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培养心得体会

时间:2024-05-13 18:43:25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师培养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1

  有幸参加了暑期“青田县名师培养对象第二次集中学习”,在这短短8天时间里,听这么多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被他们的精神所折服。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师这个行业的艰辛,看到了教师这个行业的贫苦。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他们不为艰辛、不计回报的敬业精神。几年来我也在为此而努力,尽量当好一名教师,当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那么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一位好教师呢?结合本次培训心得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

  德高为师。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怀和爱,需要教师以自身的形象去感染和感化学生。只有“德高”才能“望重”。优秀的师德修养,既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都不热爱,一个对自己的教育对象都不热爱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值得人们称赞的优秀教师。

  二、应具有精通的业务知识

  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这三个基本教学内容都要求教师具有精深的'业务知识,这也是教师相对于学生的天然魅力所在。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各种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注重学习,必将落后于潮流。要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在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很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也将对这样的教师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之后再去扭转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三、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技高为师。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达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让学生发现真理,就需要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认为只有相对的适当的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当一名教师难,当一名好教师更难,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会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积极的态度,努力做一名好教师。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2

  有幸参加青田县的名师培养对象的集中培训。在培训期间,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的观点,吸取其精华。回首这次培训,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也使我产生了许多的茫然与困惑,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老师精彩的讲座和耐心的讲解,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能让我更多的吸取各种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达到自我提高。我在学到专业理论的同时,老师们的敬业、精业、谦虚、乐观、朴实的精神与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要有广泛科学的教育理论

  高亚兵教授的讲座,让我感到自己还停留在经验型教师的层面上,让我看到自己虽然有执着的工作信念,但教学的反思是及其不够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这样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充分说明了总结自己的教育,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之重要。

  二、更新教育理念

  通过师德专题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拥有丰富的.经验,充满激情,思想深邃,怀揣理想。我们应该像学生一样保持年轻的心态,像校长一样思考问题(减少抱怨的次数)。如果我们放弃了一个学生,对于整个班级来说就是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希望;对于整个学校来说更是失去了千分之一的未来。然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们的放弃却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失望。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现出微笑的力量;我们无法做到事事顺利,但可以选择无怨无悔。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真诚地激励学生,恰到好处地给予支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为犯错误的学生提供台阶,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通过参加教师行为与学习心理讲座,我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影响学生的情绪。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职业中,热爱教育事业,享受其中的乐趣,并且过上简单宁静的生活,满足于清贫而快乐地追求道德境界,同时专注于工作并乐于与团队合作。我将致力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团结合作的心态,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成长、成功并成为有成就的人!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

  首先,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观念,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念,构建一种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让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有历史性并且具备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力的个体。其次,教师应该通过观察记录来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在平等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第三,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指教师关注自己的行为过程,分析自己的行为、决策及其结果的过程,通过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来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四、教师应注重综合性和课程的整合。

  学生的生活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发展。就像杜威所说:“在学生的世界里,他们的经验并不以学科的划分呈现出来,学生也不会按照学科的结构来分类他们的经验,他们也不会单独去感受、认识所经历的事物。分科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统一性存在冲突。”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综合运用各领域的知识进行活动设计,努力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经验。

  五、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将持续学习视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其次,教师应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同时,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以更好地满足学前学生的需求,并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追求更加完善的目标。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扩大学习资源和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交流,坚持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潮流。

  这次培训,这次培训给予了我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能够再次充电提升自己。进修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汇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并互补长短,以共同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升了教育业务素养,还能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相信,我们将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优秀教师,致力于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潮流中。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3

  有幸参加青田县的名师培养对象的集中培训。在培训期间,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的观点,吸取其精华。回首这次培训,使我在思想上、业务理论上、工作实践上都获益匪浅。也使我产生了许多的茫然与困惑,通过培训班的学习,让我在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老师精彩的讲座和耐心的讲解,使本来枯燥无趣的理论变得深入浅出,能让我更多的吸取各种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以达到自我提高。我在学到专业理论的同时,老师们的敬业、精业、谦虚、乐观、朴实的精神与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要有广泛科学的教育理论

  高亚兵教授的讲座,让我感到自己还停留在经验型教师的层面上,让我看到自己虽然有执着的工作信念,但教学的反思是及其不够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这样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充分说明了总结自己的'教育,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之重要。

  二、更新教育理念

  从师德专题讲座使我认识到,作一个教师要阅历丰富,激情飞扬,思想深刻,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像学生一样生活(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像校长一样思考(减少了些许抱怨)。如果你放弃一个学生,就全班而言是几十分之一,就全校而言更是几千分之一,但是对一个家庭而言,你的放弃却是百分之百。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容颜,但可以显示自己的微笑;我们无法样样顺利,但可以无怨无悔。课堂上教师应该真诚,恰如其分地给学生激励,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台阶,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

  从教师行为与学习心理讲座使我认识到:“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学生的情绪,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可以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所以,作为教师要干一行,爱一行,甘于享受,恬淡生活,安贫乐道,敬业乐群。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和群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让学生成长、成功、成才!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

  首先教师应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又具备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其二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学生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学生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四、教师应注重综合性和课程的整合。

  学生的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的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就像杜威所说的:“出现在学生世界里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的,学生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结构来分门别类,而且学生也并不足分门别类地去感受、去认识他所经历到的事物。分科课程与学生生活的统一性是冲突的。”因此,教学内容应是综合的,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各领域的知识进行活动设计,力求帮助获得完整的经验。

  五、教师要学会终身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前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进修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相信我们会成为基础教育战线上的精兵强将,致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投身于教学改革的洪流中。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4

  五天的上海之行很快结束,虽然每天都很忙碌,中午连午休时间也在上课,但过得非常充实,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这一期的华东师大广州市天河区名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内容丰富而精彩,聆听了大师们的报告后,我觉得就像与一位位智者对话,受益匪浅,有一种将学到的理论践行于实践的冲动。这一次的培训,无论是在个人的专业发展上还是对于教研组的建设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 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纪良老师所讲的《破译有效教学的密码》让我明白了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高老师用极其精炼的四个字“透”“瘦”“漏”“皱”高度概括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透”指的是教师要吃透教材、学科知识、学生,讲课要讲透讲深。“瘦”是指教学内容少而精,紧扣“核心知识”和“核心考点”.“漏”是指课堂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和思维空间。“皱”是指课堂要有起承转合,有情趣,有悬念,有波澜。

  他还指出了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应的“三高”教学,而这三高对应的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仍有很多老师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高老师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只是海面上冰山的.一角,不能只把眼睛盯在这一块上,其实发展能力,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等重要。反观我的课堂教学,我比较注重课堂的高容量,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有效学习,比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应该让孩子独立思考后再讨论的环节却压缩了时间,有时没了独立思考的时间,有时减少讨论时间,致使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对有效教学有更深的认识,我将努力地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 努力成为一个研究型老师

  我已经有15年的教龄,按杨玉东老师的分类我应该算一个经验型的老师,平时的备课、上课、评课,更多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对课堂缺乏研究。杨玉东博士和孔企平博士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平时着重于教课本,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学时其实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和突发事件,但却没有及时反思、整理,记录成文,导致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只是一些零碎的经验记忆。在今后的上课中,我要努力做到:确定研究的问题,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注意反思、总结,写成案例。

  除了上课外,作为教研组长的我还应学会对课堂进行观察和诊断,组织老师开展研究课堂的活动,杨玉东老师所讲的《课堂观察技术和诊断》提供了多种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科学方法,就如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听课光依据经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依据课堂观察,更为客观,能使老师们成为合作者,一起研究问题,还能成为同伴,提供建议。我想如能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教研活动中,会使更多的老师获益,会使教研氛围更为融洽。

  五天的学习虽然很短暂,却在教学观念、教师发展、教研组的建设等方面让我获益良多。学习最重要的是运用,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践行所学,使自己有更大地提升。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5

  在教育局精心策划的计划下,我们为名师培养的第一阶段第二环节进行了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积极地完成了从老师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虚心并诚恳地接受着专家教授的培训。每位学员都全身心地专注,认真聆听,并及时记录下来,他们渴望接受新鲜的理念,这些讲座给予了我很大的收获,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肖远军教授在第一天给我们带来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与管理》专题讲座使我感受颇深,是他让我懂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学生的发展思维中应该注意兴趣的培养、怎样合理运用教师评价和管理,教育理念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能跑的就让他跑;能爬得就让他爬,不能爬得我们也要帮他爬。学的慢的学生跟他昨天比,让他一点点来。总之,教师评价与管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

  在肖培东老师的《教学中成长,在教学中反思》专题讲座中,他强调了教师专业成长中最重要的个人观念。我对他的演讲感到非常赞赏和实用,因为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生的经历相吻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曾经有一些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在某堂课上表现得不错,或者自己的某个点子很棒。但是,我从来没有记录下这些经验和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淡忘了。肖培东老师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个人观念,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浪费了太多的机会。我没有积累起任何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听完他的讲座后,我充满了斗志和决心。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将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经历都视为宝贵的"参考书",帮助我不断进步。

  7月10日上午,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李更生教授就《追求成功快乐的和谐人生——谈师德的修养与训练》向在场的老师讲述了习惯的重要性,向我们深情并茂地阐述“一个成功快乐的人就是努力把行动成为好习惯,注重自身的各种礼仪规范”。李教授风趣幽默、声情并茂的讲解博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的“素质就是不用提醒”引发了学员们的共鸣,李教授用有趣的计算方式,向我们道出努力工作能使我们的生活达到98%的完美,知识实现96%的完美,爱情和好运分别实现54%和47%的完美生活。而如果能有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态度,这将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点亮一盏明灯,比抱怨黑暗要有效得多。一个人要始终拥有积极的心态,我决心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不过李教授也提出了非常关键的一点:细节决定一切,关注细节才能养成积极的习惯。而下午的《教师有效沟通的艺术》则更加生动地讲述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的重要性。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型,新世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巨变给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家校间、师生间、同事间关系的新问题,继而彼此间沟通也需要艺术。

  听完浙江教育学院高亚兵教授《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从师源性谈起》的讲座后,使我们看到了由于我们教师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是: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否形式能够接受。但往往个别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和个别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教育的结果是截然不同。高教授指出,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是难以愈合的。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批评的时候,要慎重又慎重,尽量不要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计划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东西,对于目标的设置,应注重其可达性与可行性。同时,也应进行相应的时间表设置,每一段时间都做最适合的工作,每一段时间都给予最优的组合,才能提高时段的优化,时效的优化。曹立人教授《怎样学的更好——漫谈学习策略与学习效率》分析人在大部分时间处于亚、次状态,因此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生物钟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时段规律,学会自我整合,制定适合自己的期望值,从而自信的面对挑战。策略是一种主动的调控性行为,从而得到投入产出之比的最大化,同时它又无对错之分,只有优劣之别。因此我们应该对于学习时间、学习环境以及努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灵活运用于各个方面。

  这次的培训,我感悟到的不止这些,有更多的感悟我会在将来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体会、探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所得。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中才会进步,希望自己通过培训学习能够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早日成为研究型教师,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6

  7月8日至7月14日, 我有幸聆听了肖远军教授、肖培东校长、李更生教授、高亚兵教授、周建达教授、尚可校长、曹立人教授的课,收获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会反思”。 有位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其中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

  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

  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三、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的来源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一据: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据: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三据: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它记录下来,作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的”、思之有“物”、思之有“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7

  五天的上海之行很快结束,尽管每一天都很忙碌,中午连午休时间也在上课,但过得非常充实,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这次参加的华东师大广州市天河区名师培养工程高级研修班内容丰富而精彩,聆听了各位大师们的报告后,感觉就像与智者们对话一样,获益良多,产生了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的冲动。这次培训对个人的专业发展以及教研组的建设都有很大帮助。

  一、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纪良老师的《破译有效教学的密码》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算是有效的。在这本书中,高老师用了四个极其简洁而有力的词语来总结了有效教学的标准,分别是“透”、“瘦”、“漏”和“皱”。其中,“透”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学科知识和学生都有全面的了解,课堂讲解要深入而详尽。“瘦”则指的是教学内容要精简,紧扣“核心知识”和“核心考点”。而“漏”则强调了给学生足够的活动和思维空间。“皱”则要求课堂要有起伏,情节扣人心弦,悬念迭起。

  他还指出了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应的“三高”教学,而这三高对应的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仍有很多教师只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高老师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告诉我们知识技能只是冰山海面上的一角,不能只盯着这一块,实际上发展能力、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样重要。回顾我的课堂教学,我更注重课堂的容量,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有效学习。例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本应让孩子独立思考后再讨论的环节却被压缩了时间,有时候甚至没有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有时减少了讨论时间,从而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将努力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努力成为一个研究型老师

  我已经有15年的教龄,按杨玉东老师的分类我应该算一个经验型的老师,平时的备课、上课、评课,更多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对课堂缺乏研究。杨玉东博士和孔企平博士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平时着重于教课本,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教学时其实有不少值得研究的典型案例和突发事件,但却没有及时反思、整理,记录成文,导致无法上升到理论层面,只是一些零碎的经验记忆。在今后的上课中,我要努力做到:确定研究的问题,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注意反思、总结,写成案例。

  除了上课外,作为教研组长的我还应学会对课堂进行观察和诊断,组织老师开展研究课堂的活动,杨玉东老师所讲的《课堂观察技术和诊断》提供了多种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科学方法,就如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听课光依据经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依据课堂观察,更为客观,能使老师们成为合作者,一起研究问题,还能成为同伴,提供建议。我想如能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教研活动中,会使更多的老师获益,会使教研氛围更为融洽。

  五天的学习虽然很短暂,却在教学观念、教师发展、教研组的建设等方面让我获益良多。学习最重要的是运用,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践行所学,使自己有更大地提升。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8

  在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名师培养对象的第一阶段第二环节的培训如期进行着。在培训期间,所有的培训人员都很好地完成了由老师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虚心、诚恳地接受着专家教授的培训,每个学员都是那样的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适时地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这些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深深地触及我心灵深处。

  肖远军教授在第一天给我们带来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与管理》专题讲座使我感受颇深,是他让我懂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学生的发展思维中应该注意兴趣的培养、怎样合理运用教师评价和管理,教育理念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能跑的就让他跑;能爬得就让他爬,不能爬得我们也要帮他爬。学的慢的学生跟他昨天比,让他一点点来。总之,教师评价与管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

  “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个人观念”这句话在肖培东老师的《在教学中成长,在教学中反思》专题讲座中得到了诠释,他讲的太好了,太实用了,关键是他讲的很多东西,就曾经在我的身边发生过,非常受用。他说的一些感受我也曾有过,我也曾有时觉得自己某堂课上的不错;我也曾有时觉得自己的某个点子不错。可是我的这些我从来不曾记录下来,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淡忘了,他倡导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是个人观念,我觉得自己以前浪费的太多了,多少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不曾做一点点的'积累,听完他的讲座,我变的跃跃欲试。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所有的经历和教学反思,都会成为帮助我进步的“参考书”。

  7月10日上午,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李更生教授就《追求成功快乐的和谐人生——谈师德的修养与训练》向在场的老师讲述了习惯的重要性,向我们深情并茂地阐述“一个成功快乐的人就是努力把行动成为好习惯,注重自身的各种礼仪规范”。李教授风趣幽默、声情并茂的讲解博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让我们受益匪浅。他的“素质就是不用提醒”引发了学员们的共鸣,李教授用有趣的计算方式,向我们道出努力工作能使我们的生活达到98%的完美,知识实现96%的完美,爱情和好运分别实现54%和47%的完美生活。而如果能有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生活态度,这将使我们的生活达到100%的圆满。点亮一盏明灯,比抱怨黑暗要有效得多。一个人要始终拥有积极的心态,我决心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不过李教授也提出了非常关键的一点:细节决定一切,关注细节才能养成积极的习惯。而下午的《教师有效沟通的艺术》则更加生动地讲述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的重要性。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转型,新世纪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巨变给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家校间、师生间、同事间关系的新问题,继而彼此间沟通也需要艺术。

  听完浙江教育学院高亚兵教授《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发展——从师源性谈起》的讲座后,使我们看到了由于我们教师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因此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是: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我们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否形式能够接受。但往往个别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和个别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教育的结果是截然不同。高教授指出,教师因采用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的现象,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是难以愈合的。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批评的时候,要慎重又慎重,尽量不要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计划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东西,对于目标的设置,应注重其可达性与可行性。同时,也应进行相应的时间表设置,每一段时间都做最适合的工作,每一段时间都给予最优的组合,才能提高时段的优化,时效的优化。曹立人教授《怎样学的更好——漫谈学习策略与学习效率》分析人在大部分时间处于亚、次状态,因此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生物钟出发,寻找属于自己的时段规律,学会自我整合,制定适合自己的期望值,从而自信的面对挑战。策略是一种主动的调控性行为,从而得到投入产出之比的最大化,同时它又无对错之分,只有优劣之别。因此我们应该对于学习时间、学习环境以及努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灵活运用于各个方面。

  这次的培训,我感悟到的不止这些,有更多的感悟我会在将来的教育教学中去实践、体会、探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所得。人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中才会进步,希望自己通过培训学习能够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早日成为研究型教师,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名师培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名师培养研修心得体会10-18

名师培养工作总结11-18

名师工作室教师培养责任书08-17

名师听课心得体会06-07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03-17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01-09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06-12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体会11-09

参加名师培训心得体会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