生,对这些贷款平台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风险。”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消费信贷是一种金融工具,并无道德标签。一些理性消费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通过分期贷款消费能减轻一次性消费带来的资金压力,但关键是学生的借贷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

  应加强风险提示,建立严格的.借贷流程和审批机制“大学生享受金融服务本无可厚非,而且现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也说明确实存在市场需求,但现在的问题是,校园贷作为新兴业态,与大多数互联金融平台一样,还游离于监管之外。”“分期乐”公关负责人认为,一些平台野蛮生长,有些平台存在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松懈但催收严酷等不负责任的信贷行为。

  此外,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和当前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消费观念有偏差有关,亟须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和络安全知识水平。

  “防范校园贷的风险又同时能满足大学生分期购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监管要跟上。”邓建鹏认为,未来的监管政策应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规定互联金融平台一定要对大学生做特别的风险提示,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其次,在评估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时,要适用高于其他人群的审核标准。

  近日,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络信贷监管力度,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等。

  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校园贷平台首先要模式合规,才能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是以2的形式来做,就要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确保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资金放贷,就必须由监管部门颁发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来做。

  其次,贷款平台应规范借贷流程,对大学生借款人进行适当的测评,综合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还款能力等。

  最后,从行业角度来说,要建立起全行业的风险测评体系和监控体系。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2

  伴随着温度的升高也迎来了我们五月份的导师课,这天,x老师带领着刚上完体育课的我们来到了桃园三章。时间或许稍紧张,但一点也不影响夏日来自x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当然了,关心之余并不能少了我们今天的主题——防范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诈骗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但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大学生经常碰到电信诈骗的情况。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以下情况:骗子冒充朋友跟事主借钱,有短信谎称娱乐节目中奖了,让事主转账缴税,骗子冒充外地的公检法让事主转账等等。这些都是电信诈骗的案例。

  大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因此大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我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学校有关部门管理,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

  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3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信息在网上变成越来越透明,网上信息获取变得越来越便捷,在给我们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很多的隐患。如今,电信诈骗案件,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大家都有防范意识,都认为自己能够明确的认出那是诈骗,但当诈骗真的来临的时候,每个人都不一定100%的能够正确预防。

  犯罪分子抓住人们的普遍心理,不断翻新花样,针对大众趋利避害等不同心理弱点,编造虚假信息实施诈骗,有一些人因为缺乏辨别常识和防范意识,往往易被迷惑上当受骗。在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存在着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被骗,在我的周围也存在着这样一部分人,每当听到别人被骗的时候,总是不以为然,还认为别人很笨,如果是他的话,一定不会被骗,他认为他还能反骗骗子,因为我校近期发生多起诈骗案件,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组织我们导辅导员对我们进行教育,我们辅导员为此开过三次班会,还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案例,就是有一名学生被骗子骗了上万块,他报警之后,还给那个骗子联系。他说他能够把他被骗的钱能够骗回来,还能反骗骗子,但第二次又被骗了几千块钱,就让人感觉到哭笑不得。

  所以对于诈骗案件,我们都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加强预防,不管在网上遇到什么样的事,都要谨记,不要转款,不要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号,提高安全警惕。当我们遇到这种诈骗电话时,第一件事就是要保持冷静,我自己拿不准,一定要和身边的朋友说一下,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篇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方便了我们自己,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如今网络上活跃着各种网络诈骗,他们利用各种小手段,骗取人们的资金。对于这种违法的行为,我们要坚决反对,并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此外,还要提醒周围的朋友们,让他们提高警惕性,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在我看来,如果人们不去相信所谓的蝇头小利,就不会发生被骗的事情。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种心理,先施加小利,再慢慢的'放长线,钓大鱼。我们应该认清事实,天上不会白白的掉馅饼,万一是毒药,最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些所谓的刷单,信用贷款,短信中奖等,都是一个个的骗局,为的就是我们的钱财。我们要相信法律科学,要通过正规渠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来赚取钱财。而不是通过所谓的投机取钱,本来想获取利益,结果反而成为受害者。我们应该增强这种抵抗能力,不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要相信自己,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对于一些网络贷款平台,我们要抵制,不要将自己的隐私公布出去,保护好自己。我们要有适度的消费观,不要总是在“透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犯错误,进而给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机会。

  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学习网络法律知识,加强防范意识,维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4

  近年来,互联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近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要警惕校园贷风险。

  对此,妙资金融提醒,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千万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提高警惕。妙资金融理财师在此也将教你如何识别贷陷阱。

  贷正入侵校园

  “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借助诱人的公告和“络+代理”的模式,贷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而大学生陷入“贷诈骗”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兼职时候掉入贷陷阱,被所谓的代理人、业务员等诱骗填写贷资料,最后不仅钱财落空,自己还背上借贷的信用污点。人民日报近日发文表示,要警惕校园贷风险。

  妙资金融理财师也认为,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并没有形成经济收入,因此更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多一个心眼保持警惕。

  如何识别贷陷阱

  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校园贷问题频出,一方面与提供贷款的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关。如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而另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也脱离不了关系。

  事实上,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存在不少误区。最近,清华大学发布了当代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三成90后大学生期望投资年化收益超过10%,但他们对风险的甄别能力却明显不足。

  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但在大学生群体的眼中,市场上必然存在高收益、低风险甚至无风险的理财产品。

  对风险认知的不足,反过来也让大学生对贷的鉴别能力直线下降。妙资金融理财师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贷所产生的利息并没有概念,或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许多大学生还不知道年利10%与月利10%到底有多少差别。如此也让不少违法平台有了可趁之机。

  面对各种违规的贷平台,如何保护好学生自身的安全?妙资金融理财师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1.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哪怕是学校的熟人(包括老师、学长、室友等);

  2.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

  3.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同时切忌以贷还贷;

  4.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

  5.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5

  几个人一拍即合,一套桌椅,一幅扑克或麻将便可成为一些人暂时麻醉心灵苦闷、消磨时间的工具。几个回合战下来,赢者沾沾自喜,良好的自我感觉顿时膨胀,心里开始幻想着赢得更多的金钱;输者渐渐地急红了双眼,但心里却仍抱着一丝的侥幸,企图用更多的赌注换回先前失去的血本,于是,这种最开始可能被人视为娱乐消遣的方式已变成让人越陷越深甚至无法回头的毒药。

  在人性贪婪本性和侥幸心理的的驱使下,许多深陷赌博漩涡的人无法自拔,有的输得倾家荡产却仍不死心,有的在偶然赢了一两回的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下一个妄想捞钱的的战斗,然而却往往事与愿违,不失亦沦为输者。如此恶性循环,参赌之徒心灵开始出现扭曲,急刹的眼里只有赌,妄想通过投机的赌博下注换回成捆的钞票,工作,家庭等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成天千方百计、没完没了地想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一次次下注的成本,法律、道德等一切社会的规则和规范早已在他们脑中丧失,于是各种不法的念头开始涌动,由赌博引发的各种各样的扰乱社会安定和家庭幸福的行为不断出现了:偷窃,抢劫,家庭暴力?由此可见,赌博是许多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赌博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赌博对社会、家庭及参与者的身体都有极大的危害。有的因染上了赌瘾而走上了偷盗、抢劫等犯罪道路;有的因整天沉醉在赌博活动中,而影响工作,影响事业,败坏形象;有的因参与赌博长期夜不归宿,而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有的甚至闹离婚、弄得妻离子散;有的因长期浸泡在硝烟弥漫赌博小屋子里,而染上疾病,严重推残身体?赌博是一种社会恶习,共产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参与赌博将严重败坏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的事业,是违犯党纪、政纪的错误行为。

  而这种丑恶现象,近年来如同瘟疫一样迅速殃及到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不但败坏了校风,而且也导致治安、刑事案件层出不穷,影响高校治安秩序的稳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圣神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教育对象,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小心谨慎。大到说话做事,小到娱乐休闲都要三思而后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要求我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政治素质要过硬,道德品质要高尚。和社会上其他职业相比,我们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示范性。特别是教师参与打麻将、打扑克等赌博,不但影响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家长、社会对教育的信任,而且还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具体事例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

  在党和国家的教育下,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和婚恋观。从来没有过赌博和非法经商行为,并保证今后坚决抵制。我的对外交往情况比较健康,交往对象大部分是校内、军内人员与亲戚朋友,并且一直严格按照军队的纪律和规定要求自己。精神状态方面,我并没有思想颓废、意志消沉、理想信念淡化等现象出现。良好的精神状态,则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每个人成就事业、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在物质追求方面,我没有贪图享受、超能力消费和畸形消费等现象发生。作为革命军人,要始终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抵制酒绿灯红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必须深刻认清享乐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决不能让贪图享乐的思想在心中滋生和蔓延。我有着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生活情趣是一个人的志趣和爱好,反映着个人的情感和心里需求。当代革命军人,必须自觉培养高雅、健康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应坚决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近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赌博是害自己、害他人、害家庭、害社会的事情,轻则影响家庭关系的和睦,重则扰乱社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今后,我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任何人要约,都不参加赌博性质的打麻将、打扑克。还要告诫其他同志不要参加这种只有害处而没有好处的活动。做一名禁赌义务宣传员。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6

  为增强广大同学的安全意识,提高同学们辨别、抵制网络诈骗的能力,政法学院于11月3日19时在学生活动中心面向全院同学举办了防范电信诈骗、校园网贷风险专项教育讲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防范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参考。

  防范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心得体会一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案例频发,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难以取证、学生防范意识差的原因,致使每年案件发生率居高不下且破案存在一定难度,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学校管理安全。

  为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有效提高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保障师生财产安全,在学院学生处、保卫处以及海口派出所多部门的联动支持下,我系于xx年3月4日-7日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师生,分批次在明滙楼观看了昆明市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片,以案情再现和警方专业分析的视角,为我系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课,并要求各班利用此次契机,深度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及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做到进一步的宣传与警示,巩固防范意识。结合我系学生管理工作,现将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及时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学生处下发的学生【xx】3号文件要求,我系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并组建了由党总支副书记袁琳智老师为组长,各班辅导员为组员的人文系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小组,做到工作有安排、工作有落实,旨在将此次宣传教育百分百覆盖到我系师生,全面强化防诈骗意识。

  二、组织有序,多渠道宣传

  由组长牵头,在工作小组的安排布置下,我系师生积极参与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由系学生会负责,自3月4日晚自习起到3月7日晚自习,每天晚自习分为两个时段轮流播放,共播放8场次,覆盖xx、xx级25个班级,师生1800余人,并要求每一位同学观看完视频后撰写观看心得体会,及时总结。

  除了观看视频宣传片,我系结合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多渠道多方向分别对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进行巩固,一是各班级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总结视频教育,并向学生宣读《西山警方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小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和方法,提高识别与应对能力;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朋友圈的`方式,用大家熟知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反复进行防电信诈骗的宣传,并通过学生的自媒体群、朋友圈,将宣传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防范教育的覆盖面。

  三、活动开展效果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了解了各种电信诈骗的方式以及危害,提高了对电信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也切实加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警民协调配合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活动照片

  关于防范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心得体会5篇

  们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也切实加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警民协调配合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7

  “校园贷”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业,也让一些家庭背负沉重的债务。打着“互联+金融”的旗号、却干着“高利贷”勾当的络贷款,在利益的驱动下,将“罪恶之手”伸向脆弱的大学生。在一些高校里,络贷款的广告可谓无孔不入。络贷款广告放大了其显性的正功能、却回避了其隐性的'负功能。

  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并不缺乏预防电信诈骗和“校园贷”的安全教育,却依然有一些学生上当受骗,为何?财商教育的缺失,让一些大学生难以抵御诱惑和欲望,最终“上了贼船”。理财作为一种人与资本的博弈游戏,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大学生拥有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本身就比较匮乏,在利益博弈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缺乏风险防范能力;如果轻率、糊涂地陷入“校园贷”,难免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丰富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提升他们的理财能力,有助于“校园贷”的破题。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8

  电信作为科技高度发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一项标志,越来越让人们享受着生活的便利,同时,也有许多人饱受着电信诈骗之害。电信诈骗是一种新型犯罪手段,犯罪分子使用高科技现代通信技术,诈骗众多受害者的钱财,传播速度快、区域广、被害人数多,对社会影响危害极大。就笔者所在的派出所来说,今年以来,报案近30起。因此,对公安部门侦查、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就电信诈骗的打击与防范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电信诈骗的种类及方式:

  1、以中奖为饵诈骗。

  如以某公司庆典、手机号码、QQ号中奖,以公证员身份请受害人领取大奖,借机诱其汇“邮费”、“税款”到指定的信用卡,收到钱后便杳无音讯,如“恭喜你在-抽奖活动中中奖了,奖品是笔记本电脑一部,现金9.8万元,请你登陆某某网站了解详情并领取。”

  案例:20xx年4月,许庄街道蔡庄社区蔡某某报案称,她收到一条短信,说她的手机号被央视“非常6+1”栏目抽取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三星笔记本及9.8万元现金,后蔡某某按网上操作提示先后汇出奖品税款8000余元,发觉上当。

  2、赚取高额话费诈骗。

  一是诱使对方回电话听歌,“赚”取高额话费,常见短信为“您的朋友13----X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你拨打9-- 收听”;二是诱使对方回电,“赚”取高额话费,如收到开头为0941或0951的未接来电,一回拨即收费。

  案例:20xx年3月,许庄街道马厂社区一中学生收到短信称,他的一位朋友某某某(手机号)为他留了言,拨某某号听取,然而,电话打通后,是一个带黄色话题的聊天平台,短短几十分钟,花去话费1200余元,其家长报警。

  3、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嫌疑人采取步步逼近手法,通常需拨打几次电话。第一次电话是“认亲”:拨打受害人电话后,犯罪嫌疑人先试探性地问“猜猜我是谁”,受害人莫名其妙之际,犯罪嫌疑人立即强势质问“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了”,诱使受害人在记忆中搜寻与嫌疑人声音相似的熟人,并推测性地问嫌疑人是否为某某,这时嫌疑人立即对号入座成为受害者的熟人,并拉家常拉近关系,丝毫不提钱的事。第二次电话是“出事了”:“认亲”后,嫌疑人再次打电话声称自己赌博被抓等或发生车祸等,诱骗受害人汇钱至指定账户。接下来的第N次电话就是捏造各种理由谎称钱不够,诱骗受害人分数次汇款至指定账户直至受害人警觉。

  案例:20xx年6月,一位在辖区打工的青年男子到派出所报案,他被“猜猜我是谁”诈骗方式被骗4000元。

  4、利用信用卡被刷诈骗。

  案犯先发以银行或商场名义发短信给受害人 一旦受害人与之联系后,嫌疑人甲自称为银行或商场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卡已被消费,让受害者与公安部门联系报警,以取得对方信任,并提供公安部门的电话,如果受害者按所提供号码与冒充公安人员的嫌疑人乙联系后,乙称其已立案,并让其再与银行信用卡专职人员联系,随后嫌疑人丙冒充所谓银行专职人员授意受害者到ATM机上进行银行卡保护操作,受害者按其指定的操作方式操作后发现卡内现金被转入骗子的帐号中了。

  5、冒充司法人员诈骗。

  此类案件主要是假借司法机关的.权威,恶意透支等案件,利用受害人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诱惑受害人将钱转至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账户。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部门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身份信息被盗,为确保受害人财产安全,需进行财产冻结或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并警告受害人不能向亲友透露,甚至要求受害人关闭手机。经过“多部门”连番恐吓,步步诱骗,使受害人将钱款转入嫌疑人提供的账户中。案例:20xx年3月,许庄街道三旗营蒋某某称,几天前,湖北一个号码打电话给他,说是湖北高等法院,他去年在外招商引资涉嫌诈骗,要其汇款三万元保证金,蒋某分四次共汇去四万余元,后发觉被骗。

  6、虚构退税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在网上、发短信及打电话的方式,向受害人发布购房退契税、购车退税、购车补贴、退学费等“好消息”,并称只需按要求在银行自动柜员机操作即可拿到退还钱款,有部分犯罪嫌疑人还冒用车管所、税务局工作人员之名进行诈骗。

  二、电信  一是手法变化快。

  一开始只是群发短信,发展到现在互联网上的任意显号软件、显号电台等等,成了一种高智慧型的诈骗。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谎称涉及贩毒、洗钱等等,通过这种办法说公安机关要追究等借口。骗术花样在不断翻新,翻新的频率很高,有的时候甚至一、两个月就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二是蔓延范围大。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

  三是侦查取证难。

  诈骗集团花几十块钱买一个民工的身份证,开多个银行卡,设立了多级账户,通过银行快速层层转账,最后再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ATM机上取现。被骗的钱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就转移到各地,很快就被人取走,这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很大的困难。侦办一起这样的案件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经费,要派出很多的专案组,满世界跑,到处拿着法律手续找银行、找通信部门查电话、查账号。哪个环节出了一点差错都会影响下一步侦查工作,再加上繁琐的程序,要投入相当大的力量和经费,上至省公安厅甚至公安部协调指挥才能破获这样的案件。

  四是受害群体广。电信诈骗侵害的群体具有很广泛的特点,而且是非特定的,采取漫天撒网,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或选择白天老年人留在家中时段拨打电话,犯罪分子抓住老年人资信度比较闭塞,容易受骗的情况实施作案。此类犯罪受害者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小学教师,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波及面很宽、社会影响很恶劣。

  三、电信诈骗频发的原因:

  1、诈骗成本极低。

  常见的短信群发的机器售价几百元,只要连接手机就能识别正在使用的手机号段并自动地群发短信。大面积的轰炸,哪怕只有万分之一人上当也能带能巨额利益。而骗到的钱财动辄上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上百万。可见,“低成本、高回报”,正是此类犯罪迅速蔓延的直接原因。

  2、诈骗成功率高。

  一是短信发送范围广。由于群发器发送短信的范围极广,一天可发几十万次,即使成功率极低,也有相当一部分群众难免上当。二是许多群众防骗意识不强,识骗能力不高。一是贪利心理,愿者上钩。消费者对财富的不正确态度是诈骗得手的最直接因素,多数的行骗者均是以获得额外的收益作为诱饵,使部分消费者丧失最起码的警惕性。二是好奇心理,步步跟进。部分被骗的消费者并不是从最开始就相信犯罪分子的信息,但由于好奇心理,使他们一步一步地跟进犯罪分子所设定的陷阱中。三是粗心大意,难以自防。四是报警者少,难以群防。五是打击效果不佳,没有形成强大的威慑力。电信诈骗活动大多属于大范围、跨区域流窜作案,犯罪分子伪装性、隐蔽性强,犯罪手段智能化、科技化特点十分突出。犯罪分子不仅身份不明,而且他们使用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帐号大多属于外省,公安机关不仅需要异地排摸,而且需要异地协作;不仅排摸费用大,办案成本高,而且工作周期长,追赃难度大。因此,公安机关主观上产生了厌倦烦燥的心态,客观上形成了“防不胜防,打不胜打”的被动局面。

  3、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电信方面——为了多销售通信产品,忽视实名登记,部分需记名销售的产品,身份证件由销售代理商提供,然后对外无记名销售,身份验证形同虚设,犯罪分子利用此漏洞隐身作案、逃避打击。400、一号通等智能电话可捆绑多部手机,隐藏主叫号码,显示虚拟号码,并可在任意地点接听,致使不法分子频繁更换捆绑电话,跨区域作案。银行方面——身份证开户验证把关不严,部分金融机构员工为完成办卡任务,放松对把卡审查,致使大量代办、收购的银行卡成为犯罪分子作案工具。

  4、犯罪智能化。

    四、电信诈骗的防范与打击对策:

  (一)以“防”为先。

  电信诈骗属于可防犯罪,加强防范是成本最低、最直接有效的举措。要加大宣传范围,采取入户走访、集中宣传等形式,利用多种媒介深入地、面对面地揭露诈骗伎俩、宣传防范对策、提醒群众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一是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要教育广大群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因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二是及时揭露诈骗伎俩,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引导公民自觉学习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公众对电信诈骗的免疫力。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广大群众防范、识别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广大群众对诈骗信息不相信、不理睬、不联系、不上当,彻底断掉不法分子的“财路”。三是重点把好银行关口。此类网点醒目位置张贴防范电信诈骗的告示,同时发放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单,亦可通过电子屏幕滚动播出相关的提示语。各金融网点的ATM机张贴警示语,白天安排专职保安负责提醒客户在业务操作前认真甄别。四是积极协调电信部门。要求信息产业部门加强对网络电话业务、国际语音来电接转业务、发布手机短信息、互联网信息的监管控制,严防非法的网络语音来电接入,及时封堵“银行卡欠费”诈骗、“电话欠费”诈骗等各类有害信息。

  (二)以“打”为主。

  一是要广泛收集犯罪线索,并对收集到的犯罪线索进行认真梳理,搞清犯罪信息源所在区域、诈骗资金流向,选准工作重点进行侦查,

  确保打有目标,攻有方向。二是加强区域间、部门间的协作。电信诈骗跨区域特点突出,因此要同外地公安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打击电信诈骗活动;同时要与电信、金融等部门加强联系,及时关停、冻结犯罪分子的电话号码、银行帐号和卡号,净化信息通信环境。三是要深挖余罪,扩大战果。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要加大审讯力度,深挖团伙,做到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带一伙,扩大斗争战果;对破获的案件要加快办案进度,做到快审查,快起诉、快审判,体现打击效果。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9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案例频发,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难以取证、学生防范意识差的原因,致使每年案件发生率居高不下且破案存在一定难度,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学校管理安全。

  为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有效提高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保障师生财产安全,在学院学生处、保卫处以及海口派出所多部门的联动支持下,我系于20年3月4日-7日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师生,分批次在明滙楼观看了“昆明市‘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片”,以案情再现和警方专业分析的视角,为我系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课,并要求各班利用此次契机,深度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及络安全”主题班会,做到进一步的宣传与警示,巩固防范意识。结合我系学生管理工作,现将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及时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学生处下发的“学生【20 】3号”文件要求,我系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并组建了由党总支副书记袁琳智老师为组长,各班辅导员为组员的人文系“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小组,做到工作有安排、工作有落实,旨在将此次宣传教育百分百覆盖到我系师生,全面强化防诈骗意识。

  二、组织有序,多渠道宣传

  由组长牵头,在工作小组的安排布置下,我系师生积极参与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由系学生会负责,自3月4日晚自习起到3月7日晚自习,每天晚自习分为两个时段轮流播放,共播放8场次,覆盖20 、20级25个班级,师生1800余人,并要求每一位同学观看完视频后撰写观看心得体会,及时总结。

  除了观看视频宣传片,我系结合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多渠道多方向分别对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进行巩固,一是各班级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总结视频教育,并向学生宣读《西山警方48种常见电信络诈骗手法》小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电信络诈骗的种类和方法,提高识别与应对能力;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班级群、群、朋友圈的方式,用大家熟知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反复进行防电信诈骗的宣传,并通过学生的自媒体群、朋友圈,将宣传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防范教育的覆盖面。

  三、活动开展效果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了解了各种电信诈骗的方式以及危害,提高了对电信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也切实加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警民协调配合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活动照片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10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进步,网上银行、网络炒股、网络购物等网络商业活动的日渐兴起,在人们沉醉于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诈骗也以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出现,且日益猖獗。网络诈骗不仅对广大网民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产生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随着这一犯罪手段的日渐猖獗,许多骗子纷纷把目光转向涉世未深的'学生群体,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网络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

  了解网络诈骗的形式是为了更好的预防诈骗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

  一、网络购物诈骗。如今,一些不法分子在淘宝、等知名网络交易,向不特定群体随意散布虚假商品信息,或直接制作虚假购物,编造公司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等,诱惑贪图便宜的网友上当。诈骗商品小到女性饰品、服装等小件商品,大到手机、电脑、汽车等贵重商品,交易一律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一旦网友按照对方要求汇入货款,卖家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网络中奖诈骗。很多网友在浏览网页或进行网络聊天时,都会“幸运”地收到“恭喜您中大奖”的信息。当信以为真的网友与兑奖方联系,对方都会以需要保证金、支付邮寄费用等各种借口,要求网友先汇钱。当网友汇去第一笔款后,骗子还会以手续费、税款等其他名目,继续欺骗网友汇款,直到“吃干榨尽”为止。

  三、假冒银行“网络钓鱼”。页面几乎与正规银行一模一样,且域名十分相近,有的只差一两个英文字母。时下,一种名为“网络钓鱼”的新型网络诈骗手段愈演愈烈。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此外,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而面对网络诈骗行为的我们应该不贪便宜。虽然网上东西一般比市面上的东西要便宜,但对价格明显偏低的商品还是要多个心眼,这类商品不是骗局就是以次充好,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上当。收到诈骗者的信息或电话时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因为这样只能使您一步步上钩,而应拨打官网客服电话进行询问,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可向警察求助。当我们进行网上支付行为时应先确认的真伪性,仔细甄别,严加防范。那些克隆虽然做得微妙微肖,但若仔细分辨,还是会发现差别的。您一定要注意域名,克隆网页再逼真,与官网的域名也是有差别的,一旦发现域名多了“后缀”或篡改了“字母”,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特别是那些要求您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更不能大意,一定要仔细分辨,严加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注意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堵塞软件漏洞;禁止浏览器运行JavaScript和ActiveX代码;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者QQ上传送过来的不明文件等,加强对各类QQ病毒的防范和清除措施。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11

  “网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它已经普及了全世界。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低头族”,人们来到一个地方,第一句话就是“有wifi吗?”即使是朋友聚会,也是各顾各的手机,在饭店里不是吃饭,而是“吃手机”。人们对网络系统的依赖大大地超乎了想象,“微信”、“qq”、“网购”……甚至连小学生的作业也是通过网络发布。

  网络无处不在。但是,网络一旦被坏人利用,麻烦可就大了。

  今天,舅舅在朋友圈上说,他不小心点到一个“钓鱼网站”,狡猾的“黑客”通过一个链接轻轻松松“拿”走了舅舅2万元。舅舅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可是又有什么用呢?想必“黑客”一定在享受得手的喜悦吧!我真痛恨这些“黑客”啊!

  新闻也常常报道此类恶性案件,一些诈骗团伙利用网络的便利性,通过网络游戏交易、网上中奖等层出不穷的手段,骗取了大量的.资金。大明星汤唯都曾经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走21万余元。

  那么怎样才能防范这些网络技术,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合法利用网络的便利性,让网络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其次应当克制自己,不让自己沉迷于网络中,成为“网奴”。

  保护网络安全,迫在眉睫!在此,我呼吁大家,为了网络安全,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成为一个个保卫网络的勇士,共创和平家园!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12

  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了。网络把人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随着网银、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工具开发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子商贸的流行。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购物了。但是,网络也成为了骗子的天堂。网络的不安全性和自由性可以使骗子轻松诈骗钱财。而资料搬迁、域名隐藏技术等则使钓鱼、诈骗更加逼真。再加上电话号码修改器、呼死你、自动短信等工具,几乎是使诈骗者无所不能。那怎么来防范网络诈骗呢?就由我来情景再现一下。通过一个男士的被骗经历来揭示一般冒充银行诈骗的手段的防范方法。

  这天,陈林皇先生收到一封短信,上书:尊敬的陈先生,您尾号为1478的银行卡有打七折优惠。陈先生验证了一下,和短信发件人都是建行的。于是,陈先生打开了。哎!果然是建行的,页面完全一样。陈先生相信了,点击活动。等输入账号后,立刻关闭了。过了一会,陈先生的`手机“滴”的响了一声,收到一条短信。他打开手机一看,哇!银行卡里的3000元工资没了。一个月的血汗钱就这样轻松飞入了不法分子手中。陈先生后悔至极。他马上去学习了一些防骗知识来分享给大家:

  1、如果收到疑似诈骗短信的短消息,应查看电话号码和是否正确。如电话号码正确,应回拨过去。因为电话号码修改器一般不是双向的。如果是诈骗的话回拨时应显示真正号码,再看是否正确。如有些骗子将字母i换成数字1,又或是把字母o换成数字0。

  2、要仔细看钓鱼上有什么差别,找出猫腻。

  3、输入密码时,先输一次错的,如果也通过了,就代表不是真。

  学习了陈先生的防骗三步法,我想你对骗术有一定了解了吧?请记住,远离网络诈骗,保护网络安全,不能让不法分子把你的血汗钱占为己有。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13

  近些年,犯罪嫌疑人运用手机上、电話和互联网技术执行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实例高发,因为该类违法犯罪资金投入小、收益高、隐秘性强、无法调查取证、学员安全意识差的缘故,导致每一年案子发病率持续上升且侦破存有一定难度系数,严重威胁社会管理和学校管理制度安全性。

  为了更好地合理抵制网络诈骗犯罪案多发的趋势,合理提升老师学生对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鉴别和解决工作能力,用心搞好预防工作中进一步维护保养众多老师学生权益,确保老师学生资金安全,在学校教务处、保卫科及其海口市公安局多单位的连动适用下,我系于20xx年3月4日-7日运用晚修時间机构老师学生,分批号在明滙楼收看了“昆明‘防止网络诈骗’企业宣传片”,以案件重现和警察专业分析的角度,为我系老师学生到了一堂栩栩如生的“防电信诈骗”宣传策划课,并规定各班运用本次突破口,深层进行“防止网络诈骗及网络信息安全”班会主题,保证进一步的宣传策划与警告,推进安全意识。融合我系学员管理方面,现将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总结以下:

  一、立即建立工作中工作组

  依据教务处下达的“学员【20xx】3号”文档规定,我系领导干部十分重视,第一时间举办工作会议,并建立了由党支部组织部部长袁琳智教师为小组长,各班高校辅导员为成员的历史人文系“防止网络诈骗主题教育”工作中工作组,保证工作中有分配、工作中有贯彻落实,致力于将本次主题教育百分之百遮盖到我系老师学生,全方位加强防电信诈骗观念。

  二、机构井然有序,多种渠道宣传策划

  由小组长带头,在工作中工作组的分配布局下,我系老师学生积极开展本次主题教育主题活动,由系校学生会承担,自3月4日晚修具有3月7日晚修,每日晚修分成2个时间段轮着播放视频,共播放视频8场数,遮盖20xx、20xx级25个班集体,老师学生1800余名,并规定每一位同学们收看完视頻后编写收看体会心得,立即汇总。

  除开收看宣传片视频,我系融合院系学员管理方面特性,多种渠道多方位各自对强化宣传文化教育实际效果开展推进,一是各班在视频观看的基本上,立即机构举办班会主题,汇总视频教育,并向学员诵读《西山警方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小册,让学员掌握大量的电信网电信诈骗的类型和方式,提升鉴别与解决工作能力;二是灵活运用自媒体平台,根据班集体微信聊天群、QQ群、微信朋友圈的方法,用大伙儿熟识和赞不绝口的.方法,不断开展防电信诈骗的宣传策划,并根据学员的自媒体平台群、微信朋友圈,将主题教育范畴进一步扩张,扩展预防文化教育的涉及面。

  三、主题活动进行实际效果

  根据本次主题教育主题活动的进行,使众多老师学生了解了各种各样网络诈骗的方法及其伤害,提升了对网络诈骗的鉴别与解决工作能力,提高了学生们对网络诈骗的安全意台审批存有系统漏洞相关。如有一些乃至举着身份证件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頻就可根据审批。而另一方面,与在校大学生本身也摆脱不上关联。

  实际上,在校大学生财商教育意识层面存有许多错误观念。近期,清华公布了当代青年财商教育认知能力与个人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汇报表明,有三成九零后在校大学生期待项目投资年收益率超出10%,但她们对风险性的鉴别工作能力却显著不够。

  完善的投资人都了解,高回报通常随着着高危,但在在校大学生人群的眼里,销售市场上必定存有高回报、低风险性乃至零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

  对风险性认知能力的不够,相反也让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贷款的判断能力平行线降低。妙资理财规划师发觉,许多在校大学生对网络贷款所造成的贷款利息并沒有定义,或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定义。很多在校大学生还不知道年利10%与月利10%究竟有多少区别。这般也让许多违反规定服务平台拥有可趁之机。

  应对各种各样违反规定的借贷平台,怎样维护优秀生本身的安全性?妙资理财规划师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维护好本人的身份证信息,不论是身份证件、学生证或是支付宝钱包、储蓄卡帐户,都不适合随意表露给别人,就算是院校的亲戚朋友(包含教师、师兄、舍友等);

  2.靠谱企业都是有靠谱步骤,发放贷款以前就规定缴纳花费的信贷公司通通可计为皮包公司,请不要相信;

  3.买东西分期付款需量力而为,且要综合性较为,另外切勿借新还旧;

  4.以借款学习培训做为新员工入职前提条件的企业也可立即列入皮包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

  5.不管在一切场所下,都需要慎重当做贷款担保人,不然要担负借款法律责任。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14

  校园网贷风险多发,一些学生网络借贷导致背负“巨额债务”。

  钱凌是江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大二学生,去年6月,他认识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兴。唐兴告诉钱凌,他们公司正与多个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合作,招聘学生做兼职,只要帮忙在平台上“刷单跑量”,学生就能轻松获得报酬。唐兴还表示,做兼职的学生事前可以签订一份免责协议,一旦还不起钱,兼职学生不承担责任。

  “赚钱快、收入高、无风险”钱凌便一口答应了这个“好差事”,和唐兴签订了免责协议,然后向平台提交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和入学年份等信息。没到两天,注册就审核通过了。钱凌立刻申请了12个月期贷款,金额1万元,月利率0、99%。

  提交申请后,钱凌很快接到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核实完信息后,半小时内,钱凌的银行卡就收到了1万元,他随即将借款转给唐兴,同时拿到1000元的兼职报酬,并被告知以后还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两个月后,当钱凌接到贷款平台催促还款的电话时,唐兴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

  钱凌的遭遇并非个案。据常州警方介绍,除钱凌外,还有常州工学院等高校的10名学生掉入唐兴的陷阱。

  曾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除了校园网贷诈骗以外,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讲排场,不惜在网络平台借贷来实现超前消费和高消费,有的明显超出了承受能力,背负“巨额债务”。

  消费观念不理性、个人信用保护意识淡薄、网贷平台无序扩张等是主因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P2P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

  “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这可能是校园网贷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州警方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的误区,也是网络贷款案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认为,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也不足,这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邓建鹏还表示,很多校园贷款平台的无序扩张,也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他们在广告中常常使用‘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等诱人的贷款和消费讯息吸引客户,同时给校园代理人很高的佣金,助长了代理人盲目扩张业务的`冲动。这不仅对大学生,对这些贷款平台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风险。”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消费信贷是一种金融工具,并无道德标签。一些理性消费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通过分期贷款消费能减轻一次性消费带来的资金压力,但关键是学生的借贷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

  应加强风险提示,建立严格的借贷流程和审批机制“大学生享受金融服务本无可厚非,而且现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也说明确实存在市场需求,但现在的问题是,校园网贷作为新兴业态,与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还游离于监管之外。”“分期乐”公关负责人认为,一些平台野蛮生长,有些平台存在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松懈但催收严酷等不负责任的信贷行为。

  此外,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和当前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消费观念有偏差有关,亟须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水平。

  “防范校园网贷的风险又同时能满足大学生分期购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监管要跟上。”邓建鹏认为,未来的监管政策应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规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一定要对大学生做特别的风险提示,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其次,在评估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时,要适用高于其他人群的审核标准。

  近日,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信贷监管力度,向学生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校园网贷平台首先要模式合规,才能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是以P2P的形式来做,就要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确保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资金放贷,就必须由监管部门颁发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来做。

  其次,贷款平台应规范借贷流程,对大学生借款人进行适当的测评,综合考虑其风险承受能力、还款能力等。

  最后,从行业角度来说,要建立起全行业的风险测评体系和监控体系。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15

  今天听了防诈骗的教育讲座,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骗局,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多亲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来很可怜的陌生人。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实施诈骗。

  我们学生自身在专业学习之余,自觉尝试接触社会,增加自身的社会经验,加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重视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不清楚的事宜及时与学校老师沟通咨询;再者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一旦出现意外,沉着冷静,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及时与父母和老师沟通。

  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注意保护个人资料信息,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发现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报警。如果掉人不法份子所设络的陷阱,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高校大学生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其背后所衍生的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和思考。电信诈骗危害巨大,防范电信诈骗要从自身做起,民众要做到不贪婪、不轻信、多防范。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多种电信诈骗进行严厉打击、加大科技预警和打击力度、宣传要加大力度,要将防范意识深人人心、要规范银行的账户管理制度、完善立法重点打击。将电信诈骗消灭在萌芽里。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意识,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校园诈骗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校园防诈骗总结范文11-25

校园电信诈骗工作总结11-04

校园反诈骗活动总结范文12-08

校园安全防诈骗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5篇)10-17

诈骗心得体会11-18

防范网络诈骗和校园贷风险心得体会(精选16篇)09-25

网络诈骗心得体会03-15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03-29

谨防诈骗的心得体会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