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预案范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预案范文1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防治工作,避开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难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难防治条例》和《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难防治工作的确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本,结合我区实际状况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行政区域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的山体倒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难所引起的,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峻威逼或者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突发性特大型、大型和中型地质灾难的抢险救灾工作。
四、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削减突发性地质灾难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作为应急防治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管委会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亲密协作,共同做好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防治工作。管委会主任是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均应当听从管委会对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五、组织体系
(一)领导机构
1、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质灾难应急防治指挥部
2、指挥部职责
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质灾难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分析、推断成灾或多次成灾的缘由,确定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对受灾地进行紧急援救;检查、指导辖区地质灾难应急防治指挥部做好地质灾难应急防治工作;处理其它与地质灾难应急防治与救灾有关的重要事项。
(二)运行机制
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难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和完善预料预警机制,加强监测,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置。
1、预料预警系统。要发挥对突发性地质灾难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作用,对出现地质灾难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建立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和村(社区)及驻区企事业单位为一体的,按领导负责制指定特地负责人、联络人,确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由危急区范围的单位、居民(村民)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而形成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2、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地质灾难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性地质灾难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难中、短期趋势预料,建立地质灾难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
3、地质灾难险情巡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辖区内地质灾难重点地区进行巡查,指导建立地质灾难群测群防体系,加强地质灾难监测,并充分发挥地质灾难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地质灾难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觉险情时,要刚好向国土分局和相关领导报告。相关部门要刚好划定灾难危急区,设置危急区警示标记,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途。依据险情改变刚好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实行排险防治措施,状况紧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选定的.避险点和撤离路途要进行平安性评估,确保紧急避险万无一失。
4、预报预警发布。开展地质灾难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将预报预警结果刚好报告经开区,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难的预报预警后,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马上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难危急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打算工作。
5、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对出现地质灾难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办公室对单位和住户刚好发放《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告知有关灾难的基本状况、监测预报方法、应急避险的撤离路途和安置地,以及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和群测群防人员的汇报联系方式,按要求做好防灾各项打算工作。
六、监督检查
区指挥部办公室对上述各项地质灾难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刚好总结地质灾难应急防治实践的阅历和教训。
七、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管委会制定,并依据实际改变状况,由国土分局牵头刚好修改完善,各有关部门根据预案的规定履行职责。
八、责任与嘉奖
(一)嘉奖
对在地质灾难应急防治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扬嘉奖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地质灾难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二)责任追究
对地质灾难防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地质灾难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严格问责和处理;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地质灾难重要状况或者应急防治工作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预案范文2
为切实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校舍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及法律法规,并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订本预案。
一、灾害性质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陷塌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应急分类
地质灾害应急分: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三、救灾机构及职责。
(一)、地质灾害防治、救灾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班主任
领导组主要职责:
1、建立学校及周边地质、地貌档案,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好日常监控工作。
2、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指挥和下达其它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3、监督、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预防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分组及职责
指挥组负责人:
警戒组负责人:
救护组负责人:
疏散组负责人:及班主任
1、救灾注意事项:
①、当某处发生地质灾害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救灾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②、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等。
③、救灾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④、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2、各组职责:
指挥组:
(1)、熟悉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
(2)、清楚学校地质灾害的地点、范围;
(3)、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
(4)、了解电线铺设的线路;
(5)、了解灾害的走势;
(6)、确定逃生路线、避险场所、救护方案。
警戒组:
(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
(2)、当某处发生灾害时,应迅速确定安全逃生的路线,避险场所,以便疏导他人逃生;
(3)、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灾害现场。 救护组:
(1)、应具备救护常识;
(2)、应了解一般药物的使用;
(3)、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线;
(4)、根据伤情紧急救护,或送医院治疗。
疏散组:
(1)、利用学校报警设施和广播迅速报道逃生方案;
(2)、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班主任有序疏导学生。
四、灾情调查
灾情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协助查明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
五、善后处理
在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过程中,应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治疗,尽量安慰受伤人员及家属,妥善解决他们的要求,并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事故处理结束后,及时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县教育局。
【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08-08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08-01
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范文12-15
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应急预案范文07-30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7-08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8-08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6-19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10-31
学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9-05
小学地质灾害应急预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