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
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一:
在阳光灿烂、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又如期而至,诸位领导、记者同仁欢聚一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感慨良多。
一、 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从上个记者节到今天,这一年的时间是瑞昌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新闻战线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在座的记者编辑职业生涯当中不平凡的一年。作为记录今天,书写历史的我们,经历了突发地震的惊天动地,经历了灾后重建的如火如荼,感受到大工业的浪潮滚滚,见证着瑞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我们为社会进步的潮流推波助澜、布道造势,同时也在此过程当中得到锻炼、提高和发展。一年来,我们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组织了一系列战役性的新闻报道活动,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发展大工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创建文明卫生城、秋季灭螺大会战以及正在进行的违法违章建筑清理整顿等等,可以说是一声令下、不遗余力,为各项中心工作的推进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与此同时,以宣传瑞昌、推介瑞昌为己任,不惜代价、千方百计,积极争取在上级新闻媒体播发稿件。2005年度,在中央级、省级新闻媒体上稿都有历史性的突破(中央台上了新闻联播、新闻30分,省台为全九江第一,九江两台为前三名)。2006年1至10月,在江西卫视用稿50篇,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用稿60篇,在九江电视台播发稿件316 篇,名列各县市区第一,在九江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稿件近200 篇,名列各县市区第三。在打造精品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在今年九江市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共有六篇稿件获奖,其中,一等奖一件,二等奖两件,三等奖三件。在江西新闻奖和江西广播电视奖评比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消息《我市发生六级左右地震》获江西广播电视二等奖,消息《总理来到我们身边》、社教专题片《花季末路》获三等将,《我市发生六级左右地震》获江西新闻奖三等奖。广告经营创收克服种种不利因素,一年一个台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弥补经费不足、夯实物质基础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今年,我们策划运作开展了一些较大规模的文艺活动,如由市人民医院独家赞助的“天使杯”全市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由长运小商品市场独家赞助的“动感青春、活力宝贝”海选活动以及由市供电公司赞助、即将举行的“供电”杯业余主持人电视大奖赛等。举办这些活动主要是为全市爱好文艺的青少年朋友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塑造频道的亲和力和良好形象,从现在看,能够达到这些目的。在硬件建设上,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开源节流、压缩其它开支,加强硬件建设。目前的设备状况有一定的改善。2003年投入20多万元,对播出系统进行改造,实现了硬盘播出,组建了编播局域网,提高了播出质量。2004年和2005年分别投入资金近30万元,添置了摄象机、非线性编辑机、现场直播微波、硬盘播出机、数字切换台、ups不间断电源、gps卫星校时系统、台标机、新闻采访车等,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播出质量。今年,我们对办公大楼和发射机房进行了加固维修,对数字编辑机、摄像机进行了全面维修,添置了三角价、电池、磁带、新闻等等必备的器材,添置了播出机一台、标清非线性编辑机两套,等等,总投资20多万元。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今年先后获得了省广电局授予的创三好特别奖、九江市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单位、九江市委宣传部授予的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瑞昌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先进集体、市委宣传部授予的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二、 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2、 全体员工的艰苦拼搏是决定性因素
特别是在11、26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广播电视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广电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广电人的敬业精神得到充分发扬。记得当时正是星期六,地震发生后,我台所有人员立即赶到单位,冒着随时可能发生余震、楼房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从危房里抢搬出编辑机、摄像机、字幕机等设备,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迅速在露天搭建了简易编辑台,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迅速恢复播出,全体记者兵分数路深入采访,及时报告震情、报道广大干群抗震救灾等情况,传达上级指令,稳定受灾群众情绪,并将地震的现场画面在第一时间内送往上级媒体。此后一个多月中,我们在帐篷里、危房中坚持工作,并打破常规,实行滚动新闻制,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播出,为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西电视台以《马路边的电视台》、《帐篷电视台》为题、江西日报以《震不断的电波》为题对我台的事迹进行了专门报道,并被境内外多家知名媒体转发,影响巨大。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广电局领导多次亲临我台视察,听取汇报,指导工作,解决困难,给我们以极大的温暖和关怀。特别是2005年12月21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同志亲临我台视察,在详细了解了我们的困难和工作情况后,对我们在房屋、设备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团结一致,出色完成震灾重大采访、宣传任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这次抗震救灾充分证明,新闻队伍是一支战斗力强、综合素质高、能打硬仗的队伍,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的队伍,给予了我们极高的荣誉和评价。
3、以事业发展凝聚人心
三、 今后工作打算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 加强队伍建设
3、 加强节目建设
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二:
正值全国第15个记者节,借这次宝贵的发言机会,向新闻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福。我就文稿写作的三个感受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是文稿创作取材的源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拓展创作取材的角度,抓住文章的“龙骨”,使文稿以小见大,别具创意。比如去年我在写宣传节能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四保一发展”的党建品牌的文稿时,经多次地修改,仍觉得灵性不够,实在不行亲自去感受一下——到底“四保”保什么,怎么保,“一发展”怎么发展,“四保”与“一发展”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通过现场感受,梳清“脉络”后,文稿就“活”了。所以,我认为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就没有真实可靠的凭据,就不会有产生共鸣的时刻,也不会让人有入脑入心的感受,文稿自然不会让人赏心悦目。
善辨真伪去粗存精,是文稿加工提质的要诀。记得去年美丽乡村建设“两个硬化”工程中,上级文件的统一说法是“两个硬化”,然而我注意到有的新闻信息还有“两硬化”、“双硬化”等不同的说法,虽然大同小异,但总会给人一种政策没吃透的感觉。更不可思议的是,有的文件和稿件居然出现写错国家领导人姓名的现象,这样的错误不仅说明撰稿人缺乏认真精神,文风粗劣,弄不好还会造成负面影响,出大问题。所以,我们得认真推敲文稿中的“真货”到底假不假,“干货”到底水不水,“鲜货”到底旧不旧,善辨真伪、去粗存精、修正补充,文稿自然就精湛有力,有“嚼头”。
勤读勤学勤写勤改,是写作水平提升的捷径。记得刚开始草拟文件、撰写信息时,我是畏手畏脚,拖拖拉拉,最后勉力为之,然而高度不够,认识不足,政策、知识掌握不充分,结果定稿的质量大欠火候。经过长时间的读新闻、勤学习、多写稿,频繁改的过程,终于让我对公文写作及新闻信息撰写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我们坚持“勤学、兼听、躬行”的原则,重积累、勤学习,自身素质自然就会逐步提高;我们发扬肯吃苦、肯钻研的精神,博采众知,拓展思路,写作水平自然也会稳步提升。
我们既然战斗在金沙全面深化改革的宣传前沿,我们就理当秉持深入调查、细致研究、善辨真伪、勤学多思、去粗存精的理念,为推动金沙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积极的舆论支持、有力的思想保证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相关文章:
记者节座谈会策划方案(通用12篇)10-28
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03-26
记者节座谈会发言稿3篇07-29
记者节活动总结12-31
记者节的由来及意义10-28
记者节活动总结12-20
记者节征文(精选11篇)11-04
记者节横幅标语03-20
记者节的标语160句11-07
记者节征文稿范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