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总结

时间:2022-11-14 13:53:57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学习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1

  四轮学习法

  第一轮:预习,查出障碍;

  第二轮:听课,排除障碍;

  第三轮:温习,打扫障碍;

  第四轮:功课,学会运用。实在这四轮与上面了解进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是对应符合的,固然所述的角度差别,但都有分阶段的4步,每一步的学习要求特别很是类似。预习就是为了对一节课初步感知,听课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温习是为了巩固,功课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4轮学习方略是近几年风行天下的一种学习方法,因为它吻合一样平常了解进程,故严厉坚持按这四个步骤学习每一节课,必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4轮学习方法中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法子,如四轮温习法:①通读,进行体系温习;②精读,进行重点温习;③演练,进行解题温习;④回想,进行磨练温习。4步解题法:①审题,搞清是什么;②构想,搞清为何;③解答,搞清怎么办;④磨练,验证怎样。4步记忆法:记忆、维持、再认、再现。这些看似常见的步骤,但一旦可以或许照步履行,学习结果就会当即表现出来。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2

  如果把高中历史的学习比作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对教材的熟悉掌握则犹如根基。在课堂上历史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要学好历史,一定得把课本看厚。当时不懂,后来方才明白:书看得多了,自然就厚了。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把课本掌握了就能把历史学好了当然不是,但要学好历史,课本是非得熟悉掌握不可的,这样方能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如何看课本呢,会看的和不会看的不一样,结果也就相差甚远。我想在看书时一定要多思考,多比较,多总结,这样就会多收获。基于此,我在学习历史时总结了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一下。

  一、坐标式与具体事件

  这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专题而使用的方法。以坐标原点为一历史事件,以坐标纵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的前因与后果,以坐标横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色人物之态度观点及行为等,以这样的直观方式把某一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全都考虑进来,有助于我们对此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我们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中,分析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以及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洋务派、顽固派最高当权者各持何态度又各自采取了什么行动。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把握重点。

  二、提纲式与总体复习

  我在临近考试复习历史时往往采用这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这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前提下,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教材知识内容重现出来,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能把教材目录默写出来。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它可以帮你以快速的时间把课本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当然在画这种知识结构图时要尽量多地回想具体的细节和思考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家在学习累的时候,不妨这样在纸上画一画,忆一忆,既休息了大脑,有复习了知识。

  三、点线面结合与人物评价

  学习历史,免不了涉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我认为作为高中生,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把握以下基本的三点即可:点即出发点,立场,是历史人物言论行为的初衷;线即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这条总线;面是指结合其功过得失综合对其作出的全面评价。比如评价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曾国藩,既要看到他作为封建官员所持的立场,从而理解其镇压起义军时的残酷凶狠,又要看到他作为洋务派所具有的求强御侮的进取精神以及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综合这两方面我们再对其做出客观总体的评价。

  四、先同后异,同中再求异与事件比较

  比较题也是在学习历史中经常遇到的,无外乎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我想这里有一个细节问题,就是应该先看其相同点,因为不相干的两事物是无法做出比较的,相同点往往是较明显的,这样在作题时就会容易些。比如,比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既然同称鸦片战争,我们很自然想到二者的关系,后者应是前者的继续和扩大,进而想到二者发动的目的和当时的国际背景都是相同的。再如,中日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异同,同样在字面上我们可看到两次战争都是与外国列强进行的,对他们来说都是侵略性的,都是对中国的掠夺。所以对那些碰到比较题无从下手的同学,应该学会合理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五、扩展+关键词与材料分析题

  材料题是我们在考试中必然会遇到的,也是感到比较棘手的。如何做,我想最基本的要抓住这两点。扩展是说在看材料时不应仅仅局限在材料本身,而应把思维进行延伸,把这段材料放到它所处的历史背景当中,考察与之相关联的历史事件,这样就会给我们一个完整的轮廓,便于在更大范围来搜索我们需要的信息。关键词是指材料中不起眼的容易为我们所忽视的信息,看似无用的往往却是重要的,比如材料的出处,时间或者某个人物等,这些都是我们解题的关键。所以说,难的不是题目,而是我们的眼睛能否看到这些细节。

  古人说,读书,更要读好书。同样我们读历史,更要学会如何读历史。寻找学习的方法,让历史的学习变得有趣而简单。同样地,历史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让我们记住所发生的事情,我们学的时候也要思,从中吸取更为深刻的东西,这才是历史真正的吸引人之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惟有勤于思考,方能明智。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3

  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学历史,而且,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的内容大体相似,其实,大家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高中历史学习总结。实际上,它们是点、线、面的关系。高中历史更注重历史的线索和时代特征以及一定的历史理论。因此,要学好高中历史,决非简单的背背就能顺利过关。高中历史知识可以分为章节知识、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其中,章节知识是基础。章节知识和专题知识纵横交错,构成知识网络;历史理论支撑起网上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多层面的立体交体系。比如说,中国近代史有三条线索: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人民探索史。

  像这样的线索和时代特征,就需要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及时予以总结。注重知识的整体性、阶段性、理论性,因此,在学完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内容时,一定要及时将每一个历史时期或阶段的知识由点到线构建成一完整知识体系框架,注重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以高屋建瓴,拓展思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注意分析归纳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阶段面貌、历史趋势、经验教训,使繁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并从中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要学好高中历史,还需要一定历史理论的学习。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的难度提高了一个层次,注重历史的前因后果,加强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而在这其中就蕴藏着历史理论。与高中历史联系比较密切的历史理论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便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生产力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力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主要因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包括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三个主要环节,含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等主要内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又一基本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上层建筑指的就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和组织的复杂体系。具体说,它指的就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相应的社会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很大的反作用。适应于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落后的或超前的社会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个人在社会中是比较渺小的,只有当个人结合成群体,才能真正地发挥出社会主体的重大作用。即使是杰出人物,他们的作用再伟大,也只反映群众要求,依靠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才能对社会历史发挥一定的影响。

  第四、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任何历史人物、政党、团体、历史活动、制度、措施等都必须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将灭亡。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4

  首先在这里要感谢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宝贵机会,感谢各位专家为我们做了一次次的精彩讲座和示范。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教育教学、新课程、新课改理念的深刻阐释,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一、专家讲解演示,帮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各位知名专家从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我国历史教学该向何处走,新课改怎么改,历史教育教学具体如何操作,用具体的案例分析,专业的典范,研修的标兵;向我们展示了语言教学的魅力源泉;说明了教师应如何去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平时忙忙碌碌的工作其实都在白忙活,思考的太少,对外了解不多!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从自己角度想的多,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的并不多,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长此以往,思想必然会僵化,必然会落伍,必然会被淘汰!

  二、与专家、同行的交流学习,帮助自己尽快不断进步。本次培训,许多专家、学者有的即是学科权威,也是从事多年一线教学实践者,同时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许多人面临的教学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历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教学的体验和感受,真正做到了彼此之间的“相长”。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往有时感到力不从心,有时感到茫然,教材不一样了,学生不一样了,内外环境与教学设施虽然比以前先进和优化,却时常感到什么都没有以前顺利和畅快,常常认为现在学生没有以前好教。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才发现是自己出了问题,是自己的认识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需求,对现在的学生了解不够,研究不够,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到位。··

  总之,这次的学习受到很大的触动,要把这次所学认真加以整理梳理,认真加以总结分析,然后吸收消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校本研修计划和策略,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5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已成为人生的重要需求。从适应与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树立自主型的学习观,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懂学、会学,已成为时代对人的迫切要求。

  对于历史教材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在历史领域里,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参考书(《辞海》、教师教学参考书、教辅书籍等),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创造性地学习,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选择信息的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进而达到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呢

  首先,要把握一个根本点: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基础知识

  其次,要抓住两个观点:

  ①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构成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认识历史,包括科学地评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等。

  在初中时,历史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门副科,只要考及格就行,当时我的历史学习几乎没有什么方法,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但这只适用于初中的历史,并非是我今天要讲的历史的正确学习方法。所以,我强调一点:历史决不是可以靠记忆就能攻克的简单课程,它同样要求掌握特殊有效又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是从高二开始将历史作为一门主科来学的,这是由于我本人特定的情况所决定,因为我很晚才决定选择文科,在此之前我从未给予历史足够的重视,这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我的同学中,越早重视它的人越轻松,而我对此认识比较晚,所以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它上面。我建议那些早已决定选择文科的人,一定要从初中,最晚高一时就开始注意积累历史方面的知识。它有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如果时间充裕,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历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历史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因为这会使你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且容易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而造成不能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也许在个别的细节题上能得分,但一遇到综合论述性的题,就只会出现将凌乱的材料堆砌在一起的情况,留给改卷老师的不好印象,会大大影响你的得分。

  历史是记忆量最大的课程之一,厚厚几本书,内容多,头绪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很难把握好。我认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系列的对比: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要善于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掌握这些事件的实质。此外,课本非常重要。高三那一年,我把整套教材三四遍,根据老师的复习进度(但比老师的速度快一本书左右),在这样一遍遍的复习中,我的收获每一次都不一样。认为看得越多,我所理解的层次就越深入,所以并非无效率的重复,而掌握越多,我所用在一本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进度就越快。同时辅之以习题,这样,到了高考前,我虽未达到在脑子里翻书的境界,但也对教材相当熟悉,最基本的史实记得很牢固。历史对文字组织的能力要求很高,平时一定要多加锻炼,多做些文字题,不要图省事而只做选择题,不愿练习问答题、材料解析题。而且这对语文的写作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不能只重答案,而不考虑组织语言。历史和政治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鲜明对比:历史是在整篇灰色的史实中,偶尔穿插几行结纶、规律之类的亮点,用以串起那些事件、因果;政治则是在通篇明亮的理论叙述中点缀若干事例,有的是从正面加以强调,有的从侧面给予反证。在历史的年代和政治的理论体系这两条主轴两侧,分布着各式各样经过细心挑选、适当排列的客观事实。归根到底,学生要做的就是一一对应。知道哪个年代发生了何等史实及前后因果叫纵比;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发生了类似史实的分析叫横比。政治中哪一个提法由哪些论据支持或这一论据是针对哪个提法而产生的,必须区别清楚。于是在无数单选、解析、问答的磨练中,你日渐熟悉的知识点终于织成了一张网,将每一道考题牢牢地揽在其中,而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总之,历史是需要不断积累的一门课程,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收获,学好了历史,不但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且可以为明天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伟大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正等着我们去探索追求!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6

  高中新课改将在我省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除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培训外,还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了解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特别是对课改中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新课改要求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变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从而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二、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版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6个)共30个学习内容、探索历史的奥秘(1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

  三、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3、学生学会生存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是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具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7

  一、知识笔记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记笔记,对老师讲课的思路进行整理,同时结合自己对教材的认识,把学过的内容整理出来。笔记整理好了,复习的时候就更方便了,可以随时拿出来进行复习,复习的效率也能够得到提高。笔记在整理的时候要注意思路清晰、问题明确、字迹工整,这也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否则不利于以后进行复习。笔记不能只整理,整理好之后要进行记忆,对于不完整的内容还要进行适当的补充,让笔记更加完整。笔记法进行学习,要能够长期坚持,注重不断积累,以后在考试的时候就有了第一手复习资料,有助于更好复习教材知识点。

  二、思维导图法

  教材知识点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我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制作或利用好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自己制作,在自己的本子上,依据教材的核心关键词,把教材的内容进行整理出来。制作思维导图要注意仔细阅读课本,善于总结教材内容,把课本的主要知识点都能够整理到思维导图上,这样就有助于形象记忆教材内容,也可以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思维导图也可以利用别人制作的,可以选择资料上的、老师上课的板书、同学写的思维导图,只要思维导图比较好,都可以借鉴和使用。

  三、同学互助法

  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有时候可以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可以和同学做同一道题,然后分别讲解自己的审题过程和解题的方法,每个人的方法尽量能够不同,看谁的方法更好。通过相互讨论,发现各自答题的优点,相互借鉴,就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合作学习,也是我们平时上课经常使用的,老师讲课的时候经常让我们去讨论问题,合作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样就能够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提高。学习不能光靠一个人进行独来独往,要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善于借鉴别人有益的答题思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和进步。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8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历史学好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对于历史科的复习,由于个人情况不同,侧重点也会有差异。我个人认为,考前应注重书本和笔记上的基础知识,因为30题选择题占据半壁江山,而选择题往往是一些基础知识。对于材料题,是需要靠平时积累的,如老师要求我们每星期三题,就算真的不想做,也应该把材料阅读后,对照一下答案,对材料有一个大概印象,因为材料题往往会涉及到我们没有接触过或书本没有详细说明的问题,做材料题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大家都知道,历史是一个不需要很高思维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维的严谨,所以要学好历史就不能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那么在高考考场上就无往不利了。

  路就在脚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们把握了学习的方法,我们要过就不会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独木桥,而是上面的这座可以畅通无阻的桥。

  一、 产生兴趣

  对历史科有兴趣,成绩自然好起来。如何对历史科产生兴趣呢?

  首先,历史事件和我们们息息相关。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问题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条约有关;今天南斯拉夫的内战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关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时事并探本寻源,定能巩固书本上的知识。

  其次,明白历史的用处。历史可以训练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备求真和讲证据及逻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历史对做人处世帮助很大,退可以励志,进可以建功立业 ----英国著名首相邱吉尔是历史学家,已故港督尤德也是专攻历史的。因此,各位不要因为修读文科,尤其是历史科而感到自卑。反而要努力学好这门学科,在学业上、个人修养上和识见土、及前途上下苦功。

  二、 历史事件的要素和阅读及记诵技巧

  历史事件的要素有四: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而事情则包括原因、经过和结果。

  (1) 时间有先后,你只要把大事年表里的重要事件多看几遍,自然记牢了。除了重要事件要确知其发生年分(如维也纳会议是1814-15年,辛亥革命是l911年),其它只须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后次序(如维也纳会议先於凡尔赛会议),便可以了。

  (2) 地点有东西南北,你只须认识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对位置便行了。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结合,确认各国今天的政治地图,特别是欧洲和中日的国界.主要城市。此外,若干条约规定的领土转变也应紧记。

  (3) 人物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主角。不过,会考要求并不太高,我们祗要熟记重要的历史人物便可以应付考试了。如自强运动的曾、左、李.恭亲王、慈禧太后是必须熟记的,次要的人物如魏源、冯桂芬则略知一二,再其次的,则一律不记。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存时代和事迹也应知其大概,才不会张冠李戴。

  (4) 事件由时地人三项元素构成。明白了上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自能对重要史事了如指掌。历史事件的相关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课题的次序;次念某课题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国的大事包括自强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然后记诵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节,如自强运动分为三阶段,辛亥革命分为兴中会和同盟会两个时期。至於枝节琐事,似非会考的重点。

  (5) 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方面。以第一次战争的爆发原因为例:政治方面包括中英的政制不同、司法制度的差异;经济层面有工业和农业经济的不同、公行制度.贸易不平衡、贸易;社会因素如英国工商业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文化方面如中国中心主义与英国自由思想的分歧,个人责任与集体负责制的冲突;特殊事件包括林则徐销.林维喜事件。若能紧记这些重大事情,则对战争的背景有清析的概念了。总之,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历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

  (6) 因果关系应建立於史实和逻辑上。因先於果,果后於因,两者要合乎情理。从这一角度看,不应把历史事件孤立来看,如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导致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但此后法德关系恶化,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割地是因,而大战是果了。因此,假如能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举一反三,则事件的因果关系了如指掌,而学习亦事半功倍了。

  (7) 事件的经过祗须记重大事件,如意大利的统一运动略知1820.1830和1848革命,加富尔的改革和外交,马志尼的思想及加里波的的贡献便可以了。因近年会考并不强调背诵史实,故你只须知道最重要的史实便行了。

  (8) 近年考试强调分析,也会要求考生就历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观点作出评论。初学者往往被矛盾的史论迷惑,不知信那一学说;同时对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产生怀疑。我的建议是:首先明白一种解释 分析其长短处;但同时却抱著怀疑批判的精神,把它和相反的意见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

  (9) 和其它科目一样,只要课前预习,把不明白的地方记下;上课留心听讲,不明之处,向老师请教;课后温习,整理笔记,把重点记熟;多读、多思考、多写、多做模拟试题(在法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前重温重点;考试时冷静选题和作答-----能够做到上述各点,自可获得好成绩。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9

  首先在这里要感谢高中历史远程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宝贵机会,感谢各位专家为我们做了一次次的精彩讲座和示范。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教育教学、新课程、新课改理念的深刻阐释,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一、专家讲解演示,帮助自己更新教育理念。各位知名专家从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我国历史教学该向何处走,新课改怎么改,历史教育教学具体如何操作,用具体的案例分析,专业的典范,研修的标兵;向我们展示了语言教学的魅力源泉;说明了教师应如何去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平时忙忙碌碌的工作其实都在白忙活,思考的太少,对外了解不多!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从自己角度想的多,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的并不多,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长此以往,思想必然会僵化,必然会落伍,必然会被淘汰!

  二、与专家、同行的交流学习,帮助自己尽快不断进步。本次培训,许多专家、学者有的即是学科权威,也是从事多年一线教学实践者,同时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许多人面临的教学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历史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教学的体验和感受,真正做到了彼此之间的“相长”。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历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全体学员的一致共鸣,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往有时感到力不从心,有时感到茫然,教材不一样了,学生不一样了,内外环境与教学设施虽然比以前先进和优化,却时常感到什么都没有以前顺利和畅快,常常认为现在学生没有以前好教。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才发现是自己出了问题,是自己的认识没有跟上形势的

  发展需求,对现在的学生了解不够,研究不够,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到位。

  总之,这次的学习受到很大的触动,要把这次所学认真加以整理梳理,认真加以总结分析,然后吸收消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校本研修计划和策略,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04-14

高中历史学习要点总结10-13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10-24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09-10

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总结10-25

初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总结11-30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与技巧10-20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学习反思11-19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指导03-15

高中历史最全的学习方法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