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和佛教名言
导语: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
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
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
家庭和伦理的道德观念,在古今中外和很多流派都有阐述,比如佛教名言就有很多这样的语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指心不住于外在之一切物象。保持宁静澹泊。亦为心不住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皆是由心而生。即境由心造。心生万相。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一切物质。即五蕴皆空。
●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众生是一非三。学佛成佛应向心中求。
●六根清静。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外逐,自守其性,保持清静。
●万事随缘了。有缘则为,无缘则罢,为则了之,不生牵挂。
●因缘果报。因遇缘即生果。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无无因之果,无无果之因,因果相续,不可了了。因果报应贯于三世。
●以戒为师。守戒则关闭诸恶趣门。少受或不受苦报。得享平静安宁。
●不应观察美女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持守正当男女关系,不邪淫。
●不食一切众生肉。一切众生以性命为最宝贵,我如此,他亦然。诸功德中放生功德最大。
●恒顺众生。人情不悖天理。恒顺众生则众生安,众生安则己安心安。
●不赞不谤一切人。出言必以实以善以理。
●恒须隐蔽未来事。事未成不张扬,成亦不张扬,为而不居。
●普渡众生。娑婆世界众苦毕集,西方净土有诸乐,念众生之苦,怀菩提心,布施之、开导之、成就之,就于正道,同登彼岸。
●自净其意。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念惟善。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天下众生,个个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去除妄想、执着当下证得。
【四大皆空和佛教名言】相关文章:
1.佛教佛语经典句子
2.佛教经典佛语语录
3.经典的佛教语录
4.佛教格言精选语录
5.佛教励志经典语句
6.佛教经典静心语录
7.佛教里的哲理句子
9.佛教佛语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