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5篇【精华】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组合作学习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
高效课堂建设对教学方式的新要求及小组合作学习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给沉闷枯燥的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焦虑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许多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偏重于形式,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再思考。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不科学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划分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每四人分成一组,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有些班级是直接将座位分成了几个固定的小组,但班主任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各个学科的学习情况,使有些小组在某一学科处于落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能很好地达到学习目标。以至于任课老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调一次座位,搞得班级乱哄哄。
2、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不科学成功的合作学习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了实现有效管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重视和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任命,往往各个学科都是同一个学生。有些学生均衡发展,各个学科都比较优秀,还能善于带领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但一些组长严重偏科,在某些学科并不能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各小组成员的各学科学习状况,任命不同的学生做不同学科的组长。
二、学生在课前缺乏有效的预习
预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习热情都有极大地帮助。许多学生没能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其中的重难点。在新课的学习中不光未做到事半功倍,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课前准备,小组合作交流时,只能干瞪眼,听别人讨论,自己无所事事。
三、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这是十分关键的地方。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合作学习完全流于形式,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最终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
1、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不明确课堂上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立马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每小组里,每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想讨论问题和发表见解,等别人讨论出结果,坐享其成;更多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其他事。到了小组汇报时只是盯着你老师看,说的`却是:“我认为? ,“我想? ”,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我组觉得 ?”,更有好多小组汇报时只能发呆。凡此种种,都是一些走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2、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起到帮助学困生作用学优生在学习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有的小组学习好的学生不等其他学生发言,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虽然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四、教师忽略了教学的主导作用
1、教师对学生还是缺乏足够的信任还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信任,不能将课堂学习放开,只是在提出一些思考题时,让学生进行交流,得出最终答案。其实这并不是小组合作学习,仍是满堂灌。
2、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什么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而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如有的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在适合于学生独自探索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次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逐渐造成学生丧失独立思考,感到厌倦,失去小组合作的兴趣。由于时机不当,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收效甚微。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2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都会和数学打交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海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具体措施:
1.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当
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如:可将教材中的“课题学习”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内容:
对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几何教具制作、趣味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小故事引入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内容:
初一:
1.数学学习方法介绍;
2.中外数学史介绍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
4.巧拼“七巧板”;
5.正方体的展开图及物体的三视图;
6.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7.抛掷硬币,感受概率;
8.探讨什么样的多边形可以铺地砖.
初二:
1.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欣赏;
2.黄金矩形—雅典帕德嫩神庙,感受数学之美;
3.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4.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
5.用替代物模拟实验估计机会的大小;
6.笛卡尔的故事;
7图形中的趣题;
8.心率与年龄—实践与调查
说明:各个备课组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补充其它活动内容。
数学梦想剧场大课间活动总结
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是教学活动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数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
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
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例如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如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图中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
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趣"字上下功夫.
(四)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主张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
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小组合作
中小学语文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先后公布和实行了《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一系列的剧作充满了改革精神,富于时代气息,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新时期的到来。新的语文课程要求体现核心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教师不再是统治者,而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由过去的“主导”退居“引导者”的位置。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变为以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主,一切的教学形式都以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前提。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新形势,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具有实践精神的一次新的新课标体验形式。如何将这种新的教学手段恰如其分的运用好,相信是所有致力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的园丁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此,结合我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和大家共同学习,希望能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语文教学的新方法运用的更充分有效。
教育学里提倡“因材施教”,我认为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时,也应该充分考虑一个类似的因素。我所处的学校地区偏远,以来自各乡各村的农村孩子居多,如果不考虑学生因地区差异造成的差距,而贸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信不能将这种好
的教学方法优势最大化,终究可能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
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现代,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也逐渐和教学相结合,农村中学的学生们也不再是不是网络的“信息盲”,相反他们更易于接受新的形式,每个星期两节信息技术课可以让学生们更广阔的了解这个世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较城区中学的学生而言,乡村中学生们仍然略显内向和羞涩,在语文课堂上,能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学生仍然只是个别。其实很多学生有着新颖的观点和强大的理解力,但由于地区观念的差异,绝大部分的学生往往不善于开口去表达,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或者轻易就能改变的 。这样看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农村中学生中的开展将有着它的特殊性和必要性。
首先特殊性。体现在这种新的教学形式,面对的主体是特殊的。他们所处的相对闭塞和落后的社会环境,让他们保留了更多人性的淳朴,却也抑制了他们张扬个性的自由向往。
其次是必要性。简言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由于面临难题,我们的教学变革才更具挑战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格外的耐心和细心去启发和引导,致力于培养他们主动,充满阳光的学习精神风貌。
于漪老师曾提倡将语文课上的实惠一些,朴实一些。由此,我也总结自身在实践“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新形式后的经验,提几则优惠小方法,和大家共勉。
新课改将学生推上课堂主人的位置,还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是一种创新变革。但教师并不能退居一旁,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那现在我们有义务好好的利用首席的权利,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新形式中获得更多乐趣。以下是我们这些首席需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做的:
1, 巧妙优化小组结构。
课堂活动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的过程。组别的划分,组员的搭配也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步骤。当然我们可以说一句,让学生自由组合,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或许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知道他们谁更喜欢和谁玩,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却不一定理想。所以小组应该是全班学生学习时效果最佳的一个最优化整合。针对每个学生之间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素质的差异,课采用“好+中+差”的搭配模式。一六人组合一组为例,每一组中,三类学生所占比例依次分别是33%、50%、17%;相应的具体人数分别是:2、3、1排列。这样做到优势互补,三类学生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与反作用。当然老师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班级的具体的情况,灵活的安排。这种编排法定主旨就是:将学生的优势最大化,劣势最小化。
2, 灵活安排发言人。
在具体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经过一番热列的讨论之后,真正愿意或敢于站起来发言时,相对于讨论时代激烈,则更显冷清。一个学习小组中,发言人往
往集中表现为某一个人或某两三个,剩余的两三名便渐渐的变为小组中的听众,一不小心,还有变为小组活动发言时的隐形人的可能。即使被老师强行要求发言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不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算作应付,便是站着一言不发,呆若木鸡,当然,这是有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本意的 。学生不愿发言,除了前面提到的社会地区观念差异,更多的是学习习惯的强化不够。对此,我觉得一旦出现这种情形,教师要提前尽快实施“首席”的权利,灵活发言人机制。按时间划分(每周、次或者每天轮换发言人);按性别来划分(男女轮换);按学号划分(单双轮换)等等。总之,在灵活的变换中,督促指挥,养成学生发言的吸干,渐渐化被动为主动,使每个学生都保持一种学习上的适度紧张感:说不定下一个发言人就是我!老师们,充分发挥你们精彩的`点子,和学生身上的“惰性”因子斗争到底,努力使“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在你的课堂上大放光彩。
3, 创设场景,变平板为生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利用好语文学科本身的特色,想办法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逐渐浓厚,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问文字语言的魅力,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引,那引导之后,教师不妨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呼吸。,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略谈一二,苏教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内容和主题对学生而言不难把握,对于整个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我尝试着让学生们按小组分配分角色演绎的方法。
毕竟想要把人物演好,首先必须要去了解人物的行为,然后还要揣摩这个人物形象当时的内心以及神情,动作等等。任务布置下去后,各个小组都忙的热火朝天,连平时被提问到后站起来一言不发的学生也全力以赴,结果当然出人意料到精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演绎,对人物的理解更加的具体深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大增,组员之间增进了友情。当然,通过这次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学习小组的形式也进一步的巩固了。爱玩是每个学生,或者说每个孩子的天性,“小组合作学习”使玩有趣的同时又有了意义,做到了两全其美。
4, 为小组合作学习引入竞争机制。
曾经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听一位教师提到自己课堂教学的一个细节:让学生进行“PK”。“PK”是“Player Kills”的缩写,在超级女生节目中特指 两人去留问题。将时尚的因素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更体现了教学的创新意识。在这里,不妨将这种理念二次利用,将PK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赋予“小组合作学习”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力争上游的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课堂问答氛围。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的诵读欣赏,我一直坚持用小组PK的形式去教学。诵读欣赏旨在锻炼学生朗读欣赏的本领,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诗歌主题的体会。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每组组内互相诵读,选出一名代表和其他小组两两PK,得分记为A、B、两等级。然后相同等级的再比赛,最终得A的组别获胜,组内成员都有奖品。由于带有竞争,奖励等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4
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课题组负责人的精心组织,在取得前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题组成员认真扎实,循序渐进地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本阶段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保障课题研究有序进行
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进行,我们制定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在计划中安排各时间段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内容,要求课题组成员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了解课题研究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必须准时参加每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
二、明确任务,提升研究质量
课题负责人丁**、黄**围绕上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推进方式、时间安排和实践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又部署、分解了近阶段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回顾课题实施以来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在此期间,课题组成员积极与兄弟学校教师进行探讨交流,共同为课题的开展出谋划策。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是我们顺利实施本课题研究的有力保障。课题组的老师经过多次参加理论学习,形成了资源意识,主动利用课堂外的教学资源,把课题研究和教学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收获和体会
本阶段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对初中思想品德小组合作及有效分组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我校正是通过课题研究来培养教师,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面对下阶段的研究工作,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好。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5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答案多样化,而如果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重点说明了:“小组合作有利于学习。”
可如今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打不开,学生总是处在被动之中,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现象,一直以来让每一个教师头疼。但自从我校实行小组合作,提倡小组合作,把小组合作学习打造成一个实体以来,极大的改变了课堂上所出现的令人头疼的现状。经过那节初一二的组长的会议,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俗话说的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人可能走遍天下的但途中却十分枯燥无人分享心得,可多人结伴既有了兴趣又有了交流的对象。小组合作学习也有许多的难题可这些难题却也有解决的方法,以下是我的心得:
1.提高监管力度。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2.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有组长进行检查,不会的组长就得给他讲,大家还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师统计出来,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打,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3.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4.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的表现需要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回答问题异常活跃,甚至出现了“哄抢”的局面。我们教师提供了但是小组合作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其内涵。
总的来说,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相信我们只要注意了以上几点,趋利避害,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6
在唱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听赏录音或老师的范唱——学唱歌谱——学唱歌词——艺术处理,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心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敢于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是受益无穷,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我将小组合作学习法运用于歌曲教学中,不仅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最近,我校举办了各学科的高校课堂展示,发现无论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美术课,几乎都出现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堂组织形式,下面谈谈这学期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几点做法:
一、提供有利合作的环境
课堂教学的环境,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环境。传统的`音乐课堂座位一般成“秧田形”或“火车形”排列,这样不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如果教室较为宽敞,可以采用“马蹄形”、“口字型”、“半圆型”等座位的排列形式。因为只有互相面对面的形式,才能激起有利讨论,对话交流的气氛,而且这样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
二、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是学生进行学习歌曲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学生合作学习歌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根据班内学生的音乐原有基础,心理素质,性别等将班级均分成若干个小组,也就是说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含有各种层次的学生,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均等机会,合作学习小组要在实践中不调整,不断优化,教师要依据每一首歌曲学习和竞争中学生的成绩安排作调整,使之趋向公平。
开始,我先是将学生按原有的座位分组,这样几次竞赛下来,音乐素质好一些的小组,每次他们都拿第一,其它小组将失去信心,每次在学习歌曲或表演歌曲时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打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这种现象我在我初一年级选了几个班级实施过,深有体会,后来我又放手由学生自由编组,结果又出现了有些组水平超常,有的组则一般,调皮的学生没有组愿意接纳。结合实践所以我采取以上这种,根据学生的音乐素质、性别等,再分组合作,效果很不错。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各个环节中的实施
小组合作学习既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发挥个性才能的机会,又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学生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氛围十分浓厚。同时,扩大了学生们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训练量,且淡化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有效途径。
(1)合作学唱歌曲
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比如: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况下,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召集下一起拍拍歌曲的节奏,找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哼唱旋律等多种学习方式来学唱歌曲,如果学习中有困难,小组成员都无法解决才可请求老师的帮助。每个小组成员都学会歌曲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表演歌曲
歌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学会的基础,那是浅层次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创造性地深层地艺术加工,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对歌曲进行自编,自导,自演,自制道具等,音乐实践活动。组长根据每位组员的特长爱好,分配表演角色,分工明确,人人都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胜于一个诸葛亮”。学生在小组表演中容易克服羞怯感,从而变得主动和活泼。
四、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学习是不是放任自流的呢?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帮助者,在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和指导。有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想法表示怀疑,不断向老师暗示,需要老师的肯定,这时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些小组的学生活动开展的较好,研究出了很多方法,有些方法很独特,这时作为教师,给他们再提出问题,设置困难帮助孩子拓宽思路,从而让学习活动开展的更好,使不同水平的孩子和学习小组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实现差异性发展,帮助学生合作学习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五、合作学习活动的评价
能否激发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是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恰当的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评价权始终掌握在教师手中,这样会限制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对学习作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组间评价,整体评价,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我在初一年级里一首情感歌曲《友谊天长地久》,学生合作评价,组员各司其职,歌声优美,演唱形式多样且感情投入,但队形缺少变化,可以三五成群地走动或站或坐,打击乐器,运用不当,因为这首歌曲是后半拍起拍,学生伴奏起来有困难、有点乱,教师表扬该小组,能在表演中加入诗朗诵,富有创意,还有两位学生吹着肥皂泡为舞台营造气氛。这样师生共同评价,使该组学生明确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努力的方向,唤起了他们再次参与表演的强烈愿望。
评价合作学习活动时,教师还应该进行必要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如评价出编导奖,表演奖,伴奏奖等等。给学生颁发荣誉证书,赠送小礼品等。奖励形式不拘一格,它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合作中竞争,从而树立学习歌曲的自信心和不断创新的进取心。
总之,在歌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它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团体意识,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组织,尤其提倡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淡化教师的,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体现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从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校园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们迎来了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评优表彰大会。我作为一名五(1)班的学生,非常荣幸地被评为优秀组员。更有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心得。
现在,我们在每节课上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班共分为11个小组,每组由四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分工,以我们组为例:1号组员也就是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地开展交流讨论等活动。2号组员是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讨论过程中各同学的发言要点,以及我们组监管其他组组员的得分情况。3号组员是发言人,主要职责是代表本组发言,和带领小组成员参加朗读竞赛等活动。4号组员是资料员,主要负责收发检查学习资料,包括作业、课堂笔记等。每个组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组叫“奇思”组,表示我们每位组员都有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上课时,首先我们小组内互相检查课前预习的情况,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批画,写感受。然后在组内讨论交流,交流的时候,4号同学先发言,说自己的观点,谈自己的感受。然后3号同学发言,或说自己不同的观点,或为4号同学做补充。接下来2号同学发言,最后1号也就是组长做最后的归纳和总结。有时候,我们也会把我们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写在小白板上,然后在全班展示。每当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夸奖时,我们都会喜不自胜,因为这是我们自己探索的结果。在纪律方面,也不用发愁,因为我们有良方。我们每个组的组员都会监督另一个组的组员,一人监督一个,这个同学在上课发言、遵守纪律、清洁卫生、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等方方面面,都会被我们尽收眼底。表现优秀的就奖励分数,表现差的就扣分,最后小组之间互相比一比,看谁得分最高,就会获得“优秀小组”称号。这样下来,我们小组之间都是你追我赶,竞争气氛异常热烈,生怕被扣分而影响了小组,小组内的同学也空前团结,遵守纪律的好现象越来越多了。
总之,通过合作学习,我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快乐,不同的启发。以前,总是老师把他们宝贵的知识教授给我们,现在需要我们自己开动脑筋去创造,我们分组,通过互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再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形成问题的答案。经过大家一番“思维体操”活动,看着学习成果,那份自豪感是以前所体会不到的。这样的方法很新颖,也很受用,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喜欢学习,也可以增进成员之间的友谊,为以后人际交往打下基础,真可谓是知识、友谊、能力三丰收。
一句话, “采百家之长,方能精益求精”,这是我最深的感受。同学们,让我们沐浴着小组合作学习的阳光,一起做一次深呼吸,一起迎接这个崭新的事物,一起向“优秀”奋斗吧!谢谢大家!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8
我们进行的互助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活动是研究课堂、孵化“好课”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教师、发展教师的最基层组织。在本期的活动中,面对新课程全面实施和推进,学生之间如何合作。教师之间如何“同伴互助小组”,共享集体智慧,提高教研质量,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研究人员学习情况
20xx年六月物理组课题研究人员召开关于课题研究的有关事宜,再次明确本年度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做好本学期课题开展的基本工作。根据学校期初学校会议精神,本学期物理科组将把重点工作放在“精教研、促成绩”上,并结合我校“物理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每周教研日”活动,切实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教研水平,解决我们在物理实际教学中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
规范的“每周教研日”活动——
(1)备课程序:授课教师备课;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在听取授课老师本人的设计思路后重点围绕科研课题展开讨论;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意见,对第一次设计的教案;备课组内试教,备课组内老师听课,提前一周进行,并围绕研讨主题作好详细的记录;备课组集体评议,当日内进行,围绕当周研讨主题展开评议,对课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完善课堂教学,力求上出“精品课”;授课教师确定教学方案及课件。
(2)上课:周三上午第二、第三节课为本学期物理教研课授课时间,各位教师须严格按照安排的活动表进行(特殊情况除外)。全体老师均须参加听课。
(3)评议:授课当日备课组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组级评议,评课主要围绕当周所研讨的主题展开,形成书面评课稿,确定中心发言人等。评课稿基本分为三部分内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其余时间请老师轮流进行“新思想、新观念”演说十分钟;其余时间为理论学习。授课教师紧扣学校教研课题及当周研讨主题对本次上课的设计意图和课后感想作专题发言,要理论结合实际。派中心发言人作全面评议,组长作本次主题研讨活动的总结发言,指出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思路等。
二、研究进程及成果
20xx年6月1日,课题研究人员交流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完成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进行阶段性成果分析,一致认为:
1、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树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从不适应综合性学习到逐步适应到喜欢综合性学习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个飞跃意味着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型学习”过渡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好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去发展、去再创造有关知识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敢于向现有的知识和结论提出疑问,用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并得出结论,形成了体现21世纪学校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氛围。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传播者、垄断者”到“求知的引导者、参与者”的转变;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的转变。
3、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物理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努力创设了与主体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教给了学生学习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感悟、体会、积累,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学科中落到实处。
4、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提升。
以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多的着眼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也就是说不太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伴生于综合性学习开展而变化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将“知识的习得”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思想,也就是注重学生的“习”,也就是“实践活动”。“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在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为了使该课题能按照预定的方案、计划顺利实施,我们将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优化自主探究学习实验过程,今后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理论支撑,用正确的理论支撑教育教学行为。在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课题开题论证会。
2、对本课题实施及时作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3、在实施过程中,切实树立自主探究教育观,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以研究的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用研究的方法,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及社会现实中多渠道搜集信息,确立研究专题,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9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于是,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可稍作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例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种种现象表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实效的少。
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根据期初制订的计划,我在教学中全面落实,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2号,两名组员依次为3号、4号。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师检查学生读课文时,不用再逐一叫学生名字,可以直接说:“请每个小组的4号来读。”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有序学习,合作提高
1、学前提要求
教学中我大都让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学时会倾听
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
3、学后再质疑
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
三、人人努力,共同进步
1、序号调换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我把小组成员序号的命名权放手交给了组长:即序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如果一段时间4号的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就可以晋升为3号;反之,如果2号表现退步,小组成员对其不满意,则可以把其降为3号。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会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进步。
2、激励表扬
小组学习大多都是围绕“质疑”和“解疑”进行,所以,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我采纳了组长的建议:即每学完一课,每个小组都要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实践证明,上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实施带给学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敢站起来发言的人明显多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强了。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我的语文课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0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通过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多层次的问题,教师巡回观察,及时指导,实时反馈,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优化思维品质的目的。更多内容请访问new.
具体做法如下: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以3―4人为一组,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合作,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 “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二、培养合作组长
在建立小组之前,先提出当小组长的要求、职责,然后实行民主竞选,或毛遂自荐,或我来试试看等办法产生小组长。培养小组长关键在于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等领导小组协作互助和掌握小组的秩序等,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并教育他们在偶尔犯错时,要勇于自我批评改过,消除同学间的意见隔阂,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合作,有效地调动团队精神力量。有一个得力的小组长,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更多内容请访问new.
三、合理安排合作学习的时间
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把前10―15分钟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也是一个引路人,同时也是参与者。
四、科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合作
首先,在学习新课时,问题的设计要具有目标性、问题性。“目标性”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而适度,使知识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问题性”是指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能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激情。
其次, 在新的知识、技能形成时,小组讨论要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的组建锻炼机会,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在“质疑”和“辩论”的过程中,及时暴露学生知识、技能的缺陷,再借助集体的智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思考、交流,充分展示自己和集体的力量,发挥个性特征,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精心组织和指导下的学习,它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通过小组的互助,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尝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1
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研讨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回首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这个领域,想要实现生生互动,智慧生成,全员达标,就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做足功夫:1教师必须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能力;2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学习的分工与合作;3抓住合作的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主动发言的能力;4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新颖的、符合学生身份和认知能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内容;5注重对合作过程的对个体参与度,小组发言以及课堂的生成给予及时到位地评价。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否则,表面上课堂的热闹互动,掩饰不住课堂的内在的底气不足和学生思维发散的混乱无序。因而如何有效的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基础知识检测需要合作学习。
学习第四课《紫藤萝瀑布》时,无法实现当堂达标的目标,的学习热情。就把字词部分再班上听写完了以后小组互换批改,两分钟后统计出达标小组和不达标的情况,及时强调易错字形,当堂改正,学生印象深刻,乐意接受。
二、解决难点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
《紫藤萝瀑布学生》在品味句子时,有从句式特点入手的,也有从修辞角度考虑的,起来表述时答案众说纷纭。授课的时候,我都直接肯定了他们不同的`答案,并且顺势帮他们梳理出品味句子的几种不同角度。第二个班级授课的时候,这个句子的赏析也出现了争论,这个时候我改变了策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讨论。最后一个小组还联系以前所学课文,补充梳理出品味句子的角度可以从句式,修辞,关键词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个合作的契机是准确的,所以智慧的生成是灵动的。
三、解决开放性习题时最好需要合作学习。
现在有许多练习题是开放性的,这类题目答案多样化,言之成理即可,但学生往往考虑问题单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例如:在《论语十则》中最后一个习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大家的智慧,就会想出多种答案。在这时学生寻求答案的思维是发散的,智慧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闪耀。由此,掌握契机,适时进行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同学高效学习,建立合理的小组评价及奖励机制也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依据。
合作学习研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例如:学生课堂表现,个人作业、日清、周清,单元过关要及时总结并给奖励,奖励喜报。奖励机制为等级式,晋级奖励。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选。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长”奖励喜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创新教育的明天!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2
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避免了部分学生的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对学生人格方面有很大的塑造和熏陶。
能力和性格的不同的学生分了组,让每个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让好的学生帮助能力差的学生克服不敢说话。在合作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在做事中获得知识,有所收获。我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告诉孩子学会交流、倾听、赞赏,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强调交流、倾听赞赏的重要性。从别人的发言中产生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给探索的内容以合理的补充和扩展,在别人的启发下完善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在新课程中,我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原因在于通过了小组合作的学习,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回答问题异常活跃,甚至出现了“哄抢”的局面。这时我顺势加入评价机制,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到活而不乱。
但现阶段,虽自己一再总结,一再反思,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将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3
作学习研究课题
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课改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互动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改的需求我们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学生之间学会互助,交流
三.研究与实验过程:
20xx年9月开始,我确定《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并认真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对象和实施步骤。
20xx年9月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我校有关领导、英语组教师对我的课题进行认真分析,肯定了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我加强了理论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并及时写出心得反思。结合课题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观摩课,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就课题研究的内容认真撰写教案、案例分析。
随着课题的研究,我所教的两班小有变化,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阶段成果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一学期以来,我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其中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加强了理论学习,课题使我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也使我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专业成长。我积极探究,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要求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我们还经常外出参加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工作。同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英语教学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不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仍然存在。
2.不少学生,学习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学习的精神,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性也不强。
4. 学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太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
5.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方式过于繁杂。
六.实践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探索与实践研究,本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
1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而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2.能够积极实践新课改理念,成功驾驭课堂教学,掌握教学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积累了一批详尽研究过程的资料,为结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根据研究过程的实际需要,开展了诸多研讨活动,并为撰写研究报告积累了过程性的资料。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教师及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以后促进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4
国庆长假正值秋收农忙之际,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这8天长假,孩子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就使孩子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加之家长农活较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这就会使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为此,我校根据镇教办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安排了假期自主互助学校小组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放假前各班主任根据居住区域,每4-5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基本按照学习情况优中差进行搭配,每组选出一名自制力强、学习能力棒的同学做组长,负责记录10月4日-8日小组成员按时参加学习的情况何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且每个小组的学习地点是固定的,以便老师及时进行巡查指导。
其次,学校对假期小组学习活动中,教师活动情况作了详细地、合理地安排,让每位教师既能照顾到自己的家庭又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活动。
再次,在假期里,每位教师根据活动时间安排,及时到各学习小组巡查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把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使学生虽在假期,但却有了跟上课一样的收获,并且老师的巡视,对那些学习懒惰的同学来说,是一种督促,他们会为了害怕老师查到自己而积极的认真完成作业。最后,老师在巡查指导的`过程中,有了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机会,使老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加强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为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总之,假期自主互助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既保证了秋收农忙季节学生的安全,又使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在假期中通过互助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5
小组合作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避免了部分学生的自私自利的狭隘思想,对学生人格方面有很大的塑造和熏陶。
根据学生能力大小及个性差异进行分组,让每个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让好的学生帮助能力差的学生克服不敢说话。在合作之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在做事中获得知识,有所收获。我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告诉孩子学会交流、倾听、赞赏,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强调交流、倾听赞赏的重要性。从别人的发言中产生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来,给探索的内容以合理的补充和扩展,在别人的启发下完善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中,我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回答问题异常活跃,甚至出现了“哄抢”的局面。这时我顺势加入评价机制,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到活而不乱。
但是,在现在的阶段,虽然自己一再总结,一再反思,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今后在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5-15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0-29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精品)06-13
[优选]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5-17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精华]05-17
【荐】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6-08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7-22
(实用)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6-22
【优选】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6-14
小组合作学习个人总结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