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

时间:2022-08-21 08:25:27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9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面对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9篇)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1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4.1 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ⅰ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2 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ⅱ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3 较大高温中暑事件(ⅲ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 一般高温中暑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1.5 工作原则

  1.5.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开展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1.5.2 部门联动,分级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建立联合预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高温中暑气象条件或高温中暑事件的苗头,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气象条件预报或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并向当地提出防控工作建议。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各级卫生、气象部门在本级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做好辖区内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1.5.3 加强管理,规范有序。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1.5.4 依靠科技,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鼓励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

  2.1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具体分级办法参见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

  2.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的发布

  各级气象部门根据监测预报确定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适时开展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防范提示。

  3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预警

  3.1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3.1.1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单位

  a.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单位。

  3.1.2 高温中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3.1.3 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高温中暑事件报告实行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每年6月1日,各地卫生部门启动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每年9月30日终止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各地卫生部门可根据本地区高温气象条件的实际,适当提前本地区高温中暑事件监测、报告的启动时间,或推迟事件监测、报告的终止时间。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当日以最快方式将(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由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单位在当日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后者进行网络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12:00时汇总辖区内前24小时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总数,对照高温中暑事件分级标准,对符合高温中暑事件的,要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以归并的方式作为高温中暑事件上报,同时通知同级气象业务单位,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确认,并通报同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缩短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

  3.2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预警

  建立高温中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发布的级别,经报本级同意后发布。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预警,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1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2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3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4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3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信息发布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相应提出防御措施。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启动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各级卫生、气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分析判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4.2 应急响应措施

  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合作联动,向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提出事件的防控建议,指导、督促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气象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别采取以下响应措施:

  4.2.1 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a.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及早发现病例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主动接受上级气象部门对事件发生地或可能发生地的天气预报、预测技术和产品的加强指导,及时发布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强化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防暑动员;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工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2 二级预警响应措施

  a.进一步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并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组织加密气象观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进一步加大宣传防暑降温知识的力度,强化全体社会公众防控高温中暑的意识;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部门,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3 三级预警响应措施

  a.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分析,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或有关单位做好老年、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高温中暑防控工作的意识;

  d.根据有关部门、单位的要求,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开展防暑降温咨询,并指导用人单位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4.2.4 四级预警响应措施

  a.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发布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高温环境下作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4.3 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由发布预警的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应急响应终止主要参考依据为: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持续3天低于预警所需等级以下,并预测在短期内预报级别不会明显上升,且大部分中暑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新发中暑病例数明显下降。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应急响应终止,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应急响应终止,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5 保障措施

  5.1组织保障

  卫生、气象部门与民政、劳动保障、教育、通讯与信息保障等部门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在本级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共同应对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高温中暑事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成立应对高温中暑事件专家组,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提出发布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建议,拟定相关防控工作建议内容,负责开展针对高温中暑事件的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等。

  5.2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高温中暑防控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工作。

  5.3技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为高温中暑的防治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

  5.4通讯与信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结合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和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国家、盛地市、县四级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治信息网络,保障和维护信息通讯的通畅,保证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5.5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各级卫生、气象等部门在本级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6 附则

  6.1 名词术语

  中暑:在本预案中,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并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2 预案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制定,并共同负责解释。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根据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6.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2

  1 中暑

  因身体过度受热,使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2 中暑的主要症状

  2.1 中暑多发生在夏季高温环境,如通风不良的高温车间、露天作业现场等。

  2.2 中暑初期表现为头痛、头晕、疲乏、无力、口渴等,随后出现体温显著升高,脉搏快速,面红、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3 如伴有因大量出汗所致的.氯化纳丢失,可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最常见的为小腿抽筋。

  3 中暑的预防

  3.1 合理处理热源。改革工艺,减少热源,将强热源移出车间或安放在下风口。采取隔热措施,将热源分开。

  3.2 加强通风降温。自然通风,根据单位的情况,使热空气自然流出,冷空气自然吹入。机械通风,采用风机,冷却处理,电风扇、空调等进行通风高温。

  3.3 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环境特点,采用适当的防护用品和防护措施。

  3.4 适当饮用含盐清凉饮料,以补充氯化纳和水分。

  3.5 如果在阳光下作业,可适当避开中午强烈的日光。

  4 中暑的现场救护

  4.1 轻度中暑的救护:如果因热而感到头痛、乏力、口渴等时,应自行离开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适当休息,并饮用冷盐开水,冷水洗脸或吹电风扇等。

  4.2 中度中暑的救护:立即将其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敷头部,冷水擦身体,吹电风扇等方法降温。

  4.3 严重中暑的救护:如果是严重中暑,就要用冷水冲淋或在头、颈、腋下、大腿放置冰袋等迅速降温。

  4.4 如果中暑者能饮水。则让他喝冷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以补充水分和盐分。

  4.5 对病情较重者,应迅速转送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3

  一、目的:

  为预防公司员工在高温气候环境下作业出现中暑现象,保证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员工出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有效的启动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身体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职责及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技术部为预案执行责任部门,本预案适用公司所有部门及人员,重点防范单位是:生产车间、食堂、储罐区以及公司内雇佣施工人员等。

  三、应急预案启动:

  以当日报刊、天气预报等报出的当日最高气温为依据,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在37℃以上或当日最高气温达38℃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公司所有部门按应急预案执行各项工作措施。

  四、应急预案实施

  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夏季施工过程中,因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工程在夏季施工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员: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3、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

  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

  1、药品: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2、救护器具:单架、救护汽车、小型氧气瓶、听筒、病床、毛巾、药用药箱、冷冻柜

  3、后勤保障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4、公司其余部门职责

  (1)维修管理部门应加强夏季水电供应的管理,保证车间生产的用电和用水需要。如遇特殊情况需停电、停水,应事先通知相关部门,并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预防方案。

  (2)广泛宣传防治中暑的科学知识,如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员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车间主任及班组长每天应加强车间生产情况的巡回检查,及时了解车间的高温环境和职工身体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总务科医务室预先采购一批防暑降温药品,如常见的藿香正气水或胶囊等,按要求将药品分发给车间岗位操作人员。应为所雇佣施工人员停工遮阳伞、草帽等劳动防护用品。公司应保证员工有固定饮水处,并设立饮水机,保证每天有充足的饮用水源供应。

  (4)车间操作属于高温作业岗位,应配备有效的降温风扇。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30分应允许员工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室内休息20-30分钟。

  (5)公司食堂在高温期间每天应向生产车间操作员工供应凉茶两次,时间分别在每天上午10:30分和下午2点钟。每天午餐中应有足量的绿豆汤或紫菜鸡蛋汤。具体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

  五、中暑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公司员工在正常作业过程时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等现象时,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员工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或空调室内休息,供应其凉水、防暑降温药品、湿毛巾,或用凉水或酒精擦身等。并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公司员工出现中暑时,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公司办公室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将中暑患者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随时上报公司最新情况。

  六、中暑临床表现:

  轻度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重度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1)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2)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主,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3)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七、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正常工作时间及假日:

  中暑事件发生——通知车间或部门领导——公司办公室(电话)——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夜间:中暑事件发生——通知车间班组长——值班领导——安排车辆送医院救治——处理和善后工作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4

  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项目部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员工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特组织各部门开展连续梁挂篮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x点钟。

  二、演练目的:

  1、防止野外高温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生人员高温中暑事故。

  2、在发生中暑事故后能快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程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中暑恶化、伤亡。

  三演练规则:

  高温中暑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3、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4、任何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高温中暑救援工具、器材、药品等。

  四、演练方案

  (一)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8号路基侧沟施工中,有一工人在进行水沟电缆槽内垃圾清理时,发生中暑症状。

  (二)演练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组组长:xxx。

  组员:应急小组成员、xx组负责人及班组长

  (三)演练救援分工:

  1、应急救援组:由组长xx负责,xx协助,各相关部门成员、协作班组组成。组织进行应急救护。

  2、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主任孙东晓负责应急救援中人员的基本急救工作。

  3、对外联络组:由书记xx和xx负责对外联络,联系xx人民医院绿色通道,及时进行中暑人员救护。

  (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救援设备、物资。

  2、演练出动项目部各部门相关人员及涉及到的协作队伍,其他人员做好准备。

  (五)演练地点:xxx

  (六)应急程序启动程序:施工员xx第一时间发现有人中暑(昏厥),立即通知现场副经理xx,由xx通知项目经理xx及应急办公室负责人xx,xx立即通知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

  (七)演练程序及人员职责:

  1、演练程序:应急小组接到通知赶赴现场——现场初级救护,把伤员抬到平整阴凉处,进行初步降温处理;同时由xx拨打绿色通道救护电话,打开绿色救援通道——xx立即组织小组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救护人员赶到后,xx负责配合救护人员救护中暑人员,并协助抬上救援车辆陪同赶往医院——最后由经理xx光进行总结,并由安全总监xx讲解高温防暑的预防、自救互救常识,注意事项——演练结束。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彭鹏光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负责人,在救援过程中,督促办公室、财务部、物机部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和器械,一旦中暑情况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指挥救援。

  (八)讲解高温防暑注意事项

  1、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2、高温作业场所必要时使用送风风扇等局部送风装置,以防暑降温。

  3、应保持防暑降温设备的完好(顶棚、遮挡物等),出现故障时立即维修。

  4、多用湿毛巾擦拭皮肤,以清除汗液,让水分蒸发帮助散热。

  5、对露天作业的施工、维修人员,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调整作息时间,早晚工作、中午休息,避开12时——15时的高温时段,尽可能白天作“凉活”,晚间作“热活”,并适当安排工间休息。露天工作时应采取轮换作业等办法,尽量缩短员工一次连续作业时间;有条件的'班组可搭设临时遮阳棚或遮阳伞。

  6、遇紧急抢建/抢险时,应多派人员,采取轮换作业等办法,尽量缩短工人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在高温设备或炉内进行抢修及其它工作时,应采用送风、喷雾、穿湿衣服等措施;加强现场监护,发现员工有中暑症状时立即救治。

  7、车辆应加强维护保养,尽量停放在阴凉处,防止爆胎、自燃、乘客中暑等事件发生。

  8、长时间室外作业时,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

  9、穿着工作服外出作业时不要卷袖露膊,避免晒伤。

  10、应根据高温作业的情况,为高温作业员工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鞋、护腿、围裙、眼镜、隔热服装、面罩等。

  11、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随时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若出汗较多,应适当补充一些钠和钾,钠可以通过在食物中加食盐、酱油等补充,含钾高的食物有香蕉、豆制品、海带等。

  12、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13、凡有Ⅱ期及Ⅲ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的患者,更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14、发现有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

  15、一旦发生中暑,应采取下述应急措施: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部、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意识清醒的中暑者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或其他含盐的清凉饮料等,还可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等中药。一般患者经治疗后30分钟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绿色通道电话xxx。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5

  一、应急事项:

  为了使中毒、中暑人员尽快地摆脱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虚脱以及休克、热痉挛等病情的折磨,尽早康复身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上报程序:

  发现人员有中毒、中暑现象,立即报告副组长,并按照要求逐级上报。

  三、应急措施:

  (一)、食物中毒:

  1、催吐:如果有毒事物吃下去的时间在2小时以内,可以用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再喝两次,直至呕吐为止。取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也是催吐方法之一。如果吃下去的是荤食,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此外,还可用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吐。

  2、导泻: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已超过2小时,但精神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除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

  3、利尿:大量饮水,稀释血中毒素浓度,并服用利尿药。

  4、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5、病人经过急救,如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轻,拨打120,尽快送医院治疗。

  (二)、液化气泄露:

  1、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2、如果泄露严重,发生火灾,同时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并拨打119。

  (三)、中暑:

  1、发现人员中暑,队长应立即把中暑人员扶到阴凉处休息。

  2、报告副组长,在副组长指导下给患者服用解暑药品。

  3、副组长组织人员给患者进行物理降温(冰水、冰袋冷敷头及腋下等),加强通风及散热。

  4、对重症中暑者,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四、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担架、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五、协助上级调查取证并做好善后处理:

  1、向调查组提供相应材料,配合取证。

  2、填写记录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6

  一、概述

  中暑是指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解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疾病群,以息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一般分为中暑息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和日射病类型。日常生活中,劳动生产中偶有发生中暑伤害事件,重者可当场死亡,轻者如不及时抢救也危及生命,因此,如发生相应伤害应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处理,以尽可能降低对人体的危害,为后期抢救赢得时间。

  二、领导小组

  项目部成立相应的中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担任,组员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并根据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及各施工队伍设立情况,分别成立应急小组,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制定应急联系方法,并开展预防宣传活动。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名单报生产管理部备案(名单附后)。职责如下:

  1、组长: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

  2、副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命令,组织人员开展抢险工作,并做好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

  3、相关部门

  生产管理部:值班电话设置于办公室内,负责事故的接报;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

  其他职能部门: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物资和技术人员,投入抢救工作。

  三、中暑表现

  (一)高温作业下出现口渴、大汗、疲乏、头昏、胸闷、恶心;

  (二)体温多在38OC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三)中暑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四)重症中暑出现晕厥、昏迷、痉挛或高热、体温达40OC以上。

  四、现场处理

  (一)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二)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

  (三)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四)严重者迅速物理降温,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拭,电风扇吹风;

  (五)拨打“120”或送医院救治。

  五、中暑的预防

  (一)教育职工对中暑的防范意识;

  (二)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通气和尽可能遮阳;

  (三)配发必要的劳保用品,如草帽、遮阳伞等;

  (四)配备预防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7

  1、目的

  对可能发生的人员意外中暑事故做出应急准备,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时安全风险。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本公司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人员意外中暑事故的应急处理。

  3、应急具体方案

  3.1人员一旦感觉自己有头晕、胸闷或其他难受现象时,应尽可能第一时间内撤离现场到通风良好的场所呼吸新鲜空气,并解开衣服的扣子,用冷水洗脸降温,同时提醒通知作业场所其他人员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

  3.2若感觉上述现象比较严重,应立即告诉现场其他人员,获得其帮助,在其协助下迅速撤离到通风良好的场所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协助人员用冷水浸过的毛巾或其他用具冷敷患者的头部,迅速降温。

  3.3若患者已经呼吸困难,应迅速将患者抬离现场,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解开患者的衣服协助散热降温,平躺,立即给患者做人工呼吸,同时拨打医疗救助电话120获得有效的'救援时间。

  4、事故后处理

  4.1事故处理完毕,由安全主任负责组织依据《事件调查与环境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进行调查包括现场温度监测,若确实属于现场温度过高或通风条件问题导致,联络行政部、生产部商讨解决方案,能通过改进工艺消除情况优先改进工艺,若不行,则通过安装通风降温设施的要求或在现场配备防止中暑的药物,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的目的。

  4.2若属于个人体质问题导致,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由行政部为其调离换岗。

  5、方案演习

  5.1在可行情况下,由安全主任每年负责组织公司人员按照上述规定进行一次演习,并保留相应的演习记录。

  5.2演习前准备

  5.2.1职责和权限明确

  5.2.1.1工厂经理担任演习现场总指挥职责。

  5.2.1.2安全主任担任副总指挥:

  a.负责与当地医院等相关方进行联络;

  b.负责演习救助设施的准备与落实;

  c.负责方案演习后的总结与完善。

  5.2.1.3安全主任负责组织对参与演习人员进行事前培训学习包括人工呼吸的基本常识、注意事项、演习注意事项、演习目的和本次演习要求。

  5.3演习结束后由安全主任负责对本次演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编制“演练分析总结报告”,提交总结分析报告与总经理,同时作为公司内部安全教育培训的案例,可以围绕以下但不限于几个方面:

  a、人员救助方面(人工呼吸方法是否正确妥当;担架使用正确;抬离伤者方法是否确;救助方法是否妥当,是否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等);

  b、参与人员建议;

  总结分析结果需要更改本方案时,由安全主任负责提出,依据《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更改。

  6、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事件调查与环境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8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1 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1.1 组织措施

  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1.1.1 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加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1.1.2 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1.1.3 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1.2 技术措施

  1.2.1 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1.2.2 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幕布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1.2.3 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1.3 卫生保健措施

  1.3.1 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1.3.2 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约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1.3.3 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蓝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2 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其应急预案

  2.1 中暑症状的表现

  2.1.1 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2.1.2 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至38.5°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2.1.3 重症中暑。一般是因为未及时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抢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2 发生中暑事故的应急预案

  2.2.1 发生中暑事故后,应立即将病人扶(抬)至通风良好且阴凉的地方,将病人的领扣松开,以利呼吸,同时给病人服下解署药十滴水,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2.2.2 对重症中暑者,除按上述条件施救外,还应对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并动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拦截出租车及时将病人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9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xx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二、xx措施

  1、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2、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xx,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4、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xx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三、技术措施

  1、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2、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3、在地下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高温中暑应急预案03-08

高温天气中暑应急预案05-09

高温防中暑应急预案08-29

企业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通用8篇)08-18

防高温中暑应急预案03-15

高温中暑事故应急预案04-05

2022高温中暑应急预案03-18

防高温中暑的应急预案03-16

高温中暑专项应急预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