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法治建设征文

时间:2022-12-08 14:12:15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平安法治建设征文范文

  精选平安法治建设征文范文

精选平安法治建设征文范文

  校园,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那里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洒满了我们成功的泪水,到处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声,校园,就是我们青年学子的海洋,海洋虽然美丽,但其中依然存在那凶神恶煞的鲨鱼,校园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不良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平安,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教师,希望同学们平平安安;家长,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我,更希望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学姊,学长平平安安……

  所以一个平安校园,是重中之重……

  我认为校园不平安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来自校园的主要有校园环境隐患、不当的教育方法以及同学们之间的语言暴力。来自校外的主要有抢劫、勒索、交通事故和意外伤亡等。在校园里,只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学会安全自护,才能消除、减少生活中的隐患,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生活。一旦校园里发生火灾,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逃生或自救方法。为了给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我校领导、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组织我们听 “遇火灾,地震在校如何逃生”的讲座。前些日子,我们全校同学,在老师和消防护卫队的带领下,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救火演习,在长达10分钟的“救火”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配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那次不同寻常演习中,虽然我们没要参加到救火中去,但我们也同样认认真真地观摩了救火的全程,懂得了许多……

  平安校园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园的起点是每一位同学的维护,每一位同学平安!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吧!让这些令我们不安与无奈的坏人坏事永远的烟消云散,让草儿不再枯萎;让花儿不再凋谢;让我们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平安校园永远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

  精选平安法治建设征文范文

  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再次传承了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精髓,开启了法治社会的新篇章。依法治国的基础在依法治镇,依法治镇的关键在于政法综治平安建设的全面提升,因此探索新常态化下的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已成为当前我们探索的主要方向。

  党中央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总蓝图,作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部署,发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动员令。因此,如何坚持依法治镇,推进社会治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之关键。

  坚持依法治理

  落实依法治镇

  着力加强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最根本的关键就是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强化法治思维。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学法、遵法、守法,努力提高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具体行为习惯做起,做到凡是法律禁止的,都不去做;凡是法律提倡的,积极对待;凡是法律保护的,依法遵守。抓好阵地建设。依法治镇要紧紧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做到“建、管、用”并重。“建”要建好党员之家。“管”要管好基层活动场所。“用”要用好基层建立的各类之“家”,为全体居民学习、交流、活动服务。提高服务意识。着重抓好以便民服务为中心的民生服务阵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解决百姓身边的急事、难事、小事。坚持权力服务百姓,保证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推进全民守法。依法治理的基础在于全民守法。要组织实施“六五”普法,树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消除公民违法的机会主义和侥幸心理,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着力加强常态管理。当前,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总体来说,我们要摆脱旧的工作模式,旧的工作方法,旧的工作理念。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法治教育常态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二是依法信访常态化。通过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宣传,树立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的观念,形成良好的信访氛围。同时,对于无理缠访闹访的上访人进行思想教育,如有触犯法律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三是治安防控常态化。一方面要加大、加密治安队伍的巡逻,发挥治安志愿者、社会管理信息员、邻里守望等小区巡防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在主要出入口、道路、居民小区等重点区域加大安装监控探头力度,织密技防覆盖面,逐步达到全覆盖。再一方面要加大防控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切实提升社会治安的保障能力。四是城镇管理常态化。应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违规的现象,要严格执法,绝不纵容。形成抓巩固、抓反弹、抓常态、抓长效的落实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合理设置疏导点,有效缓解乱设摊点的负面影响。探索大城管管理模式,实现部门联动机制。

  着力加强队伍建设。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党政领导队伍,党政领导是掌握全镇发展的决策队伍,也是直接决定统筹全镇发展的主体队伍。因此要带头贯彻依法治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要依法管权管事管人,同时要多下基层,多和百姓接触,为集体决策提供民意参考。二是基层组织队伍,是指村(居)两委领导干部,是和群众接触最多,掌握民生民意最直接的队伍。加强这支队伍的服务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支队伍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矛盾源头。三是职能部门队伍,是指职能执法部门,特别是公安、城管等掌握了一定决策权和执法权的队伍,必须行使好手中的权利,发挥好自身的能力,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四是志愿服务队伍,需要进一步规模化、正轨化、广泛化。这支队伍抓好了,将会给全镇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着力加强民生福祉。首先,加强民生福祉投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全方位、多区域增加便民公共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宣传,提升文化内涵。同时,增加村(居)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努力让百姓不出村就能办理多种业务,使百姓真正享受家门口的便利。其次,规范社会组织建设,提升群众自治能力。目前,我镇注册的社会团体有百余家,但是大部分还不成熟。因此,我们要不断规范社会组织建设,以“昆山壹方慈善公益发展中心”为起点,逐步健全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使每个社会组织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百姓提供专业的服务,承担本不该由政府承担的服务职能,为政府简政放权提供渠道。同时,根据百姓各自的兴趣爱好,搭建多种群众自治平台,引导广大居民百姓由松散型向紧密型集合,不断凝聚社会正能量,逐步走向群众自治的良性轨道。再次,拓宽自主创业门路,提升百姓创业动力。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引导,鼓励大学生、青年人自主创业,注重选拔有思想、有活力、有项目的青年人才优先创业,为全镇经济发展注入新能量;为“4050”人员再就业提供平台,帮助贫困家庭脱贫。另一方面要开放融资渠道。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能人提供资金支持,不断壮大民营企业,为就业提供更多岗位。再一方面要提供技术支撑。在为能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基础上,也要为他们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不断引进符合本镇经济发展的项目,特别是节能环保优、互联互通畅、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坚持司法为民

  深化法律服务

  当前,司法工作面临着执法更严、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的形势。因此,如何践行司法为民,就要从创新联动思维、法治思维、维稳思维、奉献思维着手,努力把司法所打造成为化解矛盾、宣传法治、服务群众、创新治理的司法行政一线综合平台,已成为下一步司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队伍建设要强化。司法行政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化解矛盾、宣传法治、服务群众、创新治理的一线综合平台,司法队伍的建设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队伍活力;二是提高队伍能力;三是规范队伍行为;四是稳固队伍根基。

  执法重点要突出。基层司法所要在依法治国的大框架下,监控特殊人群,预防再次犯罪。

  帮扶救助社区服刑及回归人员,以法育人,以德服人,主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注重监管到位。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成因、犯罪类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现、经济状况、家庭和社会关系及在接受社区矫正中的表现,认真开展入矫初期、中期、解矫三阶段风险评估。同时,根据社区矫正人员所处监管等级,定期开展“普访”“专访”以及“重点访”工作;二是注重教育到位。通过集中学习、分别谈心、GPS定位轨迹图分析其矫正对象活动规律,对排查出的异常人员及时提出告诫和开展深入谈心谈话,并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三是注重关心到位。对生活困难和没有职业的矫正人员进行帮扶,通过深入走访各村(社区),了解矫正人员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动态,帮他们找工作、出主意,因人而异,各尽其能,各施所长。让他们步入生活正轨,顺利地完成人格重塑,尽早融入社会。

  法律服务要加强。充分发挥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坚持以服务保障民生,以群众需求为工作指导,立足本职为民解忧。要加强法律服务人群覆盖面;要加强法律服务站点覆盖面;要加强法律服务工作覆盖面。主动向社会保障、医疗纠纷、食品药品安全、人身损害赔偿等关系群众利益的重点领域和社会热点领域拓展,并将法律援助纳入到党委、政府应急体系中,积极介入重大事故、突发事件、信访案件等应对处置工作,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普法方式要灵活。法制宣传弘扬法治文化,将成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普法工作要不断开拓新思路,创新普法宣传的新形式,有特色有创新,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要能够弯下腰,蹲下去,耳朵听,眼睛看,要依靠群众贴近群众。同时法制宣传要贴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大局。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要加强镇机关干部以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律知识培训,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调解体系要延伸。人民调解方式方法不能单调生硬,要适度要可行。更重要的是,要时刻警醒自己,任何人情不能超越法律,宪法精神是工作的最高指引。调解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要从多方面入手。完善矛盾排查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巡访与矛盾纠纷排查有机结合,及时掌握社会稳定形势,及时做好重大社会矛盾及不安定因素的监控和管理,找准预防对象,提前介入防控调处,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整合“大调解”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应对各类矛盾纠纷,确保调解有效、调处有果,创造“五指并拢”的拳头效应。按照“强化工作指导、完善联防联调、巩固基层基础”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强化诉调、公调、交调、访调等对接机制,不断推动调解工作向多层次、宽领域渗透,提高防控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

  坚持依法治访

  构建和谐信访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诉讼渠道,出现了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的状况,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甚至弃法转访、 “以访压法”,不仅使信访工作面临极大的压力和困难,也损害了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因此,信访工作要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信访问题,为依法信访提供法律保证。

  健全矛盾排查制度,加强源头预防。注重矛盾排查和源头预防,是做好信访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排查制度,继续加强落实巡访机制,并扩大巡访范围。通过每月定期到村(居)及相关部门走访,了解排查最新矛盾问题,及时掌握最新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除了每月定期巡访外,还要加强与村(居)及相关部门的对接,源头问题的积极防控和源头矛盾的及时化解是维护有序信访的积极保障。

  深化领导接访制度,改善党群关系。深化领导接访制度有利于更好的处理群众问题,也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党群关系,增进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鉴于上访人员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在真正落实领导接访的过程中,可指定具体接访日,采用随机接访和指定接访相结合的方式,切切实实为群众解决一些问题,做一些事实。

  实行信访听证制度,推进阳光信访。通过信访听证制度,召集部分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以及信访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以座谈会的形式来对个别难解的信访案件进行评判,从而促使老大难的信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建立诉访分离制度,完善依法治访。要加快诉访分离制度,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是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接下来的信访工作中,可以通过律师这个第三方的介入来参与信访矛盾化解,从法律和公正的角度,为信访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确保信访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坚持综合治理

  深化平安建设

  言出如箭,执法如山。平安建设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只有坚持把依法治理的理念、要求、举措落到实处,不断深化平安淀山湖建设,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严密安防保平安,措施到位求实效。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是平安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首先,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筑牢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着力构建以公安派出所民警为骨干、治安巡防队和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农村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巡逻防控格局;其次,加强重点地区整治。必须科学规划,加强排查整治,切实维护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点场所、重点地区的安全;最后,加强信息化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视频监控平台,提升指挥调度、视频监控、街(路)面巡逻,全时空、无障碍的点对点监控能力水平,确保警情一呼百应、实时调度有效防控。

  网格管理惠民生,精细服务筑幸福。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主动发现情况、化解矛盾,使之成为平安建设一大亮点。首先,狠抓基层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信息员考核用人机制,鼓励有知识、有威信,热心公益的健康公民充实到队伍当中;其次,完善多项功能。建全网格工作服务管理流程、工作目标、工作机制、工作职责任务、考核奖惩等制度;建立网格工作室,开辟公示栏,便于在工作中服务、管理和宣传;再次,强化网格化党建。加强网格化党建工作。探索建立大网格党小组,努力做到网格建到哪里,党小组就延伸到哪里,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后,完善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和江苏省综治信息系统平台,坚持开展数据采集、民情收集、建立健全“大数据库”分析机制,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联动执法有保障,齐抓共管聚合力。找准警务联动与治安防控的结合点,整合派出所、交警中队、城管中队等多方力量,健全相关部门之间治安防控警务联动机制,把整体联动思想融入各项日常打防管控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治安防控资源的整体效能,全面加强镇区治安、交通和市容秩序综合管理,深化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对执法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疏理,共同研究工作措施。

  主动服务塑形象,亲情执法促和谐。派出所、交警中队、城管中队等执法者要着力创建服务型队伍,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派出所要积极组织警员定期主动为群众提供各项业务服务,广泛宣传流动服务、资询业务的时间及业务种类,便于人民群众提前做好办理相关业务的准备;交警中队要切实给每一位群众以人性温暖,无论是在路面执勤执法、交通事故处理,还是在违法处理窗口服务时,都要耐心为群众服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交警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城管中队要改变理念,主动收集资料,健全网络服务平台,为百姓答疑解惑,提供咨询和帮助,变被动处理为主动服务,变滞后管理为前置提醒,从而塑造城管执法为民新形象。

  坚持依法治镇,推进社会治理。要从多元机制改革入手,突破藩篱,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要从关注民生入手,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为人民谋利益的理想信念;要从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入手,最大限度地让改革红利普惠广大人民群众;要从依法治理入手,提升法治信仰,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塑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精选平安法治建设征文范文

  今年,全省轰轰烈烈的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年”活动, 此次活动以“共盼、共建、共享”为主题,以找准平安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创新实践,用先进文化引领和丰富平安建设为目标。

  然而,如何能够真正引导全社会参与平安大连建设,营造“平安大家共建、平安人人共享”的和谐氛围,就成为本次活动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确保本次活动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如下:

  一、强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出台深化平安乡镇(街道)建设总体方案、指标体系和实施步骤、考核标准。通过创建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平安市场、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景区、平安家庭等,创造出一大批平安单元,同时推出双面示范,有引领作用的基层平安活动。

  二、着力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一是强力推进社会管理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重点场所、重要部位、重要路段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与公安机关报警中心联网,全面建成覆盖全市社会面的自下而上的社会管理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积极推广运用门禁系统、楼宇对讲、周界报警等各种安全防范技术,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应用科技防范手段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二是提升街面巡逻防控网防控效能。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大力提升社区警务的工作效能,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信息平台;继续深化以城区为重点的复合型警务机制改革,建立完善派出所及警务站防控工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科学设定考评指标,有效引导民警夯实工作基础,落实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出实效。三是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打击整治行动。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加强对城

  乡结合部等城市管理薄弱地区的管理,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对社会治安秩序混乱、社会治安问题突出或者存在重大治安隐患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逐级挂牌督办,严肃责任追究,实行限期整治,精心组织精干力量,每季度开展一次以上集中综合整治行动,改善社会治安混乱状况,确保社会公众感明显提升。

  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推动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推行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工程公示、听证等制度,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加大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机关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源头预防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和行政处置环节,防止激化升级。

  四、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联系群众、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平台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民调解组织,完善劳动补贴方式,激发基层调解人员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深化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流动人口在城镇和农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

  六、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和改进公共安全管理。对涉及公共安全的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管理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及安全生产,要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枪弹及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互联网管理。加强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推进网络jin察、网评队伍和网络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推动网络实名制,实现网上发现线索、网下落地查人的有机结合。

  七、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以开展“平安小区”、“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工作。积极组织各行各业热爱治保工作的治安积极分子、义务工作者,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发展社区社工、在职党员、大学生村官、流动人口等新型群防群治力量,健全辅警、保安、联防队、治安志愿者、消防志愿者等群防群治组织和群众性义务巡逻队伍;建立健全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队伍,并将其纳入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管理体系。从各方面扩大社区警务信息来源渠道,共同参与社区维护治安工作,最大限度挖掘社区警务工作的潜力,逐步建立“自防、互防、联防”、“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防控网络体系。

  八、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行政行为失当产生的社会矛盾。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建立行政执法效能考评、问责制度。深化政务公开,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对政府决策的监督作用,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正确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维护法律权威,不干预案件办理,支持执法和司法部门严格依法办案,确保执法、司法公正。

  九、积极打造平安建设文化。一是开展平安文化创建活动。积极践行“共盼、共建、共享”的活动精神,推行平安公约,倡导和睦互助、家宁民安的平安理念,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氛围。坚持文化安民、文化创稳,鼓励群众团体和社会力量开展平安家园、平安讲堂、和谐共建等专题社区文化活动。创新平安文化传播方式,开辟平安创建专栏,鼓励公益平安广告、动漫、文艺演出等创作和宣传活动。加强人文关怀,疏导社会情绪,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知足常乐的社会心态,增强平安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二是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加强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家庭的奖励和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见义勇为奖励和保障机制,大力宣传见义勇为事迹,弘扬社会正气,匡扶正义。

  十、广泛开展平安创建舆论宣传。加强平安创建宣传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知晓、支持、参与创建平安大连活动,努力使平安大连建设活动成为群众自觉行动。创新宣传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社会是否平安,你、我、他都是感知者、都是仲裁者、都是打分者,同时也都是平安大连建设的受益者。社会各行各业需细化平安建设责任制,涵盖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堵住安全死角,积极参与群防群治,构筑一道社会治安的钢铁长城。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大连儿女,也要以平安大连建设为契机,齐心合力维护社会治安,打造良好环境,向平安城市大踏步迈进,让大连成为一方安全乐土,成为有志之士激情创业的乐土。假如每位群众都能积极参与到平安创建工作中来,用身边的“小平安”带动全市的“大平安”,营造一个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如此,平安大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平安法治建设征文】相关文章:

平安建设征文06-29

建设平安校园征文11-29

平安校园建设征文12-01

平安建设征文(精选41篇)08-24

平安建设征文(精选12篇)07-02

平安建设征文11篇06-30

平安建设征文(11篇)06-30

建设平安校园征文10篇06-28

建设平安校园征文11篇12-01

建设平安校园征文(精选29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