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时间:2024-08-21 18:01:11 应急预案 我要投稿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汇总15篇)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汇总15篇)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

  为切实做好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积极处置”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成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工作,安排、检查落实计算机网络系统重大事宜。副组长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事故,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1.负责人:

  2.信息安全技术人员:

  四、应急措施及要求

  1.各处室要加强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及时、全面地教育和引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网站配备信息审核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室、计算机机房等上网场所的'管理,落实上网电脑专人专用和日志留存。

  3.信息所要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4.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各处室信息员为第一层防线,发现有害信息保留原始数据后及时删除;信息所为第二层防线,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及时处理。

  5.切实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防火、防盗、防雷和防信号非法接入。

  6.所有涉密计算机一律不许接入国际互联网,做到专网、专机、专人、专用,做好物理隔离。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2

  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相关条例及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校园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校园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级领导

  成员:各处室(委、会)、年级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及应急程序: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网络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网络安全设施设备,落实网络线路、交换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6)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视情况负责向上级汇报。

  2、学校网站不良信息处理小组及职责

  组长:分管安全的校长

  副组长:分管宣传的校级领导、招宣处负责人

  成员:各处室(委、会)、年级组负责人、网站管理员

  主要职责及应急程序:网站管理员应定期巡检网络信息内容和安全情况,由于我校的对外宣传网站是建设在成都为人科技(8211),故学校网站一旦发现问题均由学校网站不良信息处理小组指定相关人员与公司沟通,尽快保全证据并处理事故,将影响降到最低。

  (1)一旦发现学校网站上出现不良信息(或者被黑客攻击修改了网页),网站管理员应要求8211公司立刻切断学校网站服务器外网网络连接;

  (2)联系公司备份不良信息出现的目录、备份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HTTP连接日志、备份防火墙中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网络连接日志;

  (3)打印不良信息页面留存;

  (4)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领导小组视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5)删除不良信息,并清查整个网站所有内容,确保没有任何不良信息,重新连接网站服务器外网网络连接,并测试网站运行;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3、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小组及职责

  组长:分管安全的校长

  副组长:分管现代教育技术的'校级领导、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

  成员:各处室(委、会)、年级组负责人、网络管理员

  主要职责及应急程序:

  网络管理员发现网络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设备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迅速向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小组,小组判断是否须要启动应急预案。

  启动应急预案后:

  (1)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的计算机、学校数据及相关信息;

  (2)保全好网络恶意攻击证据,分析重要数据安全及设备安全情况;

  (3)如果网络恶意攻击来自校外,立刻从防火墙中查出对方IP地址并过滤,同时对防火墙设置对此类攻击的过滤,并视情况严重程度报请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和报警;

  (4)如果网络恶意攻击来自校内,立刻确定攻击源,查出该攻击出自哪台交换机,出自哪台电脑,出自哪位教师或学生。接着立刻赶到现场,关闭该计算机网络连接,暂时扣留该电脑,并立刻对该计算机带回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攻击出于无意、有意还是被利用。对该电脑进行分析,保全证据,若为有意,报请领导小组是否报警。若不用报警的重新处理电脑系统,监控测试运行该电脑4小时以上,无问题后归还该电脑;

  (5)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二)网络安全事故应急方案

  1、各小组在发现网络安全事故后,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得悉网络安全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各种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小组迅速集结待命。

  3、领导小组迅速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根据情况依法对外发布有关消息和向上级进行事故汇报,全面组织各项网络安全防御、处理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4、相关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按各小组职责和应急程序组织事故应急防护:

  (1)确保网站和各类数据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关闭WEB服务器的外网连接、学校公网连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2)确保校内其它服务器的信息安全,经过分析,可以迅速关闭、切断其他服务器的所有网络连接,防止滋生其他服务器的安全事故;

  (3)分析网络、确定事故源,使用各种网络管理工具,迅速确定事故源,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事故源处理完成后,逐步恢复网络运行,监控事故源是否仍然存在;

  (5)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的工作。

  4、组织有关人员对校园内外所属网络硬件软件设备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封堵、更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网络环境;

  5、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网安全稳定。

  6、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三)其他

  在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3

  学校网络管理领导小组和网络维护小组的成立是为了有效管理和维护学校的网络系统。网络维护小组由管理员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他们负责在网络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日常维护工作。

  网络用户指的是使用学校网络的各个部门和个人。为了鼓励更多的部门、科室、学科组和师生使用网络资源,学校鼓励他们积极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

  根据教育网信息管理中心的要求,网络维护小组为每个科室、学科组和个人统一分配IP地址。其他人不得随意更改IP地址,如果确有需要,必须向维护小组报告并经其批准后方可修改。

  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各科室、学科组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信息中心的规定。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行为将受到学校的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被移交给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用户不得浏览和访问不良网站,同时禁止通过聊天、邮件等方式传播网络病毒。如果发现有用户违反规定,维护小组将及时提醒并要求其改正。如果是故意行为,将向学校网络管理领导小组报告并进行严肃处理。

  网络的'主干通信设备、主干网络线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其他公共设备由维护小组负责管理和维护。

  维护小组对各用户计算机进行规范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安装了不健康内容、危害网络安全以及一些游戏软件的情况,维护小组将及时清除。

  网络信息是指通过网络发布、传递以及存储在网络设备中的信息。学校鼓励教师利用网络上的有用资源进行教学。

  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学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妨碍社会治安以及淫秽色情的信息。

  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学校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将加强网络监控,并及时果断地处置网上突发事件,以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4

  为有效制止各种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大地减少各种网络安全事件所造成的破坏和负面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一、坚持以预防、监控为主的原则,做到响应快、定位准、控制及时、措施有力,在网络安全上把握主动权。

  二、学校保卫处对校园网内容进行24小时专人监控,信息与网络中心对网络安全技术问题进行24小时应急响应,结合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的监控随时处于有序、有效状态。

  三、实行多部门协作机制,发现网络安全事件的苗头后,网络中心、保卫处、学工部,必要时联合当地公安派出所,对安全事件当事人进行快速准确的目标定位、对象确定,并在适当时机实地控制当事人和相关设备等。

  四、严格上网实名制,所有校园网用户均采取有详细记录的、由学校统一管理的身份认证措施;学校论坛必须实名注册。

  五、重视服务器日志的保存和使用,确保发现问题时能够有效追查定位。

  六、对校园网内各单位或个人因特殊需要而开设的服务采取登录备案制度,各单位服务器要求有专人负责管理,并且对管理员的联系信息进行详细备案。

  七、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流程:

  网络事件的.处置遵从负面影响最小化的原则。

  网络内容相关事件的处理,必须遵从先固定证据、再保留证据、然后再采取措施消除影响的基本流程。

  1、责任到人

  事件发生将直接追究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的责任。

  2、跟踪监控

  发生安全事件后,保卫处、信息与网络中心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立即保持对事件的全程跟踪,同时根据事件的表现和程度,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协同处理。

  3、内容取证

  在采取跟踪监控措施的同时,立即对安全事件的内容进行取证,必要时请公安部门出面同时控制当事者的机器和当事人。有关通过网络远程取证的内容要注意时间、位置、涉及人员等尽量全面,注意证据保存位置可靠;现场取证的内容在必要时要求在当事人现场参与的情况下截图,并打印、签字确认。

  4、切断服务

  对安全事件进行证据保全后,应当第一时间根据事件性质,分别采取勒令改正、删除内容、停止服务等果断措施。必要时学校可强行断开相关区域的网络或与安全事件相关的服务。

  5、追查定位

  结合事件发生日期时间、服务器日志、用户账户等信息,对事件当事人进行快速定位,以便能够在必要时进行责任追查。

  6、调查处理

  确定事件的当事人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学校网络管理和安全、保密要求,根据当事人的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分别采取学院或单位内部处置、全校通报处理等措施。学生当事人联合学工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其他教工则联系人事处、保卫处、纪委等单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当事人适当的处分。

  7、漏洞补救

  对安全事件采取适当处置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检讨其所存在的疏忽,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查找存在的安全漏洞,并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于某些事件,必要时必须由相关部门研究后给出适当的回应,以最快地消除负面影响。

  八、网络紧急响应小组成员:

  由分管校长及校办、党办、信息与网络中心、人事处、保卫处、学工部、团委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5

  为切实做好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我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积极处置”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救护能力,以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和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及职责

  成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白常宝(校长)副组长:鞠长波(副校长)

  成员:

  白萨如拉、包志文、蔡桂荣(主要负责安全疏散等)

  李洪斌(主要负责水电暖设备安全)

  周晓梅、赵玉彦(主要负责信息技术安全)

  各教研组长(主要负责各办公室应急处置的执行。)

  李洪宇(网管员)

  组长主要职责: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工作,安排、检查落实计算机网络系统重大事宜。

  副组长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事故,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安全保护工作职能部门

  1.负责人:鞠长波

  2.信息安全技术人员:李洪宇

  四、应急措施及要求

  1.教研室要加强对本室人员进行及时、全面地教育和引导,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安全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办公室、计算机机房等上网场所的管理,落实上网电脑专人专用和日志留存。

  3.信息所要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4.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教研组长及办公室成员为第一层防线,发现有害信息保留原始数据后及时删除;信息组为第二层防线,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及时处理。

  5.切实做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防火、防盗、防雷和防信号非法接入。

  附:应急处理措施指南

  (一)当人为、病毒破坏或设备损坏的灾害发生时,具体按以下顺序进行:

  1.判断破坏的来源与性质,断开影响安全与稳定的信息网络设备,断开与破坏来源的网络物理连接。

  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如认为事态严重,则立即向上级汇报事态进展,如有必要向公安部门报警。

  2.黑客攻击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或者已经被攻击时,首先进行断网隔离,保护现场,并将有关情况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分析,并做好记录,必要时上报主管部门。必要时向公安部门报警。

  3.病毒事件紧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有计算机被感染上病毒后,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将该机从网络上隔离开来。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在接到通报后立即赶到现场。

  (3)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

  (4)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通过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4.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广域网线路中断后,值班人员应立即向信息安全负责人报告。

  (2)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如属我方管辖范围,由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立即予以恢复。

  (4)如属电信部门管辖范围,立即与电信维护部门联系,要求修复。

  (5)如有必要,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5.局域网中断紧急处置措施

  (1)设备管理部门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局域网中断后,信息安全相关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向网络安全组组长汇报。

  (3)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安装线路。

  (4)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

  6.设备安全紧急处置措施

  (1)如果能够自行恢复,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

  (2)如属不能自行恢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3)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本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汇报。

  (二)当发生的灾害为自然灾害时,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首先保障数据的安全,然后是设备安全。具体方法包括:硬盘的拔出与保存,设备的断电与拆卸、搬迁等。

  (三)当发生自然灾害时,若因用电等原因引起火灾,水电暖设备安全负责人应立即切断电源,拨打119报警,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组织人员开启灭火器进行扑救。

  安全疏散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为机房上课学生打开安全通道。组织学生及时疏散。

  (1)对于初起火灾,现场人员应立即实施扑救工作,使用灭火器具实施灭作

  (2)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119火灾报警电话和根据火灾情况启动有关消防设备,通知有关人员到场灭火;

  (3)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按上款保护数据及设备。

  (五)其它

  做好机房及户外网络设备的防盗窃、防雷击、防鼠害等工作。若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自救,并报警。

  其它没有列出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灾害,可根据总的安全原则,结合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能处理的可以请示相关的专业人员。

  各成员日常职责:

  组长:白常宝(校长)对网络信息安全负总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完成好安全工作

  副组长:鞠长波(副校长)执行组长下达的.各项任务,组织日常网络安全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并组织实施

  成员:白萨如拉、包志文、蔡桂荣:主要负责安全疏散等。了解网络设备环境。了解微机室物理位置及微机室安全逃生路线。熟知信息技术课表,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就可以确定微机室是否有学生需要疏散。如是需要组织人员协助逃生距离最远的微机室内的学生进行疏散。

  李洪斌:主要负责水电暖设备安全,日常检查学校各水电暖设备安全运行情况。特别是微机室,室内管线多。了解学校各水电暖设备总开关位置,在发生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关闭需要关闭的总开关。防止跑水,触电等二次伤害。

  周晓梅、赵玉彦:主要负责信息技术安全。检查网络安全设备及维护情况,负责上报网络安全及信息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组织实施。

  各教研组长:主要负责各办公室应急处置的执行。日常了解本室的信息设备运行情况。在出现网络问题时能简单的自行处理和上报网络运行和安全状况。在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时负责执行学校及信息安全员下达的处置操作如断网,杀毒等操作。

  李洪宇(网管员)检查维护本校信息设备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设备问题进行及时的维护,在出现突发网络安全事故时及时判断并提出处置意见。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6

  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相关条例及教育局网络管理安全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校园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工作意义

  从讲政治、讲大局,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要对xxx组织及其它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信息进行煽动和破坏活动以及进行有组织的网上大规模“黑客”与病毒攻击保持高度警惕,消除麻痹大意和侥幸思想,继续深入开展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组织实施本校园网有害信息的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二、应急处置工作的目标

  在最短时限内,及时、果断处理在本校园网范围内传播的有害信息,遏制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中扩散,最大限度减轻社会危害,并搜集掌握犯罪线索,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校园信息安全和政治稳定。

  三、校园网应急处置工作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有害信息内容:

  1、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

  2、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3、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4、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5、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恶意攻击党、政领导同志,严重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6、宣传xxx、色情、暴力、凶杀,教唆犯罪;

  7、歪曲报道我区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8、其他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信息;

  9、一切对青少年成长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

  (二)严重违法犯罪活动:

  1、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大规模进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活动。

  2、利用互联网、校园网组党结社,进行xxx勾联、xxx活动。

  3、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大规模破坏社会稳定,扰乱金融秩序的活动。

  4、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大规模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重大损失的活动。

  四、组织领导

  成立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简称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z z

  成员:zz

  各班级班主任

  五、职责与任务

  (一)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对校园网进行信息监控和巡查,删除、过滤有害信息,采取技术措施封堵有害信息的传播途径,控制有害信息在校园网扩散,及时上报学生动态。

  (二)接入互联网的科室教师和学生,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衔接工作,做到权责明确,应急处置渠道畅通。要根据师生使用公共网络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通过公共网络在校内扩散。

  (三)进一步加强对视频节目的监管,校园网视频不得采用通过盗版等非法途径接收、下载、录制、播放,在校园网里点播或直播的视频节目应健康向上,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具体职责分工:

  z(通讯联络)

  发生网络安全事故时迅速与学校领导、各相关处室、班主任以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引导人员和设施进入事件地;联络有关部门、个人,组织调遣人员;负责对上、对外联系及报告工作。

  (1)对学校重大事件(如艺术节直播、检查评估等对网络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事件)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网络设备及环境。

  (2)关闭其它与该网络相连,有可能对该网络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设备,保

  障该网络的`畅通。

  (3)对重要网络设备提供备份,出现问题需尽快更换设备。

  (4)对外网连接进行监控,清除非法连接,出现重大问题立刻向电信部门求救。

  (5)事先应向学校领导汇报本次事件中所需用到的设备、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影响,

  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

  z(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

  (1)若校园网出现网络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设备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2)如果攻击来自校外,立刻从路由器中查出对方IP地址并过滤,同时对路由器设置对此类攻击的过滤,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

  (3)如果攻击来自校内,立刻确定攻击源,查出该攻击出自哪台交换机,出自哪台电脑,出自哪位教师或学生。接着立刻赶到现场,关闭该计算机网络连接,并立刻对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攻击出于无意、有意还是被利用。暂时扣留该电脑。

  (4)重新启动该电脑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直至完全恢复网络通信。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7

  一、DCS系统概述

  鸭河口电厂二期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DCS)采用北京日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HITACHI-5000M系统。整个系统划分为#3机组DCS系统、#4机组DCS系统、公用DCS系统三大块。DCS系统覆盖常规的DAS、FSSS、MCS、SCS、ECS系统。而DEH、MEH、ETS、TSI、小机TSI、火检控制柜等专业性较强的系统设备由主机厂家配备,与DCS之间有可靠的通讯接口。

  每台机组设置操作员工作站(POC)五台、工程师工作站(EWS)一台、历史工作站(HIST)一台、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AS)一台。其中POC、EWS、HIST、DAS均接入以太网上,历史工作站也具备在线监控功能;FSSS、SCS、MCS、MEH、ECS作为DCS的网络站点均依次挂在DCS的控制级网上,公用DCS则通过网络耦合器与两台机的DCS网络相连;控制级通讯网络采用双冗余环状光纤网络(外网顺时针、内网逆时针),具有某个站点故障情况下其他站点仍可正常传送、单一网络通讯线路故障情况下各站点数据传输不受影响、某个局部两条通讯线路均故障的极端情况下各站点仍可正常传递数据、任何故障发生时能及时报警且故障消除时网络自行恢复等优点。

  DCS系统配备了后备应急按钮独立于DCS系统之外,保证在DCS系统出现异常和紧急情况下停止或者启动相关设备。

  DCS操作互锁功能:在网关软件的设置中,有关于两台单元机组谁拥有对公用系统的操作权的设置,且这个设置对两台机组而言是互斥的,但任何一台机组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本身画面上的专设按钮来请求对公用系统的操作权限。这种请求是强占式的,即谁申请,权给谁。所以即使发生当时有操作权限的一台机组的DCS全部瘫痪而不能操作的情况,另一台机组也可以马上请求而获得对公用系统的操作权限。

  电源设计方面,DCS系统设有专门的电源柜,设计为两路电源:主机UPS(主)、保安B段(备),所带负荷有FSSS柜电源、SCS柜电源、MCS柜电源、MEH柜电源、ECS柜电源、主控室操作员站电源、工程师室操作员站电源,各负荷双路电源均可实现不间断切换。

  二、DCS系统故障的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原则:当DCS系统出现异常,立即通知热工人员到场处理并汇报各级领导。运行人员应沉着冷静、果断处理,确保机组设备安全。首先分析判断出故障类别及范围,仔细查看对机组监控的影响程度后进行处理。机组暂时运行稳定但无控制手段时应先保持稳定,立即联系检修处理,短时无效果应立即停运机组;事发前机组运行不稳定且已无控制手段时应立即停运机组;对机组已无监视手段时应立即停运。

  应急处理的注意事项:迅速安排就地人员做好准备并注意人身安全,保持通讯畅通;DCS因电源失去故障,运行人员不可盲目进行电源恢复以防扩大事故,系统内部电源操作应由热工人员进行;DCS通讯网络瘫痪需要紧急停机时注意厂用电的切换,若厂用电失去确认无异常后应迅速通过邻机公用操作权限合厂用电备用电源开关,无效时可以考虑将母线段上负荷开关断开后就地手动合备用电源开关。

  1、操作员站故障时的应急处理

  (1)部分操作员站显示器黑屏时,若其他的.操作员站可以进行监控,则继续监视机组正常运行,立即通知热工人员处理;若不能正常监视、安全操作,可以紧急使用工程师站内操作站进行监控,通知热工人员立即处理故障操作员站,期间尽量不要有重大操作。

  (2)全部操作员站故障时,若电源正常可紧急逐台热启一次,观察操作员站是否能恢复正常,并立即通知热工人员到场处理;若因电源故障导致集控室内所有操作员站不能使用,可紧急使用工程师室内操作员站进行监控;若所有操作员站故障(集控室和工程师室内操作员站均故障),短时处理不好且故障前机组运行不稳定,则立即打闸停机停炉,若故障前机组运行稳定但无法监视机组参数则也应立即打闸停机停炉。

  2、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理

  (1)DCS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造成所有数据不能进行刷新(死机),应立即汇报并按“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死机”处理。

  (2)SCS系统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立即通知热工人员处理并汇报,同时运行人员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加强监视,并可根据需要安排人员进行就地操作。不能维持设备运行(运行设备跳闸,备用设备无法启动)时,应紧急停止机组运行。

  (3)MCS系统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立即通知热工人员处理并汇报,同时运行人员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加强监视,必要时采取就地操作,维持参数在正常范围内。若运行参数达到停机停炉值时,应紧急停止机组运行。

  (4)FSSS系统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应紧急停止机组运行并立即汇报,若手动MFT按钮无效,则应立即采取停止给煤和燃油系统运行的措施,同时安排人员就地检查停运情况。

  (5)MEH系统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立即通知热工人员处理。此时若A/B汽泵未发生跳闸则应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因给水无法操作,应保持燃烧稳定),启动电泵保持热备用状态。若故障短时无法消除,做好事故预想后打跳一台汽泵并立即并入电泵调整机组稳定,再打跳另一台汽泵,调整机组稳定。

  (6)ECS系统通讯网络发生故障时,立即通知热工人员处理,同时运行人员维持机组稳定运行并加强监视,可根据需要安排人员进行就地操作。不能维持设备运行(运行设备跳闸,备用设备无法启动)时,应紧急停止机组运行。如果在并网过程中发生ECS系统通讯网络故障,则停止并网操作。

  3、DCS系统各功能故障时的应急处理

  (1)DEH失电时汽轮机应自动跳闸,按机组跳闸处理,否则应立即手动停运机组。

  (2)FSSS失电时MFT保护应及时动作,否则应立即手动停机停炉。

  (3)SCS和MCS失电时,运行人员立即联系检修处理,并加强监视稳定机组运行,不能维持时应紧急停止机组运行。

  (4)MEH失电时A/B汽泵均应跳闸,检查各联锁动作是否正常,否则手动干预,若电泵联启立即加出力以力争不发生MFT,但能挽救成功的几率较小;若汽泵未跳闸则立即启电泵带出力后盘上硬操打跳A/B小机,检查各联锁动作是否正常,否则手动干预;若MFT动作则按机组跳闸处理。

  4、紧急停止机组运行的操作方法

  (1)立即派值班员分别到汽轮机处、锅炉零米处、6KV母线室、380V母线室、6、9米主机油系统处;公用系统操作权限切换至临机操作方式;通过盘前硬操按钮依次打跳锅炉、汽轮机、A/B汽泵、观察发电机电度表停转后打跳发电机并灭磁;观察机组转速正常下降,查看厂用电切换正常后盘上硬操启动主机交流油泵,母线段上启动顶轴油泵,若顶轴油泵不能启动立即联系盘上硬操开启真空破坏阀,母线段上停运真空泵,就地开启辅汽供轴封调节门;观察制粉系统联跳正常、一次风机联跳正常,适当开启锅炉PCV阀以防超压;就地检查关闭汽泵出口电动门,并停运A/B汽前泵,开启凝泵再循环后关闭除氧器上水门。

  (2)若盘上硬操MFT失效,立即联系就地人员在母线段上紧急断开磨煤机、一次风机、给煤机电源开关,并派人就地隔离炉前油系统,盘上硬操开启锅炉PCV阀泄压。

  (3)若盘上硬操停机失效,立即联系就地人员在机头处打闸汽轮机。

  (4)全面检查机组打闸后各联锁动作是否正常,否则立即就地操作。

  (5)在故障处理好前,对运行设备无法监视时就地人员应加强设备系统的巡视检查。

  (6)就地监视主机转速到零后投入盘车运行,就地进行停机后的其他正常操作。

  (7)紧急停机的操作方法应根据DCS故障的严重程度具体情况进行。

  三、DCS系统故障的预防措施

  运行人员应熟悉DCS系统结构布局、各主单元柜具备的功能,尤其应熟悉电源回路的设计与运行方式。

  运行人员监盘时应定期检查DCS系统的网络和主要设备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通知检修处理。

  热工维护人员应加强对DCS系统的监视检查,当发现CPU、网络、电源等存在故障时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并迅速采取相应对策。

  规范DC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授权及责任人制度。

  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DCS系统中使用。尽量不要在DCS系统中使用不确定介质(如光盘、软盘等),避免病毒感染。

  严格遵守工程师站管理规定,建立有针对性的DCS系统防病毒措施。不允许将便携电脑直接连接到DCS网络中,防止病毒感染。

  热工维护人员在DCS系统的维护管理方面应注意同运行人员沟通情况,严防非运行人员(或未经运行人员允许)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有干预行为。

  专业人员和运行人员应对DCS运行的异常状态反应敏捷,并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四、结论

  随着火力发电厂DCS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日趋完善,DCS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也变得越来越高。从一定意义上讲,“有故障”是绝对的。但是,故障与事故之间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对故障也不是不能防范,关键是如何尽早发现,然后预防、控制和排除故障,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这就不仅对热工维护人员,而且对运行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厂运行人员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熟悉系统工作原理和设备特性,另一方面要编制相应的DCS系统事故预案并进行事故演练,以便在异常发生后能正确快速地进行处理。以上是结合运行工作的实际,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希望这些基本思路和方法能给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8

  1.主要成就

  (1)应急预案编制方面。到“十二五”末,我镇紧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调研和掌握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和吸收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由镇党政办负责编制我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村、相关部门、企业负责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镇总体应急预案为统揽,逐步形成了相互衔接、完善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预案编制符合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规律及特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全镇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体系已全部建成,共制定镇级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16个,学校应急预案3个,共计预案20个。

  (2)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体系,以完善的应急管理网络确保推进。镇党委、政府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处置工作高度重视,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大事列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全镇建立了应急指挥机构、专业技术队伍以及覆盖全镇的应急联系电话网络,进一步落实了责任人,强化应急值守责任。目前,机关各部门、各站所、村的应急管理机构均已建立健全,应急工作人员到位到岗,工作制度规范有序,三级应急体系进一步健全。

  (3)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以派出所、卫生院等为骨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负其责、互为补充,农村、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了防汛民办应急队伍,目前,全镇已建立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支,人员达100人。

  (4)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规范了应急值守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值班员的职责。镇党政办和各村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值班责任,规范了值班台账,明确了值班台账登记工作要求。二是建立健全了信息报告制度。再次强调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并对信息报送范围、报送渠道、报送时间、报送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我镇已基本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准确掌握各类突发事件的信息,确保了全镇的突发事件发现得早、处置得及时。三是建立健全了应急冲突机制,一方面是切实加强了排查和防范工作,力争对突发事件的苗头做到早发现、早化解,争取工作主动;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冲突机制,事件一旦发生,镇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要亲自到现场指挥处置,确保及时妥善地予以处置,将损害降到最低。

  (5)宣传培训方面。适时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月、宣传周活动,免费发放应急宣传资料,不定期更新政府门户的应急知识。同时,镇应急办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政务公开栏、宣传条幅、墙体标语等多种载体,主动广泛的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宣传培训工作,并经常在学校开展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把公共安全知识和应急预防知识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切实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增强了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普及了群众的应急知识和基本知识,提高了自救和互救能力。同时,全面加强预案演练工作,经常组织派出所干警、民兵开展救火、防爆、公路交通管制等内容演练,通过演练促进了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的落实,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6)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加强了抗洪抢险、消防、医疗救治等应急队伍的装备建设;医药、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等应急物资储备具有一定基础。

  2.存在问题

  (1)农村、企业预案体系建设还需完善。目前,还有不少数村、企业基层单位制定应急预案不够健全,不利于依法、依程序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防范和处置。

  (2)应急管理体制还需完善。各村、各企业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建设不够平衡,有的村虽然设立了机构,但人员、设施配备不足,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3)应急运行机制还需健全。从我镇的自然灾害演练情况来看,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人员、信息、资源等集成速度还不够理想,应急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

  (4)监测预警信息能力还需提高。各类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底数还不够清,监测手段相对滞后,综合预警和信息手段等方面还需要整合和提高。

  (5)救援力量和物资保障还需增强。各类专业应急队伍和装备数量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大型和特种装备缺乏,快速拉动和协调能力较差,现场处置能力亟待增强。应急物资储备、替换、补偿政策不健全,紧急生产、采购、征收、征用、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完善,保障能力不够强。

  (6)科技支撑基础还需强化。应急科技整体水平不高,专业人才匮乏,应急平台、信息管理、资源管理、装备配置、能力评估、灾情评估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7)宣传教育工作还需深入。目前,宣传教育的重担主要在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层面上,应急科普宣传教育进村、进学校、进企业力度还不够大,覆盖面也不够广,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不够强,自救和互救能力不够高。

  3.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镇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公共安全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与挑战。

  (1)自然灾害方面。我镇所处区域为平原地区,极端恶劣天气出现的概率较低,但低温、冰冻、降雨、干旱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可能会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多发、突发趋势,各类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产生的影响将日趋加重。

  (2)事故灾难方面。今后一个时期,全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工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较广,事故预防体系不够完备,应对风险能力较低,交通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绝对数量仍然较大,社会防控火灾能力较低,火灾事故仍处在多发的高风险时期,环境事件的预防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仍然存在。

  (3)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今后一个时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性和成因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大,输入性重大急性传染病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食物中毒和其他中毒事故成因复杂,防控难度加大;突发动物疫情存在复发、多发的可能性,引发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隐患依然存在。

  (4)社会安全事件方面。“十二五”期间,全镇社会安全形势比较严峻,群体性上访事件不断发生。受大环境影响,我镇各类案件时有发生,呈增多趋势,处置难度逐步加大,“十三五”期间情况也不容乐观。

  二、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全面布局与重点建设统筹,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兼顾;强化政府公共职责,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加强部门合作,依靠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安全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公共环境。

  2.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对全镇应急体系总体布局作出科学合理的安全,通过各村、各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不断增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回复重建、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能力。

  (2)整合资源、突出重点。以提高第一时间快速反应能力为重点,按照防救并重、专群结合的原则,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各行业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

  (3)先进适用、标准规范。采用国内外成熟技术,兼顾先进性和适用性,确保应急体系高效、安全运行;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应急管理标准,提高应急体系建设与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4)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根据现实需要,合理确定应急体系建设项目,按照事权原则,各有关部门的建设任务,步步组织实施。

  (5)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入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以上促下、以点带面,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3.总体目标

  十三五末,初步建成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应急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应急物资及装备更加完善,公众应急意识不断提高,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主要任务

  1.应急组织指挥。完善现有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继续由党委书记王国斌任组长。并将应急办事机构设在党政办公室,由纪委书记高忠华分管,党政办全体人员为应急办事机构成员,并明确具体职责,做到“机构、职责、编制、人员”的四落实。同时,加强镇基层应急管理网络建设,形成了镇、村、组三级应急管理网络,确保三级有效联动应对突发事件。

  2.应急管理基础。加强应急管理组织领导,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及保障体系,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及灾后重建能力,进一步夯实应急管理基础。

  3.监测预警。根据应急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面,提高监测精准度和现代化水平;建设突发事件综合预警系统,扩展预警信息渠道,增强预警信息时效,全面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1)完善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域水质安全监控体系,对集中供水、取水口的水质进行连续监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测网络;加大农业重大疫情检测与控制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关键基础设施检测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功能,完善动物疫病疫情检测监控系统;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网络,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报告系统;加强公安、部门的社会安全事件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建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继续推进城建、粮食、供电、交通、贸易等专项监控网络建设。

  (2)加强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建设。在对全镇各类预警系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尽快整合专业通信、公共通信和媒体宣传等资源,建立统一调度、上下结合、区域联动、共享共用的综合预警系统。在综合预警系统建设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结合专项应急工作特点,突出防范重点,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预警系统,不断完善信息汇总、分析研判机制,全面提高预警能力,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向公众各类预警信息。

  (3)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监测监控。按照“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产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基础设施的监测监控。各村及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和系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管理措施,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4.应急预案实践。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作出调整,同时,积极组织镇区内学校、医院、相关企业开展相关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5.应急队伍建设。加强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水利站及各村、各单位等骨干队伍应急能力建设,完善联动机制,加强日常演练,增强快速有效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防汛抗旱应急常备队伍和抢险队伍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开展技术培训,增强应对洪涝、干旱灾害的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农林病虫害等灾情速报、调查评估队伍,增强应对灾害的综合控制能力。推进企事业单位专兼职应急队伍建设,基础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和应急能力强的企业都要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快环保、供电、给排水、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按照“两防一体”的要求,加强人防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镇级传染病、中毒、重大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等不同组别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健全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队伍,完善镇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备队。依托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和基层,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发挥其在科普宣教、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遇到突发灾害时,能及时调动相关志愿者,配合相关部门共同完成救灾任务。

  6.综合保障。依托现有专业物资储备体系和网络资源,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统计。监测网络和生产、采购、储备、调拨征用、紧急配送体系;依托镇应急平台,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指挥调度网络平台,形成统一联动的应急物资协调保障机制。

  7.灾后重建。以增强灾民安置和现场恢复重建能力为重点,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恢复重建机制。

  (1)加强事发现场恢复能力建设。加强供电、供水、交通和通讯枢纽等生命线工程系统破坏情况快速调查和抢险能力建设;建立灾情信息通报机制,在灾民临时安置场所配置必要的公众信息传播设备,设立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救助服务站点;坚强废弃物、污染物清理和无害化处理能力建设。

  (2)加强评估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灾情评估机制,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依托有关部门或科研机构,开展好灾情评估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

  (3)提高城镇建筑的抗灾能力。加强工程抗震、防火管理,对重要工程和重要设施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城镇的一般见识工程普遍采取抗震措施,实施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改变农村居民不设防的状况,提高农村居民抗灾能力。

  (4)加强全镇避难场所建设。根据区域灾害特点,以防洪、防火、防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强人口稠密村的应急避难场所、紧急疏散通道见识,拓展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人防工程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

  8.社会动员。建立健全全镇级社会捐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捐赠就在款物等。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体系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本规划的主要任务、基础建设和重点项目,编制好本地本部门相应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实施。强化规划实施的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协调衔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建立部门之间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等规划中充分考虑各类危险源、重点目标、应急避难场所等因素,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2.推进法制建设

  进一步加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切实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认识。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和规律性认识,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实现应急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大应急相关法律法规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

  3.加大投入力度

  在镇域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不减少对应急管理工作日常经费和应急能力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将相关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计划,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建立紧急情况下财政资金快速拨付制度,保障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支出需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相关资源征收、征用、调用的补偿机制。

  4.强化政策保障

  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保险服务。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灾害保险,分散风险,减少损失。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开展捐赠。通过政府科技计划、基金等,对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给予倾斜。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网络攻击已经成为了我们时刻面临的威胁。因此,建立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非常必要。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是一份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计划,它包括预先制定的针对网络攻击和安全漏洞的应急措施,以及应急响应流程和规范。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的建立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必需措施之一,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能够帮助组织对网络攻击做出正确的反应,减少攻击造成的损失,并尽快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应提前做好网络攻击和安全漏洞的预防工作,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其次,应该将网络安全问题纳入到组织的风险评估中,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漏洞。第三,在攻击或安全漏洞出现后,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开展应急处置措施,快速恢复受害者的服务和业务。最后,应该对事件过程和处置结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对组织内部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其次,在预案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组织的业务特点和安全风险情况,根据不同风险情况,采取不同措施。第三,在预案执行时,需要赋予相关人员相应的权限和职责,确保执行顺畅。最后,应建立应急演练机制,定期检验和验证应急响应预案的可行性。

  总之,建立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是保障信息安全、为网络应急响应提供依据和指导的重要步骤。要保证预案的实际效果,需要充分考虑组织业务特点和网络环境风险,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和流程,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合理分配资源和职责,全面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不断完善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维护企业的信息安全。在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组织的业务特点和网络环境风险,综合评估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分配资源和职责,建立起对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和应急协作机制。在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 预测网络安全风险

  在制定应急预案之前,需要对组织内部的网络运行环境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威胁。同时也要对外部的攻击手段和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估,尽量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网络安全风险做出准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

  2. 制订应急响应计划

  应急预案是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的基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应对方案,将计划细分成多个阶段并确立阶段目标。在应急响应计划中,需要列出应急响应的程序、流程、职责和应急人员的联系方式,还要明确应急响应的部署方案和措施。

  3. 建立应急协作机制

  建立应急协作机制是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与各种专业团队和机构的协作。应急协作机制应该根据组织的业务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模式。注意到,应急协作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内部人员的协作,还需要考虑到外部专业团队的协助。

  4. 加强应急物资与设备准备

  进行有效的应急响应除了应急人员的准备和熟悉应急预案外,还应该加强应急物资与设备的准备。例如: 应急通讯工具、网络安全设备、备用电源设备,强化应急响应的物质保障。同时,也要确保这些物资的实时更新和配备。

  5. 持续性改进

  随着网络运行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网络安全问题也在不停地演进和变化。因此,应急预案并非一次性制定即可,需要持续性地更新和改进。同时需要对事故过程和应急响应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建立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需要的是全面的考虑、合理的规划和全体人员的配合。应急预案的制定离不开实际情况的评估,也离不开各方面资源的支持。通过制定、完善和实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未来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问题,保障网络安全与技术创新的健康发展。网络安全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挑战之一,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一旦发生网络安全事件,组织可能将面临严重的损失,比如阻碍业务运营,丢失机密信息、客户的信任等等。因此,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是组织必须做的工作之一。

  首先,应急预案需要强调风险评估和分类。通过对组织的网络和业务环境进行评估,可以识别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网络安全威胁,并分类建立响应机制。例如,对于内网攻击和外网入侵,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和协作机制。

  其次,应急响应计划需要涉及全部层面。在建立应急协作机制时,不仅要考虑内部应急响应团队的配合与协作,同时还要考虑如何与外部资源及境外公司、机构协调应对一些复杂的网络安全事件,以便更快地获得第一手信息。因此,建立良好的外部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第三,应急预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建立不同的应急响应流程,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安全威胁。例如,对于勒索软件攻击和恶意程序感染,需要采取不同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协作方式。此外,还建议建立常用漏洞的应急预案,并配合相关的漏洞修补措施。

  第四,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该切合实际,其应对手段和技术应该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同时,应对措施还应该考虑到不同的运营环境和地理位置,以保证在面临不同的安全威胁时,可以采取最优的应急响应方式。

  最后,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充分准备和培训,以确保应急响应人员具备应急实施的实际操作经验和高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定期应急演练来检测应急响应团队的协作和应急响应能力。

  总之,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当前这个网络安全风险越来越高的时代,如无相关部署,不仅组织自身的安全会受到威胁,还有可能会波及到其他有关联的组织和用户。因此,成立专业的网络安全团队,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摸清组织风险情况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计划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应急预案的更新升级和演练也是必备措施,以让整个组织能够更全面、更有效地应对不可预知的风险。网络安全已成为现今最为重要的挑战之一,对于任何组织而言,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是必须的。一个好的预案应该包括风险评估和分类、全面的应急响应流程、结合业务特点针对不同事件采取不同措施、考虑与外部资源协作和切合实际的应对技术方案等方面。同时,应急预案的实施还需要做好准备和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只有建立了完善的预案,组织才能有效应对一些复杂的安全威胁,保证业务的顺畅运转,避免被安全威胁给带来的各种损失。而且保证网络安全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急预案也需要定期更新升级,确保应急响应团队的能力跟上环境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技术,加强预防,降低风险。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0

  为切实提高我局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和处置网络舆情的管控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特殊情况由局长担任),成员包括:各股室负责人及联络员等。

  (二)工作职责

  1、研究制订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我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

  2、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3、指导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4、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及时向局领导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5、负责参与重要信息的研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总结评估工作,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提高素质,快速反应。加强网络安全风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在网络安全风险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三)加强管理,强化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三、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流程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风险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涉军领域网络安全风险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安全风险突发事件时,在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按紧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安全风险突发事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第一时间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应立即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技术人员应及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风险处置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是否上报上级领导部门。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1

  为提高我校校园网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校园网安全保障工作,形成科学、有效、快速的应急机制,确保校园网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络基础平台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特制定此应急预案。

  一、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桐城师专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包括如下几方面。

  1、网络基础平台突发事件。网络基础平台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灾害、其他事故和人为破坏引起的网络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损坏的事件。

  2、应用系统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用系统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因为黑客攻击或病毒等导致的应用系统故障、异常或拒绝服务、信息泄露或被篡改、或利用校园网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及影响我校正常学习工作的事件。

  三、组织体系

  在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的领导下,以实验实训中心为执行部门,按照“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组织实施具体的应急预案。

  实验实训中心领导负责研究制定校园网基础平台、应用系统和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不断推进网络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的建设;在发生以上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后,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并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汇报信息化工作小组。

  四、应急流程

  1、临时处理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值班维护人员应做好临时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同时向实验实训中心领导报告。并在事件处置结束前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现状及处置工作等情况进行汇报,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2、预案实施

  实验实训中心领导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根据事件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置。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实验实训中心领导应当汇报信息化工作小组,并给出处置建议。对于一般事件,按照已有的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同时相关人员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当前状况,组织预案的实施工作。

  3、信息发布。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实验实训中心应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工作,通过仍然正常工作的应用系统或者其他渠道发布当前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的相关信息,引导舆论和公众行为,避免影响社会或学校秩序。

  实验实训中心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关于当前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及时采取措施,对媒体关于事件以及处置工作的不正确信息,进行澄清、纠正影响,接受群众咨询,释疑解惑,稳定人心。

  4、应急支援

  经实施应急预案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要迅速召开应急处置会议或由信息化工作小组根据事态情况,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相关技术部门或公安部门请求援助。

  5、应急结束

  当突发事件的影响效果大幅度减小或消失,校园网恢复正常时,由实验实训中心相关人员根据监控数据给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由实验实训中心领导宣布应急结束,对于重大事件应急结束时应汇报信息化工作小组。

  五、事后处置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或对存在问题的应用系统进行维护,以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对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不良信息,做好日志记录,保存好证据以备日后审查。统计各种数据,查明事件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计划,并迅速组织实施。事后处置过程应向实验实训中心领导汇报或上报信息化工作小组。

  六、应急保障

  1、硬件和网络设施保障。事先预留一定的应急硬件设备或网络设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及时替换使用。

  2、重要应用系统、信息和数据均应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系统或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3、应急队伍保障。建立网络安全应急保障队伍。同时由实验实训中心选择技术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网站应急支援力量。

  4、经费保障。优先考虑经费投入,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七、具体预案措施

  1、自然灾害紧急处置措施,校园网中心机房和核心交换节点因自然灾害(如潮湿、雷电等)导致设备损害无法正常工作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实验实训中心领导,并检查损坏程度,找出事故原因加以处理,联系设备供应商进行维修,并通知用户相关服务暂停以及预计恢复时间。

  2、被盗和人为损坏紧急处置措施,校园网中心机房和核心交换节点设备被盗或者人为原因导致损坏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信息管理中心领导,并保护好现场,第一时间收集证据,以备公安部门进行调查或追究损坏设备的相关责任。实验实训中心应报告学校总务处或公安部门进行后续处理。

  3、网络基础平台设备自然损坏紧急处置措施,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因老化等原因自然损坏后,相关负责人员应立即查明原因。如果能够自行恢复,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如果不能自行恢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修人员前来维修。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领导汇报,并告知用户受到影响的网站服务。

  4、停电紧急处置措施,机房长时间停电发生时,如果能事先从学校后勤部门或供电部门得知停电信息,应做好应用系统备份工作,通过学校网站通知用户暂停部分服务的信息,提醒用户保存数据,停止网络传输。准备备用电源保障最重要的`设备和应用系统继续运作,关闭次要的设备和系统。并及时报告给实验实训中心领导,保持和后勤或供电部门的联系,以期尽快恢复供电。

  5、通信故障紧急处置措施,当校内网络出现严重通信故障时,信息管理中心网络管理部应立刻报告实验实训中心领导,并立即组织排除故障,同时通知网络受到影响的校园网用户。校外网络出现通信故障时,应及时通知校园网用户,并积极联系网络服务提供商,敦促排除故障。

  6、校园网网站、公共资源等信息窗口和平台出现非法言论或不良信息时,网站、网页和该公共资源由值班人员随时密切监视。如果多次出现,应结合发布人和身份认证系统定位到人,并向信息管理中心领导汇报。技术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对非法信息进行日志记录,保留证据后进行清除。网站维护员应将记录及日志上报备案。

  7、黑客攻击时的紧急处置措施,当有应用系统或者信息被篡改,或通过应用系统日志和访问记录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首先应将被攻击的系统和设备等从网络中隔离出来,同时向领导汇报情况。技术人员立即进行被破坏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8、病毒安全紧急处置措施,当发现计算机感染有病毒后,应立即将该机从网络上隔离出来。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启用杀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如发现杀毒软件无法清楚该病毒,应立即向实验实训中心领导报告。经技术人员确认确实无法查杀该病毒后,应作好相关记录,同时立即向信息技术人员报告,并迅速研究解决办法。如果感染病毒的设备是托管服务器,经领导同意,应立即告知各下属单位做好相应的清查工作。

  9、应用系统遭受破坏性攻击的紧急处置措施,重要的应用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应用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备份,并将它们保存于安全处。一旦系统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向领导报告,并将系统停止运行。网站维护员立即进行软件系统和数据的恢复。

  10、数据库安全紧急处置措施,各数据库系统要至少准备一个以上数据库备份,每日进行增量备份。一旦数据库崩溃,应立即向领导报告,并立即进行备份恢复。

  11、关键人员不在岗的紧急处置措施。对于关键岗位平时应做好人员储备,确保一项工作有两人能操作。一旦发生关键人员不在岗的情况,首先应向领导汇报情况。经领导批准后,由备用人员上岗操作。

  其他未列出的突发事件,一律需首先汇报给实验实训中心领导或信息化工作小组,并遵照领导指示进行应急处置。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2

  近年来,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作要求,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网络安全工作,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当前网络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复杂,境内外网络攻击活动日趋频繁,网络攻击的手法更加复杂隐蔽,新技术新业务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新形势下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重发展、轻安全思想普遍存在,网络安全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和手段不足,关键软硬件安全可控程度低等。为有效应对日益严峻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挑战,切实加强和改进网络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关于维护网络安全的有关精神,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坚持安全与发展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坚持法律法规、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全局,以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以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着力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增强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建设网络强国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重点

  (一)深化网络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安全防护。认真落实《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11号)和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系列标准,做好定级备案,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定期开展符合性评测和风险评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网络和信息资产管理,全面梳理关键设备列表,明确每个网络、系统和关键设备的网络安全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合理划分网络和系统的安全域,理清网络边界,加强边界防护。加强网站安全防护和企业办公、维护终端的安全管理。完善域名系统安全防护措施,优化系统架构,增强带宽保障。加强公共递归域名解析系统的域名数据应急备份。加强网络和系统上线前的风险评估。加强软硬件版本管理和补丁管理,强化漏洞信息的跟踪、验证和风险研判及通报,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二)提升突发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能力。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健全大规模拒绝服务攻击、重要域名系统故障、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等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协同配合机制。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定期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提高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预警信息和预警处置,对可能造成全局性影响的要及时报通信主管部门。严格落实突发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建设网络安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提高应急响应效率。根据有关部门的需求,做好重大活动和特殊时期对其他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网站和重点新闻网站等的网络安全支援保障。

  (三)维护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环境。认真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木马和僵尸网络监测与处置机制》、《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与处置机制》,建立健全钓鱼网站监测与处置机制。在与用户签订的业务服务合同中明确用户维护网络安全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加强木马病毒样本库、移动恶意程序样本库、漏洞库、恶意网址库等建设,促进行业内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加强对黑客地下产业利益链条的深入分析和源头治理,积极配合相关执法部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基础电信企业在业务推广和用户办理业务时,要加强对用户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宣传辅导,积极拓展面向用户的网络安全增值服务。

  (四)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动建立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落实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审查工作要求。根据《通信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的有关要求,在关键软硬件采购招标时统筹考虑网络安全需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对关键软硬件的网络安全要求。加强关键软硬件采购前的网络安全检测评估,通过合同明确供应商的.网络安全责任和义务,要求供应商签署网络安全承诺书。加大重要业务应用系统的自主研发力度,开展业务应用程序源代码安全检测。

  (五)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认真落实《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4号),严格规范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销毁等行为,落实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落实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标准要求,完善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的防窃密、防篡改和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强化对内部人员、合作伙伴的授权管理和审计,加大违规行为惩罚力度。发生大规模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后要立即向通信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六)加强移动应用商店和应用程序安全管理。加强移动应用商店、移动应用程序的安全管理,督促应用商店建立健全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真实身份信息验证、应用程序安全检测、恶意程序下架、恶意程序黑名单、用户监督举报等制度。建立健全移动应用程序第三方安全检测机制。推动建立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者第三方数字证书签名和应用商店、智能终端的签名验证和用户提示机制。完善移动恶意程序举报受理和黑名单共享机制。加强社会宣传,引导用户从正规应用商店下载安装移动应用程序、安装终端安全防护软件。

  (七)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网络安全问题的跟踪研究,对涉及提供公共电信和互联网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要纳入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相关网络安全防护标准研制,完善和落实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试点示范。加强新业务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网络安全防护检查。

  (八)强化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和手段建设。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漏洞挖掘、恶意代码分析、检测评估和溯源取证技术研究,加强高级可持续攻击应对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入侵检测与防御、防病毒、防拒绝服务攻击、异常流量监测、网页防篡改、域名安全、漏洞扫描、集中账号管理、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手段。健全基于网络侧的木马病毒、移动恶意程序等监测与处置手段。积极研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网络安全监测预警能力。促进企业技术手段与通信主管部门技术手段对接,制定接口标准规范,实现监测数据共享。加强与网络安全服务企业的合作,防范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在依托安全服务单位开展网络安全集成建设和风险评估等工作时,应当选用通过有关行业组织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的单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网络安全监管。通信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监管职责,不断健全网络安全监管体系,积极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网络数据保护等网络安全相关立法,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防护标准和有关工作机制;要加大对基础电信企业的网络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加强对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以及增值电信企业的网络安全监管,推动建立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认证体系。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等要加大网络安全技术、资金和人员投入,大力提升对通信主管部门网络安全监管的支撑能力。

  (二)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支撑政府、服务行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开展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自律工作。支持相关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开展面向行业的网络安全法规、政策、标准宣贯和知识技能培训、竞赛,促进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交流;开展网络安全服务能力评定,促进和规范网络安全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社会监督举报机制,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维护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环境;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相关企业要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用户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健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电信企业主要领导要对网络安全工作负总责,明确一名主管领导具体负责、统一协调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各项工作;要加强集团公司、省级公司网络安全管理专职部门建设,加强专职人员配备,强化专职部门的网络安全管理职能,切实加大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工作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互联网域名注册管理和服务机构、增值电信企业要结合实际健全内部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配备网络安全管理专职部门和人员,保证网络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3

  一、强化社会救助信息工作平台建设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涉及部门多,救助面广,社会化程度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要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要求,强化社会救助信息工作平台建设,解决救助信息不能及时沟通、救助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救助机制不能快速反应等突出问题。一是依托现有的中国**门户和部门局域网,建立横向贯通到部门,纵向延伸到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立起全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数据库,形成面向社会公众的社会救助网。二是要明确各部门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职责,合理分工。民政部门负责牵头汇总、综合分析;市信息中心负责做好网络建设技术层面和日常技术维护、修改完善的工作;各相关部门要按照信息互通的要求,主动、及时、准确地将社会救助的相关数据、信息登入并网;乡镇街道要确定专人做好本区域范围内信息管理工作的`责任分解、数据统计、及时登录,确保第一手资料信息的完整、真实、准确。三是各级财政和各部门在安排信息化建设资金时,应优先保障社会救助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资金。

  二、健全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建设

  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确保社会救助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规范行为,提高救助效率。一是制订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社会救助的目标任务,突出社会救助的重点;二是建立社会救助政策的会商制度,确保社会救助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加体现公平公正;三是建立社会救助项目的备案制度,凡属政府资金的社会救助项目,各救助责任部门均需在实施社会救助的同时,将救助的项目、资金、救助对象、标准报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四是建立社会救助的信息报送制度,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汇集相关信息,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不断深化。

  三、加强社会救助应急机制建设

  为了应对因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疾病预防、自然灾害等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加强社会救助应急机制建设迫在眉睫。各级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应急救助;要建立应急组织,健全应急网络,配备应急人员和装备;要保障应急救助资金,帮助突发性事件中的家庭渡过生活难关。县区、乡镇要在每年的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应急机制建设。应急救助由民政部门牵头,以乡镇、街道为主体实施。困难家庭遇较大事故时,可提出申请,经村委会或社区核实、公示无异后,报乡镇、街道民政办审批、救助。受困难程度较重的家庭,可逐级向县区民政部门、慈善机构等申请再次给予救助。市财政每年安排110万元重大灾害救济事业费,用于和特殊困难群众的应急救助。

  四、完善社会救助目标责任制建设

  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救助责任。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救助政策、救助标准的协调平衡、专项资金的落实等,市民政、教育、卫生、建设、劳动、司法、慈善总会等部门和组织要分别负责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法律援助、慈善等专项救助工作,并明确具体的救助对象、救助程序和方法,实施救助行为;要加大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的考核办法,注重发挥县区在救助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把社会救助工作列入县区综合考核的内容之一。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完善对市级部门的考核制度,年终对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要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市财政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确保市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办公室日常工作的开展和考核、奖励、宣传等专项费用的落实。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社会救助的浓厚氛围,市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市社会救助工作表彰大会,对为社会救助事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4

  为保证我院信息系统安全,加强和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信息系统和网络的通畅运行,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工作目标

  保障信息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保障网络、计算机、相关配套设备设施及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其中重点维护门户网站的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新《保密法》等相关法规、规定、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三)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根据《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国土资源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预防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

  2、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各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应急处置工作。

  3、果断处置。一旦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尽最大力量减少损失,尽快恢复网络与系统运行。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院各部门。

  二、组织体系

  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为我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

  职责:

  (1)检查督促院应急事项的落实。

  (2)负责本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管理,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3)指导全院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三、预防预警

  1、 信息监测与报告

  (1)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全院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按规定及时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报告制度。

  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2、 预警处理与发布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情况。

  (2)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召开应急会议,研究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汇报。

  四、应急预案

  (一)网站、网页出现非法言论时的应急预案

  1、网站、网页由负责网站维护的管理员随时监控信息内容。

  2、发现在网上出现非法信息时,网站管理员立即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通报情况,并作好记录。清理非法信息,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将网站、网页重新投入使用;情况紧急的,应先及时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3、网站管理员应妥善保存有关记录、日志或审计记录,将有关情况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并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4、事态严重的,立即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主管领导报告。

  (二)黑客攻击或软件系统遭破坏性攻击时的应急预案

  1、重要的软件系统平时必须存有备份,与软件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必须有多日的备份,并将它们保存于安全处。

  2、当管理员通过入侵监测系统发现有黑客正在进行攻击时,应立即向院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软件遭破坏性攻击(包括严重病毒)时要将系统停止运行。

  3、管理员首先要将被攻击(或病毒感染)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保护现场,并同时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

  4、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恢复与重建被攻击或被破坏的系统,恢复系统数据,并及时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5、事态严重的,立即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主管领导报告。

  (三)数据库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

  1、主要数据库系统应定时进行数据库备份。

  2、一旦数据库崩溃,管理员应立即进行数据及系统修复,修复困难的,可向市信息中心汇报情况,以取得相应的技术支持。

  3、在此情况下无法修复的,应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在征得许可的`情况下,可立即向软硬件提供商请求支援。

  4、在取得相应技术支援也无法修复的,应及时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主管领导或院长报告,在征得许可、并可在业务操作弥补的情况下,由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安全岗人员利用最近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

  (四)设备安全发生故障时的应急预案

  1、小型机、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损坏后,管理员应立即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2、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安全岗负责人员立即查明原因。

  3、如果能够自行恢复,应立即用备件替换受损部件。

  4、如属不能自行恢复的,立即与设备提供商联系,请求派维护人员前来维修。

  5、如果设备一时不能修复,应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并告知各部门,暂缓上传上报数据,直到故障排除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五)内部院域网故障中断时的应急预案

  1、院办公室平时应准备好网络备用设备,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院域网中断后,网络安全岗负责人员应立即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并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3、如属线路故障,应重新安装线路。

  4、如属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故障,应立即从指定位置将备用设备取出接上,并调试通畅。

  5、如属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文件破坏,应迅速按照要求重新配置,并调测通畅。

  (六)广域网外部线路中断时的应急预案

  1、广域网线路中断后,管理员应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2、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络安全岗负责人员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判断故障节点,查明故障原因。

  3、如属可即时恢复范围,立即予以恢复。

  4、如属电信运营商管辖范围,应立即与电信运营商的维护部门联系,要求尽快修复。

  5、如果恢复时间预计超过两小时, 应立即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汇报。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应通知各股室暂缓上传上报数据。

  (七)外部电中断后的应急预案

  1、外部电中断后,值班室应立即向管理员汇报情况。

  2、如因院内线路故障,由办公室通知维修人员迅速恢复。

  3、如果是院外部的原因,由办公室立即与供电局联系,请供电局迅速恢复供电;如果供电局告知需长时间停电,应做如下安排: (1)预计停电2小时以内,由UPS供电;

  (2)预计停电2-4小时,关掉非关键设备,确保各主机、路由器、交换机供电;

  (3)预计停电超过4小时,白天工作时间关键设备运行,晚上所有设备停机。

  (八)机房发生火灾时的应急预案

  1、一旦机房发生火灾,应遵循下列原则:首先保证人员安全;其次保证关键设备、数据安全;三是保证一般设备安全。

  2、人员灭火和疏散的程序是:值班人员应首先切断所有电源,同时通过119电话报警。值班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从最近的位置取出灭火器进行灭火,其他人员按照预先确定的路线,迅速从机房中有序撤出。

  五、应急响应

  1、 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值班人员应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同时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2)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并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并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2、 应急指挥

  预案启动后,要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态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统一指挥网络与信息应急处置工作。

  3、 应急支援

  预案启动后,立即成立由网络安全小组领导带队的应急响应先遣小组,督促、指导和协调处置工作。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增派专家小组,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

  4、 信息处理

  (1)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2)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要明确信息采集、编辑、分析、审核、签发的责任人,做好信息分析、报告和发布工作。

  5、 应急结束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经应急处置后,由事发部门向网络安全领导小组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批准后实施。

  六、后期处置

  1、 善后处理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2、 调查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报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并根据问责制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

  七、保障措施

  1、 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应建立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

  2、 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

  3、 经费保障

  落实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金。

  八、监督管理

  1、 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及有效的形式,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和处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开展预防、预警、自救、互救和减灾等知识的宣讲活动,普及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要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及技能,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技术工作。并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为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能力。

  2、责任与奖惩

  网络与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预案的各项要求与任务,建立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各项制度、计划、方案、人员等进行实地验证。

  注:本预案由院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本预案由院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5

  一、加快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建设目标和预案动态管理要求,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按照《县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蓝政办发〔〕59号文件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年5月底全面完成应急预案修订工作。

  (一)扩大预案覆盖面。大力推进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建设步伐,特别要抓好学校、医院、企业、社区、行政村等基层单位预案制定、修订工作。各村委会、居委会的应急预案要在属地乡镇政府进行备案;各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要分别在属地乡镇政府和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二)提高预案针对性。认真分析总结近年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村委会、居委会、企事业单位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力度,使预案内容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简明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三)增强预案实战性。定期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和应急实践,着力加强和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编制的完备性、应用的可操作性和流程的合理性,不断提高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乡镇每年要安排一次总体应急预案的演练,县级各专项应急指挥部、规模以上企业每年要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一)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的组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行政村法人在应急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人员和具体职责,使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组建专家咨询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救援专业人才库建设,加快构建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辅助有力的应急救援专家组,制定专家组工作规则,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吸收专家开展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持和决策支持作用,提高应急决策和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从乡镇和部门应急专家组成员中,通过遴选确定县政府专家组成员,建立全县应急管理专家组。

  (三)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蓝政办发〔〕148号)文件精神,立足实际,整合资源,按照建设目标任务及要求,抓好以公安消防为依托的县应急救援大队和乡镇应急中队及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应急队伍体系。

  三、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

  (一)建立隐患排查监控机制。依法落实乡镇政府、部门及基层组织、单位、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监控职责,建立完善对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监控、报告等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及时消除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机制。继续加强现有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和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及衍生规律的研究,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提高综合监测和预警水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

  (三)加强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作用,依据各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研究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程和工作手册,建立完善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动机制。针对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建立县、乡(镇)之间、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军地、部门、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四)强化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各乡镇、各部门要继续强化“平时值守”、“战时应急”的工作职能,规范工作程序,改善工作条件,保持通信畅通,提高值守应急能力。建立健全高效灵敏的信息反应机制,进一步规范接报、研判、报送、审批、转办、跟踪等程序,确保应急指挥机构准确决策并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开展突发事件隐患评估与防范对策会商,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重点,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针对性。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为各级党委、政府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舆论保障。

  四、着力增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县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将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需由政府负责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同时,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实行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有效保障应急队伍建设、应急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二)积极推进应急平台建设。争取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项目,积极实施与市应急平台对接。同时,整合资源,拓展功能,实现对突发事件的信息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评估等综合集成。进一步完善公安、安监、卫生、环保、水务、林业、科技、气象等基础较好部门的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发挥专业示范作用,全面建立上下对接、纵横联系、信息共享、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

  (三)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资源整合、突出重点、合理布点、循序渐进的原则,继续做好应急物资及生产能力的储备工作。采用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静态储备与动态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征用和紧急配送体系。

  (四)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把防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严格落实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的抗灾设防标准,不断完善城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乡防灾减灾整体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充分利用城乡公共绿地、广场、体育场等空旷场地建设“平灾结合、综合利用”的应急避难场所。

  五、广泛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工作

  (一)加强应急科普知识宣传。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采取编发预案简本、科普读本、影像资料和举办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应急预案和应急救灾知识宣传教育。教育部门要把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常规教育,推动应急管理知识进学校。农业、科技等部门要组织编写应急知识科普读物,免费向基层单位和群众发放,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完善应急知识培训机制,依托党校的资源优势,把《突发事件应对法》纳入全县公务员培训的整体规划,纳入普法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应急水平和处置能力。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主导,严格高危行业生产人员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安全生产能力。同时,根据需要,组织应急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或到上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跟班学习、集中培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充实政府应急专栏。推进全县应急管理网络化建设,借助县信息中心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依托县政府,注重实效,精心设计,充实县政府应急管理专栏内容,指导和推动全县应急管理信息化迈上新台阶。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2-07

街道网络安全应急预案02-19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02-20

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05-18

公司网络安全应急预案06-04

电厂网络安全应急预案08-04

网络安全工作应急预案04-07

小学网络安全应急预案06-21

学校网络安全应急预案12-05

(优选)网络安全应急预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