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永远令人感动的职业记者节征文
我的职业,让我常常处于感动之中,因为那种醉酒般的感动,我倍加热爱我的职业—记者。
记者,是一种需要激情的职业,只有自身焕发了激情,才能用饱含激情的笔去激活别人的激情。
激情来源于感动。
做记者十几年,每一次采写,我都被深深地感动,眼含热泪去倾听,眼含热泪去感觉,眼含热泪去表现。最终把我的感动变成许多人的感动。
当我甩掉皮鞋、扯下筒袜,把一双赤脚踩在被夏日骄阳晒得烫人的热土上,听那位做了肠癌切除手术的村支书对我说:“三年后,你再来,这里会大变样!”时,我哭了,我就是这块土地的女儿,我没有忘记这块土地的权利,我只有讴歌这块热土的义务。
当我跟着那个奋斗了大半辈子,已是一名地道的水保专家,却因为缺少一纸文凭还做着助理工程师的山里汉子爬上那座大山——那是他和乡亲们治理了十几年的大山,望着那一块块绿补丁般缀在山坡上的油松林、沙棘林,听着他对着大山呢喃:“这样一片一片的治下去,这山就不会有伤口了。”他把山上那不长草木的地方叫“伤口”。他只记得此生的责任是医治大山的伤口,而淡忘了自己心上的伤口。这时,我哭了,我感到我就是这大山上的草木,我没有忽视大山的理由,只有昭示的责任。
当我采访了许多人,许多事,含着热泪写下了《开放——张家口的里程碑》这篇报告文学,其中多写了一位领导几笔,因他的谦虚而未能见报时,我又哭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而不能面世,更为那位领导的高风亮节。许久,我的心底都回响着他的那句话:“那不是我一个人功劳,那是许多人许多年的梦想!里程碑不能靠写,得靠干!”
。。。。。。
每一次这样的采访都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每一次这样的写作都是一种思想的升华。我的采访对象、我笔下的人物感动着我,也提升着我的情操。我从他们身上常常获得一种崇高感、庄严感。这种情感烛照着我的灵魂,默化着我的杂念。十几年来,作为市级报的记者,我跑遍了市辖13个县的山山水水,采访了许多行业的许多人。那些我采访过的人,发了芽般地长在了我的'心里,成了鼓舞我向前向上的人生标杆,我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一种鼓励,一种鞭策。他们是我永久的朋友。有的我虽然忘记了他们的名字,但我记得他们的形象,记得采访时的情景,记得写作时的激动。
那个乡派出所所长对我说:“为了这一方百姓的平安,大哥豁出去了!”一米八的汉子说这话时流泪了。那个小镇工商所的女干部说:“我们的职业是神圣的,请理解我们,败类只是少数,极少数。”她握着我的手,传递过来一种高度的信任和托付。
那几个税务所的年轻人则让我的笔发出这样的呼唤:当你们随手在饭店的帐单上签字的时候,请想想纳税人和在风雨中推着自行车收税的孩子们吧,他们收那几个钱多难,多难......
这样的人和事,让我常常是写着写着就伏在稿纸上哭了。
职业使我拥有许多感动,感动使我生活充实。多年来,我无暇去舔个人恩怨的伤口。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母亲,该好好的照顾那个失去父爱跟在我身边的儿子。一次外出采访,回来已是半夜,那时我借住着一间小平房,儿子因为害怕把门从里擦上,蜷缩在床上睡着了。为了不影响邻居而能叫醒他给我开门,我只好翻出厨房里的几斤蚕豆,站在窗台上,从小窗口把蚕豆一把一把地扔到他身上脸上,直到把他砸醒。看着从睡梦中惊醒的儿子,我的心在流泪:要不是为了进到屋里赶写稿子,我宁可宿在屋檐下 。我也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女儿,该好好的孝顺那年迈的父母。我曾用玩笑的口吻对父亲说:“爸,您看我多忙。您若生病了,我可顾不上照顾您。”父亲把我的玩笑记在了心里,真的一天也没有用我照顾,就被急性脑溢血带走了生命......跪在父亲灵前,我在心里说:爸爸,我要为你写一篇文章,你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却有着崇高的信念,公家的概念在你心里至高无上。为了给公家节省医药费,你连个血压也没有量过就走了......写完之后,我再也不写了。我已经40多岁了,跑不动了,也跑不行了,我想安安稳稳地做做编辑。我未能为你尽孝,我要加倍孝顺我的母亲......
然而,我未能做到这一点,风烛残年的母亲更多的还是为我操劳,替我担心。因为如父亲般的普通人让我感动,让我把对父亲生前死后说过的话不算数,我无法拒绝那些普通人给予我的崇高的感动。只是,父亲的去世使我对平凡生命的超凡价值有了更深的感悟,使我笔下的文字变得更凝重,更深情,也更多了一些思考和责任感。
于是,我写一位女评酒员——《生活是一杯酒》,似乎是写我和她一样的人生步履——那是酒后的步履,跌跌撞撞,磕磕绊绊。
我写一名和我同龄的植树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袁妙枝种树》,深切地感到:女人不仅仅是花,也可以让生命长成一棵葱郁的树,她抽出的枝是树本身,而我抽出的枝叫新闻。我们都可以让自己的生命之树枝妙叶茂。
我写那些养路工,跟着他们看车来车往,望云卷云舒,我感到他们的心胸就是一条上等路:宽广、平坦、豁亮。他们的身躯也是一条上等路;坚强、结实、负载承压。。。。。。
当我的故乡发生地震时,我先后7次赴灾区,写出了《灾难是一种凝集力》、《真是军民鱼水情》等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当我拉着为老百姓搭建临建住房的小战士的手,这时我感到,我是在抓着儿子的手。是啊!他们比我的儿子多不了多少。那手裂着血口,肿的如馍,黑的似碳。我紧紧的握着那温热的大手,母亲般地流着泪,母亲般地表达着我的心疼,直到风雪把脸上的泪吹得结了冰。
当朱总理就治理沙尘暴来张家口视察走后,我沿着总理的足迹也走了一遭,采访了上至市、县领导,下到村民翁妪近百人,写出了《机遇来了,张家口准备好了吗?——总理视察后的热效应和冷思考(上、中、下)》一文,被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称为对市领导的决策有启发意义并因而获全国二等奖后,我更加清醒地知道:一个记者的感动缘于职责归于职责。
说真话,多少年来,被“写”折腾得苦不堪言。有时写得烦躁不安,便踏上自行车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蹬一圈,但脑子里还是想着要写的那些人和事。夏日,闷在那间8平米的小屋,任汗水泪水涂抹在脸上;冬天,听着塞外冬夜的风鸣鸣地打着窗棂,我曾在心里下过不再写的决心。我甚至和女友开玩笑说,想辞了职买一台编织机,去给人们加工毛衣。但我最终还是写,写了一篇又一篇。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拿起笔的,不是名,不是利,只是那份叫人动心动肺的感动。一些年轻人说:“老大姐,你怎么还在写?”是啊,我什么时候才不再写了呢,那只有我的心不再被感动。但只要让人感动的人和事存在,只要让人感动得精神不灭,只要我感受感动的神经不发生故障,我会一直写下去的。
【记者永远令人感动的职业记者节征文】相关文章:
大学记者节活动总结12-13
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论文07-26
关于我永远的怀念郭永怀征文01-24
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论文06-20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准则07-26
新闻记者职业素养解析论文06-20
浅谈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论文07-31
职业摄影师永远不会告诉你的拍摄技巧12-10
广播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提升策略论文07-30