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0-08-24 08:52:33 佛语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佛语的经典语录大全

  1、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盘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

佛语的经典语录大全

  2、.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3、.诸法不相到,当处解脱。

  4、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5、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6、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7、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

  8、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9、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0、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11、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12、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13、.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14、心莫作放逸,圣法当勤学,如是无忧愁,心定入涅盘。

  15、万缘俱绝者,一切法性空,一切处无心。

  16、.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17、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

  18、道由悟达,立志为先自博地具缚凡夫,便欲跋涉超证直入圣域,其小因缘哉。故宜操铁石心,截生死流。

  19、无心之心如恒河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20、.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嗔,无憎爱,无胜负。

  21、.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

  22、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但是,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23、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4、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5、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6、古德云:「将山河大地转归自我,能如此,便有独立自由份,生死轮回,皆不相干。」

  27、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昧。

  28、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29、十二时中,遇物应缘处,不得令恶念相续或照顾不起。

  30、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31、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32、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33、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34、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5、.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36、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真如本心,生而不生,灭而不灭,即是真如不变,不变真如。

  37、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8、知心不坏是实相法身,知心含万像是功德法身,知心无心是法性法身,随根应说是应化法身,知心无形不可得是虚空法身。

  39、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40、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41、心无所住,随处解脱,内外根尘,悉皆销殒,若一切无心,即无所住也。

  42、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43、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44、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45、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46、真心无相,不来不去,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

  47、譬如蜂采花,不坏色与香,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不违戾他事,不观作不作,但自观身心,若正若不正。

  48、以生死事在念,则心术已正。心术既正,则日用应缘时,不着用力排遣。既不着排遣,则无邪非。无邪非,则正念独脱。正念独脱,则理随事变。理随事变,则事得理融。事得理融,则省力,才觉省力时,便是学此道得力处也。得力处省无限力,省力处得无限力。

  49、佛性本来是真如,不须再求真。

  50、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

  51、.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52、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53、.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54、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恐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55、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56、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我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57、.但性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58、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即不起,真心任遍知。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

  59、心本无作,道常无念。

  60、.但有诸见,即是无边身。若有见处,即名外道。

  61、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

  62、不识自心是真佛,不识自性是真法。欲求法而远推诸圣,欲求佛而不观己心。若言心外有佛,性外有法,坚执此情,欲求佛道者,纵经尘劫,修种种苦行,如蒸沙作饭,只益劳尔

  63、竞利奔名何足跨,清闲独许野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觉苑常开智慧花。

  64、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65、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6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7、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68、.绿水无忧,因风皱面;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69、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70、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71、天地无物也,我无物也,虽无物,未尝无物也。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生死哉?

  72、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73、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74、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75、.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76、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77、奋起一念如倚天长剑,使烦恼魔军逃窜无地。亦如红炉猛火,使情识霜雪,销烁无余。

  78、.息念忘虑,佛自现前。

  79、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80、.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沉沦。

  81、.认得心性,可说不思议。

  82、诸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但学无求无着。

  83、佛语经典语句-阅读

  84、.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85、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86、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87、一切众生心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88、寻牛需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亦寻。

  89、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90、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91、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2、世人多以有所得心,求无所得法。何谓有所得心,聪明伶俐,思量计较者是。何谓无所得法,思量不行,计较不到,聪明伶俐无处安着者是。

  93、.生计恰为一野鹤,粗疏饮啄总随缘。

  94、觅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95、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众生,其犹影像。涅盘生死,俱是强名。

  96、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97、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98、.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9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100、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是佛极至说。

  101、.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102、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03、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104、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105、过去事,莫思量;未来事,莫愿莫求;此刻事,与一切事但知无着。

  106、众生界即诸佛界。

  107、心无去来,即入涅盘。是知涅盘,即是空心。

  108、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09、直了上无佛果可求,求无众生可化,是名为至佛地。

  110、佛祖奚以异于人,而因此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111、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112、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13、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114、真如佛性,绝思惟分别。

  115、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

  116、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117、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118、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19、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120、.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121、妄身临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122、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23、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12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25、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126、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27、.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28、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29、无念之念,生无生相,住无住相,异无异相,灭无灭相,非思虑计度所知,惟洞彻法源者,颇测齐彷佛,未易与缠情缚识者语也。

  130、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131、沩山禅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132、是身如电,年年不住。

  133、大道本来平等,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名之为祖。

  134、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

  135、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也。

  136、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137、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静,菩提影现中。

  138、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139、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140、佛法在日用处,行住坐卧处,吃(喝)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所作所为处。

  141、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142、看读佛经,当须见月忘指,不可依语生解。

  143、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144、四大如坏幻,六尘如空华。自心为佛心,本性即法性。

  145、.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146、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147、能悟自性无字真经,即一切经论皆成注脚矣。

  148、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149、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0、要得临命终时,不颠错,要从如今做事处莫教颠错,如今做事处颠错,欲临命终时不颠错,无有是处。

  151、当令心如虚空,超然尘表。虚如空者,不住相是也。

  152、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153、万物一如,不起分别,犹如一月当空,千波现影,影有现灭,月实自如。

  154、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155、.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一个幻躯能几日,为他闲事长无明。

  156、嗔心暴烈,不发则已,发则虽尽反以前所为,亦不暇顾及。

  157、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158、真心空寂,无所不遍。

  159、.法不孤起,仗境方生。

  160、.一心有滞,诸法不一样。

  161、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2、参禅人须下大疑情,心中有不决了处,须力争不可少存情面。

  163、见性是佛,性在作用,在胎曰身,处世曰人,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舌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

  164、菩提无是处,佛亦不得菩提,众生亦不失菩提。不能够身得,不能够心求,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65、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以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

  166、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

  167、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168、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69、司空本净禅师:「佛是虚名,道亦假名,二俱不实,总是假名。」

  170、心不迷,不堕生死。业不繁,不忧形质。爱不重,不入娑婆。念不起,不生业累。

  171、住着于法,斯为动念,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172、欲知佛境界,不假庄严修证而得。当净意根下,无始时来客尘烦恼之染,如虚空之宽旷,远离意识中诸取虚伪不实妄想,亦如虚空,则此无功用妙心,所向自然无滞碍矣。

  173、世间万事莫非对待,于此中,看破其莫非彼此相形而有,既皆相形之事,则是一切虚幻不实,有即非有矣;然而不无幻显现,非有而有也。顾既超乎其表,是为不着,不如是不能证绝对之性体,此大智也;随顺其中是为不坏,不如是不能救轮回之众生,此大悲也。

  174、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摄一月,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

  175、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176、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177、.天地原为一逆旅,江湖何处是吾家。

  178、无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顽然无知,所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着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污染处,观身观心,如梦如幻。亦不住在梦幻虚无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谓之真无心。

  179、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80、赵州:「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自性无名,心佛众生,皆是假名。」

  181、施不住相,福如虚空。

  182、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183、你今闻发菩提心,将谓一个心学取佛法,唯拟做佛。任你三祗劫修,亦只得个报化佛,与你本源真性佛,有何交涉。

  184、.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85、真性空寂,本自不生,今则不灭。

  186、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因此有贪嗔也。

  187、.向外驰求即是「迷」,回光返照就是「密」。

  188、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189、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90、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91、.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名自在人。

  192、.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193、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盘。

  194、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195、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196、.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

  197、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198、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199、即心是佛,身心俱无,是名大道。

  200、.心中自有菩提意,窗外秋山始入帘。

  201、若能于经教,及古德入道因缘中,不起第二念,直下知归,则于自境界,他境界,无不如意,无不自在者。

  202、心之与性,迷即别,悟即不别。

  203、.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204、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05、一切不留,无可记忆。

  206、.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207、此灵觉性,不能够智慧识,不能够言语取,不能够境物会,不能够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

  208、.禅非语文可阐扬,祛除妄心能品尝,人人心中皆有禅,心外觅禅空自忙。

  209、莫?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210、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

  211、马祖云:「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善业,但能如是,何处不通。」

  212、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13、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214、傅大士偈云: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坐起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215、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16、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217、.声闻住空修空被空缚,修定住定被定缚,修静住静被静缚,修寂住寂被寂缚。

  218、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为第一。

  219、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生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220、.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

  221、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

  222、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223、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224、佛不见身知是佛,若是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

  225、.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山。

  226、无所住,不染不着,如人有目及日光明,见种种法。

  227、证此(本性)之时,万象俱绝,恒沙妄念,一时顿尽,无边功德应时俱备。

  228、高峰禅:「修行人如一人与万人敌,又如逆水行舟。」

  229、善恶莫思量,当处便出三界。

  230、妄本无体性,如人作梦,梦时非无,醒来了不可得。

  231、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232、过去诸如来,只是明心底人。此刻诸圣贤,亦是修心底人,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佛语的经典语录大全】相关文章:

1.有关佛语的经典语录大全

2.伤感佛语的经典语录大全

3.佛语禅心的经典语录大全

4.心静的佛语经典语录大全

5.伤感的佛语经典语录大全

6.佛语经典语录图片大全

7.有关佛语经典语录大全

8.关于佛语经典语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