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1
xx的防震减灾工作在xx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抓重点、解难题、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动员、共同参与,有效提高了全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现将xx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了加强对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xx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根据xx易发生地震衍生灾害的问题,每年专题安排防震减灾工作,靠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排查,因村而宜制定具体预防方案,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对灾害进行责任告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战斗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经我局向区主要领导请示后,从机关单位抽调了3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了3支应急抢险队伍,同时要求乡镇在各村成立了应急抢险小分队,随时准备应对地震灾害。水库群测群防方面,在原有乡镇宏观联络员队伍的基础上,在全区所有村委会和小型以上水库管理员中又明确了一名兼职的群测群防管理员。
(二)加强硬件配置,建设地震观测点及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为了提高保护区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增强防震减灾能力,我局与市局积极沟通,在我区建设地震监测点。我们与市局技术人员一起,在6个村庄进行了实地选址测试,最终确定在xx建设地震监测台。目前,已经解决了地震监测台土地使用问题,完成了地震监测点房屋建设工程,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下一步配合市局完成监测设备的安装工作。另外,我们安排专人对位于xx的地震监测井进行维护,坚持每周对线路和井盖检查两次。
为全面提高保护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应急情况下的协调指挥,xx投资XXX万元建设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该中心包括地震科普展示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室,应急指挥平台等功能区域,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
(三)加固民居民宅,提高抗震能力
危旧房改造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加深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提高群众住房抗震能力的.一项重点工作。xx年,我局组织乡镇针对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其他贫困户,开展了危旧住房调查摸底工作并登记造册。向市财政申请补助资金xx万元,对XX户危旧房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提高了群众住房抗震减灾能力。目前,这XX户危房改造已经全部竣工。在进行危旧住房改造的同时,我们确保新建的房屋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基本不低于6级地震。
(四)举办大讲堂,宣传地震知识
在xx统一组织的“xx”活动中,我局举行了以“防震减灾常识”为专题的讲课,为我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机关的全体工作人员讲解了防震减灾应急措施及日常防震减灾措施、地震应急知识等内容,通过讲课,增强了机关干部防御地震的能力,地震救灾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努力做到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XX年,通过举办讲课和走访等形式,以及利用清明、月日防火期间驻村的机会,向全区各部门、各村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xx余份。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区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缺乏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二是村区建筑民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达不到抗震要求,全区大部分群众还居住在抗震能力低或不具备标准抗震性能的房屋内;三是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有待加强。
二、xx年工作目标
(一)继续推进地震监测点建设,完善地震监测体系
xx早期的地震监测台网基础、技术基础和队伍基础十分薄弱。xx后,在市地震局的悉心指导下,建设了地震监测井,地震监测点房屋建设工程也已经完工,今年,我们将积极配合市局,完成地震监测仪器安装工作。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查工作
为切实增强我市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我局根据XXX指示,按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借鉴其他地区的工作经验,抓紧研究制定《XXX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做好建设工程规划、选址审查工作,全面加强新建(改、扩建)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及时修订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的规章制度,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2
2021年,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紧紧围绕省、州中心工作和今年防震减灾目标任务,全面贯彻落实省、州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重点,以强化防震减灾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实时跟踪监测震情,全力服务中心大局,不断推进防震减灾大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环境和谐稳定。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切实做好防震减灾管理工作
我中心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参加省厅、州局组织召开的相关例会和紧急会议等,同时加强越西县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运用,及时上报各相关工作信息。
2、认真做好监测预报
(1)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我中心对我县的地震宏观监测点,每周定期报告宏观观监测点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2)在地震监测运行方面,我中心积极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检查保护工作,建立台站每月1次的例行巡查制度,并做好相应记录,主动发现台站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省、州地震监测技术中心备案。配合做好地震监测仪器维修维护,保障监测数据连续率在95%以上。
(3)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地震监测和震情跟踪工作,严格24小时震情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节假日和重大社会活动期间也严格做好地震监视和震情值班工作。
(4)积极配合省厅、州局做好地震灾害(预警)项目的安装验收和运行维护工作。
(5)按照地震专用仪器管理行业规范加强对各类仪器的管理和支援。全年未发生地震专用仪器设备不按规定停测等违规行为。
3、关于地震应急工作
(1)今年上半年按照省、州应急委员会的要求,我中心依据《凉山州地震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制定了《越西县防震减灾应急指挥部应急预案》。
(2)强化“三网一员”的建设和管理。对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地震积极参加区减灾组织的灾情数据管理培训会,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3)积极与县教育局协调,组织全县师生开展地震演练工作,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
4、切实抓好法规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契机,在县商业步行街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推动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共发送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受教群众2 千余人。
(二)主要采取的措施
1、不断完善预案体系建设
我县已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整预案体系。以《凉山州地震应急预案》为统领,编制了《越西县地震应急预案》。今年,继续完善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专项预案建设,特别是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预案的编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指导和备案工作,并形成工作常态。
2、依规开展应急工作检查,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根据省州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结合防震减灾年度目标任务专项督查。对各乡镇应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应急工作基本情况、应急装备配置情况、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灾情速报系统情况等。
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每季度组织一次地震现场工作队演练,并扩大到全县地震系统范围,采取不同内容、不同形式,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应急桌面演练系统,开展全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地震应急桌面演练;指导学校、乡镇、村、社区等单位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1)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采取开展演练等多种形式活动,提升志愿者队伍对应急救援专业知识的掌握。
(2)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收看国家局、省局演练、讲座,参加省地震局应急培训等方式,拓展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视野。通过组织现场工作对演练,进一步熟悉预案,强化流程操作,提升应对工作的实践能力。
(三)特色、创新、经验性做法
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精心制定防震减灾宣传计划,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突出抓好防震减灾知识“七进”活动。在“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大型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和物品、等方式进行专题宣传;投入四万元经费制作一批防震减灾宣传挂图、宣传用品,在机关、学校、社区、乡村等地发放。定期编印《防震减灾工作简报》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标全年目标任务的差距
从目前情况看,我中心能够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眼人民群众安全需求,把防震减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能够严格按照省、州上级部署要求,积极落实防震减灾各项工作任务,成效较为明显。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性不够、相关预案不完善,县财政对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相关成员单位在“防、抗、救”各环节工作不够积极、措施不够扎实、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1、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尚不健全,有的工作连续性不够,力量相对较弱。机构常设性、办公经常性、步调一致性不够,资金、技术、人员投入保障不够。
2、防震减灾机构设置弱,人员配备与当前工作不匹配。基层地震工作机构的现状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乡镇防震减灾工作人员还兼任很多其他的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存在工作开展力不从心的情况,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给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3、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不大,群众法律知识、防灾减灾自救常识不够。
三、2021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围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工作思路
1、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作用。加强监测站点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地震监测台(站)正常运行。完善预测信息会商制度,探索震情信息数字化建设。
2、增强综合抗震能力。做好抗震防灾规划成果应用。把好抗震设防关,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设计施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把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纳入农村新社区建设内容。
3、强化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组织地震应急救援培训、宣传,举办应急处置报告会、知识讲座,提升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水平。积极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延展到企业,加强企业防震减灾能力建设。
(二)具体计划、措施
1、切实加强震情监视及震情跟踪。
强化震情跟踪措施,努力把握我县地震活动趋势,树立“震情如敌情”的观念,进一步完善震情跟踪制度,充分发挥群测群防作用,加强“三网一员”建设,逐步扩大村级联络员队伍,及时调查核实各类宏微观异常现象,努力捕捉地震前兆信息。
2、继续抓好抗震设防备案审查工作。
认真落实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真正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监督县内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坚持一般工业和民用建设工程防震减灾局备案审查制度。
3、继续配合省地震局尽快实施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我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的部署,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方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宗旨,以健全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全镇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进一步加大震灾预防力度
依法加大对一般工程、重大工程和可能发生重大次生灾害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力度。经常性开展城乡民居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专项检查,保证地震安全制度的全面落实。
2、进一步提升科普宣传水平
组织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充分抓住“科普宣传月、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巩固、完善科谱示范村创建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要大力开展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并积极探索创建活动的新路子。
3、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能力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和“三网一员”建设,规范地震宏观观测点管理,对各宏观点反映的宏观异常情况要及时调查核实,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
4、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依法指导学校、医院、企业、村、社区等单位做好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扩面或修订工作。对重点单位要加强地震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监督。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处置地震灾害能力。
5、搞好自身建设,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新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强化责任追究和责任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廉洁高效、办事公正、服务优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认真执行好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成员单位沟通与联系,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防震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4
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适应新时期防震减灾的工作要求,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震局关于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陕政办发[2012]22号),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现就2012年防震减灾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群测群防工作,提高全区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各乡镇、街道办及有关部门要将群测群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推进地震监测、地震灾情速报、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稳定群测群防工作队伍,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流体(水、气)、动植物、气象气候等地震宏观异常现象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地震知识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全面提升地震综合防御能力
各乡镇、街道办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开展城乡建(构)筑物、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关键工业设施的抗震性能普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抗震加固和改造,逐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各乡镇、街道办要建立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指标体系,进一步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工作。要切实落实国家六部委《关于加快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农民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扶贫搬迁等,加大对农民建设地震安全住房的技术指导和政策引导。
三、完善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地震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各乡镇、街道办及有关部门要结合汶川地震应急实践,修订、完善本部门的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做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保证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能够得到妥善安排。要按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标准》,公安、消防、卫生、电力、电信等相关部门应成立地震应急救援队,并加强对救援队伍的救灾救援知识培训和演练,形成强有力的地震灾害救助力量。
四、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防震减灾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要树立长远观念,制定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唐山地震纪念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等重要纪念日和各种有利时段,采用设立宣传咨询台,设置宣传展板和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和应急避险科普知识宣传,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企业”活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和国民安全教育体系,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推进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不断拓宽宣传领域,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5
一、防震减灾机构和队伍建设及经费落实工作
(一)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市编办下发的《关于加强区县防震减灾工作机构的通知》要求,完成地震局挂牌及内设机构设置工作。加强地震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地震工作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经费投入。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逐步解决投入不足等制约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做好台站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要按照《市前兆台网运行管理规定》的要求,确保台站正常运行。要充分利用地震监测资料开展综合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我县防震减灾整体水平。
(二)加强监测预报和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按照《市年度震情跟踪工作方案》的要求,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对出现的宏、微观异常要迅速落实,并及时上报。
(三)继续坚持月震情会商制度。县地震主管部门按时参加全市会商,并参考会商结论,将会商意见以书面报县级各大班子领导。
(四)继续推进地震信息节点建设工作。年内完成县级信息节点和虚拟地震遥测台网建设工作。
(五)加强地震监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按照有关要求,做好全县境内地震监测台站(点)的监测设施和监测环境保护,确保监测环境不受外界干扰。
(六)加强群测群防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县级地震群测群防“三网一员”队伍建设,做到人员、任务、管理三落实,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人员培训和队伍管理,不断提升群测群防工作的基本能力。
三、震灾预防工作
(一)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认真落实《省防震减灾条例》相关要求,县地震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县发改、建设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扎实做好县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备案工作和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加强地震行政执法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配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确保新建校舍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二)推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市政发78号)和《关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市政发121号)的要求,主动加强与县发改、建设等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等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水平。年内每个乡镇至少建成2-3个地震安全工程示范点。
(三)积极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借鉴先行试点区的`经验,按照省、市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指标体系要求,积极探索创新,结合我县城中村改造项目,大力推进地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四、地震应急工作
(一)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戒备。根据新修订的《市地震应急预案》(市政办发173号)文件,完成县政府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工作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并组织有关部门、乡镇及社区、居委会、学校、医院、大型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车站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加强预案的备案登记、管理。年内至少组织2次地震应急演练,不断熟悉预案内容和工作程序,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相关乡镇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完善县城区和余下镇区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切实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落到实处。
(三)加强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按照市地震局、市文明办和团市委联合下发的《市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市地震发26号),不断加快我县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五、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一)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根据省、市防震减灾宣传要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在“防灾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和“科技之春”宣传月等重要时段,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采取系列电视片、报告会、讲座、播放录音录像、发放资料等方式,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平台,扎实有效地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县地震部门门户网站建设,使门户网站成为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的重要平台。
(二)主动督促、协助、指导社会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加强与党校等党政干部培训机构的联系,把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决策能力。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加强突发性地震事件新闻宣传工作,及时准确震情灾情信息,加强舆论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三)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建立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文件要求,县教育、科协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年内至少建成2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四)加快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层次分明、协调一致、覆盖全县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网络。
六、重点项目实施工作
县地震主管部门要配合市地震局,完成“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软件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积极配合做好地震应急基础数据收集工作。
七、防震减灾规划编制工作
“十二五”时期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也是攻坚时期。县地震主管部门要根据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尽快完成我县“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制定工作,并做好规划项目的启动实施。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6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协调、部门联动、专群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完成我市地震监测台网建设,达到1.5级以上地震监测能力;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救援队伍管理体系和灾后应急救助体系;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
二、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基础
(一)加强监测台网建设。科学规划和布局全市地震监测台网,加快地震监测台站建设,推进强震动观测台网、烈度速报台和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年,在区或县境内建立1个地震自动监测台站,在市政中心所在地建立1个地下深井观测台;2015年前,新建监测台站6个、前兆台站6个、烈度速报台站40个。保障瓦屋山水库专业台站健康运行。
(二)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完善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落实乡镇(街道)、重点村(社区)分管安全工作的基层干部兼任防震减灾助理员,年底,各区县配齐基层防震减灾助理员工作队伍,制定和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奖励制度,将震情跟踪经费和防震减灾助理员补助经费列入本年度财政预算。
三、强化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管理
(一)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市、区县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等部门要将防震减灾部门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和初步设计审查的必备内容,确保各类建设工程项目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二)推进农村防震保安工作。各区县要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农村村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的决定》(川人发〔〕69号),将农村防震保安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居民地震安全工程。市、区县要设立专项资金、制定税费优惠政策等方式,每年至少建成1-2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严格按照《地震灾后农村房屋恢复重建选址技术导则》(川办发〔〕36号)相关规定做好农村村民住宅建设选址、避让工作。自年起,我市农村新建公共设施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三)加强震害防御基础工作。2015年前,市防震减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境内的裂带、裂带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评估地震危险性。完成市中心城区和城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填图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其余各区县完成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组织开展水库、桥梁、房屋等建筑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制定、实施抗震加固、改建或拆除的规划,逐步消除未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对处于地震活动断层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建筑,要抓紧组织搬迁、避让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四、提升基础设施抗震保障能力
提升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抗震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公路、铁路、水运等交通设施抗震设防标准,增强应对灾害的综合运输协调能力和抢通保通能力。提高水电、输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抗震能力。加快落实水库、重点江河堤防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输油气管线、重点污染治理设施等重大工作的管理和维护,防止地震引发次生灾害。提高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能力,新建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文化中心、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型场所要按高于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逐步开展其他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普查、抗震性能鉴定及抗震加固改造。
五、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一)加强地震救援力量建设。整合应急救援力量,按照“一队多用”原则,年底前,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一支具备地震灾害救援能力的专业救援队伍;市防震减灾主管部门组建一支由防震减灾、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卫生、电力、通信等各行业专家组成的20人左右的地震现场工作队;各区县建立一支不少于50人的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二)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各级各部门和重点企业要于年完成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报市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备案。年,由民政部门牵头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含1个市级仓库和、分库)。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标准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馆等场所,年在市中心城区完善8个避难场所的设施建设,2015年前建成市、县(区)、乡(镇)三级应急避难场所50个。
六、深化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各级各部门要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制订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完善宣传网络。各区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创建1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个地震安全示范社区、1个地震安全示范乡(镇)。今后每年5月12日所在周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各级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集中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健全地震信息体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众地震信息。建立地震谣言应对处置机制,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闻。
七、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大防震减灾投入。从年起,市、区县要将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为防震减灾部门开展群测群防、宣传教育、震情跟踪、应急准备、技术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创造条件。健全完善抗震救灾资金准备和应急拨付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
(二)健全防震减灾制度。年,各级各部门要依照防震减灾法有关规定,把防震减灾规划纳入同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制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管理规定和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制度。
(三)加强防震减灾机构建设。各区县要贯彻落实省编委《关于建立健全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川编委〔〕28号)精神,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或烈度7度以上地区,单独设置防震减灾工作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保证各项业务经费,保证防震减灾部门办公、监测等正常运行,规范地震监测设备布局和地震应急装备储备,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开展。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7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我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各相关部门要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要求,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工作管理职责,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对防震减灾工作机制体制不健全,防震减灾措施不落实,不认真履行防震减灾职能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要根据省、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结合实际,认真组织编制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以项目带动工作,着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综合工作能力,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强化震情跟踪监视工作,切实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地震部门要进一步做好震情跟踪工作,积极构建地震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地震烈度速报信息的实时传输获取。地震办要严格按照省地震局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工作要求,强化管理,逐项落实相关工作。
(二)加强地震前兆台网建设,提高趋势会商水平。2012年县地震办要采用新设备完成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站的升级改造,实现观测的实时化、网络化。要认真做好地震监测台网的设备维护工作,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台网运行率继续保持全市先进水平。要加强震情会商工作,强化周、月、年度会商工作,重点加强对震情跟踪及前兆信息的捕捉分析,发现异常要及时落实上报,密切注视震情发展动态。
(三)完善宏观观测网络,严格落实异常上报制度。根据年度宏观观测网络例行巡查的情况,及时调整宏观观测网络布局,强化每日宏观观测数据报送,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在防震减灾尤其是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测中的作用。对各种宏观异常事件要及时落实上报,做到异常落实“不过夜”,避免地震谣传的发生。
三、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认真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一)修订完善地震应急体制机制。各相关单位要按上级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加快制订修订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使各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认真细化各相关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地震应急指挥科学、有序、高效,反应迅速,保障有力。县抗震减灾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根据政文〔〕196号文《关于调整充实抗震减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和各自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今年第四季度市政府将组织全市地震应急工作专项检查。
(二)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强地震应急指挥实时传输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市防震减灾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地震应急救援方面的作用,及时充实、更新功能和内容,集成各类信息,完善各种数据库。要有专人负责系统管理运行,确保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能有效发挥系统的各项功能。
(三)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省、市关于做好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统一部署,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年11月底前要完成我县仓满体育场等4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并做好迎接市检查组检查工作。
(四)提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消防大队要落实地震紧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按要求全部及时采购配备到位。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演练,切实做好应急救援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突发事件,2小时内救援队伍即可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同时,要积极组建地震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演练,逐步完善县、乡镇、村(居)三级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五)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民政局要进一步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统筹做好应急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民政局要储备满足我县应急避难需求的救灾帐篷(200顶以上),统筹应对我县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安置灾民的`需求。
四、扎实推进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和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
(一)住建局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意见》、省政府《关于研究石结构房改造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专题会议纪要〔〕33号),结合新时期“三旧”改造工作及“造福工程”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市《关于旧村居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三旧”城改造优惠扶持政策,全力推进对我县20世纪80年代之前建设的抗震性能差的危旧房屋的抗震加固和改造工作,制定全县石结构房屋抗震防灾改造规划,稳妥开展石结构房屋改造加固试点工作。
(二)县校安办要加快全县校安工程项目的实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校舍重建任务。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危险区未列入校安工程重建计划且未达到现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校舍,要尽快实施抗震加固,确保校舍抗震安全。
(三)地震办与住建、民政、国土、农办等部门协调对水库、交通运输等生命线工程和大型企业开展地震应急检查,督促做好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应急准备,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地震安全隐患,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发生。
五、认真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一)要充分利用防震减灾日、重大地震灾害纪念日、科普活动周等重要时段,通过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要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做好“省数字地震科普展馆”光盘版和网络版的宣传工作,通过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宣传以及在主要网站上建立相关链接,让民众了解“数字地震科普展馆”的相关知识,扩大宣传效应,增强宣传效果,全面提高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要把防震减灾宣传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切实增强领导干部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指挥能力。要开展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农村地震安全意识和防范地震的能力。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8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防震减灾服务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根本宗旨;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宣传党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政策,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积极性,引导全社会主动、科学参与防震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工作目标
通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特殊时段重点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达到省上提出的“力争5年内,全省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三、宣传内容
(一)方针政策。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党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决策部署和工作措施。
(二)法律法规。宣传防震减灾法律、国务院防震减灾行政法规,中国地震局部门规章,以及我省防震减灾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
(三)监测预测知识。宣传地震监测预测科普知识和技术方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在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技术要求,我国预测的客观能力。
(四)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城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作用和意义,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减灾实效,我省地震应急预案及防震减灾规划,普及抗震设防、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地震地质灾害防范等知识。
(五)救助知识与应急演练。宣传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医疗救护、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控、心理疏导等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
(六)科技成果。宣传国内外地震科技创新进展,地震科技理论成果和技术创新对提高防震减灾能力的作用,地震科技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具体工作
(一)以规范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高应急指挥能力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进机关活动。行政学院要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及主体培训内容,每期至少安排1次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培训,使参训人员对防震减灾相关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提高全体公职人员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能力。各部门、各单位要引导全体职工学习并熟悉本级应急预案疏散撤离路线和避险地点。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每年都要组织开展1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决策、指挥、服务、协调能力。
牵头单位:市地震局
配合单位:行政学院、各成员单位
(二)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学校活动。教育部门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关于“学校应当进行地震应急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要求,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上、下半年分别安排不少于4个课时的防震减灾相关知识教育。地震、教育部门要指导、督促各学校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每周不少于2次的应急演练。确保在地震来临时能够做到科学避险,有序撤离,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学校要认真实施地震安全校舍工程,新建基础设施和各类建筑物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选址、设计、施工和验收,把学校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地震、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5年内力争建设5个省级科普示范学校,2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配合单位:市地震局
(三)以提升企业抗震能力、依法进行抗震设防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企业活动。发改、规划、建设、国土、房管、地震等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审批窗口的管理作用和信息优势,加大对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重要性的宣传。地震部门每年要深入2家企业,宣传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并对有关人员如何加强安全措施进行培训,提高企业抗御地震灾害风险能力。
牵头单位:市地震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
(四)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地震、民政、三区等相关部门要以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社区为目标,不断推动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活动。通过组织制定地震应急预案,设置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专栏,对社区管理人员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对居民进行专门培训,使社区居民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救助技能,了解居住环境地震安全,熟知震时的撤离路线和避震地点。年完成对全市30个社区的防震减灾知识培训;争取通过5年的建设,在全市社区中创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个。到年使辖区内80%的居民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
牵头单位:三区
配合单位:市地震局、市民政局
(五)以增强农村居民地震安全意识、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能力为重点,深化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农村活动。三区、建设、地震、科协等部门要把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与地震安全农居建设、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通过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采取培训农村干部群众、播放科教片、赠发宣传资料、张贴挂图等多种形式,向农民普及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民房抗震技术,帮助农民编制地震应急处置方案,开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今后5年内,每年要保证举办农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班1—2期。
牵头单位:市建设局
配合单位:三区、市地震局、市民政局、市科协
(六)以满足家庭自救知识需求、提高自防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家庭活动。地震、文化广播电视、科技、卫生、妇联等部门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家庭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地震基本常识宣讲、地震仪器演示解说、宣传咨询台、宣传展版和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农家书屋专题图书、群发手机短信和以家庭为单位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家庭提供丰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服务,引导家庭自备“防灾应急箱”,提高地震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市科协要设立地震科技科普展区,完善图片、录像和实物模型。
牵头单位:市地震局
配合单位: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局、市妇联、报社、市科协
(七)以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灾害能力、依法开展信息公开为重点,做好地震信息和舆论引导工作。一是各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经常化的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建立与地震局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通道,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市地震局、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要联合有关部门成立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防震减灾公益宣传规划,确定宣传主题、工作目标、分解落实任务。其中,市地震局要每年确定防震减灾公益广告主题和重点时段,并及时提供制作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所需的素材和信息,确保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内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要结合国家和本地区地震环境与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将防震减灾宣传公益广告纳入公益广告宣传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定期。三是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要在主题宣传时期,如“5·12”、“7·28”、《防震减灾法》颁布纪念日、科普宣传周等时段调整增加防震减灾公益广告播出时间。有感地震发生时视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播出密度,确保社会公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新闻单位要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微搏传媒作用,及时准确向社会震情、灾情信息,澄清不实报道,维护社会稳定。地震局要建立完善“地震信息网”、科普网站和微博,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地震信息作为主要内容,提高防震减灾宣传的覆盖面和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权威性。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配合单位:报社、市地震局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加强对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形式多样的宣传格局,并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依法履职,积极推进。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法定职责,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深入开展常态化、特殊时段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文化部门要切实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和长期的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地震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与文化部门共同研究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报道计划、宣传提纲、应急宣传方案,统一震情报道口径,建立联系协调制度,共同负责实施。同时,地震部门要按照《防震减灾法》关于“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指导、协助、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服务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指导相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和科普教育,及时为防震减灾法制宣传和科普教育提供资料,确保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防震减灾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由文化部门牵头,地震部门参与;宣传内容、宣传口径由地震部门负责把关。重大地震事件的宣传要经党委、政府批准。有关地震预报的报道按照《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由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传播。
(三)精心策划,保障需求。地震、教育、文化、新闻出版、科协等部门要协作配合,组织制作质地精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科普书刊、科教片、动漫片、折页、电子书等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产品,内容包括地震基本知识、防震避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自救互救、识别地震传言常识、心理疏导等,满足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实际需求。
【农村防震减灾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07-04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07-02
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06-18
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预案08-12
防震减灾疏散应急预案10-10
防震减灾演练应急预案10-10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04-26
防震减灾应急演练预案11-10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范文04-23
中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